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陵園: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距離天安門約五十公里。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截止2011年,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於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之陽稱「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難」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有人說出家當了和尚,總之是下落不明(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懸案),所以沒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鈺,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鎮被瓦剌所俘,宮中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後英宗被放回,在心腹黨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而以「王」的身份將他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這樣,明朝十六帝有兩位葬在別處,一位下落不明,其餘十三位都葬在天壽山,所以稱「明十三陵」。

1368年朱元璋滅元稱帝,國號大明,歷十二世,傳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樂)、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統/天順)、明代宗(景泰)、明憲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慶)、明神宗(萬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啟)、明思宗(崇禎)。

北京明十三陵 航拍

明十二帝像

探秘明十三陵

十三陵地圖

大宮門

石牌坊

大宮門

神道

神道碑亭

十三陵神路功德碑

長陵 欞星門與明樓. 長陵,朱棣,    成祖,文皇帝,永樂,1403~1424,  22      65歲        朱元璋第四子

長陵碑亭

長陵神路上的華表和功德碑亭

長陵的棱恩殿,是仿照故宮太和殿建造的.

長陵的綾恩殿

長陵神路石像 武將左

長陵明樓

長陵碑 成祖文皇帝之陵

長陵棱恩殿內景

長陵  朱棣像

長陵後院

長陵後院

夕陽下的明獻陵方城. 獻陵,朱高熾,仁宗,昭皇帝,洪熙,14251   48歲        朱棣長子

獻陵的三座門

獻陵明樓

獻陵三座門

景陵景陵,朱瞻基,宣宗,章皇帝,宣德,1426~1435, 10     38歲         朱高熾長子

景陵

景陵的裬恩殿與明樓

景泰陵

十三陵-裕陵. 裕陵,朱祁鎮,英宗,睿皇帝,正統    1435~1449     朱瞻基長子

殘破的裕陵

茂陵的石供案. 茂陵,朱見深,憲宗,純皇帝,成化,1465~1487,  41歲   朱祁鎮長子

茂陵內紅門

泰陵的欞星門及琉璃花門遺迹. 泰陵,朱佑樘,孝宗,敬皇帝,弘治,1488~1505, 18      36歲        朱見深第三子

泰陵內紅門

康陵內紅門.康陵,朱厚照,武宗,毅皇帝,正德,1506~1521, 16     31歲  朱佑樘長子

康陵全景.永陵,朱厚熜,世宗,肅皇帝,嘉靖,1522~1566,  45      60歲        朱見深孫子  朱厚照堂弟

永陵的陵門及磚道

永陵

永陵精美的花斑石城垛

永陵裬恩門前的「丹陛」

永陵與德陵神道上的古橋

昭陵碑亭

昭陵. 昭陵,朱載垕,穆宗,庄皇帝,隆慶,1567~1572, 6     36歲     朱厚熜第三子

昭陵棱恩殿

昭陵明樓的甬道

昭陵棱恩殿內景

昭陵裬恩殿修復後

昭陵宰牲亭

定陵,朱翊鈞,神宗,顯皇帝,萬曆,1573~1620, 48      58歲    朱載垕第三子

定陵博物館

定陵神功聖德碑

定陵地底玄宮.

定陵地宮

定陵出土玉器

定陵地下宮殿

定陵地宮中的萬曆帝寶座

定陵地下宮殿後室

定陵金冠

慶陵三座門.慶陵,朱常洛,光宗,貞皇帝,泰昌,1620, 1月    39歲     朱翊鈞長子

慶陵明樓

慶陵全景

德陵.德陵,朱由校,熹宗,悊皇帝,天啟,1621~1627,   7      23歲     朱常洛長子

德陵

德陵大門

德陵欞星門

德陵石橋

思陵的石五供.思陵,朱由檢,思宗,愍皇帝    崇禎,1628~1644,  17   35歲    朱常洛第五子

思陵精美且另類的石供器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

這種依山建陵的布局也曾受到外國專家的讚賞,如英國著名史家李約瑟說:皇陵在中國建築形制上是一個重大的成就它整個圖案的內容也許就是整個建築部分與風景藝術相結合的最偉大的例子。他評價十三陵是「最偉大的傑作」。他的體驗是「在門樓上可以欣賞到整個山谷的景色,在有機的平面上沉思其莊嚴的景象,其間所有的建築,都和風景融匯在一起,一種人民的智慧由建築師和建築者的技巧很好地表達出來。」英國城市規劃家愛德蒙 培根也高度評價了明十三陵的藝術成就,他認為「建築上最宏偉的關於『動』的例子就是明代皇帝的陵墓。」他指出:依山而建的陵墓建築群的布局「它們的氣勢是多麼壯麗,整個山谷之內的體積都利用來作為紀念死去的君王。」他們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明陵建築與自然景觀的有機結合。

——編後語

推薦閱讀:

北京明十三陵導遊詞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成為唯一一個沒有葬入明十三陵的皇帝?
十三陵之謎
明十三陵為什麼全是無字碑?
十三陵,究竟葬著哪十三位皇帝?

TAG:十三陵 | 明十三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