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經驗當優勢,35歲還沒進入核心管理層,就活該被邊緣化了?

莫把經驗當優勢,35歲還沒進入核心管理層,就活該被邊緣化了?

來自專欄地產人升職記

近期整理之前的一些文章,每每看到這篇就覺得扎心,看一次便提醒自己一次,不要試圖待在舒適區,就如溫水煮青蛙一樣,當有一天覺醒過來或許已經被淹沒了...

之前饒蕘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個案例,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

起因是一位地產從業者向饒蕘諮詢,到底是在地產小公司尋求升職機會,還是去一線公司。

饒蕘的建議是有機會去一線平台,還是應該去試一試,畢竟地產行業真的不是一個越老越吃香的行業。年紀越大,去一線平台的機會也就越小。

其中一位地產公司招聘經理的留言個人覺得應該給更多的從業者看一看,或許大家應該去了解下招聘者眼中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的。

「如果35歲沒有做到位高權重核心崗位,又沒有很出彩的經歷和成長性,真的只會在行業內逐漸被邊緣化」。

這些話從一個92年的MM口中說出,相信一些80後70後都會覺得背後一陣冷風吧。這到底是危言聳聽還是忠言逆耳呢?

根據我們得到的反饋,對於一些一線高周轉的房企來說,持這個觀點的HR不在少數,他們更看重的是有效時間和有效經驗。

出名要趁早還是具有普適性的。當然我們不能忘記還有一句話叫大器晚成,35歲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的,只不過是你能不能抓住機會,奮力一搏。

就像我前段時間給一家top前10的房企推薦了一位報建人選,雖然人家是70後,但是從業十多年做了近10個標杆項目,每一個都有完整的項目經驗,既具備專業能力又有過硬的資源和背景,思路清晰,房企當然會搶著要了。

也有不如意的,比如一個地產朋友,從事設計崗位,跟我說她「被辭職」了。35歲左右的年紀,在知名房企項目上擔任設計經理。

以朋友的經歷來說,算不上特別出彩,但也還過得去。但要說專業特別牛也說不上來,管理有一套也好像也沒有。

該房企杭州項目本身就不多,好的機會系統內部都爭破頭,應該是輪不到她了,加上現在辭職還能拿點補貼,就乾脆辭掉了。

朋友有些鬱悶,難道地產人到了35歲還沒做到管理層核心崗位,就活該捲鋪蓋走人?為什麼受傷的總是自己。

其實她應該先問問自己,是否真有核心競爭力,在地產行業過去的那些年自己到底積攢了些什麼,同樣的機會為什麼要給你?

還有另外一個類似情況的地產從業者,也是差不多這個年紀,現有公司轉型,不打算做地產了,她就想看看外面的機會。

剛好看我之前有寫過地產客服,就問我現在能不能去做基礎的客服專員崗位。因為朋友覺得自己地產各個環節都懂,去做客服很合適。

從內心來說,朋友的想法是應該支持的。但說句真心話,這個年紀人家要招也是招你去做經理的,而不是招你去做專員的。

基礎的崗位自有年輕人來做,他們的學習能力更強,更能吃苦。你用兩個月學的東西他們一個月就能掌握,使用的成本還更低。

所以機會為啥留給你呢?

再來說說現在員工進入地產行業的門檻,過去十多年,還可以看到大專學歷就可以入門的。

但近五年,尤其是近三年,地產行業的門檻至少是本科(也分統招和非統招)

地產行業看似光鮮亮麗,但有時候的劇情堪比現實版甄嬛傳,既要有高智商又要有高情商,不然估計前五集就去領盒飯了。

學歷雖然並不能代表一切,但卻代表著你之前十多年的努力程度。

現在本科的門檻真的不算高,一些三四線的重點高中來說,本科率都是百分百了。對於一個本身高薪的行業來說,這點門檻真的不算什麼。

當我們看到一份履歷背景還不錯的簡歷時,一看學歷是大專,內心就無比惋惜。

工作再忙,讀個在職本科的時間還是有的,關鍵是自己的重視程度。

拿我母親來說,她出生在三四線小城鎮的小山村裡,那裡十多年前還是泥路。

母親專科畢業後去鄉鎮府當了臨時工,但要轉為正式工對學歷是有要求的,要知道那還是30年前。

經歷了結婚生子,母親繼續深造,自考了本科。也就是那兩年,母親短暫離開我和父親去外地求學,回來之後終於分配了工作。

母親的故事一直深深激勵著我,從很小的時候我就明白讀書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讀書是普通人成功最公平的捷徑,可以不看長相,不看家室,不看背景,曾經是,未來還是。

當然你所處的環境越安逸,衝破現有環境的能動性就越低,對未知環境的探知欲就越弱

就像我母親為了走出那條泥濘的山村小路而奮勇前行是一個道理,她的努力也是為了讓下一代有個更好的環境。

再來說說地產行業,過去幾年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地產是夕陽產業,互聯網是朝陽產業,真的是這樣嗎?

