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受持五戒?——白話《優婆塞戒經·五戒品第二十二》

如何受持五戒?——白話《優婆塞戒經·五戒品第二十二》

2011-10-28 16:06閱讀: 如何受持五戒?

——白話《優婆塞戒經·五戒品第二十二》

善生言:「世尊,什麼樣的人,能夠得受三歸?什麼樣的人,不能得受三歸?」

「善男子,如果有人,相信有因必有果,相信有果必有因,相信苦、集、滅、道①等佛法真理,相信修行可以得獲佛道、覺悟佛法真理,這樣的人,就能得受三歸。①苦、集、滅、道:人生一切,本質皆苦,這就叫「苦」;苦的原因,在於貪、嗔、痴等煩惱,這就叫「集」;去除貪慾等煩惱,即可進入無上涅槃境界,這就叫「滅」;通過修行佛法,即可熄滅貪嗔痴,證得涅槃,這就叫「道」。

「如果有人,至心信佛,信仰堅定不移,時時親近三寶,能夠接受有益修行的善知識教導,這樣的人,則能得受三歸。

「優婆塞戒①也是這樣。若是有人,能夠通過觀察,認識到此優婆塞戒有許多無量功德果報,能夠破除無量罪惡;若能如此,即能得受優婆塞戒。①優婆塞戒:在家人受持五戒,即可名為「優婆塞」,因而五戒又名「優婆塞戒」。

「同時還應當看到,眾生無邊無量,眾生所受痛苦同樣無窮無盡。人身難得,即使得此人身,難得六根俱全;即使六根俱全,難得信仰佛法;即使信仰佛法,難得遇見有益修行的善知識;即使得遇善知識,難得如意自在;即使如意自在,然萬物無常,這種如意自在也不能長久永恆。若能如此觀察,即能得受優婆塞戒。

「另外,若人能夠覺悟到:如今,我若言行不善,身、口、意造諸惡業,因為這些惡業,得獲現在、未來二世身心惡報,因此,此身、口、意所造諸惡,即是我等冤家仇敵。退一步講,即使身、口、意三業之惡將來不得惡報,如今也不能做惡,因為此身、口、意三種惡業,現在就能招致容貌醜陋等報;臨死之前,後悔恐懼。由於這些原因,我要受持三歸以及八關戒齋,遠離一切不善惡業。若人具有如此覺悟,即能得受優婆塞戒。

「有智慧的人應當看到,戒有兩種:第一、世俗之戒,第二、諸佛第一義戒。

「如果有人,不歸依三寶,受持各種禁戒,這就叫世俗之戒。這樣的禁戒,是不堅固的,好像不含膠的顏色,容易脫落。因此我等應當首先歸依三寶,然後受戒,比如終身受持優婆塞戒、一日一夜受持八關齋戒。

「不歸依三寶而堅持各種禁戒,受持這樣的世俗之戒,不能破壞以前所造的各種惡業;歸依三寶,然後受持佛戒,則能破滅過去惡業。

「而且,受戒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之人雖作大罪,持戒之善也不會失去。為什麼呢?持戒之力強大的緣故。

「但是,假使有兩個人,同造一樣的罪,一人受過佛戒,一人沒有,受過戒的人得罪更重,而沒有受戒的人得罪較輕,為什麼呢?因為受戒的人造罪,違背的是佛的規定,屬於毀壞佛的教誡。

