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策略之動量交易策略和反向投資策略

行為經濟學是作為實用的經濟學,它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發現現今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於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設的不足。

2002年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行為經濟學家丹尼爾·卡尼曼和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維農·史密斯,以表彰他們在結合經濟學和心理學理論來研究人們的決策行為方面所做出的貢獻。行為經濟學正式登堂入室,今年來發展較為迅猛,成為當代經濟學研究的熱點和前沿。

1965年,尤金·法瑪提出了經典的有效市場假說(EMH),夏普、林特納和莫辛將EMH和馬科維茨的資產管理理論結合起來,建立了一個以一般均衡框架中的理性預期為基礎的投資者行為模型——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EMH和CAPM成為現代金融學的兩大基石。這種傳統的經濟學的研究,依賴於一種基本假設,即人們受自我利益驅動,有能力做出理性的判斷跟決策。因此許多經濟學家認為研究人的心裡、情緒是不科學的。另一方面,正統的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學是一種非實驗科學,主要依賴於對現實世界的經濟現象的研究而非實驗室的模型。

然而,卡尼曼發現了人類決策的不確定性,即發現人類決策常常與根據標準經濟理論假設所作出的預測大相徑庭。即每一個現實的投資者都不是完整意義上的理性人,其決策行為不僅制約於外部環境,更會受到自身固有的各種認知偏差的影響,一些以前成功或者失敗的經歷將影響當前或以後的決策。

1979年,卡尼曼與阿莫斯特沃斯基(現已去世)合作,共同提出了「預期理論」,該理論是行為經濟學的重要基礎,能更好地說明人的經濟行為。他們通過實驗對比發現,大多數投資者並非是標準金融投資者而是行為投資者,他們的行為並非總是理性的,也並不總是迴避風險的。

此外,金融市場也並非是完全有效的市場,我國的證券市場更是非完全有效的。實證表明,現實的市場並非完全是有效的市場,國外對於市場效率做了大量的實證研究,在一些發達國家的證券市場中能夠達到「弱型有效」,但要達到「強型有效」市場幾乎不可能。信息在市場中的傳播有一個過程,信息不會迅速而無差異的在價格上得到充分體現,信息的傳遞是有摩擦的。

行為經濟學中的動量交易策略和方向投資策略

動量交易策略:即預先對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設定過濾準則,當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和交易量同時滿足過濾準則就買入或賣出股票的投資策略。行為經濟意義上的動量交易策略的提出,源於對股市中股票價格中期收益延續性的研究,即早起收益率較高的股票仍會在接下來的表現超過早期收益率的股票。

動量交易策略的一般模型:

一、確定目標證券市場作為交易對象的範圍;

二、選定一個時間長度作為證券業績評價期;

三、計算評價期各樣本證券的收益率;

四、根據評價期各樣本證券的收益率大小,對目標市場所有樣本證券進行排列,然後等分成若干組,選出最優組合。

五、評價期之後,再選一個時間長度,作為組合持有期限。

反向投資策略:就是根據過去一段時間的股票收益率情況,買入過去表現較差的股票而賣出過去表現較好的股票(當然,在目前國內股票市場還沒有開放雙向交易機制的情況下,還不能操作此投資策略)。

反向投資策略的一般模型:

一、加入MKT的反向投資策略,以評價期市場累積報酬減去評價期累積無風險利率之正負號作為是否執行反向投資策略標準,執行結果表明,當MKT為正作為操作標準時,獲利普遍提高;

二、加入range的反向投資策略,以月度之間橫斷面個股累積報酬最大差距大變動方向正負號作為反向投資策略標準。當range為正時,說明橫斷面個股積累報酬最大差距擴大,反之亦然。執行結果表明,在評價期為6個月至1年的投資組合中,獲利普遍提高;

三、加入PE後的反向投資策略,就整體而言,(市盈率低的輸家-市盈率高的贏家)策略最優,說明市盈率高的贏家具有非常明顯的反轉傾向,所以賣出市盈率高的贏家可以確保反向投資獲利的顯著性。

來源於:浩豐森資產


推薦閱讀:

新手理財第九課,做好股票價值投資
龜言 | 行業分析框架 - 投資行業
歷史總在大多數人看不懂的時候開始,並在多數人看懂的時候結束。
【美國投資】不出國就可以開美國賬戶??詳解國泰銀行開戶攻略
這張臉,滴滴懸賞100萬

TAG:投資 | 交易 | 策略 | 交易策略 | 投資策略 | 動量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