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少林七十二藝 二

(2016-05-01 22:31:50)

轉載▼標籤: 轉載原文地址:少林七十二藝  二作者:泉城茶人十三、雙鎖功1.歌訣雙鎖功法互撞碰,臂腕掌指對衝鋒。反臂擊打兩大腿,練成四肢賽鐵銅。2.練法①用兩小臂反、正、左、右在一起互相碰撞擊打,隨時隨地都可以鍛煉,開始也疼痛難忍,逐漸碰撞至不疼,時間既久,則筋肉堅實,不但不覺痛苦,而且相撞之時競沙然有聲,則第一步功夫成功了(圖75)。②兩隻手腕部反、正、里、外在一起互相撞碰擊打,和碰臂法一樣,練至不覺疼痛,仍繼續撞擊(圖76)。③兩掌在一起互相碰撞砍擊,反、正、左、右互相擊打碰砍,有時也可變拳,在一起互相擊打互相撞砸,直至兩拳或兩掌練習至不覺疼痛,仍然繼續砍碰擊打(圖77)。④兩手指伸直在一起互相碰撞頂擊,有時獨伸一指,有時兩指,俟至聲隆時,仍繼續鍛檳剛笆一贍動妻甫了f圖71一⑤左大腿提起,右腳站立,成獨立勢,用右小臂反擊左大腿前面外側、里側、後面(圖79),又用左小臂擊打左大腿前、後、里、外四面和右大腿前、里、後三面,初覺疼痛,逐漸習之即久,不覺痛苦,繼續苦練。⑥提右大腿離地,左腳站立,成獨立勢,用左小臂反擊右大腿前面和外側、里側、後面(圖80),又用右小臂擊打右大腿前、後、里、外四面和左大腿前、里、後三面,練法同上法一樣。再以兩臂與腿互相撞砸顛倒碰擊,至皮肉肌膚柔軟為止,仍繼續練習,則功夫成了。赤手與敵交戰,敵用器械來擊,兩臂兩手相堙,口隨時拿下敵人武器;敵赤子采擊,我兩手兩臂互相撞擊,敵臂即折,是防身之妙法,要自始至終練至五年苦功即成,但是不問斷,更不能忽冷忽熱,要學而不倦地銳意進修。3.功法略解①雙鎖功是少林七十二藝中的硬功外壯功法,屬於陽剛之勁。是專練人身手臂和大腿的主要功法。②拳譜云:"兩手不離懷,神仙進不來。"指兩隻手掌、拳或小臂部,能筋骨肌肉練成為一體,就不怕敵方進攻。而且既可防守自身不受損傷,又能隨時隨地挫敗敵方擊來的招勢。③在實戰技擊時,不但有防守的威力,而且有隨時進攻運用自如的手法,去搏擊敵人,如纏拿敵手腕,纏之敵則難脫手。敵來手襲擊,我用掌劈之敵則骨折筋斷。練習雙鎖功對少林武術技擊應用起著重要的作用。④對於練習雙鎖功的基本要點,少林拳譜有云:此功苦精習之,可空手破白刃,兩臂滾動相接,勝如剪鍘刀,並且最易練習。子午晨昏時刻,四時勿松勿懈,朝朝勤奮刻苦,自人高深境界。必須要十個春秋,方可永遠成功。十四、上罐功1.歌訣上罐功法要持恆,上升下降雙手擰。罐內加重晨夕行,百斤靈便功自成。2.練法①用帶雙耳小罐一隻,以短繩系罐兩耳,再用一長約三四尺之棉繩,一端繫於短繩中間,其另一端系在一圓木棍上。木棍長一尺二寸,粗約一握,以棗木製作為佳。木棍外廓宜刻有棱,不宜平滑,在木棍之正中央處,鑽一個對穿的小洞。繩頭即在洞中穿過,然後緊縛木上。小罐重約六七斤,以鐵砂數斤貯其中。初練時罐及內容物共八斤重。練習時足站馬步,上身挺直,或者足立八字,身體直立,兩手各握圓木棍的一端,將罐懸空提起,雙臂伸直在胸前,高與肩平為度。兩手虎口相對,掌心向下,待罐穩定,兩手可分為死、活把,將木棍漸漸向內旋轉,使棉繩漸漸繞圓木棍中部,罐即隨之上升,直旋至棉繩全纏完後,略停片刻,再緩緩各行一回而功畢。放開下降,如此上下升降30次,每天早晚練習,3~5個月為一段落(圖81)。②朝夕練習,重量日增,練習3個月時,可以加砂3兩,行功次數可漸漸增加,繼續鍛煉,3月後再加鐵砂半斤。以後每練3個月可加鐵砂一次。加至連罐15斤重時,上下運轉自由,仍然刻苦不停地練習(圖82)。③逐漸增至28斤重時,能上下自由旋動,運轉如意,仍然不可間斷,更要日夜奮鬥,蒸蒸日上(圖83)。④罐連砂共加至40斤重時,兩手旋轉上下,運用自如,其懸勁即大半成功,仍不可中斷,要苦苦追求,漸漸增加練習次數和重量(圖84)。⑤小腿可換大罐連鐵砂漸漸增至55斤,仍然上下練至靈便自如,還要繼續奮鬥加功鍛煉(圖85)。⑥大罐連鐵砂,共加重至75斤時,若能上下旋轉自由,此功更進一大步(圖86)。