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傳統養生經典詮釋

3    傳統養生經典詮釋中國傳統養生文化典籍浩緐,古代聖賢先哲們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又經過歷代先哲們的不懈努力,他們在繼承上古聖賢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和創新,積數千年艱辛和總結,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養生文化遺產,在富源廣袤的華夏大地上開花、結果,逐步形成了各家、各門、各派百家千種功法。從歷來面世的功法中,可歸納為釋(佛家)、道(道家)、儒(儒家)、醫(中醫)、武(武術)五大類,其主流還在釋道兩大家。這百家千種功法,都站在不同角度,持不同觀點,採取不同形式,或公開、或單傳、或密傳而面世。千種功法各有所長,但又各有不足,卻有可貴的互補性。其功理寓意較難理解,文字古奧難懂,關鍵處又隱晦莫測,使後學者一般不易把握,這就給推廣傳統養生文化帶來很大困難,使之難以普及。傳統養生文化機理博大精深,其典籍浩繁,僅憑個人之力是萬難廣泛涉足的,況且筆者僅學得傳統養生文化皮毛且知識淺薄,只能根據具體情況,結合本人的學習和體會,將其部分精華與同道們一起學習討論,可能對一般養生者來說,有所助益,但對高層次修鍊者來說,還遠遠不夠,好在典籍眾多,需要學習和借鑒的資料並不難覓。當進入高層次修鍊時,須有名(明)師護持,決非一般人隨便獨修的。我們的重點是用傳統的「天人哲理觀」,結合現代科學知識為傳統養生文化注入時代內涵,釋疑一些片面認識、糊塗觀點,以及錯誤的做法,重在普及。對傳統養生文化抱有迷信思想、神秘觀點的人們來說,也許有所啟迪。在傳統養生典籍中,以拂家的修心和道家的養德為修持根本,以及華夏民族傳統哲學理論為指導,結合儒家的倫理學、傳統中醫的「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經絡學說、元氣學說、臟象學說」為框架,以及武術強身為體用的主要養生精華內容,構成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養生體系,形成了華夏民族集神秘性、實踐性、理論性、智能性、思想性於一體的傳統養生文化主流。然而,傳統養生文化多為歷史典籍,有的甚至是幾千年前的古代經典,這些寶貴的資料,存在歷史演化與現代的差異。在現代注釋典籍的資料中,由於注釋者的觀點與角度不同,又出現了對典籍原意的理解和把握上的差異(僅《道德經》就有幾十個版本),故許多寶貴典籍很難普及和廣泛應用。首先,古代的文字語言結構,風格等,與現代文字語言存在的差異,使今人對典籍的文字語言內涵很難全面理解。再則,今人對典籍的歷史背景缺乏了解和認識,對前人的工作、生活、思維、文風等,知之甚少,所以對典籍的精華很難客觀把握。因此,儘管是國寶、國粹的傳統養生文化經典,除了極少數專家學者們在那裡「做學問」外,廣大群眾很難受益。我們在對傳統養生文化古為今用的實踐中,逐步感悟到,傳統養生文化必須結合時代特點,充分利用現代科學知識,將傳統養生文化的內容納入現代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等多學科領域中去考證。實踐證明,在「天人哲理觀」理論指導下,通過對大量事例的剖析印證,人體健康、自然壽限與傳統的「道德觀、倫理觀」之間確實存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互相轉化的內在關係,這一認識的形成,使傳統養生文化機理有了物質依託和理論根據。大道理一通,百法皆通,許多難解的傳統養生觀點、疑團,都能逐步釋疑。在古今融合中,既客觀的揭示了千古秘法真諦,又開創了古為今用的理論思路,對建立「傳統養生文化現代科學理論體系」有著重要意義。「天人哲理觀」運用「天人合一」大系統論和唯物辯證的方法論,用現代語言,結合現代人們的特點,闡釋宇宙「中和、寧靜、慈柔」的本源,與人體身心健康和自然壽限的內在本質關係,既印證了傳統觀點的客觀性,又為傳統養生理論與現代科學的融合找到了對接途徑,為建立傳統養生文化現代科學理論體系提供了依據,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下面,我們僅對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元氣學說、經絡學說、臟象學說等五大主題與愛好傳統養生文化的同好們共同學習和探討,使之更好的指導我們修身養性心法的修為活動。3·1    陰陽學說陰陽,原屬中國古代哲學範疇,是古人對自然界相關事物和現象對立統一雙方的概括,用以說明事物變化根源和總規律的一門樸素的哲學理論體系,是古人認識自然和解釋自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後來這一觀點得到廣泛應用,延伸到各個領域。古代養生家把這個哲學理論引入養生活動中,用以解釋人體生理、病理的變化規律,並逐步形成養生學的重要理論。後來中醫學興起,養生家們又把這一理論引入中醫(早期中醫都是養生大家),用陰陽平衡的觀點,來解釋人體健康與疾病的關係,為中醫學理論的形成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故陰陽學說成為養生學、中醫學的重要理論基礎,是古老傳統哲學具體用於人體的成果結晶。3·1·1    陰陽學說的內容任何一種事物的內部都可以分為陰和陽兩個方面,而每一事物中的陰和陽的任何一方,還可以再分陰陽。這種事物既相互對立,而又相互聯繫的現象,在自然界里是無窮無盡的。從廣義講,陰陽是宇宙萬物的基本屬性,又是萬物變化的原理。從狹義講,陰陽又是人體生命結構的模式,所以說,「人生有形,不離陰陽,生之本,本於陰陽」。用陰陽學說解釋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並作為辯證施治的基本原理,是華夏民族傳統哲學的一個創舉。陰陽學說它有對立、互根、消長、轉化等內容。陰陽的對立:一切事物都存在著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它們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鬥爭的,而不是平平靜靜的共處一個統一體中,如果一方太過,就會引起另一方的不足。正常情況下,它們都保持相對平衡的和諧狀態,陰陽是對立的統一體。人體生命的陰陽雙方,由於相互制約,總是朝著「陰平陽秘」的方向轉化,從而維繫著人體生命的正常運行。陰陽的互根:陰和陽兩個方面,既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陰依賴於陽而存在,陽也依賴於陰而存在,沒有陰也就沒有陽,沒有陽亦無陰的存在。陰陽之間這種互相依存關係,稱為陰陽的互根互用。如果因某種原因,陰陽之間這種互根互用的關係遭到破壞,就會導致「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這一事物就消亡了。自然界的陰陽互根,是乾坤交媾、天地交泰。人的陰陽互根,是心腎相交,水火既濟。陰陽的消長:陰陽之間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它不是靜止的,而是在陰消陽長或陽消陰長的不斷運動變化中,稱之為「陰陽的消長平衡」。陰陽的消長是絕對的,平衡則是相對的,在這種消長-平衡-平衡-消長的運動中,才能推動事物的正常發展。對人來說,人體的陰陽平衡是維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動的基本要素,如果破壞了陰陽的相對平衡,就會形成陰和陽的偏盛或偏衰,導致陰陽的消長失調,人就會生病。人體陰陽的相對平衡態,就是陰陽協調生理態。而人體陰陽失調則導致病理狀態。陰陽的轉化:陰陽的互相轉化,即陰可以轉化為陽,而陽也可轉化為陰。一般都表現在事物變化的「物極階段」,即「物極必反」。「物極必反」是陰陽消長量變過程中,所發生的質變過程。所謂「成敗倚伏」,說明新生事物生成之時,已倚伏著敗亡的因素,當舊事物敗亡之時,也孕育著新事物產生的因素。舊事物的發展就是「變」的過程。新事物的產生,也就是「化」的過程。人有精、氣、神互化,才使生命得以維繫。3·1·2    陰陽學說的運用宇宙,無不是陰陽的組合,變化萬千的自然界,無不是陰陽互化的結果。最新科學所發現的「普通物質、暗物質、暗能量」,充分證明了宇宙是陰陽合和的物質世界。《心法》運用這些概念和觀點,來闡述功理,指導功法,成為「平秘陰陽」、維持健康、防治疾病的有效手段。前人總結有「寄語學道諸君子,不識陰陽莫亂為,水火平均方是葯,陰陽差誤不成丹」的寶貴經驗,可見古人對陰陽學說的重視和推寵。傳世的百家千種功法,重點之一就是根據陰陽消長的機理,辯證的安排煉功活動。陰與陽在一年四季,或一天12個時辰中,其陰陽多少和進退情況是有定數的。如「子、午、卯、酉這四個時辰中,子時為一陽五陰,午時為一陰五陽,卯時為四陽二陰,酉時為四陰二陽(有關時辰的陰陽推演在4·2·2「經脈——生命能量的隱形通道」章節里作詳細探討)。根據人體的生理、病理狀況,陰虛者應在子時後巳時前煉功為宜。陽虛者,應在午時後亥時前煉功為宜。按這四個時辰煉功,可保持人體生理上的陰平陽秘,而且還可避免煉功中的弊端,這確實是煉功者應當辯證把握的重要環節。有關陰陽學說在《心法》中的具體運用,已在1·4「人格體質論陰陽」一章里專題探討過,在此就不重複了。3·1·3    現代對陰陽學說的研究自陰陽學說引入養生活動後,對養生理論的完善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近年來,不少學者和科學工作者,從不同角度對陰陽學說進行了有意義的探討性研究。如:從陰陽平衡論角度研究:人體是自然界中陰陽合和的模式,人體的生理與病理,是陰陽在人體內的變化所致,只要將人體內失調的陰陽調和平衡,人體就恢復健康,因此,認為養生就是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從益智增慧角度研究:認為煉功活動能使大腦生物活動的有序化程度提高,促使大腦兩半球的功能得到整體調整,是陰陽平衡的結果。從人體生物鐘的角度研究:認為人體的生理機能具有24小時的周期節律性變化,符合陰陽之氣的晝夜消長規律。從定量角度研究:有人試用數學方法,建立了陰陽方程式和晝夜節律的函數表達法,將古老的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以現代的數學方法解釋。對自然界陰陽之氣的研究:20世紀提出了「場」的概念,2003年,世界十大科學研究成果報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溫度確實出現了微升。科學家認為,這一結果只能用暗能量才能予以解釋。觀測分析得出結論認為,宇宙中僅有「4%是普通物質,23%是暗物質,73%是暗能量」。這一科學新成果,有力證明了華夏聖賢先哲們在數千年前,所體悟的「自然大道」(有物混成),就是「暗物質、暗能量」。在「場」的概念基礎上,又進一步證實了宇宙是充滿物質的宇宙。「4%的普通物質」,是可見物,在陰陽學說中稱為陽,「23%的暗物質、73%的暗能量」,是不可見物,在陰陽學說中稱為陰。現代科學的最新發現,為古老的陰陽學說出示了有力的科學證據。科學新成果確實可喜,但結論是不完備的,我們將等待進一步印證。3·2    五行學說五行之五,是古先民最早對方位的認識,即東、南、西、北、中五方,後來經發展和演變,又擴展了其應用範圍,並引入了物質概念,歸納為木、土、火、金、水五種物質,認為這五種物質是構成整個世界的基本元素,並將其屬性歸類加以抽象推衍,逐步形成了樸素的哲學理論體系,成為古人認識自然界、解釋自然現象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五行原本屬於古代哲學範疇,用以說明宇宙萬事萬物的運行及相互之間生克關係。五行既然能解釋萬物相生相剋的變化規律,那麼人體作為萬物的靈性生命,五行學說的哲理同樣能解釋生命的生理、病理變化以及治療原則。因此,養生家們又把這一哲學理論引用到養生領域,用於解釋人體「天人相應、五臟相關」等生命現象,是反應「天人合一」整體觀的主要模型之一,成為傳統「養生之道」重要理論組成部分。後來中醫興起,又引入中醫學,成為中醫學的重要理論基礎。3·2·1    五行學說的內容五行分天象五行和地五行。天象五行的內容有二十八宿、四象五方、十天乾等諸多內容,一般極少接觸,除古代研究天文學外,很少運用,故不作討論,只初略的討論地五行的主要內容。地五行是用木、土、火、金、水這五種不同的物質屬性,採用「比類取象」的方法,對萬物進行歸類,來說明人與萬物之間的關係,並用五行的生克制化理論說明人體複雜的運行變化規律。五行內容十分豐富,它的基本特性、推衍歸類、生克乘侮是其主要內容。五行的特性木的特性:木的特性是生髮柔和,凡是具有生長、生髮柔和、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類似的屬於木。土的特性:土的特性是生養、變化、承載、受納,凡是有這類特性的物質便歸屬於土。火的特性:火的特性是陽熱、上炎、升騰,凡是具有這類特性或作用的物質便屬於火。金的特性:金的特性是清潔、肅降、收斂、堅勁,凡具有這類特性或作用的物質便歸屬於金。水的特性:水的特性是寒涼、滋潤、向下,凡是具有這類特性或作用的物質便歸屬於水。五行屬性的推衍和歸類五行配五方:東方日出,與木的生髮特性相類,故東方屬木;南方炎熱,與火的上炎特性相類,故南方屬火;西方日落,與金的肅降特性相類,故西方屬金;北方寒涼,與水的寒涼特性相類,故北方屬水;中央承載,與生養的特性相類,故中央屬土;五行配五臟:肝主升而歸屬於木;心主溫煦而歸屬於火;脾主運化而歸屬於土;肺主降而歸屬於金;腎主水而歸屬於水。還有,五行配人體「六腑、五體、五志、五竅、五聲、五神、五榮、五液」等。五行配自然界的「五時、五季、五化、五常、五色、五形、五穀、五用」等。