多鼓勵,讓你不再和孩子「鬥智斗勇」

多鼓勵,讓你不再和孩子「鬥智斗勇」

來自專欄星彤

今天我們來說說一位叫做梁良的老師,是如何通過鼓勵解決了6歲的學生果果亂彈琴的問題的。

我是鋼琴老師,果果六歲,是我的學生,他非常古靈精怪。給他上課,我要隨時準備和他「鬥智斗勇」。

這天又是上課的日子。

上課前幾分鐘,他不聽我的指揮,彈一些「自創」的旋律,這在我的意料之中。我思考過很多次:他到底在自我陶醉,還是在挑戰我的底線?這個過程持續的長短,以及整堂課的質量,取決於我這幾分鐘內的態度,為此我想過不少辦法——有時,我直接打斷他:「我們翻到第43頁,今天學一首非常好聽的曲子。」

我以為我這句話有一定的誘惑力,可結果往往是他像沒聽見一樣,我只好獨享「尷尬」。

我也試過更嚴肅的:把他的手從琴上拽下來,可趁我不注意,他的手又噌的一下又回到琴上,在琴鍵上搓啊,刮啊。我把他的手再拽下來,他變本加厲;我再拽下來.....這種「交鋒」,更讓我鬱悶。

同時,我也試過溫和一些的方式:課前聊聊他感興趣的話題,或給他講個小笑話等等,這樣上課確實會順利些,可聊天時間不好把握,所以不是個保險的辦法。

我還發過小糖果:不過我知道,學琴不是為了能吃到糖果,這從本質上就不是好方向!

今天我想到了一個新方法:鼓勵。

在上課之前,果果在鋼琴上隨手彈了一串音,不是我們設定的課程內容。以往我會制止他,但今天我沒有制止他,而是很客觀描述了一下:「嗯,我聽著這串音有點像排列好的音階呢。」

他沒有反應,我繼續說:「哦,這次的音階有幾個地方還是半音階呢!」他怔了一下,揚著眉毛轉頭問我:「老師,是不是有點像《獻給愛麗絲》。」

哈哈,新辦法奏效了。

我睜大眼睛點點頭:「中間有幾個音階是有點像哦,後面那幾個音也有點像今天我要教的新曲子。」

「是嗎?是哪首?」他開始中間翻書。我把手抱在胸前,很淡定地說:「43頁!」其實我心裡在竊喜——一分鐘。一分鐘就可以正式進入課程主題。

今天教的「附點音符」,是比較難的結節奏。通過我這樣一點點客觀描述的鼓勵,例如:「附點節奏前面那個音的長度剛剛好」「剛才的4/4拍的重音彈得準確」「這個小節的練習,這次比上次流暢的程度提高了」等等。

居然沒到下課時間,果果完成了所有課程內容,而且我們還一起預習了下一次要上的課的內容。

更讓我意外的是,下課果果說:「老師,你說附點音符難,我覺得一點也不難呢。」果果媽媽笑著說:「可能是因為今天你比較乖吧。」

我溫和的對他說:「那是因為你今天學的過程中,比以往集中精力,這是專心的效果。我知道這不容易,但你做到了!」果果眨著眼睛,臉上泛起了微笑。

回家的路上,我很有成就感。而且想到果果接下來的這個禮拜,會期待著下周課程,我的心裡特別舒服。

「正面管教」讓我更了解孩子們,也更自信能把握好我的課堂,期待自己成為越來越出色的老師。

孩子學鋼琴,對孩子、對家長都是挑戰。當孩子覺得沒意思、太難的時候,自然會不想學,或者偷懶等,這是人的天性,無可厚非。

因此,家長和老師在這個時候的引導作用格外重要,當孩子畏難、退縮、抵觸時,家長除了共情,體諒、理解、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還可以通過鼓勵來引導孩子,漸漸增強孩子自己的內心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過程不能搞混表揚和鼓勵。鼓勵不是表揚。表揚像糖果,可以偶爾使用,但是太多會令人上癮,導致對自我價值的深刻認識和創造出現偏差,而鼓勵幫助孩子對自己性格的長處和個人能力得到發展和信任。

梁良老師就是通過具體的描述式的鼓勵,讓果果清楚、準確地了解自己的狀況,而不是通過空洞的表揚:「哇,你彈的真棒!」讓孩子飄飄然。

同時,梁良老師關注了孩子的感覺,而不是大人的感覺。當果果和媽媽都驚訝於學習的效果格外好時,她告訴果果:「那是因為你今天學的過程中,比以往集中精力,這是專心的效果。我知道這不容易,但你做到了!」就是這樣,孩子學會了什麼是專心,也會漸漸學會:即使我覺得很難,但只要我專心練習,我就能做到。

這就是鼓勵帶給老師和孩子的驚喜,當你對孩子的行為失望時,不妨多用鼓勵,讓孩子找到自信。


推薦閱讀:

如何才能讓孩子「聽話」?
兒子好還是女兒好
看《媽媽是超人》,你在看炫富、萌娃、還是「原生家庭」這場流行病
有毒的愛:我是一個好媽媽,我永遠不會傷害我的孩子
買不起800萬學區房就自責?給孩子優質教育,關鍵不在錢!

TAG:育兒 | 家庭教育 | 正面管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