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智慧100

《智慧100》(1)


  

《智慧100》(1)

 

第一篇 智慧之眼

 

.智者多聞

 

多聞令志明,已明智慧增;

 

智則博解義,見義行法安。

 

——法句經.多聞品

 

多聞是博聞強記,博學勤學的意思。在佛的弟子中,多聞第一是阿難尊者,他只要有所聽聞,就牢記不忘,且能條理分明。此處所講的多聞是指一方面經常追求新知識,一方面又不斷地溫故知新,對自身專業的知識要求深入,對各種不同領域的學問要求廣泛,然後加以貫穿通達,自成一家的創見。不會讀書的人,一旦多看了幾本書,講出來的話可能陷於自相矛盾的窘境。真正多聞的人,卻能把各家各派的知識化成自己的學問,這才是智者。所以多聞可以確定自己的方向和志趣,不會因為看多了書反而迷失自己。

 

明了自己思想的道路,確定努力的目標和處世的原則之後,智慧日日增長。智慧可以從讀書而來,同時也會從體驗中開發。若無體驗,智慧欠塌實,不過是人云亦云,東扯西拉,不能成為與自己生命相結合的學問和見解。有了智慧才能像名廚那樣五味調和百味香,高明的廚師能善用種種材料變化出風味獨具的佳肴。如果不能建立自己的風格,便不是真有智慧,也不能稱為多聞。

 

智者博解眾義,有智慧的人都能一門深入,又能門門相即相容。不僅通達佛經,對一切學問也有如探囊取物,順手拈來皆成妙諦的功夫。

 

理解真實的義理之後,必然要即知即行,並且如法而行,自安安人。以他自己所理解的義理去實踐,繼而從實踐中體會更深一層的道理。其思想和行為既能安頓自己,也能安頓他人。

 

.三無漏學

 

以戒降心,守意正定,

 

內學止觀,無忘正智。

 

——法句經.誡慎品

 

這四句話講的是道德的生活、精神的安定、智慧的修養,也就是戒、定、慧的三無漏學。「以戒降心」是以道德綱領,軌範身口兩類的行為;「守意正定」是以止觀的方法達成定心安心的功夫;「無忘正智」是以正知正見正念正思的修養,達成開發正慧的目的。用此戒、定、慧的三種功能來對治人的貪、瞋、痴等根本煩惱。

 

許多人聽到「戒」這個名詞就會害怕,覺得是些教條式的約束,不受戒還沒事,一旦受戒就這也不能那也不行;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戒不是叫我們什麼都不要說,也不是叫我們什麼都不要做,而是不說不做有損於己有害於人的事。殺人、竊盜、邪淫、妄語等等不善的行為,都是先由心中產生不滿足,貪求、嫉妒、憤恨,才會去做的;如果有了戒,就可以降心。所謂降心是降貪心、降瞋心、降痴心。降心之後,不平衡的心理現象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安定。

 

把心安定之後要守住它,不讓它受環境的刺激誘惑而起波動,漸漸就能入定。正定與邪定相反。正定是從正念而來,對於物質環境的引誘,當以少欲知足的心態,運用止觀的方法修行。「止」是心念止於一境,「觀」是關照心念的動靜狀態,在同一個焦點上不斷地反覆地止與觀,便能定心安心。換言之,妄念不起叫做「止」念念分明叫做「觀」。心無邪思即是正念,以正念修止觀,便的正定。

 

由正定能產生正智,正智和邪智不同。邪智是用心思、走歧途、經偏門,取不義之利,爭虛浮之名;正智是洞燭先機,明因果曲直,能夠安定人心,不受誘惑,並能恰到好處地面對、處理、化解各種人我的問題;其立場絕非自私自利、損人利己。

 

這四句話可說是佛法的基本原則。「戒」能保護自己身心健康。「定」能使人心平氣和、情緒穩定,乃人生一大享受。「慧」能使人經常保持清明的觀察力和明快的決斷力,以客觀態度處理問題。三無漏學在在使人活得更幸福,即使未信仰佛教的人也可以運用得益。

 

.智慧之眼

 

世俗無眼,莫見道真;

 

如少見明,當養善意。

 

——法句經.世俗品

 

世人沒有慧眼,不見正道,就如盲人見不 到光明。這個偈子勉勵我們當以培養善意來開智慧之眼。「世俗無眼」是說一般人囿於一己之私,沒有深見和遠見。有智慧的人,則已放下了私利的追逐,所以凡事都能從小處著手並且從大處著眼;從近處著力而是從遠處著想;不從個人看得失而從整體論成敗;不是從自私自利的立場出發,而是已全體人類的幸福為起點。有智慧的人明察秋毫,不僅能事事洞燭先機,還能時時超越當下;不但看清正面,也能了解反面,且能超越正反兩面,落實於絕對的客觀,這才能看得到真正的事實、真正的原因和真正的結果。一般人則因自私自利而蒙蔽了眼心,看不到正道真理,老在煩惱在黑暗中跌跌碰碰。有智慧的人,所見的日日是好日,所遇的人人是好人。愚人被環境捉弄,智者能改造環境。愚人看世界是人間的地獄,智者看世界是光明的凈土。

 

如何培養智慧?即當培養「善意」,有兩個方向:一是透過智者的觀點來認識世界,一是用修養的方法來改變自己的心向,先使身心平衡,然後以平常心看待世界。前者是知識的,在觀念上疏導;後者是實踐的,在方法上練習。如此雙管齊下,可培養出智慧的眼睛。

 

當我們說世間差勁之時,那表示我們是用世俗的眼光來看。如果培養善意,即使無法立刻看到佛國凈土,也會心平氣和一點,不會那麼忿忿不平。

 

.面對現實

 

觀諸法生滅,一切本來空;

 

知世間成敗,從業而有生。

 

——華嚴經卷廿五.十地品

 

此偈是說,以智慧的觀點來觀察一切現象的 生生滅滅,就會體悟到一切現象的本性,是無生無滅的,本來就是空的;也知道世間的一切現象之所以有成敗起落,是因為眾生所造種種業而產生了種種現象。

 

有一次一位居士要介紹一位女士來見我,說她有名有錢有地位、有公有婆有父母、有兒有女有丈夫,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快樂,所以希望能指點她幾句話。見了面,我問她,要我告訴她什麼?她說她已不少什麼,只是感到缺少一些自由,也好像一輩子都在為他人而活,所以不覺得有什麼幸福,我告訴她:「你不是沒有自由,也不是沒有幸福,只是少了一點智慧,缺了一些慈悲。也許最近太累了,你需要休息幾天吧!」

 

我告訴她:智慧與煩惱相對,不快樂是因為太在乎自己的存在,也太在乎周遭環境的存在,這是很累人的。慈悲與怨瞋相對,不幸福是因為自己不想付出太多,相反地他人卻還嫌你付出太少,這是很煩人的。如果你有智慧,就知道一切世間的事物,起起滅滅來來去去,都是暫時有而本來空,何必那樣的在乎自己在乎他人。如果你有慈悲,就不會計較付出的多少,不會在乎他人的反應如何,只是為了愛護環境,照顧他人,而做奉獻。有智慧者能夠放得下,因為一切本來就是空的;有慈悲者能夠提得起,因為有世間就有業,多造善業,多結善緣,正是菩薩的心懷。如果即有智慧又能慈悲,就會發現你是天天都在自由自在地生活,天天都在心甘情願地奉獻,當然不會累也不覺得煩了,連休息幾天也用不著了。

 

此偈告訴我們的消息是:因為一切事物以及人的觀念和想法,都在起起滅滅,所以從空而有,由有歸空,不必為了成敗得失而起煩惱。可是,既然生活於此世間,一定是在成敗得失的現實之中,不論是苦是樂、是成是敗、是的是失,都是由於自作自受;不論你記得不記得,通過三世因果的觀點來看,你必須面對現實,改善未來。

 

.現在主義

 

過去是未來,未來是過去;

 

現在是去來,菩薩曉了知。

 

——華嚴經卷卅四.普賢菩薩行品

 

此偈是說,以菩薩的智慧,發現時間的過去、現在、未來,是相互交錯而不可分割的,所以說過去就是未來,未來也就是過去,現在就是過去及未來。這對一般人的常識世界的認知來說,是無法理解的。

 

這兒絕對不是玩文字遊戲,顛三倒四,事實上,它有既深奧又淺顯的道理在裡面。

 

在現實世界裡,一切動物之中,人類居於最高等的層次,因為有記憶、能思辨、累計經驗,形成了文化。這都是時間感的反應,所造成的結果。記憶著過去的經驗,變成生活於現在的知識和技能,運用過去的記憶加上現在的事實,便能展現出未來的景觀。

 

正因為人類具備在時間上的條件,朝向正面發展,便是不斷地改正過去,更新未來;朝向負面延伸,便是對過去的眷戀與追悔,對未來的夢想與憂慮,對現在的不滿與不安。這就為人類造成精神上的壓力和生活上的苦惱。

 

因此菩薩慈悲,告訴我們:時間雖然是有的,而且也是人類所需要的,但是不要被時間所騙,不要以為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一定會來,現在的永遠不變。站在你現在的立足點上,你是帶著從前,走在現在,你又立即帶著你的過去和現在,走向未來。所以不論你的記憶力如何,也不管你的推想力如何,現在的你,雖不等於是過去的你,也不就是未來的你,確實是和你的過去和未來,聯繫在一起的。

 

曾經有一位禪師,離家數十年,再度回到家鄉時,他的親人都認不出他了,經他自我介紹後,他的親人便驚訝地問:「變成這麼老了,你真的是我家那個人嗎?」

 

禪師回答說:「那個人的確就是我,我這個人的確不是他。」這兩個人的對話,點出了時間的前後,雖不可分割,但又歷歷分明。

 

不用牽掛過去,不必擔心未來,塌實於現在,就與過去和未來同在。

 

.求學要訣

 

夫學有二,常親多聞,

 

安諦解義,雖困不邪。

 

——法句經.教學品

 

求學有兩個要訣,第一是常親近善友,第二是遵守真理。「學」是指聖人之學,解脫之學,也就是離煩惱之學,安心安身之學。

 