「罪分為兩種:第一是性罪①,第二是遮罪。這兩種罪,又有輕重不同。有的人,違犯的是重戒,卻得罪較輕;而有的人,違犯的雖然是輕戒,卻得罪較重。比如鴛掘魔羅②這個人,受持世俗之戒;伊羅缽龍王③受持佛戒。鴛掘魔羅犯的是性罪這種重罪,卻得罪較輕,因為他不屬於違犯諸佛教誡;而龍王伊羅缽犯的雖然是遮戒,卻得罪較重,因為他受戒又犯戒,屬於違犯諸佛教誡。因此,有的人犯的是重戒,卻得罪較輕,而有的人雖然犯的是輕罪,卻得罪較重。所以,不能因為違反的戒是相同的,就得一樣的果報。①性罪:二罪之一,與「遮罪」相對。性罪是指犯罪行為本身的罪過,又叫「自性罪」、「性重」、「實罪」,指不論處於何種環境,若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罪,均屬本質有罪的罪惡行為,稱為性罪。反之,行為本身沒有過失,但此種行為會引發性罪的發生;或者釋尊為了避免世間誹謗——在這些情況下制定的戒律,若有觸犯,則稱之為遮罪,屬極輕之罪,如飲酒罪等。對性罪的禁戒,稱為性戒、主戒;對遮罪的禁戒,稱為遮戒、離惡戒、客戒。人若犯了性罪,即使佛陀未曾禁止、即使此人未受佛戒,仍屬罪惡;而遮罪則是佛陀制定遮戒後始成為罪,而且,對於未受戒者而言,沒有罪過。②鴛掘魔羅:據《鴛掘魔羅經》記載,鴛掘魔羅修行外道時,受外道之法蠱惑,為了升天,連殺九百九十九人,雖然犯下滔天之罪,然而此時因其尚未受持佛戒,得罪較輕,最後在佛陀的教化下,出家修道,證阿羅漢。③伊羅缽龍王:據《佛本行集經》記載:迦葉佛時,伊羅缽龍王乃是迦葉佛座下一位比丘,追隨迦葉佛,受持佛戒,出家修行。因為伊羅草是一種能夠救濟眾生的藥草,因而迦葉佛規定:出家比丘不可破壞拔斷此草,可是伊羅缽心想:不就是一棵草嗎,拔了能有多大之罪?於是拔斷此草。因為不聽佛語,違背佛陀教誡,堅持自己的邪見,命終之後,投生長壽龍中。《四分律》曰:所造惡雖微,慎莫謂為輕;如破伊羅葉,常在於龍中。《莊嚴經論》也曰:伊羅缽龍王,以其毀禁戒,損傷樹葉故,命終墮龍中。

「世間禁戒也有不殺生、不偷盜等規定,佛戒同樣也有不殺生、不偷盜,乃至不飲酒等規定,但是正如前述,同樣的行為,不同之人所得果報是不同的。

「然而,這些世俗之戒,根本上就不清凈,因此,受持之後也不清凈、功德也不清凈、觀照也不清靜、憶念之心也不清靜、果報也不清凈,因而不可名為第一義戒,只能稱它為世俗之戒。所以,我等應當受持諸佛第一義戒。

「善男子,後來之世,眾生身高八丈,壽命長達八萬四千歲,這時受持佛戒,與如今五濁惡世受持佛戒,所得果報是相同的。為什麼呢?兩者無貪①、無嗔②、無痴三種善根是平等的。①貪:即「貪慾」,指於順境,即對自己有益無害之事貪戀不放,這就叫「貪」。②嗔:即「嗔恨」,指於逆境,既對自己有害無益之事不能忍受,這就叫「嗔」。③痴:即「愚痴」,不相信佛法,比如不信因果、不遵佛語等。

「或者有人說:只有遇到可殺、能殺的對象,才需要戒殺;本來就不可殺或者殺不了,就不需要受持不殺戒。這種說法是不對的,為什麼呢?所謂禁戒,是面對所有可殺和不可殺之對象,一概堅持不殺。世間可殺、不可殺的對象無量無邊,因而,堅持不殺的果報,同樣無量無邊。

「善男子,所有的布施中,布施眾生毫無恐怖畏懼,使眾生遠離一切恐怖畏懼,這種功德是最大的。因此我說:五大布施就是受持五戒;受持如此五戒,能使眾生遠離被殺、被偷等五種畏懼。這五種布施,容易修持,做起來毫無障礙困難,又不用破費自己的財物,然而得到的功德卻是無量無邊。離開這五種布施,就不能得獲須陀洹果,乃至不能得獲無上正等正覺。

「善男子,如果有人,能夠受持五戒,受戒之後,將會得到眾多天神的守護,聲名遠揚;即使遭遇冤家對頭,內心也沒有憂愁煩惱,眾生樂於親近、樂於前來依止①。阿那邠坻(bīndǐ彬底)長者七個兒子,最初不信佛法,長者給他們每人八千金,誘導他們受持佛戒;這七個人,為了八千金而聞法受戒,尚且能得無量無邊功德果報——善男子,為了錢財受戒,尚能得到利益,何況懇切至誠、為求解脫而受佛戒,怎能沒有功德果報呢?①依止:依靠、止住的意思,一般指依賴於有力、有德者而不離開。

「善男子,有五種善法圍繞此戒,使得此戒常常得到增長,就如恆河水一樣,充沛浩瀚。是哪五種善法呢?第一、慈①,第二、悲②,第三、喜,第四、忍辱③,第五、信心。如果有人,能夠破除厚重邪見,心無疑惑,則會具足正念④,功德清凈、根本清凈,遠離惡覺觀⑤。①慈:給人快樂。②悲:去除他人痛苦。③忍辱:於己不利乃至有害之事,能夠忍受。④正念:如實憶念萬物性質、現象而不忘失。⑤覺觀:覺——對事物作粗略的思考。觀——對事物作細心的思惟。

