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傳寫之誤

王力先生1981年在湖北大學有一個講演,談到古音問題,強調要懂平仄,不然就會出錯。王先生說:「我記得在二十多年前,有位同志在杭州圖書館裡發現了岳飛的一首詩,詩發表在《人民日報》上,題目是《池州翠微亭》,是一首七絕:『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向翠微。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按照那首詩的格律來看,應該是『好水好山』,如果是『好山好水』,就不合平仄,不合詩的格律。因此我用不著到杭州去看他是不是抄錯了,就能夠斷定他是抄錯了,因為岳飛雖是一個名將,同時也是一個文人,他不會寫一首七絕都不合格律的。」王力先生後來在天津一次的講演中也舉了這個例子。「好山好水」是仄平仄仄,「馬蹄催趁」是仄平平仄。「山」對「蹄」,都是平聲;「水」對「趁」,都是仄聲。按「二四六分明」的規則,就不合律。「好水好山」中「水」與「山」對調就是「水」對「蹄」(仄對平),「山」對「趁」(平對仄),這樣就合律了。「好山好水」是順口說出來的,像山歌,不像文人寫的詩。受王先生演講的啟發,我也常用平仄知識去推敲別人轉引的古典詩詞,也有兩次收穫。

周振甫先生《詩詞例話》:《東皋雜錄》云:「魯直《嘲小德》有『學語春鶯囀,書窗秋雁斜』。後改曰『學語囀春鶯,塗窗行暮鴉』以是知詩文不厭改也。(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一)」(中國青年出版社,1979)按格律,修改後詩句中的「鴉」是平聲,「鶯」的位置應是仄聲,可能有誤。一查胡仔《漁隱叢話》,果然「鶯」處是「鳥」,即「學語囀春鳥,塗窗行暮鴉」。再查黃庭堅《嘲小德》原詩,也是「學語囀春鳥」。「春鶯」雖然比「春鳥」雅,但不合律,周先生引錯了。

近日看《汪曾祺散文》(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寫西南聯大的一篇,名《新校舍》:「唐蘭先生教詞選,基本上不講。打起無錫腔調,把詞『吟』一遍,『雙鬢隔香紅啊——玉釵頭上鳳……好﹗真好﹗』這首詞就算講過了。」我有點疑惑。這是溫庭筠《菩薩蠻》中的句子,「鳳」的位置應該是個平聲字啊。果然溫庭筠原詞作「風」。詞意是雙鬢蔽隔著香紅的臉頬,頭上插的玉釵在風中輕輕搖曳擺動。「風」在這裡是名詞作動詞用,形容女子的頭飾在微微顫動的樣子。再查汪曾祺的原載刊物(《芒種》1992、10)作「風」不作「鳳」。《汪曾祺全集》(北京師大出版社,1998)亦作「風」。汪先生沒有錯,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本子錯了。

從上述中可以得到一點啟示,就是用平仄調試一下傳寫的古典詩詞有好處,可以避免一些失誤。我們知道古人寫詩填詞講究平仄相對,利用漢語聲調的平衡交替來造成語言中抑揚的美,讀起來琅琅上口,韻味醇厚,有一種動人的書卷氣,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今人可別忽視了古人的苦心孤詣。

 

作者:邵則遂

推薦閱讀:

【跟著公號學詩詞】望湖樓下水如天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一句運用了怎麼樣的表達技巧?
如何描繪「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所表現的意境?
有哪些你特別喜歡的組詩?

TAG:詩詞 | 古典 | 古典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