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每個人都有四種人際關係

每個人都有四種人際關係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來到騰訊演播室。今天是騰訊教育頻道與《青年心理》雜誌社聯合主辦的「最困擾青年心理問題」系列訪談第三期,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主題是「大學生人際關係問題」。很榮幸我們請到了知名心理學家,中日友好醫院的       李子勛先生,李醫生您好。

 

 

李子勛:你好。

 

 

主持人:李醫生也是中國心理協會心理督導師,首屆中德高級心理治療師培訓項目學員,中國心理協會北京心理諮詢與治療專業委員會成員,是我們青年朋友非常熟悉的專家。

 

 

李子勛:還行,因為我也做一些雜誌,在北大、清華、人大,好多大學我都跟學生講過課,公開課。

 

 

主持人:而且您在媒體上,在中央電視台…

 

 

李子勛:在《心理訪談》做了很長時間,最近少一點。

 

 

主持人:所以青年朋友非常熟悉您。

 

 

李子勛:客觀上講,我研究親子關係方向上是我的主導工作,所以對青少年心理和青年人成長關注多一點。

 

 

主持人: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肯定也是您很關注的,就是大學生人際關係問題,因為我看您的新書,《問問李子勛》裡面專門有講人際關係問題,可見您對這個問題很重視,很有研究。首先您從心理學的角度,心理學專業的角度簡單給我們講講人際關係的問題。

 

 

李子勛: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種關係模型裡面,心理學一般歸為四種關係,最大的人際關係是人跟自己的關係。因為一個人跟自己的關係要是處好了,他跟周遭關係都會處好。為什麼呢?心理學一直強調我們對外部的關係是我們內部的一個投注,如果我們內部跟自己的關係是好的,人和自己的關係是一個和諧的,是一個接納、認同並且喜歡的,就是喜歡自己,接納自己,認同自己的人呢,他在人際社會裡面跟人打交道的時候,他也會用類似於對自己的態度去針對別人,所以心理學最大的人際關係是與自己的關係,其次才是與人的關係

 

 

與人關係裡面最重要的關係是跟父母的關係,因為心理學強調一個孩子的社會性行為或者人際關係模型來自於家庭,早年和媽媽、父親之間形成的,我們都知道一個很經典的說話,叫奧蒂普斯情結,父親、母親和孩子形成的關係是早期關係的雛形。因為來到一個家庭,或者是來到一個學校,實際上他的關係還是早年和爸爸媽媽關係的重複,會無意識地把對母親、父親的態度投注到身邊的朋友、老師身上。但如果這個人有一個良好的自我關係,也可以把這種自我關係投注在周遭人身上,一個是自我的關係,一個就是跟人的關係,跟人的關係最重要的就是跟父母的關係,一般跟父母關係搞不好的人,也很難和別人搞好,尤其是跟媽媽,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跟媽媽搞不好關係的話,在個人關係裡面,跟他的親人就很難處理好關係。其實我們心理關係,比如一個男士結婚了,或者一個女孩子戀愛了,你的對象很多都是來自於早年積攢的這種關係的感受來呈現的,這種呈現看起來不是跟媽媽爸爸,但實際上還是重複了跟爸爸媽媽的這種方式。

 

 

第三種方式,還有人和社會的關係,就是現實。這個現實,我們在北京,北京就是個現實,在大學,大學就是個現實。

 

 

最後一個關係就是人和自然的關係,心理學談到一個人有四種關係,最重要的前面一個是跟自己的,一個是跟人的,再就是跟社會,跟自然的。

        中國的大學生為什麼不愛社交

 

 

主持人:我們知道大部分的心理分析,普通概念的模式都會從你的童年時候開始分析。

 

 

李子勛:一般心理學是這樣假定的,但不一定是個真理,一般我們是這樣來觀察的。

 

 

主持人: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大學生的人際關係,可能應該是在第三個,就是大學生社會關係這個概念裡頭。

 

 

李子勛:也是和人的關係,跟社會的關係,因為與人的關係除了父母以外,還有朋友、老師、同志、同事,以及社會上普通人,這都是屬於人的關係。在大學裡面,的確是處在兩個關係裡面,一個就是現實的,就是社會關係,一個就是人的關係,就是跟同學、跟老師的關係。當然有個關係是根據他的,就是跟自己的關係,只要他活著,就要跟自己相處。