請看下列圖表3「自然界及人體五行配屬表」。圖表3   自然界及人體五行配屬表自   然  界五  行人      體五用五穀五形五色五常五化五季五方五時五臟六腑※五體五志五竅五聲五神五榮五液動麻直青風生春東平旦木肝膽筋怒目呼魂爪淚躁麥尖赤暑長夏南日中火心小腸脈喜舌笑神面色汗化稷方黃濕化長夏中日西土脾胃肉思口歌意唇涎固稻薄白燥收秋西日入金肺大腸皮毛悲鼻哭魄毛涕操豆園黑寒藏冬北夜半水腎膀胱骨恐耳呻志發唾※   六腑中三焦(上焦、中焦、下焦)系指胸腹區間,總司人體氣機和氣化,為傳輸氣血的樞紐,並非實質器官,故六腑中沒有三焦的配屬。五行的生克乘侮五行不是靜止和孤立的,而是以五行之間相生相剋的聯繫來探索和闡釋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同時還以五行之間相乘相侮的異常現象,以詮釋事物之間的協調平衡被破壞後相互影響,並以五行生、克、乘、侮的變化反應,闡釋事物協調平衡的整體性和統一性。五行生剋:相生,是指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促進、助長和資生的作用。如木焚而生火→火燒後生土→聚土成山生金→銷金亦生水→水潤而生木。相剋,是指這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生長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約的作用。如木專土散而木克土;土實水虛而土克水;水眾火寡而水克火;火精金堅而火克金;金剛木柔而金克木。專散、實虛、眾寡、精堅、剛柔相互制約,隱於生克之中,一生一克變化無窮。請見圖表4「五行生剋圖」。圖表4    五行生剋圖說明:虛線箭頭為五行循環相生。實線箭頭為五行隔位相剋。五行乘侮:相乘,是指相剋太過,超出了正常的相剋程度,從而引起五行之間的生克制化異常。如木克土太過,造成土虛不足,稱為「木乘土」,或土本身不足,木並不過盛,造成了木克土的力量相對增強,這稱「土虛木乘」。相侮,是指相剋的反向,是某一行過於強盛,反克原來克它的一行,也稱反克。如正常情況下,金克木,倘若金氣不足,或木特彆強盛,木就反過來侮金。另外,金虛時也會受木的反侮,同時又會受到火乘,因此,乘侮之間存在著密切關係。相乘相侮,都是憑藉其太過之氣而乘脅或欺侮。五行系統有著自我控制的調節機制,一般來說,五行之間的一時性失調,都可以通過這種自我調節機制而得到平衡。在人體,也正因為存在著這種調節機制,生命才得以健康的發展。3·2·2    五行學說的運用五行學說引入養生活動後,將人體各部分(五臟、六腑、五官、五體、五志、五竅、五聲、五神、五榮、五液等)與五行聯繫起來,以說明人體與外環境之間的互相聯繫的諧調性和統一性,並運用五行生剋乘侮來闡釋人體生理、病理變化及治療方法。對五行學說的運用,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用於養生領域,先哲們在煉丹、養生、治病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就。內丹術的「三五歸一」結丹法,就是根據「河圖」中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的生數原理,遵循五行之理,以五行生數之和即:金四、水一合一五,火二木三又為一五,土主生為一五,故稱「三五歸一」,亦名為「三家相見」,它是藉助養生術所特有的「子反生(養)母」、「克反和融」的五行顛倒之理,用意念將木、火、土、金、水五行聚合一處,以土的媒合作用完成結丹,是內丹功法中的一個寶貴經驗。在養生方面,有的功法利用五行生剋制化關係,按季節、日期與臟腑結合起來,通過食氣養生,如《四時養生法》中,把春、夏、秋、冬四季運行與人體經絡在不同季節的旺與虛的關係有機結合起來,如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都屬木,旺於春;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都屬火,旺於夏;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都屬金,旺於秋;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都屬水,旺於冬;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都屬土,旺於長夏(心包經、三焦經無特定臟腑,故無所屬)。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煉功方法。治療方面,在南北朝之前,就有五臟和季節的五行配屬原理,以「六字呼吸法」的調息以治療臟腑疾病。如《雲笈七箋·四季祛病歌》記載:「春噓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閑,秋呬定致金肺潤,腎吹唯要坎中安,三焦嘻卻除煩熱,四季長呼脾化餐,切忌出聲聞口耳,其功尤勝寶神丹」。六字呼吸法的噓、呵、呬、吹、嘻養生祛病方法,有引氣疏通經脈、調整臟腑功能的效果,對預防和治療臟腑疾病有很好的作用。後經改進和發展,「六字呼吸法」(後改為六字訣),所主疾病和應用範圍有了拓展,「六字訣」既主實症,又主虛症,既能泄,也能補。如心氣不足,是腎氣過盛,用「吹」字訣泄其腎氣有餘;肝氣不足,是肺氣過盛,用「呬」字訣泄其肺氣有餘;脾氣不足,是肝氣過盛,用「噓」字訣來泄其肝氣有餘;肺氣不足,是心氣過盛,用「呵」字訣泄其心氣有餘;腎氣不足,是脾氣過盛,用「呼」字訣泄其脾氣有餘。相反,亦可補之。其補、泄機理,均採用五行生剋的原理進行辯證調理。「六字訣」的補、泄特點是:補,吸氣長,呼氣短,即吸多吐少。瀉,吸氣短,呼氣長,即吸少吐多。可根據病情,用不同呼吸方法進行補、泄。請見圖表5「五行與六字、五臟、四季配屬關係表」。圖表5    五行與六字、五臟、四季配屬關係表五行木火土金水六字噓呵呼  嘻呬吹五臟肝心脾肺腎四季春夏四季均宜秋冬3·2·3    現代對五行學說的研究五行學說是古典哲學思想體系,它與陰陽學說一樣,蘊藏著精深的傳統哲理和辨證方法論,是華夏民族寶貴的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現代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研究。從系統論角度認為:五行的實質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五行生剋是螺旋式的循環,五行制化構成了一個閉路環的自動控制系統,通過多級的控制和反饋自動調節,保持人體的整體協調平衡。有人用五行理論勾畫出了一副尚未完成的人體微量元素分布的相生相剋圖。日本學者運用超聲波脈診計,根據五行相生關係,提出了脈象五行逆循環圖。加拿大學者認為,五行是一個動力模型,五行的重要性不在於每個個別元素,而在於它們能在同一體內變化並相互作用。五行模型揭示了人體內臟之間的某些相互關係。還有學者通過試驗,證明了五色、五味與五髒的五行配屬關係,進一步說明五行歸類的客觀基礎。人與大自然是一個整體,「天人哲理觀」是以「天人合一」大系統理論為依託,闡釋人與萬物雖各自都有自己的特殊運行方式,但基本運行形式——「升、降、出、入、闔、辟、往、來的機理是相同的,且在同一大自然中進行。因此,人與天地萬物息息相關,都按自身規律運行,它們相互影響、互相制約,從而呈現出和諧自然之態。但由於人們對五行學說的認識和了解還比較陌生,以及對自然科學探索的局限性,還不能更廣泛、更合理的運用。3·3    元氣學說元氣,是中國古代的哲學概念,指產生和構成天地萬物的原始物質。元氣學說以元氣作為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以元氣的運動、變化來解釋宇宙萬物的生成、發展、變化、消亡等現象。元氣學說這一哲學概念引入養生術後,認為元氣是人體生命與天地自然統一的物質基礎,是人體生命之源。元氣廣義簡稱為「氣」,狹意指先天之「炁」。元者,始也,有原始祖「炁」的含義,故元氣源於先天而養於後天。在人體,元氣有「真氣、精氣、真元之氣、正氣」等別稱,是存在於人體內推動生命活力的本源物質。元氣的盛、衰、聚、散及運行正常與否,對人體的生、老、病、死有直接關係。元氣學說是人體不容忽視的重要物質——生命動力源。3·3·1    元氣學說的內容《心法》所提到的元氣,是指先天「炁」(秉承父母之精氣)、後天宇宙中之「清氣、水谷之氣」三者的總和,經過人體這台高級生物儀器的特殊生化處理後,才使這三類物質轉化成人體元氣。人體元氣必須由先天「炁」主宰,單一先天「炁」或後天氣,未經人體的「氣化過程」,則不能轉化成人體的元氣。人出生之前,先天「炁」是通過胎兒的臍這一「先天通道」進入胎兒體內,是推動胎兒內呼吸的循環動力。人出生後,胎兒臍帶剪斷,便「炁」落丹田(下丹田),人體「先天通道」封閉中斷,丹田便成為後天啟動臟腑、經絡功能活動的原動力,並司理後天的「呼吸之氣、水谷之氣、營衛之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等。「炁」落丹田後,先天「炁」就潛藏於兩腎而繫於命門,為腎間動氣,其氣化為元精(元陰元陽),實為生命之本,造化之機。元氣雖藏於內,卻有自動調節機能,臟腑之機能全賴此氣運轉。元氣之所行,與任、督二脈有密切關係。先天之「炁」落於下丹田,而下丹田在人體以南為「任脈」,先天「炁」又潛藏於兩腎而繫於命門,命門在人體以北為「督脈」,元氣經任督二脈的調控,布化、充養周身。元氣,現代科學認為與「場」的理論相吻合,實質應是21世紀科學新成果所提出的23%的暗物質,為「天人相應、物質同源」的實證。古先哲們通過幾千年的實踐證明,煉養生術可以補充人體元氣,調理氣機,以達治病強身的目的,並以元氣學說為基礎,在實踐中逐步總結出了行氣、養氣的方法和術式,有力的推動了養生學的發展。3·3·2    元氣學說與氣化論人體的元氣是人體生命的動力。從元氣的內涵分析,不管是先天「炁」、後天「清氣、水谷氣」,必須經過人體這台生物儀器按「先天之本、後天之機」的工藝處理過程,將這三類物質合成為人體所需的元氣,這種自產自耗的平衡關係,是人體特有的「氣化過程」(氣化工藝程序)。《內經》所載:「陽為氣、陰為味、味為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這段經文的意思是,通過先天「炁」,後天氣合氣後的「氣化過程」,轉化為推動機體生命活動的能量,才有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同時,機體中產生的廢物,同樣要經過「氣化過程」向體外排泄(兩便、矢氣、呼氣、汗液),只要人體生命活動在繼續,這一「氣化過程」就不斷地在進行。人體元氣,稟承先天之「炁」,但必須有賴後天呼吸之氣、水谷之氣的潤化充養,經天地合氣(炁)後方能形成造化之機的元氣,再通過經脈經三焦通達周身而發揮其生理作用。元氣的「氣化過程」,均以後天之氣為主要原料,但必須由先天之「炁」為主宰。人的呼吸、飲食、水,無先天—「炁」的主宰氣化,後天之氣則不能在體內流注,只有先天「炁」、後天「氣」的共同參於氣化反應(氣化過程),才能完成人體生命活動過程中內物質和能量的轉化過程。如吸氣入肺、飲食入胃,加工成半成品,在先天炁的主宰下,經過「氣化過程」的轉化才能產生機體所需的特殊物質——元氣。因此,「氣化過程」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內容。關於元氣的氣化理論,我們在4·2·1「丹田——生命的動力源」一節還要重點探討。所有進入人體的空氣、食物(含水)等物質,經過「氣化過程」後,要進行清濁分流,其成品,即對身體有益的營養品,被機體吸收,轉化成機體的能量(即元氣),對身體無用的「廢物」,便自動排出體外。這就是人體這台超高級儀器「投入產出」的簡要工藝流程。人體「氣化過程」所產生的精微物質(元氣),在體內發揮兩大作用,一是以能量布化,供給機體充養周身;二是作為機體抵禦外邪的保護屏障。人體生命活動有賴於元氣的充養,而元氣的盛衰又關乎生命的健康與否。《內經》記載:「人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趨;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躺;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里如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座;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滅,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卧;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九十歲,腎氣焦,四臟經脈空虛;百歲,五臟皆空,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這段經文是說,人的生長、盛衰、消亡過程,均在元氣的消長變化之中。人體是世上古今為止,最完備,最齊全、最精細、最先進、最科學的一台全自動化高級生物儀器,是任何人為的高級儀器無法比儗的。《荀子·五制》指出:「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有義」。闡明人體不但賴氣而生,而且在元氣的充養下,有別於其它生命物種而具有靈性的高級智慧生命,是人類成為地球萬物之靈的重要內在原因。3·3·3    現代對元氣學說的研究元氣學說對傳統的養生之道和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近年來。許多有識之士對元氣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從控制論角度:認為元氣與信息同樣具有傳遞、交換的共同特性,人體通過元氣的調節作用,以維持體內環境和體外環境的陰陽平衡。