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21 世紀是生物的世紀」成了笑談?


這話是我校前校長陳章良,良哥說的。當年他是歸國博士、北大教授、北大生科院院長、中農大校長。

不過北大的饒毅老師對陳校長的科研能力從來都看不上眼,即便到農大開講座,也絲毫不把良哥放在眼裡。

距離我校一站地清華大學施一公老師,也說過類似的話,他說的是「生命科學是21世紀最活躍的學科」。

陳校長後來低調了不少,後來從政了,先去了廣西,後來進了中央,再後來聽說又被降職為副處長,不甚了解。

饒毅老師這個暴脾氣似乎從來沒改過,各種看不慣、看不爽,說辭職就辭職,但是由他主導的「知識分子」,絕對算是華語圈子裡科普水準最高的賬號了,沒有之一。

施老師依舊各種豪言壯語,比如最近的直言超過美國論文數量的中國「垃圾文章太多」,近期還如火如荼地辦起了西湖大學,沒錯的話,對標的應是美國的普林斯頓。

說了這麼多,他們都是大牛,但我不是,大部分學生物的人,也不是。對大牛們來說,「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如燈塔般照亮著前行的路,但「汝之蜜糖,我之砒霜」,對於包括我在內的眾多二流及以下生物狗,卻如水中月、鏡中花般,虛妄迷離。

之前失眠,寫過一篇又臭又長的回答:

如何看待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的言論「當國內所有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轉時,我認為國家出了大問題」??

www.zhihu.com圖標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屠龍的勇士最終變成了惡龍,因為金錢。

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成了笑談,主要是因為沒錢。

沒錢就沒麵包,沒麵包,再美的理想,也無法解饞,餓著肚子的人們,自然會互相講講笑話,排解排解愁苦的情緒。

但生物原本就是基礎科學,想讓從事基礎科學的人去賺錢,原本也強人所難,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能開公司么?霍金的無邊宇宙理論能變現么?

不能。

在我看來,21世紀的確是生物的世紀,但並不能說21世紀是生物從業者的世紀。

在21世紀,基於實驗基礎和科技基礎,在近乎一片空白的生物海洋里拾到幾枚貝殼,理論上是比較容易的,但想要用這幾枚扇貝賣錢?

不好意思,這是什麼?安全么?現在安全幾代之後安全么?即便對人安全,對環境對動物安全么?你了解扇貝么?扇貝里有多少個分子?

一流的生物科研工作者刷績點、發Paper、出國留學、留校任教,為科研而培養出的過剩的生物民工,則被丟棄到人才市場上,自生自滅。學而不得其用,又無法變現賺錢,自然牢騷滿腹、抱怨連連。

這不應是生物的錯,基礎科學沒錯。錯在哪裡?也許錯在曾經的生物太火,火到無論什麼學校,都要有一整個生命科學院,要有若干教授和成百上千名生物相關專業的學生。可是,學理論物理的能有多少?學歷史的能有多少?把理論物理學院開到每一個大學,想必又是一片哀嚎了。

當然,跨都跨行了,還不允許我們在這個功利主義當道的時代里,偶爾自黑,並且能勸退一個算一個么?我可不想把我經歷的一切,讓蛋蛋後們,也經歷一次。

畢業答辯,A老師問我畢業後不考研準備做什麼,我說去做房地產企業的管培生,A老師問,什麼管培?B老師搶答,就是去賣房子的,全場大笑。

畢業第二年,去北京的985、211大學校招,營銷總監每每帶上我,他認為以我這個動物醫學專業畢業的人,可以充分證明地產營銷的「不拘一格要人才」,我無所謂,不就是在一群人面前自黑嘛,又不是沒被黑過。

現在做社會化營銷,給傳統車企做雙微運維、線上營銷策劃案,老大特別喜歡在競下標時,把我介紹給客戶,因為他覺得我這種學的是生物、入的是房產的「怪人」,總能想出求新求變的好點子,畢竟是真扯過犢子的人,隨口扯扯犢子,對我也不是男式。

