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心理學要點概述
一、關於情緒的含義
情緒一詞在人們的生活中經常被使用,人們在使用這個詞時並不感到困難,互相之間在認識和理解上也沒有多大的分歧和誤解。理解「情緒」的含義並不困難,但要給情緒這一概念下一個嚴格的科學定義就不那麼容易了。由於情緒本身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使得人們在定義它時眾說紛紜,出現了許多的分歧和爭議。
我國古代漢語最初只用個「情」字,到了南北朝以後,才出現「情緒」兩字的連用。「緒」是絲端的意思,「情緒」連用便表示了感情複雜之多如絲如緒。李煜的名句「剪不斷,理還亂」就形象地表現了情緒的複雜性及其難以辨清和加以控制的特點。
心理學家們曾給情緒下過許多定義。如美國心理學家阿諾德的定義為:「情緒是對趨向知覺為有益的、離開知覺為有害的東西的一種體驗傾向。這種體驗傾向為一種相應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變化模式所伴隨。這種模式在不同的情緒中是不同的。」另一位心理學家利珀則把情緒定義為「情緒是一種具有動機和知覺的積極力量,它組織、維持和指導行為。」而前蘇聯心理學家為情緒做出一個十分概括的定義:「情緒是對事物的關係或主觀態度的體驗。」國內的心理學教科書一般把情緒定義為:「情緒與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和對象的態度的體驗。」本課為了便於理解,可把情緒定義為:「情緒是人的心理活動的重要表現,它產生於人的內心需要是否得到滿足。」
類似的定義還有許多,這裡就不一一列舉。這些定義雖然都各具特色,對情緒做出了一定的概括,但至今為止,尚沒有哪一個定義被大多數心理學家所公認接受,這正反映了情緒的多樣性及其複雜性。
二、情緒的類別
情緒的複雜多樣使它的分類變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因為人類的情緒千變萬化、豐富多樣,很難用幾種簡單的類別將它們全部涵蓋進去。不過,儘管如此,古今中外的學者還是從不同角度,依不同根據,對情緒的分類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
從歷史上看,早在公元前4世紀,亞里士多德就已經研究過情緒。到了17世紀,著名學者笛卡爾認為情緒是控制人類行動的活力因素,他提出了人的六種最基本情緒為羨慕、愛、恨、慾望、愉快、悲哀。我國古代學者也曾對情緒進行過研究和分類。早在秦漢以前,《禮記》中就已提出人有「七情」之分,即喜、怒、哀、懼、愛、惡、欲;東漢班固等編撰的《白虎通》把情緒分為「六情」,即善、怒、哀、樂、愛、惡。
到了1944年,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傳鼎從《說文解字》一書中找出了354個描述人的情緒表現詞,按其釋義把它們分為18類,即安靜、喜悅、恨怒、哀憐、悲痛、憂愁、憤急、煩悶、驚駭、恭敬、撫愛、憎惡、貪慾、恥辱等。他認為,人類豐富多變的情緒主要就是由18類基本情緒所組合而成的,一個人在某一時刻可能體會到其中的一種情緒,也可能同時產生多種情緒。
近年來,西方情緒心理學家也傾向於把情緒分為基本情緒和複合情緒。有的心理學家把快樂、憤怒、悲哀、恐懼列為情緒的基本形式,還有的則認為人類具有8種基本情緒,分別是興趣、驚奇、痛苦、厭惡、愉快、憤怒、恐懼和悲傷。複合情緒則是由這些基本情緒混合而成,如憤怒加厭惡就是敵意。
現代心理學家還根據情緒發生的強弱程度和持續時間的長短,又把人的情緒分為心境、激情、應激三種情緒狀態。心境是一種比較微弱平靜而持久的情緒狀態,往往是人在經歷了某一段生活歷程後逐步形成的,和人的經歷、遭遇有一定關係。工作成敗、生活條件、健康狀況等等,會對心境發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心境也和人的先天因素有關,例如氣質性格等,抑鬱質的人心境處於抑鬱狀態的時間往往較多。「悶悶不樂」、「草木皆兵」等都是形容心境狀態的。心境在一段長時間內影響人的言行和情緒。