有時也可沾在高台上,把繩放下五尺至七尺,再能旋轉上下,靈活自如,說明進步神速。⑦罐皮連鐵砂逐漸增至85斤時,再兩手旋轉上下自由,仍要前進不停(圖87)。也可兩腿馬步站在木樁上,放長繩五六尺至七八尺,漸漸旋轉升降,上下靈活自如,此時兩手握力已非同一般。⑧罐皮鐵砂總共增加至百斤時,則大功告成。初成即3年,中成即6年,大成需10年,此時雖握力無比。但仍不可間斷練功(圖88)。3.功法略解①上罐功為少林七十二藝的硬功外壯功法,屬陽剛之勁。是專供練習人身兩手臂部提握耐力的功法。②上罐功在技擊上起著重要作用,拳家言:握拳如卷餅,出掌如瓦攏,是說握拳時要有力,而這種力量通過練習上罐功才可以得來,如遇敵方互相握手時,可單手用力旋握敵手,敵即疼痛難忍。如用少林擒拿法抓住敵手時,敵即難以脫逃。③對於此功法的基本要點,少林拳譜有言,此功乃少林寺內歷代弟子用來練習兩臂以及兩手之抓握耐力,是經常應用不可缺少的一種功夫。十五、石鎖 功1.歌訣石鎖功夫最易成,由小變大重量增。每天常舉數百次,兩臂力大擒虎龍。2.練法石鎖之形狀與尋常之銅鎖相似,有簧有殼,但無投匙之孔。以麻石或青石做成,小者十幾斤,大者至百十斤不等,此功初練時可專練提托。先以一手提其簧,提至胸前,折腕向上舉,頻作升降,以練臂之實力。然後再握鎖由下向前平提,或向旁側平提,提至鎖與肩平為度,以練臂之懸勁。基礎既立,則進而練習翻接盤腰等法。翻接即提鎖翻起,猛力上拋起而脫手,使石鎖在半空中翻一個身。或者翻兩三個身而接之。其轉身之多少,要看練功者的臂力大小而決定。初練時手不需要多轉,以免受損傷,到功夫練到一定程度時,自然熟能生巧。待石鎖轉落至身前時,即可舉手抓住鎖簧,可乘勢連續翻接數次至數十次。在身前接轉拋熟後,可慢慢轉於兩旁側邊翻接,側邊純熟後,可練習頂鎖之法,即提鎖向上拋起,待鎖下落時,以拳頭頂住居中處,停留拳面片刻,再撒手使鎖下墜,從上面用手迅速搶接其簧,再拋再接。初時拳頭頂,再以手背頂,小臂頂,肘節頂,手指頂,其法大致相同。頂鎖之技術精熟之後,再練習背花。背花有左有右,右背花以右手提鎖,要從左側腰後向左肩處上拋,略扭身向右,而從左肩前方接鎖;左背花則相反。練習背花時切不可用力太猛,身後腰肋各處,要時刻小心留神,以防自損其身,務須手到眼到,手眼相協調。背後純熟後,再練習盤腰,右盤腰則右手提鎖,從右腰後邊轉向左肋之處拋出,再向左旋身接鎖,再練左盤腰反之即可。其餘仍然可以背花以頂接之,及盤腰後頂之,練功者可精心參酌而練習。以上各種方法練習純熟後,則可換重一點的石鎖,逐漸增加,天天磨練自10斤開始練習,至70斤時,則臂可有300斤實力。練習時以兩手交替互換練習,不要練習一手,這樣會成死手。此功夫見效很快,少則3年,多則6年,如練習10年則力大無窮。①提石鎖離地,提上平肩,再放下(圖89)。②舉至頭頂,收回再舉來回數十次(圖90)。③側平展與肩平,來回推拉數十次(圖91)。④向前平舉,來回推拉數十次(圖92)。⑤提石鎖向前與肩平高,稍停片刻(圖93)。⑥將石鎖撒手拋向空中去,在空中翻個身向下落(圖94)。⑦石鎖翻轉身下落於身前方時,用手接抓住(圖95)。⑧石鎖拋起翻身下落於身後時,用手迅速搶抓住(圖96)。⑨石鎖拋起空中,在下落時用拳頂接石鎖中心處(圖97)。⑩石鎖拋起空中,降落時用手臂頂接石鎖於手臂處(圖98)。以上各種頂接法,如果能反覆練習,頂接後,再用力頂上去,頂上去下落時,再用原來地方頂接住,可來回多練幾遍更為速效有力。⑩從抓提舉石鎖15斤重開始(圖101)逐漸練習,石鎖增至30斤(圖102)。再逐漸鍛煉,日增重量,至石鎖重50斤(圖103)。漸漸練至數年後,至石鎖增加75斤(圖104)。經持恆苦練,石鎖慢慢增至100斤(圖105),再增至105斤(圖106),仍然運轉自如,輕鬆靈活,即大功告成。但仍然要繼續苦練,不可忽冷忽熱,更不可中斷,中斷練習,功明顯消退,前功盡棄。3.功法略解①石鎖功是少林七十二藝中的硬功外壯法,屬陽剛之功。這是一種專供練習人身手臂部的功法。②石鎖是用石頭製成的鎖狀武術器材。