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職業倦怠更可怕的,是對生活的倦怠

比職業倦怠更可怕的,是對生活的倦怠

01

張姐在國企工作20多年,每天的工作都是一成不變。崗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很少有調動的機會,晉陞也不是那麼容易。她的部門女領導,官不大威風不小,一不高興就使性子絲毫不顧別人的顏面。曾經因為下屬在飯桌上開玩笑地反駁了她一句話,她一碗粥澆在人家身上。工作的乏味、領導的跋扈,張姐也不得不熬下去,畢竟再過幾年就要退休了。生活過得像白開水,也只能過一天算一天。

王靜,一個銀行職員。考大學的時候,她想報喜歡的英語專業,可家人認為金融熱門,就業前景也好,就報了金融專業。畢業後,她如願地進入到銀行做櫃員。幾年下來,每天都是單調的工作,讓王靜感到很乏味。想辭職,可家人、朋友們都怪她不知足。王靜也覺得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看看一起畢業的同學,沒幾個能進到銀行。但她就是對這份工作提不起興趣,每天感覺「上班如上墳」。

小李是個技術男,在IT公司做程序員。這個工作加班加點是常事,如果有項目要趕,兩三個月都不休班。每天超時超量的工作,讓小李的身體開始吃不消。頭髮越來越少,脂肪越來越多。連相親的時間都沒有,小李不知道自己每天忙忙碌碌為了什麼。生活沒了方向。

我們身邊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心理學家用職業倦怠來形容助人行業的從業人員,因為工作時間過長、工作量過大、工作強度過高而產生的一種疲憊不堪的狀態。當工作對個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資源要求過度,從而使工作者感到情緒枯竭、精疲力盡時,倦怠就悄悄產生了。而在實際中,工作量小、工作壓力少、工作環境優越同樣也會產生職業倦怠。

產生職業倦怠,會讓我們感到對前途無望,感到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工作在我們眼裡像一塊雞肋,感覺自己每天都是在浪費時間,但又無力去改變,有時只能用消極的方式對待工作。在一些服務部門看到的那些「冰山臉」,不能冒然斷定就是因為職業倦怠,但也不能排除有這個原因。

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師克麗絲汀?馬斯勒將職業倦怠症患者稱之為「企業睡人」。職業倦怠雖然不是病,但是對人仍然是有很大負面作用的。輕的是對工作失去興趣,產生很強的疲累感;嚴重的會出現嗜睡或者失眠、記憶力下降、精神恍惚、吃不下飯甚至是嘔吐的情況。長期處於這種狀態,還會誘發一些慢性疾病。

工作佔了我們人生的很大一部分,工作上的情緒勢必也會影響到生活。因職業倦怠所產生的負面情緒會像病毒一樣從職場蔓延到我們的生活中去。工作上的無望情緒會讓我們感到生活的無望,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偶爾一次開懷,但安靜下來又進入懷疑人生的怪圈。我們或者自我封閉或者把負面情緒轉嫁給他人,變得易怒、尖酸刻薄。當這種負面情緒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甚至人格時,那就需要警醒了。

02

工作多長時間會產生職業倦怠,沒有具體數據的統計。長者五年、十年,短者一年半載,那把一份工作作成終身是怎麼做到的?

李嘉誠80多歲了還在掌管公司,有人會說,那時因為那是他自己的公司。那作為打工者的奧普拉,為什麼能主持一檔脫口秀節目20多年,現如今還活躍在主持界?

根據馬斯洛需求原理,他們都是在需求的頂端,即自我實現(自我超越)。他們之所以能用一生去從事一份工作,是因為他們都把這份工作當做事業去做,並能從中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

換一個說法就是,我們做一份工作如果只是為了滿足生存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或者是尊重的需要,只要這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都會不可避免地產生職業倦怠。

馬斯洛需求原理

一位哲人曾說過:生命是沒有意義的,除非有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辛苦的,除非有知識;所有的知識是空虛的,除非有熱情;所有的熱情是盲目的,除非有愛。有愛的工作才是生命的具體化,那麼讓我們懷著熱愛工作吧!

