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馴化之源(原雞、珠雞、火雞)

 家禽馴化之源

    人類作為動物中一員,說是地球主宰一點不過,最高等動物不僅掌握自己的命運,還左右不少動物的命運,不少動物興衰,一些被馴化的動物隨著人類的發展日益龐大起來,家族可謂興旺,如常見的貓狗、牛馬羊,禽類也不少,雞鴨鵝是最普通不過了,鸚鵡、鸕鶿之類也成為人類的助手或寵物。

1、原雞

類別:原禽            科 

屬:雞形目雉科原雞屬

產地:東南亞洲       

馴化地:亞洲

提及馴化,我們最容易想到的是雞鴨鵝,雞更是人人都能想到的,畢竟養雞比養其他動物容易多了。家雞屬於鳥綱、雞形目、雉科,由原雞長期馴化而來,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現在家雞的品種很多,如來航雞、白洛克、九斤黃、澳洲黑等。家雞保持了野生鳥類的某些生物學特性,如可飛翔。

   

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上圖第一張為家雞,第二張為原雞),如今原雞家族並不興旺。原雞是原雞屬的代表品種,該屬雉科中體型較大的鳥類,雄鳥羽毛顏色豐富多彩,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和東南亞,包括四種,即原雞、黑尾原雞(藍喉原雞,斯里蘭卡的國鳥見下圖,第二張為灰原雞)、灰原雞、綠原雞、其中原雞是今天雞的祖先。

   

原雞屬的幾種原雞跟雞長相差不多,卻不像其後代家雞那樣普遍,目前是瀕危鳥類。原雞,別名紅原雞、茶花雞、野雞、山雞、燭夜,是家雞野生祖先,體型略大,原雞雄鳥70厘米,雌鳥42厘米。上體力具金屬光澤的金黃、橙黃或橙紅色,並具褐色羽干紋。臉部裸皮、肉冠及肉垂紅色,且大而顯著。飛羽褐黑色,具栗色外緣。尾羽黑色具金屬綠色光澤,中央兩枚尾羽最長,下垂如鐮刀狀。下體褐黑色。腳藍灰色。

   

原雞雌鳥上體大部黑褐色,上背黃色具黑紋,胸部棕色,往後漸變為棕灰色。虹膜-紅色;嘴-角質色;腳-藍灰色。叫聲:只在春季繁殖季節鳴叫。雄鳥叫聲如ge

ge--ge ge中間有一明顯停頓,最後的ge 非常短,如家養公雞縮短的叫聲。

   

原雞棲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熱帶森林、次生竹林中,集群生活。以植物的果實、種子、嫩竹、樹葉、各種野花瓣為食,也吃白蟻、白蟻卵、蠕蟲、幼蛾等。雄鳥獨處,或與眾雌鳥配偶,或其他雄鳥群棲。取食於地面但飛行能力強,夜棲樹上。

    原雞分布於印度次大陸北部、東北部及東部,中國南部,東南亞,蘇門答臘及爪哇。引種至其他地區。

原雞是國家二機重點保護動物,分布於中國西南部及中國南部並海南島的熱帶常綠帶灌叢及次生林。由於棲息地破壞和過度捕獵導致原雞數量大幅下降。

2、珠雞

類別:原禽                 

科屬:雞形目珠雞科珠雞屬

產地:非洲及亞洲阿拉伯半島  馴化地:非洲

 

雞是最常見的家禽,亞洲人最不陌生,但非洲人熟悉的是珠雞,非洲養殖的雞種也是珠雞,廣泛飼以肉用,或作家衛(稍遇驚擾即大聲喧叫)。現在,珠雞被引進到其他州,成為一種世界性養殖家禽。

 

珠雞源自非洲珠雞,由珠雞科的盔珠雞馴化而來。珠雞科是雞形目下的一個科。珠雞分布於非洲大陸和馬達加斯加島,雌雄羽色相似,為黑色基底上遍布白色點斑,如同珍珠,共4屬7種。

   

鷲珠雞(見上圖)是珠雞種體型最大的成員,盔珠雞是珠雞中分布最廣泛的,一直分布到阿拉伯半島,是唯一可見於非洲以外的珠雞,現在已經被馴化成了家禽。

  

珠雞,又名珍珠雞、盔珠雞,通體一般灰色或黑色,雜以大小不同的白色斑點,猶如珍珠,因而得名。野生普通珠雞因具大型骨質冠而得名為盔珠雞。

珠雞原產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馬達加斯加和阿拉伯地區的一小部分。現已引進歐美和中國。