相傳我們的祖先很早以前就用石器對付野獸的侵犯,以後歷代武將兵士,常以舉石鎖、擲石等練習武功。江南水鄉有不少船民經常生活在水上,一旦遇上賊盜,他們就用船板當做對敵的武器,後來覺著船板不順手,就漸漸把它變成為木鎖。石鎖是由兵士練功用的石鎖、木鎖變化而來的。經世代流傳,被少林寺吸收進來,變為石鎖功,供眾僧研練。③石鎖功在少林武術技擊擒拿等法上,起著重要作用。可以使兩手腕及臂部增加抓握和甩舉旋轉的功力,並可練習拳、肘、指的力量,抓拿敵人時,抓之則敵難逃脫,肘擊敵人則重傷致殘,指點敵人則疼痛欲絕,拳接敵腕臂即筋斷骨折。如果150斤的石鎖能運用自如,單臂一揮即有500斤以上的力量,威力無窮。④對於練石鎖功的基本要點,少林拳家有言:此功專練兩手臂的提掖力量,其功效不次於鐵珠袋功法。十六、鐵珠袋1.歌訣鐵珠袋法是硬功,單手拋起在空中。二人對甩似流星,上下翻飛隨時應。練到手臂通靈處,抓甩敵人如拔蔥。2.練法鐵珠袋是先用數層粗凡布疊縫成正方形的布袋,再加粗線縫牢固,內裝鐵砂子,輕者10斤重,最大者120斤,大小不等。①初練功者用不超10斤的鐵珠袋練習(圖107)。②以後逐漸增重,至20斤(圖108)。③練功者練習時,逐漸增加鐵珠袋的重量至35斤(圖109)。④練功者練習時,經久苦練,逐漸日增重量,使鐵珠袋加鐵砂重至55斤(圖110)。⑤練功者天天甩接,每天甩接或對甩對接,漸漸加重鐵砂子的分量至80斤(圖111)。⑥經數年的持恆苦練,銳意苦修,終使鐵珠袋的重量增大至120斤,甩抓運轉,前後左右、上下反正,旋翻接搶,抓輟自如,即大功告成(圖112)。至120斤時,仍要前進不可中斷。⑦二人對面站立,對擲扔接砂袋(圖113)。可以搶接,兩手互相對接,或側身相對立。當中相距約二至三丈遠。上手先用手抓住布袋正中央處,提至右肩前,再向側擲出,向對方扔去。下手人見鐵砂袋飛來時,宜側身讓過砂袋,使袋飛至肩前時,出手從後搶接。接時要抓袋腹中心處,則可以練習指力。而發力時衝擊力太大,一時難以抓住,時間既久,則應手人能抓住,更不要停頓,迅速擲回,上手人照樣接之,來回反覆,互助甩擲接抓。數十次以後。可以另改方向,再換左手擲甩,這樣兩手互換甩抓,二人力量要相等,高矮長短要相當,否則要弱者多勞累吃力,力量高低相差,有時會使弱者受損傷。初練不可貪重,要由輕到重,由少次至多次,慢慢增加,八年至十年可告大成。⑧單人獨擲側邊抓袋法:就是反手抓提砂袋,在側邊提住(圖114)。單手擲出在側邊下落,用手從上向側方下搶住砂袋中心,提著不許落地。⑨單人獨自上擲法:即是用單臂把手中的砂袋擲向空中(圖115)。⑩身前反手下抓上提法:就是把砂袋拋向空中以後,在身前降落至砂袋落腹前時,迅速用手從上向下搶抓砂袋中心處,抓住後不許著地(圖116)。從身前向頭上拋起下落手接法:就是單手把砂袋向頭上拋起,用手直接迎接砂袋(圖117)。背後反手下搶抓提法:就是把砂袋拋向空中,在身後下落,砂袋落至腰平時,反手向身後下搶抓去,抓住砂袋中心處不準落地(圖118)。單人獨練反正抓甩,左右抓甩,前後抓甩,時間達十年即大功告成,可應用靈便,得心應手。3.功法略解①鐵砂袋為少林七十二藝中內外功夫的硬功外壯功法,純屬陽剛之勁。是專供練習人身手臂指部的功法。②練習鐵砂袋對於少林武術的技擊摔打、擒拿散手等實戰起著重要的作用。此種功夫除了練習手臂部的掖勁和擲勁外,還可以加強手指抓力、臂力和拳面、臂的硬度。它的主要好處有幾方面:攜帶便利,隨時隨地可以練習;成本低,製作也很簡便,不必破費太大;不佔地面,方桌之地即可練習(此是少林武術的風格特點,有"拳打卧牛之地"的說法);不要弔掛,也不用受住房條件的限制,屋裡房外地邊野坡都可以鍛煉;可以雙人練習,也可以數人練習,更可以單人練習,同時既可用來遊戲,也可強健體魄,達到鍛煉目的;不會因失手而碰傷身體(因內裝軟物),比石鎖的練習較為安全。練習之前,要檢查手指甲不要太長,以免折破流血,也不要太短,以防創傷指頭肉層和指尖側部出血掉皮腫疼。