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拓展與輿論主導:中國傳統主流媒體的微博分析
十月發布的《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2)》顯示,中國已成為微博用戶世界第一大國。新媒體與社會的融合在深化,已經成為推進中國社會成長的新力量。互聯網衍生出的新媒體目前已被認為是人類有史以來發展最快、影響深廣、最強勢的媒體,微博則是目前新媒體中的主導力量。[1]
中國微博不僅是信息分享和社交工具,「而且具備了改變事件走向、扭轉個人命運、推動社會問題解決甚至再造社會管理方式的力量」,不管上不上微博,現代公民已不可能脫離於微博效應之外。微博的發展催生了「新意見階層」。[2] 社交媒體的「新聞媒體化」,已在突顯。因此傳統媒體近期大力開拓微博陣地,並視為改進業務、拓展影響的新戰略。
「官媒」成為微博輿論領袖
不少人士注意到:"官媒的微博在一些網路輿論事件中,正在成為輿論領袖"[3] ,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變化。傳統主流媒體開始正視、重視社交媒體,並在實踐中明顯突破其傳統母媒體的業務範圍,在熱點輿論事件中成為活躍的傳播者,甚至是輿論方向的主導者。官媒正在尋求與民間輿論場相契合的路徑。
以8月末的熱點事件為例:廣州越秀區委常委武裝部政委方大國與空姐衝突事件中,沖在最前線的官媒微博,應算新浪微博上的「@新華社中國網事」。從8月31日晚8點多到9月3日晚8時,3天內該微博發布了30條相關微博,轉發91056次,評論27851條。其間該微博帳戶以及「@新華廣東快訊」、「新華社e哥有話說」(新華社中國網事《E哥有話說》欄目官方微博)等同屬新華社的微博互動,積極採訪、開拓信息源、徵集目擊者,產生極大反響,使之前尚寂靜狀態的「@新華社中國網事」迅速「竄紅」,並主導了此事件的輿論方向,甚至有網民認為也主導了事件的結果。「@人民日報」也發了3條,轉發4.4萬次,評論近1.5萬。事件的結果是,9月3日下午官方宣布方大國已被停職。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在「大國空姐門」之後,還走進機場聽空姐「吐槽」,與網民互動、疏導社會情緒。
此外,8月末起事的陝西「微笑局長」、「表哥」楊達才,以及一些地方拆遷糾紛、上訪受阻釀災難等,官媒微博均第一時間銳利發聲、快速參與傳播與討論,特別是解讀了這些事件背後的社會意義。釣魚島事件引發的輿論熱潮中,新浪微博有關「釣魚島」的達4400多萬條(9月16日12時止)[4] ,各地等新聞辦和公安官方微博多參與其中,而媒體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本身也成了關注對象。正如9月3日的「@新華社中國網事」所言:「近兩周,從把白宮發言人問到翻小抄的淡定哥冉維,到一不留神拍到表哥微笑的李一博,再到追出大國空姐真相的e哥的同事們,新華社記者成了網友和媒體『報道』的對象……e哥想對不斷增加的粉絲說:你們是觀眾,更是力量和進步之源。你們繼續圍觀,我們繼續給力。」
傳統主流媒體微博定位與影響力
隨著網路媒體帶來的新生態的改變,傳統形態的媒體的影響力已經大受衝擊。微博會否成為新聞改進的新突破口?