房地產開發這個行業崛起的時間也就20多年,而馬雲baba的阿里巴巴今年也才18歲。這麼看來,其實他們都還很年輕。

有趣的是這兩年又開始流行另一句話,地產行業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白銀時代已經到來。

同期互聯網行業也迎來了明顯的分層,二八定律格外突顯,賺錢的人總是少數。

從這個角度來說,地產行業和互聯網行業未來還有更多的可能性,但他們的遊戲規則基本已經成型。

他們各自承擔著社會不同的角色,為推動社會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對於地產行業來說,房子賣出去才有話語權,賣不出去,一切白搭,在行情差的時候還能把房子賣出去才是真本事。

地產行業真的不只是農民工造造房子這麼簡單,得懂得跨界,得與時俱進。

做投資得懂市場,做產品得懂營銷,做策劃得懂運營,做工程得懂設計,做銷售得懂廣告,做客服什麼都得懂一點。

地產行業的淘汰率比我們想像的要恐怖,固步自封,只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的人,連對手都沒看清或許就被淘汰了。

除了本專業要鑽研,要精益求精,別的領域你都還得去學,努力成為一個複合型的專業人才。

前面我們說的是社招,如果你履歷不錯,差個學歷那就主動點補補齊,未來的晉陞通道,漲薪通道應該還是有機會的。

如果這你還覺得要求高,那咱們就來跟你說說校招。

現在校招的競爭程度遠遠超過我們普通人的想像。尤其是一線公司的校招,競爭之慘烈讓人嘆為觀止。

各大房企齊刷刷的招人要求都是非985/211不要,一些崗位校招管培生更是要求研究生學歷起步,全浙江滿足的只有一所高校了。

有朋友一定會說,學歷難道就可以判定人才的好壞么?當然,不可以。

企業看中的是他們的學歷能力,堅持能力,以及未來的潛力,這和他們之前十多年的努力密不可分的。

真正讓房地產人擔心的並不是行業的衝擊,什麼傳統行業、新興行業,說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

後生可畏吾衰矣,說不定什麼時候哪個你之前看不上的毛頭小子就當了你的領導。

人最不缺的就是經驗之談、執行力和能動性,學歷能力和潛力才是無限的。

為什麼房企校招要招聘那些讀書在金字塔頂尖的學生,就是因為人和人的學習能動性是不一樣的。

我們高中當年的理科狀元,本科進了清華土木工程系。博士畢業後,去了那家專招博士的top級房企,他的目標就是5年當項目總。

為什麼別人十年干成的事情,放在他們身上的計劃時間可以縮短一半?還是那句話,這就是學習能力的區分。

在我們讀中學的時候,這個同學10次考試有8次都是排年級第一,妥妥得學霸。

這位學霸喜歡體育,喜歡打籃球,還喜歡搞社群活動。完全不是死讀書的類型,關鍵人家還是高情商的物種,同學們都覺得他是火星來的。

有一次我問他,你為什麼每次都能考第一。他給我畫了一張知識圖,一張圖上基本上涵蓋了某學科這學期的知識點,要知道那時候才開學半個學期。

原來在暑假的時候就把整本書預習好了,腦子裡就形成了自己的知識體系圖,看似老師是在上課,其實都是在印證他腦袋裡裝的知識。

同樣的時間他已經把知識點都變成自己的程序和編碼,放在腦子裡,想要什麼直接腦子裡搜索一下就有了。

在我們死記硬背的時候,他的眼前早就出現一張系統圖,世界最強大腦不過如此。

房企當然不需要這麼多天才,但房企就是缺好的人才,明明市場上人員過剩,但有些崗位就是招不到合適的人,這又變成人才匹配問題了。

回到開頭的問題,其實35歲這個年紀本身是不應該作為一個分水嶺的,只是恰好這些年職場的瓶頸期提前了,不進則退,努力跨過去也就過去了。

當然,不是所有地產人的目標都是升職加薪,也有一些70後依然在地產公司兢兢業業地做著基礎崗位的工作,他們的價值不能簡單用薪資來衡量。

用一位城市總的話說,你別看這些老員工年紀大一些,他們珍惜現有的工作,踏實肯干,相比很多年輕人性價比高很多

很多老員工的努力和價值不可磨滅,畢竟是人總有老的一天嘛...

所以,關鍵還要看自己追求什麼,對於那些希望在職場上能夠再進一步的朋友來說,努力多一點總是不會錯的。

最後用一位人事總監的原話與各位共勉。

改變自己,永遠不怕晚,只是時間點錯過了,需要雙倍的努力和雙倍的勇氣,去面對雙倍的惰性和阻力。

PS:這裡做一個招聘小廣告,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加入我們的地產獵頭和職業規劃諮詢團隊。

我們希望你有激情,有活力,對地產行業有一定了解。年齡不限,性別不限,有興趣的可以直接聯繫我,加微信raorao0926,或者發簡歷到郵箱rachel@xindehr.com。什麼時候都不晚,還不快到碗里來!

- End -


文∣饒蕘

職場問題請關注地產人升職記

微信ID:dcr_szj

weixin.qq.com/r/1imSirT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職場上只有兩種人,主角or龍套?請遠離職場成功路上的3大絆腳石
年中|職場人的又一個十字路口
這件P事兒,毀了項目經理100萬年薪
李嘉誠憶奮鬥史:14歲時被說眼眸無神難成大器
在職場中應該如何防止被小人栽贓陷害?

TAG:職場 | 職業規劃 | 職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