③在對敵實戰搏擊中,可以抓拿敵人,摔擲敵人,前、後、左、右、上、下來敵時都可以隨心應手,抓之則靈,拿之則敵難脫身,拋之即擲出丈外,提之即如平地拔蔥,里旋外纏,上下翻冰,左右轉折,無不得心應手,是少林武術鍛煉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功夫。④對於此種功夫的基本要點,少林拳譜有云:此功是練掖勁,需要二人對練。功夫練到純熟,可將強敵提起扔擲丈外,令敵難以抵禦。惟練習時,要謹記事項:0提起擲袋時,要用掖勁發袋,使袋依我肩外作平行扔出,切忌拋物之狀,如放矢之亂摜;9在接袋時,先讓過胸部,然後從後面搶抓袋腹,乘勢掖出,莫要迎頭接抓,因為迎接最易使手腕和手指受創傷,如接袋邊沿和角邊,最易出偏墜之毛病;在練習時無論何種步法,兩腳跟要踏實,全身都要用力,不然擲出則身搖不穩,發勁定會減小,使腳步軟弱,身體不實,必然會隨袋轉動,這樣不僅不能見功,而且會使自己受損傷。因此,練鐵珠袋者切要謹慎小心;0各種砂袋輕重和距離遠近,對練或者單練都要自行選擇,如果無人對練,可以單人練習,按上法持恆苦練,也會自然成才,不要被預定的老框框所約束,更不必拘泥於陳舊之法;0練功者不要心情急躁,更不要急於求成疲勞過度,要練得有精神、有聲色,不要搞疲勞戰術,否則難以成功。練時要平心靜氣,擲時要全身上下四肢相協調,不要有一處鬆懈,這樣才能功法猛進,大見成效,功成後可立於不敗之地。十七、千斤閘1.歌訣千斤大閘重如山,托起大閘並非凡。手托千鈞輕四兩,苦功須練十五年。2.練法①身體魁偉,實力充足者練習此種功夫最為適宜。身形矮小,力量弱者,練習此功難臻上乘。初練此功時,可以空手習之:足站馬步,以兩手上舉於頂門之上,指尖斜向外,掌心斜向上,其勢法與岳武穆八段錦中"托天提地理三焦"類似,練玄空之勁(圖119)。②空手練習三個月以後,即可改用石墩。初練不可托太重的石墩,以托30斤重的為宜(圖120)。練習三個月以後再換重的。③繼續按上法托練,石墩重增至60斤,勁力和耐力隨之增加(圖121)。此時仍要繼續鍛練,天天增力。④苦練半年以後到一年時間,石墩可增加至120斤,達到上托順利自由時,更要繼續苦練,不可中斷或忽冷忽熱,上托時要略作停頓,以增加耐力(圖122)。⑤繼續增加重量,加至200斤時,練到能自由上托,而且能堅持一段時間,氣不噓喘時,換閘石練習(圖123)。閘石的設置,立兩根巨木為柱,兩柱相對處,可鑿一道極深的槽路,另備長度相當的石板若干塊,每塊20斤至30斤,甚至1000斤不等,將石板放在槽里,用索牽著,使石板不至於下溜,放在離地四尺處,即扣住其索,習者蹲身其間雙手向上托舉。⑥練習若干年限仍要慢慢增加負重量,直至能托起五百斤的大閘,已足為百人之敵,力量極其驚人(圖125)。⑦堅持練習,力量天天上升,直至雙手能托起千斤的大閘,俗語說"兩膀一晃千斤之力"者,即指此托千斤閘。練習的功效不能按時日而計,要按練功者力量大小而定。此功夫練成以後,不但是兩臂之力驚人,就是全身各處,都有相當雄厚的功夫,肌肉堅硬結實,兩足勁力穩固。北方人練此功夫者很多,因為北方人精力充沛,性格豪爽,極為相宜6南方人喜歡靈巧敏捷之功夫,所以練此者較少。3.功法略解①千斤閘是少林七十二藝中的硬功外壯功法,純屬陽剛之勁。是專供鍛煉人身兩臂及兩腿足和其他各部的重要功法。②千斤閘功法與舉重不同。它是一種傳統練功方法,一般是作為難度最大的基本功練習的,是強身壯力和打好武術功底的重要功法。它和石鎖功又不同,雖然都是少林傳統的武術練功法。但是石鎖功的練法重點練習臂部的提掖力,千斤閘是著重臂部上托及全身運動。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可使全身功力發達,四肢和腰脊功力純厚。③此功在少林武術技擊對拆時有重要作用,拳譜云:"練成金剛羅漢掌,渾身合下力千斤。若非此身成鐵漢,強敵哪能不近身。任他四周都是敵,將身一晃敵難近。遭著何處何處重,我也不知功力深。"是說在和敵人搏擊時,只要雙臂一推,千斤大力就可把敵送出丈外,任敵眾多,雙臂一推,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又使敵人無力抵抗。