所以,我算黑生物么?明明在黑自己嘛。因為外在內在的種種原因,無法把曾經的目標貫徹始終,總是有些惆悵。

當然,一旦我們這些生物狗在其他行業賺了錢,發了財,就會變成:

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因為在各行各業都有生物出身的人才,在降維打擊。

這時,我們便不會再苦笑,而是大笑,笑自己並非一無是處,笑時代的荒謬,笑命運的弄人,但笑中,還是會帶淚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分析一句話,要看它的語境。當大家在嘲笑「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這句話時,他們真的是在嘲笑生物學科本身嗎?未必。

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把這句話拿出來鞭屍,目的都是批判生物學子待遇與付出嚴重不對等這一事實。少部分情況下,看得比較長遠的人會用來批判生物專業招生過多、專業培養方式有問題、從業者善於忽悠人入坑等現象。至於拿著這句話說生物這個學科完全沒有意義的人,有嗎?如果你們見過,請告訴我。

知道了語境,我們就能大致勾勒出一個生物專業的學生說這句話時的典型畫像:

「學生物的真的賺不到錢啊,我好歹也是個本科畢業生,這都畢業九年了,工資還不到六千塊錢。『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呵呵。」

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嗎?我覺得是的,現代人的生活早已離不開生物技術。

上面這個學生的抱怨,有道理嗎?我覺得感性成分多於理性成分,但我真的是沒法張開嘴指責TA。

生物學毫無疑問的是在蓬勃發展,不斷有新的技術進入人們生活。然而我更在乎大量廉價的從業者們。學術界的博士生們拿著微薄的工資受著老闆們的剝削,工業界的博士生們拿著微薄的工資受著資本的剝削。他們非常努力,他們為了生命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奠基,然而他們中的很多人終日勞碌,收入卻還不及其它專業同齡人的一半,甚至更少。

我看到很多答主不遺餘力的在論證生物好,生物在發展,生物技術很重要。沒錯,這都沒錯,但是能解決從業者們的抱怨嗎?一門不斷發展的學科,從業者的待遇缺始終徘徊不前,這個學科真的算是朝陽學科嗎?

我感覺自己置身於一輛轟隆隆飛馳的列車上,這趟列車要開好久好久,第一次停靠是在起步的四年之後。

車上有無數和我一樣的人,還有為數不少的列車員。列車員們都在論證,生物這趟車確實是朝陽列車,你們坐到終點,以後會大有可為。

所以請開開門,我不玩了,我要下車。把我拉下車,對我和對仍然想坐這趟車的人都有好處。

那就這樣吧,祝我們以後都有光明的前途。


自黑歸自黑,現階段就業難確實就業難,但我覺得21世紀可能確實是生物的世紀。我並不認為會成為笑談。

以下是我認為振奮人心的一些進展,歡迎同行補充,希望給大家另一個角度來審視這一偉大學科,祂已經而且必將繼續深刻改變人類的生活。因為空閑時間有限,不可能全面,請見諒。想到哪寫到哪,排名不分先後。

//像CRISPR這麼偉大的技術我就不提了,因為祂是如此偉大,以至於成為了繞不開的基礎工具。

  1. PD-1信號通路的發現,使得人類在戰勝癌症的道路上更近了一大步。等到大規模臨床應用開始,成百上千萬癌症患者的性命將得到拯救。

PD-1途徑是抑制Th1細胞毒性免疫應答的負反饋系統,它在許多腫瘤和其周圍微環境中上調。 用PD-1或其配體(PD-L1或PD-L2)的抗體阻斷該途徑已經在具有許多不同類型癌症的患者中引起顯著的臨床反應,所述癌症包括黑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腎細胞癌,膀胱癌和霍奇金淋巴瘤。

文獻非常多,例如:

