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基礎知識之一

風水基礎知識之一

      

    一、什麼是龍

    談起地理風水,不外於龍、穴、砂、水、向這幾個部分,而在這幾個部分中,龍是最主要的。地理風水中的龍也稱為龍脈或地脈,是指自然形成的連綿不斷的山嶺或高地。如果是孤立的或難以查尋的山丘高崗稱為砂。地理只所以重龍,是因為龍脈中有生氣運行,無龍無脈則無氣,無龍不結穴,本主既無,也就談不上砂、水和向了,所以龍脈是風水的根本。龍在我國人民的心目中是圖騰和興旺的象徵,也代表著神力。龍分高山龍、平崗龍和平原龍,高山龍聳撥高峻,平崗龍綿延起伏,平原龍若隱若現。因此,把龍稱為龍脈或地脈更為貼切。龍脈落於高山,穴也結於高山;龍脈落於平原,穴也結在平原;龍脈落於湖海,穴也結於湖海之中;龍氣若升騰而又會成為空中風水。

    龍脈的行度猶如人身上的血脈一樣分支分叉,有主幹,有分支,有支中干,有干中支,又有細小的末梢枝。龍離不開水,地脈需要水來滋養,龍脈出身行度,兩旁必有送龍之水。有人形象的把土比喻是龍脈的肉,把石比喻是龍的骨,把水比喻是龍的血,把草比喻是龍的毛髮。龍氣旺則土層厚,水氣盛,雲氣蒸,植物茂。龍脈中的生氣就象人的氣血運行於血脈里一樣運行於地脈中。龍神屬陰,水神屬陽,山龍為老陰,平崗龍為太陰,平原龍為少陰。

    二、龍脈的辨別方法

    由於龍脈行度很遠,分支分脈又多,所以傳統的風水學將龍脈從發源處到結穴處分成祖宗山、太宗山、少宗山、少祖山、父母山等幾個部分,如圖1。這幾個部分又是相對而言的,比如,父母山視祖宗山為祖山,而太宗山視祖宗山為父母山,大龍脈有大龍脈的祖宗山,小龍脈有小龍脈的祖宗山,支龍有支龍的祖宗山。高山源於崑崙,昆崙山是高山的祖宗山,丘嶺源於高山,高山是丘嶺的祖宗山,平原地脈源於丘嶺崗阜,崗阜又是平原地脈的祖宗山。

    龍脈行度時脫祖離宗,分支辟脈,大者行程數百數千里,中者行程百數十里,小者行程只數里、十數里,高山龍脈與平原龍脈又有所區別,高山龍脈高大而長,平原龍脈矮小而短。龍脈的優劣從龍脈星辰和護從的多少來判斷。源深則流長,根深則葉茂,龍氣長、生氣旺、精神足、纏護多則福澤深長,龍氣短、氣力弱、纏護少則福澤短淺。

    龍在高山易辨其起伏,龍落平原則較難辨別。若龍落平原,可以界水為憑,兩龍之間必有流水,兩水之間必有龍脈,兩水夾處的中間即是龍脊。有時平原龍脈也有起伏之處,龍過處會微微隆起,不必問其隆起的高度,平原地高一寸可視為山,地低一寸可視為水。龍脈到頭(到界水處)有結穴的,有不結穴的,龍脈離穴較近處關係禍福也近,龍脈離穴較遠處關係禍福也遠。故此,論龍以少祖山和父母山為主,不必追究的太遠。少祖山是龍出身處,父母山是龍結穴入首處,出身處要氣力旺盛,要轉換,要過峽,要開帳;入首處要氣旺,要束氣。那麼什麼是轉換:轉換是指龍脈在行度過程中左右閃動,有起有伏,節脈由老變嫩,由粗變精。什麼是過峽:過峽是指龍脈在行度的過程中跌斷,一伏數十米、數百米或數千米後又重新昂起,如圖1。龍脈過峽後有時會起頂開帳,開帳是指祖山分出數條支龍來護衛主龍或分出數條龍脈分頭行度,如圖1。龍脈起頂開帳如大樹分枝分叉一般,一株樹上開椏,椏上又開椏,椏又生枝,枝又生枝生葉。龍脈結穴象果樹開花結果一樣,果實總是結在枝杈處。什麼是龍脈束氣:束氣是指龍脈將要結穴時,脈體收縮的很細(如圖1),象瓶頸一樣,將粗蠢之氣拋下而束聚精華之氣。父母山到頭入首處若束氣便會融結穴場。

 

圖1

    地有吉氣,土隨而起。穴場是龍脈盡頭生氣會聚的地方,因此穴星必微微高起。如穴星中間開窩微平或微凹,稱為陽穴,如穴星中間或平或凹的面積較大,則氣散不聚,中間必須再起微突,稱為陰穴。龍脈結穴大致可分為窩、鉗、乳、突幾種基本形狀。

    父母山入首束氣處的方位為穴地的來氣方向,如父母山從亥方束氣入首,則稱為亥方來龍,如父母山從未方束氣入首,則稱為未方來龍,不同方位的來龍,決定了穴中的地脈也不相同。