從「場」論角度:認為元氣是一種「動態生物場」,這種「場」非常活躍,雖看不見,摸不著,但可以產生感覺,能調節機體的內、外環境,以維持、協調正常的生理活動。元氣與宇宙中「23%的暗物質」有其驚人的類似,需要進一步印證確認。從能量角度:認為通過「行氣」過程的共振作用,激發體內氣機,使能量可傳輸和轉換,以達調整機體的目的。還有人從「微粒流」的角度研究,並測出其「微粒流」直徑小於60+2微米。某些「微粒流」還帶有正負電荷。另外,輻射場攝影能提供元氣的指標,說明元氣存在於生命之中,並隨著條件而改變。人體的輝光就是元氣存在的表現。我們從養生角度認為:人體元氣是通過「氣化過程」所獲得。由此可見,人體「氣化過程」,是一項高科學工藝項目。從元氣抗禦外邪作用機制而言,它可保護本體組織結構(臟腑、四肢、百骸等)不受侵害,若受到侵害,便會調動體內抗體(淋巴細胞、免疫球蛋白等均是元氣的「御林軍」),予以抵抗。如身患疾病,便通過「氣化功能」自動調集體內的「御林軍」,把機體以外的致病菌殺死,化為病氣排出體外,這就是人體內的自動調節機制。只是一般人有此功能,卻不能隨意控制。人體的「調節機制」,是人體一種特有的「氣化功能」。「氣化功能」有兩種調節方式,一是自動調節,二是意控調節。自動調節是體內元氣根據機體的需求自行調節潤化。意控調節則是按意識通過「意念力」進行調控。如功夫界常用的運功調病,就是採用「氣化功能」原理,發功者發出「意念程序」作用於患者病灶部位、經脈、腧穴等、消滅體內的外邪病菌,化為病氣排出體外,或直接祛除病邪,達到治病康復的目的。這種運功調病過程,在一般情況下,患者要與施術者緊密配合,使施術者與患者兩股「氣化功能」相融匯,便會產生數倍的力量殺死外邪病菌。患者配合不好(未啟動自身「氣化功能」)或不配合,治療效果就不好。如果患者有抵觸情緒(對施術者不信任或懷疑),患者體內的「氣化功能」就會對施術者產生抗拒力量,阻撓施術者信息進入,也就談不上治病效果。若施術者功力很強,而患者體質較弱(「氣化功能」較弱),抗拒不了施術者的強信號,有少數患者會導致暈倒、虛脫、抽筋等癥狀,施術者應立即停止發功,時間長了會造成危險,並令患者放鬆,心情不要緊張,告知不要對抗信號進入,只要心情平靜下來,便可緩解恢復,並無大礙。因此說,患者不配合,不要輕易運功調病。通過《心法》的修為,先天「炁」和後天「氣」融合氣化後,體內元氣會產生量變、質變以及運行、釋放等現象。功夫師為他人調病所發出的能量為生物信息(靈性生物信號),受發功者調控,它帶有發功者的全部信息,是生命的精華物質,不但能治病,還能補充他人元氣,其中機理值得我們從深層次研究和探討。對元氣學說的研究,是人體生命科學的一項重要課題,在數千年以來的傳統養生實踐中,華夏大地上雖有眾多門派,千萬種功法,但對元氣學說的實踐和研究,還未觸及到其深層核心機理。一些超常現象還存在許多認識上的問題,不能被大多數人接受,也無法做出科學實驗和認證,偶爾遇到個別人出現某種異能,就被人們說成是裝神弄鬼,或說是迷信而被輕易忽視了,實在是對華夏傳統文化的一種無奈。人體的異能現象,歷來有之,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需要我們從人體生命科學的角度,作深層次的探索和研究,切莫輕率遺棄。人的意識系統是人體生命的主宰,由心靈發出指令,交大腦去執行,而人體的元氣又是執行各種指令的「御用武器」,人們對這個「御用武器」的作用機理還毫無認識,故很難選定有針對性的研究課題,使人體生命科學的研究,無法深入進行。人體生命的各種異能,在華夏傳統中醫學和養生的結合研究中,都能找到相應的答案,只是我們還沒人去綜合的全面的作這項工作。如果把人體的「心靈學說、元氣學說」等課題。在實踐上從深層次有所突破,並在理論上有所斬獲,人體各種異能現象也就能釋懷了。這個觀點是否客觀,僅供愛好養生術的朋友們參考。3·4    經絡學說經絡學說是研究經脈氣血流注的生理、病理,闡述機體臟腑運行、經氣輸布等規律的學說。經絡學說是中國傳統養生術特有的概念。從古籍文獻資料來看,早期提到經絡路線有三百六十條,遠遠超出了《內經》所載經絡之數。這與修鍊者體驗有關,層次越高,體查就越細。後經歸納擇其主要經脈載入《內經》流傳於世。故後學者均以《內經》為準。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傳輸信息的通道。經,又有路徑的涵義,是經絡系統中信息運行的主幹,位於機體較深層的部位。絡,有網路的意思,比經脈還要細微,是經脈的分支,它縱橫交錯,網路遍布周身,無處不在,位於機體較淺層的部位。還有聯繫人體筋肉、關節和皮膚的經筋。經絡是人體暗物質的隱形通道,肉眼看不見,解剖找不著,但確實是人體生命能量的黃金運輸線。3·4·1    經絡學說的內容經絡,由經脈、絡脈、經筋三部分組成了經絡系統。經脈循行於人體較深層部位,出於臟腑;絡脈循行於人體較淺層部位,出於經脈;經筋循行於淺層部位,出於絡脈,散於體表。經脈,以十二經脈為主幹,還有奇經八脈、十二經別。絡脈,是經脈的分支,以十五絡脈為主幹,還有別絡、浮絡、孫絡等。經筋(連屬部分),有十二皮部、十二經筋等。十二經脈是聯繫臟腑、溝通表裡、運行氣血的主要通道,又稱十二正經。十二正經在人體左右對稱分布,分為陰經和陽經,即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陰陽相貫,如環無端,形成十二經脈流注,以行氣血於周身。奇經八脈,縱橫交錯於十二經脈之間,共有八條,即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蹻脈、陽蹻脈、陰維脈、陽維脈。因這八條經脈的性質比較「離奇」,而又是「別道奇行」,故稱「奇經八脈」。奇經八脈加強了十二經之間的聯繫,並有蓄溢正經氣血之功能,對正經行使著統率、組合、調節之作用,其中尤以督脈、任脈、沖脈三條最為重要。稱督脈為「陽經之海」,任脈為「陰經之海」,沖脈為「十二經之海」。十二經別,為十二經脈別行之正經,可通經脈所不能到達的地方。絡脈內屬十二經脈,入五臟六腑。外聯經筋,為人體骨骼、關節、韌帶輸送氣血的縱橫細小分支。經筋,是人體韌帶、肌肉、關節的連接系統。有十二經筋、十二皮部,擔負著人體關節系統的連接、支撐、靈動運轉等作用。它是調節人體氣血運行的前沿陣地,也是人體對外防禦的第一道屏障。人的體表有許多與經脈相通的點,是脈氣所發出的空隙,這些點與經脈、臟腑相通,稱為「腧穴」(通常叫穴位),是經脈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經脈腧穴(古稱氣穴),《內經》所載360個氣穴,以應一歲。其後,經歷代養生家、醫家的不斷探索,在人體又發現了許多新的腧穴,現今總數已超過了700以上。對於一般健身而言,能熟記經脈中百餘腧穴,也就夠用了,但若施功利他,還需掌握更多的腧穴。有關腧穴的內容,請參閱腧穴資料,在此不作介紹。經絡系統組成,請見圖表6「經絡系統表」圖表6   經絡系統表主屬關係經絡構成經   絡   名   稱主要功能主體一、經脈1、十二經脈2、十二經別3、奇經八脈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人體氣血津液運行主要通道手三陰、手三陽、足三陰、足三陽經脈別行之正經可通經脈所不能達到的地方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蹻脈、陽蹻脈(不拘於正經)溝通經脈之間聯繫調整周身氣血二、絡脈1、十五絡2、絡脈3、孫絡手三陰、手三陽、足三陰、足三陽、任脈、督脈、脾之大絡表裡聯繫通道經脈的橫行分支循行淺層部位絡脈的最細小支蔓遍布周身、溝通表裡連屬三、經筋1、十二經筋2、十二皮部太陽之筋,少陽之筋,陽明之筋,太陰之筋、少陰之筋、厥陰之筋(上、下肢同)聯繫筋肉和關節太陽之陽,少陽之陽,陽明之陽,太陰之陰、少陰之陰、厥陰之陰(上、下肢同)皮膚反應區3·4·2    經絡學說的運用經絡在人體中擔負著轉輸氣血的作用。《內經》載文:「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五蔵(臟)、六府(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此段經文的意思是說,水谷入胃後,經氣化,轉化成適宜被機體吸收的營養物質——元氣,由經脈輸送布化。清者,營養臟腑、五官九竅,全身各組織無以不到。濁者,經皮膚毛孔排出體外。故經絡在人體中的運輸和聯繫,以起營養、補給、調整氣血、濡潤肢體的作用。同時,也將廢棄物排出體外,以調整機體的平衡,起到「輸清排濁」的作用。人體受外邪入侵,則肌體腠里開,腠里開則邪氣入侵經筋,經筋滿則入侵絡脈,絡脈滿則入侵經脈,經脈滿則入侵臟腑,由表及裡,疾病之故。人體氣血充盈,運行暢通無阻,臟腑之氣血滿則暢行於經脈,經脈滿則暢行於絡脈,絡脈滿則暢行於經筋,經筋滿則暢行於體表,由里及表,疾病康復之機。由於經絡循環表裡相通,使機體內、外相連,因此,在臟腑病變時,可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反應於體表,同時體表的外感(刺激)也可傳到臟腑。在病理上,內臟系統的疾病可在體表找到反應(穴位壓痛或異狀物反應),又可通過體表經絡腧穴的刺激,傳導到有關臟腑起到疏通氣血和調整機體的目的。經絡學說的運用非常廣泛,在中醫學系統中,就有針灸、腧穴藥物注射、推拿按摩、點穴、易經筋捏筋拍打等學科。中藥的湯劑,入口到胃,根據不同的藥性,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相關臟腑或患病部位,達到治療的目的,這在傳統中醫學中稱為「藥物歸經」。經絡學說對養生活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生理方面,經絡具有運行氣血,協調陰陽的功能,只有經絡暢通,才能營運氣血於表裡,才能維持機體陰陽的協調統一,使正常的生命活動得到保障。在病理狀態下,經絡既有衛外抗邪的作用,也是傳注病邪的通道。經氣充沛,暢通無阻,則可御邪於外而不發病。經氣虛弱,病邪又可循經由表入里,由淺入深,五臟皆受侵害。在疾病防治上,經絡具有傳導感應、調整虛實的功能。煉功之「行氣」或「針刺之得氣」,都是經絡傳導感應的具體表現。「行氣」以激發和增強經氣的活力,發揮扶正祛邪和「得氣」補虛瀉實的作用。經脈氣血流注和腧穴的開合,具有高度的時間節律性,古先哲們利用這一規律,並結合陰陽、五行等原理,根據十二經脈在人體氣血流注時辰的規律性,以指導患者按經脈流注時辰服藥,可起到最佳治療效果。在針灸、推拿按摩、點穴、捏筋拍打治療中,配合腧穴開合的節律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經脈氣血流注時辰,請見圖表7「經脈氣血流注臟腑時辰表」圖表7   經脈氣血流注臟腑時辰表時間時辰臟腑經        脈3——5寅肺手太陰肺經5——7卯大腸手陽明大腸經7——9辰胃足陽明胃經9——11巳脾足太陰脾經11——13午心手少陰心經13——15未小腸手太陽小腸經15——17申膀胱足太陽膀胱經17——19酉腎足少陰腎經19——21戊心包手厥陰心包經21——23亥三焦手少陽三焦經23——1子膽足少陽膽經1——3丑肝足厥陰肝經註:人體氣血運行的規律是按十二個時辰的旺盛期和低落期,分別通過各臟腑的。它由寅時肺經起至丑時肝經,完成一個周期循環。我們從養生角度認為:人體十二條經脈的氣血循環,晝夜間各有盛衰的時候,如足少陽膽經旺於子時(23-1);足厥陰肝經旺於醜時(1-3);手太陰肺經旺於寅時(3-5);手陽明大腸經旺於卯時(5-7);足陽明胃經旺於辰時(7-9);足太陰脾經旺於巳時(9-11);手少陰心經旺於午時(11-13);手太陽小腸經旺於未時(13-15);足太陽膀胱經旺於申時(15-17);足少陰腎經旺於酉時(17-19);手厥陰心包經旺於戊時(19-21);手少陽三焦經旺於亥時(21-23)。人體經脈流注節律,準確地反應了人的生命力。根據經脈晝夜的旺盛期和低落期,掌握並運用好這一節律,不管是給葯治療還是針灸、點穴等,都會收到滿意的療效。《心法》運用十二經脈盛衰規律煉功,就會獲得非常理想的煉功效果。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南北時差很大,為準確掌握人體經脈流注節律,特附全國「主要城市時間改正值對照表」,供煉功者參考,請見圖表8「主要城市時間改正值對照表」。圖表8   主要城市時間改正值對照表城 市改正值城 市改正值城市改正值北京標準時間烏魯木齊-2h07m6喀什-2h56m哈爾濱25m2天津-11m2長春21m上海6m瀋陽13m8杭州6m南京-5m福州-28m合肥-10m武漢-22m鄭州-25m6濟南-12m廣州-27m6南昌-16m6長沙-28m石家莊-22m太原-29m8西安-44m4呼和浩特-34m2南寧-46m8昆明-1h09m6貴陽-53m2拉薩-1h55m銀川-54m8成都-1h04m蘭州-1h04m8西寧-1h13m2改正值計算:地方時間=北京時間+改正值(h時;m分)例:北京時間12h可按以下公式計算武漢=12h+(-22m)=11h38m。上海=12h+(6m)=12h06m。成都=12h+(-1h04m)=10h56m。福州=12h+(-28m)=11h32m。經絡學說中,奇經八脈與養生關係尤為密切,尤其是任、督二脈,在經絡系統中具有總統陰陽諸經的重要作用,因此,歷代養生家特別關注任、督二脈的貫通,認為能通此二脈,則百脈皆通,自然周身運轉無有停滯之患,成為各派傳統功法的一項基本要求。傳統功法中的「前三田、後三關」,皆分布於任、督二脈上。所謂「前三田」,是指位於督脈上的「上丹田」,位於任脈上的「中丹田」和「下丹田」。所謂「後三關」,是指位於督脈上的「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雖說流派不同,對三田的具體位置互有出入,但總未離開任、督二脈。可見三田、三關在傳統養生功法中的重要性,故任、督二脈在養生功法中的地位不可忽視。經絡在人體中是個非常複雜而又神秘的系統,所謂複雜,現代醫學對經絡的研究雖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終究未取得實質性突破,還有許多無法解釋的疑團。