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愛因斯坦 ——宇宙是可以理解的 — Windows Live

超越愛因斯坦——宇宙是可以理解的

2007-08-22 16:28:42

(英國倫敦技術物理研究院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   盧杲 研究員cosmos9@163.com)

人民網專欄作家

http://www.qiji.cn/eprint/abs/2237.html

http://www.qiji.cn/eprint/abs/2236.html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25509/43673/43674/index.html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44995/46528/47676/3371324.html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44995/46528/47676/3369948.html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44995/46528/47676/3373340.html

http://www.bjkp.gov.cn/bjkpzc/zhuanti/physics/wlzysj/34805.shtml

http://www.daliandaily.com.cn/gb/daliandaily/2005-04/06/content_707493.htm

引    言

「要追究一個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義或目的,從客觀的觀點來看,我總覺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就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來不把安逸和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沒有志同道合者之間的親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貫注於客觀世界——那個在藝術和科學工作領域裡永遠達不到的對象,那末在我看來,生活就會是空虛的。人們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標——財產、虛榮、奢侈的生活——我總覺得都是可鄙的。」———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在《科學與宗教》中寫道:有關「是」什麼的知識並不直接打開通向「應該是」什麼之門。人們可以對「是」什麼的知識有最清楚最完備的認識,可還是不能從中推論出我們人類渴望的「目標」是什麼。「科學」給了我們的生活一個「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嶄新世界,這個美妙新世界如此五彩繽紛如此斑博蕪雜,以於我們幾乎失去了方向,幾乎完全把自己交給了摧枯拉朽的「科學」之手。愛因斯坦,這位科學巨頭,卻認為:科學沒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沒有科學,則是盲目的。 

愛因斯坦認為,宗教經驗的發展大體可劃分三個階段:恐懼宗教、道德宗教、宇宙宗教感情。什麼是「宇宙宗教感情」,他說是人類對經驗世界顯示出的內在和諧與秩序的堅定信仰與崇拜。它向人們揭示「人類所嚮往的目標應當是什麼?」愛因斯坦認為自己信仰斯賓諾莎的那個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諧中顯示出來的上帝,而不信仰那個同人類的命運和行為有牽累的上帝(《愛因斯坦文集》第1-3卷)。

愛因斯坦認為宗教與科學存在著「牢固的依存性」,「科學沒有宗教就象瘸子,宗教沒有科學就像瞎子(《愛因斯坦文集》第3卷,第182-183頁)。」他認為,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學研究和創造的基礎與強大動力。愛因斯坦明確表示:「我認為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學研究的最強有力、最高尚的動機。要是沒有這種熱忱就不能在理論科學的開闢性的工作中取得成就」。「要是不相信我們的理論構造能夠掌握實在,要是不相信我們世界的內在和諧,那就不可能有科學。這種信念是,並且永遠是一切科學創造的根本動力」(同上,第379頁)。他認為,科學要由有宗教信仰的人來創造。在《科學和宗教》一文中,愛因斯坦說:「科學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和嚮往理解事物的人來創造。然而這種感情的源泉卻來自宗教的領域。……我不能設想一位真正科學家會沒有這種深摯的信仰。」(同上,第182頁)。他還認為,宗教的道德教化職能在科學成果利用方面的引導作用。對科學在宗教信仰中的作用,愛因斯坦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了說明,其一,科學能激發宗教感情,並使宗教不斷完善、升華。科學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激發宗教感情,並使宗教信仰提高境界。其二,宗教的目標要依靠科學來實現。愛因斯坦在談到宗教與科學各自的職能時,把確定基本價值與目標看成是宗教的重要職能。那麼,如何使人們確立的目標得以實觀呢?愛因斯坦說:「客觀知識為我們達到某些目的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同上,第174頁)因為對科學家來說,他所堅信的是世界的規律性和可理解性,他的目標也就是揭示現象世界背後的規律性,或者說宇宙秩序的內在和諧,這個目標自然要依靠對知識的不斷追求來實現。

愛因斯坦曾把自己的理論稱為「宇宙的宗教」,該宗教的使命是探索「自然界里和思維世界裡所顯示出來的崇高莊嚴和不可思議的秩序」(《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379 頁)。        

崇高的信仰也決定了愛因斯坦的行為方式。他說:「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別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勞動,我必須儘力以同樣的份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我強烈地嚮往著儉樸的生活。並且時常為發覺自己佔用了同胞的過多勞動而難以忍受。我認為階級的區分是不合理的,它最後憑藉的是以暴力為根據。我也相信,簡單淳樸的生活,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在精神上,對每個人都是有益的。」在愛因斯坦眼裡,真理是樸素的;在世人眼裡,掌握真理的愛因斯坦也是樸素的,這不僅體現在他的日常生活非常簡樸,更體現在他毫無虛榮心、毫不冷漠、毫無惡意、毫無優越感。

1945年9月愛因斯坦連續發表一系列關於世界政府的言論。1946年10月,給聯合國大會寫公開信,敦促建立世界政府。 1947年,他繼續發表大量關於世界政府的言論,9月發表公開信,建議把聯合國改組為世界政府。有遠見的思想家早就看到,如同一個地區的公共事務,要有一個地方政府管理;一個國家的事務,要有一個國家的政府管理;地球村的事務,也需要一個世界政府來管理。從康德,到愛因斯坦,都提出過這種意見。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建立的聯合國,已經是當今世界政府的雛形。在21世紀,它能否真正起到世界政府的作用,目前還是未知數。

             

 

第一章   宇宙為什麼存在

§1.1 宇宙的本質

天文學家採用了一種切片的方法,也就是把宇宙像切西瓜一樣,切成一片片以我們為中心的扇形薄片。在這些切片上,一個個星系猶如一粒粒西瓜籽,我們就可以看清楚它們的空間分布。結果,天文學家看到在更大的尺度上,星系、星系團和超星系團連接成鏈狀和蜂窩狀的結構,從總體上看明顯趨向均勻化,但也可以看到呈現出一些巨壁和巨洞,好似生物體的細胞壁和細胞,不過它們的大小是以十億光年計的,大家一定會為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的如此相似而吃驚。

太陽系以每秒230公里的速度,完成它圍繞銀河系中心的航行,銀河系則以每秒90公里的速度,接近它的伴星系仙女星系,它們倆都屬於綿延約1000萬光年的「本星系群」,這個本星系群又以每秒約600公里的速度移動,被室女星系團吸進本超星系團,這些超星系團的範圍約6000萬光年。本超星系團及長蛇座與半人馬座超星系團,接著又落向另一個更大的星系集團,天文學家稱之為「大引力源」,這些星系團與超星系團,形成了範圍有幾億光年大的垣狀和絲狀結構,這些垣狀和絲狀結構很象生物體內細胞和組織。

過去,人類對「生命」的理解是非常狹隘的,他們只將與自身相似的、能不斷複製、繁演、新陳代謝的物體稱為「生命」。運用今日的科技,我們就能發現整個宇宙也是一種不斷複製、繁演、新陳代謝的活體,宇宙生命體通過上夸克、下夸克組合成質子與中子,再與電子一起組合成「原子」,就象地球上的有機生命體通過粒子、原子、有機分子組合成「細胞」,「宇宙奇點」形成之後的3秒內,宇宙生命體就完成了自身「基礎細胞」——氫氦原子——的複製過程,並在恆星中複製繁演出100多種「特化細胞」(除氫氦原子之外的100多種化學元素),星系、星系團、總星團就相當於宇宙生命體的器官或組織。二進位的正、反粒子的不同組合就相當於有機生物體的基因中四個鹼基A、G、C、T(四進位)的不同組合。

有機生命體不可能演化成「神」,因為它們不可能擁有神的能量,神的能量即是宇宙總能量,有機生命體只能依附於神,最終融入神的博大,獲得「至善」,獲得永恆。

宇宙即神,神即宇宙,整個宇宙就是一種特殊形式的生命體,地球人類就是一群居住在神體內的一個細胞(銀河系)中的極微小生物,神用機體中的精華哺育著我們,他是無私的、博大的、全能的。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接受神的關愛與恩賜,人世間的所有物質都是神賜與的,神是至善的。

為什麼存在著宇宙?為什麼宇宙存在著一個可以理解的結構,而且在這個結構中生命能夠出現?

宇宙有法則,有秩序,人的職責就是運用「理性」去發現宇宙的秩序與法則。當人類的自然科學探索越向微觀與宏觀世界的兩端延伸,就越接近發現宇宙之神。當前,研究微觀世界以量子物理學為代表,人們發現量子世界神奇而詭異;當前研究宏觀世界以天文學、宇宙學為代表,人們發現宇宙是那麼神秘而博大。宏觀物質是由微觀物質組成,宇宙學與量子物理學的合流,必將使人類觸摸到神的脈動。

自然科學是認識宇宙之神的最好方法,科學是未來神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證實神的全能、神的博大的最有力工具。

神的博大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神的能量就是宇宙總能量,如果將神縮小到人的尺度上,整個銀河系只相當於神體內的一個細胞。有機生物不可能成為神,因為他們永遠達不到神的能量,但他們可以用理性或信仰的方法最終與神融為一體,達到永恆。歷史上如耶穌、穆罕默德、釋迦牟尼等偉大先知已率先達到了這一步,他們是永恆的。

人們也許會覺得奇怪,這樣一個硬梆梆的物質世界,怎麼會有精神?他們可能會反問:「石頭有精神嗎?」筆者的回答是:「如果將石頭放到銀河系、宇宙中去觀察,它就是宇宙精神的一部分,這是一種局部與整體的關係,就象人體內的單個分子是沒有人類級精神的,但由眾多分子構成的人體就具有人類級精神。」

我們人類作為有機分子級的有限存在物,是不容易理解宇宙之神這種永恒生命體的,但如果運用科學,就能使我們超越有限,感知到神的博大。

從粒子層面看,石頭就是一種神奇的物體,它不是一種死物,它是由眾多電子以光速各自圍繞原子核運行構成的,如果將我們縮小到光子的尺度上,並且以光速運行,就會看到石頭的結構中絕大部分是空的。石頭是一種光速運動的活的存在物。正因為電子運動速度太快,才使我們誤認為石頭是不動的。我們的有限,不僅是認知上的有限,更是時空上的有限,如果我們用1000億年這樣一種時間尺度,將一塊石頭放到整個銀河系空間中去觀察,就會發現石頭(原子)的運動,它們就象神體內流動的血液。包括石頭在內的宇宙萬物都是由正反夸克組合成質子、中子,再與電子構成了宇宙大爆炸之初的氫氦原子,氫氦原子再聚合成恆星,並在恆星內部聚變成100多種化學元素,通過(超)新星爆發,各種化學元素散布在宇宙空間,並逐步聚合成行星,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石頭」。最終銀河中心黑洞會吸入其引力場內的所有恆星、行星物質,也就是將石頭重新壓縮成引力子,用於收縮宇宙。

