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三大學派

傳播學三大學派

來自專欄康飛的一面牆

一、經驗學派

誕生時間:20世紀初自傳播學在美國萌芽之後開始形成,並佔據主流地位,主宰西方學術近30年。

研究目的:①維護現行的社會制度傳播制度 ②為大眾傳播媒介充分實現政治、經濟、軍事功能服務 ③實用性、經驗性明顯。

研究焦點:①關於如何傳播、如何有效傳播之類的問題。②致力於尋求傳播活動自身規律 ③落腳點在傳播效果和受眾(微觀) ④更直接、更有效地服務於實踐。

研究方法:採用的是社會學、心理學為主的,強調定量和統計分析的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傳播學經驗學派的方法論背景主要來自於19世紀的實證哲學,經過一系列的演變,實證主義在20世紀的美國發揚光大。

代表人物:拉斯韋爾:提出了5W模式,三功能和「社會傳播」概念,確定傳播過程和學科研究領域,實踐「內容分析法」。代表作《社會傳播的結構與功能》

拉扎斯菲爾德:提出「二級傳播」理論,大眾傳播的三功能說,意見領袖,選擇性接觸,確立倡導「實地調查法」。開創了結構功能主義範式的媒介效果研究。代表作《人民的選擇》

霍夫蘭:致力於態度的形成和轉變的研究,他的勸服理論對於勸服藝術和傳播技巧的研究推動了傳播學的發展。他把心理實驗方法引進了傳播學領域,揭示了傳播效果形成的條件性和複雜性。代表作《大眾傳播試驗》

施拉姆:傳播學集大成者、傳播學鼻祖。創建學科,出版第一本教科書,創建四個研究機構,培養了大批人才。代表作:《大眾傳播學》、《傳媒的四種理論》

黙頓:與拉扎斯菲爾德共同提出功能觀(社會地位賦予功能、社會規範強制功能、作為負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經驗學派也包含了幾個學派:

哥倫比亞學派:拉扎斯菲爾德、黙頓、赫佐格、斯諾

耶魯學派:霍夫蘭

芝加哥學派:代表人物是庫里(初級群體、鏡中我),米德(主我客我、符號互動論或稱象徵互動論),帕克(社會互動理論),杜威(實用主義哲學)。

芝加哥學派認為傳播是人類關係的本質,遠遠超出單純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芝加哥學派使美國的社會科學研究有了強烈的經驗主義方向。

二、批判學派

20世紀60年代在歐洲發展起來,作為傳統學派的對立面出現。

研究方法上,以思辨為主,強調定性、全面、宏觀,反對實證主義。

社會觀念上,資本主義及其傳播制度本身並不合理,大眾傳媒本質上是少數壟斷資產階級用來實現統治的意識形態工具,必須進行批判和改變。

研究焦點上,關心為誰傳播;傳播體制和社會各要素間的關係,落腳點在傳播意義。

1)法蘭克福學派

1923年,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成立,其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諾、馬爾庫塞、本雅明、哈貝馬斯等。他們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出發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宏觀的、廣泛的批判性研究。

a.阿多諾、霍克海默與文化工業理論

阿多諾和霍克海默創立了文化工業理論,全面批判了被工業流程化了的大眾文化,認為它們是技術理性的產物,大眾文化的雷同扼殺了大眾的創造力和自主性,並具有一種強制力迫使讀者屈從和順從,使大眾認同文化工業的合理性,從根本上維護了資本主義統治。代表作《啟蒙辯證法》。

b.馬爾庫塞與「單向度的人」

技術的發展,現代工業變成了單向度的社會,而人也變成了單向度的人。單向度的人指的是沒有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人。

c.本雅明與藝術的「機械複製」

本雅明認為機械複製破壞了藝術作品的「韻味」和「獨一無二的權威性」,使文藝流入現代工業文明的商品之中。

d.哈貝馬斯與公共領域

哈貝馬斯提出了「交往理性」和「公共領域」。

所謂交往理性,指隱含在人類言語結構中並由所有能言談者共享的理性。傳統理性觀通過我們關於對象的知識範式表現出來,而交往理性則在主體間相互理解的範式中被表達;這些主體能夠說話和行動,處於對一個非自我中心化的世界的理解之中。它是生活世界(life-world)的理性,關注可靠主張的主體間性。它的有效性領域相應於人類言語的領域。在哈貝馬斯看來,交往理性觀是交往行為的基礎。他稱交往行為代替策略行為的過程為「交往理性化」。

所謂公共領域,哈貝馬斯意指的是一種介於市民社會中日常生活的私人利益與國家權利領域之間的機構空間和時間,其中個體公民聚集在一起,共同討論他們所關注的公共事務,形成某種接近於公眾輿論的一致意見,並組織對抗武斷的、壓迫性的國家與公共權力形式,從而維護總體利益和公共福祉。哈貝馬斯的批判理論主要見於《公共性的結構轉換》、《傳播行為理論》。

