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觀察第378期:Hold不住的「老闆跑路潮」與民企「杯具」

天涯觀察第378期:Hold不住的「老闆跑路潮」與民企「杯具」

作者:xiaozhu909  發表日期:2011-9-30 22:50:00
回復 

        .ztpage {BORDER-RIGHT: #82a6c9 3px solid; PADDING-RIGHT: 5px; BORDER-TOP: #82a6c9 3px solid; PADDING-LEFT: 5px; PADDING-BOTTOM: 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LEFT: #82a6c9 3px solid; WIDTH: 880px; PADDING-TOP: 5px; BORDER-BOTTOM: #82a6c9 3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fff}.ztpage table {width:880px;background-color:#fff;}.ztpage table td {text-align:left;white-space:normal;width:880px}.ztpage .tdbar {font-size: 16px;padding:6px 15px;background-color:#6699cc;clear:both; color:#fff; font-weight: bold;margin-bottom:5px}

.ztpage .tdcol h1 {font-size:20px;}.ztpage .tdcol {font-size: 14px;padding:4px 10px;line-height: 22px; color:#000;clear:both}

.ztpage .tdcol h2 ,.ztpage .tdcol h3 {margin:5px 0px;padding:0px ;color:#333}.ztpage .tdcol p{text-indent: 28px;text-align:left;}.ztpage .tdcol img {float:left;margin-right:10px;margin-bottom:10px}.ztpage .ztend {background-color:#e4eef8;}.ztpage .foot {font-size: 14px;padding:3px 3px;background-color:#1c64aa; color:#fff; font-weight: bold;}

市場經濟已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2011年9月30日東南網的報道,銀行和民間借貸同時催債,令溫州中小民企資金鏈紛紛斷裂,溫州老闆「跑路潮」愈演愈烈,當地政府急派工作組進駐銀行,要求「不抽資、不壓貸」,試圖為企業爭取喘息時間。溫州政府要求銀行不抽資不壓貸應對跑路潮到底有多少老闆在這輪「跑路潮」中消失?

  

  《第一財經日報》從溫州市金融辦獲悉,截至27日,已經有26家企業的企業主「跑路」,涉及金額正在調查之中僅9月22日一天就有9家企業主「跑路」,加劇趨勢明顯,引起了經濟社會管理者的高度警覺。「中小企業倒閉企業主『跑路』出現較為集中現象。」當地政府的一份工作文件注意到,「企業關停倒閉由規模較小企業向大企業蔓延,眼鏡行業龍頭企業浙江信泰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胡福林『跑路』,影響巨大並帶來了連鎖反應。」(來自東南網)

  

  從以上的報道可以看出,民營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已經不能不引起重視了!而民營企業的老闆為什麼會成批的出逃?這裡面的根源問題是什麼?僅僅是資金問題么?目前又在向著什麼樣的方向發展呢?我們來一一解讀。

 

外向型經濟的春天過去,弊端漸現

民企回天乏術垂死掙扎,政府反倒臨門一腳踹入死地

  

  首先是外向型經濟為主的危機。前些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特區經濟的影響力不斷的向周邊輻射,以溫州商人為代表的浙商開始看到了機遇,並逐步發展起來。而他們所製造的產品物美價廉,深受歐美等國家的青睞,於是大片的工廠逐步林立。很多歐美的品牌到溫州等地加工產品出口。逐步廣東、浙江等地的外向型企業發展起來,也完成了原始積累。那個時候的成本也不會很高,因為由農村湧向城市的打工者,吃苦耐勞工資也不需要太高,加上通貨膨脹尚未形成,地方政府對於廠房佔地以及稅收方面都給予很大優惠,甚至很多地方廠房佔地不收租,這樣就大大刺激了民營企業的增長。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的人工、原料、地租等成本開始提高,通貨膨脹開始加劇,加上國外的行業貿易壁壘逐步加深,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負面效應,讓這些民營企業無所適從。很多小企業的利潤率只有3%-5%之間,於是僅人民幣升值一項就可以置很多中小民營企業於死地。