有機生物體都是由碳、鈣、磷、硫、鐵、銅、硒、鉀、鎂、鋅、碘、鉻、鉬、錳等三十多種礦物質及化學元素組成,這些都源於初始的地球,源於星塵,也就是說我們源於「石頭」,沒有「石頭」就不會有地球上的有機生物體,有機生命源於石頭,復歸於石頭,生物體死亡後會重新變成化石(石頭)。

宇宙為什麼存在?為什麼宇宙萬物的運行充滿和諧與秩序?因為宇宙是一種永恆的生命體,它無始無終地存在於無限空間中,它就是人類宗教中至高無上的神,宇宙唯一主宰。宇宙萬物的運動就是宇宙生命體脈動,它的運行必然是充滿和諧、秩序的,是宇宙各級程序完美協同運行的結果,有機生物體是這些宇宙程序協同運行的一種小集成。

是神創造了宇宙萬物,創造了人類,神利用(超)新星爆發,為宇宙有機生命提供必要的化學元素。神在空間中設置了眾多有機生命孵化場,那就是「類太陽系」,恆星為生命提供熱源,恆星引力場則用於固定生命的搖籃——類地行星(如地球)。且在每一個類太陽系中最多只有一個生命搖籃能孵化出高等智能生物,這由類地行星的運行軌道所決定,如地球的軌道恰到好處,且質量適中,而在地球旁邊的金星、火星卻因酷熱或酷寒難以演化生命,且火星質量過小,大氣濃度低,不適合高等生物演化。在火星之外的巨大木星吸引了大量來自太陽系之外的小行星,使地球遭受小行星撞擊的次數降低,而且我們的太陽系處於穩定的銀河系的較外圍,天體運行環境較穩定(與銀核附近相比),正是這些無數必然性和偶然性因素的綜合作用,使我們的太陽系中演化出一種智能生物——地球人類。

地球生命的演化,遵循著從低級到高級的演化過程,這也是生物智能進化的階梯。有機生物「性」的意識是何等強烈,低級生物的使命就是通過適應環境和繁演後代使物種向高級進化,繁演後代就是一種基因重組的過程,正是在無數次基因重組中,最終進化出宇宙之神傑出的兒女——地球人類。他們肩負有神的使命——使宇宙行星群文明化,使之成為充滿「善與愛」的天堂。

基因突變在生物進化中占重要位置,這些導致基因突變的物理或化學因子正是神賜與的,如宇宙射線、太陽輻射,經口、鼻、皮膚進入生物體的各種物理性、化學性突變因子。地球及其它星球上的各種惡劣環境都是神為了磨練人類及其它星球的智能生物的意志,使進化能持續不斷的進行,長期在溫室里的花草,必然喪失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放到自然環境中必然被淘汰。

宇宙的寬廣和恆星燃料的有限性,正是神對宇宙有機生命的考驗,如果在類地行星上經100億年都無法進化出信步漫遊宇宙的智能生命,那該類地行星上的生物都屬於淘汰品種,最終恆星爆發,又為新一代宇宙有機生命播下種子(碳、氧等化學元素)。

宇宙萬物的運行顯現出完美的秩序性,宇宙萬物的設計是完美的,這種秩序性和精確設計是不可能隨機產生的,必然有深刻的原因,宇宙秩序就是宇宙程序完美運行的結果,就是宇宙精神的有序運行,神就是宇宙萬物的設計者和創造者。

§1.2  宇宙的主宰

人最初崇拜自然,人們談論一切事物都採取寓言形式,把自然的每一部分都人格化了,於是就有了阿波羅、天照大神(日本神道教中的太陽神)等等。人們不知道這就是自然以及這樣地成了寓言的自然各部分,人們很快忘掉了神仙們的由來,自然的力量被形容成為一個不可理解的存在,被稱為自然的推動者,就這樣,自然被與其自身割裂開來,被看成一個不能活動的無生命的巨物。

在自然宗教的漫長歷史時期,在遠古的希臘和在世界其它許多地方一樣,人們依賴自然,相信自然本身就是神靈,並將其人格化和對其頂禮膜拜。對自然的觀察活動,是從屬於宗教活動的。也就是說,當時的宗教與科學是融為一體的,萌芽時期的科學活動也就是宗教活動。人們認為自然是由超自然的神靈創造和支配的。人們所能認識到的一些規律都被歸結為神靈所定的規律。所以人們通過從事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活動來活識神靈和了解神靈的意志。從宗教的視角取得的對自然的認識,是人們的宗教知識,也就是人類對自然的全部知識。

從古至今,世界上有很多部族、民族信仰太陽神,崇拜太陽神的威力,那位太陽神實際上就是指太陽,具有人形的太陽神就是太陽的人格化,還有月亮神、山神、雨神、雷神,都是具有一定威力的自然物的人格化,而那位宇宙唯一的主宰,當然就是宇宙本身。宇宙的主宰只有一位,因此,真主、上帝、梵天等各大宗教中那位至高無上的神就是宇宙之神的化身,地球人類信仰的實質上都是同一位神或者宇宙之神的部分軀體(如太陽、月亮、山)。各大宗教的先知感知到宇宙之神的博大,各自憑著當時人類認知水平來描述那位宇宙的主宰,因此各宗教中的宇宙主宰的人格化形態各不相同。

「從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全世界出現了一些非凡人物,各自從他們的社會中凸現出來,並宣稱重要的新洞見。在中國有孔子、孟子、老子、墨子,在印度有喬答摩即佛陀,耆那教創始人大雄。《奧義書》以及後來《薄伽梵歌》的作者。在波斯有瑣羅亞斯德。在巴勒斯坦有希伯來先知,如阿摩司、何西阿、耶利米、以賽亞和以西結。在希臘有畢達戈拉斯、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人類思想中這一十分重要的轉折期已被稱為軸心時期。如果基督教是以猶太教為前提的,而伊斯蘭教是以猶太教和基督教為前提的,那麼所有當前的主要世界宗教都可以追溯到軸心時期」(《第五維度》,[英],約翰·希克著)。為什麼在交通極不發達的軸心時期,世界各地的偉大思想家、哲學家、神學家、先知會各自獨立提出相似的學說?這是因為當人類的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對宇宙萬物的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會自然而然提出相似的學說,因為宇宙真理只有一種,宇宙萬物的本質是同一的,宇宙的主宰只有一個。

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猶太教等各大宗教的創始人都是偉大的先知,他們的思想在當時具有無比的先進性,是順應人類社會發展需要的,他們具有極高的智慧,他們感知到宇宙存在一位主宰,一位至高無上的神,是神創造了宇宙萬物。

但在宗教的發展過程中,都出現了一些無知教徒,或因曲解了神的意旨,或因僵化運用教條,或因迷惑,或為了個人或小團體的私利,使教會在歷史上留下一些污點。這是歷史的局限,在當今科學昌明的時代,終會有天才的科學家解開宇宙的奧秘,神的本質。

宇宙的主宰只有也只能是一個,還有比「宇宙之神」更大的神嗎?所以「耶和華、安拉、梵天」等各大宗教中那位至高無上的神就是也只能是「宇宙之神」。宇宙之神在各大宗教中有不同化身,先知們感到了宇宙之神的存在,卻根據自己不同的生活經歷來描述這種博大的宇宙精神,因此各宗教中神的形態各不相同,但本質上都是信仰同一位神,宇宙唯一的主宰。

存在是一,一就是神,第一推動者只能是一個,即終極因本身。

各宗教所宣稱的終極對象,如人格的耶和華、天父、真主、上主、梵天、毗濕奴、濕婆都是宇宙之神的化身,非人格的道、天、空、涅槃、太一都是不同宗教的先知對宇宙主宰的心得體會。

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三者同源而不同流,這個源就是猶太教,他們都崇拜一個神,他們的教義都可以追溯到《舊約》。伊斯蘭教較為晚起,從《可蘭經》的內容看,它與《舊約》和《新約》都有思想淵源關係。

對泛神論(Pantheism)來說,神是世界的內在根據,對自然神論(Deism)來說,神是超越的根據,而對一神論來說,則兼而有之。實際上它們都有正確的成分,只不過觀察角度不同而已。一神論在其嚴格的意義上是信仰一個超越的神,他不僅是世界的創造者,而且也進入了他與人和自然事件的內在關係當中,這種概括相當徹底,是宇宙的真理,但過去卻苦於無法用科學的方法來闡述。

有神論、無神論、一神論、多神論、形而上學、唯心論、唯物論等一切探索宇宙本原的神學和哲學,實際上都是站在不同角度觀察或感知同一種事物——宇宙之神。有神論、唯心論感知到宇宙之神「精神」的一面,無神論、唯物論觀察到宇宙之神「物質」的一面,有的學說(如多神論)只注重宇宙之神的部體軀體或精神(如太陽、山、海),有的學說只注重研究宇宙之神「精神」態的抽象化(如非人格化的終極實在)。

伊斯蘭教宇宙學提供了宇宙的幻象,讓人通過物質世界而認識到更高層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被認為是物質世界的原型(或「原型世界」)和基礎。

奇妙的是,《古蘭經》作為伊斯蘭教的聖典,通過借喻自然,使得真主更為實際和淳樸可愛。「真主確是使穀粒和果核綻開的,他從天生物中選出生物,從生物中選出無生物。……他從雲中降下雨水,使一切植物發芽,長開翠綠的枝葉,結出累累的果實……」(參閱《古蘭經》第95-99章)。

《古蘭經》鼓舞穆斯林對無所不在的「神之臉」,或「神的自我」培養出一種永恆意識,「不論你轉向何方,都有安拉的臉」。和基督教的天父一樣,《古蘭經》把神視為絕對,只有他才擁有真正的存在。

穆罕默德相信古阿拉伯萬神廟中的神安拉,與猶太教徒和基督徒所膜拜的神是一樣的。

「安拉是至仁至慈的,是萬有的保障,是公平的至尊的主。他是萬物的創造者和監督者,是萬物的起始者,也是萬物的終結者。他能使人生,能使人死。他無時不在,無處不有,是無所不在的永恆的唯一真神。」(參見《古蘭經》第57章第1~6節,第59章第22~24節)

