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半夜換帥的茅台對貴州到底有多重要

半夜換帥的茅台對貴州到底有多重要

來自專欄西部城事

撰文|西部君 (歡迎關注微信公號西部城事)

5月6日晚,貴州茅台迎來關鍵性一刻。

茅台集團領導幹部大會宣布重要人事決定:提名茅台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為茅台集團董事長人選,袁仁國不再擔任茅台集團董事長職務。

這意味著貴州茅台即將正式換帥進入李保芳時間。

7日的二級市場上,茅台股價更是一路高漲。從開盤的659.95元,殺向701.88元的最高點後,以5.33%的漲幅,定格在698.17元的收盤價。

1.

袁仁國治下的茅台神話

茅台能夠締造A股的神話,袁仁國可謂功不可沒。

這個將一生的工作經歷都獻給茅台的老男人,2010年5月27日開始擔任茅台董事長。他開始擔任總經理的1998年,茅台的銷售額僅8億元人民幣,銷量佔全國白酒不到0.01%,甚至一度到了工資都發不出來的地步。

瞄準高端白酒品類定位的袁仁國,在接手後,瞄準名商場、名超市建好專櫃,名酒店、名賓館抓促銷、直銷和終端消費,同時依靠打假,讓「國酒」茅台逆勢反彈。

2005年,茅台銷售額39.31億元,凈利潤達到11.19億元,首度超過五糧液。後者當年的銷售額是64.19億元,但凈利潤只有7.91億元。

此後的2006年開始,茅台出廠價逐年提高。2012年1月1日,出廠價提高33%,彼時,茅台從2000年袁仁國上任董事長的185元,飆升到819元。

一場危機也在不遠處等候。

2012年開始,「三公消費」被限制,白酒行業集體迎來危機。定位「國酒」,公務消費佔總營收30%的茅台首當其衝,茅台的零售價從最高時2000多元,一路跌到最低時800元。

一度為「沒有哪個商品像茅台這樣,跟zhengzhi如此緊密」而得意的袁仁國,不得不推動茅台的轉型,雖然還是瞄準上層人群,但是從公務消費轉移到商務消費和休閑消費上來,同時以999元的價格放開代理權,穩住了勢頭。

不僅穩住了勢頭,還開啟了另一段瘋狂的上揚。

袁仁國當初給自己定下的小目標,很快實現了一半:2017年4月,股價逼近400的茅台,力壓全球酒王帝亞吉歐,躍居全球烈酒公司市值第一位。

2018年1月5日,茅台股價創下歷史新高798.88元,與此同時,其市值突破萬億大關甚至超過百度,相當於貴州2016年GDP的85%。

茅台在A股不斷締造神話,穩居中國上市公司市值前20強。自信「世界上只有一家茅台」的袁仁國,甚至興奮地說道,「茅台距離偉大企業越來越近」。

2.

茅台對貴州意味著什麼

茅台的輝煌,離不開貴州人袁仁國,頗為相映成趣的是,貴州的發展,更離不開茅台。至少在統計意義上,茅台足夠「偉大」。

2017年,茅台的營收突破582億,酒類毛利率七年來雖然首次跌破90%,但依舊領先於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等其他品類。

582億是什麼概念呢?

根據《貴州省統計年鑒》,貴州茅台所在的懷仁市,2016年一年的生產總值,也才560.83億元。懷仁隸屬的遵義市,2017年的生產總值為2523.62億元,茅台佔到快四分之一。

把視線放寬到整個貴州地區,茅台的貢獻依舊亮眼。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年初統計,貴州一共有28家上市公司,單單貴州茅台一家上市公司,就佔據了80%的市值。

以貴州2017年1.35萬億的生產總值而論,茅台的營收也佔據全省了GDP的4%。而在財政收入方面,貴州全省為1613.64億元,納稅大戶茅台更是貢獻稅費230.66億,佔七分之一。

如果在酒企之間進行橫向比較的話,更能發現茅台的重要性。19家白酒上市公司,去年繳納稅費達到546.52億元,茅台快接近一半。遙遙領先於五糧液,洋河股份和瀘州老窖。後者的稅費分別是91.02億,65.36億,25.45億元,全部未能破百億。

