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誓從斷葷血,不復嬰世網。浮名寄纓佩,空性無羈鞅。

關於王維隱居終南山的性質,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是半官半隱,一種認為是棄官而隱。陳鐵民先生曾持有前一種觀點,見於其《王維年譜》一文。此文最早發表於《文史》第16輯,後收於其《王維新論》論文集中。文中說:「維嘗隱居終南山,……本年(741年—作者注)春在潤州作的《謁璿上人》說:『少年不足言,識道年已長。事往安可悔,餘生幸能養。誓從斷葷血,不復嬰世網。浮名寄纓佩,空性無羈鞅。』詩中表現自己決心隱居學佛,故返京後遂隱於終南。但其時維似並未去職,所以這種隱居實際上是半官半隱。」[①]後來在其《王維生平五事考辨》一文中,陳氏重新審視了以前的觀點,提出:

王維的隱居終南和隱居輞川不是一回事,根據是:第一,隱居輞川時王維居官,隱居終南時則未居官。王維的隱居輞川是一種亦官亦隱,這是大家公認的;隱居終南我原以為情況也是如此,現在看來須作修正。王維《過太乙觀賈生房》雲:「昔余棲遁日,之子煙霞鄰。共攜松葉酒,俱簪竹皮巾。攀林遍雲洞,採藥無冬春。謬以道門子,征為驂御臣。常恐丹液就,先我紫陽賓。夭促萬塗盡,哀傷百慮新。……泣對雙泉水,還山無主人。」太乙,《元和郡縣誌》卷一:「按經傳所說,終南山一名太一(即「太乙」),亦名終南。」《白氏六帖事類集》卷二:「中南一名太一。」王維《終南山》:「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太乙即指終南山。……由這首詩不難看出,王維曾與賈生共隱終南,那時他並未任職,是後來被朝廷徵召,才出為「驂御臣」的。[②]

除了《過太乙觀賈生房》一詩,陳氏還舉出王維詩《戲贈張五弟諲三首》其三和《投道一禪師蘭若宿》,認為這兩首詩也暗示了王維是辭官隱居於終南山。但陳氏的主要證據是《過太乙觀賈生房》,而且還對詩中的「驂御臣」作了詳盡的解釋,引文如下:


推薦閱讀:

如果這個世界的本質是不二的,非色非空的,只是眾生執著一個絕對有(色)的極端,所以釋迦牟尼佛說空法?
音樂中的「空性」和「神性」
真正明白眾生畏果,菩薩畏因。是不是做任何事情都會在佛法的層面考慮後果?
慧能大師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不是就是金剛經最後的破執滅相?

TAG: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