    對於一處穴地而言,穴地的後方稱為玄武,前方為朱雀,左邊為青龍,右邊為白虎。龍脈的發源處稱為祖山,主幹龍脈有主幹龍脈的祖山,支幹龍脈有支幹龍脈的祖山,看其祖山起於何處,水源發於何處,在何處分支,水從何處來,向何處去,在何處交,就會知道龍脈的起始處和終止處。審察砂水從何處來,於何處交,同時可以分辨出山的正面與背面,水合處是正面,水分處是背面。

    地理之道全在於「理」字,如能明理就能夠理解地理風水的真諦,地理之「理」包含天(星)、地(理)、人(倫)之理。地理之「理」本於陰陽,山靜屬陰,水動屬陽,山無水界合地脈不會停住,水無山關收生氣不會留蓄,山水交時生氣聚,若是山飛水走,陰陽二氣不交,則為純陰純陽,生氣不真。大概天理易順,地理易逆,逆則陰陽交,交則聚,聚則成穴。龍脈有生死,水流有吉凶,山靜屬陰,取其曲曲活動而為生,是為陰中有陽;水動屬陽,取其靜蓄不動而為生,是為陽中有陰。山動水靜,砂交水聚,自然四山環抱,藏風聚氣。「葬」的本意就是「藏」,所以龍穴貴在藏風,藏風則氣聚,氣聚則水聚,水盪則風吹,風吹則氣散。若山勢順走,水也會順流,一竟直去,被風吹水劫,即是陰陽不交,生氣不會融結。

    三、龍脈的三種形勢

     根據龍脈大小、高低和形狀的不同,可以把龍脈分為高山龍、平崗龍(丘嶺)和平洋(平原)龍三種。高山龍峻峭、聳撥,性屬老陰,山龍結穴要以抽出嫩枝為奇,明堂要平,不至使水傾流,水口要關鎖。高山易受風吹,穴點要適當靠下,但不可過低,過低則四圍山勢壓穴。平崗龍委蛇起伏,形似仙帶,星峰清秀,跌斷已多。平崗龍性屬太陰,平崗龍結穴明堂要平,明堂不可過大,大則空曠,生氣不聚,平崗龍結穴也要水口關鎖。脈落平原,性屬少陰,水多山少,穴要點在有生氣會聚的地方。地有吉氣,土隨而起,平原以地高一寸為山,地低一寸為水,龍脈出沒之處地勢必微微隆起,氣脈若隱若現,曲折而行,其形似「草中之蛇」、「灰中之線」。

    平地星辰要眠倒來看,比如木星結地,在高山是堅起木,而在平原就是倒地木。平原以突為奇,平原一堆勝似窮源千仞,平原地的一個小堆相當於大山中的高大山脈。山區結穴以水口為主,平原結穴以明堂為主,不論山區平原,穴內都要藏聚,使生氣不受風吹。

    四、尋龍法

    五行之氣聚則成形,散則為風。五行之氣聚,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先賢通過觀察天星的變化就可以知道地理的變化和人事的更替,知道地氣何處聚,何處散,何處興,何處廢。天、地與人的信息是相通的。先賢們輦風水並非單純的尋找龍脈,而是觀察風水(生氣)的輪轉,通過觀察天星而知道地氣的輪轉與變化,知道人事的興衰。民間所說的輦風水是尋找龍脈,再以龍脈尋穴。從龍脈的發源處出發,尋至龍脈的結穴處。尋龍要首先弄清龍脈的行止,看龍脈從何方來,往何處去。龍脈從起祖處出身行度,一定是分牙布爪,輔張前去。龍脈行度以水為分界,每條支龍之間必有隨龍分流水界開,形成河流的源頭。水從何處來,氣從何處來,水往何處去,氣也往何處去。如水從西向東流,則地氣也自西向東行;水從北向南流,地氣也自北向南去。龍脈靠流水來分界,地氣遇界水會停蓄,山水交會的地方就是地氣止聚之處。

    尋龍要知道龍脈是死氣還是生氣,如龍身直硬無變化為死氣,如龍脈曲曲活動、轉換、過峽則為有生氣,如圖2。真龍行度必多起伏,多轉折,多過峽,多束氣,多纏護。

 

圖2

    龍脈在行度過程中會分支分杈,根據分支的不同龍脈又有格局的分別,古人將幾種不同的龍脈格局形象的比喻為梧桐枝、芍藥枝、楊柳枝三等。

    第一等行龍:龍脈的分枝形似梧桐枝,主脈在中間行度,兩邊支龍勻停對稱抽出,纏護主脈。如圖3

    第二等行龍:龍脈的分枝形似芍藥枝,主脈在中間行度,兩邊支龍不對稱抽出,纏護主脈。如圖3

    第三等行龍:龍脈的分枝形似楊柳枝,主龍脈兩邊一邊有支龍抽出,另一邊無支龍抽出。如圖3

圖3

    龍脈在行度的過程中會有高低、大小等形狀的變化,這些變化從形態上講是尖、圓、曲、直、方等形狀的變化,從五行上講是相對於木、火、土、金、水五行屬性的變化,從天星上講是對應於貪狼、廉貞、巨門、武曲、文曲等星體的變化,這種巒頭五行及形象的變化在龍脈的行度過程中稱為龍脈的轉換。在龍脈行度的過程中或龍脈結穴的地方,有時近處的幾種星體組合在一起很象一些鳥、獸或其他物體的形象,如象龍形、虎形、牛形、鳳形、魚形、蓮花形、旗形等,古人形象地將這些具有一定形狀的地比喻成龍地、虎地、牛地、鳳地、鱉地、魚地、蓮花地、荷葉地、蜈蚣地、旗地、轎地、船地等等。如圖4

