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堅持理財,虧了10萬
這是啡小沫的第87篇原創
關注公眾號,回復「理財」,免費獲取理財入門書籍。
01
前些日子,遠在倫敦讀博士的小小鳥和小小魚童鞋找我推薦理財類的書籍。上周,碩士同寢室好友跟我約飯,也讓我講講理財入門知識。
兩位都是極追求生活品質的女孩兒,是能帶我吃我不知道的好吃的,帶我逛我不知道的好品牌衣服,給我推薦護膚品化妝品。總之,就是愉快地買買買。如今,我們突然坐在一起聊理財,也是畫風清奇。
也許,理財是我們這些即將步入30歲的工薪族好伴侶。有一丟丟積蓄,跟教育醫療的高消費相比杯水車薪。不敢再月光,不想再窮游,有房貸要還。這一切都需要精打細算每個月用時間換來的人民幣,起碼積累點兒能說生娃就生娃的資本。
02
理財這件事,跟創業一樣,商學院的課程聽了一籮筐,還是得擼起袖子自己干,所有的坑自己踩一遍,才能明白其中奧義。
我的踩坑史要追溯到2014年碩士畢業。那天,領到了第一個月工資,加上碩士期間獲得的國家獎學金還有剩餘,卡里大概有小2萬。之前理財的書讀了不少,我興高采烈,覺得終於有了錢生錢的資本。
我用1萬塊買了陸金所的P2P產品穩贏-安e貸;而後存了2000塊到銀行,打算實踐下12存單法;接著開了個買基金的賬戶,選了幾隻首頁推薦的業績牛逼的基金。當卡里餘額僅剩幾百塊的時候,我踏實極了。
第二天,我收到了房東催交房租的簡訊,才恍然大悟,我居然……沒留生活費!只好四處尋求同學救濟,才勉強活下來。
就這樣,我帶著壯士斷腕般的氣魄,開啟了自己人生的理財史。
隨後一年多小打小鬧,各種平台各種產品試了個底朝天。一直到2015年,迎來了祖國浩浩蕩蕩的大牛市。
我看著基金賬戶一天一漲的浮盈,感覺像是天天在發工資。那幾個月,手上有幾百塊的現金都覺得浪費,沒到期的P2P更是讓人捉急。我不斷把手上到期的P2P和發到手的工資繼續投進基金里。
當時正在跟現在的老公談朋友。男朋友只投股票,到5月的時候浮盈10萬。我們感覺美好新生活在向我們招手。
6月19日,暴跌。股災1.0,觀望;股災2.0,補倉;股災3.0,割肉;股災4.0,清盤。我倆加起來,從浮盈15萬,變為實虧10萬逃出。還好資金少沒資格用槓桿,剩了個褲衩。
03
諾,書讀了一籮筐,該踩得坑一個沒少踩!
首先,我沒有劃定清楚賬戶的邊界。
所有的理財文章里都會強調的,預留3-6個月生活費,用於日常開銷和應急,我居然沒有留!導致房租都要借錢交,已經不記得當時吃了多久泡麵了,淚奔……並且這個錯誤在被牛市沖昏頭腦的時候又犯了一回。
長期穩健投資的賬戶,和短期博取高收益的賬戶也沒有劃分好比例。尤其在股市大漲的時候,盲目把到手的工資和到期的固定收益P2P,全買入了股票型基金,這也是造成後面大虧損的主要原因。
賬戶邊界的劃分,不僅是事實上的安全,更能帶來心理上的安全感。心理賬戶清清楚楚,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思想自由,不亂了陣腳,做出相對理性的決策。
其次,在定投的半途,受情緒波動買賣。
中國的熊市之長,導致我和率哥都是第一次接觸牛市,完全被浮盈沖昏了頭腦。善於在熊市穩健定投指數的我,是不怕它溫吞吞跌跌不休的,反正我下月還買,下下月還買,震蕩市,很合適嘛。反而是這暴漲讓我傻了眼,在本該減倉的時點追進去。
第三,基金的選擇,也沒有經過充分分析,合理配比。
基金網站首頁推薦的績優基金,很多都是近3個月、近半年等中短期績優,這一點一定要看清楚。近3個月績優不等於你買了就能跑贏大盤。很大程度上,這些基金持有的股票短線該獲利了結了,因此你會在後幾個月獲得低於平均水平的收益。
04
理財的目的是跑贏通脹,理財本身並不能讓我們財務自由。因此踩了一圈坑,目前我最喜歡的理財方式,就是P2P和指數基金定投了。省時省力,只要嚴格執行計劃,蒼天不會虧待你。
P2P當年沒有監管一片混戰,容易踩坑。如今只要選有資金存管的,有幾年業績證明的頭部平台,感覺風險已經很低了,算得上分散投資的固收好產品。
指數基金定投也是個適合工薪族的省力活。選好跟蹤指數的基金,設置好定投的時間和錢數,忽略大盤的短期走勢,長期持有,你會發現它的妙處。
最近愛上了一個新品類,指數增強基金,跟蹤指數+基金經理的牛逼操作=大概率跑贏指數。改天來詳細寫寫它。
最後,想開啟理財生涯的小夥伴們,關注公眾號,回復「理財」,免費獲取理財入門書籍。
也許你還想讀這些,點擊閱讀:
我愛你,所以要跟你談錢
那些年,我住酒店的奇葩經歷
我也買了比特幣,賺了一年盒飯錢
為什麼你賺錢越多越累?
我身邊不焦慮的人,做對了哪件事?
說好的佛系旅行,變成了搭車歷險
-END-
歡迎掃碼關注我:啡小沫,北京南城自媒體。
http://weixin.qq.com/r/TUwQCB-EuELHrVtr9xlf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私人影院是什麼?
※港股00410 SOHO中國 投資價值分析
※日間手術中心
※重溫周金濤周期論: 2018年之後大家能明白我說的話的意義
※投資問答(24):股票的面值與價值│梁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