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奏訓練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內容摘要:節奏是構成音樂的第一要素,節奏訓練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對節奏型進行分類,掌握節奏型的名稱,並配合節奏簡寫法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掌握和運用基本節奏型的能力;同時,有必要了解記憶的本質、過程及其規律,以強化節奏記憶能力。此外,重視休止符節奏的訓練,是節奏訓練中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

關 鍵 詞:視唱練耳 節奏訓練 記憶 休止符

節奏訓練是視唱練耳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對於發展學生的節拍感、節奏感、速度感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節奏訓練中,掌握基本節奏型是基礎也是關鍵,但在實際的學習中,由於節奏形態多種多樣、千變萬化,一些學生往往理不清頭緒,不得要領,在節奏的聽、說、讀、寫方面難以取得明顯的進步。還有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忽略休止符的表現作用,不重視對休止符節奏的訓練。本文針對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談一些個人觀點,並提出相應的訓練思路和方法。

一、節奏訓練的重要性

節奏一詞來源於希臘文,原意為均勻地進行。廣義來說,節奏一詞的含義指事物均勻、規整的交替進行。四季的輪迴,晝夜的更替,都可稱為節奏,就是人體本身也是有節奏的,如心跳、脈搏、呼吸等,都屬於人體內固有的生理節奏,這也是人類理解音樂節奏的生理基礎。狹義來說,音樂中的節奏是指組織起來的、包括多種時值的音的長短與強弱關係,它涉及了音樂中與時間有關的所有因素。由於節奏本身就意味著一種時間的概念,因此有人稱節奏為「音樂的時間形式」①。節奏與節拍、重音、時值、休止、小節、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密切相關。

節奏是構成音樂的第一要素,它不僅將樂音有機地進行組織,推動樂音運動,形成有序發展的音樂,更賦予了音樂強大的生命力,音樂沒有節奏就失去了表達音樂思維的能力。從音樂發展的歷史來看,「節奏是音樂中最早出現的要素,原始部落的音樂除節奏外,幾乎沒有其他要素。節奏亦可脫離其他要素而獨立存在。」 ②在很多近現代音樂中,節奏的功能與作用已遠超過了音高,尤其是一些打擊樂作品,已經不再像傳統音樂那樣受到拍號、小節線的限制,而是使用複雜、充滿新意甚至怪異、多變的節奏來體現作品的構思和魅力。

節奏訓練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德國音樂教育家奧爾夫認為:「音樂構成的第一要素是節奏,不是旋律。」③因此,奧爾夫特彆強調從節奏入手進行音樂教育。節奏訓練的目的是發展學生的節拍感、節奏感、速度感,培養學生的音樂感覺、音樂表現與音樂思維能力。對各種節奏的準確把握及其表現,是成功表現音樂的首要因素,也是衡量學生音樂素質高低的重要指標。單純從視唱練耳這門課程的學習來說,如果節奏部分沒有掌握好,必定會影響到對旋律的聽覺分析,因為旋律中就綜合了節奏因素。從音樂表演實踐來說,節拍感差,不能准

確表現節奏,就會影響到對音樂作品的表現。所以,應該高度重視節奏訓練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重要性。

二、基本節奏型的掌握

1.節奏型分類

節奏有著千變萬化的組織形態,各種不同長短時值的樂音有機地進行結合,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節奏型。為了讓學生更清晰地認知不同的節奏型,並且能夠方便記憶,就需要將節奏型按其組合規律進行分類。

常見的節奏型有平均型、附點型、切分型、連音型等,各種節奏型在不同的節拍中有著各自不同的組織形式。首先要掌握單位拍為四分音符的節奏型,通過聽、說、讀、寫等多種方式反覆練習,熟練掌握一拍和兩拍的基本節奏型,看見符號就能反應出讀法和名稱,聽到音響或名稱就能反應出符號,達到從音響到符號、從符號到音響的快速轉換。單位拍為八分音符的節奏是學生學習中的薄弱環節,很多學生對3/8、6/8等節拍的節奏聽辨——尤其是聽寫存在障礙。掌握這類節奏型首先要搞清楚單位拍的變化,表示單位拍的音符改變,其他音符所表示的時值也隨之改變。以八分音符為一拍,四分音符就是兩拍,附點四分音符就是三拍,十六分音符就是半拍,三十二分音符就是1/4拍。清楚了每一種音符所表示的時值,才能掌握好節奏型。實際上,很多複雜的節奏型是在簡單的基本節奏型上經過顛倒、分裂、加入附點、休止符或連線而派生出來的,只要掌握了最基本的節奏型,再加以變通,其他複雜的節奏型也就能夠迎刃而解。