④對於此功的基本要點,少林拳譜言:表面觀此功,是練兩臂上托之力,其實主要是因托重而加固了全身上中下三盤之功力,無處不至,非其他功法所能。功成之後,仍要保持練習,不練功力即退,停則前功盡棄。十八、鞭勁功1.歌訣兩隻小臂朝夕按,雙臂合力似鐵鞭。衝鋒陷陣無人擋,觸著敵人筋骨斷。2.練法鞭勁功是專練兩小臂的下壓之力,它和鐵臂功、分水功略有相同處,惟獨在發勁方面,偏重於壓力。在初步練習時,可用上杠方法,就是用兩小臂平置於木杠上,用力向下猛壓,使全身凌空漸漸上升,壓至木杠齊腰為度,更要慢慢下降。如沒有木杠可用較高一點的桌子代替,每天早晚各練一個時辰,每次上下升降十度以外,度數要逐漸增加。如兩小臂出現酸疼腫脹時,可以用藥水洗。若是在練功前後各洗擦一次,作為預防最妙。3.功法略解①鞭勁功是少林七十二藝中的硬功外壯功法,純屬陽剛之勁。是專供練習人身兩臂的功法。②此功法在少林武術對抗搏擊中起著重要使用。如敵人來攻時,我用雙小臂擋之,敵則被彈出遠方。群敵圍攻時,用兩臂搖晃推壓,眾敵即仰面跌出。和對手較力量時,兩臂一合勁猛力下壓,對手即縮身坐地。本功是少林眾僧經常練習的重要功夫。③對於此功的基本要點,少林拳譜有言:鞭勁功專練兩小臂的下按力量,它與鐵臂功、分水功大體相似,惟獨在發勁時偏重壓力,不用摔打和橫分之力。此功夫練成後,大敵當前心中也不慌。但必須持恆練習,不要半途停止。十九、分水功1.歌訣分水功法兩臂分,分開竹竿數十根。沙中排合人自如,可破當前千萬人。2.練法①初練擇地一塊,擇粗竹兩根,上下兩端可用鐵索系住,使其排在一起無空隙。練習者先從正中間用合掌竭力插進,再用力向兩側分撥,按日練習,久之則分開如門戶,可從當中穿過(圖130)。②練習不停,逐漸力增,兩側再加巨竹兩根,經艱苦磨練,兩手分開四根竹,並能從中間走過,功夫又進一步(圖131)。③經持恆修鍊,力量日增,兩側可再各加巨竹兩根,雙手在八根竹竿里奮力撐撥,朝夕練功,終久又分開八根竹,並可容人出入(圖132)。④經過幾年的銳意苦練,直至兩手分開12根巨竹時,當中仍開如門戶,人可從當中出入(圖133)。以後更不可鬆懈中斷,要繼續練習,由十數根,漸漸增加至數十根,如果能開合自如,則功告半成。以後多加一竹,其力量則增加80斤。以30支計算,則兩臂可撥千斤以上。然後再用細沙壘成沙壁沙牆,形似民間土牆一樣,用雙臂插入,再用力向兩側排,要經久磨練,直至兩臂在沙中排合自由,而細沙也不飛起飄揚,則功告大成,這要8年時間,功成之後仍要按日練習,停止則不進而退。3.功法略解①分水功是少林七十二藝中的硬功外壯功法,純屬陽剛之勁。是專門鍛煉兩手臂的功法。②分水功在少林武術技擊對敵方面有著重要作用,拳家所謂"勢如破竹"就是指此而言。功成之後,可以在群敵中分撥眾人前進無阻。如對敵時,單手撥攔,敵即飛出丈外。雙手分之,兩側敵人即被分出丈外。如抓一個人的雙手向內側分之,敵筋骨必斷,無人敢擋。平時要特別注意,不可誤傷好人。③練習此功的要點:此功之力,完全聚於兩臂,且以側掌輔助操作,有剛柔相濟之效,要細加體會。二十 玉 帶 功1.歌訣樹木石鼓抱懷中,逐日重量漸漸增。若能抱起千斤鼓,雙臂一合力無窮。2.練法①初練此功時,可選擇一棵合抱之樹,身立樹下,兩腿微屈膝蹲身,用兩臂緊緊抱樹身(圖134)。兩手十指相扣在一起,用力抱持,時時做上提之勢。每天抱數次,每次以力量用盡為止。如此經過兩年功夫,兩臂、腰、腿之力則大大增加,抱持時只須略一搖震,樹身即搖搖欲折,枝葉被震落,已初見成效。待能連樹拔起之後,再練石鼓或石軸,由輕至重,依法練習。石頭光滑,難以抱持,最易脫手而落,只有久長苦練,才能增加緊扣之力。這一段需三年(圖135)。②雙手換抱100斤石鼓,繼續練習,力量漸增(圖136)。待能輕鬆舉抱此石鼓時,轉換下一重量的石鼓。③雙手抱250斤重的石鼓,舉起平胸,增加力量(圖137)。④雙手抱380斤重的大鼓,氣不噓喘(圖138)。⑤雙手抱起400斤重的大石鼓,如上法繼續練習(圖139)。