「多聞」是多多學習待人接物,與人共處,化解煩惱,增長智慧的觀念和方法。簡言之,多聞者是學問淵博,知識豐富的人;在佛教界稱之為「善知識」,指的是良師益友,能為我們傳遞經驗,解惑紓困並授知以正確實用的方法。

 

「解義」是指對理論的了解,對學問的洞悉。「多聞」是多聽、多學、多讀書;「解義」則是對聽到、讀到的任何學問都能了解其內容。這又可分成兩個層次:第一種是從語言文字的表面去理解,望文主義,卻不一定是真正的意思。第二種則是以自己對人生的體驗及對佛法的修行來通達、識透文字的內涵,根據實際經驗,根據證悟層次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體認。

 

懂得這兩個名詞之後,知道求學要常親近、請教、請示博聞強識的人,或見多識廣的人,由此可以獲得智慧的啟發和學識領域的開拓。然後便能安住於正確的、正當的真實的道理。若能如此,即使遇到思想上、生活上、身心上、環境上的困難,皆可迎刃而解,也不會被錯誤的觀念或不良的環境所誘惑而走上邪道,像一些人在平常時候,仁義道德都聽得懂也講得出口,一旦面臨利害關頭,卻可以出賣良心,追求不正當的利益去了。

 

.不如無知

 

諸法無自性,一切無能知;

 

若能如是解,是則無所解。

 

——華嚴經卷十一.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

 

一切現象沒有固定不變永恆的本質,也沒有一定不變永恆的真理讓我們認知。假如有誰能理解到這樣的事實,也就沒有什麼大道理可以被了解說明的了。

 

所謂「諸法無自性」,是說任何現象沒有不變的恆常性,任何現象都會由於時間和空間因素的變遷而產生變化;任何物質現象及精神現象都是如此,故世上並無永恆的真理和不變的事物。

 

然而,一般人即使在觀念上有此認同,事實上卻難以體會;總在茫然迷惑、不明所以的情況下,對一切現象在心理上產生正負兩面的反應。正面反應是想迷戀它、追求它、佔有它。形成貪得無厭,永不滿足的苦惱;負面的反應是,想要的追求不到、無法佔有,已經到手的,擔心失去,真的失去了,那就產生了永遠沒有安全感的苦惱。這是非常辛苦的,天天忙忙碌碌,居然就是為了自尋苦惱而忙。有人說是為了生活,為了事業,為了成就感。其實只是為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想法或似有實無的事物而忙。

 

一般人是被物慾牽累而辛苦。知識分子的思想家們,則為對於某種想法或所謂意識形態的堅持而辛苦一輩子。有人認為他們的理念、想法和判斷是絕對正確的。其實,世間任何事物包括思想觀念在內,沒有一樣能夠不受時間、環境的影響而一成不變的,現實情況經常改變,思想觀念也就無法不讓它隨之改變。所以,自己的見解和判斷,只能代表你自己的現在,說不定你到明天就會修正你自己的見解。但往往有些人為了意見的出入,爭得臉紅脖子粗地形同水火。人不能沒有自己的立場,但也該尊重他人的立場,否則,不僅困擾自己,也困擾他人。

 

正因為任何東西都會變化,於是求知就僅是一樁比較的行為,而不是造成獨斷行為的手段。求知是為了生活的方便,不是為了要抓住一樣東西不放,否則知識反而成了生活的累贅,那又何苦來哉。現代人的資訊發達,消息來源豐富,大家一方面希望知道得更多,另一方面又被想要知道的東西,衝擊得頭暈目眩,忘了自己是誰。

 

.戰勝自己

 

千千為敵,一人勝之,

 

未若自勝,為戰中上。

 

——法句經.述千品

 

這個偈子是說,若以一個人的力量去戰勝成千上萬的敵人,當然是夠勇猛的戰將了,但是,還不如 戰勝自己的煩惱心來得有價值。這四句話是意味著「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人的一生,總是在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作著適應及克服的努力,因此有人形容人生如戰場,勇者勝而懦者敗,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中,所遭遇的許多人、事、物,都是戰鬥的對象。其實,自己的心念,往往不受自己的指揮,那才是最頑強的敵人。

 

一般人認為,如果沒有危機感、競爭力或進取心,可能會失去生存的空間,所以許多人都會殫精竭慮地為自己、為孩子安排前途,以作為發展的戰場。

 

人生的戰場上,千軍萬馬,殺氣騰騰。一位在作戰時,能夠萬夫莫敵,屢戰屢勝的常勝將軍,功勛彪炳,使得敵軍望塵披靡,但他內心是否平安、自在、歡喜,就大有問題。例如拿破崙在全盛時期幾乎統治半個地球,戰敗後被囚禁在一座小島上,相當煩悶痛苦,難以排遣,而說:「我可以戰勝無數的敵人,卻無法戰勝自己的心。」可見能夠戰勝自己的心,才是最懂得戰爭的上等戰將。

 

要戰勝自己很不簡單。一般人得意忘形,失意時自暴自棄;人家看得起時覺得自己很成功,落魄時覺得沒有人比他更倒霉。惟有不受成敗得失的左右、不受生死存亡等有形無形的情況所影響,縱然身不自在,卻能心得自在,才算戰勝自己。

 

平常人很難不受環境影響,矛盾、衝突、掙扎,經常發生,如何調伏煩惱,非常重要。發生在心外的事 比較好應付,發生在心中的事則較難處理。這需要做自我排解、自我平衡的功夫,在觀念和方法上都要努力。在觀念上要想到這是種種因緣配合之下所產生的 結果,自己僅是其中的因素之一,並不是唯一的因素,所以無法掌控,心中情緒自然會安定。在方法上則要做些自我約束與寧心安心的功夫,若能隨時隨地安心安身,便是真正戰勝了自己。

 

.用佛智慧

 

如來智如是,眾生悉具有;

 

顛倒妄想覆,眾生不知見。

 

——華嚴經卷卅六.寶王如來性起品

 

此偈是說,人人都具備跟佛相同的智慧,可惜一 般人的心智被痴迷的顛倒妄想所蒙蔽,所以不知道有這樣的能力。

 

很多人以為自己非常優秀,頭腦反應快、見識廣、懂得多、學得勤,就覺得很有智慧。另有不少人以為自己非常愚笨,反應遲鈍、手腳慢、理解力低、記憶力弱,就覺得沒有智慧。其實,如果依據此偈作判斷,這兩種人都還不曾知道佛的智慧是什麼?

 

三年前有一對夫婦遇到婚姻危機,先後都來請我指教。兩人都是出身於農村,結婚已二十多年,當時都只二十來歲,男的初中畢業,女的小學程度,後來男的由工讀而出國留學,回國後升到了一家中小企業公司的總經理。太太老是懷疑丈夫在外面有了姨太太,男的便來告訴我,本來他沒有想到要娶姨太太,反正太太天天都在冤枉他,他就真的交了女朋友。太太知道實情之後,也來告訴我說,既然丈夫無情,她也要另外去找男朋友了,反正她的丈夫嫌她愚笨,遲早大不了離婚算了。

 

這對夫婦,受的教育程度有差距,知識水準不相同。卻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兩人都沒有如來所說的智慧。妻子冤枉丈夫已是錯的,丈夫豈可將錯就錯?丈夫有外遇已是錯的,妻子豈可也去找外遇?兩者都已四十多歲,還不珍惜患難夫妻,竟來互斗意氣,把幸福婚姻的營造,當作兒童的遊戲,是多麼的愚痴!幸虧兩人都來見我,被我各批評一頓,避免了家庭的破碎。

 

這個例子,正好說明此偈所謂被「顛倒妄想覆」蓋了心竅,不見了智慧,任由情緒奔放,惹得煩惱不已,痛苦不堪。

 

請不要誤認為佛的智慧,要等到成佛之後才有份,那是一些學問家們的高論。事實上,佛在人間,就是要幫助一般的凡夫俗子,告訴你本身就有佛的智慧,不一定要等到成佛,只要能於生活中,少鬧一些無意義無道理的情緒,少為自己製造煩惱,常以心平氣和的態度,諒解人、包容人、幫助人,你就是一個能夠生活在如來智慧中的人了。

 

不要指望,等你成了佛,才有佛的智慧,你應當馬上開始運用佛的智慧。否則,你是永遠沒有機會體驗到智慧,你也永遠不會成佛了。

 

.提起放下

 

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遠飛;

 

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

 

——大智度論卷三.釋初品中住王舍城

 

此偈的表面是說,孔雀雖有華麗的外表,但是不如鴻雁能夠遠飛,在家人雖然富貴而有勢力,但不如出家人的功德殊勝。好像是說,從外表上看,在家人比出家人高貴,其實卻恰巧相反。

 

這是出家與在家兩種生活形態的比較。很多在家人一生中所追求的不外名利權位勢,即使不一定受人尊敬,但卻要受人矚目,才算成功。可是很少人在成功之後,不被牽累,直到晚年,仍在名利場中打滾而不能脫身。這好比披著華麗羽毛的孔雀,是眾目的焦點,受人讚美欣賞,但孔雀尾巴太長,身體太重,飛不高也飛不遠。鴻雁是一種候鳥,長得並不漂亮,夏季來時向北國去避暑,冬天到了往南國去避寒,翱翔於滄溟,一飛就數千里。如此海闊天空的大胸襟,決定不是孔雀所能比擬的。

 

這不是說,在家人有了財勢富貴,便不能遠走高飛,而是因為有家有室、兒孫成群,加上田產房產,要想說走就走可就不容易了。縱然年老退休乃至臨終之時,還對眷屬產業牽腸掛肚地放心不下。由於不自在,所以患得患失。富貴者更求富貴,有權者希望權加一級,有勢者力求鞏固並擴張。自古以來,許多尊貴權勢人物,往往至死不願讓出權位,要待子女逼下台,要等後起者趕下台。提得起放不下,是非常痛苦的事。

 