 

 

主持人:我們今天重點地集中在大學生人際關係這個問題上。我想先提幾個問題,這幾個問題都是比較困擾大學生人際關係的,主要來源於我們《青年心理》長期的報道和跟讀書交流、互動裡頭總結出來的,也是我們在訪談之前做了一個在線調查,有六萬多人參加,以及其他一些調查,我總結了這樣幾個問題。首先我想問一下,人際關係真的那麼重要嗎?現在的大學生進學校,我們間接知道的,他們經常被教導,在大學裡面除了學知識,重要的是跟別人搞好關係,學會與人相處,好像強調如果你沒有良好的關係,好像以後工作就難找,在社會上就難發展。

 

 

李子勛:這個說法還是對的,但是不全面,不是針對每個人都必須這樣。我們在人本思想上要接受這樣一個意識,就是每個人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大學生,他們都是16歲以上的,或者18歲以上,他們都有法律權利,就是說他們有權利選擇社交還是不社交,這是他們的權利。一般來講我們不會對他們品頭論足,我們跟社會學家不同,社會學家會關注主流和非主流的東西,但是心理學家尊重個人的選擇,比如他不社交,我們不是說這是需要改變的,這可能是他自我的決策、決定,在這樣社會裡面他減少了跟人的關係。當然我們不知道他為什麼,但我們絕不會說他是錯的,這是一個前提。這是心理學家所遵循的一種人本思想,就是尊重每個人所選擇的生活方式,我們不會去干擾他,不會去批評他。但是既然來到這兒,就要討論一下人際的重要性,這是一個同約的思想,對個體來講是不一樣的,自己不一定需要那麼多。在大學來看,一個人的人際在初中以前就應該完成了,因為學校本身就是促進人際發展的一個地方,從進入小學開始,甚至在幼兒園,其實作為一個孩子,一個青春期以前的孩子他已經完成了社交發展的任務。為什麼在中國的孩子裡面,我們看到不像西方的人那麼的愛社交呢,可能跟我們的學習過重,壓力過重,學校又不鼓勵大家更多課外,學習外的交往。我去過很多國家,發現他們學校有很多社團,他們會形成這樣一個小組,就是團體動力模型,讓大家有一個歸屬感,有一個向心力。在中國學校培養裡面的確忽視了對一個孩子的社交培養,不是讓學生自動選擇的,而是學校強迫性的,而不是說他可以選擇跟什麼人交往,不跟什麼人交往,這一點可能是造成大學生看起來不是那麼活躍的原因,但是這只是可能的一種。

 

 

第二種可能,我個人認為最大的可能是因為我們現在的這種科技發展,人為什麼需要交往?我們要思考這個很根源的問題,因為是要逃避孤獨,逃避孤單感,我們害怕孤獨,我們需要有歸屬,我們需要似乎和有些人是有關係的,人為什麼生活在一個關係層面,這是安全的需要,也是逃避孤獨的需要,也是逃避死亡交流的需要。從原始人到現代人,我們慢慢結成了部落、城市,為什麼?來到城市我們更安全,因為我們不需要面對一個不可控的大自然,人就是這樣,需要關係,有一個關係層面。實際上他也逃避不了關係,他從小是一個孩子,有爸爸媽媽,結婚以後還有夫妻,或者是工作,還有上司、下屬。現在科技讓我們有了網路,有了很多跟人類保持接觸的東西,網路看起來是一個虛擬,實際上是個人和人類發展關係的一個橋樑,假設有網路,有電視,就保持了人際的關係。一個人什麼樣子失去關係了?當他飛機失事掉在深山老林裡面,沒有人的時候,就像我們看到荒島求生,沒有人的時候,他是很恐慌,很孤獨的,象徵性的出現一個虛擬的人類對象,使他不要失去人類變得不是人。因為人是不停提醒自己是一個社會的人,就是要跟人的社會發生關係。

 

 