 

 

 

 

 

 

 

圖4

 

    真龍在行度的過程中多過峽束氣。龍脈過峽束氣是脫卸煞氣,脫去老殼,收聚生氣的過程,所以龍脈過峽後多開帳。脈不過峽煞氣不脫,脈不束氣生氣不聚。在龍脈的轉折處、過峽處、束氣處往往會被人誤認為開窩結穴,主龍的纏護、迎送之砂會被誤認為是穴地的龍虎砂,這實際上是大龍脈身上的過氣,並不是開窩結穴。然而大龍脈在轉折處、過峽處、束氣處也往往會拋下一此小穴,應仔細辨別。這些地方若結穴,一定要合穴法,要結咽束氣後起穴星,脈氣要融和,穴場上有分水,下有合水,穴旁微茫水要流入穴前合襟(小明堂)處,左右二砂要環抱於穴前。根據穴地的大小和結穴的類型不同,外堂水有到堂的,有不到堂的。如外水到堂,水從左流向右,要右邊砂長出勒轉為案,橫攔於穴前收水;水從右流向左,要左邊砂長出勒轉作案,橫攔於穴前收水。如內堂之水往左,外堂之水就往右,內堂之水往右,外堂之水就往左,穴場有以上砂水佐證才是結地。如在龍脈轉折處雖開窩,但龍不起頂,前不脫卸,又無落脈,蝦須、合襟、明堂、案山件件全無,雖彎抱卻又斜側,仔細看去,上重下輕,面前雖有山但相隔較遠,或案山走竄,用來作案無情,這樣的地方一定不會融結穴場。

    龍分順龍逆龍。就龍本身而言都是順行的,龍往東行,本身隨龍水也往東行;龍往西行,本身隨龍水也往西行。龍脈的順逆是相對於大龍和送龍大水而言的,順行龍脈隨水而下,到結穴時有順結的,有橫結的,也有翻身逆結的。逆行龍脈也多逆水結穴,由大龍分出枝腳,翻身逆水而上,結咽束氣,臨局水繞開面,結於隨龍水與大水會合處。

    龍脈不論順逆,真穴都結於眾水匯聚的一面,絕無結在水分處的說法,有的書上認為逆龍是龍脈逆水而上,行至水分處結穴,這是完全錯誤的。即使是龍脈翻身逆勢結穴,穴也是結於水會處(騎龍除外),本穴局的水口也應在穴前或兩側。

    五、龍脈過峽

     龍勢綿延而來,必穿帳過峽,過峽是指龍脈穿越低平之處,或為山谷,或為荒原,或為平田,或為沼澤。龍脈過峽處如起節泡,稱為結咽,就象人的咽喉是人體的氣息通道一樣,如圖5,因此,龍脈過峽處不得被鋤斷,不得受風吹,古人常常把龍脈過峽的形狀比喻成「鶴膝」與「蜂腰」。「蜂腰」是指龍脈過峽處的形狀象黃蜂的腰一樣短一樣細,峽兩邊的護衛之砂又象似黃蜂的翅膀護衛蜂腰一樣護衛著峽脈,如圖5。「鶴膝」是指龍脈過峽處的形狀象鶴的長腿一樣細長,在細長的中間又起有節泡,如圖5。如龍脈過峽處太長,中間又不生節泡,說明龍脈氣緩力弱,生氣不足,龍脈經過峽處脫胎換骨後,又會形成新的體局。

圖5(龍脈過峽圖)

    龍脈過峽各式各樣,有從正中間過的,有從一側過的,有從兩側過的,有長過的,有短過的,有來脈大過峽後小的,有來脈小過峽後開帳變大的。龍脈過峽處最要緊的是左右要有脈護衛,使過峽處不受風吹。過峽處宜短不宜長,長則力緩;宜細不宜寬,寬則力散。尋龍要善於辨別龍脈過峽的情景,一般情況下,龍脈從中間過峽,結穴時地氣也從中間入穴;龍脈從一邊過峽,結穴時地氣也從一邊入穴。

    龍脈過峽,結咽束氣,是龍脈脫卸煞氣的時候,龍脈過峽後脫去老殼,必復起秀麗星峰,峽前峽後兩邊溜下枝腳,鋪張前去成為纏護之龍,這是龍脈旺氣舒發的象徵,見龍脈鋪張前去,即知龍氣生旺。正龍在行度的過程中多不起特別高大的星峰(歇形脈體除外),生出特大高峰的往往是正龍的支龍,是纏護主龍的衛士,高高聳起,護衛主龍不受風吹。

    六、龍脈過峽天機

    峽是龍脈行度過程中跌斷而形成的,辨別峽脈的情況,對於審龍定穴具有一定的意義。龍脈的貴賤,落穴的吉凶,都可以從峽脈中分別。

    龍欲結穴,必先跌斷過峽,結咽束氣,以養成胎,然後頓起星體,融結穴場。峽脈是龍脈的樞紐,造化的胚胎,胎為人體有貴賤,脈為龍體有吉凶,須仔細分辨,不可毫釐有差。從父母山束氣跌斷至巒頭一節脈為峽脈,從巒頭之下到穴場之後又有一條融結生氣,看似草中蛇、灰中線,此為穴脈,看這兩處的地脈情形,就可以判斷龍穴的貴賤與吉凶。