  

  而所謂的企業轉型,首先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快速轉的。另外在這種外向型民營企業當中,資金鏈就是生命。資金鏈一旦因為突然的事件出現問題,不用說轉型,可能今天機器還在轟轟的開,明天就已經倒閉了,況且轉型的方向性也容易被輿論誤導,甚至有很多政府部門牽頭的轉型,本身就有很多問題。例如很多企業要轉型,就上了很多高科技或者很多最新型的機器,當機器上來之後發現即使真的上了這些東西,也無益於降低成本,反而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因為你依然是加工企業,利潤率依然被歐美國家的廠家控制,人民幣的壓力依然存在。而當很多企業逐步感到壓力,或者資金出現問題的時候,往往很難從銀行中貸到款。

 

依靠民間借貸度過難關就像走鋼絲

從08年開始「鋼絲」越走越細

  

  其次就是借貸利息過高的雪上加霜。這時候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民間借貸。民間借貸中又有很大一部分逐步演化成俗話說的高利貸,這樣借來的錢甭說什麼年息了,錢幾乎可以說都是按天算的。擺在民營企業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資金斷鏈,快速倒閉,或者老闆趕快走人。另外一條是借高利貸,雖然無形當中增加了負擔,不一定能挺的過去,但與馬上倒閉相比未來還充滿變數。因為畢竟資本的運轉需要時間,很可能會因為「及時錢」的運轉讓企業擺脫危機。但是逐步受制於民間借貸的企業,也就更加經不起風浪,也就更容易出現負擔過重而不得不面對債台高築而倒閉的結果。

  

  而民間借貸的演化也幾乎是與經濟問題同時出現的。有目共睹的是,進入2011年以後,國內的民營實體經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冬季,並且這個冬天的寒冷到目前為止沒有看到轉暖的跡象。這次有別於2008年,因為2008年的民營企業尤其是對外出口型企業面臨的只是短暫的出口量減少,隨著世界經濟逐步開始恢復以及國內的四萬億產業振興計划出台之後,暫時緩解了因產能過剩等問題造成的相關企業困難。而2008年也是民間借貸開始規模興起的第一階段。這個階段,實體經濟面臨近幾年第一波困局,但因為這時金融和投機領域的現金流非常充裕,所以企業由於民間借貸暫時緩解了資金緊繃造成的斷鏈危機,在逐步訂單增多、資金回爐之後,大部分企業也就度過了那一輪的危機。雖然民間借貸高利息,但畢竟企業只是短期困難,所以一方面企業逐步度過危機,民間借貸也因此大賺其錢並迅速做大了產業規模。

  

  但是從2010年起,一方面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增長到2011年中已經升值5.5%以上,幾乎把企業的利潤全部吃掉。另一方面,國內市場的消費能力萎縮以及由於通脹造成的生產成本、人工成本大幅拉升讓企業不堪重負,而由於政策緊縮的持續,讓銀行的貸款利率大幅升高,並且也抬高了貸款的門檻,讓民營企業從正常金融途徑很難貸到款,就不得不再次跟民間借貸機構伸手要錢。可是這個時候民間借貸利率已經不是2008年的狀態了,因為相對的風險性提高,加上銀行貸款門檻高利息也高,所以民間借貸的利息開始驚人的竄升。

  

  2008年,民間借貸的利息還是比較趨於合理化的,一般也是根據銀行的利率作相應的調整,一般也就是銀行利率的2-3倍之間。可是到了2011年,利率的躥升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年利率在本金的50%以上的已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很多地方的短期利率高的驚人,如在一些民間借貸集中地區,出現了如借1期(5天)100萬元,五天之後就要付10萬利息的情況,像原先香港電影中才能看到的利滾利的高利貸狀況也已經開始盛行。如此高的回報率,也就讓民間借貸的群體越來越壯大,並成為銀行的抽血機。

  