不管李嘉誠是為了家族的發展,還是奧普拉因為喜歡主持,而把一份工作做成終身的事業。他們都是懷著極大的熱情去做的。因為只有帶著熱情去工作,才會收穫巨大的回報。

03

任何人遭遇職業倦怠,往往第一個反應就是「我要辭職!」。那是不是換了一個新工作、到了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就不會再產生職業倦怠了?答案顯而易見是否定的。就算是在舒適區,呆久了也會乏味的。

當然,如果你換到了一份實現自我價值的工作,那恭喜你。如果因為這樣或那樣的條件限制,你不能「瀟洒走一回」,那這個建議會幫助到你。「假裝喜歡你的工作」。這也是一家知名公司的企業理念。

假裝喜歡就能變成真的喜歡嗎?有研究者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A、B兩組人分別完成一份極為枯躁乏味的工作。做完後,需要A組向別人說明這項工作多麼有趣,B組不做要求。結果發現A組更喜歡這項工作。

這個實驗結果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熱情和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只要你真正調動你的感官,努力在工作中尋找樂趣,你就會慢慢地接受它並愛上它。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產生職業倦怠的根源在你自己,而喚醒你的工作熱情也要靠你自己 。

04

電影《土撥鼠之日》的男主角天氣預報主持人菲爾,發現他每天都是在過重複的日子。走相同的路線、遇到相同的人、說相同的話,甚至每天都同樣踩進路邊的水坑。

他先是感到恐懼,繼而帶著報復的心態對待身邊的一切。工作敷衍,做人刻薄,是公司最難搞、最沒人想合作的人。然而並改變不了什麼。直到有一天他有所覺悟,積極地去面對重複的每一天,奇蹟發生了。還是同樣的一天,但他卻領略到美好的一面。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天壤之別只在一念之間。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哭的時候,它就會對你哭;當你對它笑的時候,它也會報你以笑。即然我們改變不了什麼,就換一種心態去接受。

認真對待工作

一份打掃機場衛生的工作,讓一個沒讀過幾天書的清潔工登上名校的演講台;一塊豆腐能做成百年老店;一碗面能賣到50、60塊錢。他們都是在用時間打磨人生,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極致。憑的就是專註、用心、執著和對這份工作的愛。

不同於我們父輩對工作的態度是「干一行、愛一行」,現在年輕人選擇工作的理念是「愛一行、干一行」。持這種心態找工作的最大弊端就是,對每一份工作都抱著試的心態。於是就不會投入太多的工作熱情,於是一遇到不如意,就斷言不適合這份工作,於是就辭職。

要清楚即使你做了一份「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也未必就萬事大吉了。總是會有這種、那種的不如意出現。你需要正視這些問題,要從工作中尋找樂趣,這本身也是一種成長。

當你只關注工作本身,忽略其他外在因素,你發現你已經上升了一個高度。

豐富業餘生活

工作只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有些事情我們可能無法改變,但需儘力。但工作外的八小時,我們可以自己掌握。上面提到的張姐,在我的建議下,周末上了一直想學的課程、晚上打打太極、跑跑步,閑來養花養草,生活也過得有滋有味。

兒時那個一直想學而沒有條件學的興趣愛好,利用業餘時間學起來吧;或是為了陶冶情操學學書法、學學鋼琴;抑或是豐富一下餐桌,學學烹調、烘焙,都會讓你獲得很多樂趣。偶爾在朋友、家人面前展露一下,也能有小小的成就感。何樂而不為?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如果不能在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那就在生活中去實現。可以在業餘時間加入一些慈善組織,據己所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助人為快樂之本,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能讓我們的內心獲得極大的滿足感。被人需要讓我們覺得生命變得有意義。助人的行為也不限於此,在公車上讓個座、撿起地上的紙屑,或是給陌生人一個微笑都同樣會收穫快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秋冬有雪。每天都有值得我們留戀、讓我們欣喜的片段。消極的心態,只會把自己引入更糟糕的境地。轉換一下角度,事情反而向你想要的方向發展。

同樣是過一天,就快快樂樂、開開心心地過吧。


推薦閱讀:

不要給90後員工做「培訓」
006 求職簡歷,CV 還是Résumé
范蠡的跳槽往事
職場:同樣起點十年之後,兩位教授一位事業成功一位卻懷才不遇
3個技巧,解決90%的時間不夠問題

TAG:職場 | 職業倦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