2)文化研究學派

以英國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為核心,主要代表人物有斯圖亞特.霍爾、約翰.費斯克等。

a.斯圖亞特.霍爾的編碼/解碼理論

《編碼/解碼》一書,霍爾認為,傳媒扮演著意識形態的角色,傳媒產品製作、發行、傳播/消費和再生產的每一個階段相互聯繫,並受制度權力關係的制約。另外,他還提出了受眾對文本的三種解讀方式:順從式解讀、協商式解讀和對抗式解讀。

b. 約翰.費斯克 受眾不是消極被動接受文化工業的產品,而是擁有自主的辨識力和創造力;受眾在接受大眾文化產品的同時,也在生產和流通各種意義:有大眾主動參與的意義的生產和流通就是大眾文化;受眾通過「姑且拿來為我所用」的方式對多義的文本產生自己的快感,進行創造性和抵抗性的消費。

3)政治經濟學派

源於英國萊斯特大學成立的大眾傳播研究中心,政治經濟學派依據馬克思關於「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資料的觀點」,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角度出發,揭示資本主義社會大眾傳媒支配與控制的現狀。

其代表人物及主要觀點主要有:

美國傳播學者席勒(Schiller)提出的「文化帝國主義」以及英國傳播學者格雷厄姆·默多克的《媒介政治經濟學》,他認為大眾傳媒是一種特殊的資本主義生產部門,統治階級通過控制媒體達到維護統治和現存制度的目的。達拉斯·斯麥茲:受眾商品論(傳播業的主要商品是受眾),代表作《傳播: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盲點》

4)意識形態學派

代表人物:葛蘭西(文化霸權),阿爾都塞。

義大利共產黨創始人葛蘭西(Gramsci)在《獄中札記》中提出,原指國家政治霸權,後把「霸權」看成是統治階級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而行使的社會文化主導權。通過掌握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方向(而非武力),來維護現存權利結構。

5)女權主義學派

著重研究男性統治束縛對女性傳播的方式,女性傳播形式的力量等。代表人物:伍爾夫。

三、媒介環境學派

媒介環境學(Media Ecology)是20世紀30年代在北美萌芽,在70年代形成發展起來的一個傳播學派。探究媒介與人類社會文化的關係。作為媒介研究領域之一,媒介環境學的獨特性表現在將研究重點放在研究傳播技術本質或內在的符號和物質結構如何對文化導致深遠的微觀及宏觀的影響。媒介環境學理論學派主要分為加拿大多倫多學派和紐約學派。

媒介環境學派發展至今已經歷了三代人,劉易斯·芒福德和雅克·艾呂爾被譽為媒介環境學派的先驅和奠基人。劉易斯·芒福德指出:技術的起源是早期人類心理能量冗餘的結果,他認為技術是人類機體的延伸。他勾勒了技術與人關係的演變過程:早期技術本以生活為中心,與文化和諧共生,後來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盲目崇拜技術,將機器神話化。簡言之,他的理論是關於「技術」的。

雅克·艾呂爾的「技術自主論」影響了一些媒介環境學者。他認為技術具有某種外在獨立性,技術本身已經成為一種環境,並代替了舊的環境。

第一代:麥克盧漢/英尼斯

英尼斯:具有媒介決定論傾向,並影響了麥克盧漢等後續學者;著作《傳播的偏向》和《帝國與傳媒》;主要觀點:媒介有時間和空間的偏向;占支配地位的傳播技術是社會文化和社會結構的中心。

麥克盧漢:地球村、媒介即人的延伸、媒介即信息、冷熱媒介。

第二代:波茲曼/沃爾特·翁

波茲曼:創立了媒介環境學派,並一手繪製了學派的理論框架和藍圖。媒介批評三部曲:《童年的消逝》、《娛樂至死》和《技術壟斷》。他探析了技術對文化的侵蝕,駁斥了盲目的技術樂觀主義,提出了媒介即隱喻、媒介的意識形態偏向的觀點。

翁對媒介環境學派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媒介史研究中,並提出了原生口語文化和次生口語文化的概念。

第三代:保羅·萊文森/梅羅維茨

保羅·萊文森:他持有技術樂觀主義論,自稱「人類沙文主義者」。他的學術成就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麥克盧漢的理論進行捍衛和闡釋,一是自創的媒介理論。提出:媒介進化的「人性化趨勢」理論、補償性理論和軟媒介決定論。出版《新新媒介》。

梅羅維茨:提出了媒介場景交往論,認為新的媒介會產生新的場景/環境,影響場景中的人物角色,從而影響人的行為。

(說明:本文部分參考了知友Alex Wang的文章(十分鐘弄懂各大學派——傳播學學派梳理)和傳播學小王子的總結。如有 侵權 請聯繫 作者 刪除 。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北大「健康傳播前沿」講座
憤怒過後,我才知道原來人可以無恥到這種程度
【傳播學思想家小傳】查爾斯·H.庫利 | 真正的傳播學奠基人之一
榜樣、偶像與網紅:我們滿足的其實是自己
作業向:網紅問題分析

TAG:新聞與傳播學 | 傳播學 | 新聞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