所謂神秘,經絡是人體看不見、摸不著的一個隱性物質通道,西醫的解剖無法找到它的蹤跡,但又確實存在,使人們很難理解,故感到神秘。中國傳統養生學,煉功者在功態下,以功能內視可看到全身經絡運行狀況,但醫療界又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按現代科學最新成果,宇宙中「23%的暗物質」無處不在,必然存在人體之中,因為人類帶有宇宙的全部信息,有力的證實了人是宇宙縮影的客觀性、正確性。人體元氣是「暗物質」,而經絡則是「暗物質」的隱形通道,這一科學印證,為養生學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又給現代科學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課題。我們正企盼著新科技的不斷發現,為「生命科學」的研究作出更大貢獻。3·4·3    現代對經絡學說的研究現代對經絡學說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上世紀70年代以來,通過大量循經感測現象的研究,已被世界所公認,並總結出了循經傳道的普遍性、潛在性、可激性、可控性、循經性、趨病性、效應性、變異性等規律。從中西醫的角度:對經絡學說提出了三個「相關」的論點。認為經絡與神經、脈管的分布密切相關;經絡的功能與中樞神經機能、神經體液調節機能密切相關;經絡的活動與機體生物電活動密切相關。從平衡角度:經絡是人體能量調節系統,是能量轉輸的通道。認為經絡系統可能是人體第三平衡系統。從熱力學角度:通過對功態下「真氣」沿經絡運行時熱效應的熱力學分析研究,認為經絡是位於人體皮膚與肌肉和骨骼之間的筋膜間隙、疏鬆結締組織富集帶區的組織間隙。從波動理論角度:認為經絡系統就是人體內部有序振動所形成的「氣波」傳播路線。從生物物理學角度:應用聲、光、電、熱、同位素循經擴散等方法,用隱性感測、低阻抗、高振動音等方法,在體內準確地測出僅有一毫米寬、並與經典經絡相吻合的經絡線。中科院某研究所與有關單位協作,用同位素I131在某些經脈上實驗,證實人體內確有物質和信息沿經典經絡路線傳播,認為經絡系統是體液運行與毛細血管開合在神經中樞的調控下,以實現物質能量的傳遞而維持生命。我們從養生角度認為:經絡學說是華夏民族一整套特有的醫療體系,對人體的生理、病理、治療、康復等各個環節,均優於其它醫學門類。由於歷史的原因,有很多寶貴的醫療精華已被遺失或淡忘,有的理解偏頗,且缺少系統的研究和實踐,尤其是經絡系統的經筋部分,常常被現代所忽視,這不僅影響了中醫治療效果,還影響了經絡學說的研究和發展,就是對群眾性的保健活動也不利。傳聞民間尚有少數異人,還流傳著對經絡學說非常有價值的一些治療方法,如千年古剎少林寺的「易經筋捏筋拍打」,還有的地方流傳「經絡診斷」及「推筋導絡」等,這些都是經絡學說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極富傳奇性的寶貴精華內容,但在中醫院卻很難見到。一但這少數異人謝世,這些寶貴的傳統醫療技術就會絕跡。因此說,對經絡學說的研究,不能只局限於臨床方面,還要與民間的養生保健結合起來,沒有養生學的參與,研究經絡學說就失去了本源。儘管現代有不少單位和有識之士,對經絡作了不少研究,但都未能徹底闡明經絡的實質。目前,國內外都在對經絡進行研究,一旦經絡實質得到最後闡明,必將使人類「生命科學」產生一次飛躍進步。3·5    臟象學說臟象,是指藏匿於體內器官的總稱,其功能活動所表現於外的形象。「臟」是象的內在本質。臟象的基本內涵就是生命本質與外在生命現象的統一,是傳統的人體整體觀思想,客觀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也是古代華夏先哲們的重要哲學思想。臟象學說是通過人體外在的生命現象研究內在生命本質及其活動規律的學說。它與解剖學的概念不同,是關於人體形態結構、生理機能、物質代謝、病理變化等與自然界相互關係的綜合概念。臟象學說是傳統養生學的理論基礎,也是中醫學的理論核心。3·5·1    臟象學說的內容臟象學說主要闡述了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臟,在古代為「藏」的意思,所以《內經》上記載的是「藏象」。其主要內容有五臟、六腑和奇恆之腑。五臟:指心、肝、脾、肺、腎五個器官。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故有「五神臟「之稱。五髒的共同生理特性是「藏氣而不瀉」,但又各有專司。心為「君主之官」,起著主宰、協調的作用。心屬火,其氣應夏,主血脈而藏神,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在體為脈,在志為喜,在液為汗,與小腸相表裡;肝屬木,其氣應春,主疏泄而藏血,開竅於目,其華在爪,在體為筋,在志為怒,在液為淚,與膽相表裡;脾屬土,旺於四季,主運化而藏於營,其氣升清,統攝血液,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在體為肉,在志為思,在液為涎,與胃相表裡;肺屬金,其氣應秋,主氣司呼吸,其氣宣降,通調水道,開竅於鼻,外合皮毛,在志為憂,在液為涕,與大腸相表裡;腎屬水,其氣應冬,藏精納氣而主水液,主骨生髓而通於腦,開竅於耳及二陰,其華在發,在志為恐,在液為唾,與膀胱三焦相表裡。六腑:指膽、胃、小腸、大腸、三焦、膀胱等器官。六腑的共同特性是「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滿」,以降為順,以通為用。膽主貯存,輸注膽汁,為「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其氣主降而性燥;小腸主泌別清濁,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腸主傳導糟粕,為「傳導之官」,變化出焉;膀胱主貯藏,排泄尿液,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三焦為一腔大腑,主持元氣升降,為「決瀆之官」,水道出焉。奇恆之腑:指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其中腦為「全神之府」,由腎經所充養,心神所主宰;髓有骨髓、腦髓之別,由腎經所化,骨髓養骨化血,腦髓匯聚為腦,故有「腦為髓之海」之說;骨為髓之府,為驅體之主幹;脈裹血,為血之府;膽藏精汁,由肝所化,故為「中精之府」;女子胞,是女性特有之臟器,與生殖有關。臟象學說是研究人體生命現象的主要學說,其內容非常緐復,涉及人體生命的主要內涵,故傳統的養生學對臟象極為重視,是研究「生命科學」的重要課題內容,同時也是現代醫學研究的主要內容。3·5·2    臟象學說的運用臟象學說將全身的臟腑組織器官以五臟為主,運用五行歸類為五大系統(請參閱圖表3「自然界及人體五行配屬表」),與四季、時辰的陰陽變化相聯繫,具體闡述了「天人相應」之理,並用經絡學說及五行生剋規律,說明了人體各系統之間的密切關係,體現了傳統的生命整體觀思想。臟象學說以臟腑為主要對象,臟腑機能狀態正常與否,關係到機體的健康與否,之所以煉功能保健養生,防病治病,都是通過對臟腑的調養而得以實現的。先哲們在幾千年的養生實踐中,總結了不少好的養生技術,傳統養生功法中的調神、調息、調形,就是根據「心為神之君,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的生理機制,對臟腑的病理狀態進行的有效調理。藏象學說對五髒的運用,現代醫學僅僅只運用了它們的生理功能,有關《黃帝內經》所載五髒的神、魂、意、魄、志的意識功能,還不能被醫學界所認可,在現代醫學中處於空白。華夏民族傳統的中醫、中藥學,到了現代,出現了「斷帶現象」,如同傳統的「倫理道德」出現「背離現象」一樣,是歷史演變過程中的一種「碰撞反映」。上世紀醫學界的崇洋現象,導致傳統中醫、中藥遭到遺棄並跌入低谷。歷史證明,西醫雖彰顯了它的優越性,卻帶來了社會人群的健康弊端,造成現代文明病的惡果。上世紀未至本世紀初,世界醫學界根據醫學統計反映,人們長期服用化學類藥品,體內竟成了化學藥品的倉庫,許多有毒化學品得不到排除而在體內積聚,對臟腑的傷害已造成了難以挽回的嚴重後果。世界衛生組織為減少對人體的損害,提出今後宜多研發生物類、植物類藥品,並限制化學類藥品的生產和使用,尤其是抗菌素類化學藥品。因此,人們對醫學提出來返璞的要求,並得到世界人們的廣泛支持。所以,中醫學、中藥學也被世界認可。一場學習中醫、中藥的熱潮,正在各國展開。五髒的意識功能,比生理功能更為重要,只要加強了五髒的意識功能,便能更好地協調平衡五髒的生理功能,這是五臟陰陽平衡調節措施,是人體疾病康復的主要機理。世界醫學的返璞,是人類回歸自然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人類生命科學的一大進步。在現代的養生活動中,通過意、息、形的有序化調整,對增強臟腑功能和疾病的康復,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古老的養生術基礎上,又有了拓展,根據經脈氣血流注節律,人體在病理狀態下,選擇不同時辰煉功,將臟腑的病理邪氣,可通過意念(心力功能)配合呼吸,從有關經脈把病邪之氣排出體外,再補充以正氣,使體內陰陽二氣趨於平衡而達到康復。亦或通過體表從上而下綜合將病邪之氣排出體外,再補充以正氣而恢復健康。另外,臟腑某些病邪還可以反應到體表的某部位,或某些特定經穴,伴有壓痛或不適感,通過壓痛部位和經穴、經針刺和點穴給予疏導,可達到滿意的療效,這一技術業已廣泛用於針灸、點穴等領域。3·5·3    現代對臟象學說的研究醫學界以不同角度,對臟象學說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從虛實(陰陽)角度:通過動物實驗和臨床觀察,結合現代醫學探討對臟腑的生理、病理和形態學基礎,逐步形成了新的理論,推動了中西醫結合的良好發展。有人通過腎陽虛患者,用過量的考的松注射動物,可形成陰虛模型;將腎陽虛與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某器官之間的關係、代謝與結構等聯繫起來,形成分泌腺機能低下的形態學變化;有人在臨床中,通過氣體交換、血液循環與大、小腸聯繫起來,見到肺與大腸相表裡的形態學變化;還有人對植物神經研究,反應出了形態學變化。從方法論角度:有人認為臟象學說的五臟,是對人體五大功能系統的生理概念;也有人認為,臟象學說是對五臟及其功能活動的模儗,是實際五髒的模型。從體用角度:對臟象學說的含義及實質做出了新的解釋,認為臟象之「藏」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氣」,「象」是指「氣」運動變化所產生的可以感知的人體一切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力。指出「五臟」實為五種流布全身的「氣」。臟象學說實質是用「氣」及其流注來說明人體生命現象。從養生角度體會:臟象學說是我國傳統「天人相應、人天相通」的主要代表,人體生理或是病理狀況,都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個人行為有關係。臟腑之疾病除癥狀外,其病理信息往往反應於體表,在體表某一部位或特定經穴伴有壓痛和異狀反應,這與各種環境、個人行為等因素有關。了解各種影響因素,對臟腑疾病的確診和治療,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藏象學說的研究,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人體生命科學工程項目。現代醫學只是從五髒的生理、病理等醫學角度來研究,它與華夏傳統的藏象學說內涵有根本的區別。傳統中醫不僅研究五髒的生理功能,而且更主要的還要研究它的意識功能。西醫認為人體大腦是生命的主宰,卻忽視了五髒的意識功能。而傳統中醫則把心臟視為人體的主宰,大腦只是綜合處理系統(程序儲存系統),如果沒有心靈(心臟)發出指令,大腦卻不能獨立處理任何事情。人體生命能量—元氣,首先輸送到心、肝、脾、肺、腎五臟,經五髒的生理功能運化成「五氣」,即心氣、肝氣、脾氣、肺氣、腎氣(五種靈性生物信息),這五種氣便是人體的綜合「氣化功能」。「氣化功能」對內,自動調節臟腑、全身組織細胞及四肢百骸,是人體生命的動力,既維持生命活動,又負責抵抗外邪的入侵。「氣化功能」對外,由心臟的心靈(意念力)發出指令,由大腦調出相關信息程序對外做功。人體的這種外化功能,它既需要操作技術,又要按能量大小來決定功能量級,是人體的一種「特異功能」。這「外化功能」至今還不被現代人們所認識和接受,故,常人的心力外化功能被長期閑置封存,少數能使用心力外化功能的人,稱為「超常人」。人體的生命潛能,主要體現在五臟意識功能的優劣和運用,而不是大腦。五臟意識功能優化運行,不但能更好地發揮五髒的生理功能(身體健康),而且還能發出指令,讓大腦調出更多的生命信息程序,發揮人體更多的聰明才智服務於社會。臟象學說在《心法》中的運用非常廣泛,無論是煉功的初級階段、中級階段、還是高級階段,無論是動功、還是靜功,主要還是圍繞臟腑功能而進行調理的。人體的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運動系統、免疫系統、意識系統等等,都是臟腑功能的體現,在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要有整體觀念,要考慮它們相互的內在聯繫和影響,從總體上去把握,才能獲得滿意的效果。然而,臟象學說的「天人相應、人天相通」的深層機理,還有待進一步挖掘、探討、研究和實踐,這也是我們《心法》修鍊者責無旁貸的義務。