「安拉是仁慈的,是萬物的供養者,他是慷慨的,也是和藹的;是多恕的,也是溫和的;是寬容的,也是特慈的;是獨一的,也是公正的。」(參見《古蘭經》第3章第31節,第11章第6節,第36章第15節,第65章第2~3節)

簡言之,安拉是獨一的,並且是永恆不滅的,是整個宇宙的創造者,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他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沒有開始,沒有結束。他對人類的恩典是數不清的。

在《新約全書·馬太福音》中耶穌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這裡的「人」,不是某個具體的人,而是不分性別、種族、民族、宗教、國家的人。愛上帝是倫理的基礎,愛人則是倫理的體現。

《聖經》中的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唯一主宰。在本文中上帝(God)即是指天主、耶和華。

《新約全書·約翰福音》中說「耶穌是道成肉身」,「道」太初就與上帝同在,是永恆的,耶穌從而擺脫了被造者的身份,而上帝創造萬物是藉看道造的;最後,道就是上帝,耶穌終於與上帝同一了。筆者認為,耶穌從一位偉大先知,逐漸完全融入「神」的至善,成為上帝之子,因為他體內的每一個原子、每一個粒子都屬於上帝,他的使命就是拯救人類,他向人類傳播上帝的至善、至愛,他是永恆的。

托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4—1274年)說:「理性的哲學思維的最終歸宿必然是無限的最高存在者,即上帝。幾乎所有的哲學思維都以認識上帝為目的。」「人的理性通過自然的受造物上升到認識上帝,信仰則相反使人們通過上帝的啟示去認識上帝。前者是上升法,後者是下降法,就其認識上帝來說,二者是相同的,其實,無論是由超越理性而獲得的信仰,或者是通過理性而獲得對上帝的認識,不過是殊途同歸。」

柏拉圖在他的《蒂邁歐篇》中說:「世界靈魂有自己的原始的運動,這是一切運動的原因;它自己運動,並促使物體運動。它彌佈於全世界,是世界上美、秩序與和諧的根源;它是上帝的影像,一個可見的上帝。世界靈魂是理念世界和現象世界之間的中介。它是一切法則、數學關係、和諧、秩序、齊一性、生命、精神和知識的根源,它按照它本性固定的規律來運動,使物質分布給天體,並促使它們運動。」「精神是真正的實在,最有價值,它使萬物擁有形式和本質,是宇宙中法則和秩序的基質,而物質屬於第二位。」

奧古斯丁感概道:「我愛你已經太晚了,你是萬古常新的美善,我愛你已經太晚了!你在我身內,我馳鶩於身外,我在身外找尋你;醜惡不堪的我,奔向看你所創造的眩目的事物,你和我同在,我卻不與你相偕」(《懺悔錄》10:27:38)。「哪裡有真理,哪裡就有上帝」 (《懺悔錄》10:24:36)。

不要用今日的人類思維來衡量古代宗教經文的時間數據和神話般的描述,要知道當時的人類社會中「神話」之風非常盛行,人們都信這個,這為當時的人類認知水平所限,那些偉大的先知當然是因人施教,因勢利導,用他們能理解的語言來描述神的博大。如果我們用現代的科學語言告訴當時的人「宇宙萬物的真象」,他們是不可能理解的,必定斥之為「邪說」。正象我們的子孫後代會暗笑我們當代人對事物本質的理解,會嘲笑當代人為眾多無意義的事物而爭鬥,相互殘殺,充滿迷惑和低級的攻擊性。我們需要用一種「換位思考」的方法,要知道在幾千年前的自然社會條件下,各大宗教的偉大先知們必須要用當時的人類所能理解的辭彙和方式,使他們感知神的全能和博大,事實證明,先知的方法在當時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耶穌、穆罕默德、釋迦牟尼、摩西已率先達到「神人合一」的境界,他們已能感知神的啟示。他們拯救人類於危難之中,將原本四分五裂、相互殘殺的部落、部族、種族統一到神的旗幟之下。

印度教有人格化為三位一體的神:(1)梵天:宇宙的創造神;(2)毗濕奴:宇宙的保護神;(3)濕婆:宇宙的破壞神;三大神都是一元之世界本體的「梵」所作的三種不同的顯現,實質也是一神論。

梵語māyā,音譯為「摩耶」,意譯為「幻、幻象、幻現」,按吠陀經、吠陀仙人、哲學家從他對森羅萬象變動不居的自然界的觀察中猜測,世界只是一個廣大無垠的幻象,而幻象的製造者就是神。

「無」與「有」是印度哲學兩個最基本的概念。早在奧義書之前,吠陀仙人、哲學家從觀察宇宙千變萬化的現象過程中發現事物本身存在著「無」與「有」的矛盾和統一。「諸天之初際,從無產生有」(《梨俱吠陀》X.72.2~3,《阿闥婆吠陀》X VⅢ.1.19,《鷓鴣氏奧義》Ⅱ.7.1),原來「無」乃宇宙的本原,萬物依之而產生(有)。佛教哲學接過吠陀——奧義書的「無有說」,並根據緣起性空原理把它改造為「空有說」。空、有被賦予新的內容,成為佛家專用的哲學術語的—空→真諦;有→俗諦(假諦)。

《奧義書》繼承和發展《梵書》的「梵我」原理,集中闡述梵(Brahman)、我(ātman)、幻(Māyā)三個核心範疇和它們之間在哲學上的相互關係,從而創立梵我同一說,扼要地說,梵、我、幻的基本內涵相互關係是:梵是客觀世界的本原,我為主觀世界的本原;梵與我在本體上同一,在形式和作用上差別。幻是主觀和客觀的現象,產生於梵我本體;現象是虛幻,本性是真實。

印度哲學的「梵我合一」與中國哲學的「天人合一」,實質上是同一的,也與基督教、伊斯蘭教「神人(人的靈魂)合一」的思想同一。

佛教主要通過調整人的心態而獲得解脫和寧靜,因為釋迦牟尼清楚就幾千年前人類的認知水平而言,是很難了解宇宙,了解神的博大的,因此他轉向發掘人類內心的神,通過傳教(如「四聖諦」:(1)苦諦、(2)滅諦、(3)集諦、(4)道諦),改變人腦程序,使人改變思想,看清事物的某些本質,雖然某些思想是消極的,但總體上使人們消除一些迷惑和過度的慾望,使人向「善」的方向發展,因此佛教與其它一神教是殊途同歸,前者發掘內心的神,後者發掘的是外界的神,如果將兩種方法合而為一,就能起到更好的實際效果。

佛教將注意力放在用內心的「神」消除內心的「魔」,「神」也在我們心中,修行靜思就是一種感悟內心之神的方式,並通過抑制慾望,靜思明心而獲得「慧」,從而達到涅盤境界而獲得拯救。

在大乘佛教中,對人格神的需要更加迫切,佛教創始人不僅僅是一個人,而且是一個神,他從一個人類最偉大的導師被提升為具有普遍力量和意義的存在者。

世界各大宗教都有一些長盛不衰的教義,那就是教導人類要向善,人類都是兄弟姐妹,要團結友愛共發展,這些去蕪存精的教義正是「宇宙之神」的真正旨意,它代表著人類長期繁榮發展的根本原則。

世界各大宗教的先知都具有某種與宇宙之神溝通的能力,這種溝通可以用他的眼、耳、皮膚、鼻等感覺器官,也可以用科學和經驗,也可以用沉思和靈感,因為宇宙之神是無所不在的,它也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宇宙中的全部物質構成宇宙之神的軀體,我們都是宇宙之神的兒女。

在人類社會中,國家、團體和個人的絕大部分的失敗,是因違背了事物的發展規律而導致的,這就必然會遭到宇宙之神的懲罰,只有使人類吸取失敗的教訓,才能逐漸掌握事物的規律,才能使人類更好的進化,才能有望完成宇宙之神賦予人類的使命,宇宙之神就象威嚴的慈父。

§1.3  人類的終極關切

宗教世界是一個終極的所在,它是真的極致、善的極致、美的極致。馬克思認為,「宗教是這個世界的總的理論,是它的包羅萬象的綱領。」

蒂里希認為,宗教是人的終極關切。有限存在物是被非存在包圍著的,它隨時可能陷於虛無,即隨時都處於非存在的威脅之下。作為一種存在物的人的實存也是如此,所以它不可能不關切存在之終極基礎。「人最終關切的,是自己的存在及意義。『存在,還是不存在』(按:此乃莎士比亞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哈姆雷特》中譯本常作『生,還是死』),這個問題在此意義上是一個終極的、無條件的、整體的和無限的關切的問題。人無限地關切著那無限,他屬於那無限,同它分離了,同時又嚮往著它。人整體地關切著整體,那整體是他的本真存在,它在時空中被割裂了。人無條件地關切著那麼一種東西,它超越了人的一切內外條件,限定著人存在的條件。人終極地關切著那麼一種東西,它超越了一切初級的必然和偶然,決定著人終極的命運。」(Systematic Theology. V. I. p. 14)。

宗教乃是人的全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深度」方面,就是說,它表現的是人生之終極關切,指向的是維繫人的存在並賦予人生以意義的東西。具有終極性的關切作為生命的深度方面,可以表現在生命的任何創造性(或破壞性)的方面之中,例如,它可以在道德方面表現為無條件的良心命令,也可以在科學領域表現為對真理的熱切追求。然而我們不能忘記,人也常常把自已無條件的信賴和執著獻給一些有限的和有條件的東西,例如榮譽地位、金錢財富、政治權力、種族優越或民族驕傲之類,把這些東西誤當成終極關切的對象,當成了使自己的生活圍著打轉的偶像。蒂里希具有同國家社會主義(納粹主義)打交道的親身體驗,因而他能夠證實這個事實:「我們這個世紀的種種極端民族主義,是一些很好的實驗室,在其中,可以研究終極關切在人生的所有方面(包括人的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關切)意味著什麼。一切的一切都以那個唯一的神——民族為中心,那個神到頭來肯定是一個惡魔。」(Tillich:Dynamics of Faith, New York, 1957, pp. 1~2)因為民族或國家事實上都是有條件的,其本身並不具有終極的性質,所以對它懷有某種終極關切,就不過是一種偶像崇拜,只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他認為,你在生活中認為什麼東西最有價值,那個東西就成了你的神。人類的最大危險,就在於無限而終極地執著於某些僅僅值得有限地和初級地投身其中的東西,即崇拜有限而短暫的東西。每個人都有某種終極關切的對象,他在其中尋找生活的意義,就此而言,每個人都具有宗教性。但是,如果這種關切對象並不具有真正的終極性,沒有力量救助人的存在,沒有力量賦予生存以時間長河所無法毀滅的意義,那麼這種宗教性就不過是偶像崇拜罷了。