出家人的功德在於隨遇而安,隨緣奉獻。沒有一定要做的事,沒有一定要去的地方,沒有一定要在世間揚名立萬或完成大事業。如果事實需要,也沒有一定不願見的人和不想做的事。有一位海外回來的學者見我們法鼓山的計劃不小,遠景龐大,對我說:「聖嚴法師,你的野心不小。」我說:「阿彌陀佛,我哪敢有野心?隨緣而已!如果因緣許可我就做,而且不逃避、不後人;因緣不許可的話,我是不會強求的。野心是想要追求、想要征服、一定要達成什麼;我沒有野心, 佛法要我做的、眾生要我做的,在不違背智慧和慈悲 的原則下,只要我能做,一定儘力而為。」出家人沒有 私人的事業和財物,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游,在任何地方落腳乃至一晚,就把那個地方當作自己的家來照顧,遇到任何個人乃至一面之緣,也把他當作自己的家人那樣來看待。情深禮隆而不存佔有之心,所以 能隨緣結緣而又能隨時放下。

 

此偈雖然是以在家和出家的兩種身份作對比,其實,有大智慧的人:不論在家出家,都能提得起放得下,所謂置名利權勢於度外,乃至也置生死於度外。如果是非常愚痴的人,不論在家出家,他們的心中也都被名利權勢佔滿。不過出家人的生活方式,若非已經擁有寺院及徒眾的大和尚,要想佔有名利權勢,相當不易。所以,若非道德修養已有相當火候,擔任叢林道場的方丈,是要特別留心的。有道的出家人,處處努力建寺,隨時可以離開。

 

.知識智慧

 

有慧無多聞,是不知實相;

 

譬如大暗中,有目無所見。

 

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

 

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目。

 

——大智度論卷五.釋初品中菩薩功德

 

智慧是心地無染,多聞是博聞強記。如果心地光明而不具備足夠的知識學問,不能用適當的語文工具來向人表達自己內心之所體驗;如果僅有淵博的學問,而無明凈的智慧,便等於睜著兩眼的盲人,所說所見,都像盲人摸象。

 

一般人所認為的智慧大概是指聰明或博學。這種人見多識廣,反應敏捷,分析和觀察深刻而獨到。其實,從佛法的觀點來說,聰明人,不等於有智慧,學問家也不等於智者。離開了自我中心的分別、執著,才是離煩惱而得解脫的有智慧者,那是親自體驗到工真我無我,實相無相的究竟空相。

 

在這個偈子中,多聞的意思是懂得很多佛法,不一定用耳朵聽聞,也可用眼睛閱讀,和用心分析研究經典。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阿難尊者是多聞第一,他把佛在各個時段所講的佛法都記得清清楚楚,被形容為「如瓶瀉水」,從佛的口中,進入阿難耳中,一字不少、一義不漏地全部承受。但他直到釋迦牟尼佛涅槃時,尚未悟入智慧、尚未成阿羅漢。可見多聞和智慧並無絕對的關係。只有多聞而無智慧,雖然身在光明之中,但好比沒有眼睛,看不到光明,無從知道光明是什麼?反過來說,有智慧而無知識、學問,只能說自己沒有煩惱,但無法用智慧來幫助眾生,這好比在黑暗之中,有眼睛卻看不到東西,不知道佛法是怎麼說的?不會說開悟的境界是怎麼發生的?所以佛陀時代有些已證阿羅漢果而沒有學問辯才的弟子,遇到請他們說法開示的場合,只好表現幾下神通來感化人。可見有智慧而無多聞,多聞而無智慧都不夠好。

 

.如法實踐

 

如法應修行,非法不應受;

 

今世及後世,行法者安穩。

 

——大智度論卷十六.釋初品中毗梨耶波羅蜜之餘

 

此偈是說,若合於正法的道理,應該照著去做,違背正法的觀念,便不該接受;不論今生或來生,如法修行的人,都會獲得安穩的心境。這四句話中,有四個名詞是重點:如法、非法、行法、安穩。

 

一般人講「如法炮製」,是依照正確方法炮製藥材,才能使人藥到病除。此偈是說照著佛所說的道理和方法去做,便是「如法」。「法」是指釋迦牟尼佛所講解除苦難的原則,便是從因果的事實而說有,從因緣的現象說空。佛所說的每一部經,都是為了適應不同時地及聽眾的情況而方便說法;從不同的角度談同一個問題,或對同一個問題向不同的角度去發揮。因此,原則只有一個,修行法門則有無量。合乎此原則的道理,不論出於何人所說,都是如法,若不合原則,縱然大家說是佛法,也要視為非法。

 

佛法的原則是因果法及因緣法,佛法的實踐早以戒、定、慧的三學為基準。「戒」是應該做的必須做,不該做的不得做,自利利他的事應該做,讓自己產生困擾、讓他人受到傷害的事不該做。「定」是心不受環境的刺激誘惑而動搖,不受內外的困擾所影響,隨時隨處,能使自己的心,處於安樂、安適、安穩的狀態,不僅自安,.也能安人,使得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中的人,都能得到同樣的安定。「慧」是既能提得起也能放得下,提得起責任,放得下權利,提得起是幫助他人,放得下是心無牽掛。放下以後,心中清清朗朗,提起之肘,心中毫不拖累。此叫做如法。

 

「非法」,是身口意三種行為,不合因果及因緣的觀點,違背戒定慧三學的基礎。

 

如果照戒定慧的原則努力修行,便可避免、預防產生非法的行為,則今世後世都會得到利益。現生如法修行的人,身心會平安,即使環境不如意,有種種打擊阻礙,但內心不會受影響而產生怨天尤人的煩惱。何況存善心、說好話、做善事的人,多半會受大多數人的歡迎、愛戴和信任。假如今生並未得到外在環境的回饋,也沒有關係,還有無窮的來世,無限的前程。

 

「安穩」是安樂穩定,不受干擾,不愁得失,超越於善惡有無的解脫自在。

 

.劍及履及

 

聞諸妙道法,不能以益身;

 

如是之過失,皆由懈怠心。

 

——大智度論卷十五.釋初品中毗梨耶波羅蜜

 

此偈是說,如果你在聽了很多微妙的道理,卻對自己的身心沒有多少幫助,問題就在於沒有身體力行地照著去努力。

 

世間的許多知識分子,讀了大量的圖書,寫了不少的文章,僅在販賣學問,糊口維生,光在坐而言,不能起而行,對人也許有用,於己等於無益。有些學佛的人,讀了許多經論及祖師的語錄,卻不能開悟,也 無法減少煩惱。懈怠不精進,能說不能行,是其關鍵所在。

 

此處所謂的「妙道法」是佛所說的離苦法、解脫法、成佛法,即是成熟眾生的大乘菩薩法。有人聽了佛法之後,如飢得食,如渴得飲,奮不顧身,全心投入,深怕時機難再。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很不簡單!聽到了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心境立即豁達,覺得死而無憾。可是對佛教來說,僅僅聞道又能悟道,雖也可以死而無憾,如能不死而將經驗分享其他尚未聞道悟道的廣大眾生,那就更好。做為一個菩薩,聽了佛法之後,如果尚未悟道,當然要自己修行自己用,同時也要介紹給別人。這是「自身未度先度人,是為 菩薩初發心。」

 

「聞諸妙道法,不能以益身」,是說聽到佛法卻不 能拿來利益自己,即如禪宗語錄所比喻的,走在江水邊結果渴死,坐在飯鍋邊結果餓死,這都是懈怠心在作祟。連舉手之勞都不肯,難怪渴死餓死。佛法稱這 些人為睜眼的瞎子、有耳的聾子、有嘴的啞巴,佛法對他們水潑不入心,聽是聽到了,但跟他們的生命不相應。

 

凡事因循,得過且過,雖然手中握有無價寶庫的鑰匙,懶得打開寶藏之門,懶得運用庫藏的財寶,那就等於沒有財富的乞丐。

 

知識學問,貴在學以致用,不用便無用,無用便無益。凡事劍及履及,精勤不懈,必能利人,也能利己。

 

.禪的力量

 

禪為金剛鎧,能遮煩惱箭;

 

雖未得無餘,涅槃分已得。

 

——大智度論卷十七.釋初品中禪波羅蜜

 

此偈是說,禪定是最堅固的鎧甲,可以抵擋煩惱的利箭,縱然尚未達到無餘涅槃,但已在走向涅槃之路了。

 

禪有兩種意思,第一種是四禪八定;第二種是憚定和智慧不二,也就是《六祖壇經》的「即定之時慧在定,即慧之時定在慧。」是中國禪宗所講的禪。印度:的禪有兩個層次,一個是與外道相通的層次,即瑜伽派,修四禪八定,淺的時候心止於靜,心無雜念,深定時,自己就是存在於無限的時空。這是世間禪,因為自我的價值執著還在。另一個層次是釋迦牟尼佛的禪,在四禪八定之上,另加第九定,名為滅受想定,便是超越於時空的執著,名為解脫定,又叫羅漢定,這已是由定發慧的禪了,如果有定無慧即不解脫,定中無煩惱,出定之後尚不能無惑。第九定後,一了百了,煩惱盡、生死斷,雖在世間,已超越世間的束縛。

 

此偈講的禪是即慧即定的大乘的禪,這種禪可以用打坐進入定境,但有了功夫之後,不一定是在打坐的情況下得智慧。出定之後只要心不受外在干擾、誘惑,也是在定中。所以禪宗說,坐也禪立也禪,吃飯、喝水都是禪,日常生活即是禪。

 

「鎧」本是古代武士在戰場兩陣打仗時用來護身御箭的戰袍,此處以「金剛鎧」比喻禪的力量,就如金剛做成的鎧甲,可以保護心的清凈和穩定,不會受到心內和身外射來的煩惱箭所傷害。有些煩惱箭看起來是來自身外,其實箭和弦都是出於內心。倘若心定如金剛,身外縱有千軍萬馬的煩惱之箭,也奈何不了你。如果心禪的力量,雖尚未得無餘涅槃,仍有一些 微細煩惱,但已不起作用;雖仍未得究竟解脫,但已得到若干部分的涅槃功德,嘗到了一些煩惱不起的味道。

 

一般人或剛學佛的人不易到這個程度,但在生活之中多保持一份寧靜的心,多保持一份向內看的心,就會少一點被外境困擾的可能。我常告訴人,如果煩惱當前、逆境當道,要向內看自己的念頭,不要看對方的情況;或者注意呼吸出入的感覺,不要注意使你煩惱的現象,否則煩惱不易平伏。這實際上就是禪的力量,也是一種定的方法,可使煩惱減輕。

 

.禪能離欲

 

欲樂著無厭,以何能滅除?