很多大學生有很多途徑來達成和人的社會發生關係,所以他就不那麼依賴直接和某一個人來發生關係。他可能根據自己的看電影,因為電影上人的活動,實際上還是保持了一種關聯性,還是和人發生關係,只是電影和他,只要他融入人類生活裡面他就不缺少關係。現在有的孩子不那麼熱衷於現實裡面的東西,但是喜歡網路、小說、電影等等,其實還是和人的關係,還是飽滿的,還是沒有麻煩的,沒有問題的。可能這也是造成現在某些大學生不太喜歡和別人攪在一塊,或者是交往的這個原因,可能這兩個都是一定的原因吧。

 

 

主持人:中國大學生的情況有中國的特殊情況。

 

 

李子勛:對。

 

 

主持人:您說可能是因為以前在學校里社團活動比較少。

 

 

李子勛:中國在它發生人際關係方面的主動關懷不夠。你要知道,我們在學校,尤其是小學,我個人認為在10歲以前,其實孩子的所有東西都應該得到了。我們都有一個意識,如果小學那兒沒有得到的,可能成年人也得不到,因為我們孩子是在形成的過程,成年人已經形成了。也就是說,10歲以前如果我們沒有解決孩子社交取向或者社交關係的話,那麼就是我應該去做社交,而不是我想做。如果我們覺得中國孩子有社交問題的話,那就應該從小學做起。當然了話又說回來,談到文化的關係,中國這個文化其實已不是那麼那麼的強調平等社交,因為我們文化骨子裡還是服從,還是聽話就行,在學校老師讓孩子聽話,所以平等社交相對來講不是那麼重要,而遵守一個規則,服從一個權利的管理,可能看起來在小學變得更重要,就是說你如果聽老師的話,你可能就是好學生,但你特別喜歡交往,老師可能覺得你不是好好學習,這是在小學解決,而不是大學。每個孩子到了大學應該交一群朋友,因為這些朋友將來到社會上可以互相扶持,比如你是北大畢業的,我也是北大畢業的,我們突然就有了一個歸屬,叫認同,我就認同,看起來你比別人差一點,但我也要你,為什麼呢?因為你是我母校畢業的。這種認同感就很重要。所以為什麼到好的大學,或者到了大學以後要結識可用的人。我記得蘇聯有個小說,它就談到需要兩種朋友,兩種社交,一種是知心的,就是情投意合,還有一種就是有用的,他認為知心的這種朋友,一兩個就夠了,一生就夠了,永遠會在你的生活圈子裡面,還有一種就是有用的,可能在精神上召喚產生共鳴的人,他說如果你想成長,想成功的話就應該結交這些朋友,而這些朋友在哪兒容易達成,就是大學。我比較支持你的想法,你來到大學交朋友,不僅僅是個人的學習,而是一個未來發展的需要,這是兩回事。儘管我們說青年人選擇他的生活方式,但是從他的發展來看,過來的人又會建議他在大學多交幾個好朋友,比如大家都是學經濟的,互通信息可能更容易成功。

 

 

大學生如何處理自身的人脈問題

 

 

主持人:您講到了現在有一個很流行的詞叫人脈,就是知心和有用的這樣一個分類法。我想討論一下人脈的問題,人脈現在很流行,我在網上看到,甚至有一個專門的網站叫人脈網,這種觀念似乎也在影響大學生,因為有推崇者說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而在於你認識誰,這種觀念我們之前做了一個調查,剛才說到有六萬多網友參加的調查,我們有一個選項叫「你結交朋友的動機」,有一個選項是為了擴大生活圈子,為以後發展打下人脈基礎。這個選擇項高達54%,另外一些選項,比如朋友使我自信、愉快只有27%;朋友多,顯得我魅力非凡,只有5%,還有其他的選項13%,可見在交朋友動機里,如果按照您的分類的話,大學生是不是主要在有用的這個裡面?

