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要讓孩子出國讀書?
以前我們認為,出國讀書是高凈值家庭子女的「特權」,但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也造就了一大批中產階級家庭,這些家庭開始有能力送孩子出國。
物質條件當然是前提,但背後我們也清楚,出國留學對於中產階級來說依然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而他們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把孩子送出國,究竟是為了什麼?
01
給孩子
一個安全無憂的童年時光
紅黃藍幼兒園事件在去年年底鬧得沸沸揚揚,整個過程可以說是超出了常識、超出了認知。讓人覺得可怕的是,喂芥末、扇耳光本身已經是不可容忍的,但比起家長們所說的「猥褻」,卻不是一個量級。
所以,真正我毛骨悚然的是,當我們的底線被一次次刷新,人性的惡一次次突破我們的想像時,下次再出現更嚴重的虐童案,我們可能就會覺得這次的紅黃藍事件不那麼可怕了。
或許正因為如此,還有很多藏在冰山下的秘密不為人知。如果沒有監控,我們會知道嗎?如果沒有媒體曝光,我們會重視嗎?
現在,我們再來關注一下外國是怎麼做的。
1、從立法上說:早在1974年,美國通過了《兒童虐待預防和處理法案》,並於1984年通過了《兒童保護法案》。
在美國防止虐童的相關法律中,最大的特點體現在「強制報告制度」。在美國,虐童者很容易陷入「人民戰爭的海洋」,大多數州都規定了「強制報告制度」,任何一個公民都可通過報告事件的方式向地方法律執行機構或社會服務機構發起對孩子虐待或忽視的調查。而且這種舉報幾乎是不需要什麼證據的,只要「有理由懷疑」就可以。
並且,如果你是與兒童有密切接觸的專業人員,如幼教、中小學老師、警察、機構保姆、一些照顧孩子的特殊社會服務機構人員等,當你發現孩子有可能受到虐待,但你又沒有盡到舉報之義務,就有可能受到處罰,包括罰款或者監禁甚至可能承擔民事責任。
關於強制報告,美國有這樣的例子:剛去美國不懂規矩的外國人,在家裡剛「管教」一下孩子,或者只是去超市購物把孩子忘在了車裡,就立刻會被警察圍住,被當成虐童嫌疑人,十分尷尬。
正是因為零容忍,美國還被稱為一個不折不扣愛「打小報告」的國家。
再看看加拿大的法律,加拿大更是嚴厲打擊和專治性侵、虐童事件,他們還有專門的CSA(兒童保護機構),有權介入調查,並有權動用強制手段、甚至動用武裝警察。
不止有完善的執行力,他們還在相關法規中細緻要求到幾歲孩子能打,幾歲孩子不能打:2歲以下的兒童絕對不能打;超過12歲的兒童也不能打;只有2到12歲的兒童可以打屁股,而且對打法有明確要求:
a、不可以打孩子的頸部和頭部。
b、不能使用橡皮帶、鞋子或衣架等任何物件抽打兒童的屁股、腿、手臂等身體各部位。
2、從幼教要求上說:幼兒園虐童案頻頻發生,讓我們不難發現,目前中國幼兒園教師招聘條件仍有很大缺陷,致使部分心理有缺陷的人員也進入幼兒教師隊伍。
而在美國,幼教的准入資質則是極其重要的。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美國幼兒園對幼師的基本要求是:
學歷:要求學士學位; 有些州要求碩士學位
專業領域:初等教育(幼教)
經驗:教學實習經驗
認證:需要教師資格認證
關鍵技能:耐心,創造力,溝通技巧,課堂管理,靈活性
美國對幼師學歷的要求非常高,必須是幼兒教育專業本科畢業。並且,所有的幼兒園老師工作前都需經過層層背景調查。
上崗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專人來對這些幼兒園教師進行考察,主要針對心理健康及專業能力,一旦沒有通過考核,就必須馬上停職重新培訓。
曾經美國有位幼兒園老師就曾因為學生搗蛋,掄起掃帚在牆上敲了幾下,有點威脅的暗示,被質疑「疑似有暴力傾向」辭退了。
我們縱觀前5年留學數據便發現,在不少人心目中,低齡留學已經是一種主流的價值觀,不少人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便把他們送到國外讀書,無疑對孩子是一種保護。西方發達國家對虐童和猥褻兒童的事件基本都是持零容忍的態度,因此家長們可以不再擔憂孩子在幼兒園受虐待或猥褻,即使受到虐待,他們的權益也能得到最大的保障。
02
脫離應試教育苦海
轉變孩子的思維