⑥雙手抱起50斤重的石鼓,能運用自如,行走靈便,則大功告成(圖140)。3.功法略解①玉帶功,又名彌勒功,為少林七十二藝功法中的硬功外壯功法。屬陽剛之勁兼陰柔之氣。是專練人身臂部的柏壯②玉帶功在少林武術技擊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敵眾我寡時,用雙手一摟,可以把兩人或三人摟撞在一起,碰成重傷。如抱住一個,可以摟得筋斷骨折。抱住一個或兩個當做擊敵的擋箭牌,敵即逃脫不了。是少林武術中不可缺少的功夫,寺僧們經常研練,如隋文帝開皇年間有個綽號叫大腳的僧人,天天摟鐵鐘,日久即功成。能抱千斤行走,而不覺疲勞。③此種功法主要用兩臂之力,施行抱法。又稱為乾坤圈,練法簡便。相傳昔日有盲童學藝,巧遇少林寺高僧朝元和尚傳此技藝,以後這盲童功夫練成,用此技法勝敵,傳為佳話。說明此功夫的驚人效力。二十一、鷹翼功1.歌訣鷹翼功法是苦功,沙袋壓肘用力崩。雙臂崩起數百斤,敵若逢之難逃生。2.練法用堅硬的木棒兩根栽於地下,高八尺半,兩柱相距六尺遠,上架一橫木,兩頭系在木柱梢上,在橫棒上系吊兩個沙袋,上邊用鐵鏈或繩索吊牢固,袋內裝入沙子,由輕至重,日增月添,重量逐漸上升。沙袋離地三尺半。兩袋相距二尺左右,其形狀好似鞦韆,繩的長短和距離要看練功者的體質和高矮來決定。沙袋的高度,要在練功者做馬步時比肩略低為宜,間距約在肩外七八寸左右。①兩袋共重20斤,練習一年。用肘上側近肘尖的大臂處猛力向上抬,務使緊壓於臂,而不借繩索引力。練至力不能支後可以退出稍歇片刻,再繼續鍛煉。每天早晚各練一次,每次自30度開始,漸漸增加至100度並更多(圖141)。②練功一年後,沙袋每增2斤,兩袋共增4斤,全年十二個月增加48斤。第二年兩袋重量加至68斤,兩臂的懸空力量上升很快(圖142)。③經過兩年的練習,第三年仍然繼續練習,每日按上述標準增加沙袋重量至年底兩袋重量增至116斤,初練僅能飛出一二寸遠,久則飛出一二尺,力量上升快速(圖143)。④第四年仍然日增力氣,月加重量,每天持恆苦練,至年底兩袋重達164斤仍然運用如(圖144)。⑤第五年更要繼續苦練,天天增加力氣,月月增加沙袋重量,至年底兩袋重量達到210斤,練到擲出二尺運用自由的程度(圖145)。⑥第六年更要繼續苦練,持之以恆,至年底時,兩袋重260斤,兩臂如能順利擲出二尺外,則力不可擋(圖146)。⑦第七年仍繼續勤奮練習,力量日增,沙袋重量月月升,直到年底兩袋重達308斤。繼續練習,力量倍增(圖147)。⑧第八年兩沙袋重量增加到360斤仍以肘節處抵沙袋之底,使沙袋向上飛擲二尺以外,則功高至絕(圖148)。3.功法略解①鷹翼功為少林七十二藝中硬功外壯之功法,純屬陽剛之勁。可練習人身兩肘部的外擲力和上挑力。②少林拳譜雲,肘之地位居中,處於肩腕之間,承上節之氣力,達下梢之成效。上下關係至密,地位極其重要,當然,鍛煉此時,如若不得其法,則意氣失調,不能運用於手。如果鍛煉得法,至應用時可活動自如。因此,任何姿勢,應以重肘為上。使其腰背之力,由肩順於肘問,由肘運至手上,自能靈便順心。關於用肘之法,拳家常將其稱為"第二道防護網"。拳諺"遠處用腳手,近處用膝肘,腳不離膝,手不離肘,肘不離肋,肘法護心","寧挨十拳,不挨一肘","肘打八方人難防,貼身靠打情不留"等,均說明了肘法的威力。歌訣還日:"心肘兩相依,起落常護心;用肘宜近取,最忌遠處尋;變化要迅速,露形勢已盡;衝起領根梢,呼應制敵人。"③在少林拳中所用肘法都是以屈肘(即外肘尖)和接近肘尖的兩臂作為進攻和防守的武器。因為肘比拳短,靠肩部近,力臂很短,更能直接利用肩臂的力量。從進攻部位看,肘所進攻的部位在人身的前胸、後背、腹部、兩肋、頭部、四肢,故有"肘擊八方"之說。從進擊的方向來看,可以自下而上(為挑肘),又可自上而下(為沉肘或壓肘),也可自左而右(如盤肘),還可自右而左(為掩肘),既可自前而後(如掖肘),也可自外而里(為抱肘)。其中自前而後的擊法,比其他拳法動作快、隱蔽。