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焦慮正在扼殺孩子的學習——父母必讀

 

幾乎每個媽媽都不由自主地期待自己的孩子能表現完美,既能努力學習上進,又能心情愉快輕鬆。如果有問題出現,媽媽通常會本能地焦慮和自責。在這些感受背後,隱藏一個很深的默認設定,就是媽媽天然地認為孩子是自己的作品,她的成功是自己的作品,她的失敗也是。其實,這是一個需要放下的錯誤信念。事實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作品,你和她的關係才是你的作品。

 

孩子是生命之火的兒女,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去完成她/他獨特的人生功課。她有許多屬於她自己的特性、創造力、潛力,不是得之於你,你不必居功。她有許多屬於她自己的舊創傷、模式、局限,不是得之於你,你不必自責。

你和她的關係,才是你一手創造的,她能否從你這裡感受到關懷、愛和理解,是由你決定的。她是否能從你的生活方式中學會更好地去看待自己,更好地理解自己和這個世界,這是你可以決定的。她能從你身上學到多少,受到多少啟發,是你決定的。

這是需要媽媽們時刻提醒自己的新觀念: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作品,你和她/他的關係才是你的作品。

 

一個孩子的學習狀況不太好,因素是多方面的,家長能夠改善到的因素主要是三個:1,孩子因轉學、生病、習慣未成等而造成的基礎知識的欠缺,2,媽媽在面對孩子成績表現不佳時的情緒狀態糟糕(媽媽自身在學習上的創傷而引發的擔憂恐懼等),3,媽媽與孩子溝通互動的品質低下,製造出更多壓力緊張氛圍。

 

大多數時候,家長只聚焦在改善第一個問題,不斷想辦法、制定計劃、請家教等,直接給孩子加碼,只因為第一個問題是最容易著手的,但家長不知道的是,最容易著手的方法,並不能長期見效。剛開始還能執行幾天,逐漸就會發現孩子越來越不配合。

 

不懂得潛意識的運作模式,不懂得大腦的運作機制,就以為第二,第三個問題不重要。恰恰相反,只有第二、第三個問題解決好了,第一個問題就迎刃而解。因為家中氛圍與父母情緒狀態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意願,嚴重影響學習的效率。

 

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品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你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推動他。沒有一個好的溝通品質,所有你的苦心積慮,都只會造成更多的反感與抗拒,孩子又怎麼可能跟隨你的指引呢?

 

希望所有在為孩子學習操心的媽媽,都能明白「學習不是一個機械化的動作,學習是一個人各種感官協調運作才能達致最高效率的事」,就是說,一般情況下,一個孩子不開心,大腦的運作效率就很低,許多功能受壓抑,思考能力也不靈活了。更不要說,學習的意願也完全被破壞了,只剩下「被迫完成任務、應付老師家長」的討厭感覺。

 

我們回頭去看北野武的那個故事(相關連接已附在文尾),他母親從小逼迫他按照既定方式去學習,最終沒有奏效,即便考上工學院,還是退學了事。當北野武省略掉自己獨立思考和奮鬥的過程,而直接跳到他功成名就的時候,讀者會輕率地以為這是母親逼迫的結果。

其實,正如前面我說的,親子關係才是母親的作品,直到母親去世之前,北野武都無法感受到母親的柔軟的愛,而多年疏於來往,不與母親照面,這絕不能說是一份成功的親子關係。要等到母親去世之後,看到母親為他偷偷存下的錢,才能感受到母愛的存在,這難道不是一份遲到的感悟嗎?而造成一份愛阻滯了半個世紀,才能被感覺到,不正是母親錯誤的方式造成的?