 

若得不凈觀,此心自然無。

 

——大智度論卷十七.釋初品中撣波羅蜜

 

此偈是說,淫慾之樂往往使人沉迷,無法自拔,如果能使用不凈觀的方法修行,貪著於淫樂的心,自然會如釜底抽薪、無薪火自滅。五欲之中以男女的性慾最強。男女的性慾之樂是非常令人著迷的,只要是正常的男人或女人,都會有興趣。即使是出家人,在未離欲之前,多多少少也有這種傾向,因為有戒律保護,所以不會去做。

 

佛經中說,人間的五欲以淫慾最樂,仍不如天上的欲樂,則因沒有肉體負擔.故也沒有疲累厭惡感。經中又把五欲之樂和禪定之樂相比,禪定之樂遠勝於五欲之樂。禪定是從身心得到鬆弛、解放,身輕而心安,欲樂只是一時間的刺激、陶醉,而不是神經肌肉的放鬆,沒有輕安之樂,二者相差十萬八千里。所以,有禪定經驗的人對性慾就不會那麼地迷戀了。而修禪定的方法中,不凈觀是專門對治淫慾重的。性慾強烈,一方面表示身體健康,另一方面也顯出氣質粗濁,也有些人,由於體質虛弱,火氣上升,性慾的反應亦強,這是要命的現象。人非禽獸,切勿讓性慾奔放,造成嚴重的後果。

 

不凈觀是觀自身的不凈和觀他身的不凈。性的衝動或反應很強烈時,觀察身體,每一個毛孔都不斷在分泌,只要一段時間不清洗,臭不可聞。用這個觀點看自身不凈,慾念會下降;再觀他身不凈,慾念即平息。有人看到特定形象的男人或女人時,會特別有興趣,這時就宜想像:掀開這個人的頭髮之下是頭皮,頭皮之下是血肉筋骨。如果喜歡他的眼睛,眼睛內部是神經、是脂肪,沒有任何可愛的東西。再進一步觀想,害病時如何?我見過一位本來很妖嬈美艷的女士,當她生病時便非常憔悴,口有胃臭,身有體臭,一點也不美了。再往下想,當美女死了之後又如何?死了幾天將如何?死了幾個月又如何?只剩一堆骨頭,最後連骨頭也沒有了。修不凈觀觀到這種程度時,就不會再有慾念產生,觀到最後,身心沒有了,心外的境界也沒有了,便入了禪定,其最高境界是離欲,證阿羅漢果。

 

不過,不凈觀不容易學,須由有經驗的老師教。如果沒有這樣的老師,慾念產生時,不妨觀自己和他人的不凈,也有用處;至少不會放不下,離不開、不斷想追求。

 

.攝心入定

 

攝心入禪時,以覺觀為惱;

 

是故除覺觀,得入一識處。

 

——大智度論卷十七.釋初品中禪波羅蜜

 

本偈是說,進入禪定所遇的障礙,是覺和觀,若不離開覺觀,就不能進入深定。

 

「覺觀」是心理活動現象,又被譯為尋伺。粗思緒為覺,細思緒為觀,尋求事理的粗性作用,及伺案事理的細性作用,合稱為尋伺。這是思考性,探索性的心念,與專註性、集中性、乃至統一性的禪修心態是相違背的。進入禪定時,如果還有覺觀,就打攪了定境的完整和寧靜;若能把覺和觀的心象徹底擺下,就能進入深定。覺觀對於分辨好壞善惡而言,是善的心理現象,對於禪定的修行者來說,卻是不善的心象。因此《大智度論》說;「覺觀雖善,而是三昧(禪定)賊。」

 

攝心是把散亂的心和攀緣的心集中起來。散亂的心,是天南地北、胡思亂想。攀緣的心,是對外在的環境,不論眼所見、耳所聞、鼻所嗅、嘴所嘗,只要是喜愛的就追求、貪取,不順意的就討厭、排斥。若要集中這個散心,需要使用攝心入定的方法。有的直觀實相無相、念頭無物可緣,念頭無立足處,便是三昧定境。有的用數息觀,把雜念妄想用數呼吸的方法排開,唯一的念頭就是數呼吸,等時間長了、功夫深了,就能進入禪定。禪定有深淺之別,入深定之後即進入「一識處」,只有一個自我識存在,其他一切分別識都不起作用了,這個自我識不是對外攀緣的意識,也不是對內尋伺的意識,而是還有自我中心的存在,存在於禪定之中,可見若不除我執,禪定再深也未必解脫。

 

另在禪修的現象和方法上,也用覺觀二字,不過不是此偈所用的尋伺心。

 

覺是禪修者的覺支,凡打坐時會產生種種覺受,如冷、暖、呼吸順暢或不順、身體清涼輕安等。由身體的現象產生心理的反應。如果執著這些反應就不能入定,必須放下才能入定。

 

觀是觀想的方法,如因緣觀、數息觀、慈悲觀、不凈觀、界分別觀等,合稱五停心觀;我們必須經過這些修觀的方法才能入定。如果在入定之後尚有觀的方法可用,則表示未入深定。正如坐船過河,若不肯離船,即使到了彼岸也是不能登岸,所以執著覺受及觀法,也是禪定的障礙。

 

更進一步,倘若入了深定而耽著定樂的享受,也不得解脫,必須先將覺觀放下,才得入定,然後必須將定境也得放下,方為無私無我的自在解脫。

 

.事實如此

 

般若波羅蜜,實法不顛倒;

 

念想觀已深,言語法亦滅。

 

——大智度論卷十八.釋初品中般若波羅蜜

 

此偈是說,得到般若的智慧之後,所見到的才是不虛妄、不顛倒的真實法,那已不是思想語言所能形容的境界。通常稱為不可思議。

 

梵文的般若是「智慧」,波羅蜜是波羅蜜多的簡稱,是「超越」。但般若無法僅用「智慧」兩字來表達,因為一般人認為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政治家等,凡有創造性的人,都有智慧。但這跟般若不一樣。般若的智慧,也有一般人的智慧的功能與作用,但無一般人的自我中心的執著。這才能從煩惱的苦海超越而成為大解脫大自在的智者,叫做「波羅蜜多」。因此,開發了般若波羅蜜多的人,便不會再有顛倒意見了, 因為他已體驗到了真實的佛法。

 

什麼叫「顛倒」?共有四種: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以無我為我,以不凈為凈。這是人間凡夫對於身心和環境所持的正常心態,但從佛法的立場看來,卻叫作顛倒。因為世法無常,所以身心世界皆非真我;因為一切現象無法永久保持或保證不變,所以有生老病死等諸苦;因為有煩惱的心念,所以不清凈,有血肉的身體,所以是臭皮囊。

 

然而開發了般若波羅蜜多的人,便已超越了煩惱的分別執著,也可以說般若波羅蜜多就是真實的佛法。而真實的佛法,必須是得到般若波羅蜜多的人,才能體會到的。這樣的真實,已非言語、思想所能說明思考的領域。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禪宗所說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也就是指的「般若」的事實。

 

通常,幾乎人人都曾有過「盡在不言中」的體驗。 有人形容大智若愚,其實不是裝成憨厚笨拙,根本覺得用任何方式辯論、解釋說明,都是不必要的,因為事實就是如此。多說不如不說,否則離開事實真相就會愈來愈遠。

 

.無私無我

 

般若之威德,能動二種人;

 

無智者恐怖,有智者歡喜。

 

——大智度論卷十八.釋初品中般若波羅蜜

 

此偈是說,般若能使兩種人震撼,一是使得沒有智慧的人恐怖,另一是使得已有智慧的人歡喜。

 

梵文般若的意思是無私無我的智慧。在沒有智慧之前,不知般若是什麼,有了智慧之後,沒有自我、沒有執著,因為警悟到,外在的環境和內在的身心,都不是永恆的自我。不過在般若的智慧尚未從心中顯現之時,縱然在認知上能夠接受無私的觀念,卻無從體會到無我的狀態。甚至一聽到般若是空,空即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就會恐懼警怖。因為既然無我,自己的身心究竟又是誰呢?可是對於已經有智慧者,認為達到這種境界實在太好了,能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所以盼望協助那些無智的眾生,在尚未斷除煩惱之前應當斷除煩惱,未得大智慧之前應當開發智慧。因此要用種種觀念種種方法,幫助眾生,開啟智慧,並且鼓勵大家,總有一天大徹大悟,顯現出大智者的功能。

 

然而,一般人害怕失去自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害怕在體驗到無我之後,就會像一個好端端的人,突然失去了記憶、不認識自己,當然也不認識親人,沒有了自我,當然也會失去本來屬於自我的一切,那該是多麼悲慘可怕的事了!他們以為,如果沒有了自我,比起失魂落魄的幽靈更加寂寞。我的弟子中還有不少是這樣的人,甚至隨我打了幾次禪七的人還有這種心態。一講到無我,他們就說:「不能沒有自我,一旦沒有自我之時不知會發生什麼事。現在這個我已很習慣了,我有我的身體、環境、家庭、財產、事業等等,偶爾雖有困擾,但還不覺得有多少不好。如果沒有了自我,實在不堪想像,可能我會發瘋,也可能變成一個植物人那樣的行屍走肉了。」

 

事實上,無我的經驗,是以無私的般若智慧,超越了主觀客觀,超越了時間空間,超越了相對絕對的:自我中心,除了沒有自私的立場,所有的一切都還照常。如果你是在家人,由於禪修而開了悟,那就是獲得了般若波羅蜜多的無我智慧,因為沒有出家,所以太太、先生、孩子、事業等原有的一切,還得由你去照顧。所不同的是:開悟之前,是你的私有,所以被你在心理上佔有,開悟之後,是屬於各人所有,你已沒有自我的私心,在心理上是盡慈悲關愛奉獻的責任。這種心境是很難說明的,唯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當你歡喜地獲得般若的智慧之時,自然就知道了。

 

一般人也可以學習著用智者的觀點來放下自我,特別是在被煩惱所苦的時候,學習著暫時放下自我也會有益於身心的健康。

 

.不用議論

 

若人得般若,議論心皆滅;

 

譬如日出時,朝露一時失。

 

——大智度論卷十八.釋初品中般若波羅蜜

 