  珠雞體形大小似家雞。嘴強大而曲,嘴端尖銳,嘴基上有紅色小肉垂;頭頂有軟骨性突起如頭盔;喉部具軟骨性三角形肉瓣。頸部長,從後頭至頸的中部被以稀疏的針狀羽。尾直而向下垂。腳和趾強健,適於奔跑和挖土覓食。足具4趾,後趾位置稍高於前面3趾。雄鳥無距。

 

珠雞以昆蟲為主,尤嗜白蟻,也兼吃小蛙、軟體動物以及種子、葉、芽、球莖等。在地面營巢,挖成淺凹。每窩產卵10~20枚。除繁殖期成對外,平時結集大群,在開闊的平野上遊盪。肉、卵等均可食,飼養可供觀賞。

3、吐綬雞

類別:原禽            科屬:雞形目吐綬雞科吐綬雞屬

產地:美洲           

馴化地:北美

  

亞洲以養殖家雞為盛,非洲盛產珠雞,美洲出產火雞,這種雞代表三大州的家禽。提及吐綬雞,很多人不知道,但火雞一詞大家絕對不陌生,國內現在養殖的已不少,但在歐美吃火雞都有很長的歷史了。

  吐綬雞,別名火雞、七面鳥,是一種原產於北美洲的家禽。火雞體型比一般雞大,可達10公斤以上。根據傳統,美國人會在感恩節及聖誕節烹調火雞。和其他雞形目鳥類相似,雌鳥較雄鳥小,顏色較不鮮艷。火雞翼展可達

1.5-1.8米,是當地開放林地最大的鳥類,很難與其他種類搞混。

   

吐綬雞,吐綬雞科是大型雞類,頭,頸具肉冠,羽毛有金屬光澤。吐綬雞科分布於中北美洲,有2屬2種,即吐綬雞和眼斑吐綬雞(上圖第一張為吐綬雞,第二張為眼斑吐綬雞)。

   

眼斑火雞產於中美洲,較普通火雞小;頭部藍色,從額到喙的肉質結構呈淡紅黃色;羽毛尖端鮮明;酷似孔雀;除喙下有肉垂外,頭頂部有一個尖端黃色的瘤突。該種從未經馴養

(眼斑吐綬雞見上圖)

  

吐綬雞,是美洲特產,在歐洲人到美洲之前,已經被印地安人馴化。因為歐洲人覺得它的樣子像土耳其人的服裝:身黑頭紅,所以稱它為「土耳其」。1519年火雞首次被引進西班牙。1541年引入英格蘭。火雞在英格蘭普遍飼養後,turkey-cock被用來稱火雞。

  

 墨西哥的普通火雞亞種與美國東南和西南部的普通火雞在羽毛斑點和腰部顏色上稍有差別,但羽衣基本上均為黑色,並帶有虹彩光澤的青銅色和綠色。成年雄體頭部裸露,有皮瘤,一般情況下呈鮮紅色,但興奮時變成白色,帶亮藍色。普通火雞的其他明顯特徵是從額至喙有一個長形紅色肉質飾物;喉部有肉垂,胸部具有一個黑色、質地較粗、似被毛的羽簇,稱為髯,有腳距突起。雄鳥的體長可達130公分(50吋),重可達10公斤(22磅),但平均體重要輕一些;雌鳥的重量一般只有雄鳥的一半,頭部的皮瘤及肉垂也較小。家養品種的肉味美,體重可能還要重得多。

 野生吐綬雞喜棲息於水邊林地。吃種子、昆蟲,偶爾也吃蛙和蜥蜴。它們受驚時會迅速跑到隱蔽地方,但也能短距離(約0.4公里飛行。在美國原先因被過分獵取而數量下降,現在各州實行狩獵管理法,其數量已得恢復。

  吐綬雞求偶時,雄鳥展開尾羽,翅膀下垂,抖動羽翈作聲,縮頭闊步行走,並發出急促的「咯咯」叫聲。一隻雄鳥配一群雌鳥,每一雌鳥產8~15枚淡褐色有斑點的卵,卵產於地面低洼處;孵化期28天。

 

在許多歐洲國家,人們一直習慣在聖誕節吃烤火雞。在美國,人們尤喜於感恩節吃火雞。因此火雞製品往往是季節性的。但在美國及其他國家長年都可以買到去骨的火雞瘦肉卷,買回家即可烹調。

文章作者:左左302

9喜歡
推薦閱讀:

特朗普赦免火雞引關注,為什麼新聞標題帶上特朗普的名字就很吸引人?
火雞究竟有多好吃呢?

TAG:家禽 | 火雞 | 馴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