  據中國人民銀行7月19日發布的2011年上半年小額貸款公司數據統計報告顯示,截至6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3366家,貸款餘額2875億元,上半年累計新增貸款894億元。今年上半年,山東省已審批設立小額貸款公司197家,今年累計發放貸款257億元,貸款餘額達到181億元,其中111億投向中小企業。

  

  在這種狀態下,資金從銀行出來以後走向了兩個方向,一種是前面說的這種小型的借貸公司。而另一個方向就是銀行的理財產品。小型借貸公司的回報率雖然比較高,但畢竟屬於民間組織,可能帶來的風險性較大,在法律上也得不到相應的保障。但是理財產品從個人角度來講好像風險較低,回報也比存銀行要高得多。但實際上,銀行的理財產品很多也是這種類似借貸的組合,只不過投資標的相對來說有一定的企業擔保,審核起來也相對嚴格一些。不過由於在投資者和借款企業之間,銀行不過是充當了中間人的角色,所以一旦企業出了問題,實際上銀行是絕對不會負責的,從深層意義來講其實也是民間借貸的「官方版」。

 

寄生在實體經濟上的民間借貸不可能獨自存活

一旦實體經濟崩潰,造成連鎖毀滅的就不僅僅是民間借貸

  

  我們可以看到,2011年不管是民間借貸的公司開始由沿海發達地區深入內陸並開始規模化產業化,甚至開始向一些貧困地區延伸,甚至衍生出了類似傳銷性質的借貸產業鏈,比如令人震驚的泗洪縣的高利貸危機。一個原本貧困的要接受國家救濟的小縣,卻因為民間借貸出現了寶馬遍街的現象,但是當資金鏈崩盤的時候,不僅大批人傾家蕩產,甚至影響到整個地區的經濟陷入癱瘓。這毫無疑問是一個警鐘。另外,銀行的理財產品也是越來越多,這裡面就埋下了風險的種子,因為支持民間借貸持續盈利的主體仍然是企業,是實體經濟。而真正需要錢又貸不到款的是民營企業。

  

  如今苗頭髮展的趨勢是,民營企業危機開始由小規模的小企業斷鏈蔓延到一些在地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企業也出現相應的危機。在高利貸的壓力下,一些原本資質好的企業也出現了斷鏈危機,如果長此以往,不但實體經濟遭受重創,老闆跑路、企業停擺,由此產生的傳導效應將導致大量的民間借貸資金血本無歸,當整個危機傳導到民間借貸的系統內,多米諾骨牌效應就可能產生。而民間借貸的主體很多也是大批的普通民眾,其規模非常龐大,由此產生金融系統的風險蔓延是非常可怕的,不僅可能對經濟造成打擊,更可能引發金融安全問題。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挑戰還來源於「自己人」的反水

大民企上岸把包袱甩給了中小企業

  

  而民營企業面臨的挑戰還遠不止於此。隨著近些年來製造型民營企業生存壓力加大以及房地產熱的興起,讓一些民營企業不得不思「變」,而如何變呢?製造業的生存壓力讓他們很難再去支持,但是房地產業則不同,幾乎年年都翻倍的利潤也吸引了大批的原製造型的民營企業。當大量的「熱錢」匯聚到地產業 ,地產的價格也就繼續攀升。於是製造業遇冷,地產繼續加熱。而一般能夠思「變」的民營企業,一般都是已經完成原始積累初具規模的企業,那些傳統的作坊式或者小企業依然無法擺脫危機。那麼就加劇了貧富分化的狀態。

  

  房地產的逐步升溫,也讓房租水漲船高,這樣就更增加了中小企業負擔。另外大量企業關閉工廠投資地產,也增加了失業率。即使是那些沒關掉的工廠,因為成本增加也無法滿足通脹的變化帶來的工人工資的增加。於是,一方面大量的失業率,另一方面工廠招不到工的情況出現了。近些年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大型的民營企業為了生存問題也不得不直接或者變相投入地產業,因為只有這樣的才能保證自己的資金體系是安全的,到銀行貸的出款,出了問題有轉圜餘地。

 

市場經濟的成果來之不易,歷史不容開倒車

期盼國家作長遠計,真心實意為當前危局解套

  