3    傳統養生經典詮釋中國傳統養生文化典籍浩緐,古代聖賢先哲們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又經過歷代先哲們的不懈努力,他們在繼承上古聖賢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和創新,積數千年艱辛和總結,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養生文化遺產,在富源廣袤的華夏大地上開花、結果,逐步形成了各家、各門、各派百家千種功法。從歷來面世的功法中,可歸納為釋(佛家)、道(道家)、儒(儒家)、醫(中醫)、武(武術)五大類,其主流還在釋道兩大家。這百家千種功法,都站在不同角度,持不同觀點,採取不同形式,或公開、或單傳、或密傳而面世。千種功法各有所長,但又各有不足,卻有可貴的互補性。其功理寓意較難理解,文字古奧難懂,關鍵處又隱晦莫測,使後學者一般不易把握,這就給推廣傳統養生文化帶來很大困難,使之難以普及。傳統養生文化機理博大精深,其典籍浩繁,僅憑個人之力是萬難廣泛涉足的,況且筆者僅學得傳統養生文化皮毛且知識淺薄,只能根據具體情況,結合本人的學習和體會,將其部分精華與同道們一起學習討論,可能對一般養生者來說,有所助益,但對高層次修鍊者來說,還遠遠不夠,好在典籍眾多,需要學習和借鑒的資料並不難覓。當進入高層次修鍊時,須有名(明)師護持,決非一般人隨便獨修的。我們的重點是用傳統的「天人哲理觀」,結合現代科學知識為傳統養生文化注入時代內涵,釋疑一些片面認識、糊塗觀點,以及錯誤的做法,重在普及。對傳統養生文化抱有迷信思想、神秘觀點的人們來說,也許有所啟迪。在傳統養生典籍中,以拂家的修心和道家的養德為修持根本,以及華夏民族傳統哲學理論為指導,結合儒家的倫理學、傳統中醫的「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經絡學說、元氣學說、臟象學說」為框架,以及武術強身為體用的主要養生精華內容,構成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養生體系,形成了華夏民族集神秘性、實踐性、理論性、智能性、思想性於一體的傳統養生文化主流。然而,傳統養生文化多為歷史典籍,有的甚至是幾千年前的古代經典,這些寶貴的資料,存在歷史演化與現代的差異。在現代注釋典籍的資料中,由於注釋者的觀點與角度不同,又出現了對典籍原意的理解和把握上的差異(僅《道德經》就有幾十個版本),故許多寶貴典籍很難普及和廣泛應用。首先,古代的文字語言結構,風格等,與現代文字語言存在的差異,使今人對典籍的文字語言內涵很難全面理解。再則,今人對典籍的歷史背景缺乏了解和認識,對前人的工作、生活、思維、文風等,知之甚少,所以對典籍的精華很難客觀把握。因此,儘管是國寶、國粹的傳統養生文化經典,除了極少數專家學者們在那裡「做學問」外,廣大群眾很難受益。我們在對傳統養生文化古為今用的實踐中,逐步感悟到,傳統養生文化必須結合時代特點,充分利用現代科學知識,將傳統養生文化的內容納入現代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等多學科領域中去考證。實踐證明,在「天人哲理觀」理論指導下,通過對大量事例的剖析印證,人體健康、自然壽限與傳統的「道德觀、倫理觀」之間確實存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互相轉化的內在關係,這一認識的形成,使傳統養生文化機理有了物質依託和理論根據。大道理一通,百法皆通,許多難解的傳統養生觀點、疑團,都能逐步釋疑。在古今融合中,既客觀的揭示了千古秘法真諦,又開創了古為今用的理論思路,對建立「傳統養生文化現代科學理論體系」有著重要意義。「天人哲理觀」運用「天人合一」大系統論和唯物辯證的方法論,用現代語言,結合現代人們的特點,闡釋宇宙「中和、寧靜、慈柔」的本源,與人體身心健康和自然壽限的內在本質關係,既印證了傳統觀點的客觀性,又為傳統養生理論與現代科學的融合找到了對接途徑,為建立傳統養生文化現代科學理論體系提供了依據,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下面,我們僅對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元氣學說、經絡學說、臟象學說等五大主題與愛好傳統養生文化的同好們共同學習和探討,使之更好的指導我們修身養性心法的修為活動。3·1    陰陽學說陰陽,原屬中國古代哲學範疇,是古人對自然界相關事物和現象對立統一雙方的概括,用以說明事物變化根源和總規律的一門樸素的哲學理論體系,是古人認識自然和解釋自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後來這一觀點得到廣泛應用,延伸到各個領域。古代養生家把這個哲學理論引入養生活動中,用以解釋人體生理、病理的變化規律,並逐步形成養生學的重要理論。後來中醫學興起,養生家們又把這一理論引入中醫(早期中醫都是養生大家),用陰陽平衡的觀點,來解釋人體健康與疾病的關係,為中醫學理論的形成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故陰陽學說成為養生學、中醫學的重要理論基礎,是古老傳統哲學具體用於人體的成果結晶。3·1·1    陰陽學說的內容任何一種事物的內部都可以分為陰和陽兩個方面,而每一事物中的陰和陽的任何一方,還可以再分陰陽。這種事物既相互對立,而又相互聯繫的現象,在自然界里是無窮無盡的。從廣義講,陰陽是宇宙萬物的基本屬性,又是萬物變化的原理。從狹義講,陰陽又是人體生命結構的模式,所以說,「人生有形,不離陰陽,生之本,本於陰陽」。用陰陽學說解釋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並作為辯證施治的基本原理,是華夏民族傳統哲學的一個創舉。陰陽學說它有對立、互根、消長、轉化等內容。陰陽的對立:一切事物都存在著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它們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鬥爭的,而不是平平靜靜的共處一個統一體中,如果一方太過,就會引起另一方的不足。正常情況下,它們都保持相對平衡的和諧狀態,陰陽是對立的統一體。人體生命的陰陽雙方,由於相互制約,總是朝著「陰平陽秘」的方向轉化,從而維繫著人體生命的正常運行。陰陽的互根:陰和陽兩個方面,既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陰依賴於陽而存在,陽也依賴於陰而存在,沒有陰也就沒有陽,沒有陽亦無陰的存在。陰陽之間這種互相依存關係,稱為陰陽的互根互用。如果因某種原因,陰陽之間這種互根互用的關係遭到破壞,就會導致「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這一事物就消亡了。自然界的陰陽互根,是乾坤交媾、天地交泰。人的陰陽互根,是心腎相交,水火既濟。陰陽的消長:陰陽之間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它不是靜止的,而是在陰消陽長或陽消陰長的不斷運動變化中,稱之為「陰陽的消長平衡」。陰陽的消長是絕對的,平衡則是相對的,在這種消長-平衡-平衡-消長的運動中,才能推動事物的正常發展。對人來說,人體的陰陽平衡是維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動的基本要素,如果破壞了陰陽的相對平衡,就會形成陰和陽的偏盛或偏衰,導致陰陽的消長失調,人就會生病。人體陰陽的相對平衡態,就是陰陽協調生理態。而人體陰陽失調則導致病理狀態。陰陽的轉化:陰陽的互相轉化,即陰可以轉化為陽,而陽也可轉化為陰。一般都表現在事物變化的「物極階段」,即「物極必反」。「物極必反」是陰陽消長量變過程中,所發生的質變過程。所謂「成敗倚伏」,說明新生事物生成之時,已倚伏著敗亡的因素,當舊事物敗亡之時,也孕育著新事物產生的因素。舊事物的發展就是「變」的過程。新事物的產生,也就是「化」的過程。人有精、氣、神互化,才使生命得以維繫。3·1·2    陰陽學說的運用宇宙,無不是陰陽的組合,變化萬千的自然界,無不是陰陽互化的結果。最新科學所發現的「普通物質、暗物質、暗能量」,充分證明了宇宙是陰陽合和的物質世界。《心法》運用這些概念和觀點,來闡述功理,指導功法,成為「平秘陰陽」、維持健康、防治疾病的有效手段。前人總結有「寄語學道諸君子,不識陰陽莫亂為,水火平均方是葯,陰陽差誤不成丹」的寶貴經驗,可見古人對陰陽學說的重視和推寵。傳世的百家千種功法,重點之一就是根據陰陽消長的機理,辯證的安排煉功活動。陰與陽在一年四季,或一天12個時辰中,其陰陽多少和進退情況是有定數的。如「子、午、卯、酉這四個時辰中,子時為一陽五陰,午時為一陰五陽,卯時為四陽二陰,酉時為四陰二陽(有關時辰的陰陽推演在4·2·2「經脈——生命能量的隱形通道」章節里作詳細探討)。根據人體的生理、病理狀況,陰虛者應在子時後巳時前煉功為宜。陽虛者,應在午時後亥時前煉功為宜。按這四個時辰煉功,可保持人體生理上的陰平陽秘,而且還可避免煉功中的弊端,這確實是煉功者應當辯證把握的重要環節。有關陰陽學說在《心法》中的具體運用,已在1·4「人格體質論陰陽」一章里專題探討過,在此就不重複了。3·1·3    現代對陰陽學說的研究自陰陽學說引入養生活動後,對養生理論的完善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近年來,不少學者和科學工作者,從不同角度對陰陽學說進行了有意義的探討性研究。如:從陰陽平衡論角度研究:人體是自然界中陰陽合和的模式,人體的生理與病理,是陰陽在人體內的變化所致,只要將人體內失調的陰陽調和平衡,人體就恢復健康,因此,認為養生就是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從益智增慧角度研究:認為煉功活動能使大腦生物活動的有序化程度提高,促使大腦兩半球的功能得到整體調整,是陰陽平衡的結果。從人體生物鐘的角度研究:認為人體的生理機能具有24小時的周期節律性變化,符合陰陽之氣的晝夜消長規律。從定量角度研究:有人試用數學方法,建立了陰陽方程式和晝夜節律的函數表達法,將古老的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以現代的數學方法解釋。對自然界陰陽之氣的研究:20世紀提出了「場」的概念,2003年,世界十大科學研究成果報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溫度確實出現了微升。科學家認為,這一結果只能用暗能量才能予以解釋。觀測分析得出結論認為,宇宙中僅有「4%是普通物質,23%是暗物質,73%是暗能量」。這一科學新成果,有力證明了華夏聖賢先哲們在數千年前,所體悟的「自然大道」(有物混成),就是「暗物質、暗能量」。在「場」的概念基礎上,又進一步證實了宇宙是充滿物質的宇宙。「4%的普通物質」,是可見物,在陰陽學說中稱為陽,「23%的暗物質、73%的暗能量」,是不可見物,在陰陽學說中稱為陰。現代科學的最新發現,為古老的陰陽學說出示了有力的科學證據。科學新成果確實可喜,但結論是不完備的,我們將等待進一步印證。3·2    五行學說五行之五,是古先民最早對方位的認識,即東、南、西、北、中五方,後來經發展和演變,又擴展了其應用範圍,並引入了物質概念,歸納為木、土、火、金、水五種物質,認為這五種物質是構成整個世界的基本元素,並將其屬性歸類加以抽象推衍,逐步形成了樸素的哲學理論體系,成為古人認識自然界、解釋自然現象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五行原本屬於古代哲學範疇,用以說明宇宙萬事萬物的運行及相互之間生克關係。五行既然能解釋萬物相生相剋的變化規律,那麼人體作為萬物的靈性生命,五行學說的哲理同樣能解釋生命的生理、病理變化以及治療原則。因此,養生家們又把這一哲學理論引用到養生領域,用於解釋人體「天人相應、五臟相關」等生命現象,是反應「天人合一」整體觀的主要模型之一,成為傳統「養生之道」重要理論組成部分。後來中醫興起,又引入中醫學,成為中醫學的重要理論基礎。3·2·1    五行學說的內容五行分天象五行和地五行。天象五行的內容有二十八宿、四象五方、十天乾等諸多內容,一般極少接觸,除古代研究天文學外,很少運用,故不作討論,只初略的討論地五行的主要內容。地五行是用木、土、火、金、水這五種不同的物質屬性,採用「比類取象」的方法,對萬物進行歸類,來說明人與萬物之間的關係,並用五行的生克制化理論說明人體複雜的運行變化規律。五行內容十分豐富,它的基本特性、推衍歸類、生克乘侮是其主要內容。五行的特性木的特性:木的特性是生髮柔和,凡是具有生長、生髮柔和、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類似的屬於木。土的特性:土的特性是生養、變化、承載、受納,凡是有這類特性的物質便歸屬於土。火的特性:火的特性是陽熱、上炎、升騰,凡是具有這類特性或作用的物質便屬於火。金的特性:金的特性是清潔、肅降、收斂、堅勁,凡具有這類特性或作用的物質便歸屬於金。水的特性:水的特性是寒涼、滋潤、向下,凡是具有這類特性或作用的物質便歸屬於水。五行屬性的推衍和歸類五行配五方:東方日出,與木的生髮特性相類,故東方屬木;南方炎熱,與火的上炎特性相類,故南方屬火;西方日落,與金的肅降特性相類,故西方屬金;北方寒涼,與水的寒涼特性相類,故北方屬水;中央承載,與生養的特性相類,故中央屬土;五行配五臟:肝主升而歸屬於木;心主溫煦而歸屬於火;脾主運化而歸屬於土;肺主降而歸屬於金;腎主水而歸屬於水。還有,五行配人體「六腑、五體、五志、五竅、五聲、五神、五榮、五液」等。五行配自然界的「五時、五季、五化、五常、五色、五形、五穀、五用」等。請看下列圖表3「自然界及人體五行配屬表」。