 

 

李子勛:你的分類可以分成這樣幾個部分,一個是說有的交朋友是為了讓自己不再孤單,有的交朋友是為了自己得到認同,比如喜歡劉德華,就覺得自己像劉德華一樣,比如我交一些看起來我個人比較欣賞的人,是因為我想成為那樣的人。或者我交一個好朋友是我發現他跟我相似,我看了他,就發現看到我自己,這是青少年需要的一種認同。這種自我認同是他自我成長的一個重要過程,就是說他往往會喜歡一些打籃球的人,這叫認同感。第三種就是有用,可以讓生活更方便,今後有用得著的地方,這個就是現實東西。這個現實東西對於成功人士來講,我們講的成功還是當前商業成功和公司的成功的確是需要的,這種需要在中國,特別是東方特別需要,西方文化跟東方還是有一些差別,西方人講遊戲規則,如果經商,我誠信好,誰知道我誠信好,都會跟我來做生意。但東方講遊戲圈子,不是講規則,這個規則都是可以隨意解釋的,但是圈子很重要,如果你進不了這個圈子就沒人跟你做生意。就像有些外貿,大家都彼此認識,大家會做,為什麼?大家信任。

 

 

中國人,尤其是東方文化不是信任一種規則,是信任人,我相信你這個人我就跟你做生意,我不相信你,哪怕你誠信很好,也不見得跟你做生意。所以中國講一個人脈,如果人脈好了你容易走進這個圈子,就是引領進去。有了圈子你就好做生意,機會就多了,你沒有人脈的時候,要闖進去就比較慢。如果沒有一個引見人也很難辦,大家都不跟你做,或者不信任你。所以這個說法也是對的,因為它畢竟是現實的,我們不能抽象談一個理想主義的東西。在中國這個現實就是要追求人和人彼此之間的連接,如果有了關係,做成了一筆生意,第二筆都好做。就像騙子也一樣,為什麼?是利用人的自動化方式,第一次你騙我,第二次就不會騙。其實人脈也是這樣,他需要走進這個圈子。所以在這一點上來講,剛才我說兩個分類,一個是知心的,以及有用的,其實都需要。

 

 

我覺得的確是這樣,其實真正的知心朋友在什麼時候建立的?是青春期,青春期你建立的友情,一輩子,哪怕他是個農民,你也會尊重他、喜歡他,因為那時候是大家重新塑造自我的時候,所以那個時候的朋友可能是終生的朋友,不管你們做什麼,在天南海北,談的都是老的事,因為新的事沒法談,你是搞航空母艦的,他可能是談稻穀的,但都會沉浸在過去友情裡面。在大學交的朋友的的確確是另外一種,志同道合,大家有共同的事業感,有共同的對國家這種奉獻的使命感,大家共同支撐著。這種朋友,當有一個朋友不這樣的時候他就會放棄。而小時候建立的朋友,青春期建立的朋友,不管對方是誰你都還會保持這個友誼。大學交的朋友,當一個朋友落伍了,你就會發現幾年以後就不再來往了,大學不容易交知心朋友。

 

 

主持人:以前中學或者是初中同學聚會會非常親熱,大學未必,當然也有一些。

 

 

李子勛:但大家往往看誰發展的更好,要是發展的很差的話可能就不怎麼邀請了。

 

 

主持人:我們這個調查反應的情況50%在線的接受調查者都認為他交朋友動機是為了擴大以後事業圈子,打下人脈基礎。

 

 

李子勛:這跟我們現在的關係有關係,我們現在處於發展中國家,前十年的成功體驗,把每個人都搞的很自卑,覺得自己不夠成功,可能這跟我們現在社會環境有關係。但事實上,這種有用的朋友是在變化的,每幾年就會換一撥,有用的朋友就要捨得放棄,為什麼?如果你只是用功利思想來想的話,必須要雙贏才能是朋友,當不能形成雙贏的時候就要減少關係,因為人的時間有限,人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就疲於社交應求,太累了,每天都接到婚禮帖子,趕不贏嘛,所以這種有用的朋友他們也是輪換的,像一些成功人士他們一生當中換很多種,當他們事業發展了,轉向了,可能就換了一撥朋友,這樣的人人際能力強,不是把朋友留住,而是總在選擇朋友,知心朋友沒有這樣選,是一生的。

 

 

主持人:「人脈」這個詞最早也是運用在商業或者是政治領域。我在之前採訪的大學生朋友裡面也會遇到,看起來很會社交的大學生,朋友很多,也很受歡迎,但他們也有隱隱的苦惱,感覺自己交朋友是不是太功利了,這樣是不是不好,太實用主義了。聽了您今天的介紹,他可能會釋然一下。

 

 

