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個人化飲食控管 安度「糖糖危機」

                           個人化飲食控管 安度「糖糖危機」 ●糖尿病患若血糖控制不好,器官長期泡在糖水中,易導致組織變化、神經血管傷害,日後恐失明或洗腎、腦中風。醫師說,糖尿病飲食最重要是控制含醣食物的種類與攝取量,根據不同體型及生活方式,設計個人化管理準則,讓病友與「糖」共處,安然度過「糖糖危機」。

血管病變 嚴重者恐失明

「糖尿病對身體的傷害是綜合性的。」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說,糖尿病友長期血糖控制不佳,不只會傷害大小血管,連神經也無法倖免。

游能俊表示,糖尿病傷害無聲無息,不少病患血糖控制不佳,因身體未出現不舒服而輕忽,如果發生血管病變,影響將會是一輩子,恐無法恢復正常。例如密布細小血管的眼睛及腎臟,一旦出現組織變化,嚴重者恐失明或終生洗腎。

控制飲食 有效延緩惡化

游能俊表示,控制飲食是預防或延緩糖尿病惡化的基本治療,但每個人環肥燕瘦體型差異,加上是否有家族史,或高血壓、血脂、心臟病及腎病變等問題,目前國際推廣「個人化糖尿病管理準則(PATh)」,主張糖尿病治療須個人化管理,評估病友不同生活方式、體重、運動等因子,設計專屬糖尿病管理計畫。

多纖維質 少吃精緻食物

雖然病友情況不同,飲食營養建議略有差異,不過,控制含醣食物的組成種類,是糖尿病患飲食重點。游能俊說,病友應選擇纖維質多,需咀嚼的食物,如糙米、五穀雜糧等,相較於白米飯,其血糖的升糖指數低,較不會對體內胰島素造成負擔。但精緻糕點或芶芡等高升糖食物,口感滑嫩易下嚥,經常食用恐致血糖迅速飆升,胰島素激素得快速大量反應,長期易造成身體代謝混亂,也會影響血糖與體重控制。

另外,糖尿病患須根據體重胖瘦而調整營養策略,以體重過輕的病友為例,不妨食用糖尿病專屬的營養品,不僅能補充足夠鈣質及維生素,血糖也能保持穩定,不會突然升高。

吃菜配飯 減少主食攝取

體重過重、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超過24的病友,建議食用糖尿病專用的配方奶粉。不過,配方奶粉勿當補品,應作為每日的主食或點心,取代其他易導致體重增加的高熱量點心及食物,有助達成減重目標。

糖尿病患應摒棄傳統「吃飯配菜」觀念,避免吃大量主食,或米飯吃到飽,恐攝取過多醣類,造成血糖飆升。游能俊建議,病友吃飯可採取「吃菜配飯、細嚼慢嚥」原則,蔬菜單獨吃,用餐先吃一碗青菜,再盛飯配菜,以增加纖維質攝取並減少過多的米飯,同時也另可避免青菜烹調過於油膩或太鹹。

▇ 血糖值知多少

正常人飯前血糖值應低於100mg/dL,

若血糖超過126,即糖尿病;

不過,飯前血糖值若介於100至125,

其實處於危險警戒區,

建議每年至少須檢查一次血糖。

如果是糖尿病患,飯前血糖值須控制在70至130,

飯後兩小時勿超過160,並配合多運動,

一周至少應運動150分鐘,隨時控制體重,

以預防糖尿病併發症出現。

 
推薦閱讀:

人到中年會遇到哪些危機?
清華教授寧向東:即將到來的一場危機
光棍危機是不是來了?
2016年西方亂局背後,一場「白」的危機
如何看待直播行業危機漸顯這句話?

TAG:飲食 | 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