2.掌握節奏型的名稱

在節奏訓練中,聽、讀、寫節奏是學生習慣運用的練習方式,但說節奏名稱的練習方式往往容易被忽視,所以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在對節奏進行命名時應盡量簡潔明確,以便於記憶。基本音符可簡稱為全(全音符)、二(二分音符)、四(四分音符)、八(八分音符)、十六(十六分音符)、三十二(三十二分音符)等。一些常見的基本節奏型可命名為:二八(一拍兩個八分音符)、八十六(前八後十六)、十六八(前十六後八)、四十六(一拍四個十六分)、小附點(一拍的附點)、小後附點(一拍的後附點)、大附點(兩拍的附點)、大後附點(兩拍的後附點)、小切分(一拍的切分)、大切分(兩拍的切分)、三切分(三拍的連續切分)、四切分(四拍的連續切分)、小三(一拍的三連音)、大三(兩拍的三連音),等等。節奏型千變萬化,名稱也多種多樣,這裡不可能詳盡,只是列舉一些常用的名稱。要讓學生熟練掌握這些最基本的節奏型名稱,在不方便或不需要書寫的情況下,能夠以說名稱的方式進行節奏練習。

3.節奏簡寫法的使用

在節奏訓練過程中,有些學生往往是能聽、能說、能讀節奏,但不能快速準確地聽寫節奏。要解決這一問題,除了熟練掌握各種節奏型的書寫形態以外,還要重視節奏簡寫法的使用,以加快記譜速度,提高記譜效率。

以書寫一拍四個十六分音符為例,如果完整地將符頭、符桿、符杠寫出來,需要十筆,或者將符桿與符頭連成一筆寫,也需要六筆。但如果用兩條橫線(也就是符杠)來代替四個十六分音符,則只需要兩筆。這就是簡寫法的優勢,可以極大地縮減書寫時間,加快記譜速度。對於用八分及以上音符所構成的節奏型,都可以採用簡寫法,先用符杠記下節奏形態,最後再填充符桿、符頭。此外,也可以用點符頭的方式進行簡寫,先將聽到的節奏按適當的距離點出符頭,最後再填充符桿、符尾。簡寫法對於聽寫較為密集的節奏最能體現其優勢。教學實踐證明,熟練掌握了各種節奏型,並且能夠使用簡寫法的學生,在聽寫節奏時,能夠與老師的彈奏同步完成。這其中,簡寫法對於加快書寫速度、提高記譜效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三、節奏的記憶

在節奏訓練中,模仿和聽寫節奏主要考察的是學生對節奏的記憶能力。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模仿或寫出聽到的節奏。首先必須要記住,這其中記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記憶是人腦對過去經歷過的事物的反映。按照信息加工理論,記憶的過程可以分為編碼、存儲、提取三個階段。記憶以表象的形式保留在大腦中,又以表象的形式再現出來。表象是指過去感知過的事物不在面前時在頭腦中重現出來的形象,可分為視覺表象、聽覺表象、運動覺表象等。表象是記憶的主要內容。④

當聽完一段節奏後,聽覺感受到的音響雖然停止了,但節奏的音響在大腦中並沒有消失,而是以聽覺表象的形式保留一定的時間,這樣就形成了對節奏的記憶。

記憶的前提是識記。按照識記時的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識記可分為無意識記和有意識記。無意識記是事先沒有預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識記。例如,日常生活中在無意識狀態下所聽到的音樂在大腦中留下的記憶。有意識記是有預定目的、經過一定意志努力的識記,節奏聽寫過程中的記憶就屬於有意識記,是一種有目的、有準備的對所聽到的節奏進行編碼、存儲、提取的過程。從記憶的效果來看,有意識記的效果優於無意識記。⑤因此,在聽寫節奏的時候,一定要明確聽寫的目的和任務,做好充分的準備,這對聽寫的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因為明確的學習動機一方面能夠強化腦神經對音響感知的深度,是提高記憶效率的有利條件;另一方面能使人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識記對象上去,並採取各種方法實現它。科學研究表明:人對外界的感受,80%來自視覺,20%來自聽覺、觸覺等其他感覺,其中主要是聽覺。通過視覺獲取信息更為直接,信息量更大。「實驗證明,識記直觀形象的材料比識記詞的材料效果好,識記視覺性質的材料比識記聽覺性質的材料效果好。」⑥所以,節奏的學習過程,可以先從直觀、形象的視覺符號認識開始,即先進行視譜讀節奏的練習,通過視覺記憶加聽覺輔助記憶,形成對節奏的感性認識,然後再進行說和寫的練習,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