從生理角度來看,肘骨較尖而硬,特別是經過"鷹翼功""霸王肘"等少林功夫的練習以後,可使原來堅硬的肘尖骨硬度和力度更為增加,搏擊能力大增,在貼身靠打中有速度疾快、難架難防的顯著特點,最容易發揮進攻的力量和防護效果。故拳譜日:"兩隻胳膊肘在中,前後上下左右攻,隨要應變靈活用,肘尖擊中敵難應。"又日:"兩手屈卷肘彎藏,一起三出敵難防。"說明肘法在實踐中的重要。④在少林拳論中,每提練習肘部,則論其肘要快,墜肘可以護守兩肋部位,免受損失,也可發揮各關節的協調作用。所謂墜肘是與沉肩及塌肩相聯接的。在"鷹翼功"和霸王肘"等少林肘部功夫鍛煉中,增加了肘部關節筋腱的柔韌性,從而使肘部肌腱自由舒展,同時也促進臂間肌肉的內在活動,使之從肩部、肘部到腕部的功力協調一致,在發勁和交換勁力時,能夠靈活自如。⑤對於練此鷹翼功夫的基本要點,少林拳譜中講:此功夫練習兩臂肘節各部的向上挑抬之力。肘節的力量比拳掌力量大,惟獨用於近戰,不利於遠擊。此功成就以後,一著物能使其飛擲數丈以外,其功夫勝似點石功。二十二、跳躍法(登高超遠法)1.歌訣跳躍功法井子功,好似小蛇盼成龍。朝夕跳躍數千次,猶如困龍離潭中。2.練法①身穿砂衣,兩腿帶砂綁腿,在一尺深的土井內向上跳(圖149)。②身上腿上逐漸加大砂的數量,由輕漸重,跳出二尺半深的土井(圖150)。③從四尺深的土井內跳出來(圖151)。④跳下五尺半深的土井裡再跳出來(圖152)。⑤跳下七尺深的土井再跳出來(圖153)。⑥跳下九尺多深的土井裡再跳出來(圖154)。⑦經過六年早午晚苦練,每天跳井2100次,上身砂衣增至20斤,兩腿漸加20斤,全身共帶40斤,跳上跳下直至能從一丈二尺深的土井跳出(圖155)。⑧再練三年功夫,全身砂衣、砂袋重量增加至80斤,如能跳上跳下輕鬆自如,可背一人縱身跳上房屋,此功已成(圖156)。跳躍時井徑不可大,頂大容二人。練功者身立其中,隨意上躍。初跳時井淺砂輕,上下頗覺輕鬆。以後每隔十日將井挖深一寸,身上之鐵砂加重一兩,以後井越挖越深,鐵砂越加重,跳躍越覺困難,至井深三尺,練習須延長時間。逐漸由五尺、七尺而達一丈,身上的鐵砂也增至最多,如仍能出入自如,則功夫大成,到井深一丈二尺,仍然出入自如,功夫告全成。此功最低需八年至十年修鍊,方可成功。3.功法略解①跳躍法又名登高超遠,又叫超距功,是少林七十二藝中軟功內壯功夫。是專供練習人身躥躍縱跳的重要功法。為傳統輕身功夫之一,是少林寺僧經常練習的功法。②此法在少林武術中起著重要作用,功夫練成之後,可以越過高的障礙物,如高層屋和懸崖深澗等,可以隨意縱身而過。面對敵情時,可以相距數人以外,眨眼工夫躍至敵人身體近處,突然發招制敵。如實戰中不敵對方時,可以縱力跳躍丈外,閃開敵人進攻。是少林寺武僧不可缺少的一種功夫。③練習跳躍法的要點:此功夫是練武術者不可缺少的功夫。練時不可猛進,要循序漸進;不能忽冷忽熱,要堅持不懈。二十三、霸王肘1.歌訣霸王肘力用肘尖,歷代寺僧勤演練。肘擊之法練純熟,重創強敵筋骨斷。2.練法①仰卧地上,兩腿挺直,然後用兩肘(手向上)用力抵地面,使全身凌空片刻,然後落下休息,如此十五次,早晚各一遍。練習時呼吸均勻,切忌散亂(圖157)。②半年後,左右兩肘交替輪換撐地,如右肘著地,則全身向右轉,左肘著地,則全身向亡壟每融③一年後,可以離開土地,在青石板上練習,兩手交替輪換使用,成為側卧式,右肘在下,則身向右轉,左肘在下,則身向左轉(圖159)。④練習半年以後,可以離開青石板,在粗麻石上練習,兩肘仍是互相交替練習,右肘在下,則身體向右轉,左肘在下,則身體向左轉,成側卧式(圖160)。⑤練習兩年以後,可在地上挖一個地槽,寬3尺,長6尺,裡邊放置大大小小的鵝卵石,鋪成一層如床似的地槽,在裡邊行動,仍取側卧式;右肘支撐,則身向右轉,左肘支撐,則身向左轉(圖161)。如果把石槽里再放上泥沙,摻合卵石,再放入水,等凝成一塊後,在其上仍依上法練習。初在此行功感覺有些疼痛,待練至與平地上相同時,就不覺疼痛了。這一時期可以用藥水洗,以免肘部受到損傷。⑥練至三年,可以用碎石子,稜角石子放在石槽內如上法練習,以後可以放泥沙混合,再放入水,凝結成塊在上面側卧練習,兩肘交替輪換練習:右肘在下支撐,則身向右轉,左肘在下支撐,則身向左轉(圖162)。