李子勛:不必要去問對錯的問題,因為人有很多層面,你不是他,我們一定要做一個非自我認同的東西。就是說當你做一份工作的時候,這份工作你不理想,這個工作只是你的一部分,你還有比它更多的東西,這樣才能保持自我和諧和完整感。比如說你為了達成某種目的去交了一些朋友,但這個朋友你並不喜歡,但你覺得如果不跟他們結識,成為更好的關係,我不容易達成目標,這是純正的,沒有誰批評你。因為你並不想傷害任何人,而是你想成長自己,我們都倡導的是人必須為自我的發展放棄一些,這是很正當的,不值得有內心的內疚感。當然你用欺騙感,因為這個人你不喜歡,跟他交往是有功利部分,用功利部分交往,而沒有跟他人格交往,只是跟他工作能力打交道,其實你沒有和別人同流合污,雖然我們說人以群分,人是多面人,哪怕是壞人,他也會有善意的朋友,他善意交往的朋友仍然還是好人,不是懷疑,只是他在惡意的時候他交的朋友是不好的朋友,所以人是有多面的,要看你和他結合的層面是他的哪個部分。他能夠幫助這個國家,幫助這個社會發展,為什麼不崇敬他,不喜歡他呢。

 

 

 

 

現在大學生人際交往需要自我認同

 

 

主持人:您這個有點涉及我們第二個問題了,就是說現在大學生人際交往是不是真的很糟糕?現在大學有專門的心理輔導師,社會上的大眾媒體經常報道,也有一些學術研究,總體來講我粗略的認為大部分研究結果都認為大學生人際關係形勢比較嚴峻,不擅長交往或者交往能力不是很好。

 

 

李子勛:我不認為是這樣。我們這一代大學生,如果是一個普遍現象的話,就代表未來的社會我們人會更獨立,因為大學生實際上就代表了我們15年以後的未來。15年以後他們在各個部門都是頭了,都是中層的,高層的,就是在主掌這個社會了。我覺得我們年紀大一些的人都是在做無用功,我們都是被罵大的,我是78年的大學生,78年上大學的時候,那些教師都看不起我們,說我們不讀書,我們要看電影就看電影,要看球賽就看球賽,那時候有足球了,為了中國三比零勝科威特,我們都上街遊行了,那些教授很奇怪,你們不讀書,還交男女朋友,覺得你們垮掉了,但是完了嗎?我們這一代人欣欣向榮,把這個社會變得更美好了,更人性化。同樣的,現在我們擔心下一代,我們覺得他們會完了,他們不行了,我覺得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我們整個社會都在發展變化,大學生很多人際行為的變化或者他的生活方式的變化,事實上他是更呼應現實的,他是未來,是社會的未來和這個世界的未來,所以從大學生身上看到的現象,並不代表這些現象需要改變,而是代表他只是我們的舊意識,就是成年人舊意識的一個表現而已。

 

 

可能你們沒有學過心理學的人不知道,我們眼睛只能看到被我們意識決定的東西,我們的眼睛能夠關注到的東西,實際上是我們大腦的一個活動,跟現實沒有關係。比如說大學生自己眼睛裡面他看不到這些東西,但是由於不同的刺激,大學生以為他自己有這個關係,如果我們從心理學中立的角度來看,我們不會認為現在社交是個麻煩,我們只是在好奇,在想這一代人他們不那麼依賴外部社交來讓自己感覺到安全,感覺到不孤獨,感覺到有力量,他們不再依靠有幾個哥們就變得安全了,他們似乎個人有更大的安全感,他們似乎個人有更多的時間,更愛自己琢磨,更愛自己在網上搜集一些東西,這是不是優勢呢,肯定是優勢,未來社會人會越來越獨立。中國人是家文化,人和人的依附感從小就形成的,西方人認為兩歲要跟爸爸媽媽分離,獨立發展自己,心理學理論是這樣的,但是中國由於家文化我們不鼓勵這種獨立。如果現在的孩子在大學不依附這種關係,不依附某一個人或者幾個人在大學裡面活下來,我們說這是一個好事,不是一個壞事。

 

 

主持人:從大學生個人角度來講是好事,我們調查很印證您這個說法,因為參加調查的都是大學生,我們提了這個要求。有一個問題是,你與同學關係整體如何?50%的人都認為相處融洽,就是根本沒有那麼嚴重的問題,有20%的人認為偶爾有矛盾,認為相處糟糕的只有5%,還有20%的人是不清楚,並且感覺無所謂。這個選項我覺得很有意思,就是您剛才說的,我覺得是大學生更自我了,他覺得會從我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不是說如果我沒有朋友,我的朋友圈子不夠大會怎麼不好。

