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過眼神,「我」到底算不算「上海人」?

確認過眼神,「我」到底算不算「上海人」?

來自專欄 DT財經

文/團支書、T1000

《上海女子圖鑑》的開播,讓我們再一次把目光對準了「滬漂」。遠離家鄉,「滬漂」們信誓旦旦地要在魔都闖出一片天。可是,當我們說起「上海人」的時候,究竟在說誰?「上海人」的範圍內到底有沒有這群為了夢想闖蕩的「滬漂」們?今天的數據俠就為你送上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

每天都有很多人來到上海,每天也有很多人離開上海。

這裡面有上海的原住民,有來滬多年已經安家立業的新上海人,也有懷揣夢想未定歸處的年輕人。

當我們說起「上海人」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說誰?上海到底是誰的上海?

下面,我們將從新老上海人(出生地籍貫)視角,嘗試回答這個常答常新的話題。

最近,我們與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合作,利用脫敏數據,對上海居民家庭的籍貫分布特徵和人群特徵進行了一個小研究。

特別說明:

1-數據脫敏方式為:將個人特徵標籤在500m*500m地理空間聚合後整體輸出,打標方法綜合了固網寬頻用戶數據和手機用戶數據。

2-「上海居民」的含義是:從晚上23點-第二天早上8點,出現在上海市內同一500m*500m地理空間的月累計時長超過一定閾值的電信用戶。

3-「居民籍貫」是以身份證前幾位代碼推測的出生地省份,與實際籍貫可能略有出入。

根據這組數據,2017年上海居民的籍貫來源地TOP10及其比例為:

可以看到:

  • 本地籍貫的「老上海人」佔比約60%
  • 外地籍貫的新上海人(以下簡稱為「新上海人」)的主要來源地依次為安徽、江蘇、河南、江西、山東、浙江、湖北、福建和四川

是的,上海有40%左右的市民來自於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地。由此可以判斷,上海早已不僅僅是原住民的上海,而是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上海了。

接下來,我們設計了一組指數,用以比較不同來源地居民的生活狀態:

1. 居住空間指數(居住地人群分布比例:每個格子里的某來源地新上海人佔總人數的比例、居住空間中心度指數:某來源地新上海人居住在市中心10km範圍內的人口占該類新上海人總數的比例)

2. 經濟能力指數(包括房屋價值指數、車輛保有指數、手機品牌指數;該指數越大,說明綜合經濟能力越強)

3. 人生階段指數(包括平均年齡指數、家有老人指數、家有小孩指數;該指數越大,說明平均年齡越大、或家中有老人小孩的概率越大)

4. 返城比例(2018年春節後返回上海的比例,來源為《2018年Q1滴滴出行報告》)

通過對四個指標的綜合評估,我們可以對不同來源地的在滬人口進行分類:

(圖片說明:指數都進行了標準化處理,位於0~1區間。上圖中線條越貼近邊緣說明指數越大,線條越貼近中心說明指數越小;如安徽籍新上海人(右下圖紅線)的返程比例指數高、人生階段指數低。)

  1. 老上海人:多居住在市中心地段,綜合經濟能力強,平均年齡偏大、以家庭為單位生活。

  2. 江蘇、浙江籍新上海人:主要居住在中環-外環附近,經濟能力與上海人不相上下,在新上海人中屬於年齡較大的。

  3. 江西、湖北、福建籍新上海人:主要居住在外環周邊,經濟能力指標略低於江浙人,年齡居中。

  4. 山東、河南、四川籍新上海人:居住在外環周邊和部分郊區,年齡最小,經濟能力一般,2018年春節後,有大約四分之一未返回上海。

  5. 安徽籍新上海人:廣泛居住在全市各個區域,年齡適中,經濟能力較差,但返城率很高。

接下來,我們針對每一個類型具體來看吧。

老上海人

老上海人的空間分布規律呈現兩極分化:要麼住市中心、要麼住遠郊

(圖片說明:上圖表示上海人占所有常住人口的比例。顏色越紅代表比例越大、濃度越高,越藍代表比例越小、濃度越低,下同。)