早在倫敦奧運會期間,微博新聞已經顯示出其強大的力量,以至於倫敦奧運會被稱為「史上最社交會的奧運會」、「首屆微博奧運」,CNN等國際媒體在報道中還強調微博在中國的影響:忘了Twitter吧,在中國只有weibo!此屆奧運會期間,新華社發的中文稿3400多篇,但是相關負責人強調:新華體育發微博1.3萬條、圖片3000多、視頻400多,評論30多萬,轉發19萬,粉絲數則一個月間從28萬升到了53萬,是一次飛躍。
國內的各級各類傳統媒體,都紛紛進駐微博,這與一年多前傳統媒體的觀望態勢大相徑庭——那時人民日報社的多個部門或版面都開了微博,其它主流媒體亦然,但是卻佇足不前,因為沒有明確的思路,甚至記者們的微博也不能正常運行。今年北京暴雨之後,7月23日凌晨4時58分,人民日報開通官方微博,目標定位「權威聲音、主流價值、清新表達」,以「參與、溝通,記錄時代」為責任使命,以傳播人民日報觀點和信息為主,兼顧國內外重大事件和服務類信息,並將適時組織開展微訪談、微直播、微調查等活動,關注社會熱點,回應公眾關切的問題。
新華社內部經過充分的論證、評估而形成了共識:面對微博這種新興的傳播方式,不能缺位,不能失語,而應該主動去參與、利用。如果不參與,就是沒盡到新聞人的責任。[5] 早在2010年兩會期間,新華社「新華視點」欄目於同年3月1日在新浪網開通「新華視點兩會微博」,成為央媒中首個用微博報道兩會者,一度掀起了轉發和評論的熱潮,關注度極高,被多家媒體報道為「新聞報道的一大進步」,台灣《中國時報》甚至稱之為「中國新聞報導史上值得關注,值得記錄的『一小步』」。[6] 之後新華社的多個部門、分社紛紛開設微博,目前最有影響力的是「@新華視點」(新華社官方微博)、「@新華社中國網事」(新華社中國網事官方微博)。「@新華社中國網事」在今年9月2日小結了其業績:共發了微博8888條,有了140萬粉絲。
特別值得一提的還有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開設的幾個微博,其中尤以「@中國之聲」、「@經濟之聲」最為活躍,曾有多次快速獨家的報道引發廣泛的影響。今年3月13日凌晨新浪微博「@中國之聲」粉絲數突破200萬,是首家突破200萬粉絲的廣播類媒體微博。
下面兩圖,分別是中央級媒體(報紙、通訊社、廣播、電視、央媒網)在新浪網開設的微博代表的影響力走向圖(橫軸為時間,豎軸為由低向高的影響力排名。在未進入前百名時,這裡設初始值為第110名。[7] )
@人民日報:206萬粉絲
@人民網:198萬粉絲
@新華視點:291萬粉絲
@新華社中國網事:155萬粉絲
@中國之聲:324萬粉絲
@網路新聞聯播:19萬粉絲
此外,最相關微博帳戶(名稱標明上述媒體的)有幾個值得一提:@中國之聲侯東合:78萬粉絲;@中國之聲蘇揚:89萬粉絲。此為列出幾個參照數:一直佔據報紙影響力排行榜之第一、第二的@南方都市報:370萬粉絲,@新聞晨報281萬粉絲;佔據雜誌影響力之首的@新周刊:574萬粉絲;佔據電視影響力之首的@鳳凰衛視:444萬粉絲;佔據廣播影響力之首的則是@中國之聲。
目前,人民日報社、新華社等媒體均已成立微博運營部門,並通過嘗試與網民進行深度的互動,更深入地將微博融入到新聞業務的整體策略中。9月10日,新華社啟動了迎接十八大微博採訪活動「你好,中國」,「@新華社中國網事」組建文字、攝影、電視記者與新浪微博達人組成的多媒體採訪團進行採訪。
順應潮流與探索規律
第二要重視微博與傳統媒體的融合。傳統媒體的微博既不只是推銷傳統媒體內容的轉播器、推銷牌,也不應當是另起爐灶式的新媒體,而更應當是傳統媒體的報道與經營策略的一部分。從報道業務來說,微博在發現熱點、獲取報道線索和信息源、組織策劃報道機制、採訪、推廣、衍生內容與拓展容量方面,可以發揮重要功能。微博既是報道戰略的一部分,也是信息的發現源、熱點的捕捉地、影響的擴散地,同時還是「輿論氣球」的試探者。此外,較之一個選題或一篇報道的獨立運作,微博的團隊作戰顯得更加重要,因此媒體可以發揮其特有的優勢,編輯、記者、欄目、部門、媒體機構均積极參与、互粉、互@、互轉、互評,以產生廣泛影響。在突發事件、熱點事件的報道中,多平台共運作,可以產生更大效果。
《新聞與寫作》2012年第11期
推薦閱讀:
※最經典適合的團隊小遊戲
※談談培訓拓展活動的安全性
※元體驗丨無法HOLD全場?你需要一個合適的破冰遊戲
※愛心農場遊覽拓展,促進患者脫毒康復
TAG:中國 | 媒體 | 中國傳統 | 微博 | 傳統 | 輿論 | 業務 | 業務拓展 | 流媒體 | 微博分析 | 分析 | 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