圖表3   自然界及人體五行配屬表自   然  界五  行人      體五用五穀五形五色五常五化五季五方五時五臟六腑※五體五志五竅五聲五神五榮五液動麻直青風生春東平旦木肝膽筋怒目呼魂爪淚躁麥尖赤暑長夏南日中火心小腸脈喜舌笑神面色汗化稷方黃濕化長夏中日西土脾胃肉思口歌意唇涎固稻薄白燥收秋西日入金肺大腸皮毛悲鼻哭魄毛涕操豆園黑寒藏冬北夜半水腎膀胱骨恐耳呻志發唾※   六腑中三焦(上焦、中焦、下焦)系指胸腹區間,總司人體氣機和氣化,為傳輸氣血的樞紐,並非實質器官,故六腑中沒有三焦的配屬。五行的生克乘侮五行不是靜止和孤立的,而是以五行之間相生相剋的聯繫來探索和闡釋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同時還以五行之間相乘相侮的異常現象,以詮釋事物之間的協調平衡被破壞後相互影響,並以五行生、克、乘、侮的變化反應,闡釋事物協調平衡的整體性和統一性。五行生剋:相生,是指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促進、助長和資生的作用。如木焚而生火→火燒後生土→聚土成山生金→銷金亦生水→水潤而生木。相剋,是指這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生長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約的作用。如木專土散而木克土;土實水虛而土克水;水眾火寡而水克火;火精金堅而火克金;金剛木柔而金克木。專散、實虛、眾寡、精堅、剛柔相互制約,隱於生克之中,一生一克變化無窮。請見圖表4「五行生剋圖」。圖表4    五行生剋圖說明:虛線箭頭為五行循環相生。實線箭頭為五行隔位相剋。五行乘侮:相乘,是指相剋太過,超出了正常的相剋程度,從而引起五行之間的生克制化異常。如木克土太過,造成土虛不足,稱為「木乘土」,或土本身不足,木並不過盛,造成了木克土的力量相對增強,這稱「土虛木乘」。相侮,是指相剋的反向,是某一行過於強盛,反克原來克它的一行,也稱反克。如正常情況下,金克木,倘若金氣不足,或木特彆強盛,木就反過來侮金。另外,金虛時也會受木的反侮,同時又會受到火乘,因此,乘侮之間存在著密切關係。相乘相侮,都是憑藉其太過之氣而乘脅或欺侮。五行系統有著自我控制的調節機制,一般來說,五行之間的一時性失調,都可以通過這種自我調節機制而得到平衡。在人體,也正因為存在著這種調節機制,生命才得以健康的發展。3·2·2    五行學說的運用五行學說引入養生活動後,將人體各部分(五臟、六腑、五官、五體、五志、五竅、五聲、五神、五榮、五液等)與五行聯繫起來,以說明人體與外環境之間的互相聯繫的諧調性和統一性,並運用五行生剋乘侮來闡釋人體生理、病理變化及治療方法。對五行學說的運用,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用於養生領域,先哲們在煉丹、養生、治病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就。內丹術的「三五歸一」結丹法,就是根據「河圖」中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的生數原理,遵循五行之理,以五行生數之和即:金四、水一合一五,火二木三又為一五,土主生為一五,故稱「三五歸一」,亦名為「三家相見」,它是藉助養生術所特有的「子反生(養)母」、「克反和融」的五行顛倒之理,用意念將木、火、土、金、水五行聚合一處,以土的媒合作用完成結丹,是內丹功法中的一個寶貴經驗。在養生方面,有的功法利用五行生剋制化關係,按季節、日期與臟腑結合起來,通過食氣養生,如《四時養生法》中,把春、夏、秋、冬四季運行與人體經絡在不同季節的旺與虛的關係有機結合起來,如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都屬木,旺於春;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都屬火,旺於夏;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都屬金,旺於秋;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都屬水,旺於冬;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都屬土,旺於長夏(心包經、三焦經無特定臟腑,故無所屬)。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煉功方法。治療方面,在南北朝之前,就有五臟和季節的五行配屬原理,以「六字呼吸法」的調息以治療臟腑疾病。如《雲笈七箋·四季祛病歌》記載:「春噓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閑,秋呬定致金肺潤,腎吹唯要坎中安,三焦嘻卻除煩熱,四季長呼脾化餐,切忌出聲聞口耳,其功尤勝寶神丹」。六字呼吸法的噓、呵、呬、吹、嘻養生祛病方法,有引氣疏通經脈、調整臟腑功能的效果,對預防和治療臟腑疾病有很好的作用。後經改進和發展,「六字呼吸法」(後改為六字訣),所主疾病和應用範圍有了拓展,「六字訣」既主實症,又主虛症,既能泄,也能補。如心氣不足,是腎氣過盛,用「吹」字訣泄其腎氣有餘;肝氣不足,是肺氣過盛,用「呬」字訣泄其肺氣有餘;脾氣不足,是肝氣過盛,用「噓」字訣來泄其肝氣有餘;肺氣不足,是心氣過盛,用「呵」字訣泄其心氣有餘;腎氣不足,是脾氣過盛,用「呼」字訣泄其脾氣有餘。相反,亦可補之。其補、泄機理,均採用五行生剋的原理進行辯證調理。「六字訣」的補、泄特點是:補,吸氣長,呼氣短,即吸多吐少。瀉,吸氣短,呼氣長,即吸少吐多。可根據病情,用不同呼吸方法進行補、泄。請見圖表5「五行與六字、五臟、四季配屬關係表」。圖表5    五行與六字、五臟、四季配屬關係表五行木火土金水六字噓呵呼  嘻呬吹五臟肝心脾肺腎四季春夏四季均宜秋冬3·2·3    現代對五行學說的研究五行學說是古典哲學思想體系,它與陰陽學說一樣,蘊藏著精深的傳統哲理和辨證方法論,是華夏民族寶貴的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現代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研究。從系統論角度認為:五行的實質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五行生剋是螺旋式的循環,五行制化構成了一個閉路環的自動控制系統,通過多級的控制和反饋自動調節,保持人體的整體協調平衡。有人用五行理論勾畫出了一副尚未完成的人體微量元素分布的相生相剋圖。日本學者運用超聲波脈診計,根據五行相生關係,提出了脈象五行逆循環圖。加拿大學者認為,五行是一個動力模型,五行的重要性不在於每個個別元素,而在於它們能在同一體內變化並相互作用。五行模型揭示了人體內臟之間的某些相互關係。還有學者通過試驗,證明了五色、五味與五髒的五行配屬關係,進一步說明五行歸類的客觀基礎。人與大自然是一個整體,「天人哲理觀」是以「天人合一」大系統理論為依託,闡釋人與萬物雖各自都有自己的特殊運行方式,但基本運行形式——「升、降、出、入、闔、辟、往、來的機理是相同的,且在同一大自然中進行。因此,人與天地萬物息息相關,都按自身規律運行,它們相互影響、互相制約,從而呈現出和諧自然之態。但由於人們對五行學說的認識和了解還比較陌生,以及對自然科學探索的局限性,還不能更廣泛、更合理的運用。3·3    元氣學說元氣,是中國古代的哲學概念,指產生和構成天地萬物的原始物質。元氣學說以元氣作為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以元氣的運動、變化來解釋宇宙萬物的生成、發展、變化、消亡等現象。元氣學說這一哲學概念引入養生術後,認為元氣是人體生命與天地自然統一的物質基礎,是人體生命之源。元氣廣義簡稱為「氣」,狹意指先天之「炁」。元者,始也,有原始祖「炁」的含義,故元氣源於先天而養於後天。在人體,元氣有「真氣、精氣、真元之氣、正氣」等別稱,是存在於人體內推動生命活力的本源物質。元氣的盛、衰、聚、散及運行正常與否,對人體的生、老、病、死有直接關係。元氣學說是人體不容忽視的重要物質——生命動力源。3·3·1    元氣學說的內容《心法》所提到的元氣,是指先天「炁」(秉承父母之精氣)、後天宇宙中之「清氣、水谷之氣」三者的總和,經過人體這台高級生物儀器的特殊生化處理後,才使這三類物質轉化成人體元氣。人體元氣必須由先天「炁」主宰,單一先天「炁」或後天氣,未經人體的「氣化過程」,則不能轉化成人體的元氣。人出生之前,先天「炁」是通過胎兒的臍這一「先天通道」進入胎兒體內,是推動胎兒內呼吸的循環動力。人出生後,胎兒臍帶剪斷,便「炁」落丹田(下丹田),人體「先天通道」封閉中斷,丹田便成為後天啟動臟腑、經絡功能活動的原動力,並司理後天的「呼吸之氣、水谷之氣、營衛之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等。「炁」落丹田後,先天「炁」就潛藏於兩腎而繫於命門,為腎間動氣,其氣化為元精(元陰元陽),實為生命之本,造化之機。元氣雖藏於內,卻有自動調節機能,臟腑之機能全賴此氣運轉。元氣之所行,與任、督二脈有密切關係。先天之「炁」落於下丹田,而下丹田在人體以南為「任脈」,先天「炁」又潛藏於兩腎而繫於命門,命門在人體以北為「督脈」,元氣經任督二脈的調控,布化、充養周身。元氣,現代科學認為與「場」的理論相吻合,實質應是21世紀科學新成果所提出的23%的暗物質,為「天人相應、物質同源」的實證。古先哲們通過幾千年的實踐證明,煉養生術可以補充人體元氣,調理氣機,以達治病強身的目的,並以元氣學說為基礎,在實踐中逐步總結出了行氣、養氣的方法和術式,有力的推動了養生學的發展。3·3·2    元氣學說與氣化論人體的元氣是人體生命的動力。從元氣的內涵分析,不管是先天「炁」、後天「清氣、水谷氣」,必須經過人體這台生物儀器按「先天之本、後天之機」的工藝處理過程,將這三類物質合成為人體所需的元氣,這種自產自耗的平衡關係,是人體特有的「氣化過程」(氣化工藝程序)。《內經》所載:「陽為氣、陰為味、味為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這段經文的意思是,通過先天「炁」,後天氣合氣後的「氣化過程」,轉化為推動機體生命活動的能量,才有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同時,機體中產生的廢物,同樣要經過「氣化過程」向體外排泄(兩便、矢氣、呼氣、汗液),只要人體生命活動在繼續,這一「氣化過程」就不斷地在進行。人體元氣,稟承先天之「炁」,但必須有賴後天呼吸之氣、水谷之氣的潤化充養,經天地合氣(炁)後方能形成造化之機的元氣,再通過經脈經三焦通達周身而發揮其生理作用。元氣的「氣化過程」,均以後天之氣為主要原料,但必須由先天之「炁」為主宰。人的呼吸、飲食、水,無先天—「炁」的主宰氣化,後天之氣則不能在體內流注,只有先天「炁」、後天「氣」的共同參於氣化反應(氣化過程),才能完成人體生命活動過程中內物質和能量的轉化過程。如吸氣入肺、飲食入胃,加工成半成品,在先天炁的主宰下,經過「氣化過程」的轉化才能產生機體所需的特殊物質——元氣。因此,「氣化過程」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內容。關於元氣的氣化理論,我們在4·2·1「丹田——生命的動力源」一節還要重點探討。所有進入人體的空氣、食物(含水)等物質,經過「氣化過程」後,要進行清濁分流,其成品,即對身體有益的營養品,被機體吸收,轉化成機體的能量(即元氣),對身體無用的「廢物」,便自動排出體外。這就是人體這台超高級儀器「投入產出」的簡要工藝流程。人體「氣化過程」所產生的精微物質(元氣),在體內發揮兩大作用,一是以能量布化,供給機體充養周身;二是作為機體抵禦外邪的保護屏障。人體生命活動有賴於元氣的充養,而元氣的盛衰又關乎生命的健康與否。《內經》記載:「人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趨;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躺;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里如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座;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滅,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卧;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九十歲,腎氣焦,四臟經脈空虛;百歲,五臟皆空,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這段經文是說,人的生長、盛衰、消亡過程,均在元氣的消長變化之中。人體是世上古今為止,最完備,最齊全、最精細、最先進、最科學的一台全自動化高級生物儀器,是任何人為的高級儀器無法比儗的。《荀子·五制》指出:「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有義」。闡明人體不但賴氣而生,而且在元氣的充養下,有別於其它生命物種而具有靈性的高級智慧生命,是人類成為地球萬物之靈的重要內在原因。3·3·3    現代對元氣學說的研究元氣學說對傳統的養生之道和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近年來。許多有識之士對元氣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從控制論角度:認為元氣與信息同樣具有傳遞、交換的共同特性,人體通過元氣的調節作用,以維持體內環境和體外環境的陰陽平衡。從「場」論角度:認為元氣是一種「動態生物場」,這種「場」非常活躍,雖看不見,摸不著,但可以產生感覺,能調節機體的內、外環境,以維持、協調正常的生理活動。