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會去高島屋伊勢丹,只為不忘商業零售的那份純粹
來自專欄 kaga的商業博客
Part.1
圖1
上周我在票圈發了這樣一張圖,坐標高島屋。
有位北京大牛商場的朋友問我是什麼品牌。
我回答:「這是商場的一個統裝區域,裡面有鞋、配飾等小件集合,說出來你也許不信,這個區域位於商場一層某出入口的邊廳位置。」
印證了那位北京朋友之前對我的評價,在我的鏡頭裡上海的商業看起來都陽春白雪。(事實當然並非如此。)
圖2
把鏡頭拉遠,圖1隻是圖2中的一個柱面,統裝區的大致整體形象也基本露出。
作為日系百貨,做這樣的的統裝區域不算特殊,高島屋此前一層大面積中島就已經採用了統裝做鞋和雜貨配飾。但無論如何在商場一層出入口的邊廳好位置拿來做統裝,相對也是無奈調整之舉。
Part.2
同樣是看到圖1照片,另外一位朋友問我是哪家店?
我發了圖2給他,我覺得憑他的專業度應該知道這個區域。
果不其然,他當然知道,只是因為柱面新換的紫色貼面和局部特寫讓他沒認出來,反向證明了這位朋友平時觀察商業內容的細緻入微。(你未必能時刻掌握最新動態,但需要有對細節觀察的敏銳度。)
做商業不就應該這樣么?
Part.3
不論是高島屋還是伊勢丹,過得未必好,這個都在說商業地產的年代,如今上海還能引起話題的百貨商場,好像只有久光。
不止一次,有品牌和我聊開店的話題,當我問到你們百貨開不開時,絕大多數的回答都是一句反問:「久光?」
真特么悲涼。
作為品牌方,業績說話,當然無可厚非,但作為商業人,我們會對日本商業趨之若鶩,卻往往錯過身邊的「好」案例(不止絕對意義上的好,我們對「好」應有自己的認知體系)。
所以很多朋友問我上海有什麼好的項目值得看?我是沒法回答的,因為我得先知道你要看什麼,你對「好」的認知是什麼。
Part.4
說回高島屋這家店,如果把開業時的品牌落位放在現在來看,絕對稱得上上乘。但它一直被我用於一個反面案例,以證明擁有高端客群的商場做高端品牌未必100%可行。
因此,高島屋的開業即商場的制高點,之後的這些年,一路處於調整中。
但正因為如此,才能看出日系商場在操盤上的用心和功力,我認為作為一個商業人,對著頂級項目說得頭頭是道不是本事,這是「認知」的最低門檻,你「能」或者說「願意」看到那些艱難的項目,是如何想盡辦法去做好,並且仍在追求一種「工匠精神」的,那才是真正熱愛。
Part.5
高島屋的這個統裝區域,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
我和朋友相互打趣說:
換做其他商場,可能就搞個品牌臨時櫃,或者POP UP STORE完事了;
從另一個層面反向來說,
類似這樣的一個區域打造,如果開在K11,肯定又要被吹上天了。
只可惜它在高島屋,一個不屬於核心商圈的商場,能被商業人看到的機會寥寥。
它不是什麼話題品牌、了不起的概念,它也不像Assemble by Réel那樣「重」,它只是一個商場在認認真真做自己該做的事,力所能及範圍內做到最好,而這恰恰是現在商業高速發展時期很難感受到的——深耕。
Part.6
正確的事——
1、差異化
2、了解自己的消費者
我覺得絕大多數的商業行為,都可以歸類到這兩項。
招商,我們挖掘有趣的品牌,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眾多商業項目在做宣傳的時候都強調「首店」、「概念店」、「旗艦店」,無非為了追求差異化。再往早,可以追溯到伊勢丹的「ONLY I」,放到現在來看也是極佳的宣傳語。
而我們商場每年的常規調整,無非是根據實際運營情況,挖掘出自身消費者要或不要什麼。
百貨尤其是高島屋、伊勢丹這類日系商場,只是細化到產品。做購物中心當然未必能像百貨這樣做到單品管理,但理念方向是一致的。
如果你說購物中心講究的更多是體驗,但這同樣脫離不了上述兩點。例如請到大師設計是為了體現出空間差異化,同時在對目標客群的喜好上把握得更為精準。又例如你的消費者家庭居多,那就需要配備更多家庭衛生間;如果你的消費者以知性女性為主,那可能配備優雅的背景音樂更合適……等等例子滲透在方方面面。
營銷、運營,均是如此。
本文拋磚引玉的統裝區,以及高島屋內其他更多類似的區域,都是這種理念在商業零售領域的極致體現。每次去該項目,都讓我覺得做商業難,但在艱難的環境中能做到這樣更屬不易。
所以出這篇隨筆致敬這份純粹。
推薦閱讀:
※(十一)為什麼越往後生意越難做?
※3點14模式是什麼?
※這件事,決定了14億人的飯碗
※名創優品還能「玩」多久?我們決定用事實來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