激情是一種迅速強烈地爆發而持續時間短暫的情緒狀態。比如,暴跳如雷、歡喜若狂、絕望厭世等都屬於這類體驗。
應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緊急情況下所引起的情緒狀態,如情急生智或驚慌失措、呆若木雞等。人在緊急的應激狀態下,身體和生理上會發生一系列的相應反應,如心率、血壓、體溫、肌肉緊張度等發生顯著的變化,以增加活動力量,應付緊急情景。
三、情緒與情感的區別與聯繫
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情緒與情感並不作嚴格的區別,但在心理學中,情緒與情感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兩個概念。
1、情緒與情感的區別
首先,情緒是和需要(尤其是機體的生理需要)能否獲得滿足相聯繫的體驗。如由飲食需要是否獲得滿足引起的愉快和不愉快的體驗,由危及生命的災難所引起的恐懼體驗等。它是人與動物所共有的。而情感則是更多地和社會性需要、社會認知等相聯繫。情感僅為人所具有,情感帶有明顯的社會歷史制約性。
其次,情緒具有情境性,一旦情境改變,情緒也會改變。如美妙的樂曲、優雅的環境、喧鬧的街市都可能引起人的愉快或不愉快的體驗。當這些情境不存在時,情緒體驗就會改變。情感則因它基於對主觀和客觀關係的概括而深入的認知和一貫的態度,它不僅具有情境性,而且具有穩定性和深刻性。
再次,情緒通常具有較明顯的衝動性與外部表現,比如,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怒不可遏等;而情感則較深沉和內隱,而且經常以內隱的形式存在或以微妙的方式流露出來。
情緒和情感雖然有各自的特點,其差別是相對的。在現實的個體身上,它們常常交織在一起,很難加以嚴格的區分。
2、情緒與情感的關係
情緒與情感雖有區別,但它們又是密切相關的。一方面,情緒要受情感的制約和調節。一個人的情緒不是在任何場合與地點都毫不顧忌地表現出來的,往往受到情感的制約與影響。另一方面,情感是在情緒的基礎上形成的,而又在各種變化著的情緒中表現出來。因此,從各種意義上可以說,情緒是情感的外部表現,情感是情緒的本質內容。任何一種情感離開了具體的情緒過程,就很難斷定其性質與特點。同一種情感在不同條件下,又會有不同的情緒表現。例如,愛國主義情感在祖國贏得榮譽時,會表現為興高采烈,歡欣鼓舞;當祖國受到敵人侵犯與踐踏時,會表現憤怒與仇恨。可見,一個人穩定的情感正是在大量的情緒體驗的基礎上形成的。因此,在一個個體身上,情緒與情感總是彼此依存交融為一體的,很難把它們嚴格地區分開來。
四、調控情緒常用的幾類方法
1、情緒的「合理宣洩法」
發泄是心理學中提倡的心理防禦機制之一。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和不快,避免遭受挫折後可能產生的生理疾病,人們常常會採用各種防禦機制,以維持自身的心理平衡。有人認為不能讓情緒隨便發泄,應該有所限制。其實發泄與限制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當一個人在生活或工作中受到挫折或打擊後,由於種種原因,當時又無法將受到的委屈或不滿表現出來,只好把這種負性情緒壓抑下去。但由於人的心理承受力是有限的,不良情緒長期積鬱在心中,人的心理就會出現嚴重的失衡,也很容易導致疾病。為了維持自身的心理平衡,人們就需要去尋找一個恰當的對象將個人的消極情緒予以宣洩,使心中積壓的負性情緒得以稀釋,從而擺脫這種負性情緒的干擾,保持心理的平衡。因而,宣洩可以幫助人們排遣不良情緒,但宣洩要合理。你可以找一個知心朋友傾訴,一吐為快,想哭就哭。不習慣哭泣的,可以通過跑步、打球、寫信等方式,將體內因不快聚結起來的能量向外界發泄。而且,我們也往往有這樣的體驗,一旦這種負性情緒得以發泄後,內心便會產生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心情就會舒暢。