那麼,究竟什麼東西具有真正的終極性呢?蒂里希說:「終極關切的東西,乃是決定我們存在還是不存在的那個東西。」(Systematic Theology. V. I. p.14)。蒂利希認為,人對自身存在及意義的關切屬於終極的、無條件的、整體的和無限的關切範疇,表現為一種「宗教」的維度和精神。於是,他提出了「宗教是人的終極關切」之說,從生存論的角度闡述了宗教信仰在人類生活中的內在性和普泛性。根據存在主義的理解,蒂利希還嘗試了現代哲學與神學的溝通。他認為人對存在的詢問乃是哲學和神學關注的共同主題,哲學涉及「存在的自在結構」,而神學則關涉「存在對我們的意義」,而作為哲學中心的本體論亦與作為神學中心的上帝論異曲同工、不謀而合,因為「若無揭示本體論問題的哲學,基督教神學則無法向那些想了解在什麼意義上可以說確有上帝的人解釋上帝的存在」。

蒂里希認為,上帝是存在本身,存在自身是一切存在物賴以存在的基礎和力量,人的存在源於這個創造的根基和力量,上帝以他的終極關懷創造了我們生命的意義。

人有種種關切和追求,但人不同於世間萬物,因為人有精神性的,超乎自然和超越自我的關切和追求,人不但有對自我的意識,有探索人生意義的願望,而且有對終極存在或宇宙本原(儘管對之有不同的理解)的意識,有探索它並同它和諧一致的願望,要理解人與世界,就必須研究形形色色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其中包括這種精神性的終極關切,包括這種超越自我而終極存在和諧一致的願望。信仰是一種終極關懷的存在狀態。如果人們對一切都抱無所謂的和玩世不恭的態度,那麼,人類存在的意義也就徹底喪失了。在當代西方社會,這深刻而緊迫的無意義感正向人們鋪天蓋地地襲來。

當代西方哲學與基督宗教神學珠聯璧合的另一個領域即「過程」(Process)思想。如果說,「存在」思想代表了思想界的「空間」思維,那麼「過程」思想則是其「時間」思維的絕妙表述。懷特海把世界視為一種能動的進程,認為進化、發展、過程乃構成實在之本質。他主張基於自然世界的發展演變和現代科學方法來探究時間湍流的意義,基於作為能動過程的世界來把握實在,弄清其本質,由此來體認和領悟宗教信仰中的上帝。為此,他指出實在絕非靜止的本質,而乃能動的進程。他認為,過去、現在和未來並沒有割裂開來,而是在上帝的永恆統一中得到保留,體現出意義。哈特肖恩也認為人們應該在世界過程本身之中找尋上帝,世界的一切變化進程均「在上帝之中」發生,上帝不離時間,而是處於過程之中,在其發展「途中」不斷展示上帝。

愛因斯坦認為,宗教經驗的發展大體可劃分三個階段:恐懼宗教、道德宗教、宇宙宗教感情。什麼是「宇宙宗教感情」,他說是人類對經驗世界顯示出的內在和諧與秩序的堅定信仰與崇拜。它向人們揭示「人類所嚮往的目標應當是什麼?」愛因斯坦認為自己信仰斯賓諾莎的那個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諧中顯示出來的上帝(《愛因斯坦文集》第1-3卷)。

愛因斯坦認為宗教與科學存在著「牢固的依存性」,「科學沒有宗教就象瘸子,宗教沒有科學就像瞎子(《愛因斯坦文集》第3卷,第182-183頁)。」他認為,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學研究和創造的基礎與強大動力。愛因斯坦明確表示:「我認為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學研究的最強有力、最高尚的動機。要是沒有這種熱忱就不能在理論科學的開闢性的工作中取得成就」。「要是不相信我們的理論構造能夠掌握實在,要是不相信我們世界的內在和諧,那就不可能有科學。這種信念是,並且永遠是一切科學創造的根本動力」(同上,第379頁)。他認為,科學要由有宗教信仰的人來創造。在《科學和宗教》一文中,愛因斯坦說:「科學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和嚮往理解事物的人來創造。然而這種感情的源泉卻來自宗教的領域。……我不能設想一位真正科學家會沒有這種深摯的信仰。」(同上,第182頁)。他還認為,宗教的道德教化職能在科學成果利用方面的引導作用。對科學在宗教信仰中的作用,愛因斯坦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了說明,其一,科學能激發宗教感情,並使宗教不斷完善、升華。科學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激發宗教感情,並使宗教信仰提高境界。其二,宗教的目標要依靠科學來實現。愛因斯坦在談到宗教與科學各自的職能時,把確定基本價值與目標看成是宗教的重要職能。那麼,如何使人們確立的目標得以實觀呢?愛因斯坦說:「客觀知識為我們達到某些目的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同上,第174頁)因為對科學家來說,他所堅信的是世界的規律性和可理解性,他的目標也就是揭示現象世界背後的規律性,或者說宇宙秩序的內在和諧,這個目標自然要依靠對知識的不斷追求來實現。

§1.4  信仰與終極價值

信仰,它從文化的意義上表徵著人類對終極的關懷;信仰,它從永恆的意義上表徵著人類未來精神的綿延;信仰,它從生命的意義上表徵著人類從有限對無限的追求。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種對永恆和終極的追求過程。

終極價值意味著一種主客體的高度融合與統一,奔向終極價值成為人類的永恆的精神追求與綿延。

對終極價值的關切和追問展示人的全部可能性,它使人向生成——使人之所以是人成為可能,使人向無限的敞開和趨赴成為可能,並使人能夠具有足夠的勇氣來承領價值虛無所帶來的精神漂泊和放逐。它成為人流浪荒原之所企望達到的永恆綠洲,成為真善美的最高展示。這永恆的終極價值,顯現於未來中,它使人成為一個永遠趨赴於神的召喚的存在物,在這一過程,人完成了自己的生成。一切碎裂的異化的非人態的偽價值和無價值狀態,都將被這永恆的趨赴宣判為偶然的不可靠的東西。對於人來說,終極價值是一個永恆的召喚和許諾,在這個召喚和許諾里,人永恆地奔向未來。

對於終極的關切,對於人生根基的尋求,對於無限和永恆的依託,無疑構成了信仰的最本質的,最內在的和最高級態的特徵,有人稱這是本體論意義上的信仰,是的,人類就是依託這種本體論上的精神支點,去關切去信仰無限的存在,從而構成了對宇宙的主宰——神——形形色色的終極信仰。

人類對終極價值取向的關懷或人類必須關懷終極價值,必然構成和已經構成了人類精神的永恆綿延。失卻了對終極的關懷,人類將處於精神綿延的斷裂帶,即便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它們的實質是人類存在的具體形態),也不能只纏綿於某一狹小的國家或民族型的區域文化,因為人類只有在關切人類的終極價值上,其使命感才是統一的和同一的。

宗教信仰的先天傾向在人類心靈中是一股最複雜最強大的力量,並且也是人類本性的所有可能性當中最為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宗教信仰是人性結構中最強大的、壓倒一切的力量。

從本原上說,我們每個人都是理想主義者,即都有追求超越滿足肉體需要的東西的需求,或者更準確地說,都有追求生命過程完整性的動能、情感及至實際行為,但是另一方面,每個處於特定時空區域的個體所經驗和感受到的,又是生命過程的不完整狀態。宗教信仰的需求,正是源自對生命過程完整性的渴望同人的現實生命過程的不完整狀態之間的張力。

近百年來,人類物慾的膨脹已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污染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和水源,並驅趕著人在漠視精神境界的提升,卻日益以外在的物化標準去衡量進步與否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由此衍生出的是現代人日益強烈的失落感、孤獨感、空虛感以及如履薄冰般的苦澀、煩惱和無奈。

對人的存在的終極體驗,使精神和靈魂無法擺脫晦暗的陰影——生命是短促和無常的;任何人都逃脫不了生老病死,任何人都必然走向死亡!這必然促使有意志、有理性、有情感的人去思索忙忙碌碌的人生的意義,追尋永恆。

宗教信仰賦予生命和生活以意義,將其引向高處,使他明白:「與至高無上的精神目的相比,金錢、權力、聲望、享受或飛黃騰達等等業績與成功,只是一種相對性、偶然性、有限性,而不是最高的價值,從而不致陷於各種過眼煙雲似的東西的泥潭不可自拔。他很可能會比沒有信仰的人更勤勉地扮演好社會所要求的角色,但卻不會迷失或喪失於角色之中,不會受能使人與自我相疏離甚至喪失自我的定在的束縛。無論順境或逆境、成功或失敗、輝煌或平凡、蒸蒸日上或每況愈下,他的生活都會富有意義,他的面前都會有寬廣的自由空間和機會。」

終極關懷——對生命意義、對人的自我認識,對完成神賦予我們的使命的關懷。

宗教信仰源於人類對生命的意義、對人的存在及其終極問題感到困惑而汲汲地追尋。

現代心理學證明,只要人性中有得不到滿足的需求,只要有心靈的、情感的、精神的痛苦、迷惘或不幸,就非常可能會信仰宗教,以求從中獲得幫助的渴仰。目前全球人口為61億,其中宗教信仰者約佔81%,也就是說,世界上有近50億人有宗教信仰。科學技術最為發達的美國,在熱愛宗教的排行榜中卻排名世界第二。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94%的美國人(其中包括比例相當高的各類在職科學家)有宗教信仰。

§1.5  宗教的普世對話

基督教於20世紀初展示與東方的對話,以這種「對話」姿態謀求重新認識並理解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儒教、道教等東方宗教及其靈性精神。20世紀60年代以來,基督教進而從強調自身各派的「對話」、「諒解」、「普世」、「合一」而走向與世界各種宗教、各種信仰以及各種政治思潮和意識形態的對話,因此,20世紀成為前所未有的「宗教對話」的世紀。在「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普世主義的對話亦發展出強烈的全球意識。自20世紀80年代起,普世主義的對話在「全球性對話」方面達到高峰。世界基督教聯合會號召其信徒「在每一個地方和所有的地方」見證對話,提出「一個世界或沒有世界」的口號。與之相呼應,天主教思想家漢思·昆、斯威德勒(Leonard Swidkr)亦先後創辦普世研究所,倡導跨宗教和跨文化對話,並於20世紀90年代發起「全球倫理」或「世界倫理」運動,推動一種跨越國界、跨越民族的普遍倫理。