 

 

李子勛:對。一般來說我們人際需要認同,如果大學生自我認同足夠好,就不會在意外面的認同。其實真正社交能力好的人,不是社交多的人,而是當他想社交的人會很自如地和別人發生關係,如果他不想發生關係的時候,就會自如地增加自己獨處的時間,這叫社交好。社交好不是看他有多少朋友,如果想交很多朋友,我們說那是一種孤獨感,他要不停從朋友身上看到自己的好,他是想通過朋友的需要看到自己的好。看起來朋友關係都很好,大家都喜歡他,但是從心理學角度看恰恰這些孩子是社交不好的。如果說今天別人要去打球,他說今天不打,我有別的事,這是社交好。

 

 

 

 

如何解決大學生的孤獨感

 

 

主持人:我們經常在一些論壇里,《青年心理》論壇里看到一些訴苦的,就是感覺很孤獨,首先是認識到自己不擅長人際交往,然後感到孤獨,普遍認為孤獨的人容易產生負面的心理問題、心理情緒,是不是這樣?

 

 

李子勛:當一個內在不能解決他的孤獨感,不能解決他的焦慮,不能解決他的隔離感,會感覺自己被遊離了,被邊緣化了,他在交往當中就有期待,痛苦都是期待造成的,都是期待你的同學對你做什麼,儘管你沒有意識到,但是你無意識,比如今天給他端杯水,就表揚你,或者感激你,有了這個期待以後,給他倒了一杯水就不是一個單純的友誼了,而是希望交換什麼,交換你需要的東西,交換他對你說你這個人真好。這就叫人際博學。什麼叫依附,這就叫依附,就是依附在這個關係裡面,我不能獨立地活著,我要和一個人形成共生,就像小時候孩子和媽媽形成依附,因為孩子覺得不跟媽媽形成依附,媽媽不管我,我就餓死了,但是現在你長大了,很多青年人沒有處理好跟母親的關係的話,他是會在人際當中…當然人很少了,按照統計學來說千分之幾,或者百分之零點幾,人會有這樣的一個特徵,比如說他媽媽有些病態的,他媽媽有些情緒上的問題,他靠強烈的和兒子或者女兒產生依附來完成自己內心,而孩子就慢慢在這樣的行為中學習到了依附,這是可能的。當然我們說孩子在兩歲以前的依附是自然的,兩歲以後媽媽會非常開心的鼓勵他的獨立,鼓勵他脫離,媽媽要上班或者怎麼樣的,表揚他,但是有些媽媽不願意,他會依附孩子更強,是媽媽需要孩子,不是孩子需要媽媽,但有些孩子會由此產生一個,因為依附和被依附是互動的,是雙向的,這樣的話他似乎在生活中找到一個媽媽,依附一個人。10歲以前就定型了,人的心理結構六歲以前就定型了,如果沒有在六歲以前把這些東西處理好,孩子的形成是可能產生依附,就是渴望緊緊的,你要是跟別人玩兒,我就不開心,不高興,嫉妒、生氣,就跟小時候媽媽抱別的孩子你哭是一個道理的。這跟內向沒關係,內向外向是兩種個性,都是可以社交的,因為過去我在文章里曾經改變了提法,什麼是內向了,內向就是可以自我滿足的人,自我解決了孤獨感,解決的焦慮、害怕、歸屬感,等等的人看起來不依賴社交,不把快樂從外部獲得,他的快樂是內心生成的,閱讀很快樂,有人很快樂,沒人也很快樂,這樣的人是內親型的,就是內向,從內在資源去獲得生命感受的滿足。外向的人渴望跟人連接,必須從外部獲得,必須跟人發生關係,跟社會發生關係,受到刺激他才高興,這種人是外親型的,就是說精神力量是朝外的,內心型的是精神力量朝內的,這樣解釋就健康了,兩種個性都非常好,但是兩種都需要社交。外向人由於精神力量朝外,需要社交,但內向人是朝內的,可能不那麼社交。但社交是一個常識,就像過斑馬線,你知道怎麼過紅綠燈,要知道怎麼存款、洗衣服,大學的時候知道自己的床在哪兒,不能睡別人的床,就是說跟別人交往的技術就算是社交技術,內向也好,外向也好都需要跟人打交道。既然學會了人際能力,願意跟多少人打交道,或者有一段時間三個月都不想打交道這是你的權利,但是要知道方法,比如這次我幫了你,你很高興,感激,但我也很感興,但下次我也要給你機會讓你幫我,讓我處在給你的位置上。這就是社交。社交是什麼呢,你老對他好,卻不讓他對你好,這就不叫社交。社交是平等、互利、雙贏,客觀上講這是某一種人都需要學會的,跟性格沒關係。必須改變自己才能社交好的話,他實際上就變得非常無能,因為人很容易改變性格。

