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灸探邃
【前言】:14期針灸傳習班田xx同學把在新浪博客「明空醫話」中關於針灸的文字做了一些整理,反應了我在針灸教學中的所思所想,雖然還粗糙,針灸愛好者不妨一讀,或能有益。——白粹昭 2013年4月24日
推拿按摩的手法和針刺手法是相通的, 要能「機觸於外, 巧生於內;法從手出,手隨心轉」。
針是手的延伸,當針刺到病所,要細心體會其間的變化,要有語言和患者及時的溝通。
如在腹部取肓俞、天樞、大橫諸穴,患者病情多是虛實錯雜。體虛且氣血阻滯者宜由淺漸深,當你的針刺入穴位時,要找到病所,這樣的感受在腹部諸穴更易於體會。腹部血多氣多,易於體會針下的變化。而在頭部、百會、上星,你是不好體會針下的諸多變化的。
穴位分天、人、地。要找到病在穴位天人地的哪個位置。病所也有它的上中下。
體虛者,第一次,宜刺在病所上部,待上部氣血通暢,再調整中下部。如果體虛者,一次深透病所,患者當時就受不了這個憋痛,漲痛的針感,或著針後會幾日腹部絞痛。
在針灸的同時宜配合養血,益氣的藥物,及時的充養血脈。
這個針後「痛」的反應是針的後續效應,是在繼續通阻滯的經絡。養血益氣的藥物就象後備部隊去增援,可以幫助掃除病邪,暢通經脈。
若患者是實證為主,且是盛年,或素體健壯,可深刺,久留針。體型肥大的患者,針肓俞、天樞、大橫,可刺入四寸(75mm)。這樣才可以有調整臟腑,滌盪腸胃之功效。
雖然古人云「前面(指腹部)深似井,後面(指背部)薄似餅」。但在腹部進針也要舒緩自然,這樣給腹內的血管和腸腔一個自然躲避的過程.
旋轉進針,就是邊快速捻轉,邊向內透入,透過這層膜布一個小米粒大的距離。在透過這層膜布時,針感很強,我感覺只有透過才可治病,不然如隔靴搔癢,透過就可以,不宜深入。還是要掌握好分寸、火侯,不可猛浪。
腹內一陣一陣的作痛, 如「翻江倒海」。我告訴他這是正邪相爭。
雖阻滯在下腹, 在臍旁, 但亦取建里, 三里等穴位, 這樣配伍,簡單理解, 要對病邪一個出路, 輸之,導之也。不要關門打狗,把狗趕跑就是了。
淺論得氣 在《靈樞》中說:刺之要,氣至而有效,若風吹雲,明乎若見蒼天。
談暈針 在臨床中總會有暈針的現象。第一次接受針灸,最好是躺下,這樣會放鬆,不易暈針。
喻病 也是個活物, 有其生命力, 在體內盤據日久, 自不會輕易搬家. 是要曉之以理, 動之以情, 恩威並施。你看, 葯,有君臣佐使,使,是報信的, 是要給病也要報個信, 大軍已至,還是搬家為好。病,也會有君臣佐使, 醫家自要能分辨清楚,對其君臣佐使是有不同的法術的。針灸、推拿,亦有此理。對病, 是又打又摸。打,打怕它;摸,撫慰它。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有句古語, 叫帶病延年, 帶病時, 人體內會激發出正氣不斷與之抗衡, 久病固疾, 是要有韜略對待的。
腹診是中醫傳統診斷方法之一,而中醫在臨床上已很少應用,幾乎已淹沒於現代西醫學的腹部觸診。當我們去觸摸腹部時,頭腦中想像的多是具體的內部器官,而缺少的是經絡和氣的觀念。在《通俗傷寒論按胸腹》中:「《內經》云:『胸腹者,臟腑之郭也』。。。。。。故胸腹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源,若欲知臟腑如何,則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診。而腹診從哪裡入手呢?我們看《釐正按摩要術》中的一段話,「診腹之要,以臍為先。人身之有臍,猶天之有北辰也。故名天樞,又曰神闕,是神氣之穴,為保生之根。徐按之而有力,氣應手者,內有神氣之守也。若按之而氣不應者,其守失常也(《陽山》)肚臍很重要,是人在出生前和母體溝通最重要的通路。有一個先天的生物場在這裡,是身體機能優劣重要的體現部位。
神魄,怎麼觀察它們的存在呢?我們平常說眼神,觀察一個人的「神」,往往是通過眼睛的,「視舉目,赤甚作極。」而魄呢?我們說一個人有魄力,內在的這個人肺氣要足。外形上,胸的輪廓會充實。有個成語叫「小腸雞肚」,形容人狹隘小氣。當然,不是人的個子高,魄力就大。許多作成大事業的人物,個子矮小,氣度偉岸。人體形態是有個比例的,內在是講究氣質的。
穴位釋名
肓俞——足少陰腎經, 臍旁開0.5寸. 肓指肓膜,與肓門前後相對, 腎脈由次深入肓膜, 才能上絡於心, 循喉嚨, 挾舌本.故名肓俞.