「出國留學值不值」曾經是不少父母熱衷算的帳,好在現在不少父母已經轉變觀念,不再認為出國留學只與收入和事業的成功掛鉤。正便應了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話: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的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
經歷過中國高考和四年本科教育的人肯定都對應試教育深有體會。大部分國內的高中都規定學生要晚修到10點,尤其到了高三,校方就會取消美術、音樂、甚至體育課,讓學生全心投入到主科學習中。
應試教育的兩大特點:1.標準的答案;2.因為1的存在,所以依照這個標準做充分的準備便成為成功的唯一方式。
相比之下,西式教育的確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若不想孩子成為應試教育流水線上的統一零件,那麼出國讀書的確是一種途徑。
就以美國為例,在美國的課堂,老師問的問題大多都是開放性的,尤其是人文科學類。而當國內孩子面對「這個問題,你怎麼看?」時,他肯定沒有做好準備。其實並不是因為這些孩子真的大腦一片空白,而是因為他們總是覺得自己沒有「立場」去思考,或者覺得自己的想法是「非標準」的,說出來怕被笑話。
那麼為什麼說轉變孩子的思維這麼重要呢?
為了有一種不一樣的活法。
在中國的大背景下,我們會發現生活是一條固定的流程:學習,高考,找好工作,結婚,買房,生孩子,然後再培養自己的孩子走同樣的流程。
但這些「按部就班」,在美國都是不存在。
原因就在於真實的世界是充滿著不確定性和模糊性的,如果一個人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就會隨波逐流,一生平庸。而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才可以迅速做出判斷,從而走出行動力癱瘓。
學生遲早有一天也會走入職場,名校的光環褪去後,思維上的轉變其實才是真正的價值。如果孩子能融入這樣的教育環境,能發現世界上很多事都沒有標準答案的時候,他們才會從自己知道的出發,不斷試錯,才能不斷取得進步。
03
性價比更高
更划算的投資
不得不說,當今很多家庭選擇移民,除了看中國外的環境、制度、法律、社會保障之外,子女教育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
不少中國家長們都認為: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教育。所以有的家長會為了孩子得到國際化的教育,花大筆金額將孩子送到當地的國際院校。但是我發現另一些家長更明智,為了國際化的教育,他們選擇直接移民。
為什麼說他們更明智呢?因為直接讓孩子在國外上學反而性價比更高,是更划算的教育投資。
不得不說,家長送孩子去國際院校,最大的目的也許就是讓孩子學好英語,講流利的英文。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國際院校雖然講英文,但只要出了校門,在大環境下孩子還是會使用中文與人交流,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說在國內學四年英語都不如在國外學一年。
就拿馬爾他來說,馬爾他作為英聯邦國家之一,採用的便是純正的英式教育,且這個國家非常的重視啟蒙教育和新興人才的培養。區別於國內的應試教育,馬爾他的教師們更看重孩子的問題分析與獨立思考能力,舉個例子,你在國內的考題可能由選擇題+判斷題+應用題等各種類型,但在英式教育里,可能就只有一種題型:論述題,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沒有標準答案。
再說說學費,中國的國際學校費用需要15-25萬/年,尤其在北京地區,學費更是將近30萬一年。但英式的私立學校費用為1-1.5萬英鎊/年,摺合人民幣大概是8.9-13.3萬/年,就拿馬爾他的私立學校弗達拉(Verdala)來說,小學學費也僅需6748歐元,中學也僅需7500-8000歐元。不得不說,這樣的品質教學,費用更加低廉,長遠來看,還省了不少錢。
除了以上三點,相信讓孩子出國讀書的理由還有千千萬萬。最後還是那句話:最好的投資,是投資教育。拋下世俗和功利,為孩子開闢了新的人生藍圖,無疑是一條希望之路。
如果你認同文章或是有所收穫,希望能動動手指頭給我們點個贊喲!大家對移民有疑惑的話,也歡迎回帖提問或邀請我哦~
推薦閱讀:
※怎麼學才能學好影視編導專業?
※Adagio 請給我一個交代
※國際對外漢語 - 聖誕節內容教學教案分享
※新飾覺時尚|搭配:不襯衫,無春天
※8個文件夾,搞定安全管理台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