    龍脈過峽以從中間過者為上等,從左右過次之。龍脈過峽處要秀嫩,龍大脈宜大,龍小脈宜小,要大小相稱。龍脈過峽要有迎有送,夾從護衛要周密,分水要明白,不能被風吹水劫。如無迎送與護衛之脈,峽脈被風吹或被水橫過主凶。龍脈過峽的格局各不相同,有成平地過的,有成高山過的,有成池湖過的,有正過的,有側過的,有橫過的,有長過的,有短過的等等,如圖5。龍脈過峽的格局不同,對峽脈的要求也不一樣,如峽脈高過要不受風吹,平過要不傷氣(須防水劫),成池湖過的要脈從中穿,成斷過的要界水分明(不使水流過),長過的中間要生節泡,短過的要無粗廢之脈。凡脈過峽處見池湖聚水為一等。

    辨別巒頭前一節峽脈可以預見結穴的情況,若峽脈側過結穴也多側結,峽脈橫過結穴也多是橫結(或結回龍顧祖穴),如龍脈過峽前後兩星左右枝腳相交,叫雙迎雙送峽,多結正穴。凡過峽處兩砂或左長右短,或右長左短,或左有右無,或右有左無,或一邊生一邊死,結穴的情況也是一樣。峽脈小則氣清,風吹易散,要護砂遮脈不漏賊風。若左邊缺了纏護之砂,被風吹了左邊,應長房敗絕;若右邊缺了纏護之砂,被風吹了右邊,應三房敗絕;二房屬脈中,脈即小巧,被風吹了一邊,也會損傷中間之氣。如峽脈左右纏護周密,不受風吹,則成蜂腰吉格,主大富貴。

    過峽脈體不宜太長,太長則力緩而死,如峽脈過長,須長脈之中有節泡引過。此節泡為旺氣所發,結泡不宜太大,要圓凈小巧,端正清奇。過峽脈中只生有一個節泡的為上格,如節泡多,則成為串龍,就不是真正的鶴膝形狀了,反成為凶脈,不能使用。「鶴膝」形狀的脈長而生泡,最怕風吹,如纏護周密,必主大富大貴。若節泡偏於脈的左邊,應長房先發,偏於脈的右邊應三房先發,如不偏不倚,先發二房,次及長房、三房。然而脈貴龍不貴,富貴難以長久,所以,一定要近脈前後兩星頓起,斷而復頓,以績脈氣,方成貴龍體格。若脈懶坦過績,是氣弱無力的象徵,即使脈形合格,纏護無缺,也只能出富豪而已,不出大貴。

    如果象「蜂腰」一樣的峽脈形體較小巧,小巧的脈中又生一細微突泡在中間繼過,兩頭過接之龍合格,左右送脈分明,護砂緊固,就形成了蜂腰、鶴膝一體脈,此脈福力完全,富貴最大。大抵過峽之脈宜短小,不宜長大,如脈長大又無纏護,穴雖好,但傳代到此,終必敗絕。過脈宜短夾,如藕斷絲連,則氣旺力重,左右護送之脈以順抱向前為吉,若纏護至穴前交會,為雌雄交度,更為吉利,如左右送脈及砂水反扭向後,稱為劫龍,不吉。

    「鶴膝」之脈根據膝泡的形狀不同可以區分為金、木、火、土、水五種。如鶴膝的形狀象金棱,橫於跌斷的脈上,稱為蛾眉金星,脈要小巧端正,不偏倚不歪斜,圓凈光潤方為合格。兩砂纏護要周密,脈體要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傳代至此,多主出女貴,或因女出貴,並出操持有德之婦。

    如跌斷過脈之中微起一橫木星,象橫放的玉尺一樣,稱為玉尺脈。脈要小巧端正,不歪不斜,光華清秀,方為合格,切忌一頭大一頭小,或一頭高一頭低,不成貴體。玉尺前後的脈體要短夾,纏護要周密,若格真無破,為極貴之體,有三台八座之尊,貴壓廷僚。

    如跌斷過峽脈體的中間頓起一個小尖堆(平原地區眠倒來看),為火頸過脈,如接脈巒頭頓起方正土星融結穴場,則為火土相生,氣力更旺,主人財兩發,武貴巨富;如接脈巒頭的形狀為金星,則為火來克金,主凶禍及血光之災;如接脈巒頭的形狀為水星,則水火相刑,多生奸盜之輩。火頸脈多屬殺氣,利武貴,有權威,但不可輕用,宜與巒頭相生化氣為吉,也要左右纏護周密,不受風吹。

    如跌斷過峽的脈體中微起一方正土堆,形似土星,為土頸過脈。脈要小巧,清奇端正,纏護周密,不被風吹,方為合格,忌坑陷、歪斜,不成貴體。土頸過脈主富。

    大凡過峽脈體平坦者為陽,覆脊者為陰。如平多而覆少,是為陽中有陰,前去穴場融結成乳突形狀的穴。如覆多而坦少,是為陰中有陽,前去穴場融結成窩鉗形狀的穴。此是陰陽二氣交感之理,造化生成之機。如果峽脈是純陰純陽就會不生不長,也就沒有生長化育之道。