天樞——足陽明胃經,臍旁開兩寸,大腸暮穴,《素問六微旨大論》講「天樞之上,天氣主之, 天樞之下, 地氣之之。馬蒔注氣交者, 天地二氣之交接, 以人之身半天樞為界」。天樞有分清理濁,司升降之力,為中焦氣化的樞紐。
大橫——足太陰脾經, 在臍旁開4寸,《千金方》中治驚恐、心悸、少力。《會元》中說:「大橫者,是腹部腸膜橫結,足太陰之膏澤,橫貫腸胃以助消化,對人體健康有偉大之功。故名大橫」。2000年,倫敦大學科學家戴維溫格特教授提出神經元胃腸學科, 認為胃腸有可能成為人體第二大腦。神經元細胞除主要聚集在大腦外, 還大量聚集在腸胃。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醫學講脾主意,五臟有五志, 每個臟腑都和情志相關。大橫穴在《甲乙經》里講「主治大風逆氣, 多寒善悲」。通過針灸,也可對情志病有所調節。
膏肓——指心膈之間處,其膏生於脾,肓生於腎,兩者皆發於四椎之旁,穴當其處,因名膏肓。《左傳》中謂:「心下為膏」。〈定位〉第四胸椎下,督脈旁開3寸,於肩胛骨脊柱緣取穴。在《圖翼》中:「治百病,無所不療,虛贏瘦損,五勞七傷,諸病夢遺矢精,上氣咳逆」。古籍載本穴灸多則千壯,但須灸足三里引火下行,以免虛火上泛,上焦作熱。近代研究證明,針刺本穴可使血紅蛋白增加,紅細胞數上升,提前糾正貧血狀態的效應。師曰,在醫學上很重視膏肓穴,找准穴位後,用灸不用針,要灸300—500壯(一個米粒大的艾絨團叫壯,用艾眷也行)。我考慮有些很重的慢性病是胸,腹腔裡面的淋巴有很多障礙,灸這個穴位時間長了,感覺胸腹部一股熱流下去,病就好了,估計這是淋巴循環的障礙有改變。所以好多慢性病都灸膏肓穴,而且灸的好都會有這種感覺。這從中醫,氣功膜的道理來講,是非常有意義的。
肓門——〈穴名〉出入之處為門,穴在三焦之旁,內連三焦,上有膏肓,前有肓俞,此穴猶肓穴之門戶,為三焦之氣往來出入之處,考肓之原根於腎,上生肝系,在十三椎旁,穴當其處,主治三焦諸疾,因名肓門。〈〈會元針灸學〉〉肓門者,膈之門也。〈定位〉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懸樞(督脈)旁開3寸處。在〈〈甲乙經〉〉用治婦人乳疾。〈〈千金方〉〉:主心下大堅。
胞肓——〈穴名〉胞指膀胱,肓指膜言。考膀胱與胞膜相連,胞膜連著腰下十九椎旁,穴當其處,主治癃閉下重,不得小便。針灸利膀胱,通小便,故名胞肓。〈定位〉在第二骶後空,督脈旁開三寸。
在上面的文字,我從師乘膜的理念,闡述三焦,引伸出三焦上中下三隔對應的膏肓,肓門,胞肓三穴。整體包容局部,在針灸中,是從局部入手,來調整整體。我們在臨床中,在穴位的應用中要有整體觀念,「牽一髮而動全身「也。這需要我們理論的修養,需要內在的功夫。
厚朴中醫藥論壇的徐文兵兄在給我的留言中,講還是針灸並用效果好。知音難求。現狀是針灸相對中藥已退其次,灸對於針是再次。看城鄉之間,很少有灸法的應用了。而灸法,安全,易於操作。我們幾千年的理念「一針二灸三服藥」是若有若無了。
肓俞穴在肚臍旁開一寸,針灸書上一般寫的是肚臍旁開五分,我們取旁開一寸,肚臍下旁開五分。在臨床診斷和治療中可以有廣泛的應用。以肚臍為界線,上為天,下為地。肚臍旁開2寸是天樞穴,天地氣化之樞紐。而肓兪穴既在天地之界線,又是沖脈之要衝。在《甲乙經》中說,肓指肓膜,腎脈由次深入肓膜。穴屬沖脈,足少陰之會。在做腹診中,婦科、男科,及諸多雜證,多可查出在此阻滯。拊之作痛,甚者,痛不可忍。針之,灸之,可調節先天腎經之氣血;天地溝通;沖脈的暢通,可使沖脈與十二經氣血交換無阻。
靜坐悟道,其覺在通。前一段時間我曾指導一患者靜坐,同時可默念「恬淡虛無」作口訣。來收攝心神,輔助治療。「恬淡虛無」一詞出自《內經》,默念「恬淡虛無」就是一個練功的方法。舌頭在口腔的運動,及其這個口形,就是一個交通任督二脈的過程。思想其內涵,也可收攝心神,逐漸體會到「真氣從之」的感和受。領悟生命活動的些許奧秘。恬淡虛無是一種精神的狀態,在這中精神狀態下體驗生命活動,主宰生命活動。孫思邈要求「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側隱之心..... 」能安神定志,這需要有內在修養,是一種境界,不是輕易做到的
推薦閱讀:
※一刻艾-對症下灸丨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的艾灸療法
※老中醫的五音療法——焦慮防治
※中醫用來洗粉還真挺好使的
※中醫能治什麼病之七:癌症
※舌頭動一動,快速緩解咽喉癢痛,比消炎藥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