§1.6  對一些宗教術語的科學釋義

筆者從自然科學角度,對超自然、靈魂、魔、地獄等重要宗教術語進行科學釋義。

「超自然」該如何定義?如果我們向16世紀的人類描述今日的「宇宙飛船、飛機、核彈、電視機」,他們必然以為這是神話,是「超自然」的。如果與他們談論質子、電子、夸克、黑洞、反物質,則必然被他們斥為「妖言惑眾」。實際上有很多「超自然」的事物正是人類還未知曉的自然規律。這由當時人類的認知水平所決定。人們認為的「自然」是已經知道的事物及其道理,如果超出他們的認知水平,就常被認定是「超自然」的,是神話,是不科學的。如一千年前,人們認為有些蛙類能經長期冰凍後重生,是一種魔法,是超自然的,而在今日的科學家看來卻是一種很平常的生物體抗凍調節能力,很多節肢動物也具有這種能力。

從各種宗教的共性來看,幾乎所有宗教都注意到了靈魂與肉體的關係問題,並有靈魂不滅的觀念。一般說來,各種宗教都把靈魂理解為比較積極的東西,肉體則被理解為消極的東西、人的肉體死了,靈魂卻永生,它可以轉到別的肉體上再現。靈魂不滅的觀點與神創論一發生聯繫,靈魂就成為由神創造,因而靈魂是永生的,靈魂是溝通人與神的中介。

筆者認為,我們身上有兩級靈魂,第一級是「本原靈魂」,以量子為載體,是永恆的,它與神同在,是至善的;第二級是「後天靈魂」,是有機分子級生命誕生後逐漸創建的「靈魂」,即我們大腦中的思想、精神,這一級靈魂主要以有機分子、蛋白質為載體,當生物體死亡後,它也隨之消亡,這一級靈魂是有限的,且充滿偏見、迷惑,有些甚至是邪惡的,如果我們能做到「至善、博愛」,也就接近我們的「本原靈魂」,接近神。

此生之後,我們將融入神的懷抱,進入「天堂」。我們精神的本質是永恆的,當我們徹底融入神的懷抱,我們將變得永恆。

宇宙精神就是宇宙靈魂,生物體的本原靈魂雖然只是宇宙靈魂中極小的一部分,但它也是永恆的。

也許有人會反問:「有機生物死亡後,機體會分解,復歸泥土,難道泥土是至善、至愛的嗎?」筆者的回答是:「植物從泥土中汲取營養,動物再從植物中汲取營養,也就是說,泥土養育著地球所有生命,它將一切都奉獻給有機生命,它完全是無私的,難道它不是至善、至愛的嗎?沒有泥土的至善,怎麼會有我們的存在,大地母親(泥土)天天用營養的乳汁哺育著我們,它是至善、至愛的。」

泥土是風化的石頭,我們地球人類就象生活在宇宙之神一個細胞(地球)中的微小生物,宇宙之神掌控著宇宙中所有有機生物的命運。

神與我們同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有神的因子,信仰宇宙之神,我們也將變得永恆。能量不滅(守恆),就是靈魂不滅。

如果我們希望長期與神在一起,避免再入塵世的生死輪迴,可用宇宙飛船將死後軀體運離地球,擺脫地球引力場,進入宇宙空間,在那裡我們的本原靈魂將長期與神同在,這裡的長期是以千億年計的,這就是傳統宗教所稱的「天堂」。目前的宇航運費太高,可暫時採用「密封玻璃棺」存放軀體,玻璃棺內灌入「福而馬林」之類的防腐液。玻璃棺統一存放在高層現代墓場中,等到五百年後宇航運費低廉時,再送到宇宙空間中,或者放在木星、天王星等不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上,為了防止今後太空中出現過多棺體會影響宇宙飛船的航行安全。

如果你還想再次享受人世間的悲歡離合,那最快進入生命下一次輪迴的方法是:火葬。並且將骨灰全部灑在大地上,作為植物的養料,在烈火中,你身上每一個原子都絲毫未損,都進入空氣和泥土中,即你的「本原靈魂」不滅,已進入下一次生命輪迴中。

我們至善的「本原靈魂」是不滅的,是永恆的,而充滿迷惑、偏見,有些甚至是醜陋、邪惡的「後天靈魂」將在地獄(人間煉獄)中覆滅。恆星的聚變高溫,黑洞的巨壓,甚至是宇宙大爆炸的超級能量,也不能損傷到我們的「本原靈魂」,因為這至善的「本原靈魂」是屬於神的。

對於信仰神的人來說,在完成神的使命的過程中,也許會遇到災難,也許其有機體會消亡,那也沒什麼,唯一遺憾的是沒有完成神的使命,當我們的有機體消亡後,我們將永遠與神同在,生與死對我們都是平靜、安祥的,充滿快樂、幸福的,而那些不信仰神的人,行惡之人,當有機體存在時,經常處於迷茫、痛苦之中,同時他們也不會感知到自己的「本原靈魂」的存在。

「魔」是什麼?魔就是人們心中過度的慾望。魔在你心中潛伏著,向神、向善則魔去,縱慾則魔至。

魔只存在於人的思想中,是智能生物在進化初期的階段性產物,是人腦程序(思想)無法與宇宙程序充分協同運行造成的。心中的魔,在人類社會中具有強大殺傷力,因為它可以控制個人或群體的思想和行為。

在宇宙的絕大部分空間內並沒有魔,宇宙之神掌控著一切。

魔是對人類進化的一種考驗,只有學會「戰勝自我」,才能有利於個體的進步,乃至於人類的進化。只有當越來越多的個體戰勝心魔,並將他(她)們克服心魔的智能傳之下代,如此逐漸使人類的進化上一個新台階,那時魔將在人類心中消失,人們心中只有「善與愛」,人類的使命和神的旨意。

魔是有機分子級生物進化過程中某一時期的特殊產物。由於分子級程序具有無限擴展性,當生物體分子級程序未能與其它程序形成完美協同運行,就可能產生過量的興奮性和抑制性遞質,使處於某一進化階段的智能生物(如今日地球人類)還具有一種「狂熱性」,同時因大腦程序不能順應社會程序和宇宙程序,當實現個人慾望的方式方法超出社會規範中的法律、道德界線時,就形成「魔念」,當其訴諸於行動,就成為魔。

有機生物的自組織進化過程,既有利的一面,它能使生物進化出超級智能,且每一類星際文明都各有不同,使宇宙有機生命界是多姿多彩的,但也有弊的一面,即分子級程序具有無限擴展性,使有機生物體在進化的某些階段會「自組織」出眾多產生快感、激情的有機分子(如苯丙胺、苯乙胺、內啡呔、激素),這些有機分子既是人類的快感、幸福感之源,生存繁演、進化之必需,但如果用錯了地方,又將是人類的災難,如對金錢、享受、種族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宗教極端主義的狂熱。只有使「人腦程序」總體上呈現與「宇宙程序」一致的和諧、有序結構,方能有效控制體內「快感分子」的分泌,達到「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在這種利和弊之間,當然是利遠大於弊,因為宇宙之神知道生物智能的標誌之一「理性」終將戰勝內心的「魔鬼」。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正義戰勝邪惡、理性戰勝魔鬼的歷史,在這裡,理性的力量就代表著神的力量。

地球人類存在的終極意義就是完成神賦予人類的使命,消滅宇宙中所有邪惡勢力,使宇宙行星群成為充滿「善與愛」的天堂,從這個意義上講,代表正義勢力的人類就像是宇宙生命體內的免疫系統,而代表邪惡勢力的「魔」就是宇宙生命體中的有害病毒和細菌。

如果宇宙中某個智能物種真的被邪惡、貪婪、魔鬼所佔據,必將走上魔途而自滅,因為它們的貪婪無度必然使生存環境遭到徹底破壞,資源耗盡、氣候災變。由於它們被魔鬼控制,將會運用科技這把雙刃劍,製造出足以毀滅整個物種的生物武器。正所謂:「向神則永恆,向魔則自滅」。

當那些邪惡物種因魔而自滅後,宇宙之神經過幾百萬年將星球的生態環境重新調節正常,使宇宙各級程序重新和諧運行,再經過幾千萬年,在星球上將逐漸進化出一種新的智能物種,也許它們是向神的,是善的,也許有望完成神的使命。

由於人類和高等動物都是通過機體內的電化學反應來獲得快感,而獲得這種快感的方法大多是獲得某些物質(心愛之物),而這種外源性的刺激物,在反覆刺激中只有不斷增加劑量(外部表現為質量或數量)才能維持或重複這種快感,也就是欲值不斷提高,當獲得慾望滿足的方法超出社會規範時,就成為「魔」。大部分人卻不知道除了基本生理需要(如食物、水、睡眠)外,絕大部分的快感都可以通過調節中樞神經系統來獲得,這種快感的獲得是內源性的,永遠不會缺乏,宗教的部分作用正是在於使人們獲得這種內源性快感,使人「近神去魔」。近神即向善,使人的慾望處之於「中」,有節有度,既有物質的刺激和激勵,又有自省,崇尚精神享受。從神經生理學角度看,精神享受與物質享受是同質的,都是大腦接收處理的電化學信號,且前者是內源性的,綿延永續,物質享受則欲值會越來越高,較易進入魔境。

神是至善的,他用地球上的一切哺育著我們,但是當人類被魔鬼控制,必將自取滅亡,如果恐怖組織擁有「基因武器」,將毀滅全人類,如世紀瘟疫「艾滋病」的蔓延,就是人類的縱慾所致,它通過「性亂」與「注射毒品」迅速傳播開來。

「地獄」在人間,就是人間煉獄,如戰爭、恐怖襲擊、專制、壓迫,是被魔所控制的人或集團造成的,所以消滅邪惡,消滅魔鬼,就能消除地獄,使人世間成為充滿「善與愛」天堂。

生死和痛苦兩大問題始終是哲學和宗教最關注的兩個問題。筆者通過揭示靈魂的本質,解決了生死問題,使向善的人獲得永恆。痛苦只不過是機體的一些電化學反應,通過調整大腦程序(思想),痛苦就能降至最低,你的人生將充滿快樂,「痛苦」只因你的心在動,為物慾所惑,只要看清本質,消除迷惑,你的心也就不動了,如果你的心中充滿「愛與善」,你就遠離了痛苦。

現代世俗主義神話的破產無疑是宗教信仰的回歸時刻,現代世俗主義曾借尼采之口宣稱「上帝死了」,稱「上帝死了」的人實際上是他自己死了,沒有了「靈魂」,無根的存在物,成為迷茫、失落、墮落的一族,一堆垃圾!

