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城》影評人不應刻意唱反調
《長城》海報
新華網12月19日報道 張藝謀執導的首部奇幻大片《長城》,上映3天就已斬獲近5億元票房,但仍遭遇了嚴重的口碑危機——多位影評「大V」給出了措辭嚴厲的差評,有人甚至拋出了「張藝謀已死」的論斷;豆瓣網頁面從首映日零點開始就被很多人狂刷「一星」,目前的評分僅為5.4分。
那些擁有巨大粉絲量和話語權的影評人,在客觀上製造了一個「沉默的螺旋」——很多看過《長城》的人覺得它並不像影評文章說的那樣差勁,但迫於輿論壓力不敢公開表達對影片的肯定;他們甚至會加入調侃、嘲弄導演、主演的隊伍,最終導致差評的聲音越來越大。
社會觀念多元、審美偏好各異,任何一部電影都不可能得到所有的好評,這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有批評,才有更多改進空間。但不太正常的,是媒體人楊時暘在一篇文章中概括的一種現象——「嘲諷張藝謀已經變成了一種政治正確,嘲諷中國式大片,更加安全無虞」。
影評人對電影的評判標準高於普通人,視角更有批判性,這都沒問題。但影評人的專業性,非要通過與普通觀眾唱反調來體現?觀眾說某部影片畫面精美,影評人就罵它是「加長版MV」;觀眾說某部電影故事精彩,影評人就說導演已放棄藝術追求;但如果觀眾說某部電影晦澀難懂,一定有影評人擺出「看不懂說明你沒文化」的姿態……
如果要對《長城》評分,7到8分應該是比較公允的。「士兵打怪獸」的故事雖然很簡單,但對一部試圖打入歐美主流電影市場的大片來說,這是最便于海外觀眾理解劇情的策略;色彩、中國元素的運用雖然「很張藝謀」,但工業光魔和維塔(代表作《魔戒》《阿凡達》《金剛》)聯手呈現的特效,卻是標準的好萊塢水準;即使很多人吐槽的「鮮肉」主演,在《長城》中的表現確有瑕疵,但也有明顯進步。
但在一些影評人的意識中,給這樣一部「爆米花電影」點贊是一件很Low的事情,寫稿時一定要「端著」,要時刻注意和普通觀眾拉開檔次。甚至有些影評人,為顯示自己的「逼格」,竟堂而皇之地在影評中說,《長城》不用看也知道一定是爛片——連電影都沒看就能洋洋洒洒寫出幾千字的差評,也算是一個專業影評人的「基本修養」?
一些影評人故意與觀眾「唱反調」的現象,前些年就已有端倪,但在微信公號時代表現得更明顯。很多人都已注意到,微信公號的輿論生態很詭異,「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文章總能輕鬆獲得「10萬+」閱讀,但正經文章常常無人問津。一些影評人無疑也掌握了其中奧秘,動輒通過炮轟大片來體現自己的批評精神,以騙取更多點擊和打賞。
影評人不待見《長城》這樣的片子,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他們想籍此標榜自己的獨立性,宣示自己不是片方的「水軍」。問題是,有些「交口稱讚」的影評確有「槍稿」之嫌,但那些刻意地為罵而罵的「毒舌影評」,就一定代表獨立嗎?更何況,如今影視行業硝煙瀰漫,有些看似獨立的「差評」文章,完全有可能是競爭對手暗中安排的「黑水」。
在《長城》上映之後,外媒對其有贊有彈,有很多專業媒體都把這部電影看成是中美電影界開創式的革命性嘗試,期待看到一種能同時在中國和西方電影市場取得成功的全新電影製作模式。一個多月後,《長城》還將史無前例地在全球多個國家大規模上映——這或許是海外觀眾自《英雄》以來,最能近距離感受中國文化的一次契機。
文藝批評也是正能量,《長城》並非不能批評。尤其對於張藝謀這樣的名導、1.5億美元投入的大製作,大家的期望值相對會更高。但是,一個真正值得尊敬的影評人,早該放下「商業片比藝術片低一級」的陳見,也沒必要通過刻意地標新立異、故作姿態來「刷存在感」。
這年頭,要把《長城》這種具有探索意義的電影的口碑搞臭並不難。但一些影評人可能都沒意識到,那些「毒舌影評」對中國電影的殺傷力可能非常巨大——如果連《長城》這種各方面表現尚可的片子都得不到認可,電影工作者、投資者以後的選擇會更謹慎,中國電影「走出去」步子會更艱難,中國電影以後真要一直「自娛自樂」嗎?
有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第一波差評逐漸退潮後,觀眾在社交媒體上對《長城》的評價,已從「真有影評人說的那麼差嗎」,變成了「其實還是值得一看」。在更方便觀眾購票觀影的貓眼、格瓦拉,觀眾分別給了《長城》8.4分、8.0分的高分;而在豆瓣網上,《長城》上映第4日的評分也比前一日增加了0.1分,未來不排除口碑會有緩慢回升的可能。即使有被誣為「水軍」的風險,我還是要說一句:電影好不好,誰看誰知道。
(獨立影評人孫博寧)
推薦閱讀:
※《紅海行動》:在男權世界裡,女人怎樣才能活得更好
※聶隱娘的故鄉與返鄉之路
※《湮滅》屬於科幻片還是哲學片?
※70年前轟動全國的影片即將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