練這一功夫初成需三年半,大成要有六年的苦練。3.功法略解①霸王肘功夫為少林七十二藝中內外功夫的硬功外壯功法,屬陽剛之勁。也是一種專門練習肘部的重要功法。②霸王肘功夫在少林武術技擊實戰中起著一定的作用。肘堅硬如石,頂中敵人則令敵難以支撐。在近身貼靠時,可以肘尖頂擊對方肋、胸、腹、背、脊、腰、胯,在低身巧合時,也可以肘擊下盤攻來敵之頭、面、耳等部位。本來肘勁大於手勁,再加上苦苦修鍊後,肘尖和力量的堅硬度增加數倍,所以擊中敵人則必令其傷筋斷骨,殺傷力很驚人。③對於練習此種功法的要點,拳譜言:此功雖然專練習兩肘,但是與其他臂部功夫不同。雖然僅練肘節,但肘節的側面,相近的大小臂都會得到鍛煉,上肢力量倍增,另外肘尖長期與硬物相抵觸,久之則堅如鐵釘,擊敵則力點集中,如釘鑽木,必可重創敵人,應慎用。二十四、一指金剛1.歌訣練成羅漢指金剛,點石成粉敵人傷。遊走八方切要忍,誤傷朋友難參詳。2.練法①此一指金剛法,每日經過樹林、樹木,用指點之,以手之食指為好,向樹上天天點,漸漸可以增加指力。點完後用藥水洗手指(圖163)。②用食指點磚牆練習,天天用藥水洗手指,35天換藥一劑,切勿間斷,更勿鬆懈。初練時,皮為之脫,肉為之腫,習練久之,則皮膚由粗變成柔軟(圖164)。③指點青石板或石碑,用食指點,左右手可以交替練習。天天練習,練後要用藥水洗手指(圖165)。④點鐵板(將鐵板靠貼於牆壁上)天天用兩手食指交替點之,朝夕練習,練後用藥水洗手指(圖166)。五年以後,以一指觸任何物體,都不覺痛,點人則立見傷亡。為了防止誤傷好人,可僅習左手一指,不到萬不得已時,千萬不可輕易使此招,此功夫與一指禪陰手功夫有些大同小異之處,均需持之以恆,方入妙境。3.功法略解①少林一指金剛法是少林七十二藝中硬功外壯功法,純屬於陽剛之勁。是專門練習指頭功夫的功法。②練習指勁可以屈,也可以伸,一定要氣力達至指尖,才能達到運用自如,切勿強硬伸直,使用蠻橫之力。待練至運用有方時,對於其他技法都有輔助作用。拳諺有"指戳一點,拳打一片","拳沒掌能,掌沒指精","拳打足趾如虎爪,拳打手指如鋼釘"等,都說明手指在少林武術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因此拳譜歌日:"牙為骨梢,牙咬斷筋狠勁足。舌為肉梢,舌頂上齶接氣力。發為血梢,發堅氣壯能衝冠。指為筋梢,指力為處取人疾。"③指法在少林武術中主要以點、戳、截、挑、鑽、探、彈、按、抓、掛、拿、撩、劃等技法制敵。指的重點是擊點人身的薄弱環節和緊要部位,如頭部鼻、眼、耳門、腦門、太陽、聽宮、咽喉、前胸、腹部、襠部、膝眼等處,用各種指法,如抓面部、插點鼻部、摳挖眼部等制敵失利敗陣,解我之危。④少林拳術稱一指為金針指,二指並出為金剛剪指,三指並出為三陰指,四指並出為金鏟指,食指出為鬼頭指(又名鴨嘴指),中指節出為鳳點頭(又名鶴嘴指)。如將手指內扣,即成"扣指";如將手指張開,即成"爪",包括鷹爪、虎爪、龍爪、鶴爪等。在少林武術中,手是發勁的主要工具,腕是運動的引導者,要想叫手靈活,必定先叫腕靈活。腕先活以後,手才能跟著靈活起來。經過練習一指金剛法不但手腕關節的靈活性增強,而且力度和硬度也大大進步,手指能發出強大的爪力、扣力、挑力、左右撥力、里外撩力和托力等。據傳少林寺的大腳僧(又名大覺僧)精通此功法,用單指在平滑的青石碑上寫下四個刀刻般的蒼勁大字:"少林大覺"。其功力可見奇異。又傳妙興大師也曾在平滑的石碑上用手指寫下四個如刀刻般的大字"各有千秋"。可見少林歷代高僧,真功輩出。⑤練習一指金剛法的要點:只要此功練習純熟精深,一指點到處,則洞胸透腑,命在瞬間。但是為避免誤傷好人,可只練一指功夫。更以忍耐為高,切勿輕易傷人
推薦閱讀:

少林拳 秘傳正宗五行拳之鶴拳*
少林拳 | 正宗少林竄宮拳(全)
少林八步連環拳
南少林五大護寺功
少林真傳六通短打

TAG:轉載 | 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