元氣與宇宙中「23%的暗物質」有其驚人的類似,需要進一步印證確認。從能量角度:認為通過「行氣」過程的共振作用,激發體內氣機,使能量可傳輸和轉換,以達調整機體的目的。還有人從「微粒流」的角度研究,並測出其「微粒流」直徑小於60+2微米。某些「微粒流」還帶有正負電荷。另外,輻射場攝影能提供元氣的指標,說明元氣存在於生命之中,並隨著條件而改變。人體的輝光就是元氣存在的表現。我們從養生角度認為:人體元氣是通過「氣化過程」所獲得。由此可見,人體「氣化過程」,是一項高科學工藝項目。從元氣抗禦外邪作用機制而言,它可保護本體組織結構(臟腑、四肢、百骸等)不受侵害,若受到侵害,便會調動體內抗體(淋巴細胞、免疫球蛋白等均是元氣的「御林軍」),予以抵抗。如身患疾病,便通過「氣化功能」自動調集體內的「御林軍」,把機體以外的致病菌殺死,化為病氣排出體外,這就是人體內的自動調節機制。只是一般人有此功能,卻不能隨意控制。人體的「調節機制」,是人體一種特有的「氣化功能」。「氣化功能」有兩種調節方式,一是自動調節,二是意控調節。自動調節是體內元氣根據機體的需求自行調節潤化。意控調節則是按意識通過「意念力」進行調控。如功夫界常用的運功調病,就是採用「氣化功能」原理,發功者發出「意念程序」作用於患者病灶部位、經脈、腧穴等、消滅體內的外邪病菌,化為病氣排出體外,或直接祛除病邪,達到治病康復的目的。這種運功調病過程,在一般情況下,患者要與施術者緊密配合,使施術者與患者兩股「氣化功能」相融匯,便會產生數倍的力量殺死外邪病菌。患者配合不好(未啟動自身「氣化功能」)或不配合,治療效果就不好。如果患者有抵觸情緒(對施術者不信任或懷疑),患者體內的「氣化功能」就會對施術者產生抗拒力量,阻撓施術者信息進入,也就談不上治病效果。若施術者功力很強,而患者體質較弱(「氣化功能」較弱),抗拒不了施術者的強信號,有少數患者會導致暈倒、虛脫、抽筋等癥狀,施術者應立即停止發功,時間長了會造成危險,並令患者放鬆,心情不要緊張,告知不要對抗信號進入,只要心情平靜下來,便可緩解恢復,並無大礙。因此說,患者不配合,不要輕易運功調病。通過《心法》的修為,先天「炁」和後天「氣」融合氣化後,體內元氣會產生量變、質變以及運行、釋放等現象。功夫師為他人調病所發出的能量為生物信息(靈性生物信號),受發功者調控,它帶有發功者的全部信息,是生命的精華物質,不但能治病,還能補充他人元氣,其中機理值得我們從深層次研究和探討。對元氣學說的研究,是人體生命科學的一項重要課題,在數千年以來的傳統養生實踐中,華夏大地上雖有眾多門派,千萬種功法,但對元氣學說的實踐和研究,還未觸及到其深層核心機理。一些超常現象還存在許多認識上的問題,不能被大多數人接受,也無法做出科學實驗和認證,偶爾遇到個別人出現某種異能,就被人們說成是裝神弄鬼,或說是迷信而被輕易忽視了,實在是對華夏傳統文化的一種無奈。人體的異能現象,歷來有之,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需要我們從人體生命科學的角度,作深層次的探索和研究,切莫輕率遺棄。人的意識系統是人體生命的主宰,由心靈發出指令,交大腦去執行,而人體的元氣又是執行各種指令的「御用武器」,人們對這個「御用武器」的作用機理還毫無認識,故很難選定有針對性的研究課題,使人體生命科學的研究,無法深入進行。人體生命的各種異能,在華夏傳統中醫學和養生的結合研究中,都能找到相應的答案,只是我們還沒人去綜合的全面的作這項工作。如果把人體的「心靈學說、元氣學說」等課題。在實踐上從深層次有所突破,並在理論上有所斬獲,人體各種異能現象也就能釋懷了。這個觀點是否客觀,僅供愛好養生術的朋友們參考。3·4    經絡學說經絡學說是研究經脈氣血流注的生理、病理,闡述機體臟腑運行、經氣輸布等規律的學說。經絡學說是中國傳統養生術特有的概念。從古籍文獻資料來看,早期提到經絡路線有三百六十條,遠遠超出了《內經》所載經絡之數。這與修鍊者體驗有關,層次越高,體查就越細。後經歸納擇其主要經脈載入《內經》流傳於世。故後學者均以《內經》為準。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傳輸信息的通道。經,又有路徑的涵義,是經絡系統中信息運行的主幹,位於機體較深層的部位。絡,有網路的意思,比經脈還要細微,是經脈的分支,它縱橫交錯,網路遍布周身,無處不在,位於機體較淺層的部位。還有聯繫人體筋肉、關節和皮膚的經筋。經絡是人體暗物質的隱形通道,肉眼看不見,解剖找不著,但確實是人體生命能量的黃金運輸線。3·4·1    經絡學說的內容經絡,由經脈、絡脈、經筋三部分組成了經絡系統。經脈循行於人體較深層部位,出於臟腑;絡脈循行於人體較淺層部位,出於經脈;經筋循行於淺層部位,出於絡脈,散於體表。經脈,以十二經脈為主幹,還有奇經八脈、十二經別。絡脈,是經脈的分支,以十五絡脈為主幹,還有別絡、浮絡、孫絡等。經筋(連屬部分),有十二皮部、十二經筋等。十二經脈是聯繫臟腑、溝通表裡、運行氣血的主要通道,又稱十二正經。十二正經在人體左右對稱分布,分為陰經和陽經,即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陰陽相貫,如環無端,形成十二經脈流注,以行氣血於周身。奇經八脈,縱橫交錯於十二經脈之間,共有八條,即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蹻脈、陽蹻脈、陰維脈、陽維脈。因這八條經脈的性質比較「離奇」,而又是「別道奇行」,故稱「奇經八脈」。奇經八脈加強了十二經之間的聯繫,並有蓄溢正經氣血之功能,對正經行使著統率、組合、調節之作用,其中尤以督脈、任脈、沖脈三條最為重要。稱督脈為「陽經之海」,任脈為「陰經之海」,沖脈為「十二經之海」。十二經別,為十二經脈別行之正經,可通經脈所不能到達的地方。絡脈內屬十二經脈,入五臟六腑。外聯經筋,為人體骨骼、關節、韌帶輸送氣血的縱橫細小分支。經筋,是人體韌帶、肌肉、關節的連接系統。有十二經筋、十二皮部,擔負著人體關節系統的連接、支撐、靈動運轉等作用。它是調節人體氣血運行的前沿陣地,也是人體對外防禦的第一道屏障。人的體表有許多與經脈相通的點,是脈氣所發出的空隙,這些點與經脈、臟腑相通,稱為「腧穴」(通常叫穴位),是經脈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經脈腧穴(古稱氣穴),《內經》所載360個氣穴,以應一歲。其後,經歷代養生家、醫家的不斷探索,在人體又發現了許多新的腧穴,現今總數已超過了700以上。對於一般健身而言,能熟記經脈中百餘腧穴,也就夠用了,但若施功利他,還需掌握更多的腧穴。有關腧穴的內容,請參閱腧穴資料,在此不作介紹。經絡系統組成,請見圖表6「經絡系統表」圖表6   經絡系統表主屬關係經絡構成經   絡   名   稱主要功能主體一、經脈1、十二經脈2、十二經別3、奇經八脈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人體氣血津液運行主要通道手三陰、手三陽、足三陰、足三陽經脈別行之正經可通經脈所不能達到的地方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蹻脈、陽蹻脈(不拘於正經)溝通經脈之間聯繫調整周身氣血二、絡脈1、十五絡2、絡脈3、孫絡手三陰、手三陽、足三陰、足三陽、任脈、督脈、脾之大絡表裡聯繫通道經脈的橫行分支循行淺層部位絡脈的最細小支蔓遍布周身、溝通表裡連屬三、經筋1、十二經筋2、十二皮部太陽之筋,少陽之筋,陽明之筋,太陰之筋、少陰之筋、厥陰之筋(上、下肢同)聯繫筋肉和關節太陽之陽,少陽之陽,陽明之陽,太陰之陰、少陰之陰、厥陰之陰(上、下肢同)皮膚反應區3·4·2    經絡學說的運用經絡在人體中擔負著轉輸氣血的作用。《內經》載文:「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五蔵(臟)、六府(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此段經文的意思是說,水谷入胃後,經氣化,轉化成適宜被機體吸收的營養物質——元氣,由經脈輸送布化。清者,營養臟腑、五官九竅,全身各組織無以不到。濁者,經皮膚毛孔排出體外。故經絡在人體中的運輸和聯繫,以起營養、補給、調整氣血、濡潤肢體的作用。同時,也將廢棄物排出體外,以調整機體的平衡,起到「輸清排濁」的作用。人體受外邪入侵,則肌體腠里開,腠里開則邪氣入侵經筋,經筋滿則入侵絡脈,絡脈滿則入侵經脈,經脈滿則入侵臟腑,由表及裡,疾病之故。人體氣血充盈,運行暢通無阻,臟腑之氣血滿則暢行於經脈,經脈滿則暢行於絡脈,絡脈滿則暢行於經筋,經筋滿則暢行於體表,由里及表,疾病康復之機。由於經絡循環表裡相通,使機體內、外相連,因此,在臟腑病變時,可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反應於體表,同時體表的外感(刺激)也可傳到臟腑。在病理上,內臟系統的疾病可在體表找到反應(穴位壓痛或異狀物反應),又可通過體表經絡腧穴的刺激,傳導到有關臟腑起到疏通氣血和調整機體的目的。經絡學說的運用非常廣泛,在中醫學系統中,就有針灸、腧穴藥物注射、推拿按摩、點穴、易經筋捏筋拍打等學科。中藥的湯劑,入口到胃,根據不同的藥性,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相關臟腑或患病部位,達到治療的目的,這在傳統中醫學中稱為「藥物歸經」。經絡學說對養生活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生理方面,經絡具有運行氣血,協調陰陽的功能,只有經絡暢通,才能營運氣血於表裡,才能維持機體陰陽的協調統一,使正常的生命活動得到保障。在病理狀態下,經絡既有衛外抗邪的作用,也是傳注病邪的通道。經氣充沛,暢通無阻,則可御邪於外而不發病。經氣虛弱,病邪又可循經由表入里,由淺入深,五臟皆受侵害。在疾病防治上,經絡具有傳導感應、調整虛實的功能。煉功之「行氣」或「針刺之得氣」,都是經絡傳導感應的具體表現。「行氣」以激發和增強經氣的活力,發揮扶正祛邪和「得氣」補虛瀉實的作用。經脈氣血流注和腧穴的開合,具有高度的時間節律性,古先哲們利用這一規律,並結合陰陽、五行等原理,根據十二經脈在人體氣血流注時辰的規律性,以指導患者按經脈流注時辰服藥,可起到最佳治療效果。在針灸、推拿按摩、點穴、捏筋拍打治療中,配合腧穴開合的節律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經脈氣血流注時辰,請見圖表7「經脈氣血流注臟腑時辰表」圖表7   經脈氣血流注臟腑時辰表時間時辰臟腑經        脈3——5寅肺手太陰肺經5——7卯大腸手陽明大腸經7——9辰胃足陽明胃經9——11巳脾足太陰脾經11——13午心手少陰心經13——15未小腸手太陽小腸經15——17申膀胱足太陽膀胱經17——19酉腎足少陰腎經19——21戊心包手厥陰心包經21——23亥三焦手少陽三焦經23——1子膽足少陽膽經1——3丑肝足厥陰肝經註:人體氣血運行的規律是按十二個時辰的旺盛期和低落期,分別通過各臟腑的。它由寅時肺經起至丑時肝經,完成一個周期循環。我們從養生角度認為:人體十二條經脈的氣血循環,晝夜間各有盛衰的時候,如足少陽膽經旺於子時(23-1);足厥陰肝經旺於醜時(1-3);手太陰肺經旺於寅時(3-5);手陽明大腸經旺於卯時(5-7);足陽明胃經旺於辰時(7-9);足太陰脾經旺於巳時(9-11);手少陰心經旺於午時(11-13);手太陽小腸經旺於未時(13-15);足太陽膀胱經旺於申時(15-17);足少陰腎經旺於酉時(17-19);手厥陰心包經旺於戊時(19-21);手少陽三焦經旺於亥時(21-23)。人體經脈流注節律,準確地反應了人的生命力。根據經脈晝夜的旺盛期和低落期,掌握並運用好這一節律,不管是給葯治療還是針灸、點穴等,都會收到滿意的療效。《心法》運用十二經脈盛衰規律煉功,就會獲得非常理想的煉功效果。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南北時差很大,為準確掌握人體經脈流注節律,特附全國「主要城市時間改正值對照表」,供煉功者參考,請見圖表8「主要城市時間改正值對照表」。圖表8   主要城市時間改正值對照表城 市改正值城 市改正值城市改正值北京標準時間烏魯木齊-2h07m6喀什-2h56m哈爾濱25m2天津-11m2長春21m上海6m瀋陽13m8杭州6m南京-5m福州-28m合肥-10m武漢-22m鄭州-25m6濟南-12m廣州-27m6南昌-16m6長沙-28m石家莊-22m太原-29m8西安-44m4呼和浩特-34m2南寧-46m8昆明-1h09m6貴陽-53m2拉薩-1h55m銀川-54m8成都-1h04m蘭州-1h04m8西寧-1h13m2改正值計算:地方時間=北京時間+改正值(h時;m分)例:北京時間12h可按以下公式計算武漢=12h+(-22m)=11h38m。上海=12h+(6m)=12h06m。成都=12h+(-1h04m)=10h56m。福州=12h+(-28m)=11h32m。經絡學說中,奇經八脈與養生關係尤為密切,尤其是任、督二脈,在經絡系統中具有總統陰陽諸經的重要作用,因此,歷代養生家特別關注任、督二脈的貫通,認為能通此二脈,則百脈皆通,自然周身運轉無有停滯之患,成為各派傳統功法的一項基本要求。傳統功法中的「前三田、後三關」,皆分布於任、督二脈上。所謂「前三田」,是指位於督脈上的「上丹田」,位於任脈上的「中丹田」和「下丹田」。所謂「後三關」,是指位於督脈上的「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雖說流派不同,對三田的具體位置互有出入,但總未離開任、督二脈。可見三田、三關在傳統養生功法中的重要性,故任、督二脈在養生功法中的地位不可忽視。經絡在人體中是個非常複雜而又神秘的系統,所謂複雜,現代醫學對經絡的研究雖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終究未取得實質性突破,還有許多無法解釋的疑團。所謂神秘,經絡是人體看不見、摸不著的一個隱性物質通道,西醫的解剖無法找到它的蹤跡,但又確實存在,使人們很難理解,故感到神秘。