現實中發泄經常得不到公正的評價,因而使不少人即使是內心非常苦悶,也不敢輕易地流露,從而鬱積在心裡,成為一種更可怕的挫折或者打擊。人有苦悶就應發泄,只要手段正確,分寸恰當。
國外對於發泄方法的運用已做出一些有益的嘗試。例如,前蘇聯曾開設了「吵架」俱樂部,這個俱樂部的任務是通過訓練使人減少衝突,「若想不與別人吵架,就得多吵幾次」。有的國家開設了「罵人」俱樂部,心裡有了悶氣無處發泄,可以到「私人」俱樂部去罵工作人員,出了氣,就釋放了過激情緒,完了交費就走。日本一些大公司用橡皮製作經理人的模型,職員們可以對它拳打腳踢,發泄心頭怒火。有的國家採取交費打電話,接通後可以隨便罵接話員。這些機構就是企圖通過這些手段讓人宣洩情緒,把不良情緒釋放出去,恢復平靜。設置這樣的機構,對我國未必適宜,但用宣洩法恢復良好情緒的方法卻可以借鑒。
2、理智控制法
人都是有理智的,在陷入不良情緒時,主動調動理智這道「閘門」的力量,控制不良情緒,並儘力使自己愉悅起來。具體方法如下:
(1)自我解嘲,自我安慰,筆者認為阿Q的精神勝利法必要時也不妨一試。
(2)自我暗示即自己主動、自覺地通過言語、手勢等間接、含蓄的方式向自己發出一定的信息,使自己按自己示意的方向去做。自我暗示,是自己提醒自己,遏制不良情緒的產生,通過自己的理智去控制不良情緒,不是通過外界條件來調節。例如,考試時很緊張,應告誡自己放鬆不緊張;與他人發生衝突時,剛要發怒,馬上告誡自己息怒。
(3)自我激勵是一種精神動力。一個人在困難和逆境面前,如果能夠有效進行自我激勵,就能從不良情緒中振作起來,並取得很好的效果。自我激勵是通過多種直接明了的方式,通過外界的人、事物來約束自己。例如當工作不順利時通過名言、警句來激勵自己使自己獲得精神動力,繼續努力,從而更好地戰勝困難和挫折。
(4)心理換位,即站到對方的角度上想問題,與他人互換角色、位置。通過互換角色,來體會別人的情緒與思想,這樣有利於增強相互之間的理解和溝通,防止不良情緒的產生及消除已產生的不良情緒。
(5)升華法:將痛苦、煩惱、憂愁等不良情緒轉化為積極的,有益行為,產生積極情緒。戰國時期孫臏被砍去雙腳後,怒而發憤,寫出《孫臏兵法》,歌德在失戀的基礎上寫出《少年維特的煩惱》,司馬遷在遭受宮刑後,完成《史記》,貝多芬在遭受雙耳失聰的情況下,創作出《命運交響曲》。總之,一個人假如能真正找到一種使自己興趣盎然、樂而忘返的活動,那麼,一切消極的情緒都會被新的追求所取代。
3、轉移法
這是一種調控情緒的常用方法。把注意力從引起不良情緒反應的刺激情境轉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動上去。比如,兩個同學吵架了,如果依然面對面站在那裡,互相看到對方都有氣。假如勸其中一位同學出去走走,散散心,同他看看景物,談談心,則可能使他憤怒的心情平靜下來。在生活和工作中如發生了不愉快或不順利的事。盡量控制自己暫時不去想剛剛發生的不愉快的事情,找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不良情緒往往能得到緩解。
4、學會情境想像的行為療法
當你心情不好時,不妨使用,也許你的心情會發生改變。
(1)放鬆、全身放鬆,閉上眼,做深呼吸。
(2)回想自己及回想家裡高興的事。
(3)想像自己坐在某個風景秀麗的地方觀賞美景。例如想像自己坐在海邊眺望大海等等。
推薦閱讀:
※在銀行實習,客戶嫌隊伍太長太慢,怎麼安慰她和解決這個問題?
※警惕錨定效應,別被忽悠了
※是誰在決定著我們買什麼? | 315「必聽」消費心理學
※你究竟愛TA什麼?
※陌生人,原來就是我們的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