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關「詩聖」名號分析

有關「詩聖」名號分析

紫雨推薦:此文有助於在創作詩詞聯曲時,為了格律聲韻的需要,   在引用古代詩人的名字時,任意選用以調節平仄。同時,也是一種   積累,加深理解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和詩人的性格。   推薦指數:四星     有關「詩聖」名號分析---祁和暉------------------------------------------------------------中國詩史上有給詩人起「渾名稱謂」的習慣。往往以一個「渾名」或「別稱」 去概括人們對這位詩人特徵的認識,除李白詩仙、杜甫詩聖之外,其他如詩鬼李賀、詩神白居易(蘇軾亦曾被稱此號)。劉禹錫被白居易稱為「詩豪」;王昌齡、王維曾被人稱為「詩天子」;賈島、釋無可被稱為「詩奴」;孟郊被稱為「詩囚」;晚唐羅鄴被稱為「詩虎」。此外,還有詩癖、詩魔、詩妖等怪稱。形成這種給詩人起「渾名」、「外號」的趣味和習慣,在心理文化學上也是一個頗可專題研究的課題。筆者粗略估計,這種習慣大約起源於西漢。可能是漢世尊稱《詩經》博士為詩宗這種文雅風習的世俗演化。《漢書·王式傳》中提到「博士江公,世為魯詩宗」 。其義指江公為治魯《詩》的讀書人視為宗師。至唐代「詩宗」一詞詞義轉化,不再與《詩經》學派相關。如姚合《寄陝州王司馬》稱:「自當台直無因醉,一別詩宗更懶吟」。魏晉世稱許「詩家巨擘」通常用語為「詩伯」,也就是「詩老大」、 「詩霸」之意。到唐代社會富庶,人際關係環境寬鬆,讀書人之間喜互稱排行。詩評中亦喜取「渾號」。「渾號」中自有高下蔡田分寸。在唐宋之世,「詩聖」一詞雖未發明出來,但對杜甫更無其他任何譏嘲調侃類渾稱。每提到杜甫,上下人等都表現出恭肅敬重的心態。對「聖人」是不能調侃的。可見唐宋人心目中杜甫已是聖人。中國詩人中唯杜甫稱謂最多。在諸多稱謂中,「詩聖」一稱出現最晚,也最崇高。除「詩聖」稱之外,人們對杜甫還有很多的敬稱和親稱。如:老杜、杜公——敬崇稱;杜陵、少陵——郡望稱;杜拾遺、杜工部——職官稱;子美、杜二——親密稱;杜甫——姓名稱。在杜學中人們用得更多的是老杜、少陵二稱。「詩聖」尊稱只能是在很正式的評價場合才用,不能用作隨常稱謂。「詩聖」不同於「渾名」、「別號」之類,可含調侃。「詩聖」是輝煌肅然的一頂桂冠。上下三千年,這頂桂冠只有杜甫一人獲得。李白、杜甫這對盛唐詩壇的雙子星座,人們習稱「李杜」。杜甫生前對李白非常崇拜,這種崇拜發自內心,不因俗世的政治風波而改變。永王李lín@④之亂平定後,朝中有人認為李白參加過李lín@④軍幕工作而要重治李白「附逆」之罪。杜甫即時明確表態說:「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杜甫愛慕李白詩才,成為當世李白最深摯的知音。「李白詩無敵」,「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李白流放後,杜甫預言李白將永垂不朽:「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李杜友誼,李杜並垂不朽的詩歌成就,使後世把二人看成一組特異的文化現象加以並稱。其實李杜並稱,在中國歷史上先後有若干對。世人卻逐漸形成用「李杜」專稱李白、杜甫。其他對「李杜」亦逐漸不為後人所共知。  東漢李固杜喬因共同反對權臣梁異而被殺,當世合稱李杜:「李杜司職,明心合力」(《後漢書·李杜傳贊》)。稍後李膺、杜密同被黨錮之禍而入獄,時人同情合稱李杜:「黨事既起,免歸本郡,與李膺俱坐,而名行相次,故時人亦稱李杜焉。」(《後漢書·杜密傳》)東漢還有第三對李杜,為李雲、杜眾。李雲因忠諫獲罪,杜眾上書願與李雲同死。二人的友誼義氣被當世並稱李杜。唐代李杜並稱比漢世少一對,為兩對。盛唐李白杜甫,同為詩界巨擘,友誼義氣深摯,後世並稱李杜。晚唐李商隱、杜牧同為晚唐詩壇大家,後世亦稱為小李杜。漢唐兩世五對李杜中,唯李白、杜甫最為知名。幾乎婦孺皆知,乃至「李杜」逐漸發展成二人的專指。凡提李杜不加前提說明,必指李白、杜甫。五對李杜都是歷史名人,偏偏李白、杜甫獨成「李杜」專稱。歷史的篩選作用,不知該看成有情?還是無情?李白杜甫這一對「李杜」在形成專指中,都伴隨而產生過神話式傳說。有關李白的神話傳說,在李白生前已開端。賀知章一見而驚其風采呼為謫仙人。身後范傳正作「李公新墓碑」,已然行文說:「公之生也……先夫人夢長庚而告祥,名之與字,咸所取象。」長庚星即俗常所稱太白金星。李白是太白金星投胎。故其詩才乃天縱,故必成詩仙。在神話傳說中,杜甫也是「天使下謫」,是文星下凡。天帝敕封其在人間成詩王,並賜以詩王石印為憑。相傳為唐·馮贄所作的《雲仙雜記》記了一則杜甫的神話。道是:「杜子美十餘歲,夢人令采文於康水。覺而問人,此水在二十里外。乃往求之。見鵝冠童子告曰:『汝本文星典吏,天使下謫,為唐世文章瑞。九雲誥已降,可於豆壠下取。』甫依其言,果得一石,金字曰:『詩王本在陳芳國,九夜捫之麟篆熟,聲振扶桑享天福』。」從這則傳說的文氣名物看,愚以為不像唐人所編,而像筆記白話小說發達的後世創作。《四庫總目》據《墨庄漫錄》辨析為宋·王zhì@⑤偽托。《雲仙雜記》這裡寫了「聲振扶桑享天福」一句話殊難理解。此扶桑指金烏出沒之神木乎?亦指《南史》所提到的「在大漢國東二萬餘里」之「古國名」乎?徑直指日本國乎?從日本所藏日本留學生手抄本李善《昭明文選》殘卷看,中唐時《文選》已被手抄傳入日本。難道杜詩亦在唐世即傳入日本並為日本所重視么?且不管唐世杜詩在日本國的影響如何,但至遲在明代日本已掀起過舉國學習杜詩的高潮。北宋初有證可查杜詩已傳入日本。當時乃日本平安朝末期。明代邵傅所著《杜律集解》傳入日本。