    七、平原地區龍脈的看法

    龍脈在山區較易觀察,脈落平原,閃蹤隱跡,難以辨認。脈落平原,看似一馬平川,雖無秀麗聳撥的高峰,如若仔細辨別,也會發現有隱隱隆隆,彷彿高低,依稀厚薄。說起風水,一般人會認為山環水繞便是佳境,認為平原地區無山,不會有什麼風水。其實,平原地區以地高一寸為山,地低一寸為水。有人會有疑問,高一寸便可指為山嗎?是的,只要地下有生氣存在,地高一寸便可為山。平原地高一尺似高山千尺,地高三尺勝高山萬仞。龍落平原,煞氣脫盡,真氣凝結,福力更大,更平穩,更悠久。從陰陽理論上講,高山龍為老陰,平崗龍為太陰,平原龍為少陰,少陰的生氣和生命力一定會大於老陰和太陰,因此平原風水與山區風水也不辨自別,平原地不僅有風水,而且平原風水勝過山區風水,只是平原風水難尋而已。

    龍脈跌落平原,有時也會微作堆阜斷繼而行,要學會在斷處察其續,在續處察其斷,如遇到有稍微潤大的土堆,一定會有肩翼帳幔分出,至龍脈結穴處必微微湧起,結成窩鉗的形狀,成窩穴或鉗穴。窩鉗宜平,宜淺,開口不可太大,如窩鉗鋪展太大,則中間需要再起微突微乳,變成乳穴或突穴,否則氣散不聚。

    平原水鄉,龍脈來去難辨,可以水流辨別龍脈,通過水的分合及流向來確認地氣的行止,這是最為簡便而又直觀的方法。龍脈行度,兩旁必有界水跟隨,百里來龍有百里界水,十里來龍有十里界水。不論來龍長短,龍脈到頭結穴時左右必有兩股小水兜拱,以界送氣脈入穴,穴前必有小明堂,左右隨龍水送至局前交互,穴前有朝案砂和橫欄水彎環向穴,四周護衛之砂回頭駐紮,向穴有情。穴前明堂平正,不易低曠,水口要交鎖,不見水流去,穴前有兜收(穴前水聚即是兜收),穴後有托送(穴後水來即是托送),這是平原水鄉龍脈自然的結穴方法。

    平原地區雖一望無山,但也有高地、平地和窪地的區別。平原龍脈有高地連綿盤繞結地的;有墩阜連線忽起忽伏結地的;有壙坂田中微微高低界水,其脈如絲如線盤旋結地的;有平田平地,無高處可尋,水道環繞收束地氣結地的。無論哪種結作方法,都要先觀察水流的來去(即地脈的來去),水匯的方位(即地氣朝拱的方位),然後才能確定。在平原地區另有一種圩頭或墩阜結穴的情況,四面為平湖或窪地,中間起墩阜或圩頭,此是煞氣脫盡,吉氣湧起的象徵,大多結穴,但要求穴內藏風,四圍有纏護,穴內見不到四外的大水,方能成為貴格。

    平原地脈有順行的有逆行的,結穴也有順結的有橫結的有逆結的,結作方法和山龍大同小異。

    八、干龍

    主幹龍發祖皆出自名山大川,山中氣機旺盛,雲霧撩繞。主幹龍行度常跨省連市,綿延數千里,如主幹龍發出的較大枝幹蜿蜒千百里,行布一方,也可稱為大幹龍。主幹龍身上多不起高大星峰,起高峰的山多是干龍的護從山脈。干龍行度都有大江、大河夾從,有時離河較遠,有時隨河而行。大龍跌斷,一去十餘里或數十里遠,或穿田渡水,或藕斷絲連,或拋蹤閃跡,跌斷後又忽起高山,牽連而行,行而又斷,連綿而去。干龍結作多為怪穴,或遇穴結高山,或遇穴結石間,或者形成騎龍,或者房分不均,有吉有凶。干龍結作皆是天然形成,造化無全功,不可求龍穴十全十美,更不可以小嫌而棄干龍真穴。干龍行度過程中有時拋下枝腳,過峽束氣後一節即結穴,此穴不拘遠近,因於干龍同祖,氣脈宏大,結穴之後必多餘氣兜收,大水被餘氣隔在遠處,穴不拋頭露面,所以此等穴極貴。

    主幹龍在行度的過程中過峽束氣,過峽束氣後又重新起頂,從頂部分出數條大支龍,這些大支龍可稱為小干龍,小干龍多頓起高大星峰,自此離祖下殿,迢迢行度而去。小干龍的長度從數百里到百餘里不等,小干龍分枝辟脈較多,干中有枝,枝中有干。小干龍到頭多融結陽基,結地的大小根據龍氣的旺衰也不一樣,大的可結都會,中的結市縣,小的結鎮村。

    九、支龍

    在人們的心目中,往往注重干龍,輕視支龍,認為干龍力量大,結地大,支龍力量小,結地小。干龍雖然好,但干龍必定少,而且干龍也很少結作陰穴。論地只可以真為本,以聚為要,不可拘其大小。氣雖旺,散而不聚不可用,氣雖薄,只要聚結也可用。大地難求,小地易得,積少而可以成多,積小而可以成大。