此偈是說,如果一個人得到了般若智慧,從我見、我執所生出的議論心就沒有了,好比早晨太陽一出來;露水都不見了。

 

般若本身不是用語言講的,即使說是得到了文字般若、語言三昧,還是要以語言來表達,用文字作工具。但以文字語言作工具,是為了利益眾生,因材施教,不是為了自己要申述什麼真理。所以,得到般若的人,心中朗朗乾坤,對任何現象皆不需揣摩,當下就明白。若是哲學家及科學家,則需靠理論表達,分析實驗。徹悟以後的聖者,對於宇宙人生,都是如實觀、如實知、如實說。是直觀而不是直覺,無相無不相,是如實相,無念之念,即是般若。既然如此,已不需要議論、辯論、爭論,因為一切都已清清楚楚,還要議論什麼?但是未得般若智慧的人,仍需要思辨的邏輯,才不致陷於盲從、迷信、迷惑。

 

凡是辯論的、討論的、爭論的、計較的、衡量的、分析的、綜合的,都叫議論心。這些都會因無我智慧的出現而消失,好比太陽一出來,朝露就被蒸發了。佛見人就說法,但不要認為他喜歡議論。佛的大弟子中有議論第一者,他是為了使大家對佛所說的法,理解得更透徹,是為了幫助別人而不是表現自我。因此直到今天,中國西藏的喇嘛對議論依然很重視,用議論達到消滅議論的目的,使講的人不會似是而非,聽話的人也容易進入主題。所以,已得般若的人,本身不需議論,若是為了他人,則仍然需要議論。

 

.智慧無痕

 

若不見般若,是則為被縛;

 

若人見般若,是亦名被縛。

 

若人見般若,是則得解脫;

 

若不見般若,是亦得解脫。

 

——大智度論卷十八.釋初品中般若波羅蜜

 

此兩偈是說,不論你以為已見到般若或者沒有見到般若,都是未得解脫,相反地也都是已得解脫。

 

這兩個偈子,乍看之下是彼此矛盾的。第一個偈子說,不論見不見到般若,都被煩惱束縛。因為未見般若的人,不知道有般若,也沒想要見到般若,因此 是在煩惱之中,另一種人已知有般若,並且在追求般若,這本身就是執著;或者他自認已得到般若,是一 個有智慧的人,這也是個笑話,因為般若是無我的,怎麼會把有了智慧當成我了呢?所以自認得到般若,也是束縛。

 

第二個偈子說,見到般若是得到解脫,相反地,不見般若也是得解脫。這是對智者或悟後的人說的。悟後的人即使告訴別人他見到般若,自己心中並不會執著般若。比如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已放下了自我中心,但他為了幫助他人,依舊處處說到「我是佛」、 「我是大覺者」、「我是世尊」、「我是法王」、「我度眾生」。這究竟是執著,還是解脫呢?這是為了證眾生起信心,所以告訴人他是佛,他已得解脫,藉此讓眾生知道,他是值得依靠的人,是能讓眾生得解脫的人,要跟他學習。這些「我」字,是為眾生而說的假名,不是為了凸顯佛的自我而說。

 

「若不見般若,是亦得解脫。」對於大徹大悟之後的人來說,般若也是因為眾生需要而立的假名,在他們悟者的心中並沒有任何痕迹叫作般若,這才是真正得解脫。倘若某人自己認為有智慧,自己認為已解脫,自己認為於眾人之中高人一等,這是固守著自我價值、自我成就的心象,乃是傲慢自大,不是解脫自在。

 

我常對修行已有一點心得的人說;不要執著悟境,不要等待開悟;如果真的開悟了,不要大驚小怪,逢人就顯示自己已經開悟。真正開悟的人。心中了無痕迹,如果有開悟的感覺和開悟的傲氣,那是證明你不是真悟,未得解脫。

 

世間有些人自稱他們是解脫者、大師、大禪師、或者自謂最高最究竟的自在者,很難講他們是否名符其實。如果是方便法,讓人起信,那沒有問題;如果驕慢自大,自認為解脫者,那決不是解脫。該如何判斷呢?但看他們在平常生活中是否有傲慢心?是不是和光同塵地平易近人?如果是在從事神化自我及個人崇拜的活動者,就可能是驕慢,而不是般若了。

 

.原來如此

 

諸法之實相,則是眾生相;

 

若取眾生相,則遠離實道。

 

——大智度論卷二十.釋初品中三三昧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

 

眾生相就是諸法的實相,二者沒有差別。但是此偈又說,如果執著眾生相,那就離開了真實的佛道。

 

這是般若的辯論法,也是《大智度論》的句法。首先說這個就是那個,然後說若取那個當成這個,就已離了這個。以此偈為例,不要執著莫須有的名相叫實相,但離開名相又如何知道實相呢?

 

實相是實際的、根本的形象、現象,原來就是這個樣。但真有實相這個東西嗎?從語言上、思想上講是有的。若從實相的本身來說,實相是無相,無相不離一切有的現象。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東西叫實相,可知世界一切現象都沒有離開實相。

 

佛學所講的空,永遠不會有被破壞,是最可靠的。什麼叫空?只有空中才能出現種種有的現象,但這些現象不斷遷流變化,因此,一切的有,也從未離開空的真實相。佛說不要以空洞的名詞或形而上的哲學理念,來錯認實相這個東西。

 

眾生相就是實相。眾生相是以人為主,但除了人之外,還有其他類別的眾生,眾生開悟,即見自性是空,自相也空,所以本來是空的實相就是眾生相。但你如果以煩惱的眾生相便以為等於已經體驗到了實相,那又是顛倒的看法了。眾生相只是實相的一部分。實相不離世間的任何現象,但不能把世間的任何現象當作全體的實相,因為它是一直在變化的幻象,豈是實相?

 

.沒有異端

 

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

 

隨諸眾生力,為之立異字。

 

——大智度論卷十八.釋初品中般若波羅蜜

 

此偈是說,般若智慧雖沒有二相,佛卻隨著對象及時地之不同,而以各種名稱來稱呼它,用不同的方式來介紹它。

 

「般若是一法」,更深一層來看,般若之中不僅沒有異端,也可以說,般若並無一法。但對一般人不能這麼講,否則佛就無話可說了。佛為了度眾生,還是要用種種名詞、語言、方式、技巧等,來讓不同的人接受到同一個來源的訊息,並為大家指出相同的方向,勉勵他們去努力。也就是說,發源於般若智慧,歸向於般若智慧。倒底有沒有般若這樣東西呢?未悟的人不知有,已悟的人不居有。

 

不過,此偈中的般若,是指佛的大覺智慧,人人心中皆有佛性,不論悟或未悟,人人心中也都有與佛相同的般若,只是未悟之時只見煩惱不見般若,悟了之後離去煩惱即是般若。悟後的人用般若智慧來自利利人,未悟的人,如金在礦不能自利也無法利人。般若的智慧,如燈照暗不照明,凡夫迷時不知有般若,無從用般若;智者悟後用時則有,不用則無,是隨眾生而有,『眾生無邊,所以從般若產生的佛法也是無邊。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說了四十九年的法,遇到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眾生,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但人和鬼所聽到的都是指向相同的目標,那便是開發眾生心中的般若智慧。用智慧的劍斬煩惱的賊。

 

《維摩詰經》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以一音一名一語,演說同一法,而眾生所理解的各自不同。《大智度論》這個偈子則說,佛只說一種般若法,但給他種種名,不同的人聽到之後的結果, 卻是相同的般若。可見佛法是從般若出發,最後又是回歸般若。正像水從海面升空為雲、為霧、為雹、為雪,化而為雨、為露,降而為霜、為冰,最後都成為水,入湖川、進江河,而回歸於海,水性未變而作用萬千。般若也是這樣,只有一味,為了因應種種人而有種種作用種種名稱。

 

世間也有許多的智者,能夠活學活用,不拘一格、不限一侷。遇高則高,遇低則低,當簡則簡,須繁則繁;見深則深,見淺即淺,不論大小方圓,總是恰到好處。不論是兼善天下,或者獨善其身,都能過得稱心如意。

 

.不喜不憂

 

若了知無我,有如是人者,

 

聞有法不喜,無法亦不憂。

 

——大智度論卷廿六.釋初品中十八不共法

 

一個人如果徹底明白了「無我」的道理,聽到說「有」,不會喜形於色,或聽說「無」,也不致憂愁恐慌。

 

如果已知無我的道理,即知「我」這樣東西,不過是由身、心、環境的三種因緣結合而成,我是暫時的假相,不是真實持久的存在。一旦達到這個境界,聽到有什麼可得,不會歡喜,聽到沒有什麼可得也不會憂愁。

 

法的另一種涵義,是佛所說的種種道理及修行的方法。如果已知無我,對於有沒有佛法,都不會有問題。此偈的「法」,是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也是任何一尊佛成佛之後所傳授的修行理論和修行方法。

 

台灣今日雖有不少佛教徒,但仍有很多人聽不到佛法,有的即使聽到佛法也聽不懂,有的聽到了卻加以拒斥,有的到民間神廟去求籤問卜而沒想過去寺院聽聞佛法,佛在世時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是指聞法的因緣不容易。聞法是向誰聞呢?最好是聽大善知識說法較可靠。聞法是聞真實法、聞究竟法、聞正知、正見、正信、正行的法。但對已得無我智慧的人而言,有法可聞或無法可聞都沒有關係,因為不論鳥鳴、蟲叫、風聲、水聲、紅花、綠樹,乃至一舉一動都是法,也都不是法。若把這些當成佛法,對他們來說,有沒有都一樣,若當成非佛法,對他們而言,執著這些沒什麼意義。但為了眾生需要,還是得說法。

 

.最高智慧

 

行者舍諸法,亦不依止慧,

 

亦無所分別,是為決定智。

 

——大智度論卷四五.釋富樓那品第十五

 

此偈是說,一個人若能不執著種種現象,也不執著智慧的追求,在他心目中,也不分別諸法的現象和智慧的功用,這種境界就是有了最高智慧的人。

 

