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讀書會:面對「垃圾人」,你要如何做才能完美地避開?

樊登讀書會:面對「垃圾人」,你要如何做才能完美地避開?

2017年6月,杭州一個年輕的媽媽,三個可愛的孩子,一家四口都葬身火海。

遠在外地出差的父親,僥倖逃過一劫。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毀掉他一生幸福的人,竟是平日相處還不錯的保姆。

2016年11月,一名女子去麗江旅遊被暴打毀容。

她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只是問了句:「學我說話幹什麼,有意思嗎?」

結果,慘遭暴打、劃臉毀容。

······

現實社會裡,有人滿載負面情緒,算計、憤怒、沮喪、仇恨、愚昧無知······

也許有一天他們的負面情緒爆棚,需要一個發泄的借口,無辜的人就成了他們情緒垃圾下的受害者。

我們經常被告誡「遠離垃圾人」。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在生活中盡量避免呢?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十本書,希望可以幫到你!

- 1 -

《我們、你們、他們》

作者:【美】瑪麗蓮·布魯爾

譯者:李衛華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

情緒如何引發了憤怒和攻擊行為,進而影響到群體或個人的社會互動?如何減少群體內和群體之間的衝突和競爭,提高合作?本書討論了群體中的個人認同究竟源於什麼,不同群體之間的區別到底因為什麼而產生,怎樣才能減少群體間的衝突,同時維護群體內部的忠誠等問題,提供了社會心理學這一關鍵領域的寶貴資源。很明顯,群體認同在人類的社會行為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從代表小群體內部利益的英勇行動,到針對群體外成員的可怕暴行,莫不如是。

- 2 -

《變態心理學》

作者:【美】克林

譯者:王建平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

全面介紹了變態心理學的當前研究進展、理論與治療方法,備受讚譽。本書第一部分詳細介紹了變態心理學的概論與歷史回顧、當前的研究範式、診斷與評估以及心理病理學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詳細介紹了11大類的心理障礙以及相關的法律與倫理問題。

- 3 -

《自私,生命的遊戲》

作者:【德】弗蘭克·施爾瑪赫

譯者:譚琳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

《自私:生命的遊戲》以人的自私為前提假設,將人性以一種大刀闊斧的方式作了刪減,乃至個人特徵已被層層剝去,精簡到了只剩下自動機器一樣的偏好,可以用數學方法來計算。

讓有血有肉的人移居到經濟學模型中,這根本不是經濟學家的本意。但有誰能夠斷然否認人類天性中的「自私」基因?正相反,自私、理性,已經被打造成一條嶄新的自然法則,大家早已把它當成了行為指南,就像下意識地跟隨一台導航儀行動。

- 4 -

《怕死,人類行為驅動力》

作者:[美] 謝爾登·所羅門、

傑夫·格林伯格等

譯者:陳芳芳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

3位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在世界各地開展了長達30年、超過500次的實驗研究。基於這些實驗,3位心理學家說明了各種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死亡念頭對我們的正面和負面影響。本書意在引導我們學會更好地與死亡斡旋,走向充滿勇氣、創造力和同情心的生活。

- 5 -

《路西法效應》

作者:【美】菲利普·津巴多

譯者:孫佩文、陳雅馨

出版社:三聯出版社

內容簡介|

1971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斯坦福監獄實驗」。2007年,津巴多教授首度撰書詳述其事,並結合從該實驗到伊拉克監獄虐囚案三十多年來的社會現象,深度剖析複雜的人性,透徹解釋「情境力量」對個人行為的影響。為什麼護士明知醫生處方超劑量,卻仍遵從指示開藥?為什麼上司只是暗示和默許,屬下卻惟命是從和變本加厲?在日常生活中種種社會角色劇本的規範與約束下,我們是否會像上帝最愛的天使路西法一樣,不知不覺地對他人做出難以置信之事,從而墮落成魔鬼撒旦。善惡的界限在哪裡,人性的脆弱超乎你的想像!

- 6 -

《沉默的羔羊》

作者:【美】托馬斯·哈里斯

譯者:楊昊成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內容簡介|

聯邦調查局的實習生史達琳要跟心理學專家兼殺人魔王漢尼拔鬥志斗勇,希望能藉助對方的心理分析破獲一樁連環殺人案,同時又不能讓他利用自己越獄。正當案件懸而未決的時刻,漢尼拔巧妙地越獄了…… 《沉默的羔羊》為恐怖故事加入了精細的心理分析,講述犯罪同時也審視了犯罪的心理本質,這使其成為劃時代的恐怖和心理懸疑的經典。

- 7 -

《發條橙》

作者:[英] 安東尼·伯吉斯

譯者:王之光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內容簡介|

亞歷克斯是個無惡不作的街頭少年。由於一樁人命案,他被逮捕,當局在他身上試驗一種特殊手段,將他「改造」成一個一有暴力念頭就會無比痛苦的人。只能行善,無力作惡,他喪失了選擇善惡的能力,喪失了自由意志。他感覺自己就像一隻被上了發條的鮮橙……

- 8 -

《女巫一定得死》

作者:[美] 謝爾登·卡什丹

譯者:李淑珺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

為什麼女巫一定得死?因為女巫象徵著讀者內心的弱點與缺陷,諸如虛榮、貪吃、妒嫉、欺騙、貪心、懶惰、色慾等,而童話故事的意義在於,幫助孩童克服內心的衝突。女巫的死,意味著正義戰勝邪惡。內心的衝突得到治癒。

- 9 -

《非暴力溝通》

作者:【美】馬歇爾·盧森堡

譯者:阮胤華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內容簡介|

做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人,也許我們從來沒有把談話和「暴力」扯上關係。不過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現實生活中的談話方式,並且用心體會各種談話方式給我們的不同感受,我們一定會發現,有些話確實傷人!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以及任意打斷、拒不回應、隨意出口的評價和結論給我們帶來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這些無心或有意的語言暴力讓人與人變得冷漠、隔膜、敵視。

非暴力溝通能夠:療愈內心深處的隱秘傷痛;看清個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突破那些引發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思維方式;用不帶傷害的方式化解人際間的衝突;學會建立和諧的生命體驗。

- 10 -

《焦慮心理學》

作者:陳東城

出版社:中央編譯社

內容簡介|

本書對現代人所產生的普遍性焦慮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並結合多名心理學家的治療經驗和大量臨床案例,得出了許多簡單、實用、有效的戰勝焦慮的方法,讓讀者在閱讀和實踐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擺脫焦慮的困擾,重回寧靜。


推薦閱讀:

一個粗略人的粗略閱讀
【換書吧】擺渡人
非我,非佛,輪迴,因果
淺讀《晝的學校夜的學校》
我們每個人,一生中必須進入一次的「夏日庭院」

TAG:閱讀 | 讀書會 | 閱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