 

孩子自出生就擁有自己特殊的天賦與業力,才華與缺點,孩子並不是父母的作品。北野武的演藝才華並不是家傳,而是自有資源。但父母如何與孩子互動,會深深地影響到這份天賦的發揮。有的孩子生命力極其頑強,即使倍受打擊還是努力生長,有的孩子卻容易在父母的影響下而收縮壓抑自己,變得暗淡無光。你施與了什麼樣的影響給你的孩子呢?不要忘了,親子關係才是父母的作品,這份關係的品質如何,有沒有愛、溫暖、信任的感覺在流動,這才是檢驗父母的標準。

 

昨晚老公也跟我談到北野武的那篇文章,我說大多數人看了這篇文章的第一反應都是深深感動,也許還會流幾滴眼淚,覺得母愛真是偉大,做兒女的一直不能體諒父母的苦心,父母還是一心一意地為孩子著想。似乎無意當中,我們就默認了在這樣的世俗情節里,錯的永遠是孩子,對的永遠是父母。所以,父母就可以更加理直氣壯地把自己的意願以愛之名強加於孩子身上了。

 

文學作品的特點就是煽情,文學家和藝術家都是在感性的世界裡興風作浪的人,問題就在於常常不顧完整事實和客觀邏輯,只任意放大自己所好的部分。讀者觀眾對文學藝術容易著迷,也是因為內心並不在乎真相是什麼,只想要滿足情感所需的刺激而已。

 

但是心靈的成長過程就絕不能這樣盲目下去,成長就是為了變得更加有智慧,有智慧的一個重要指標就在是否能以完整全觀的視野來看待這個世界。

 

作為父母,如果真正愛孩子,為何不給予孩子需要的自由和尊重?為何要用書本換下棒球手套,剝奪孩子那得之不易的一點快樂?為何不能爽快支持孩子去發展他的興趣,而強迫他去上毫無感覺的工程學院?為何不能溫言暖語,讚賞孩子的成就,而要用鄙夷的方式刻薄以求?

 

作為父母,如果真正愛孩子,為何不能突破自己的局限,讓自己能夠去懂得孩子的需要?反而還一味堅持自己的狹隘觀念,要求孩子像個成人一樣來體諒自己?如果真的愛孩子,為何不能接納原諒孩子的無知,反而長期抱怨孩子不聽話,讓孩子心生內疚?

 

不管最後為了孩子儲蓄了多少錢,自己犧牲了多少物質享受,這樣的付出也僅僅表示這份母愛的境界停留在生存擔憂的層面上,是的,這份愛不能否認,可是,境界不高,因為,人不是動物,只求活著就夠了。

 

東方文化中,世俗觀念都以為留下財富給子孫是最有愛的表達,其實這是很物化的愛,把生存當成人生唯一重要的事,是對人的存在的多層次性的降格和貶低。人不僅是肉體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存在。物質滿足的是肉體存在的需求,就好像大米、麵食、蔬菜滿足了胃的需求,而只有愛、尊重和溫暖才能滿足心靈的需求。

 

完整全觀的視野,就是不要被傳統觀念所局限,要學會看到一個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一個孩子的發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不要再幻想給予孩子充足的物質生活條件,就能換得一個健康自信的人格,這是不會發生的,因為它不符合因果律。想要孩子發展成為有力量、有責任感、有能力、有自信的人,就必須要去搞懂這個果需要什麼因來種。

 

北野武的故事容易讓人感慨同情,產生母愛偉大的錯覺,就是因為大家只站在了母親的角色上看事情,而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感同身受。假如換做是你自己有一位這樣的母親,你也一定會覺得壓抑不滿,想要逃離。無論你今後有沒有功成名就,你都不會認為母親有幫助到你什麼,無論你是否得到一筆遺產,都不能抹去過去幾十年歲月你所嘗到的被管控打壓的孤獨滋味。

 

(以下是文中所提北野武故事的相關連接)

北野武:我用盡一生與母親較量,最終滿盤皆輸

推薦閱讀:

焦慮症心理分析:害怕自己會出錯
你的偽認知升級,正在加重你的焦慮
反反覆復的焦慮
喜大普奔!你的難言之隱有治了
焦慮症和抑鬱症的區別

TAG:孩子 | 父母 | 學習 | 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