根據信息加工與保持時間的長短,記憶可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短時記憶指刺激停止作用後,其信息在頭腦中保持一分鐘左右的記憶。節奏模仿與聽寫過程中的記憶就屬於短時記憶。短時記憶的儲存特點有兩點:一是容量有限,大約為7±2個組塊。組塊是指人們生活中熟悉的、並加以組織的記憶單位,它可以是一個數字、一個詞,也可以是一組數字、短語或一個句子;二是其編碼方式主要以聽覺為主。⑦如果把一個節奏型看作一個組塊,從短時記憶的容量來看,節奏記憶的容量大約為5—9個節奏型。如果以一拍的節奏型為例,就應該是5—9拍,約合2/4拍的2—5個小節。如果以兩拍的節奏型為例,就應該是10—18拍,約合2/4拍的5—9個小節。根據這一計算結果,在節奏學習的初期,可以從四拍的節奏記憶開始,由少到多,循序漸進,慢慢增加到6拍、8拍、10拍……最多不超過18拍。如果以2/4拍為例,節奏練習最好不超過9小節。

四、重視對休止符節奏的訓練

休止符又稱「默符」或「無聲的音符」,用來表示音的時值的停頓。在音樂中,休止符一般起句讀作用,表明樂句的分句、換氣,但更重要的作用是為了表達音樂情緒、塑造音樂形象。休止符在音樂中的出現及其長短都是經過創作者精心安排的,它具有特定的表現作用,並不是可有可無、可長可短的,我們不應把休止符簡單理解為聲音的停頓,「而應看作具有一定情感的、內部飽和的沉寂瞬間。」⑧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一句詩來形容休止符的作用最為恰當,那就是:此時無聲勝有聲。而在實際的學習中,學生往往會忽略休止符的存在,視唱時或者不休止,或者不按照樂譜上標明的休止符時值準確進行休止。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違背了創作者的意圖,改變了作品應有的面貌,不忠實於原作。反映在節奏訓練中,很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一些學生遇到有休止符的節奏就抓瞎。因此,我們應該深入理解休止符在音樂中存在的意義,分析帶有休止符的節奏訓練中出現問題的原因,重視和加強對休止符節奏的訓練。

節拍與節奏是兩個緊密相聯但又有著區別的概念。節拍指的是音的強弱規律的循環重複,節奏則是在某種節拍基礎上的音的時值長短方面千變萬化的組織形態。音樂中出現休止符只意味著聲音的停頓,但節拍並沒有停止,依然在規律地循環往複,這一點是必須要強調的。有些學生之所以在節奏訓練中不能準確聽辨帶有休止符的節奏,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區分開節拍和節奏的概念,把二者混為一談,遇到休止的時候節拍也跟著停頓,勢必會造成混亂。另一個原因是人們通常習慣了音樂是有聲音的,而當音樂的聲音停頓(出現休止)時,會造成內心的期待感,聽覺上會感到不適應,內心的節拍感也停頓,當音樂的聲音再次響起時,又重新起拍,這樣也會造成節奏聽辨的混亂。

針對上述情況,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解決。首先,在節奏訓練中,老師應要求學生必須打著節拍進行練習,節拍要打得平穩、清晰、準確,以一下一上為一拍,前半拍與後半拍的拍點要打清楚,以便準確判斷音符或休止符的時值。當節奏中出現聲音的停頓時,不能慌亂,要意識到這是休止,節拍不能停,繼續平穩準確地打下去,根據節拍來判斷休止符的時值。其次,在掌握了不帶休止符的各種節奏型後,可以在任何位置用相同時值的休止符代替音符進行節奏訓練,使學生在聽覺上適應並習慣休止符的出現。練習中休止符的使用應注意由長到短、由少到多、由簡到繁、由易到難。此外,休止符節奏的學習還要注意與視唱結合,與音樂作品結合,做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

結語

綜上所述,節奏訓練在視唱練耳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掌握好這一環節,需要進行科學、系統的訓練,要有行之有效的訓練思路與方法,還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此外,節奏訓練中的一些細節,如休止符的表現作用及其訓練也是不容忽視的。只有在深刻理解節奏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和意義的基礎上,全面、多途徑地對節奏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和探索,才能在節奏訓練中不斷取得進步。

注釋:

①張前,王次炤.音樂美學基礎[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

②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 舞蹈)[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

③尹正文.視唱練耳教學法[M].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④⑤⑥⑦蔡笑岳.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⑧薛明鏡.視唱練耳基礎訓練及應試指導[M].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作者單位:重慶文理學院音樂學院
推薦閱讀:

野外台釣,請注意這些問題!
怪不得家中財運不旺 原來是這裡出了問題
你必須要知道的小葉紫檀手串常見問題匯總!
買房租房,這些戶型問題不容忽視!(上)
學長們再談談對以下幾個問題的理解:

TAG:節奏 | 訓練 | 注意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