市區的老上海人比例最高的是浦西的市中心。近年來,市中心多為老房子、少有新房子、且房價昂貴,故住房很多都在老上海家族間傳承。因此,市中心的老上海人比例得以保持在高水平,而該區域的新上海人相對濃度較低。而浦東的老上海人比例最高的則是南匯地區(臨港除外)

同時,老上海人在郊區的青浦、奉賢也有明顯的聚集點,而崇明三島上,崇明和橫沙為老上海人集聚。

由於代際傳承、生育意願等諸多原因,老上海人的平均年齡遠比新上海人要大:

接近10歲的年齡差距暗示著兩件事:

1. 老上海人的老齡化程度非常嚴重,近年上海城市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新上海人的支撐。

2. 老上海人的消費動力、消費水平比年輕的新上海人低。這一點,在數據中也有所體現。

一方面,由於佔據較好的地段,老上海人的房屋價值遠遠超過新上海人;另一方面,老上海人對汽車和手機的消費水平卻比較低。

老上海人是上海市民群體中最大的組成部分,是上海城市發展的中堅力量,毫無疑問,上海是老上海人的上海。

那麼,新上海人的情況如何呢?先來看看佔比最多的安徽籍新上海人吧。

安徽籍新上海人

有意思的是,安徽籍新上海人在空間分布上與老上海人「互補」。

具體而言,安徽籍新上海人比例最高的地方在松江、金山、嘉定、浦東北部,而這些正好是老上海人比例最低的地方;安徽籍新上海人比例較低的中心城區和青浦、奉賢、浦東南部、崇明等地,則正好是老上海人比例最高之處。

安徽籍新上海人的綜合經濟能力較差,房屋、車輛、手機三個指標都不突出。然而,他們卻非常喜歡上海:

上圖中,橫坐標代表不同籍貫新上海人的綜合經濟能力指數,縱坐標代表他們在2018年春節後返回上海的比例。總的來說,經濟能力與返城率之間存在一定的正相關性,但安徽籍新上海人卻是一個異常值:他們的春節後返滬率遠遠高於按經濟能力測算的預期水平。

安徽籍新上海人更多的分布在了老上海人濃度較低的地方,他們綜合經濟能力指數偏低,但是對上海的忠誠度很高。他們需要上海,上海也需要他們,毫無疑問,上海也是安徽籍新上海人的上海。

浙江、江蘇籍新上海人

浙江和江蘇雖然地域相近、文化相近,但浙江人和江蘇人來到上海以後,居住地的空間比例分布特徵卻截然不同。請看下圖:

浙江籍新上海人在市區有張江、顧村、嘉定新城三個高濃度的小聚集點,在郊區的西南角有楓涇-朱涇有一個高濃度的大聚集點。不難發現,沿著朱涇-楓涇一路西去,便可進入浙江境內,看起來他們是新上海人中最戀家的一個族群。

而江蘇籍新上海人則在西南、西北、東方都有較高比例的連片分布,同樣與老上海人形成「互補」之勢。

經濟能力方面,江蘇、浙江籍新上海人都處於很高的水平。不同的是:江蘇籍新上海人在房屋、車輛、手機三個指標上的表現非常均衡,而相比之下,浙江籍新上海人用更好的手機,但汽車保有指數偏低:

(圖片說明:指數都進行了標準化處理,位於0~1區間。上圖中「倒Y型」藍線越長說明指數越大,藍線越短說明指數越小。)

江浙籍新上海人是與老上海人特徵差異較小的一個族群,從歷史原因和地域臨近的角度不難解釋。他們是這個城市中的重要奮鬥者,毫無疑問,上海也是江浙籍新上海人的上海。

福建、湖北、江西籍新上海人

湖北、江西、福建籍新上海人的空間分布也各有特點。

在空間分布上,湖北籍新上海人有三個明顯的高比例帶狀區域,分別是大張江地區、嘉定和松江。

江西籍新上海人在嘉定北部、寶山北部、松江有大片高比例分布,同時在奉賢、南匯老城區、以及長興島西側也有小片的聚集點。

而福建籍新上海人則沒有高密度的大範圍分布,而是以「抱團」形式,在徐涇、泗涇、楊行等多處形成小範圍組團,這可能跟福建人的宗族、同鄉的社會網路文化有關。

福建籍新上海人不僅愛抱團,家庭觀念也很重。與相似年齡階段的其他新上海人相比,福建籍新上海家庭中有小孩的比例更高。

湖北、江西、福建籍新上海人也是各有特色的分布在了上海的不同地區,他們也是上海市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毫無疑問,上海也是湖北、江西、福建籍新上海人的上海。