行者是旨修行菩薩道的人,是以無我的智慧及平等的慈悲來自利利人。所謂「行者舍諸法」,這個人應該把世間的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都不掛在心上。甚至凡是以自我中心所見的種種現象,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及其互相的關係,都該放下來。這本身雖然就是智慧的功能,但在放下一切之後,連你有智慧這樣的觀念,都該放下來。《大智度論》不斷講智慧、講般若,似乎應該依靠智慧來幫助自己,或擁有智慧作為自己的歸依處,這是錯的。因為菩薩行者不應執取世間現象,也不可依賴執著出世間的般若智慧。

 

未大徹大悟之前,的確需要依靠種種形相,包括言語文字所介紹的正知、正見、正信、正行的道理和方法來幫助我們,也就是用這些設施作為工具,讓我們來體會自在解脫的智慧,同時又用智慧來幫助我們如法修行。一旦徹悟之後,就不用再依賴智慧了。若把所得的智慧力當成本錢、靠山,就會變成狂傲、驕慢,那就等於沒有智慧。

 

「亦無所分別」是說徹悟之後的人不再需要把入世與出世、智慧與煩惱、眾生與佛、有與無、善與惡、多與少、美與丑等看作不同的事象,那才是清凈無染的智慧,也就是最高的智慧。

 

普通人能如此嗎?很難!但若能理解《大智度論》這個偈子,就能幫助我們減少很多煩惱。當面對取捨之間、權衡之際的兩難情況,不妨用這樣態度來作判斷,一定有些用處。

 

.永不疲倦

 

不寐夜長,疲倦道長,

 

愚生死長,莫知正法。

 

——大智度論卷卅三.釋初品中到彼岸等

 

失眠時覺得長夜漫漫,疲倦時覺得路途遙遠,而愚痴的人生死無盡,是因為不明正法。

 

這四句話以夜長、路長來比喻愚昧的人,走在生死的道路上也是很長。夢多的時候、失眠的時候、有病痛、有心事的時候,輾轉反側,還見不到天亮。走遠路的時候,越走越疲倦,舉步維艱,拖著一具笨重的死屍,似乎永遠走不到盡頭。夜長、路長大家都體驗過,但很少人知道,生與死的道路也很長。

 

人的生命過程,佛經中形容為生死苦海,或比喻成漫漫長夜,惡夢連床。生死之中雖也有歡笑,但苦難的時候居多。不論有錢沒錢,不論有勢無勢,一樣有苦有難,卻還不知道苦難是來自各人的內心,這是愚痴。愚痴是指不知道出離生死的範圍,也想不到要改變內心的方向,於是無可奈何地繼續不斷地受苦受難下去。

 

其實,有很多很好的路可以免於生死的苦難,關鍵在於能不能知道正知、正見、正行的人生方向;有沒有明了因果、因緣的人生原理,是不是有了智慧、慈悲的人生修養。知道因果的人一定不會逃避現實,知道因緣的人一定會用努力來促成現實的轉機,有慈悲的人一定會以心平氣和的關懷心包容他人,尊重他人。有智慧的人一定會照顧自己,不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隨著魔鬼的音符起舞。這樣的人,便是知道正法,便不致將人生的過程,視為失眠狀態的長夜漫漫,不會對於人生的經歷,當做疲倦的長途跋涉,也不會永遠沉緬於生死的苦海。他應該是不會疲倦,而是樂觀、積極、健康、愉快的人了。

第二篇 真人無垢

 

.七佛通誡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法句經.述佛品

 

這個偈子相當通俗。唐朝鳥窠道林禪師說它「三歲兒童皆道得」,可惜八十歲的老翁也做不到。實際上這四句話在很多經典中皆可看到,乃是有名的「過去七佛通誡偈」,這是過去的七位佛用來教誡弟子們的話,亦可說這四句話已涵蓋全部佛法的精義。

 

「諸惡莫作」是消極的持戒;「諸善奉行」是積極的持戒,「自凈其意」是定慧並重、定慧雙修,「是諸佛教」,是說一切諸佛都用以上三句話來教導弟子。某些譯本把「諸善奉行」譯成「眾善奉行」,意思是相通的。

 

有人批評「諸惡莫作,諸善奉行」是天方夜譚,即使是聖賢也不可能一點過失也沒有,而善行無邊無數,怎麼可能做得完?也有人批評「自凈其意」是脫離現實的夢想,因為人心充滿七情六慾、惡念,不善與生俱來,連嬰兒也不能免。所以有人懷疑這三句話有問題,其實這是勸勉我們學著去做,做一點算一點,「諸惡莫作」,不論什麼惡,都不要做。有人認為大惡不做,小惡無妨,然而大惡是從小惡擴大養成的。

 

此外,若不以小惡為惡,會逐漸失去警覺和反省心,對大惡也就不以為意了。如果知道小惡是什麼,更會知道什麼是大惡。能夠不作盡量不作,能夠少作盡量少作。

 

「眾善奉行」,道理亦同,善不論大小,凡在手邊、在面前,需要做而能夠做的,即應隨喜、隨分、隨力、隨時去做。但好事也分層次:沒飯吃的人馬上給他飯吃,這是一般的好事,較高的好事是使他經常有飯吃,以後永遠有飯吃,最高的好事,則不但使其物質生活沒有問題,而且提升其精神生活,有智慧、有慈悲,凈化自己凈化社會。

 

「自凈其意」更難,但不是做不到,要隨時隨地覺察自己的心念是在什麼狀態下。如果出現煩惱,要用觀念及方法來幫助。在信仰的立足點上,當然有佛菩薩來幫我們,在心理轉移的功能上,也有化解煩惱的作用。然在理性的疏導方面,可以使心靈漸漸明凈,貪瞋邪見之火漸漸消滅,便是無私無我的偉大人格顯現。

 

.知不如行

 

雖多誦經,不解何益;

 

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法句經.述千品

 

這個偈子提醒我們,誦經不如解義,了解經義,又不如塌實地奉行;實踐經義,哪怕只有一句,就可以得道。

 

此偈訓勉我們不要貪多誦經功德,而要明了經義,才有實益。誦經不在卷數多寡,而在如法實踐。《六祖壇經》中有一位法達和尚,曾誦三千部《法華經》,自認功德很大,來禮六祖,頭不至地,六祖見其

 

高慢,便告訴他:「縱然誦經萬部,解其經意,亦不為勝。」可見誦經而解經義固然重要,但了解經義而照著去體驗,則最為重要。佛經不僅是讓我們誦的,更是讓我們用的。

 

這個偈子是不是告訴我們不要誦經?不是。經可以多誦,但亦務須了解其義理。即使經典不易全部了解,但多誦之後若有人指點一下,整部經就可能豁然貫通,這僅算是解悟,仍需如法修行,使得理論與生活相契相印,體會更深一層,才是證悟「得道」。

 

這四句話對一般人也有用處。世間的學問太多,如果什麼書都看,博雜而不精,只能拿來聊天而不能實用。知識學問及技術,貴能專精,再參考其他直接相關及間接相關的學問,便可以把心胸擴大,眼光放遠,才是最好的讀書態度。

 

.有大方向

 

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

 

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

 

——法華經.方便品

 

此偈是說,小乘的聲聞跟大乘的菩薩一樣,聽到佛所說的法,甚至只要聽到一個偈子,都一定可以成佛。

 

佛法雖分小乘和大乘,目的都是大乘,就像學校有小學、中學、大學,大學生是從小學中學升上來的一樣。其實問題不在於小乘的聲聞,願不願意成佛,重點是《法華經》所說的,都是成佛的大法,不論聲聞或菩薩,只要有緣有心聽到《法華經》的,就必定可以成佛。就像是一個學生,不論他願不願做醫生,只要他有緣有心接受子醫師的教育訓練,就有做醫師的資格。

 

「聲聞」的意思是聽到佛說法而開悟解脫的人,佛經中有小乘聲聞,是自了漢、是出世者,他們獨善其身,他們得解脫後,不再受生死煩惱所苦,進入涅槃之後,不願再來世間廣度眾生。也有大乘聲聞,那就是自在的菩薩,意思是「覺有情」,他們在聽聞佛法之後,就能自覺覺他,自利利人,自己悟道解脫之後,希望其他眾生也能悟道解脫,自己修行成佛的方法,也幫助其他眾生修行成佛的方法,自己脫離煩惱的苦海,也協助其他眾生脫離煩惱的苦海。

 

聽了《法華經》的一個偈子,就會種下成佛的遠因。菩薩根性的人,本來就已發了成佛的大願。成佛是果,菩薩的自利利人,是成佛的因。至於小乘的聲聞,本來只想早日解脫,無意要成佛,一聽《法華經》,便發成佛的心,就要修菩薩行了。

 

因為《法華經》除了肯定發了菩薩心的人,菩薩不斷地來往世間,廣度眾生,也肯定小乘根性的人聽了成佛之法,也會轉小乘為大乘。所以《法華經》比喻先得解脫的小乘人就好像在中途站休息一下,這時再告訴他們,大乘的菩薩道,才是悲智雙運的大路,讓他們繼續往前行,菩薩道的終極站,便是圓滿的佛。

 

我人立身處世,也當如此,不要因為天資不好,基礎不夠,便自我菲薄,而自暴自棄。不可沒有大志願大方向,寧可先從小處著手近處著力,堅定大方向,站穩立足站,步步邁向大方向,雖不能立即到達,總是有一個大目標,遙遙在望。

 

.步步成功

 

諸佛滅度後,若人善軟心;

 

如是諸眾生,皆已成佛道。

 

——法華經.方便品

 

從字面看來,諸佛滅度後,具有善軟心的人,皆已成佛道,這是什麼緣故呢?

