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泄漏系水汽帶出核素(圖)
岳錫明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日本福島核泄漏發生後,我省衛生部門啟動應急預案,專門制訂了《江蘇省應對日本核電站放射性泄漏食品與飲水監測方案》,我省相關放射防護專家也參與了監測方案的討論。曾多次參與我國核電站建設衛生評價的岳錫明主任技師,根據現狀對福島核泄漏的救援工作持相對樂觀的態度。
為啥恐慌?
把核電站當成核武器了
「以前我們國家對『核』一直很保密,老百姓的核知識比較缺乏,以至於容易產生恐懼。」岳錫明認為,日本福島核泄漏事件讓國人如此恐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很多人把「核武器」與「核電站」這兩個概念混淆了,「把核武器跟核電站等同了。」
「其實,核武器跟核電站是完全不同的,原子彈是讓巨大能量在瞬間爆發,而核電站是讓能量受到控制地慢慢釋放;而且裡邊原料鈾的含量是絕對不一樣的,」岳錫明介紹,現在核燃料鈾的濃度一般是在3%左右,最高可能達到4%多一點,而製造核武器的鈾含量要達到90%以上;另外,核燃料棒的外面,還有一層金屬的保護殼。
「原子彈中的鈾平時分成兩部分,不靠一起,當它們靠在一起,就會發生爆炸,」而相比之下,核燃料棒即使堆在一起,也遠不可能達到爆炸的程度,不可能發生爆炸。」核武器與核電站並不是一回事,而老百姓卻將之混淆,恐懼也因此而生。
反應堆炸了?
氫氣爆炸非反應堆爆炸
「日本反應堆炸了!」這樣的消息在網上瘋狂流傳。對此岳錫明表示,從目前資料分析,「確實不是反應堆炸了,而是反應堆殼中的高溫氫氣衝出來以後,遇到空氣中的氧氣,進而引發燃燒爆炸。」
迄今為止,全世界共發生過三次大的核電站事故:1979年3月,美國三里島核電站發生泄漏事故,事故發生後美國處理得非常及時有效,所
以沒有造成嚴重後果,沒有人員傷害,當時定級為5級。第二次是1986年4月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爆炸事故,定位為最高級7級。再就是此次的日本福島核事故,目前被定為5級。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反應堆,沒有專門的安全殼,而且外面是一個石墨堆,也就是碳,」岳錫明分析,當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反應堆突然發生爆炸時,「高溫的石墨堆遇到氧氣後,馬上就燃燒爆炸,爆炸氣流和大量的灰土一下子就衝到高空平流層去了。」
石墨燃燒產生了大量灰塵,灰塵就攜帶著核物質,在平流層中開始了環球飛行,一路飄灑,導致那次事故污染的範圍比較大以至於當時南京都檢測到,所幸其含量極低,對健康並未產生影響。而這次福島核泄漏事故,「由於反應堆已經自動停堆了,不存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那樣的條件,所以不會像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那樣嚴重。」
為何出現泄漏?
沸水堆,水汽帶出核素
福島核電站機組已經停堆了,但核泄漏卻發生了,這又是為何?對此岳錫明分析說,它的堆型與我國核電站的堆型不同,「它這個堆型是『沸水堆』。」而沸水堆的一個特點就是:燃料棒產生的水蒸氣直接在反應堆的堆型裡邊,推動發電機。爆炸之後,出來的水蒸氣裡面本身就含有放射性物質,從而出現核泄漏。
而相比之下,中國採用的是「壓水堆」技術:反應堆裡邊的水不直接出來,而是通過第二個迴路來跟它進行熱交換;接著第二個迴路產生的水蒸氣才去推動發電機,「在我們的第二個迴路裡面,基本上是沒有放射性的。」
為何救援難?
備用電力系統被震壞
核反應堆都有一套自救系統,當主系統不能使用時,備用發電機能自己發電,用來自救。既然已經停堆了,為何這次未能及時自救呢?岳錫明分析,這次日本大地震毀壞了一些備用的電力系統,從而導致連自救的電力都沒有了,「沸水堆裡邊必須要有水進行冷卻,就不會再產生那麼多的熱量了;而現在沒有電力確保水循環,導致熱量進一步增強,並可能帶來反應堆堆心核燃料棒外殼熔解的後果,一旦堆心核燃料棒外殼遭到破壞,接下來就會釋放放射性物質,造成更大範圍的污染。」
「從現有情況來看,它不可能像切爾諾貝利那樣,一下子躥到平流層當中去,」岳錫明表示,核污染基本上還是在低空當中,影響範圍有限。而隨著電力系統的逐步修復,「福島核電站事故對我國的影響,我還是持相對樂觀的態度。」
碘片要買嗎?
沒必要,由政府往下發
對於搶鹽風潮,岳錫明表示,一部分人知道核事故爆炸,空氣中會出現碘-131,認為碘可以防輻射,「但是他們不知道這個碘是需要一定劑量才能防護的,更不知道究竟多少的量才能達到防護目的,」他表示,再加上「老百姓本來就有從眾心理,看到別人買,他也會跟風去買。」
根據監測,日本大地震發生後,位於連雲港的田灣核電站運行正常,周圍環境輻射水平也在正常範圍。相關專家介紹,其安全設計優於當前世界上正在運行的絕大部分核電站。
「國家在田灣核電站附近儲存了近20萬片的碘片,」岳錫明表示,碘片根本不需要老百姓出錢,「它是由政府往下發的,如果發生很嚴重的核事故,測到碘-131了,才會發給周邊一定範圍內的居民。」
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的甲狀腺出現問題,醫生讓你服用才有一定的必要,盲目服碘對人體健康反而有害。」碘片保存時間是很短的,它容易失效或揮發,要按時更換。「因此自己去儲存碘片也是沒有必要的。」記者 臧曉松
作者:臧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