「善男子,如果有人,能夠遠離殺生①、偷盜②、邪淫③、妄語④、飲酒⑤五種惡事,這就叫受持優婆塞戒,就能夠遠離一切身、口、意諸惡。①殺生:殺生戒的重點是不殺人,殺人得重罪,不通懺悔。殺鬼神得中罪、殺畜生得下罪,可通懺悔;無意或過失殺畜生,無犯。②偷盜:不是別人給與、而取得別人財物的行為,乃至一切不合法的財物取得行為,皆屬於偷盜。另外,借人東西不還、損壞他人物品不予照價賠償等行為,也屬於偷盜。③邪淫:除自己合法夫婦之外的一切男女性行為,皆為邪淫。④妄語:妄語除了所說不實(說謊)外,還包括挑撥、搬弄是非的「兩舌」,罵人、挖苦諷刺人的「惡口」,低級趣味的淫穢之辭(「綺語」)等。妄語之中,自誇修行境界、所說與實不符屬大妄語。⑤飲酒:這裡的酒,指一切能醉人、使人失去理智的飲料和食品。但是依據戒律規定,憑醫生真實處方,為了治病,在告知大眾的前提下,飲用藥酒無犯。

「如果有人講:離開五戒,也能了脫生死。這種說法毫無是處。善男子,如果有人,想要渡過生死大海,應當至心受持五戒。

「五戒之中,殺、盜、淫、妄四根本戒,能於後世成為相續不斷的無作戒體;眾生不必刻意造作,即使未再受戒,也能自覺遠離殺、盜、淫、妄諸惡。只是此四戒中,唯獨不邪淫後世難以做到,因為眾生愛欲之心難斷,因為這個緣故,眾生淫慾之念纏綿難絕,所以應當專心致志,小心謹慎,千萬不可放縱自己。

「或許有人講:有許多更加嚴重的惡事,過去諸佛為何不加禁止,為什麼偏偏禁止飲酒呢?善男子,因為飲酒能使人失去慚愧之心,從而不懼怕三惡道;並且又因為飲酒,會導致不能堅持殺、盜、淫、妄其餘四戒①,所以過去諸佛如來制定戒律,不允許飲酒。①傳說某人想飲酒,就偷了鄰居一隻雞,將雞殺了做成下酒菜,從而犯下偷盜、殺生之罪。鄰居女主人發現自家的雞沒有了,就尋上門來,問他有沒有看到,他回答:「沒有。」犯妄語罪。不但妄語,醉眼醺醺的他見女鄰居姿色美妙,乘著酒興,又將女鄰居姦汙,犯邪淫罪。就這樣,因為飲酒,殺盜淫妄四罪皆犯,這就是經中說的:因為飲酒,不能堅持殺盜淫妄四戒。

「或許又有人說:飲酒既然有這麼多過失,為何不將它放在五戒之首呢?這種說法是不對的。為什麼呢?飲酒本身對他人沒有傷害,沒有罪過,但是世人飲酒後,容易失去理智,從而犯下傷害他人的殺、盜、淫、妄諸罪,因而這種不飲酒戒屬於遮戒,不是性戒一類的重戒。如來首先制定重要的性戒,然後制定遮戒。

「善男子,如來先前曾經說過,初一至十五的白月以及十六至三十的黑月,各有初八、十四、十五這三天以及廿三、廿九、三十這三天,是受持齋戒的日子,這是為了隨順外道的做法。那些外道們,常常在這些日子裡供養諸天,因此如來也說在這些日子裡要受持齋戒。善男子,就如蚊帳因為有繩索吊著,所以不會下落;黑白月中,三次受持齋戒,就像蚊帳有了繩索不會下落一樣,眾生如果發心受持齋戒,就能確保不會墮落三惡道中。

「善男子,如果有人,倘若發心布施、發心供養三寶,發心坐禪、發心修善、發心讀經、發心供養父母——這個時候,應當首先給自己立下規定:如果不能做到,要自己懲罰自己。若能這樣,這個人的福德就會日夜增長,就如恆河之水,浩浩蕩蕩,奔流不息。

「若有優婆塞,受持此五戒,會得獲五種果報:第一、無因緣造作的無作果,將來即使未受戒,也能自覺地不作諸惡、眾善奉行;第二、善有善報,會得獲行善的善果;第三、在得獲行善的主要果報的同時,還會得獲其它的善果;第四、有機會受戒、得戒;第五、能夠解脫生死痛苦。如果有人,具足受持五戒,則知此人未來必得如此五種果報。

