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做家務的孩子很難有出息

最近,一份「美國孩子的家務清單」在網上很流行,家長跟帖中用得最多的詞是「汗顏」,說明公眾普遍認可從小好吃懶做、不愛勞動的人長大了很難有出息。勞動對孩子的意義何在?孩子懶與笨的癥結在哪裡?家庭勞動教育從哪裡入手呢?

      家務勞動與孩子成才密不可分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而一個人是否成才,從根本上說,是看他能不能在社會上實現自身的價值,是看他在勞動崗位上對社會的貢獻大小。也就是說,勞動與孩子成才密不可分,而幹家務是孩子最早、最基礎的勞動形式。

      勞動是做人的基礎。哈佛大學的一些社會學家、行為學家和兒童教育專家,曾對波士頓地區456名少年兒童進行了長達20年的跟蹤調查,發現愛幹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幹家務的孩子相比,長大後的失業率為1∶15,犯罪率為1∶10,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離異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較低。專家們分析說,讓孩子從小做些家務,可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珍惜勞動成果、珍重家庭親情、尊重他人等品質,他們長大以後,自然比那些「四體不勤」的孩子更有出息。

      儘管未來人們所從事的勞動將愈來愈依靠智力而不是體力,但基礎勞動總是必需的,腦力不會完全替代肢體勞動。如果孩子從小缺少勞動這一課,將來就很難成長為一個有自我服務能力、有為他人服務思想的社會人。而對孩子來說,勞動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是從幹家務開始的。

      勞動開發思維。中國的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卻不知智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而思維活動離不開實踐活動。在勞動中孩子往往會遇到或發現新問題,這就會引發他思維的需要,他就要對勞動的結果有所預想,設計達到目的的路徑。當孩子克服勞動中的困難,解決了勞動中的問題,看到了自己的勞動成果,便會獲得成功的喜悅,這將進一步激發其求知慾,增大學習興趣,促進智力發展。這一過程在其他活動中是難以實現的。

      有個語文老師讓三年級學生寫一篇以擦玻璃窗為題的作文,結果只有3個學生把玻璃怎樣才能擦乾淨這件事寫得很清楚,因為他們曾在家長的指導下干過或看家長干過這事。由此可見,實踐活動既有學習活動,又有創造活動,而勞動正是兼有學習與創造這兩個功能。

      勞動培養技能。不論孩子將來從事什麼工作,都需要有動手的技能技巧。如果父母有意識地從小訓練孩子動手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問題,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形成善於動手的好習慣,在未來社會中便能很好地適應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根據長期研究觀察得出結論:在家裡獲得正確的勞動教育的兒童,以後就會很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專門教育。凡是在家庭里沒有接受任何勞動訓練的兒童,雖然國家機關努力去教育他,也不會獲得很好的熟練技巧,會遭遇到各種失敗,會成為很不好的工作者。

      勞動增強責任感。一位母親生病了,讓14歲的女兒收拾桌子,而孩子冷淡地回答:「我不是保姆!」媽媽傷心地向專家訴苦,專家問:「您常常讓您的孩子幫您幹家務活嗎?」媽媽說:「從來沒有……」這樣的父母平時總是怕耽誤了孩子的學習,怕孩子累著,不給孩子學做家務活兒的機會。一旦父母有需要孩子幫把手的時候,孩子不可能以高度的責任感對待父母,對待家庭,他會覺得那是分外的事。

      家務勞動是培養孩子對家庭、對父母責任感的有效途徑。讓孩子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孩子才會逐漸認識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個不可少的重要成員,並且知道自己應當做對別人有益的事情,按照規定的要求和時間完成自己該做的和父母委託的事情。沒有家務勞動的鍛煉,孩子就很難有這種責任感。

      孩子懶又笨 問題在家長

      許多人認為現在的孩子有一種又懶又笨的通病,五六歲了不會自己穿衣服,上小學了不會收拾書包,上中學了不洗自己的內衣……孩子的事全由大人代勞,更不要說做家務了。有人把病因歸結到獨生子女的天性,更多的人說是孩子學習負擔重、壓力大的必然結果。

      1996年「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狀況與教育調查」顯示:相當多的獨生子女不幹或很少幹家務,獨生子女平均每天的家務勞動時間太少。

      2005年「當代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調查」指出:部分少年兒童缺乏對勞動的主動參與意識。

      孩子是天生不愛勞動、不會勞動嗎?筆者近年主持的一項對1666名三年級至八年級中小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表示「願意和大人一起幹家務」的高達93%,「願意學做家務活兒」的高達92.7%;當問及「勞動對自己有什麼好處」時,77.6%的孩子選擇「培養自己的能力」,67.2%選擇「在勞動中獲得快樂」,說明孩子們很看重勞動對於自身成長的積極作用;71.2%的中小學生不同意「現在的孩子是懶惰的一代」的說法。

      從總體上看,熱愛勞動是孩子們勞動意識的主流,可是為什麼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們就少了勞動熱情呢?