中國傳統養生學,煉功者在功態下,以功能內視可看到全身經絡運行狀況,但醫療界又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按現代科學最新成果,宇宙中「23%的暗物質」無處不在,必然存在人體之中,因為人類帶有宇宙的全部信息,有力的證實了人是宇宙縮影的客觀性、正確性。人體元氣是「暗物質」,而經絡則是「暗物質」的隱形通道,這一科學印證,為養生學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又給現代科學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課題。我們正企盼著新科技的不斷發現,為「生命科學」的研究作出更大貢獻。3·4·3    現代對經絡學說的研究現代對經絡學說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上世紀70年代以來,通過大量循經感測現象的研究,已被世界所公認,並總結出了循經傳道的普遍性、潛在性、可激性、可控性、循經性、趨病性、效應性、變異性等規律。從中西醫的角度:對經絡學說提出了三個「相關」的論點。認為經絡與神經、脈管的分布密切相關;經絡的功能與中樞神經機能、神經體液調節機能密切相關;經絡的活動與機體生物電活動密切相關。從平衡角度:經絡是人體能量調節系統,是能量轉輸的通道。認為經絡系統可能是人體第三平衡系統。從熱力學角度:通過對功態下「真氣」沿經絡運行時熱效應的熱力學分析研究,認為經絡是位於人體皮膚與肌肉和骨骼之間的筋膜間隙、疏鬆結締組織富集帶區的組織間隙。從波動理論角度:認為經絡系統就是人體內部有序振動所形成的「氣波」傳播路線。從生物物理學角度:應用聲、光、電、熱、同位素循經擴散等方法,用隱性感測、低阻抗、高振動音等方法,在體內準確地測出僅有一毫米寬、並與經典經絡相吻合的經絡線。中科院某研究所與有關單位協作,用同位素I131在某些經脈上實驗,證實人體內確有物質和信息沿經典經絡路線傳播,認為經絡系統是體液運行與毛細血管開合在神經中樞的調控下,以實現物質能量的傳遞而維持生命。我們從養生角度認為:經絡學說是華夏民族一整套特有的醫療體系,對人體的生理、病理、治療、康復等各個環節,均優於其它醫學門類。由於歷史的原因,有很多寶貴的醫療精華已被遺失或淡忘,有的理解偏頗,且缺少系統的研究和實踐,尤其是經絡系統的經筋部分,常常被現代所忽視,這不僅影響了中醫治療效果,還影響了經絡學說的研究和發展,就是對群眾性的保健活動也不利。傳聞民間尚有少數異人,還流傳著對經絡學說非常有價值的一些治療方法,如千年古剎少林寺的「易經筋捏筋拍打」,還有的地方流傳「經絡診斷」及「推筋導絡」等,這些都是經絡學說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極富傳奇性的寶貴精華內容,但在中醫院卻很難見到。一但這少數異人謝世,這些寶貴的傳統醫療技術就會絕跡。因此說,對經絡學說的研究,不能只局限於臨床方面,還要與民間的養生保健結合起來,沒有養生學的參與,研究經絡學說就失去了本源。儘管現代有不少單位和有識之士,對經絡作了不少研究,但都未能徹底闡明經絡的實質。目前,國內外都在對經絡進行研究,一旦經絡實質得到最後闡明,必將使人類「生命科學」產生一次飛躍進步。3·5    臟象學說臟象,是指藏匿於體內器官的總稱,其功能活動所表現於外的形象。「臟」是象的內在本質。臟象的基本內涵就是生命本質與外在生命現象的統一,是傳統的人體整體觀思想,客觀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也是古代華夏先哲們的重要哲學思想。臟象學說是通過人體外在的生命現象研究內在生命本質及其活動規律的學說。它與解剖學的概念不同,是關於人體形態結構、生理機能、物質代謝、病理變化等與自然界相互關係的綜合概念。臟象學說是傳統養生學的理論基礎,也是中醫學的理論核心。3·5·1    臟象學說的內容臟象學說主要闡述了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臟,在古代為「藏」的意思,所以《內經》上記載的是「藏象」。其主要內容有五臟、六腑和奇恆之腑。五臟:指心、肝、脾、肺、腎五個器官。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故有「五神臟「之稱。五髒的共同生理特性是「藏氣而不瀉」,但又各有專司。心為「君主之官」,起著主宰、協調的作用。心屬火,其氣應夏,主血脈而藏神,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在體為脈,在志為喜,在液為汗,與小腸相表裡;肝屬木,其氣應春,主疏泄而藏血,開竅於目,其華在爪,在體為筋,在志為怒,在液為淚,與膽相表裡;脾屬土,旺於四季,主運化而藏於營,其氣升清,統攝血液,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在體為肉,在志為思,在液為涎,與胃相表裡;肺屬金,其氣應秋,主氣司呼吸,其氣宣降,通調水道,開竅於鼻,外合皮毛,在志為憂,在液為涕,與大腸相表裡;腎屬水,其氣應冬,藏精納氣而主水液,主骨生髓而通於腦,開竅於耳及二陰,其華在發,在志為恐,在液為唾,與膀胱三焦相表裡。六腑:指膽、胃、小腸、大腸、三焦、膀胱等器官。六腑的共同特性是「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滿」,以降為順,以通為用。膽主貯存,輸注膽汁,為「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其氣主降而性燥;小腸主泌別清濁,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腸主傳導糟粕,為「傳導之官」,變化出焉;膀胱主貯藏,排泄尿液,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三焦為一腔大腑,主持元氣升降,為「決瀆之官」,水道出焉。奇恆之腑:指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其中腦為「全神之府」,由腎經所充養,心神所主宰;髓有骨髓、腦髓之別,由腎經所化,骨髓養骨化血,腦髓匯聚為腦,故有「腦為髓之海」之說;骨為髓之府,為驅體之主幹;脈裹血,為血之府;膽藏精汁,由肝所化,故為「中精之府」;女子胞,是女性特有之臟器,與生殖有關。臟象學說是研究人體生命現象的主要學說,其內容非常緐復,涉及人體生命的主要內涵,故傳統的養生學對臟象極為重視,是研究「生命科學」的重要課題內容,同時也是現代醫學研究的主要內容。3·5·2    臟象學說的運用臟象學說將全身的臟腑組織器官以五臟為主,運用五行歸類為五大系統(請參閱圖表3「自然界及人體五行配屬表」),與四季、時辰的陰陽變化相聯繫,具體闡述了「天人相應」之理,並用經絡學說及五行生剋規律,說明了人體各系統之間的密切關係,體現了傳統的生命整體觀思想。臟象學說以臟腑為主要對象,臟腑機能狀態正常與否,關係到機體的健康與否,之所以煉功能保健養生,防病治病,都是通過對臟腑的調養而得以實現的。先哲們在幾千年的養生實踐中,總結了不少好的養生技術,傳統養生功法中的調神、調息、調形,就是根據「心為神之君,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的生理機制,對臟腑的病理狀態進行的有效調理。藏象學說對五髒的運用,現代醫學僅僅只運用了它們的生理功能,有關《黃帝內經》所載五髒的神、魂、意、魄、志的意識功能,還不能被醫學界所認可,在現代醫學中處於空白。華夏民族傳統的中醫、中藥學,到了現代,出現了「斷帶現象」,如同傳統的「倫理道德」出現「背離現象」一樣,是歷史演變過程中的一種「碰撞反映」。上世紀醫學界的崇洋現象,導致傳統中醫、中藥遭到遺棄並跌入低谷。歷史證明,西醫雖彰顯了它的優越性,卻帶來了社會人群的健康弊端,造成現代文明病的惡果。上世紀未至本世紀初,世界醫學界根據醫學統計反映,人們長期服用化學類藥品,體內竟成了化學藥品的倉庫,許多有毒化學品得不到排除而在體內積聚,對臟腑的傷害已造成了難以挽回的嚴重後果。世界衛生組織為減少對人體的損害,提出今後宜多研發生物類、植物類藥品,並限制化學類藥品的生產和使用,尤其是抗菌素類化學藥品。因此,人們對醫學提出來返璞的要求,並得到世界人們的廣泛支持。所以,中醫學、中藥學也被世界認可。一場學習中醫、中藥的熱潮,正在各國展開。五髒的意識功能,比生理功能更為重要,只要加強了五髒的意識功能,便能更好地協調平衡五髒的生理功能,這是五臟陰陽平衡調節措施,是人體疾病康復的主要機理。世界醫學的返璞,是人類回歸自然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人類生命科學的一大進步。在現代的養生活動中,通過意、息、形的有序化調整,對增強臟腑功能和疾病的康復,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古老的養生術基礎上,又有了拓展,根據經脈氣血流注節律,人體在病理狀態下,選擇不同時辰煉功,將臟腑的病理邪氣,可通過意念(心力功能)配合呼吸,從有關經脈把病邪之氣排出體外,再補充以正氣,使體內陰陽二氣趨於平衡而達到康復。亦或通過體表從上而下綜合將病邪之氣排出體外,再補充以正氣而恢復健康。另外,臟腑某些病邪還可以反應到體表的某部位,或某些特定經穴,伴有壓痛或不適感,通過壓痛部位和經穴、經針刺和點穴給予疏導,可達到滿意的療效,這一技術業已廣泛用於針灸、點穴等領域。3·5·3    現代對臟象學說的研究醫學界以不同角度,對臟象學說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從虛實(陰陽)角度:通過動物實驗和臨床觀察,結合現代醫學探討對臟腑的生理、病理和形態學基礎,逐步形成了新的理論,推動了中西醫結合的良好發展。有人通過腎陽虛患者,用過量的考的松注射動物,可形成陰虛模型;將腎陽虛與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某器官之間的關係、代謝與結構等聯繫起來,形成分泌腺機能低下的形態學變化;有人在臨床中,通過氣體交換、血液循環與大、小腸聯繫起來,見到肺與大腸相表裡的形態學變化;還有人對植物神經研究,反應出了形態學變化。從方法論角度:有人認為臟象學說的五臟,是對人體五大功能系統的生理概念;也有人認為,臟象學說是對五臟及其功能活動的模儗,是實際五髒的模型。從體用角度:對臟象學說的含義及實質做出了新的解釋,認為臟象之「藏」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氣」,「象」是指「氣」運動變化所產生的可以感知的人體一切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力。指出「五臟」實為五種流布全身的「氣」。臟象學說實質是用「氣」及其流注來說明人體生命現象。從養生角度體會:臟象學說是我國傳統「天人相應、人天相通」的主要代表,人體生理或是病理狀況,都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個人行為有關係。臟腑之疾病除癥狀外,其病理信息往往反應於體表,在體表某一部位或特定經穴伴有壓痛和異狀反應,這與各種環境、個人行為等因素有關。了解各種影響因素,對臟腑疾病的確診和治療,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藏象學說的研究,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人體生命科學工程項目。現代醫學只是從五髒的生理、病理等醫學角度來研究,它與華夏傳統的藏象學說內涵有根本的區別。傳統中醫不僅研究五髒的生理功能,而且更主要的還要研究它的意識功能。西醫認為人體大腦是生命的主宰,卻忽視了五髒的意識功能。而傳統中醫則把心臟視為人體的主宰,大腦只是綜合處理系統(程序儲存系統),如果沒有心靈(心臟)發出指令,大腦卻不能獨立處理任何事情。人體生命能量—元氣,首先輸送到心、肝、脾、肺、腎五臟,經五髒的生理功能運化成「五氣」,即心氣、肝氣、脾氣、肺氣、腎氣(五種靈性生物信息),這五種氣便是人體的綜合「氣化功能」。「氣化功能」對內,自動調節臟腑、全身組織細胞及四肢百骸,是人體生命的動力,既維持生命活動,又負責抵抗外邪的入侵。「氣化功能」對外,由心臟的心靈(意念力)發出指令,由大腦調出相關信息程序對外做功。人體的這種外化功能,它既需要操作技術,又要按能量大小來決定功能量級,是人體的一種「特異功能」。這「外化功能」至今還不被現代人們所認識和接受,故,常人的心力外化功能被長期閑置封存,少數能使用心力外化功能的人,稱為「超常人」。人體的生命潛能,主要體現在五臟意識功能的優劣和運用,而不是大腦。五臟意識功能優化運行,不但能更好地發揮五髒的生理功能(身體健康),而且還能發出指令,讓大腦調出更多的生命信息程序,發揮人體更多的聰明才智服務於社會。臟象學說在《心法》中的運用非常廣泛,無論是煉功的初級階段、中級階段、還是高級階段,無論是動功、還是靜功,主要還是圍繞臟腑功能而進行調理的。人體的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運動系統、免疫系統、意識系統等等,都是臟腑功能的體現,在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要有整體觀念,要考慮它們相互的內在聯繫和影響,從總體上去把握,才能獲得滿意的效果。然而,臟象學說的「天人相應、人天相通」的深層機理,還有待進一步挖掘、探討、研究和實踐,這也是我們《心法》修鍊者責無旁貸的義務。
推薦閱讀:

經典語句 :一念既出,萬山無阻
唐詩經典之《元稹·菊花》賞析
徐志摩經典語錄 你會不會忽然的出現
熬 !(經典好文)
超級經典的語錄,讓你忘不了的話

TAG:養生 | 經典 | 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