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滿月記(上)
原創: 大瀚團隊 大瀚輿情 1周前
編者按
4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以下簡稱「應急管理部」)正式掛牌成立!至此,這個中國最年輕的一個部級機構剛滿月!我們剛剛以公共或私人的方式,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在這個節點論及應急管理,更有著特別的意義。有論者說,應急管理部的設立,是對汶川地震十周年最好的紀念。以汶川地震十周年為節點,我們既要看到中國應急管理事業的十年演進,也要看到應急管理仍然存在諸多挑戰。作為一家輿情研究機構,大瀚輿情對應急管理在學理和實踐層面進行研究和探索,既是責任也是擔當。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的成立,集成了安委、安監、地震的職能,還整合了民政、紅十字、以及轉制後的武警消防、森林部隊的多項功能,使得應急管理與社會危機處置更為高效、統一。新成立的應急管理部,是中國機構改革的新亮點,將承擔著新時代的歷史使命,這引起了海內外的高度關注。
現代社會也是風險社會,豐富多彩而又風險常在:地震、颶風、洪水、化學污染、重大車禍、安全生產事故層出不窮。除此之外,還有行政、司法、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引發的群體事件和負面輿情。這些危機都日益嚴峻地出現在我們面前,國家必須有一個高效、有力、統一指揮的部門來依法管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應運而生、應時而設、應急而立。
應 急 研 究
應急管理,目前在學術上,尚未明確界定,應急科學包括應急技術、應急工程、應急產業及應急管理等綜合體系。通過跨部門、跨區域、跨行業的聯動,在應急狀態時實施精準救援。
日常應急管理是一個閉環,不同工作環節的主要內容、作業目標不同。主要防控安全風險、分級管控,不是常態安全管理!
自2005年清華大學設立公共安全研究院後,各大院校科研院所相繼成立了與應急救援相關的研究機構。先後有2012年危機管理專家、大瀚創始人梅文慧教授的專著《新聞發布與危機公關》、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的《中國應急管理報告2015》等系列成果。大瀚專家們與國內外一批應急管理先行者,積極探索該領域的研究與實施。
自2008年,梅文慧教授作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兼職教授,擔任了該校中國市長班的危機管理教學與新聞發布模擬指導。梅教授一直思考如何借鑒應用西方的危機管理,更好地服務本土公共危機與輿情處置,共同推進中國應急管理在國際經驗基礎上不斷升級。
今天,在國家應急管理部滿月之際,我們需要用一種全新的思路來看待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加強頂層設計與決策的科學性與前瞻性,提前把應對災害的系列條件考慮在內,而不是等到災難已經發生時,疲於奔命去搶救,亡羊補牢去善後。
對於新生事物,我們要做的是包容與支持!我國乃至國際上,對於涉及應急的廣泛領域,尚未有一個能被廣泛認同,形成共識的學說、學科。大家都是在自己的地盤,進行孤立性研究與實踐。從社會資源整體利用角度,這是個問題,應該加強交流研討與合作。
大 瀚 輿 評
世界範圍危急頻發,我們也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無奈現實,儘管十年努力,我們的應急善後未能做到盡善盡美,不管是汶川地震,美國卡特里娜颶風,還是日本「3·11」大地震......
撫摸汶川巨大的傷痛,地震震碎了千萬家庭,也震出了我們應急體制和災害教育的嚴重不足。
接近7萬的死亡數字,背後是兩三倍、甚至數倍的家庭成員。還有那些參與救援的軍人、醫護人員、應急救援隊伍、志願者以及社會各階層各領域的人們,他們的奉獻和付出何其眾多!我們在銘記他們的同時,更要舉國之力奮戰應急事業!
最重要的是,用一點一滴的改變和前進,儘可能地呵護更多人的安全感。從緊急出發,在疼痛的引領下進步,經歷過苦難從容地活著。
應急科學是個大工程,無論是自然災害、經濟事務、還是在司法行政諸方面的危機處置,都少不了包括民間力量在內的多部門多渠道的支持和配合。今年,正逢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回顧文章很多。汶川大地震比唐山大地震的救援更成功之處,不僅是國力的增強,也是充分調動了社會力量、整合了各種社會救援力量的結果。但大瀚認為:今天看來,也暴露了當時救災專業化程度低,準備不足和橫向協調能力差等問題。中國應該有-個面對不確定災害發生時的指揮協調機構。在危急時,能讓各級政府部門,軍隊系統、武警公安消防系統、NGO等,在—個具有權威和專業素質的機構里,獲得信息、指令和幫助,同時提出各種建議,能有效地參與到救災工作中去。發揮力量,危機在即,匹夫有責,應急不再成為政府一家之急。
在互聯網時代,社交媒體、意見領袖團體專業智庫、國際救援組織、國內外社會和政府的互動,能夠在事先的預警、事中的處置和事後的修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發揮政府無法兼顧的效能。對這股力量,新成立的政府各級「應急管理」部門應當開明、扶持。目前,應急救援產業已達到近萬億的市場產值,各種民間智庫機構的作用已不可小覷!
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成立留影
二排左四為梅文慧教授
大 瀚 觀 察
汶川地震十周年反思應急管理不足,也看到了中國應急管理的十年演進。大瀚長期關注國際應急管理的一些重要經驗,認為只有確保一個高效統一健全的機構,才能全方位、無死角地覆蓋各個領域。例如在一些發達國家,每一家藥店都接入了政府的監測系統,每賣出的一種藥品,都能跟蹤到人,進而可以從除醫院外的系統了解到疫情和流行病的動態。至於在涉及自然災害、金融風險、國家安全等領域就更加嚴絲入口。結合中國目前熱點,具體從三方面觀察思考:
(1)組建應急管理部將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實體化,使處置重大安全問題更加適應安全科學規律。
(2)組建應急管理部,國家高層職能部門的功能將能更好用在其該用的重要環節上,或比喻為「好鋼用在刀刃上」。
(3)從應急的內涵和外延看:應急並不意味著只是為了「應急」,應急管理也包含著預防為主的理念,為了做好應急,也一定需要實施安全預防為主。組建應急管理部,是國家的高層安全管理部門以突發重大事件的「應急」為抓手或切入點,並由此帶動整個國家的安全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的成立運行,標誌著中國政府公共管理提升到一個新高度,應急處置得到了中央前所未有的重視。這既對各級政府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也為像「湖南大瀚輿情與全媒體應用」這樣的第三方專業機構提供了更多施展身手的機會。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滿月之際,祝願我們全國應急系統,在國家應急管理部統領下急速全面履職,為全社會撐起一道牢固的安全屏障與應急保障,維安於國,造福於民。
撰稿:史宏鈞(大瀚紐西蘭站站長)
小編:歐陽嬌
值班編輯:苑海鷹
鳴謝:高亞洲 黃熔 郭仁通
我們只送配得上您真知灼見的禮物
我們將選出關注大瀚輿情公眾號並精彩留言者三名,贈送首席輿情專家梅文慧教授專著《信息發布與危機公關》《快樂長沙》各一本
推薦閱讀:
TAG:政務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