 

當佛住世時,親自聽到佛說法的人將來一定可以成佛,這是法華經所做的肯定,但是佛的肉身也會死亡,稱為滅度,怎麼辦?所謂「滅度」是佛住世度眾生的時間已圓滿結束,佛的精神、佛的心,便進入了涅槃,進入了不生不滅的不動境界。釋迦牟尼佛在將要進入滅度之前,預先告訴後來的眾生,不要擔憂,不要失望,不要沒信心。佛涅槃之後,他的色身雖已不在世間,只要他的遺教留於世間,即是法身仍在世間,只要用佛法如法修行,等於親自見佛住世。這是安慰並鼓勵佛滅度之後的眾生,還是要依照佛法修行。這是說,人類需要的是聖人的思想學問,聖人是否常住世間,不是最重要的,只要聖人之學尚在世間,等於親聆聖人的教誨,那才是最實際的。

 

「善軟心」的「善」字,是慈悲,也是智慧的意思,以無我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關懷眾生,便是菩薩的善心。「軟」是柔軟柔順,是菩薩以隨順眾生之根性,需大則大,需小則小,恰如其分地給予不同的教化。柔能克剛,眾生多是剛強難化的,有傲慢心、瞋恨心、嫉妒心、懷疑心等等;佛以善軟的智慧和慈悲來適應眾生、調伏眾生,攝受、感化他們。

 

眾生學佛能使自己的心善,使自己的心軟,這便是成就佛道的方法,將來一定能成佛。「皆已成佛道」不是成佛之路已全部完成的意思,而是多少完成了一部分。走出第一步叫成佛,走完最後一步也叫成佛。成佛不是一步即成或一下即成,而是每一步都是成佛的功德。如果我有這個信心,念念都能成就佛道,隨時隨地皆能成就佛道,只要有與佛的悲智相應的行為,就是做了成就佛道的功德!

 

這四句話是鼓勵我們要有信心,也可以用於一般人。很多人希望成功,害怕失敗,其實一生中,只有成功沒有失敗的人,根本不曾有過,多數人是失敗的時間多,成功的機會少;但若記取教訓,不斷重新出發,每次的失敗,也就是成功的過程。經驗本身就是成功的條件,人格成長、品格提升,豈不是成功?不一定要財富增長、名位攀升才是成功。做事做不成,做人也成啊!因此,也可以說,一旦有心於成功,就已跨出了成功之道的第一步,然後是步步成功,時時成功了。

 

.真人無垢

 

不怒如地,不動如山;

 

真人無垢,生死世絕。

 

——法句經.羅漢品

 

這偈子中的「真人」,能夠「不怒」、「不動」,也無生死之憂,乃跟中國道家所說的真人,不太一樣。道家的真人是修真得道之人,「得天地之道」者謂真人,長生不老、羽化登仙者稱為真人,這是道家理想中的仙人,故關尹、老子、陶弘景、呂純陽等道家人物,均稱為真人。此處佛經中所講的真人是指沒有煩惱,解脫自在,不受困擾,不為人我、是非、得失、利害、成敗、好壞等等所影響而生喜怒哀樂等情緒者;小乘的阿羅漢,大乘的佛,禪宗的大悟之人,能不貪生不畏,死,不戀生死,不厭生死者,名為真人。

 

世人最難處理和最難接受的是生死大事,面對生死存亡,很難不貪生怕死。但對於到達解脫程度的人而言,死亡和生存是同樣的,原因有二:

 

第一,從信仰而明了生與死只是一線之隔,從過去世的死亡,產生現在生的出生,有了現在的生命,必定會帶來最終的死亡。一個階段的生死現象,是無盡時間中的一個小點,死亡不代表什麼都沒有了,死後尚有另一生死的段落在等待。因此,死亡並不可怕,如果自知生平付出的比接受的多,來生的景況必定勝於今生。

 

第二,從修行的功夫來看,若能修到威脅利誘不動於心的程度,便能解脫生死。心緒不動不搖,如山如地那般穩定,不受煩惱的感染,即是無垢的真人。

 

佛的智慧告訴我們,肉體的生命,是由地、水、火、風的四大組成,一旦四大分散,人的身體便會破壞、消失。一切的是非得失,如雲如煙,如幻如化,有什麼好計較的?若能體會生命的真諦,也就能夠不為生死問題而煩心了。

 

一般人當然不易做到,但也不妨學習如「地」的精神,念頭一轉,怒氣即消:也不妨學習如「山」的精神,念頭一轉,躁心便歇。縱然不能做到「生死世絕」的自在解脫,總也能面對生死、接受死亡的事實了。

 

.轉苦為樂

 

薄德少福人,眾苦所逼迫,

 

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

 

——法華經.方便品

 

這是說,薄德少福的人有很多苦惱,他們所持的邪見,多得像是密林,有的執「有」,有的執「無」,這些邪見,都可能導致許多的煩惱和痛苦。

 

有福有德的人,可在任何情況下,能屈能伸,左、右逢源,無比自在。知見不正確的人,有的認為世間是實的、永恆的,有的認為世間一切都是累贅,死前是暫時的有,死亡之後和未出生之前,什麼也沒有。執著有和執著無的兩種觀念都有問題。

 

執有的人不顧一切,拚命追求,以致妨礙別人,損害自己,而且他們只願意擁有,而不願意把自己的所有利益他人。擁有財產、名位、權力、沒有什麼不好,正可以用來造福人群、莊嚴眾生。如果環境不佳、條件太差,那也沒關係,古之賢者,在物質那麼欠缺的環境下,都能存活,尚能設法助人,我們豈會不如古人不及古人?因此不要以物質享受的多少而感到或苦或樂,否則即使擁有全世界,仍是薄德少福的人。

 

執空的人玩世不恭,以致不盡義務,不負責任,只知消耗社會共同的資源。他們沒有因果觀念,生活方式看起來滿有個性,但在其內心充滿苦悶和掙扎,缺乏安定感和安全感。所以為眾苦逼迫,而顯出薄德少福的形象。

 

在平常生活中不妨養成「能有,很好,投有,也沒關係」的想法,便能轉苦為樂,便會比較自在。

 

.念念成功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

 

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法華經.方便品

 

這個偈子說,如果有人,心念散亂,到了寺院里,以恭敬心,稱念佛的聖號,便已成就佛道。果真有這麼大的作用嗎?

 

這是因為只要有一個念頭是跟成佛的條件相應,便是成就了佛道;從第一步踏出開始,一直到成佛為止,步步都是成佛。這個偈子很有名,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也非常深遠。

 

《阿彌陀經》告訴我們說:念佛念到一心不亂,臨終之時,佛來接引。這使很多人聽了會氣餒,因為那不是平常人容易做到的功夫,健康時都做不到,何況於臨死的時候能做到呢?但這不是問題,凈土法門是教我們不要三心二意,不要臨事慌亂,平時認定方向,堅定信心,保持願心,臨終時,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可往生西方佛國凈土。此偈也是這麼說的,雖以散亂心進入寺院塔廟,只要信心堅固,願心不移,恭敬念佛,乃至僅僅一句稱佛名號,皆已保證成佛。

 

我們平常的心,都在散亂之中,只有專心讀書、專心享樂、專心迴避危險時,心念才是集中的。何況,人的心念不可能一集中就永遠集中,否則身心都會疲累,需要放鬆;一放鬆心念就放鬆了。散亂有妄想心也有煩惱心,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想到去寺院贊佛禮佛,可見已有信心,也有願心,只要信願具足,無論要做什麼事,都會有願必成,有信則立,敬業則意誠.心誠則事舉。「南無佛」即是恭敬禮佛的意思,既有恭敬禮佛的信心和願心,便是種下了大菩提的種因,將來一定會得大菩提果,也就是成佛;這個大菩提因現在即使尚未發芽、尚未結果,但已有了發芽結果的成佛之因。

 

任何事的原動力,都是出於人心的取捨及向背,只要有心,雖僅一念,也必有其影響的功能。如能善用自己的心念,則念念趨向成功;若不能善用自己的心念,則念念都會為自己製造出困擾的環境和痛苦的命運。

 

.緣起成佛

 

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

 

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

 

——法華經.方便品

 

因為諸佛的福德與智慧已經具足,知道一切現象皆無不變的自性,故也明白眾生心中的成佛種子,是從因緣而產生,只要因緣具備,每一個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所以佛說唯一的佛乘。

 

這個偈子的重點在「緣起」二字。緣起的意思是沒有一樣東西的完成是憑空而起的,一定有其原因,而且必然是由許多因素的相加相聚而成,稱為因緣和合,由於聚散無常,所以也稱為緣起緣滅。

 

緣起觀念是佛教的最大特色,不論是人生及宇宙,都是從緣起,從緣滅,沒有絕對的創造者,也沒有權威的支配者,既非一元論,也非二元及多元論,乃是眾緣聚散的因緣論,又稱為緣起論。

 

此項緣起論認為,不論聖人或凡夫、有形或無形、精神或物質,皆由於眾多因緣的相聚而起,離散而滅,故說「佛種從緣起」,沒有定性不變的眾生,只要促成其成佛的因緣夠了,眾生即能成佛。諸佛最初也是眾生,因發現佛法、廣度眾生而成了佛。

 

在這邁向成佛之道的過程中,福德與智慧逐漸增長,最後能以平等的慈悲和無我的智慧照顧一切眾生,此時智慧與福德皆已圓滿,稱為「兩足尊」,亦即福足慧足的意思,一切的佛都是這樣成就的。

 

佛之所以成佛,除了福德圓滿,也是智慧圓滿,以佛的智慧,發現諸法的一切現象,自性即是無常,沒有不變不壞的自性,即名為空,就用發現空性的智慧,離煩惱而度眾生,因為法無自性,也無定法,佛說法都是隨機隨緣而說的方便法。而且,從佛的立場來說,眾生是自度的,不是佛度的,否則應該能於一時之間一網撈盡所有的眾生才對,事實上,由於因緣尚未具備,很多眾生,並未得度。所以眾生是因本身的福德因緣而自度。因緣好,則容易脫離罪惡而修行佛法;因緣差,就在煩惱、罪惡之中,接觸不到佛法。但是,因緣不可思議,今天無緣接受佛法,並不表示明天也無緣接受佛法,只要因緣改變,他們就會改變,所以叫「諸法常無性」。若能接受緣起的觀念,你就永遠不會對任何事物失望。已有的因緣要增長它,未熟的因緣要成熟它,未有的因緣要開創它:好的因緣要使它更好,壞的因緣要使它變好。盡心儘力,能做多少就算多少。

 

佛法雖有聲聞、緣覺、佛的三乘,但最終目的是唯一的大乘。只要努力沒有永遠是小乘的人,也沒有永遠做凡夫的人。只要因緣成熟,就能接受大乘,最後得以成佛。

 