    支龍也有大小之別,有支中干,有支中支,有支中梢。支龍行度多起伏、多跌斷,左拋右閃,帶倉帶庫。凡支龍結穴多在將盡未盡處,穴後一節山或束氣結咽,或跌斷為峽,然後頓起穴星結穴。穴四周的送、迎、托山重重,下手砂有力。如支龍貴重,也會結大富大貴之地,穴場會有印、蛇、樓台、旗鼓、華表、朝案等砂作為佐證。

    小支龍是支中之支,離祖不過三四節,遠者十數里,近者數里。小支龍結穴也要結咽束氣,束氣處要不受風吹,不犯劫煞,龍脈有起伏,有夾送,穴地龍虎、應案、堂氣、水城、下砂、門戶都要合法度,這樣才是真結,也主富貴。小支龍結穴緊巧,所以發福很快,只是龍脈短小,後勁不足,雖富貴卻不長久,少則發一、二代,多則發三、五代。

    十、龍脈貴賤

    龍脈的貴賤可以從祖山和父母山上觀察,祖山要聳撥、秀麗,要起龍樓寶殿、御屏廉幕,龍脈離祖時要開帳穿心正出,不偏不斜,有迎有送,龍脈行度要多轉折,多起伏,多跌斷過峽。然而,善辨地理者從龍脈的結穴處就可以看出來龍的貴賤,不必尋往祖山。穴貴脈自貴,凡貴穴,穴前必多朝拜之砂,前有迎,後有托,左右有侍有衛,穴前秀水朝堂,奇砂羅列,堂局端正,氣脈專註而不散亂,水口華表、捍門待立,此知穴而可以知脈。

    十一、龍脈偏正

    從祖山分出的龍脈往往有數條之多,在數條支龍之間有正龍有偏龍,要區別龍脈的偏正可根據以下幾種情況綜合起來判斷。1、從龍脈的大小、高低、長短來判斷,如眾支龍皆小,則特大的一支為正龍;如眾支龍皆大,則特小的一支為正龍;如眾支龍皆短,則較長的一支為正龍;如眾支龍皆長,則較短的一支為正龍;如眾支龍皆高,則較低的一支為正龍;如眾支龍皆低,則較高的一支為正龍。總之以特為正,以大小、高低、長短與眾不同的一支為正龍,再結合朝應、纏護及有情無情來判斷。2、以脈離祖出身行度時居於正中、星體特異、纏護周密者為正龍,如龍稟氣正,出身也正,龍稟氣偏,出脈行度也偏。3、以多斷多伏者為正龍,少斷少伏者為偏龍。正龍行度一定會多屈曲起伏,多跌斷,多過峽。

    十二、龍老嫩生死

    龍有老嫩生死之別,龍脈高大粗陋,未經脫卸者為老,龍脈脫卸後抽出小巧、清秀、細嫩的新脈為嫩,且脫卸越多越秀嫩。龍脈到頭不脫卸者為亢龍,亢龍盡處必被風吹水劫,為死氣、煞氣,不會結地。龍又有生死之別,龍以粗蠢、直硬、孤陋為死,以屈曲、起伏、潤澤、秀麗為生。有時由於自然或人為的原因改變了地形地貌,地脈也會有聚散的變化。如龍脈被開鑿挖斷後,有的地方地氣會散失,而有的地方地氣會聚結。龍脈結穴多在有生氣聚集的嫩枝上,而不在形容枯槁的老枝上。

    十三、少祖山

    尋龍要看其龍脈來自何方,祖山在何處,如祖山聳撥高貴,則子孫也貴。然而,龍脈辭樓下殿,迢迢行度,涉涉遠隔,很難尋找到它的出處,所以尋龍首當尋少祖山,即相對於穴星的主山。凡龍脈行度稍長,離祖較遠,到即將結穴時忽起高大星體即為少祖山。龍脈從少祖山下來一節至三、四節結穴的為上格,如過十節八節之外則力輕氣弱,結穴無力,必須再起少祖山方可。穴必以離少祖山近者為貴,一節即入穴,力大福大。大凡好地必有近穴少祖山,少祖山要有氣勢,或成三台、寶蓋、玉屏,或成衝天木、漲天水等貴格。若少祖山欹斜不正,孤露破碎,縱有穴場堂局也主不吉。

    平崗龍多委蛇而來,若行度起伏屈曲,就不必拘其必有少祖山方成大地,只要將入穴處二、三節內跌斷過峽,結咽束氣,夾從合格,不犯劫殺,不受風吹,即同有少祖山看。若平崗龍無起伏,或伏不能起,起不能伏,則為無力。平原龍脈也是一樣,必於穴星後有斷伏為要,斷伏處須分水明白,束氣入首處或如蛛絲馬跡,或如藕斷絲連,或如草中蛇,灰中線等。束氣後生氣才能會聚,穴場得氣之聚處方是真融結,否則生氣散漫。