當時日本大詩人松尾芭蕉(1644—1694)受杜詩影響極大。他自稱是一位「品嘗杜甫心酒」的人。他死後,其陪葬的頭陀袋中恭敬地放著一部《杜工部集》。尊杜甫為詩聖,至遲從明清之世起已不只是中國人的認識,日本詩界也認同了「詩聖」的意義。二戰以後,日本處在戰後的恢復時期,需要激發人民中淳正的精神。杜甫成為培養這種淳正精神的歷史榜樣,於是在日本形成研杜的高潮。學者眾多,著述豐碩,出現了杜學專家。如大阪大學黑川洋一、京都大學鈴木虎雄。這位鈴木虎雄教授早在1928年即有《杜少陵詩集》成果面世。吉川幸次郎畢生從事杜甫研究。他撰寫了大量研杜論著。他稱杜甫為「地才」。認為:「杜甫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祖國大地,描寫普通人的苦惱和希望」,「杜甫本身太偉大了,其藝術尤其對偶之妙可以傲視萬邦」。杜甫是中國人的詩聖,也是漢字文化圈認同的詩聖。杜甫頭上這一頂詩聖桂冠,我們理當惜之又惜,永遠寶貴,永遠珍重,不斷發揚光大。1.「詩仙"李白李白(701-762)當然是大家公認的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天才詩人之一,大多數人認為他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祖籍隴西(今甘肅),一說生於中亞,但少年時即生活在蜀地,壯年漫遊天下,學道學劍,好酒任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離開了,後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他的詩,想像力「欲上青天攬明月」,氣勢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確無人能及。北宋初年,人們發現《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和《憶秦娥》「秦娥夢斷秦樓月」兩詞,又尊他為詞的始祖。有人懷疑那是後人所託,至今聚訟紛紜。其實,李白的樂府詩,當時已被之管弦,就是詞的濫觴了。至於歷來被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這兩首詞,格調高絕,氣象闊大,如果不屬於李白,又算作誰的作品為好呢?詩想像豐富奇特,風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被譽為「詩仙」。2. 詩聖」杜甫在形容自己的詩藝時,杜甫曾說過:「思飄雲物動,律中鬼神驚,毫髮無遺憾,波瀾獨老成」 的確,杜甫的七古、五古、七律、五律在唐代都是一流的,古體的七言詩在他手裡正式成立,古體的五言詩在他手裡變了格調,在「溫柔敦厚」外另開「沉著痛快」一派,五律,杜甫以前用來寫艷情、寫山水,他卻用來寫廣大的實在的人生,拓寬了詩歌領域。他的五律最多,差不多窮盡了這種體制的變化,七律精於組織,富於變化,七絕雖直抒胸臆,但頗有清新刻畫之句。他不大做樂府,但他描寫社會生活正是樂府的精神,他的寫實的態度也源於樂府。杜甫是一位集大成者和承前啟後的詩人,漢魏的渾樸古雅,六朝的藻麗纖穠、淡遠韶秀杜甫無一不備。杜甫之後沒有一個詩人不直接、間接學他的:韓愈跟著他將詩進一步散文化;而又造奇喻,押險韻,鋪張描寫,逞才使氣,是「沉著痛快」的詩,元稹、白居易將杜甫寫實的表現人生的態度理論化,導引了「新樂府」運動。也是元稹,在為杜甫寫的墓志銘中,對杜甫的創作進行了全面的評價,並許以最高的地位。兩宋詩之冠冕的江西詩派: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三宗都以杜甫為祖、金、元、明之詩壇巨擘都是杜甫為之開先。陸遊有詩曰:千載《詩》亡不復刪少陵談笑即追還嘗憎晚輩言「詩史」《清廟》《生民》伯仲間。他視人們尊杜詩為詩史為不足,必置於雅、頌之音中猶若詩中之經才好。秦觀在《韓愈論》中,將孔子與杜甫同提並論,孔子對我國古代文化的總結整理之功可用集大成者來贊,「嗚呼,杜氏。。。亦集詩文之大成者歟」,雖未直接稱聖,實亦許之矣。到了明代,杜甫已經正是被稱為詩聖了。正是因為杜甫推崇儒家思想,再加上其詩歌的影響,才被後世稱為詩聖."聖"在古代是對儒家人物的神化評價和稱號.其詩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厚。境界廣闊,人稱為「詩聖」。3.「詩佛」王維字摩詰,河東人。工書畫,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士擢第,調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藥陽喑,拘於菩提寺。祿山宴凝碧池,維潛賦詩悲悼,聞於行在。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授太子中允,遷中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維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寧薛諸王附馬豪貴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山水絕勝,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篤於奉佛,晚年長齋禪誦。一日,忽索筆作書數紙,別弟縉及平生親故,舍筆而卒。贈秘書監。