以五糧液為例。同樣是具有地域代表性的酒企,91.02億的稅費貢獻,相對於四川2017年財政收入3579.8億元而言,只佔不到3個百分點,與茅台的七分之一比,相距甚遠。

所以,除了瀘州老窖這種名稱就帶有地域符號的酒企,茅台與貴州之間,在公眾認知層面所建立起來的強關聯,遠非其他酒企所能企及。提到貴州,就能想到茅台,相反亦然,但提到四川,未必能夠想起五糧液。

對貴州來說,茅台帶來的,不僅是巨額利稅,還有龐大的就業崗位。

茅台曾在2016年年報中披露,集團共有員工21237人。其所在地茅台鎮,超過3/4的人口是茅台的職工。注意這還只是茅台員工,如果將上下游生產鏈上的崗位算進來,無疑體量更大。

所以,據說仁懷市政府「每年調糧、調資金保證茅台的生產,跑北京、協調貴州省幾乎佔據了仁懷市某些政府工作人員的全部工作時間」。

3.

茅台的極限在哪裡

堅信「國家不亡,白酒不滅」的袁仁國,從三公消費的低谷,到推動茅台轉型,17年時間裡股價暴漲150倍,以至於讓人看不到茅台的極限。

53°飛天茅台被賣到脫銷的時候,它不僅價格透明成為硬通貨,還被拿來和房產一起進行比較,作為一種投資選項。茅台成為一個地域現象,也成了一種貨幣現象。

袁仁國背後的大勢在於,消費升級。

就像車厘子和牛油果的進口數量這幾年逐年暴漲一樣,中產的崛起,消費能力的提升,在公務消費的空缺之外,擠出了另一片龐大的剛需,助了袁仁國的轉型之路一臂之力。

對茅台這種非創新驅動型公司而言,其企業發展的極限在於,中國中產的增長極限,以及消費能力極限在哪裡。

網友「劉備教授」統計了茅台價格與平均工資的對照表:

1980年,飛天茅台實際價格20元,全國平均工資每月47元,每月工資可買2.5瓶茅台。

1990年,飛天茅台零售價200元,全國平均工資每月200元,每月工資可買1瓶茅台。

2000年,飛天茅台零售價220元,全國平均工資每月800元,每月工資可買4瓶茅台。

2010年,飛天茅台零售價1000元,全國平均工資每月3000元,每月工資可買3瓶茅台。

2017年,飛天茅台零售價1300元,全國平均工資每月6000元,每月工資可買近5瓶茅台。

以支付能力來看,儘管茅台零售價從20元飆到了1300元,但是普通人消費茅台的能力,實際上處於歷史的最高值。這正是損失了大量政府訂單的「國酒」,依然能夠逆勢上揚的核心原因。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能搭上消費升級的快車。拼多多和快手的崛起,名創優品遍地開花,瞄準互聯網下沉人群的消費降級,成為另一種大勢。

在這點上,與貴州人袁仁國相比,湖北人孟凱就不那麼幸運了。在「跑部錢進」的風口,他帶著他的湘鄂情北上,專註於高端餐飲,一度成為餐飲界第一富豪。

但是,在八項規定的重拳下,和茅台一樣將贏利點對準餐桌的湘鄂情,卻折戟沉沙,再也沒有緩過來。同樣沒有緩過來的,還有專註的高端餐飲的俏江蘭和金錢豹。

反倒是被官方點名更多的茅台,從白酒行業的谷底進發,在不改走消費降級路線的前提下,走向了歷史的高位。

送走袁仁國後,李保芳時代的茅台,是否能像他的前任所言,向「偉大」進發呢?對於李保芳而言,茅台不能沒有夢想,但所謂夢想,又只能寄托在中國社會結構的大勢之上。

畢竟,形勢比人強啊。


推薦閱讀:

「新世紀貴州十大傑出詩人」評選結果揭曉!
劍河:小眾旅遊的秘境
大洞竹海,給你一份寧靜與平和
春季來了,貴州又是花的海洋:盤點貴州春季主要的花海
行攝貴州黔東南:剪鉤藤的八旬侗族老人

TAG:貴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