    十四、龍脈結穴入首要論

    凡龍脈結穴,皆以入首一、二節脈最為重要,因為入首一、二節脈最關穴地的吉凶禍福,應仔細辨別。如果入首處脈體起伏頓踴,星體秀麗,支腳隨身,走閃活動,開帳穿心,隨身支脈起峰巒如倉庫、旗鼓、天馬、金箱玉印、武庫等,夾送支腳皆向我、迎我、親我、為我所用,此為大貴龍,發福久遠。若近穴數節山體無吉星,脈氣懶散、怯弱,或成死硬臃腫,粗惡直長,或無枝腳,或邊有邊無,或成退龍、逆龍、病龍、殺龍等種種凶格,則必無真結,即使龍虎、明堂、朝案、水城件件皆美,然而坐下無氣,或雖有氣而為煞氣,這樣的地方也不可用,因為龍脈入首一、二節為穴地氣脈生生化育之地,最為重要,生化之氣既凶,穴不可葬,葬後必敗。如果穴星一、二節合吉格,以後至少祖俱犯凶星,只要凶氣不入穴可以用,此為祖賤孫貴,也可有三、五代的福氣,造化無全功,無論龍和穴,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陷,做任何事都很難求得十全十美。

    十五、論龍三落

    龍脈在行度的過程中落脈結穴有先有後,有出身不久就落脈結穴的,有行度到中途落脈結穴的,有行到將盡處結穴的。在地理風水學中,分別把它們稱為初落龍、中落龍和末落龍。

    初落龍:龍脈出身離祖不遠即分脈橫落,過峽束氣,起星開局結穴。初落龍與祖同宗,局勢借主龍之勢,穴要四圍砂重,局勢完整。

    中落龍:真龍迢迢行度,去祖已遠,大頓小伏,中間忽分一枝走閃,另起高山為少祖,自少祖下開帳過峽,或三、五節又過咽束氣,開局融結,其大龍自作勢遠去。中落龍結穴自開一穴局,朝迎山拜於前,分枝山帳於後,分出之山多為我用,或作城廓,或作下砂水口。

    末落龍:龍脈自祖山發下,迢迢行度,山勢將盡,與送龍大水相交於將盡未盡之處,起高山為少祖,自少祖以下開帳、降勢、過咽束氣,起星結穴。穴前或臨江河,或臨湖澤,或外洋朝拱,或下山一臂關收,或翻身逆張,或脫落平洋而作平地之穴,遠山遠水朝應。所謂末落即盡龍,大盡龍結穴也不在山窮水盡處,有餘氣方是大龍末落之格,山窮水盡處多是大龍餘氣。

    十六、中國龍脈

    五行之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形峙而成為山崗,阜散而落為平原,山川的流峙也是氣的流蓄。平原地脈是由崗龍分布四維而形成,所以察看崗阜龍脈的去向就可以知道平原地脈的發源。

    中國龍脈大多起自青藏高原的昆崙山,昆崙山為天下龍脈之祖,它分支布干,八方而行。崑崙東北出角為艮龍,東南出角為巽龍,西南出角為坤龍,西北出角為乾龍,正東一條為震龍,正南一條為離龍,正西一條為兌龍,正北一條為坎龍。崑崙分出的干龍有艮、震、巽三條入中國,成為中國龍脈的大宗大幹。巽龍出身行度,向東入海,結帝王之都,三起蛟龍之地147處,水穴36處,產忠貞,育英才,出聖君賢相之地720穴,聚精撥秀,為卿士大夫之地不計其數。艮龍出身行度,向東入海,結帝王之都,一起蛟龍之地72處,頂穴18處,產聖人及出賢人良相之地507穴,為卿士大夫之地不計其數。震龍出身行度向東,於伊、洛、厘澗之交結帝王之都,三起蛟龍之地24處,產聖君賢相之地505穴,其間鍾氣發秀,為卿士大夫賢士之地比艮巽龍脈更多。

    黃河、長江為中國龍脈的送龍大水,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發源於昆崙山東麓,左邊是艮寅行龍,右邊是甲卯行龍,向東曲折而流,至河套地區出峽,過山西右臂向東,經河南向東南而流,左紆徐州東北入海(現黃河改道,自河南蘭考東壩頭向東北入海)。黃河的西北是丑艮行龍,屬坤申方來氣,晉東至河北(黃河以北)這些地方多坤申方位結穴,少離、巽、艮、震穴(如有離、巽、艮、震穴,應為支龍翻身逆勢所結,然而,因這些地方氣散而順,所以逆勢結穴十有九空)。

    崑崙丑艮行龍為坤申之氣入首,水多東流。山西、河北及京津地區為坤氣腰落,山東為坤氣盡龍。崑崙丑艮落脈直連無曲折,河北(黃河以北)氣散不收,所以民多直魯,性情剛烈,風氣強勁,少奸詐,民不戀業,家境不富,官無三代,然而長產聖賢,為文章之祖,育英才,為一時之盛,女子美貌而多無職業,這些都是由於地理的因素而造成的。