      就家庭影響來看,家長的勞動價值觀和負面評價對孩子勞動意識有負面影響。調查表明有54.4%的長輩說過「你好好學習就行了,家裡的事用不著你管」,41.4%的長輩說過「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去掃馬路(去種地)」,44.8%的長輩說過「學生就是要學習好,閑事少干」,44.48%的長輩說過「看你笨手笨腳的,這點事都干不好」,54.7%的長輩說過「去干你自己的事吧,別在我這兒添亂了」。進一步分析結果顯示,經常聽長輩說這些話的孩子,對洗碗、掃地這類簡單的家務活兒表示「沒興趣做」的,明顯高於長輩從沒說過這類話的比例。一個四年級學生說:「我覺得好多像我一樣的孩子害怕勞動,是因為怕大人說他笨,不會做,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家長過多替代,減少了孩子自理和做家務的機會。調查表明,42.2%的少年兒童說「大人不讓我做自己想做的家務事」,39.5%的孩子說「自理的事我願意干,大人不讓」。說明有些事儘管孩子會做、願意做、也有興趣做,但是由於家長替代過多而沒機會做。調查中一位老師介紹「有個學生跟我說:我媽媽告訴我,不會系鞋帶就先掖到鞋裡面,回家後媽媽再給系。現在那孩子都9歲了,還是不會自己系鞋帶」。

      調查結果告訴我們:如果家長把自理性勞動和家務勞動這些對孩子而言舉手之勞的事當負擔,剝奪了孩子最基本的勞動權利,久而久之,孩子依賴家長、懶得自己動手做事便成為習慣。

      不做家務不會帶來好的學習成績

      有的家長不願意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是擔心孩子學習負擔重。通過調查數據比較我們發現:學習負擔重與家務勞動時間少並不完全呈正比;學習狀況處於「中下等」和「下等」的學生,平時家務勞動時間明顯少於中等以上的學生,也就是說,家務勞動時間的減少,對提高學習成績並不存在積極意義。

      事實表明,愛勞動是孩子的天性,而懶與笨是後天養成的。如果父母不讓孩子參與自理性勞動和家務勞動是為了保證他的學習時間,學習好了是為了上大學、為了孩子將來謀個好職業,那麼由於孩子鄙視勞動、勞動能力弱而導致難以勝任工作,豈不是得不償失?對孩子成才抱有期望的父母們,真是要從改變自己開始,認真對待孩子的勞動教育了。

      首先,改變對勞動、對孩子的認識。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把幹家務當苦差事,剝奪了孩子勞動的權利,以至弱化了孩子的生存能力,並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播下了不勞可獲的種子,然後又給孩子們貼上了天生就「懶」、就「笨」的標籤,扼殺了孩子最初的勞動興趣。所以對孩子進行愛勞動的教育,父母首先要清醒地認識勞動對孩子的積極意義,轉變對體力勞動的鄙視心理、大包大攬的替代心理、不相信孩子的保守心理。

      其次,身體力行,與孩子共同參與。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在「全家人共同做家務」的家庭中,表示「非常願意」做家務的孩子,分別高出「媽媽為主做家務」、「爸爸為主做家務」近20個百分點;在這些家庭中,從來沒有「家務活相互推諉」情況的高達75.3%,說明家庭成員共同參與的勞動氛圍對孩子的勞動意識產生了重要影響。父母與孩子共同幹家務,不僅僅是勞動的分擔,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學習、相互體諒,增進溝通和理解,融洽彼此感情。

      再其次,注重在勞動實踐中開發孩子潛能。家務勞動是知、情、意、行全方位的教育實踐,是家庭教育最大的優勢所在。一些父母忽視了在家庭生活和家務勞動中蘊藏的豐富教育資源,片面地認為孩子從課堂上、書本中才能學到東西,其實孩子通過勞動中的切身體驗,了解有關勞動的知識,接納正確的勞動觀念,懂得愛惜勞動的成果,懂得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才能啟迪他們的勞動情感,鍛煉他們的勞動意志,最終形成熱愛勞動的心理品質和良好的勞動習慣。

      當孩子把動手與動腦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勞動中感到「我就是主人」、「我覺得有意思」,面對勞動成果自豪地說「這是我乾的」,將促進他們在勞動中產生尊重勞動的情感,建立做好事情的自信。當正確的勞動觀念內化為自身的意識和行為習慣,便成為他們成長中的不竭動力和成才的堅實基礎,使其終身受益。 (作者系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 關穎)

美國孩子的家務清單

      9-24個月: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比如讓寶寶自己把髒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歲:可以在家長的指示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或當家長請求幫助時幫忙拿取東西;把衣服掛上衣架;使用馬桶;刷牙;澆花;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歲:更好地使用馬桶;洗手;更仔細地刷牙;認真地澆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寵物;到大門口取回地上的報紙;睡前幫媽媽鋪床,如拿枕頭、被子等;飯後自己把盤碗放到廚房水池裡;幫助媽媽把疊好的乾淨衣服放回衣櫃;把自己的臟衣服放到裝臟衣服的籃子里。