正是尼采極端迷茫、無知之言,釀造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魔鬼——希特勒。也必然導致尼采瘋癲的結局,在1889年的都靈,45歲的尼采瘋了,他抽泣著擁抱一匹被馬夫虐待的馬,在胡言亂語中被送回旅館,醫生診斷是癱瘓,因尼采早年得過的梅毒引起。

§1.7  哲學、神學、自然科學的統一

哲學本體論(ontology)幾乎與哲學一樣古老,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就是哲學。本體論研究的主要是「存在」問題,正因為如此,它有時也被稱為「存在論」或「形而上學」。但是它不是研究「存在者」的一門學問,而是探究「存在者」何以「存在」的一種智能,並與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終極關懷緊密相關。

本體論作為一門學問起源於對萬物本原也就是本體問題的追問,所謂「本原」(英文的對應詞是principle,亦譯為「始基」),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解釋,就是萬物都由它構成,最初由它產生,最後又復歸於它,其屬性變化不已,而且本性常居不變(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983b8-9。)

從本原向本體的轉換是由柏拉圖完成的,柏拉圖的重要前提是畢達哥拉斯哲學,特別是巴門尼德哲學。畢達歌拉斯學派認為「萬物都是數」,數不僅被看作萬物的本原,而且被看作萬物的原型、世界的本體。巴門尼德則提出了比數更為抽象的「存在」作為世界的本體。到了柏拉圖那裡,本體論已經不再局限於對萬物本質的追問,而是轉向了對世界本體(noumena)的探尋和本體世界(即世界本來面目)的邏輯構造。在柏拉圖之後,亞里士多德把「作為存在的存在」作為他的第一哲學的對象。他所說的「作為存在的存在」(也就是第一存在)實際上就是本體。

本體論作為哲學的根基,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哲學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學科門類。如果把哲學比作一棵大樹的話,那麼本體論就是這棵大樹的根基,認識論和價值論是這棵大樹的兩個主幹,其它的哲學分支幾乎都是這棵大樹的枝杈。沒有本體論,就不會有認識論和價值論,也不會有其它的哲學分支。本體論的不發達,認識論和價值論也不會發達,其它的哲學分支也不會繁榮。只有本體論根深,哲學這棵大樹才會枝繁葉茂。今天人類的哲學看起來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然而它卻正日益淪為科技的奴僕,正日益淪為功利的工具,哲學越來越不能發揮它引導人類有智能地生存的應有功能。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之一就在於哲學的本體論被拒斥、被誤解,哲學正逐漸成為無根基的哲學。

本體論是人類信念的支柱。人類是靠信念生活的,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信念。信念是人類生存的范型,規定著人的生存境界。信念有科學信念、宗教信念、日常生活信念、哲學信念之別。在所有這些信念中,只有基於對宇宙、人生、社會終極實在和本來面目的理性追問和探求所確定的本體論原則,才能成為人類信念的真正支柱,才能使人關切終極實在,追求終極真理和終極價值,從而能使人生達到一種崇高的境界。

哲學著眼於生存的終極目的和總體狀況來反思生存、謀求生存,不斷改善自己的生存境遇,訴諸理智反思、批判和構建人類生存的終極目的和價值體系,達到對人生的覺悟和創造。但哲學有鮮明的獨特性,這就是哲學語言的思辨性。對人類、社會、世界、宇宙及其相互關係的純思辨把握和純思辨表述,是人類智能在理性運用方面可能達到的最高限度,也是哲學研究中的至深點和至難點。

人類生存於社會、世界、宇宙之中,在社會、世界和宇宙中生存是人類生存的先在規定性。要反思、批判和構建人類生存的終極目的和價值體系,其基本前提是要透過人類、社會、世界和宇宙及其相互關係的現實狀況洞察和把握基本本來狀況。把握了這種本來狀況,才能進而構想其可能狀況和確立其理想狀況,從而構建人類生存的終極目的和價值體系。哲學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論也正是在這一點上達到統一的。

探尋世界的本體並進而邏輯地構建本真的世界,這是哲學的根本性問題。沒有這種本體論的研究,哲學於是失去了根基,喪失了它的批判和導向功能,淪為為現實服務和辯護的工具,其結果使哲學產生了膚淺、庸俗、表面化的傾向。

今天,人類已經進入到了全球化的後現代文明的時代,這是一種成就輝煌、問題成堆的全新時代,這種全新的時代需要全新的哲學,需要全新的本體論。

本體論確立了一種追尋初始本原、充足理由、最終同一性、最高價值原理的哲學探索的道路。

柏拉圖通過提升和擴大蘇格拉底的思想原則為整個宇宙的本質而創立了一個理念的世界。

斯多葛派的物理學不僅包括宇宙論,而且也包括與此有密切關係的神學。他們繼承了古代自然哲學家關於宇宙本質的思想,特別是按照赫拉克利特的物理學構成了自然的哲學體系。在斯多葛派那裡,邏各斯作為理性,也就是自然或自然規律,它是整個宇宙的主宰,是世界的普遍規律和統治力量。邏各斯和秩序的規定者便是神,也就是自然、命運、自然性和物質世界的推動力量。斯多葛派的創始者芝諾認為,普遍的規律就是正當的理性,它滲透於事物之中,與神同一。這種終極存在給人的生命意義提供最終保證。

亞里士多德成功地把形式邏輯與哲學史結合起來,用「存在」(being)概括了諸如「本原」、「本質」、「一與多」、「不變與變」、「善」、「真理」等等研究對象。哲學自從圍繞著這樣一個統一的對象之後,便可展開多層次、全方位的系統性研究,在此意義上,說「形而上學」使哲學成為「宏觀的科學」,並不是誇張之辭。

「形而上學」(meta-physics)一詞的希臘文意思是「物理學之後」,即超越物理學,是對宇宙萬物更高層次的歸納,是超越經驗領域到達靠思辨把握的神聖領域。

亞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學》中說明了人們追求知識的由低到高的等級,從感覺到理智,從個別的、具體的到普遍的、抽象的對象,最後到達最高的知識,以最高、最普遍的原則為對象,亞里士多德稱之為「第一哲學」和「神學」。

黑格爾認為,「萬物生於上帝」,「上帝是無限的生命」,哲學的對象不過是「上帝和他的闡明」,「從一開始就將上帝置於哲學最尖端的位置」,「絕對就是精神,它是絕對的最高定義」,「神是絕對精神」,「只有精神的才是真實的」。

哲學,作為智能之學,植根於人們對世界、人生以及人與世界關係的深層思考,源於人類的終極關懷,即人類對自身存在的終極理想、終極意義的探求。

哲學與科學有著不解之緣。一方面,哲學的發展有賴於科學為它提供必要的知識基礎;另一方面,科學的發展又離開哲學的智能之光的照耀和指引。哲學與科學總是處於辯證互動之中。

在古代,尤其是它的較早階段,哲學與科學的關係表現為哲學包容科學的關係。哲學活動包括科學研究,哲學體系包容科學內容,哲學著作也是科學著作,哲學家也是科學家,哲學與科學以前者包容後者的方式渾然一體,尚未分化。於是古代的哲學實際上是一種包羅萬象的知識體系,其中關於世界的普遍知識和具體知識相互交織、混沌未分。作為古希臘哲學之集大成者的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是這種哲學的典型代表。在亞里士多德龐大的哲學體系中,既包括了本體論(按亞里士多德的劃分,稱為「第一哲學」或「形而上學」)、邏輯學、倫理學這些哲學的內容,也包括物理學(亞里士多德稱為「自然哲學」)、政治學、修辭學、詩學這些屬於具體科學的內容。這種哲學與當時人類實踐所提供的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較為貧乏有著密切關係,是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尚處於萌芽狀態,發展不夠充分的結果。

哲學之思的本質就在於究根究底,對天地之間的一切問出一個「為什麼」,尤其是對人或人的生存問出一個「為什麼」:我是誰?我們從何而來?將復何往?為什麼我們要這樣活著?我們應該怎樣活著?如此等等。

「我是誰」作為一種終極之問,並不是一種身份之問,也不是一種效用(即人的功能或能力)之問,而是一種無有設定之問,有時候,它甚至還是一種無由之問,即我並不知道我是為何而問,問之所問是什麼。可恰恰是在此種提問或自問的過程中,呈露了生命存在的第一樣式——生存理由的幽暗不明。

人類最早的哲學就是神話,或者說人類最初就是在神話中進行其哲學之思,究問天、地、人的奧秘。

人類的「終極關懷」,源於他希望了解自己從何而來,歸於何處,他希望認識宇宙的終極實在。他希望超越有限獲得自由,他希望的某種方式通達至高無上的理想境界,宗教以信仰的方式來滿足人類的這種「終極關懷」,其實哲學亦同樣植根於這種「終極關懷」,儘管幾千年來哲學家們無悔的追求遭遇到數不清的艱難險阻,但是我們註定了要去尋找通達此目標的道路,因為這一追求與我們性命攸關。

對人類來說人生問題惟有在本體論層面上來回答才具有真正的意義和價值。

用現代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哲學的本體論和神學一神論,就能發現人類所終極關懷的宇宙本原的奧秘,使我們獲得超越和永恆。

從柏拉圖開始,甚至早在巴門尼德的時代,哲學家們就面臨著統一的本質與多樣化的現象之間的矛盾,哲學家的任務不僅在於發現宇宙萬物統一的根據,而且還必須說明這一根據與宇宙萬物的關係,這一切都可以用現代自然科學與哲學本體論結合的方法得到解決,如筆者提出的統一宇宙萬物的「量子引力理論和宇宙公式」。

成為科學乃至成為科學之科學是形而上學或本體論的最高理想。

用神學一神論和哲學本體論作為終極目標,作為方向,運用自然科學的方法和哲學的思辨,方能確定人類前進的道路,並有目的有計劃地對人類的長期目標作各種規劃和工作。

哲學的產生根源於人類精神的終極關懷,宗教與哲學有著共同的目標,只不過它們實現自己目標的方式迥異罷了,哲學的根基在於理性,而宗教的根基則在於信仰。

馬利坦認為,哲學是一門藉助理性之光來研究一切事物的第一因或最高原理的科學。

本體論就是關於「存在之作為存在」(存在本身)的科學,它是哲學的核心,是各個哲學分支的理論基礎,是理論中的理論,哲學中的哲學,其它哲學問題都圍繞著它而展開的。

哲學探索的是關於本原、實體、本質的原則,追思最普遍的原理,因此它可以把目光投向大千世界,但結果卻是必須反求諸已,或者必須以思想自身為對象,揭示思想自身的構造和原則,或者必須以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為鵠的,探索人生幸福的道路。就此而論,哲學是最自由的、最奔放不羈的心靈探險。