Hamid O, Robert C, Daud A, et al. Safety and tumor responses with lambrolizumab (anti–PD-1) in melanoma. N Engl J Med 2013;369:134-144

Herbst RS, Soria JC, Kowanetz M, et al. Predictive correlates of response to the anti-PD-L1 antibody MPDL3280A in cancer patients. Nature 2014;515:563-567

Powles T, Eder JP, Fine GD, et al. MPDL3280A (anti-PD-L1) treatment leads to clinical activity in metastatic bladder cancer. Nature 2014;515:558-562

2. 通過清除衰老細胞來煥發肌體青春。

健康長壽是每個人的追求。昂貴的整容手術不會阻止你變老。飲食補充劑,使用睾丸激素注射劑或那些面霜,也很難讓你再次看起來像18歲。那是不是就沒有辦法了呢?

衰弱的細胞會經歷了一次稱為senescence的局部關閉,從而失去了分裂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細胞會停止繁殖,潛在地破壞我們的組織,取代死亡或受傷的細胞。衰老細胞也會釋放可引起問題的分子,導致異常細胞生長和炎症。

研究顯示,消除衰老細胞可以使我們更健康長壽。在中年小鼠試驗中,通過清除衰老細胞,動物心臟和腎臟的衰退顯著減慢。一些年齡相關的癥狀,如記憶和肌肉協調衰退也顯著降低。壽命大約可以延長20%以上!可見其未來的廣闊前景。

文獻也很多:

D. J. Baker et al., 「Clearance of p16Ink4a-positive senescent cells delays ageing-associated disorders,」 Nature 479, 232

D. J. Baker et al., 「Naturally occurring p16Ink4a-positive cells shorten healthy lifespan,」 Nature 530, 184

B. G. Childs et al., 「Senescent intimal foam cells are deleterious at all stages of atherosclerosis,」 Science 354, 472

3. 通過使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技術和基因編輯技術CRISPR,I型糖尿病有望得到根治。

不用過多介紹糖尿病給病人帶來的困擾了。通過使用iPSC技術,可以把病人的皮膚細胞轉化為產生胰島素的幹細胞。然後再通過CRISPR / Cas技術,可添加可保護細胞免受自身免疫應答的遺傳因子,使得這類細胞可以在患者體內長久存在,從而根治I型糖尿病。

而更重要的是,這只是這些工具可能應用方面的冰山一角,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前景無限廣闊。

原始文獻:

A. Rezania et al., 「Reversal of diabetes with insulin-producing cells derived in vitro from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Nature Biotechnology 32, 11 (November 2014).

F. W. Pagliuca et al., 「Generation of Functional Human Pancreatic β Cells In Vitro,」 Cell 159, 2 (9 October 2014).

FREE ACCESS: G. Vogel, 「For diabetes, stem cell recipe offers new hope,」 News from Science (9 October 2014).

G. Vogel, 「Stem cell recipe offers diabetes hope,」 Science 346, 6206 (10 October 2014).

還可以看這個outlook.

Nature 540, S60–S62 (08 December 201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540S60a?

www.nature.com

4. CAR-T療法將有望治癒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題外話,聽了CAR-T之父的報告,他認為中國是很有希望在這個領域實現對美國的彎道超車的。目前,FDA在去年剛剛批准了CAR-T治療,雖然現階段價格還很昂貴,但是未來這將是一大批患者的福音。單就治療B細胞前體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而言,接受CAR-T療法的患者普遍可以多話10年以上,且到了10年,也有相當部分沒有複發。這簡直可以認為是根治了。未來此技術必將在更廣闊的舞台上大放異彩。

CAR-T文獻實在太多,就不放了,一搜便知。

5. 奴役酵母菌來生產阿片類藥物(鎮痛用,很多都有成癮性,是毒品)

2015年,美國的生物學家設計了一種碉堡了的酵母,可以將糖轉化為阿片類止痛藥。

生物合成自提出以來,就吸引了無數的目光。阿片類藥物的生物合成可以說是極其複雜的,曾經是鴉片罌粟獨有的,這個成果可以說是生物合成領域的一個里程碑,催動了後續無數漂亮的工作。連這麼複雜的分子都可以做,未來難道不光明嗎?

