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Inversion to Diversion:岩土工程的反問題
來自專欄岩土沿途Geotech
Nous entrons dans lavenir á reculons.
我們倒行進入未來。 ——《Bibliothéque de la Pléiade》 Paul valéry柏拉圖在他的《理想國》中,描述了一個「洞穴隱喻」:
看!人類居住在地下的洞穴中,他們從孩提起一直如此。他們的脖子和腿腳被鎖鏈束縛著,所以他們無法移動,也無法回頭,只能看到前方。在他們的後上方,火在遠處燃燒,在囚徒和火之間有一條小路,高出地面。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有一矮牆沿路而建,像表演木偶劇時位於操控者前方的那塊舞台。如果我們預先知道被投影的物體是一匹馬,或者是一個水壺,當看到它們的投影時,我們立即就能辨別出來。這是一個常規的正問題,我們預先知道了原因(馬/水壺),通過過程處理(火光的映射),很容易就得到了惟一的結果(牆上的投影);然而,若我們僅知道結果(牆上的投影)和過程處理(火光的映射),貌似像知道原因就沒那麼容易了。除了是一匹馬,牆上的投影還可能是一雙手。
如果這些盲者腦海中有大象的概念,恐怕就不會如此美妙的想像力了。
怎麼來判斷反問題是否可以解決呢? 為了能更深入地說明反問題的可解性,在我們正式進入岩土工程的相關問題之前,先來看一個情景劇。五一假期的某天,你青梅竹馬、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大鎚,請你去他家吃飯。為了顯示熱情好客,大鎚親自下廚,為你做菜。 不消一會工夫,第一道菜上桌了。朋友懷著滿臉的期待,說:「這是不才最近學會的新菜式,你猜猜看都用了些啥材料?」
顯然,只要稍有生活常識,都可以清楚地看出,這是中國人飯桌上典型的家常菜:西紅柿雞蛋。同時,基於其獨特的烹飪手法(處理過程),你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原料為西紅柿X2,雞蛋X4(原因)。(入門級的反問題。一般人在很短時間內,都可以解決這條問題)聽到你的回答後,朋友很滿意。馬上,第二道菜端上來了。這道菜中,麵條和布丁X8都不難看出來。關鍵是在麵條底下,湯裡面,是否還有其他材料?在通過觀察無果後,可能還需要動手(筷子)去尋找一下才知道了。
(中級的反問題。隨著處理過程和原因的複雜性提高,有時候可能利用需要多種手段才能解決問題) 終於,最後一道菜也上來了。朋友邀你上座共進晚餐。以下我們用一個岩土工程反問題成功解決的案例作為說明。
Henry Darcy的砂濾實驗
19世紀的中葉,當時作為供水與道路部總監(Chief Director for Water and Pavements)的達西(Henry Darcy)受到委託,開始對第戎市(Dijon)的公共供水系統的改建計划進行研究。在此之前,第戎市的水源主要靠地下供水井系統供應,但供水能力仍不能滿足需求。
在1856年,針對此計劃,達西寫出了他的不朽名著《第戎市的公共水源》(Les Fontaines Publiques de la Ville de Dijon).當時,還沒有任何流體在多孔介質中流動的理論模型。為了研究這個問題,達西與他的搭檔Charles Ritter設計了一個測定水流過砂子的實驗裝置。
然而,這個裝置重點是要解決一個反問題:如果我們知道水流速度或水流量的情況下,是否可以通過水壓變化和砂的高度來反求砂的滲透特性?