人們經常稱哲學為一切科學之母,古代時,不僅科學與哲學是一體的,而且科學亦產生於希望哲學「學以致知」的本性。如果再上推,就能發現哲學源於遠古的宗教,因此神學、哲學、科學都有共同源頭,那就是宗教,源於遠古人類長期探索宇宙萬物的本原。

筆者認為,哲學是宏觀的科學,哲學的思維方式具有非常的廣闊性、穿透性和預見性,如果用自然科學的方法加上哲學的思維方式,就能成為探索宇宙萬物的最有效的科學模式,這是廣博與精細的統一,是宏觀與微觀的統一。

自然科學和哲學就像是同一戰壕中的戰友,缺少任何一方,都會使探索工作受阻,甚至誤入歧途。

由於哲學史表面上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幅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混亂景象,這是因歷史上很多偉大的哲學家都發現了一些「真理片斷」,各學派各執一辭,演變成學派之爭,其中夾雜著名望私利之爭,這是哲學的悲哀。只有放棄學派的偏見,去蕪存精,將各種「真理片斷」有機組合起來,再加入自然科學及其它人文社會科學的「真理片斷」,方能組成一套連貫的「宇宙真理體系」。

哲學的「真理片斷」分布於它的不同的部門中,如本體論、認識論、倫理學、歷史觀、宗教哲學、人學等等,這些「真理片斷」相互貫通、纏繞,如本體論與宗教哲學的問題都具有某種超驗性,如果加入自然科學成果和方法就能使它變得明確、清晰,本體論與認識論相互印證、互為依據,對於人性、社會歷史的思考亦與本體論、宗教哲學、認識論密切相關,這一切都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探索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人類的終極關懷。

以往的哲學家們研究本體論問題的目的是為一切科學知識提供堅實的基礎,為宇宙萬物確立統一的根據。由於本體論以宇宙具有合理性為其前提,因而在它追求知識的客觀性和真理性的理想背後,深藏著某種人類學因素或價值論需要,因為它與人類的「終極關懷」密切相關。

哲學本體論加上現代自然科學的宇宙論、神學一神論,就能發現宇宙的本原(arche)——宇宙之神,宇宙唯一的主宰。

本體論一般以宇宙之統一的、普遍的最高根據、基礎或本質為其對象,它以宇宙的合理性、整體性、秩序性為其前提,探求其統一的根據,或者說它的目的就是要對此作出合理的理論證明。如果沒有「本體論」中的「存在的存在」,那現代哲學研究的「人的存在」就變得沒有意義,因為「人的存在」依附於宇宙本體的存在,它決定著人類存在的終極意義。

哲學的本體論,加上自然科學的探索方法,就能獲得有說服力的、明確的重大成果,使本體論重現輝煌,本體論探索的是「最高的科學」,而過去卻沒有自然科學的有力方法佐助,成果不免缺乏說服力。運用自然科學方法將能最終解決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眾多疑難。

哲學的發展必須遵循「科學的科學」的發展方向,再加上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的方法,對其加以糾正,如同「三角計算」方法,對其加以精確定位,使哲學始終賓士在「真理」的大道。

人的起源,人的形成,人的本性,人的地位,人的自由,人的幸福,人的價值以及人的命運等問題,一直是哲學家們心目中永恆的問題,從它誕生的一刻起,哲學就力圖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一種意義,從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論、道德論的角度揭示出人之為人的根本所在。

從追問宇宙自然之時間上在先的原始開端即「本原」的宇宙論,到讓位於追問宇宙自然之邏輯上在先的本質即「存在」的本體論,蔚為大觀,主宰西方哲學史長達2000多年之久。

哲學的最高使命是追尋宇宙的本原或本質。神學與哲學是信仰與理性的結合。

研究神學是哲學和自然科學的最高境界,神是宇宙萬物的「第一推動者」,是宇宙能量之源。

如果說科學是理性的認識領域,宗教是超驗之「終極關懷」的信仰的領域,那麼可以說哲學與這兩者緊切相關並且處於它們之間,它一方面是理性的,另一方面亦與人類的「終極關懷」有關,這種雙重的特徵就集中體現在本體論之中。

神學、哲學、科學都源於人類探索「存在的意義」,源於人類的「終極關懷」,「存在」有三層含義,一是「神的存在」,二是「宇宙的存在」,三是「人的存在」,第一、二層含義實質上是同一的,即宇宙之神的存在,而「人的存在」依附於「宇宙之神的存在」。一切來自於神,一切依存於神,一切皈依於神。

§1.8 統一公式

對於終極的關切,對於人生根基的尋求,對於無限和永恆的依託,無疑構成了信仰的最本質的,最內在的和最高級態的特徵。這是本體論意義上的信仰,是的,人類就是依託著這種本體論上的精神支點,去關切去信仰無限的存在。

作為「存在的存在」,是最主要、基本的存在,是「第一存在」,也就是本體,就是神。萬物的根源是神,神是最高的善、最大的愛。神作為至上的存在體是真理的源泉。神是價值判斷和目標設定的根據,也是宇宙和諧有序的理性本質。神的啟示就是科學,就是宇宙唯一的真理。神創造了宇宙萬物,通過其規律性向人們顯示神創造的奧妙,人類的科學探索就是求索神的啟示。科學是探索神的奧秘的最真實、有效的工具。

存在是一,一是一切,一切存在者都在存在中統一,因此,存在就是存在自身。神是絕對、全面的存在,是一切存在的真正主體,積極的萬物統一。

人的存在、社會的存在都依附於宇宙的存在,宇宙之神的存在,神是終極存在,存在的存在,是終極實在,所以人的生存意義和價值必然服從宇宙之神賦予人類的終極意義和終極價值,沒有終極價值和意義,人類所謂的「價值」和「意義」也就失去意義,就象小孩的沙城遊戲,必將隨著時間的宏流而消失殆盡。

神將地球上的一切賜於人類,這是對我們愛撫和賞賜,但如果人類違背神的意旨——科學——就會遭到神的懲罰。

神也在我們心中,融入我們身體的每一部分,「原子」是神的「細胞」,當我們信仰神,堅信神的全能,就能將體內的原子、分子聚合成各種激素,產生無比的力量,這就是「信念」的力量。

有些學派認為我們人類的生存是在缺乏終極意義的宇宙中的一種轉瞬即逝的偶然存在,這是處於迷惑之中的自虐思想,是極其可悲的。

人格主義認為,整個宇宙和世界都具有象人一樣的價值取向,趨向於一個統一、和諧、完滿、終極的善的目標,這也就是宗教中的神。

神學的方向,哲學(本體論)的脈絡,最後用自然科學的方法精確定位,精確揭示宇宙萬物的本質,人類存在的意義。神學、哲學善於從宏觀上感知宇宙萬物,科學則善於從微觀上掌握宇宙萬物的本質,由於前二者的研究成果是宏觀的,粗線條的,因此通向所謂的「真理」道路可能有很多條,這取決於是哪個學派、哪個教派得勢,這正是使人類陷入無盡爭鬥、苦難的根源。而科學通向真理之路只有一條,因為它能精確定位,因此科學是探索宇宙真理最佳方法。由於科學探索是微觀的、量化的、精專的,因此還需要用神學提供方向,哲學提供某些脈絡。

哲學本體論探索的萬物本原實際上就是宇宙之神,因此神學、哲學的終極目標是一致的。科學是探索宇宙秩序、自然規律的最有力工具,當科學發展到一定程度,就能建立統一宇宙萬物的科學理論體系。也就是說科學最終探索的也是宇宙萬物的本原,萬物之理,三者終極目標是一致的。在三者中,神學最先產生,因為它是人類的終極關切,攸關人類的生死存亡(如原始社會對自然神如太陽神、雨神的崇拜),隨後,從宗教中衍生出哲學、科學,哲學源於古代神職人員對宇宙萬物的理性思辨,科學源於古代神職人員對物質世界的探索實踐,此後,哲學、科學逐漸從上古宗教中分離出來。因此,神學、哲學、科學都有共同起源,源於人類對宇宙自然力的崇拜、信仰、理性思辨和實踐探索。

萬物的本原就是宇宙之神、宇宙本體、存在的存在、第一推動者,就是上帝、真主、梵、天、道,宇宙秩序就是宇宙程序,就是宇宙精神運行的體現。因此筆者從宇宙萬物的源頭統一了神學、哲學和自然科學,得出以下「統一公式」:

宇宙=宇宙秩序=宇宙程序=宇宙精神=宇宙之神=宇宙唯一主宰=上帝=真主=梵=天=道=各宗教中的神=宇宙本體=存在的存在=終極實在=萬物本原=自然規律=萬物之理=自然科學=真理=神的啟示

在「統一公式」中,「宇宙秩序、宇宙程序、自然規律、自然科學、萬物之理」是自然科學領域的概念,或者說是科學主義、實證主義、唯物主義、理性主義的概念。「宇宙本體、萬物本原、存在的存在」是哲學領域的概念,或者說是形而上學的概念。「上帝、真主、梵、天、道、終極實在、宇宙唯一主宰、宇宙精神、宇宙之神、各大宗教中的神、神的啟示」是宗教神學的概念,也是唯心主義的概念。「宇宙、真理」在自然科學、神學、哲學領域都有論及。

通過本文的論述,我們已經清楚宇宙的本質是一種精神,物質是宇宙精神運行的外在表現,是幻象。宇宙精神就是宇宙之神,宇宙唯一主宰,就是上帝、真主、梵、天、道、終極實在、各大宗教中的神,就是哲學研究的宇宙本體、萬物本原、存在的存在。神學著重研究宇宙「精神」的一面,而自然科學著重研究宇宙「物質」的一面,哲學則對宇宙的「精神、物質」兩態都有研究。「自然規律、萬物之理、宇宙秩序、宇宙程序」就是對宇宙物質運行態的歸納。宇宙物質的運動只是宇宙精神運行的表像,也可見的,可測量、計算、證實的,所以實際上自然科學、神學、哲學研究的都是同一種事物,那就是「宇宙之神」。而過去由於人們受時代的科學認知水平所限,及思維模式、文化傳統的禁錮,使人們在研究「萬物本原」之時就象「盲人摸象」,有些先哲摸到的是宇宙之神「物質」的一面,另一些先哲感知到的卻是宇宙之神「精神」的一面;實際上兩者都有正確的成分,都擁有「部分真理」,但都是不完備的,更不能將兩者對立起來,雙方各執一辭,爭論不休;由於同樣的迷惑,又在各自陣營中分裂出很多學派,並認為自己獲得的是「真理」,別人獲得的都是謬論、邪說,這正是使人類陷入無盡紛爭、苦難的根源。筆者提出的「統一公式」則能從根本上統一人類思想,撥開迷霧,看清光明的真理大道。