簡而言之,研究人員改變了酵母,使其可以表達額外的21個基因。這些基因最初來自多種物種,包括三種罌粟,一種名為Goldthread的植物,細菌,甚至一隻老鼠。其結果是一種能將糖轉化為蒂巴因的有機體,-----通常來自罌粟 。

當然也不用太擔心,新設計的酵母菌沒什麼效率:生產一劑止痛藥可能需要數千升的培養物。 不過,藥物化學家正在努力增加酵母的產量,並試圖調整其生物化學以生產更安全,更有效的藥物。

文獻來源:

R. F. Service, 「Modified yeast produce opiates from sugar,」 Science 349, 6249 (14 August 2015).

6. 日本科學家從培養皿生產出可用的卵細胞。

卵細胞的重要意義不用再提了。往小了說,可以解決女性的不孕不育,賦予試管嬰兒新的意義和可能性。往大了講,現在做的好多哺乳類動物克隆和基因改造都離不開大量的卵細胞。

日本的研究人員從實驗室培養皿中生產了老鼠的卵細胞,並且利用此卵細胞和老鼠精子,培育出了小鼠幼崽。這一成果不僅提供了一種研究卵子發育的新方法,並且提出了幾乎任何細胞類型(包括基因改變細胞)在實驗室中製造人類卵子的美妙(可怕?)前景。

文獻來源:

K. Morohaku et al., 「Complete in vitro generation of fertile oocytes from mouse primordial germ cells,」 PNAS 113, 9021 (9 August 2016)

K. Hayashi et al., 「Offspring from Oocytes Derived from in Vitro Primordial Germ Cell–like Cells in Mice,」 Science 338, 971 (16 November 2012)

O. Hikabe et al., 「Reconstitution in vitro of the entire cycle of the mouse female germ line,」 Nature 539, 299 (10 November 2016)

先更到這裡吧,我要去打DOTA了,太忙了……


一個行業,現在沒有大發展,甚至看不到大發展的預期,為什麼?在我看來,一定是其研究和生產模式存在一定問題,常常處於小農作坊式勞動密集型工作模式。

而假定該行業未來大發展了,必然是研究和生產模式發生了劇變,那你在之前的生產模式下訓練的再熟練,全新的生產模式也會把你的積累變得一文不值。

尤其是這劇變常常來自其他行業的介入,比如量子計算機,自動化設備等。好比一個列印店商人不需要練一手好字,也可以取代過去鄉村那種給人代寫信的營生。

21世紀未必不是生命科學的世紀,但無論它發不發展,很可能都和現有的人力民工關係不太大,說的直白點就是吃不到多少紅利。假如你發現你現在所處的行業也是純靠人力重複,可能也是類似的情況。


畢竟離21世紀結束還有80年,誰都說不準以後是不是生物的世紀。

但我想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也就30年,你希望的是這30年的職業生涯里人生價值得到體現。

你如果2010年重倉生物行業,結果2050年生物行業才爆發,有用嗎?你重倉計算機朋友,伴隨著計算機行業的暴漲,早就賺得缽滿盆滿,實現了人生價值和自己目標。而你的職業生涯30年,伴隨著生物行業的熊市,什麼都沒賺到,退休了生物行業爆發了,你用嗎?你的人生都定型了。

只說一個行業會暴漲,但不談入場時機,都是刷流氓。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小行星是恐龍滅絕的元兇?
睡前消息【18-03-30】活100歲,吃轉基因
生物學案系列23----7.2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地球演義】綠之巨人傳4:孢穗
如果人類與動物角色互換,世界會怎樣?

TAG:生物學 | 生物專業 |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