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竟有「六種造像」?看完後,你才能掌握漢藏佛教普遍性!
在佛教造像中最常見的就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造像,因為無論是在漢傳佛教還是在藏傳佛教都崇奉釋迦牟尼佛,並對佛陀一生的重大經歷和事迹進行總結。雖然漢傳佛造像和藏傳佛造像上具體細節有差異,但是有六種最基本的造像卻是漢藏佛造像共有的,其分別為:降生像、思維菩薩像、禪定像、成道像、說法像、涅槃像。
降生像即釋迦牟尼的降生像。表現了釋迦牟尼經「兜率天降生」、「白象入胎」、「住胎說法」,從摩耶夫人「右脅降生」。據佛經講,佛祖降生後,即向東西南北各行七步,並以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同時做了大獅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降生像造像特徵,為童子形,上身赤裸,下著短裙,左手指天,右手指地。造像中凡為此種手印者,均為釋迦牟尼降生像。
思維菩薩像,是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的造像,表現佛本生故事中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思索人生大道理的圓雕造像,在我國北朝時期非常流行。按佛經的說法,釋迦牟尼佛未成佛之前,是菩薩,故造像採用菩薩裝。
思維菩薩像造像特徵,面相為女性,右手支頤,左手捏指,面相作思索狀。至於服飾則有幾種,其中較多的是峨冠博帶的南朝風格。
禪定像,表現釋迦牟尼禪定、修行的形象。流行年代自公元2世紀中期起,曾與說法像同時流行。但自公元3世紀起,禪定像便成為佛的主流造像。
禪定像的造像特徵,螺發佛裝,結跏趺坐,兩手於腹前結禪定印。
成道像,表現釋迦牟尼35歲時,創立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成道前,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後觀察到人生的「八苦」,即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取蘊,為求索解救辦法而捨棄宮廷的優越生活,到雪山苦行六年。他出山後,來到尼連禪河,洗去身上污垢,喝下牧羊女獻上的乳糜,恢復了精力,坐於伽倻山的一棵蓽缽羅樹下,經過七天七夜的靜坐思考,大徹大悟,成就佛道,獲得了「釋迦牟尼」的尊號,那棵蓽缽羅樹也被後人稱為菩提樹。
成道像的造像特徵,螺發佛裝,結跏趺坐,右手撫膝觸地做降魔印,左手於臍前施禪定印或手結禪定印托缽。
說法像,也叫初轉法輪像,表現釋迦牟尼45歲時在波羅奈城的鹿野苑正式傳教的形象,佛經上稱此次講法為「初轉法輪」。據佛傳故事,釋迦牟尼證悟佛法後,找到最初追隨他逾城出家的五位隨從,向他們宣傳佛法,五人接受佛法教義,投入佛門,成為佛陀的第一批弟子,佛教史上稱他們為「五比丘」。此後,佛教有了自己的僧團組織,使得佛、法、僧俱全,並由此逐漸形成一個具有世界影響的宗教組織。
說法像的造像特徵,螺發佛裝,結跏趺坐,雙手置於胸前結說法印。有的雙手掌心向外置於胸前,翻舉結說法印;或左手結禪定印托缽,右手結說法印。
涅槃像,是釋迦牟尼的卧像,表現的是釋迦牟尼80歲圓寂時的形象。
涅槃像的造像特徵:右手支頤,左手放身上,做側卧姿勢,雙足併攏,眼睛微閉,臉部神情平和寧靜、安詳自然,面帶微笑。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關注「海昏侯」的頭條號吧!
推薦閱讀:
※花五分鐘告訴你佛陀留給親生兒子的秘密法寶!
※感念佛陀的恩德丨浴佛節來雲丘山多寶靈岩禪寺開啟了一場浴心之旅
※被誤解的悉達多和真正佛教的消失
※釋迦牟尼生命歷險記(十一)
※佛陀為什麼不出生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