§1.9  存在的意義

學者們過去認為,是否會「製造工具」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差別,但隨著對生物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發現有些動物也能製造工具,如黑猩猩能製造和使用石器,烏鴉能製作鉤子鉤取食物(牛津大學教授的研究)。如果說人類發展出「社會」這種組織形式是人類與動物的根本差別,但實際上在很多動物種群中也存在「社會」組織架構(如猴群、獅群、蟻群就有很初級的行為規範、組織結構),雖然很初級,但人類複雜的「社會」體系正是從此逐步發展而來。如果說人類有「思想」,是人類與動物的根本差別,這種觀點更站不住腳,現代科學已逐步發現,很多動物、植物都有思想。那人類與動物的根本差別到底在哪裡?筆者指出,人類擁有探索自身存在的終極意義的渴望和智能。

動物也有自我意識,在困難面前,這種自我意識就會表現出來,越來越多的「技術學習」,工具的使用和社會生活促進了自我意識的表現,黑猩猩能認識鏡子中的自己,會對著鏡子看自己的牙齒和屁股,有時還會對著鏡子給自己化妝,醒來時,如果發現自己耳朵上有油漆斑點,它們就會查看自己的手指。水獺能開啟啤酒瓶的瓶蓋。科學家對貓、黑猩猩、蜘蛛、毛蟲、鯨、企鵝、象、鳥等動物進行研究後發現,它們有「智力」,有些動物甚至會撒謊,現在,科學家都承認自己對動物有誤會。

人體構造與哺乳類動物特別是靈長目動物很相似,人與其它靈長目動物的主要區別在哪裡?關鍵在於大腦的細微結構,從人猿到現代人的進化過程中,在群居的環境中,其大腦發展出很強的學習記憶能力,整體上表現為腦容量增大,特別是大腦皮層增大增厚,微觀上表現為神經元之間產生更多的突觸連接,空間分布上更加合理,即在相同的腦容量中能存儲更多信息,使人腦具備發展出初級智能的潛力。但這只是一種潛力,剛出生的嬰兒和其它動物一樣沒有智能,在社會中的成長就是不斷學習記憶的過程,也就是說人的智能是後天輸入的。如果一個人沒有接受社會教育,而是與動物一起生存野外,那他與猩猩沒什麼區別,如「狼孩」之類的案例是很多的。人類的智能實際上是所有地球人類經過十幾萬年的生存實踐逐漸積累起來的,當人類發明出文字,就使這種智能積累加速,在文字發明之前,人類知識的傳承與動物一樣是通過聲音與肢體語言完成的,所以學習、教育對人類的智能進化是極其重要的。目前,我們大腦中的智能是無數前人智能的集成。

其它動物通過父母的生存技能傳授及自身實踐獲得一種很強生存適應力,這種能力與人類的智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兩者的差距在1010倍以上。動物的生存適應力不能稱之為智能,因為它們就算接受最好的教育也只能學會很有限的知識。而且它們的進化已受到壓制,因為在地球上有人類這種優勢物種。

以上分析了人與動物在大腦結構上的差別,即可見物質上的差別,那人與動物在精神上的差別到底在哪裡?動物主要通過獲得食物、性等刺激來獲得生存滿足,人類當然也有這種原始的動物本能,但人類卻有一種使自身根本有別於其它動物的特質,那就是人類具有探索自身存在的終極意義的渴望和智能。然而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人的動物本能被發揮到了極至,乃至於扭曲、畸化,即通過獲得超過機體實際需要千萬倍的物質來獲得滿足感,而且這種慾望是無止境的。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無度掠奪,已發展到將摧毀整個人類家園的危險境地。

螞蟻的存在有意義嗎?鮭魚的存在有意義嗎?猩猩的存在有意義嗎?它們的存在沒有終極意義,要說有意義,也只是維護地球生態平衡,使地球生物圈進化出「人類」這一有望完成神的使命的智能生物。50億年後,地球上除人類外的所有生物都將在太陽火球(紅巨星)中消失,只有人類能信步銀河系,而且只要人類控制著地球,就會扼制其它生物的智能進化,只有當人類因自身的迷惑和偏見導致滅絕後,地球生態系統將在一億年內進化出一種與人類相當的智能生物,可以肯定的是某種哺乳類動物。

§1.10  人類的使命

神賦予地球人類的使命是:開拓宇宙疆土,播灑文明,將宇宙行星群文明化,消滅宇宙有機生物界中的「邪惡」、「魔」、「地獄」,使宇宙行星群成為「善與愛」的天堂。

人類將成為宇宙有機生物界和諧秩序的維護者。人類領會神的啟示——科學——團結一心,共同發展,開拓宇宙無盡疆土,發掘宇宙無窮寶藏,播灑文明,這是人類存在的終極意義、終極價值之所在。

§1.11  人類主義

今日世界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共同母親,我們都是至親的兄弟姐妹。將物種按趨異程度排列,就形成了可以表現進化史的系統發生樹,將群內種與遠緣的種群進行比較,可以得到該群在進化樹上的根,動物線粒體DNA進化迅速且不發生重組,所以能極好地體現相對近期的趨異。對人mDNA分析表明它們全部來自於一個生活在大約140000-290000年前的單一祖先的序列(一位女性,人類共同的母親)。數學上有這樣一個結論,如果我們能夠追溯得足夠遠,任何特殊突變或非重組DNA片斷都可以被追溯到一個單一的起源,所以「人類共同母親」的存在是毫無疑問的。但對於這位母親的居住地,人們還有一些爭論,最令人信服的說法是她生活在非洲,對此,有兩點證據:①系統發生樹圖上大多數分支都出現在那裡;②在那裡發現的mDNA分化程度最高,這表明平行的女性譜系在非洲生活的時間比其它任何地方都要長。

因此,我們這些事實上的兄弟姐妹,應當相親相愛,團結互助,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必須同舟共濟,團結一心,共同發展,開拓宇宙無盡疆土,開發宇宙無窮寶藏。目前,我們必須先治理好我們共同的地球家園,共同克服困難,消除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威脅(如國際恐怖主義,環境、人口、資源問題)。

在各大宗教中,神早已教導我們,我們人類不分種族、民族都是兄弟姐妹。

§1.12  宗教的科學化、本質化、現代化改革

以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為代表的世界各大宗教都是通過對宇宙之神的信仰,使人類獲得強大的精神力量和寄託,使人們心態恢復平衡,大腦程序恢復正常運行,使人們在面對困難時產生無比的勇氣,渡過難關。當然這些科學原理在當時的科技條件下不可能被明確闡述。宗教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有過非常重要的作用,並且通過筆者對宗教的科學化、本質化、現代化的改革,將使人類宗教的發展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宇宙主義將成為整合、團結全人類的最有力思想武器,是維繫人類大家庭團結髮展的基石。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也許會對其中的某些內容稍加修正,但其中心思想是符合宇宙、星系、地球、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的,是最接近「真理」的。這種思想體系對於幾億年後的人類星際移民社會也同樣適用,因為他們面對的還是同樣的宇宙萬物及其內在規律。

通過筆者對宗教的科學化、本質化、現代化的改革,使宗教與科學融為一體,今後任何的科學發現都是對宗教信仰的有力支持。

現在及未來,在勢不可擋的科技大潮中,不順應科學潮流的宗教,將逐漸失去思想領地,只有將神學與科學統一,才能使宗教得到中興,才能更好體現宗教的價值。各大宗教必須進行科學化改革,以適應科學主導的人類社會的發展。在現代社會,很多傳統宗教教義已經沒有多少人相信了,在很多地方,宗教的影響已今非昔比,因此必須用現代科學還神學以真象,使各大傳統宗教得到中興,當然這不是指西方社會過去的神權政治。在改革中,各大宗教可以借鑒「宇宙主義」中的一些內容,未來宗教的使命就是將全人類統一到神的旗幟下,消滅人世間的邪惡、魔鬼、地獄,教導人類團結一心,共同完成神賦予人類的使命。宗教人士從事的工作主要是精神上的引導和教化,使人們不被物慾所惑,達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舉辦各種科學普及活動,向世人宣講神的博大,而不去干涉政府的施政。

每個人的思想都有很大不同,但這並不妨礙基督徒共同信仰基督教,穆斯林共同信仰伊斯蘭教,印度教徒共同信仰印度教,這是一種共性與個性的關係。同理,信仰宇宙惟一主宰——宇宙之神——可以作為地球上所有宗教信徒的共同信仰,並視所有信徒為兄弟姐妹,同時卻可以保留各自宗教的所有個性。

筆者建議組建「宇宙總教」,聯合基督教(天主教、新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神道教、猶太教、道教、巴哈伊教、耆那教、錫克教等世界主要宗教及一些新興宗教,宇宙總教相當於一種「世界宗教聯盟」,在共同信仰「宇宙之神」和視所有信徒為兄弟姐妹的基礎上,各大宗教可以保留自身的所有個性。宇宙總教宗旨:調解宗教間爭端、衝突,促進人類和平,與各國政府協調促進民族、種族的和解,共商宗教發展大計,使人類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相協調,使人類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宇宙總教委員會是宇宙總教的最高決策機構,由各大宗教領袖出任委員,主要職能是:和平解決宗教間的衝突,共同發展人類宗教事業。

這裡的「新興宗教」是指致力於和平、環保、社會公益、保護婦幼和修身養性等事業,有益社會發展的新興宗教。

 

 


推薦閱讀:

我能理解,不等於我不會受傷
正官的有關斷語理解
曆課二十一:這樣理解陰曆、陽曆、農曆就簡單了(說節氣 中)
對研習「奇門遁甲」的認識和理解( 覺真子)
古詩文理解背誦100題--寒江獨釣

TAG:宇宙 | 超越 | 理解 | Windows | 愛因斯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