  在這麼多重危機的包圍下,民營企業自然要在夾縫中求生存,可是某些地方明顯對民營企業關注不夠,甚至增加企業負擔。由於近些年來各地方對於房地產經濟逐步形成了依賴,導致了民營企業所得的利潤對地方財政收入起的作用無法像地產那麼豐厚,往往有些地方政府就忽視了對民企的扶持,更多的興趣是在地產開發方面。這樣在稅收以及為民營企業搭建效率平台方面就變得逐步落後於經濟發展,無形中民營企業要面臨的挑戰也就更多。

  

  當然近些年我們國家逐步開始放開民營企業對一些以前無法進入的領域投資,但是很多時候卻無法實行。因為很多項目要麼屬於很難在短期實現利潤的基礎建設,要麼就是國有企業壟斷十分嚴重的產業。民營企業一旦進入,要麼就拿不到回報,要不然就等拿到回報的時候再被地方變相的收回去。我國已經數次對民營企業開放壟斷產業,但前幾次為何沒成功,也就在於此。民營企業的錢都是辛辛苦苦一點一滴賺出來的,一旦投入失效,還可能會冒著「出頭的椽子先爛」的危險,自然是畏首畏尾不敢向前了。

  

  在稅收、電荒、用工成本上漲、人民幣匯率升值、原料成本上升、負債漸高以及資金鏈緊張等諸多問題困擾之下,民營企業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之中!近日,來自廣東省和浙江省的兩份調研報告分別披露,指向同一個事實:今年以來,隨著成本上漲、銀根緊縮,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形勢嚴峻,甚至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更為嚴重。廣東省經信委所做的調研報告指出,50%的被調查企業表示處於虧損狀態或利潤率在2%以內,僅有22.2%企業表示利潤率在5%以上……

  

  如此的環境惡化之下,除了資金斷裂老闆跑路的民營企業悲慘結局之外,也催生出了仍在苦苦支撐的大型民營企業一種唇亡齒寒之感。而當前現狀也是民營企業在目前大環境下在未來最可能形成大趨勢的走向。就是找國企做靠山,把公司變成國有企業的下屬企業,像蒙牛那樣,找到了國企「老大哥」罩著,而這種狀況,一般是比較具有規模化,有較大的品牌影響力的企業。這類企業相對找「大哥」不算太難,這類併購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可是這種現象的普及化卻暴露出了一種特殊經濟現象的失衡。而當有著強烈的市場經濟機能的民企一旦變成了國企分支,往往就會逐步失去其原有的生命價值以及經濟效能。隨著國企擴張步伐加大和民企規模的萎縮,市場的競爭失衡狀況也就會呈疊加效應的反饋回來,那麼經濟也將會陷入惡性循環。

  

  我們回過頭來看,從80年代市場經濟的開始,到為破除壟斷鼓勵民企收購國企,走出了一個相當長也是十分艱難的時期。難道,我們苦心經營的市場經濟民企時代將再次終結並重新回到國企時代?而值得警惕的是,路已經走過就無法回頭,即使再回到國企時代,也不可能回到當時的經濟環境中大踏步發展。有的,只是可能出現的種種負效果,平攤到整個社會生產成本之中。

 

結束語

  

  民企老版的跑路潮,從表面來看是民間借貸之過,實際上是經濟環境中的競爭格局失衡,民企的生存空間受擠壓,生存平台不夠完善所致。因此,想要改變現狀,除了重視「老闆跑路」、改善資金環境這個「 標」之外,還應注重對民企的生存環境改善、改變失衡的競爭格局、以及構建民企產業鏈條銜接平台的「本」。否則,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始終無法解決實質問題。
推薦閱讀:

破產千萬富翁,深情演唱 《從頭再來》,感動了無數老闆!
搬廠補償的小風波
我罵了老闆一頓,她竟誇我有才華
如何討好12星座老闆
庫爾德節節敗退,幕後老闆終於捨得出來了

TAG:杯具 | 老闆 | 跑路 | 天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