山東、四川、河南籍新上海人

從空間上看,山東、河南、四川籍新上海人的居住空間總體較為邊緣,但彼此之間又有所差異。具體請看下列圖紙:

山東籍新上海人似乎對於港口、碼頭等對外樞紐有著強烈的偏好,高比例聚集區分布在外高橋-浦東空港、臨港和楓涇。

四川籍新上海人似乎對製造業有更明顯的偏好,高比例聚集區分布在金山產業園區、松江產業園區和寶山產業園區。

河南籍新上海人的擴展趨勢大概是「山東+四川」,在外高橋、嘉定北部、松江西部均有高比例集聚點。

總的來說,山東、河南、四川籍新上海人的居住空間較為邊緣化(居住空間中心度指標較低)。住得遠,可能意味著更少的工作機會、或者更長的通勤時間、或者不那麼完善的生活服務和娛樂服務。

但同時,他們又是這個城市裡最年輕的一群人:

可以看到,人生階段指標下的三個分指標(平均年齡、家有老人、家有小孩)間存在明顯的同步變化。比起年齡較大、已經成家立業的江浙滬人,年齡較小的四川、山東和河南籍新上海人更多是獨身、或與年齡相仿的好友/情侶一起在滬打拚。

但是,在2018年返鄉過春節後,大約25%的四川、河南、山東籍新上海人沒有再回到上海:

可以看到,返城率與人生階段指數(指數越小,說明平均年齡越小、家有老小的比例越低)呈現顯著的正相關(相關性係數為0.905)。越年輕的人,回來得越少,離開得越多。

山東、四川、河南籍新上海人是最典型的奮鬥者形象,他們是這座城市的最具活力的市民。雖然有返鄉意願加強的趨勢,但是,毫無疑問,上海也是山東、四川、河南籍新上海人的上海。

寫在最後的話

以上是我們通過數據對不同出生籍貫上海居民的居住空間和生活狀態的一些推測。然而,所謂「生活狀態」,並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一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命題。

我們並不真切地知道,新上海人在上海過得怎麼樣。我們只知道,他們還沒有進入上海的心臟(市中心)。請看下圖:

(圖片說明:上圖表示新上海人占所有常住人口的比例。顏色越紅代表比例越大、濃度越高,越藍代表比例越小、濃度越低。)

至此,請允許我們暫時脫離一個嚴謹的數據分析師的角色,涉嫌過度發揮的腦補一張畫面:

幾百萬新上海人,高濃度的聚居在外環以外,每天奔波在路上3個小時以上,只為了心中的夢想,也許是為了逆襲人生出人頭地、也許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機會、也許僅僅是為了生存和糊口……

當我們重新提出這個問題:上海是誰的上海?

我們想說,上海應該是所有奮鬥者的上海,上海應該屬於每一個來此隻身闖蕩的人,上海應該屬於每一個來此逐夢青春的人。不僅如此,上海應該公平、包容的對待每一個奮鬥者,這才是我們心中的上海,這才是我們心中的偉大城市。

註: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DT財經立場。

題圖 | 站酷海洛

期待更多數據俠乾貨分享、話題討論、福利發放?在公眾號DT數據俠(ID:DTdatahero)後台回復「數據社群」,可申請加入DT數據社群。

數據俠門派

本文數據俠來自城市數據團,他們關注生活在城市中的個人,致力於用市民的生活軌跡,數字化地描繪城市生活、揭示城市問題。


推薦閱讀:

我本江陰人:一戶典型上海家庭的身份轉變
如何看待新上海人為了下一代奔波的努力成功,到底有沒有用?或者 是 素質教育你真真懂嗎?
新年伊始,帶娃去了解老上海,穿梭小而美的「時光弄堂」吧!

TAG:上海話漢語方言 | 新上海人 | 大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