      4-5歲:能獨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鋪床;準備餐桌(拿刀叉,擺盤子);飯後把餐具放回廚房;把洗好烘乾的衣服疊好放回衣櫃(正確疊不同的衣服);自己準備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歲:能幫忙擦桌子;鋪床、換床單(從幫媽媽把臟床單拿走,並拿來乾淨的床單開始);自己準備第二天去幼兒園要用的書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種第二天上幼兒園用的東西);收拾房間(把亂放的東西撿起來並放回原處)。 

      6-7歲:能在父母的幫助下洗碗盤,能獨立打掃自己的房間。

      7-12歲:能做簡單的飯;幫忙洗車;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間、廁所;掃樹葉,掃雪;會用洗衣機和烘乾機;把垃圾箱搬到門口街上。 

      13歲以上:能換燈泡;換吸塵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里外兩面);清理冰箱;清理爐台和烤箱;做飯;列出購物清單;洗衣服(全過程,包括洗衣、烘乾衣物、疊衣以及放回衣櫃);修理草坪。

德國法律規定家務勞動

      德國法律規定:孩子在6歲之前可以玩耍,不必做家務;6—10歲,偶爾要幫助父母洗碗、掃地、買東西;10—14歲,要剪草坪、洗碗、掃地及給全家人擦鞋;14—16歲,要洗汽車、整理花園;16—18歲,如果父母上班,要每周給家裡大掃除一次。

      對於不願意做家務的孩子,父母有權要求法院督促孩子履行義務。

      案例圍觀

不妨「時時缺席」 不要「事必躬親」

      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時,家長的示範越多,孩子的喜好程度越低。

      回憶我小時候關於勞動的故事,我驚訝地發現每一個勞動技能的獲得都沒有父母的身影。小學時學會洗衣服,是因為父親不在家、母親生病了;高中時學會做飯燒菜,是因為暑假期間母親上班、父親出差,只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能夠學會這些勞動技能,跟父母的教育和逼迫無關,更多來源於自我的需求。所以,在交代了必要的安全知識之後,我們完全可以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去讓他自由發揮,讓孩子自我激發內在的勞動需要,在主動嘗試中學習和掌握勞動的技能。(江蘇省靖江市城北小學 鞠鋒)

以學習為由逃避勞動卻變得好逸惡勞

      我的鄰居小勇是個智商很高、受到老師喜愛的男孩兒。他母親是一位農村婦女,因幼時家庭困難沒讀多少書,在生活中飽嘗了不識字、算不了賬的痛苦,所以一心希望自己的兒子好好讀書,自己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因此,在我參與各種家務勞動時,小勇就以學習為由逃避各種勞動,他母親卻以為兒子是在好好學習而滿心歡喜。長此以往,小勇養成了好逸惡勞、說謊話的惡習,不僅書沒讀出名堂,而且還好吃懶做。而我不僅在勞動中強健了身體,而且由於感受到了勞動的艱辛,更加珍惜學習的機會,更加用功學習。(湖北省南漳縣板橋鎮新集完小 王道勇)

兒子的關愛讓我感受到「感冒的幸福」

    「茶几上有兩個洗好的蘋果,我順手拿起來吃。還沒咬上兩口,兒子就衝出來大聲吆喝"我洗的蘋果你憑什麼吃!』」這位家長的經歷正是我國大多數家長的縮影,從小給孩子灌輸學習至高無上、勞動無用的思想,不僅導致孩子的勞動能力缺失,更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不參與勞動的孩子體會不到父母的艱辛,不會換位思考,意識不到關愛他人也是一種責任。

      我兒子今年11歲,我們三口共同幹家務,分工明確。一次我感冒,無精打采地躺在床上,兒子默默地洗了碗,還找來感冒藥送到我床前。兒子對我的關愛讓我感受到了「感冒的幸福」!( 山東省肥城市老城街道辦百尺小學 洪艷)

       用《弟子規》教孩子做家務

    「做家務其實就是讓垃圾"有定處』。」 針對《弟子規》中的「列典籍,有定處」,我教孩子在做家務中注意先後順序。孩子一開始想先掃地後清理桌麵灰塵及垃圾,結果發現要重複掃地,因為清理桌面後地面又髒了;如果先清理桌面再掃地,只需掃一次地。通過實踐,孩子理解了按先後順序做事情的重要性。 

接著我又將看得見的垃圾與人的心理垃圾聯繫在一起,告訴孩子人的心理每天也會產生「灰塵」(垃圾),需要及時清理,思想和心靈才不至於灰塵滿面,才能更好地享受學習的快樂和生活的幸福。(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家庭教育研究專業委員會會員 童家松)

(來源:智夫勤的博客—中國教育報 閱讀原文)


推薦閱讀:

這樣旺文昌運的方法真的有效?反正我是信了
孩子的時間自己安排
女人懷孕生孩子,男人做到這十點,你再窮老婆也會愛你一輩子!
我不想生孩子,但是父母不同意。人一定要有下一代嗎?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