「若有優婆塞,能夠經常前往僧人寺院;到了寺院後,能夠近親大眾比丘;親近之後,又能請教佛法;請教之後,能夠專心聆聽;聆聽之後,念念不忘,能夠理解其中的意義;理解之後,能夠轉而教化別的眾生,這樣的優婆塞,就叫自利的同時,利益他人。

「若有優婆塞,不能如上所說認真學習,而是輕慢出家比丘,為了尋求比丘的過失而前往聽法,沒有相信恭敬之心;侍奉外道,相信外道功德,深信外道日月星辰等一套說法,這樣的優婆塞,就不叫堅持佛法、如法修道。

「若有優婆塞,雖然自己不作殺、盜、淫、妄、酒等五種壞事,卻教導他人去做,這種優婆塞,也不叫堅持佛法、如法修道。

「若有優婆塞,答應為他人辦事前,先向他人索取財物報酬,這種優婆塞,就不是堅持佛法、如法修道。

「若有優婆塞,主管國家關口事務時,參與經商買賣,這種優婆塞,就不是堅持佛法、如法修道。

「若有優婆塞,明碼標價,為人治病;治療結束後,將收取的財物出售謀利,這種優婆塞,就不是堅持佛法、如法修道。

「若有優婆塞,違反國家規定,私自製定各種規範,這種優婆塞,就不是堅持佛法、如法修道。

「若有優婆塞,自己諸惡不作,也不教唆他人作惡,心中沒有惡念,這種優婆塞,就是堅持佛法、如法修道。

「若有優婆塞,因為客塵煩惱生起,不知不覺中造作諸惡;造罪之後,沒有慚愧懺悔之心,這種優婆塞,就不是堅持佛法、如法修道。

「若有優婆塞,為了自己身體和性命的緣故,作諸惡事,這種優婆塞,就不是堅持佛法、如法修道。

「若有優婆塞,雖得人身,卻做出違背佛法的非法之事,這種人就不可稱之為人。

「如果有人,對佛法充滿信心,能夠行善作福,正念不忘,觀察一切萬物都是無常的,沒有永恆,沒有自我,也沒有一切屬於我的『我所』,於一切萬物,心中沒有一定得到的執著;看見一切萬物,都是有條件的,沒有自由,充滿生、滅、苦、空,沒有不生不滅。觀察眾生,人身難得;即使得獲人身,六根難以俱全;六根俱全,又難得正見;得到正見①,又難生信心;信心生起,又難以逢遇良師益友;雖然逢遇良師益友,又難得聽聞正法;即使能夠聽聞正法,又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接受。若是有人,能夠這樣觀察,這才叫真正的人。①正見:對真理客觀、正確的認識。

「若是有人,能夠觀察欲界是變化無常的,乃至非想非非想處都是變化無常的,沒有永恆不變,因此不再追求三惡道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①。如此觀察後,就能覺悟到身體、財物、性命都是不堅固、不永久的,要用不堅之身,換取堅固之身。①非想非非想處天:修行禪定達到一定程度者,即能投生非想非非想處天。此天眾生常在定中,這種禪定,極其靜妙,已經沒有粗想,故稱「非想」,但仍有細想,故又稱「非非想」。非想非非想處天乃無色界的第四天,位於三界九地之頂,故又稱「有頂天」。佛法將眾生生存的環境分為三種:欲界、色界、無色界,又叫「三界」。欲界眾生尚有飲食、男女色情諸欲,故名「欲界」;色界眾生已無飲食、色情諸欲,但仍有物質的(色)身體以及住房、山河大地等(客觀物質世界)存在,故名「色界」;無色界眾生不僅沒有飲食以及男女色情諸欲,也沒有物質的身體和環境,眾生唯以心識住於定中,故名「無色界」。三界有苦有樂、苦樂皆有盡頭,最終皆難免墮落,因而不值得追求。

「若是有人,能夠禮拜供養、迎來送去各種福田,親手布施、親自操辦這些福德善事,這就叫以不堅之身換取堅固之身。

「什麼是以不堅之財換取堅固之財呢?若是有人,乃至能將自己的食物拿來布施,供養那些老弱病殘的路人,供養沙門、婆羅門等出家人以及那些貧窮下賤的人,這就叫以不堅之財換取堅固之財。

