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那些事:英國來訪
公元1792年秋天,兩廣總督郭世勛向乾隆彙報說:有一個叫英吉利的國家,想要前來進貢(當時的英國已經是世界上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帝國)有國家想來進貢乾隆當然非常高興,但是這個國家他還從沒聽說過,於是就讓人搬來最新修訂的世界地圖,不過找來找去也沒找到這個國家, 最後又找來了傳教士,一問還真知道,傳教士說英吉利跟法蘭西國大致是同一個方向,而且這個國家特別善於製造機械,而且自鳴鐘大部分就是英吉利生產的,乾隆一聽就更高興了,因為他打小就喜歡自鳴鐘。
事實上當時的英國已經跟中國打了兩百多年的交道,乾隆朝時期,英國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大外貿國,乾隆之所以從沒聽說過這個國家,是因為英國最開始跟中國發生貿易是在明朝末年,當時的人們只知道歐洲有一個叫荷蘭的國家,還給荷蘭人起了一個「紅毛番」的名字,英國人來了之後,人們發現跟荷蘭人區別不大,所以也管他們叫「紅毛番」認為他們就是荷蘭人,所以一直到清朝都是這個叫法。
公元1792年,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等人,奉英王的命令出發了,這是西歐各國首次向大清王朝派出使節,為了給乾隆皇帝留下深刻的印象,馬戛爾尼特意將安裝了六十四門火炮的英國第一流軍艦「獅子」號作為大使的座艦,這次他們來到主要目的,就是關於擴大兩國的貿易關係。當時的英國急切的想要和中國擴大貿易量,從公元1698年開始至公元1775年這個時段,英國的出口量就增長了約600%,進口量也增長了500%,特別是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英國的紡織品、鋼鐵製品、工業製成品的質量都迅速的提高了,所以英國的商品哪兒都受歡迎,但是唯獨到了中國就賣不動了,英國人認為主要是中國的外貿體制對英國商人有太多的束縛,所以這次就來談判來了。
公元1606年,荷蘭人首次將中國的茶葉輸往歐洲,但是在此後的一百餘年,歐洲人並沒有對茶葉產生多大的興趣,不過經過英國商人的大力推進,到乾隆朝時中國茶葉已經成為歐洲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所以即便英國商人在中國受到的待遇很苛刻,還是會為了茶葉貿易中的巨大利潤,義無反顧的前往中國。英國商人之所以受不到好的待遇,主要還是因為清代的外貿體制並不是為了經濟發展,而是為了政治目的,因為清朝認為中國地大物博、無所不有,並不需要開展對外貿易,而之所以開展對外貿易,是為了考慮到外國人的利益,因此外貿只是一個籠絡外國的一個手段而已。
因此清朝的這種觀念和想打開世界市場的英國就產生了矛盾,所以英國向中國派出了使團,除了談判的目的,英國人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是在不被清政府注意的情況下,調查一下中國的國力。英國使團這次出行,為乾隆皇帝精心挑選了不少禮物,第一件是一個太陽系的模型、第二件是赫斯色爾望遠鏡、第三件就是一個地球儀,這個地球儀上不僅畫有天下萬國的地圖,而且還特別標註了英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還畫出來英國的軍艦在地球上的航線,意圖相當明顯,就是想證明英國的軍事實力,另外英國國王還送給乾隆一個英國軍艦的模型。除了這些東西,英國人還送了一些比較現代的武器裝備,比如炮擊跑、榴彈炮、卡賓槍、步槍、手槍,想通過這個方式來展現英國在製造業上的絕對優勢,英國人相信,這些東西一定能讓乾隆帝大開眼界,對英國刮目相看,而且這次派出的使團空前的龐大,其中使團的團長是馬戛爾尼,而且使團中還有很多的學者、音樂家以及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使團人數總共多達七百多人,經過了海上長達十個月的航行,在公元1973年七月,馬戛爾尼一行人終於抵達了天津口岸。
推薦閱讀:
※馬戛爾尼使團畫家筆下的乾隆盛世
※雍正下旨不許殺此人,乾隆登基後卻偏偏凌遲處斬,到底為何呢?
※一生驕傲的乾隆,死後被拖出棺材任人踐踏,溥儀看後跪地嚎哭
※如何看待乾隆皇帝多次给历代书画名作加以题跋并钤盖印玺?
※乾隆給英國國王的一道聖旨,讓喬治三世的假牙都笑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