這種稱謂除了有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之外,也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代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4.「詩囚」孟郊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人。進士出身,曾任溧陽尉、協律郎等職。在孟郊的一生中,「春風得意」的日子非常的短暫。他一生幾乎都貧困潦倒,連死後的喪事也是韓愈等友人集資操辦的。雖然他生活貧困,仕途短暫,但正是這樣的生活困境,才鑄就了他陰鬱、冷峭、樸重的詩風,成為唐代著名的苦吟詩人。詩多不平之鳴,用字追求「瘦」、「硬」。作詩苦心孤詣,慘淡經營,無好問,稱之為「詩囚」。 有《孟東野集》。被人們稱為「高天厚地一詩囚」,與賈島並稱為「郊寒島瘦」。5.「詩豪」劉禹錫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人,為匈奴族後裔。晚年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參預那唐朝永貞年間短命的政治改革,結果一同貶謫遠郡,頑強地生活下來,晚年回到洛陽,仍有「馬思邊草拳毛動」的豪氣。他的詩精鍊含蓄,沉穩凝重,格調自然格律粗切,往往能以清新的語言表達自己對人生或歷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備至, 譽為「詩豪」。他在遠謫湖南、四川時,接觸到少數民族的生活,並受到當地民歌的一些影響,創作出《竹枝》、《浪淘沙》諸詞,給後世留下「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的民俗畫面。至於「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風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詞》時,曾註明「依《憶江南》曲拍為句」,這是中國文學史上依曲填詞的最早記錄。6.「詩虎」羅鄴羅鄴:唐朝詩人7.「詩鬼」李賀李賀(790-816)字長吉。因避家諱,不得應進士舉,終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歲就英年早逝。他的詩作想像豐富,立意新奇,構思精巧,用詞瑰麗,也有傷感情緒的流露,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其詩善於熔鑄詞采, 馳騁想像,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璀璨多彩的鮮明形象,故稱其為「詩鬼」。8.「詩傑」王勃王勃(649-676)字子字,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號稱「初唐四傑」。他們力求擺脫齊梁艷風,擴大詩歌的題材,表現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抑鬱不平的憤慨。有《王子安集》。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詩傑」9.「詩狂」賀知章賀知章(659-744)字季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寫景之作,較清新通俗。秉性放達,自號「四明狂客」。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詩狂」。10.「詩奴」 賈島賈島一生以作詩為命,好刻意苦吟,人稱其為「詩奴」。11. 「詩骨」 陳子昂其詩詞意激昂,風格高峻,大有「漢魏風骨」,被譽為「詩骨」。12. 「詩家天子」 「七絕聖手」 王昌齡其七絕寫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舉為「詩家天子」。13. 「詩魔」 白居易白居易寫詩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說:「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過份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稱「詩魔」。14. 「五言長城」劉長卿擅長五言詩,他的五言詩作是全部詩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稱其為「五言長城」。15. 「杜紫薇」 杜牧曾寫過《紫薇花》詠物抒情,借花自譽,人稱其為「杜紫薇」。16. 「溫八叉」 溫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試,八叉手即成八韻,人稱他為「溫八叉」。17. 「鄭鷓鴣」鄭谷以《鷓鴣詩》而聞名,故有「鄭鷓鴣」之稱。18. 「崔鴛鴦」 崔珏賦《鴛鴦詩》,別具一格,人稱「崔鴛鴦」。19. 「詩神」 蘇軾蘇軾詩,揮灑自如,清新剛健,一幟獨樹,人稱詩神。


推薦閱讀:

實例分析: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存不住錢
許章潤:中國的法治主義:背景分析(下)
易藝閣:鄒市明的八字簡批及大運流年分析
打太極拳膝蓋疼痛的分析與建議
太極打手歌逐句分析

TAG:名號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