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突然去世,其長子已34歲,卻為何由不滿6周歲的順治繼位?
1643年八月九日夜,在毫無徵兆下,大清國皇帝皇太極突然去世於清寧宮的南炕上。根據去世時癥狀,從現代醫學看,皇太極應是死於中風,這也與朝鮮醫生為皇太極的診斷是一致的。皇太極原本是個精壯的漢子,只是中年突然發福,陷入肥胖無法自拔,以致戰馬只能馱他行走幾十里就再也走不動了。大家都知道,肥胖是中風的重要誘因,所以,皇太極的突然去世在偶然中也是必然的。
只是,皇太極走得太突然,身後事並沒有安排,這使得由誰繼位成為一個難題。按照皇太極的阿瑪努爾哈赤定下的和碩貝勒共議國政的制度,不光是大汗的兒子,大汗的弟弟、甚至侄子都有繼位權,具體繼位人選由和碩貝勒們擇優推舉,這種貴族共和制,顯然是部落聯盟時代的遺風。
皇太極做了大汗後,自然不願意受貝勒們的掣肘,實際上,伴隨著後金的封建化進程,這套貴族共和的制度也越來越不合時宜。後來,皇太極就找機會削弱為首的三大貝勒:阿敏的鑲藍旗被劃給了濟爾哈朗,莽古爾泰的正藍旗收為己有,代善也被削掉了大貝勒的名號,至此,皇太極實現了大權獨攬,乾綱獨斷,並於1636年稱帝,改國號為大清。
既然走向了封建帝制,那就是家天下了,皇帝的繼位人選也就不應再由推選產生,而應由皇帝的兒子繼位,雖然皇太極在世時沒有明文規定,但實際上,他就是按照家天下的計劃,在一步步的推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最寵愛的宸妃海蘭珠誕下皇八子後,欣喜若狂的皇太極大赦天下,這明擺著是要立這孩子為皇儲。可惜的是,這孩子命薄,不到一歲就夭折了。不管怎麼樣,由自己的兒子繼位而不是由貴族推選,這毫無疑問是皇太極的想法,也是他最終要做到的。
只不過,皇太極雖然在推進家天下,但畢竟沒有就皇儲問題進行實質性的改革,也沒有就皇儲立下遺言,所以,努爾哈赤的規矩仍然有效,這皇位繼承人仍是貴族推選,不僅皇太極的兒子,皇太極的弟弟也有資格繼位,這就給了多爾袞機會。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在皇太極統治時代,他屢立戰功,因此被封為睿親王。而多爾袞還是正白旗旗主,他的胞弟豫親王多鐸是鑲白旗旗主,再加上胞兄英親王阿濟格,這白旗三王成為了一股非常大的勢力,對權力的渴望,讓擁戴三王之中威望最高的多爾袞繼位,成為他們最迫切的政治訴求。
直隸於皇太極的兩黃旗大臣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當然希望皇太極的兒子繼位。此時,皇太極共有八個兒子在世,皇長子豪格已是34周歲,而年齡第二大的皇四子葉布舒只有16周歲,所謂國有長君,社稷之福,豪格無疑是最佳人選。何況,豪格隨皇太極常年南征北戰,被封為肅親王,也有一定威望,所以,兩黃旗大臣索尼、鰲拜等人就密謀擁立豪格為帝。前面所說的鑲藍旗旗主鄭親王濟爾哈朗,因其得益於皇太極,自然也站在豪格這邊。
八月十四日,大清國的貴族們聚集在崇政殿,推舉皇位繼位人選。兩黃旗為保勝算,已派兵包圍了宮殿,白旗三王,雖未帶兵,但畢竟馳騁沙場多年,劍拔弩張的場面倒是見得多了,也就無所畏懼。雙方就豪格還是多爾袞繼位爭得面紅耳赤,會議也陷入了僵局。大家其實也都明白,再這樣爭下去,整個大清就會有分裂乃至內戰的可能。也就在這個時候,鄭親王濟爾哈朗提出了第三個方案:即皇太極第九個兒子福臨繼位,他和多爾袞輔政。(另有流行說法,此乃多爾袞提議,考慮到福臨說鄭親王有擁戴之功,故本文不採用此說法)
這個提議的妙處在於,滿足了兩黃旗擁立皇太極之子的願望;而福臨還不到六周歲,由多爾袞輔政,則滿足了白旗三王掌權的渴望;由鄭親王共同輔政,是對多爾袞的制衡,也可打消兩黃旗的顧慮。可以看出,只要立幼子繼位,就可實現雙方的平衡。但這裡還有個問題,既然是選幼子,那皇太極尚有六歲的高塞、十歲的韜塞等幼子,卻為何偏偏是不到六歲的福臨呢?
這裡就牽扯到血統和出身的問題。皇太極對清朝的一大貢獻,就是征服了漠南蒙古,而安撫漠南蒙古,滿蒙一家親,是皇太極此後的國策,以至於他的五大福晉,全都是蒙古人。而福臨的母親正是五大福晉之一的庄妃,福臨也是皇太極尚在世的兒子中,唯一有蒙古血脈的,如果新帝有蒙古血脈,無疑是對之前國策的延續,是對漠南蒙古最好的籠絡。另外,福臨作為五大福晉唯一的兒子,按照漢人的眼光,算是嫡子,由他繼位其實也符合漢臣的倫理觀。(野史認為多爾袞與庄妃有私情,因此選擇福臨,本文基於正史寫作,故不採用此說)
所以,由福臨繼位,既能讓各方政治勢力接受,又能籠絡各個民族,福臨的勝出,其實是一種必然。八月二十六日,福臨登基,是為順治皇帝,以後的歷史會說明,這是他的幸運,也是他的不幸。(文/澹臺卓爾,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