 

 

主持人:我聽了很受啟發,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我們現在說內向的孩子可能性格太內向了,不擅長人際交往,以後不容易成功,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李子勛:一個提法的誤區。

 

 

主持人:就像您說的,內親型的人是容易自我滿足的,而不是像我們論壇網友那樣,不與別人交往,感覺非常孤獨,這是有一點外親型的意思。

 

 

李子勛:他感到痛苦,是自我沒有完成,早年的時候沒有完成,所以有一點補償,找到這樣一個假想的媽媽或者假想的爸爸,尤其是父親,其實人際社會的能力主要跟爸爸有關,親密感、依賴感跟媽媽有關,父親主要是我們的人際關係,因為父親永遠代表權利,其實我們覺得很難交往是覺得跟權利很難交往。所以父親小時候有一種無意識壓制孩子的傾向。這個壓制實際上是他投注的對未成年人早年的問題出來了,但不見得真的是社會給他的壓力,或者這個大學給他的壓力,沒有給他壓力,因為大學對人人都是平等的,但是他感到壓力,這個壓力是他自己的,是他的感受,跟他有關,跟社會沒關。但是覺得這個學校應該改變,其實不是這樣的,心理學更多是研究自我,當然我們現在更重視社會學,重視社會和人的關係,重視心理社會,但還是要把他的感受,比如你坐在我的面前,我對你的感受一定跟我有關,但可能跟你沒關係,就是你坐在這兒會激發我早年類似的跟女孩子相處得經驗,或者曾經跟媽媽、姐姐,曾經有類似的人,浮現這種感覺,我以為這種感覺是你的,但其實不是你的,我完全不了解你。人際社會經常有這樣一個含混,就是當他看到一個人不喜歡,但他沒意識到這個不喜歡跟那個人沒關係,是他自我內在的東西,過去的感受有關。比如你心目中的媽媽不是真實的媽媽,是你通過某種內部的投注看到的媽媽,那個媽媽其實不是真實的媽媽。同樣的,女孩子結婚的,她的丈夫也不是真實的丈夫,只是她內部建立的對於丈夫的投影,這個投影是誰的,是這個女人自己的,同樣男人也一樣。心理學處理社交的時候很巧妙,我們對別人的看法和感受,有些時候是受我們內在決定的,認知都是這樣的,我們意識中想看到的才看得到,我的意識決定了我能看到什麼。比如一個專家帶著懵懂意識去大學生社交不行,他就看會看到大學生社交不強,而我呢,是積極的,就看不到大學生社交不好。這兩種都是不客觀的。很多人不了解人際中間產生的這樣一個投注也好,投射也好,不知道的時候莫名其妙感覺到壓力,感覺到痛苦,感覺到人際的煩惱,其實這些煩惱還是他自己的,是他自己內部沒有跟自己的關係搞好,沒有全然的喜歡自己以後,他就在人際社會上看到的東西都是他自己的。也就是說,一個人在他面前就像一個鏡子,他能看到的就像照到他自己,他自己熟悉的東西他看得到,他不熟悉的東西看不到的,事實上他看的是自己。如果每個大學生都知道這一點的話,自己的社交能力就快了,至少不會痛苦,不會想為什麼跟他在一塊惱火了,其實跟他沒關,跟自己有關,從自己內心找原因,一旦找到了會發現他不是那樣啊。有些人就是不打不相識,一打了以後發現我對你挺好的,這樣就成了好朋友,過去產生的誤會實際上都是內部的,就解開了,所以要交流、交談。有些客觀的,你們兩個必須在一塊工作,一同交流,發現他不像你想像的,你才明白過去你對他的看法都是你自己