    長江發源於各拉丹冬山,左邊是震龍,右邊是巽龍。崑崙巽巳行龍經青海、西藏入雲南,形成雲貴高原,從雲貴高原分枝三派,右股出雲南東南,到廣西、廣東、海南。中股經武陵山到長江,為荊襄的右壁。右股經烏蒙山、大婁山到長江,作成都、重慶的右壁。主龍經苗嶺到南嶺,其間分枝辟脈,一枝經雪峰山作長沙之左壁,一枝向灕江東南到廣東的西北,一枝經羅霄山、幕阜山,到廬山,結九江。主龍過南嶺後,經大庾嶺、油山到南平,於南平復分西南一枝,經回龍、呂田、同和、至白雲山結廣州。主龍在粵、閩、贛交界處復起武夷山脈。武夷山向南一枝經羅浮,到南嶺又分東西兩枝,東一枝到潮州、汕頭,西一枝到深圳、香港。武夷山東南分三枝入福建,西北分一枝入江西,經小松、東坡、陶沙,結南昌。武夷東北分枝入浙江,一條到溫州,一條經仙霞嶺到浙東後入海。巽龍主脈過楓嶺關後脫卸為離龍入首,逶迤向北,經蒿峰山、玉京峰,到黃山、天目山一線復起高大秀麗星峰,巽龍經脫卸過峽後,到此鍾氣發秀,成為蘇、杭、寧、滬諸龍脈的祖山。

天目山以甲卯行龍為總氣入首,向北一枝沿浙皖、蘇皖邊界北上,經上興到句容起少祖山,逆水而上,向西到紫金山結帝都南京。從句容分一枝沿江東行,隱隱隆隆,經丹陽、常州、洋山、金山、獅頭到太倉,北邊是大江,南邊是太湖,中間一脈綿延橫亘,抵達吳淞、江口而止。天目東枝至杭州左回右抱,與武夷山東北枝脈合氣結錢塘。一枝經杭州分出,沿錢江分枝向東北曲折而行,進入海寧、海鹽,經奉賢、浦東,到吳松、江口而止。天目中枝經湖州過峽束氣,經太湖向東,結上海。

    巽龍行度分枝辟脈,逆行順行各有所終,此脈東部地多離龍,脈多紅黃。雲南的水流自北向南,地多坎、艮、乾龍。廣東界地多坤、艮、兌、乾龍,東部為巽、震、艮、坎受氣。江西東部巽、震氣交。福建南部坤申得氣,北部則兌、亥、坎氣成胎。南京得南離之氣盡,逆收長江之水,上海為巽龍之大盡,形成東方一大都會。

    巽龍自崑崙東南出脈,為乾亥行龍,且巽宮之氣暖而風和,亥木得之則生意條暢,枝葉茂盛,氣愈和而散漫。南方之人散而不聚,不眠教化,然多洞穴,水從穴行,人反姦淫,同域異音,語言不辯。南嶺東北至長江以南氣和平而教化行,風得美,行文書。惟廣西、雲南、福建三省氣多背逆,穴地出水,民風頑,不知禮,龍蛇出沒,民多病疫,語不通音。

    珠江三角洲、韓江下游、湘江、贛江、太湖、錢江為巽龍發秀之地。

    崑崙震龍起自昆崙山東部,從昆崙山口出首,落脈起帳,經巴顏喀拉山,到松潘、岷山,分一枝沿岷江南下,經大雪山、九頂山、都江堰,結成都,右邊有主脈分枝邛崍山、大雪山作成都右壁。震龍主脈逶蛇東進,經巴西、郎木寺、岷縣,從岷縣分一枝向東北,分枝辟脈,落於渭河流域,作西安之朝衛。主脈經麥積山到太白,分東南一枝到大巴山,成為四川盆地及成都的左臂,眾川江(枝脈)大水口聚結於重慶。

    震龍主脈於陝西南部頓起祖山為秦嶺,其間太白、首陽、終南、西嶽華山等山多聳撥峻秀,雲氣撩繞,成為中原龍脈的尊貴祖山。終南山北枝脈離祖下殿,只一節即結帝都西安。東北一枝經華山向東,過崤山、澠池、義馬,結帝都洛陽。震龍主脈經永豐、三要,分枝辟脈,在豫西形成左中右三枝,主脈秀氣跌落於淮北平原,形成數條秀龍(頭枕大別,身在潁州,尾在河南),左右兩大枝幹合抱淮北平原於皖東北淮河出口處。左右兩大枝幹中,東北一枝過峽束氣,到中嶽嵩山起頂,沿黃河東南而行,結鄭州、開封、商丘,餘氣落於洪澤湖。東南一枝經方城、桐柏山、雞公山,到大別山復起祖山,其間從雞公山過峽束氣,分枝向南結漢口。大別山主枝脈轉向東北而行,跌落為江淮丘嶺,經張家店、山南館結合肥。從合肥分一枝向東北,於合肥東北跌伏後分三枝而行。一枝向東而行,坐鎮南京大水口;一枝向東北,到達洪澤湖,其間分一枝向東跌伏而行,結揚州;一枝向北起大頂山。震龍餘氣散落於江蘇中部。

    四川盆地、渭河、江漢、淮河為震龍發秀之地,其中,豫東至潁、亳為震龍正氣所鍾。震龍落脈為江河之中柱,其龍獨尊,其氣獨正,民安物阜,文士萃出,風氣正直,民無奸詐,上下從化。

 

推薦閱讀:

一步步教你成為風水師9 藏風聚氣財運好,八面風吹人丁絕 道先生
租房必看:怎麼化解租房的風水
家居風水財位布置10大宜忌
如何利用風水學布置房屋?(客廳篇)

TAG:知識 | 風水 | 基礎知識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