「那麼,什麼是以不堅之命換取堅固之命呢?若是有人,能夠修行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①等六念,念念不忘佛、法、僧三寶,念念不忘持戒、布施和行善,慈、悲、喜、舍,求證苦、寂、滅、道四種真理,正確認識生老病死,堅信作善得善、作惡得惡的因果報應,深知恩愛之人總有分離的時候;所有的眾生,都是因緣和合,沒有自在;在未曾得獲聖道之前,生死痛苦的力量巨大無比;一切世間之樂,總是與痛苦伴隨,因此即使身在其中,享福受苦,內心都不可受其污染,不可念念不忘,猶如冬天求火取暖,身子稍微暖和即應離開,不可貪著;雖然生活在苦樂之中,終不作惡,應當修持忍辱和布施兩種修行,利益眾生;深刻觀察痛苦和享樂這兩件事,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變化無常的;但凡開口言說,總能輕聲細語,善於教化眾生,使他們堅信佛法,如法修行;遠離無益修行的惡知識,內心沒有放逸,飲酒、賭博、射獵等事一概不做。這就是以不堅之命換取堅固之命。①念天:行善方能生天,故「念天」即是「念善」,念念不忘行善作福。

「善男子,若是有人,財物豐富並且事事如意自在,應當首先供養自己的父母、師長以及傳授自己佛法的和尚,包括那些長老和宣講正法的持法之人;供給病人、遠道而來之人以及出門遠行者所需要的一切;說話柔和,多有慚愧;不偏於信奉、敬重哪一位有德之人;若見持戒、多聞的賢聖,能以房屋、飲食、卧具、衣服、藥品等供養他們,深信眾僧之中有許多人有大功德,他們修行佛法,一心向道,得獲須陀洹果,乃至接近阿羅漢果、證得阿羅漢果,他們修行金剛三昧①、電光三昧②,功德廣大。如此觀想後,就能平等布施;如此平等布施,就能得獲無量福報。①金剛三昧:能通達一切諸法的三昧(即定)。因其堅固無比,能破一切煩惱,猶如金剛,故稱金剛三昧。②電光三昧:在真正見道的一剎那,如電光一閃,得見真道,這就叫電光三昧。

「因此,我在《鹿子經》中曾經告訴鹿子母說:『即使供養諸佛如來以及五百羅漢,還不能叫供養福田僧。倘若能於眾僧之中,供養一位貌似極惡的比丘,方可得獲無量福德果報。為什麼呢?這種比丘,雖是惡人,儘管不持戒律、不修善法,但由於多聞的緣故,也能演說聲聞、緣覺、菩薩三種菩提,他們知道因果,不誹謗佛法僧三寶,高舉如來無上殊勝大旗,具有正見,沒有謬論。』

「如果有人,能夠供養眾僧,即是供養佛、僧二寶;倘若又能觀想佛法功德微妙,這就是具足供養佛法僧三寶。

「如果有人,布施的時候不求果報,這就是供養無上菩提,具足成就布施波羅蜜。修行菩提道,未來能夠得獲無量功德,既能自利,同時也能利益他人。而修行菩提道的人,能夠修行慈悲,為了破除他人痛苦,甘願犧牲自己的快樂;未曾證得菩提時,心中沒有憂愁後悔,雖然知道菩提難得,知道追求菩提的覺悟之路漫長遙遠,但是內心始終沒有一絲退轉;為了眾生,無量世中,生生世世,甘願承受巨大痛苦煩惱,絕無疲憊厭煩;樂于謹依佛法而行,不求世間之樂,喜歡寂靜的生活,樂於出家修道;倘若不能出家,雖居家中,也像解脫之人一樣,不作眾惡,得獲戒戒①、定戒②、無漏戒③等三種戒法。①戒戒:即「別解脫戒」,指一般所說的戒。佛教七眾弟子為了出離生死苦海,經過一定的儀式,誓願受持佛制七眾戒中的某一種,在記憶里留下深刻印象,以後遇緣對境,便有防非止惡的作用,名為「別解脫戒」。②定戒:即「定共戒」,修行人得到禪定之後,欲界淫慾、瞋恨諸惡自不生起,能以定力降伏。但由於此等諸惡並未真正斷盡,倘若出定而成散心,此戒即忽爾滅亡,故也稱「隨心轉」。③無漏戒:即「道共戒」,斷滅一切惡法種子,一切諸惡不再生起。

「善男子,菩薩有兩種:一種在家、一種出家。出家菩薩謹依佛法修行,這個不難;在家菩薩謹依佛法修行,這個很難!為什麼呢?在家之人有許多惡因緣纏繞。」

分享

  • 我的博客
  • 微博
  • 微信
  • 朋友圈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從《二十二》的口碑效應來談群體和個人的關係
電影《二十二》,給你帶來哪些感悟?
二十二、論宮分用神配六親
寫給二十歲的自己
鄭氏星案新詮案二十二

TAG:白話 | 二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