 

 

主持人:從理念上,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了這個根本的問題其實是自己的問題,是認識的問題。我想很多在線網友可能會解開一些自己的心解,會好一點。最後還想請您給一些具體的建議,比如我們網友的問題,他說他在宿舍里,四個人的宿舍,其他三個同學都是來自城市的,有一些共同的興趣愛好,而自己沒有,他們喜歡彈吉他,在寢室里彈吉他,一起玩兒,覺得自己融不進去,很孤獨。

 

 

李子勛:這個語言本身就有一個隱喻,其實是他自己認為有問題,把自己不是城市人看成了問題,可以看出來明顯是他的活動,因為你並不知道那三個人怎麼想,由於他意識中有了這個,你看他們都是城市,我是農村人,他們都會彈吉他,我不會,有了這個意識以後他馬上就能看到這個差別產生的人際方面的隔離。意識決定了他的感受。當他意識到這是問題的時候,這個問題就會干擾他。假設換一種解釋系統,其實那三個人都需要他,是因為只有他的生活方式是那三個人不懂的,他是比較優勢的,比如說跟自然的關係,我在農村裡面,我有更多的純正的更質樸的感受,對生命,對自然的感受,在這個信息裡面他才是最重要的人。同樣,他不會樂器,但他可能會別的,如果三個都會彈吉他,只有一個人可以評價,就是他,因為他不會彈,他可以說誰彈的好誰彈的不好,所以那三個人更重視他的感受。就是說他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觀察者,可以給他們意見,為什麼呢?那三個人是相似的,無法彼此做判斷,或者不好做判斷,所以他是一個獨立的人,也許那三個人還想爭取他。所以他可能就會想到差異不一定是麻煩,可能是優勢。但他隱喻認為這是麻煩,意識有了以後,你就只能看到你的意識決定要看到的東西,所以建議他放棄這種解釋,認為自己不會彈吉他是一種麻煩,而是恰好想我跟他們不同,我總有他們沒有的東西,這是優勢。我一個人有的,他們三個都有就沒有什麼意識,大家都有耳朵,耳朵就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但突然有的人長了三隻眼睛就很厲害的。他需要換一種解釋系統,這就比較重要了。

 

 

主持人:看來李老師是很樂觀的。我從某種程度上可以體會那種網友的痛苦,因為他剛進大學,周圍都是不熟悉的環境,本來物理關係上非常親密的朋友,寢室的朋友,跟自己有距離感。

 

 

李子勛:不,這種感覺是他的,從農村來到城市本身就帶來了某種自卑的東西,而且從他成長來講,可能這也是他自己要來處理的,要來想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這種感受真的是三個孩子帶給他的,還是他一直有的,只是被三個孩子激發出來了。同樣我也不希望社會上把孩子社交,對錯,看的那麼強烈;某種信息都有壓力,如果社會上重複一種所謂正確的社交信息,就會讓大部分人為此痛苦。所以在媒體宣傳,我也是建議大家盡量避免製造麻煩,製造問題。要用更人性化的,我們要允許每個人選擇自己的生活。

 

 

主持人:謝謝李老師,您最後一句話是一個非常好的總結,我想很多在線朋友,聽了允許我們選擇自己的生活,心理會釋然很多,也許曾經感到自己孤獨,或者內向,都是不好的情緒,今天聽到您講的以後,感覺會很好。今天的節目到此為止,謝謝大家。

 

 

李子勛:謝謝大家。

 

 

主持人:還要特別預告一下,我們第四期訪談邀請了楊鳳池教授,也是知名心理學家,會跟大家來討論大學生怎麼尋找第一份工作,這期將在11月6號進行,請網友繼續關注。謝謝。

 

 

李子勛:再見。


推薦閱讀:

佛說的「慈悲」有四種
四種人善於和當官的處好關係
四種必殺技 捍衛愛情的最好武器
還在用牛仔褲 小白鞋?拜託!今年這四種鞋才最配!!
男人必學四種偷襲法讓女人慾望高漲

TAG:關係 | 四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