如果有在土力學中學過達西定律的朋友,可能認為這也是小菜一碟。現在,讓我們先忘記達西定律10分鐘,一步一步來跟隨達西的實驗過程,看看這個反問題,是否真的像它看上去那麼簡單。 達西選擇了來自法國索恩河畔(Sa?ne)的石英砂作為砂濾材料,它的顆粒組成如下:如果按照我國的勘察規範,可能是屬於中粗砂的類別。砂的孔隙率為38%,換算可得孔隙比約0.6左右。
1、測試試驗第一步要考慮的是怎麼填砂。天然的砂樣中,一般會包含有空氣。如果直接裝填,砂樣中則會殘留有空氣,水的流動則不會是均勻的。為此,達西在裝填之前,先將砂與水混合,然後將砂水混合體一起裝填進圓筒,這樣就可以儘可能避免砂中殘留有空氣。
達西先填進了約0.6m高的砂樣,開始了測試試驗。
測試試驗的結果並不如意。 在水壓下,測壓管中的水位出現了上下振蕩。當採用高水壓時,出現的振蕩更加強烈,甚至沒有辦法去觀察出一個平均水位。在這種情況下,沒有辦法衡量砂的滲透特性,是否和水壓存在相關關係。 後來達西想了個辦法:在測壓管中填入水銀。水銀的密度是水的13.6倍,在U型管中,如果水銀的位置上升了1mm,即相當於原來的水位上升27.2mm。那麼,在高水壓的情況下,測壓管中的水位振蕩就被大大縮小了,平均水位也變得可以觀測。2、第一次正式試驗在吸取了測試試驗的經驗後,達西進行了第一次正式試驗。砂的高度為0.58m,在逐級增大的水壓下,測量每分鐘的水流量變化。
在第一次試驗的基礎上,達西又設計了第二次正式試驗。這次試驗由兩組子試驗組成:在砂填料高度在1.14m和1.71m的情況下,繼續測試水壓與流量的關係。這兩個高度的數值約為第一次試驗的2倍和3倍。
在達西完成試驗過後,他的搭檔Charles Ritter有了一個新的想法。在達西得出的結論中,雖然進行了不同水壓下的試驗,但這些水壓都是在自然狀態下產生的。
比如設置的水壓是10m,流過砂料後,就自然變成了1m。但是,如果我們人為地去控制這些水壓呢? 如果初始設置的水壓是10m,在流過砂料後,我們通過人為加壓的方式,讓水壓從1m上升至5m,達西得出的定律是否還會生效呢? 說干就干。Ritter在1856年的2月17~18日(應該還在過年),按照他的想法進行了第四次補充試驗。在試驗中,Ritter通過人為增加或減少的方式改變上下測壓管的水壓,進行了12次的平行對比試驗。驊仔的基坑反問題分析嘗試
某個悶熱的午後,驊仔正在對著一大堆基坑的監測數據打盹,這段時間,我需要對這些數據逐一查看,以對基坑作出評估。突然間,有一個念頭進入了我的腦海里:
如果我只有基坑圍護結構水平位移的數據,是否可以根據水平位移反推出土壓力的分布呢? 如果土壓力能被反推出來,那它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基於真實數據得出的「真實」土壓力,會比朗肯理論算出來的土壓力更加接近真實情況。 我同樣不是省油的燈,也是說干就干。首先,我先選取出了一些基於測斜數據的基坑水平位移值。我們假定這是一個欠定方程,採用最小範數法進行求解:
這樣,不就可以簡單地成功求解出每個小單元體真實的受力了嗎?
懷著興奮地心情,我立即投入到了求解的汪洋大海中。 結果……是令人失望的。算出來的反力方向雜亂無章,有些值大得離譜,有些又小得過分。這說明矩陣[K]並不是滿秩的,求出的[F]有多種可能性。 這說明了,對於這個基坑反問題的求解方法,邊界條件還不足夠。很明顯,要使反問題可解,不僅需要邊界條件,還需要「足夠」。 那還需要哪些邊界條件,才會令方程變得可解?(反力的分布方向?分布形狀?)對於一般的反問題,是否存在一個臨界邊界,在跨越這個邊界之後,問題就會變得可解? 作為兩條謎題,留給各位思考。上期文章回顧:
9.遑遑三十載:關西國際機場持續30年的地基沉降(一)10.遑遑三十載:關西國際機場持續30年的地基沉降(二)處於土木「勸退」浪潮下的中年人們下期文章預告(6月份發布):12.伶仃洋歷險記:深中通道之旅更多詳情,請關注個微信公眾號:岩土沿途Geotech
推薦閱讀:
※老張說岩土——DAY187(樁基礎)
※老張說岩土——DAY375(地下工程)
※老張說岩土——DAY194(樁基礎)
※老張說岩土——DAY150(地基處理)
※老張說岩土——DAY436(地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