欲語說「將相本無種」,出將入相,乃至歷朝開國之君,往往都是出身寒門草莽,今日的各界菁英,往往也非出於豪門大姓,而是來自升斗小民。請不要迷信「朝中無人莫做官」的論調,今日的權貴朝臣,往往也是昔年的吳下阿蒙。不論主動或被動,只要努力於緣起,人人都有成功的潛能。

 

.差別平等

 

佛平等說,如一味雨,

 

隨眾生性,所受不同。

 

——法華經.藥草喻品

 

佛陀說法,視一切眾生平等無差別,就像下雨,一味平等遍布大地,但隨著眾生根性有別,所感受到的法益也各不同。

 

佛陀說法,都是為要我們眾生,發起大菩提心和大悲願心,所以佛陀平等普度一切眾生,平等普結一切善緣、平等普示一切佛法。但是真的平等嗎?站在佛的立場,是平等的,站在眾生的立場而言,聽法的大眾,是有等級差別的,各有各的福德因緣,所得的利益也各不相同。

 

《法華經》中有個比喻:天降大雨平等普潤大地之時,地面的植物則有大小不同。大的樹木所接受的滋潤面和吸收量都比較大,小的草木因本身器量小,承受面和吸收量都不及大樹。這也可用太陽來比喻,陽光從不選擇要照射何處,但有雲有霧的地方,見到的陽光就不徹底。

 

因此,佛雖平等說法,眾生所受利益卻各不相同。佛願度一切眾生,而眾生當中,有人早得度,有人晚得度,有人只學到小乘法,無法學到菩薩的大乘法;有人聽了佛法學到做人的標準法,沒有學到解脫煩惱的離苦法,有人聽到的是升天法,沒有得到入世而不戀世的成佛法。

 

世上也有雷同的事,例如同一個老師所教出來的學生,有的獲大成就,有的就是不行,這應該不是老師偏心,多半是學生本身的問題。同一父母所生的孩子們,也有智愚賢不肖的差別。世上不平等的事實有很多,好像是在於環境、在於制度、在於他人的不公平,其實各人自身的條件不具全,例如先天不足,後天失衡,才足主要的原因。

 

.超越兩邊

 

我雖說涅磐,是亦非真滅;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法華經.方便品

 

佛陀雖然講說涅槃寂滅之法,但也不等於是什麼都沒有,因為一切現象本來就未離開涅槃的寂滅相。這個偈子,把不動的真實相與一切現象的虛幻相,不即不離、不一不異的本質,一語道破了。

 

此偈糾正了一般人對大乘佛教所說「寂滅」的錯誤看法,也糾正了小乘佛教對「涅槃」在認知上的偏差。

 

涅槃並不等於消失、毀滅或什麼也沒有。涅槃是不動、寂靜的意思。什麼不動?一切現象的共同性,即是暫時有而畢竟無的空性,即是一切現象的自性皆無,無即不會變動,不增不減,不垢不凈,不生不滅,若能體驗此自性,便是無我的智慧現前。從煩惱凡夫的角度談論涅槃,理解涅槃,它是無垢凈無生滅的,若有垢凈生滅之分,便不是涅槃,所以涅槃是「真滅」。若從悟後的智者來談論涅槃,是離開垢凈、生滅、增減等一切兩邊的執著,亦即超越於世人所認知的範圍來看世間現象,所以涅槃不是真的消滅。

 

「諸法從本來」的「法」字,有二義:(一)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道理和修行的方法,(二)一切物質現象及精神現象。一切符號,一切表現,合起來叫做「諸法」。「從本」的「本」字,是指由無幻有、由幻歸無的空性,即是一切法的自性,原來就是不動不變的,空的本身沒有生滅、增減、垢凈等一切兩邊的問題。生死與涅槃,煩惱與菩提,清凈與不清凈等,都是人為的分別認知。

 

例如人的善惡標準,是從動作行為對自我中心的立場所表現出來;善與不善是出於每一個自我對行為結果的判斷,與客觀的行為本身無關。例如老虎吃人,對人而言是可惡的行為,對虎而言只是求生的本能,無所謂善惡。又比如用刀,善抑不善?醫生用手術刀是救人,土匪用兇刀是殺人。因此用刀的行為本身沒有善惡,加上各人自我立場的價值判斷才有善或不善的區別。

 

「寂滅相」即是一切現象的本來相,便是空相,不能說沒有,但毋需執著其或有或無。如果說,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沒有涅槃,圓寂後才進入涅槃,是錯的。涅槃的寂滅相既不離現實的一切現象,當然是本來就有,一直都有,不過是在佛陀成道之後才發現世間現象,本來就是涅槃。也可以說,如果當你體悟到絕對的、超越的智慧之時,你的觀察力和判斷力,一切都與涅槃相契相應。不是死亡之後什麼都沒有才叫涅槃,也不是永遠離開世間才叫寂滅。

 

.第一義諦

 

說諸行處,名世界法;

 

說不行處,名第一義。

 

——大智度輪卷一.緣起論

 

這個偈子是說,心中有牽掛,便屬凡夫世界,心中無牽掛,便見超越境界。「世界法」亦稱世間法,世上凡事凡物,都有它們的界限,故名世界,世是時間過程,間是空間位置,故名世間。由此可知,人有生命過程,也有生活的範圍,所以活在「世間」。如果我們的心理體驗,只限於現象界,行為價值,亦局限於現象界,也是在世間,沒有出世間。

 

「說諸行處」的「行,,字,主要是指我們的心理行為,由於外界環境的刺激而使心理產生貪、嗔、痴、慢、疑、不正見等六種困擾,稱為六種根本煩惱。如果心不受環境影響,也就不致產生這六種心理活動,便得解脫,這時叫做「心行處滅」,這兒形容為「不行處」,也叫做第一義諦。此時的煩惱分別相,自我中心的執著相,便不起作用了。

 

第一義諦的不動相,相對於第二義諦的虛妄,一旦洞明第一義諦,一切現象都是那般的完美現成、無理可述、無心可動、無物可障礙自己的心了。第一義之中沒有煩惱分別的執著,卻有無私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慈悲心類似同情心,而不等於同情心,同情心是有特定對象,也有特定的時段,慈悲則是平等視一切眾生,永遠關懷一切眾生,依眾生的差別需求,以無私的智慧作反應,給予適時適切的幫助。第二義又名為世俗諦,是以自我中心出發,來看世間事,先有自我的價值判斷,次有自我所執著的模式,所以是主觀的,亦即《金剛經》所說的「有所住」心,這時所見的世界,就是能夠引起煩惱痛苦的世間法。

 

要達到第一義,很不容易,一般人能從理論知道『有這種境界,也算不錯了,雖然不能真懂,也不能真的做到,但不妨揣摩一下這個偈子。每當心裡混亂困擾之時,告訴自己:不要接受環境的擺布,不要接受煩惱的作弄,對人要存慈悲心,對事要有智慧心,如此一來,也就不致於那般的痛苦和煩惱了。

 

.種福有福

 

世間人心動,愛著福果報,

 

而不好福因,求有不求滅。

 

——大智度論卷一.緣起論

 

一般愚人只希望得豆得瓜,而不想去種豆種瓜,只想要享福而不願去種福。《大智度論》這個偈子把眾生的愚味顛倒,很明確地點了出來。

 

「世間人心動」,為什麼動呢?因為有貪愛幸福的果報,卻不喜好努力去培養幸福的原因。一般人都希望多福報、少災難,所以人心就像猴子,整天處心積慮動腦筋,看看有哪些幸福的機會之門,正在等待著他們進去盡情地享受,也像母雞帶小雞,一天到晚在地上東啄一嘴、西啄一嘴,找找看有哪些美食,正在等待著它們去享用,它們終日忙著找可吃的東西,似乎永遠沒吃飽的時候。是不是真有那麼多的機會,是不是真有那麼多東西可吃?當然沒有。明知機會不多,還是不能死心,這樣子雖然給人希望,也使人心變得不能安定。

 

人與一般動物不同,例如老鼠,不種五穀,可以偷吃五穀,例如野兔,不種菜可以偷菜吃,但它們不知道那是不道德的行為。人類求生存,必須付出努力生產的代價,如果不事生產而坐享其成,便為社會所不容,亦被識者所不齒。要是大家只受福報而不種福因,福從何來?因此,「人心動」只要動得正確,便是智慧的奉獻,動得不正確,便是投機取巧走歪路的邪念妄想了。

 

這四句話的前三句,是告訴我們,人心輕躁浮動,因果顛倒,則是製造苦惱的根源:人心謀定而動,但顧努力耕耘不問收穫多少,乃至只顧種福而未求享福,才是最有福,最享福的人。第四句「求有不求滅」,是說人人希望擁有福報,希望福報增長,誰都不希望福報減損、福報消失。這便是患得患失的心態,也是煩惱痛苦的原因。事實上,世事皆無常,有了福報而擔心沒有保障,無異自尋煩惱。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永遠可靠的,連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心,都不是永遠可靠的,豈能要求以身外之物來保障自己?

 

事實告訴我們:種瓜可能得瓜,也不一定得瓜,不種瓜而得到了瓜,一定是借來的、偷來的、或者是搶來的,借的必須還本付息,偷搶的必須遭受犯罪的懲罰,都不是好玩的事。有的必然歸之於沒有,沒有了還可以努力來促成其有,能知如此,必定有福。

 

.平等不二

 

道及淫怒痴,是一法平等;

 

若人聞怖畏;去佛道甚遠。

 

——大智度論卷六.釋初品中十喻

 

在一般人的想法中,正道和淫怒痴,是截然不同的東西,但此偈卻說它們是平等的,這是什麼道理呢?又為什麼說聽了這句話而心生恐懼的人,距佛道很遠呢?

 

在沒有學佛、不知佛法的人心中,七情六慾、喜怒哀樂都很清晰鮮明。但許多人也知道,大貪大瞋不是好事,所以需要修身養性。有修養的人能控制情緒,而且能調整情緒。否則不僅對身體不好,也是對自我的懲罰。

 

淫怒痴就是貪瞋痴,名為三毒,是煩惱之中力量最強,而且是最難斷除的三種心魔。淫是過分的貪求,怒是瞋恨,痴是不信因果、不知因緣、沒有正見。

 

「道」是持戒、修定、得智慧的方法,修道的人通常是運用戒定慧的三無漏學,來對治消融淫怒痴的三種心毒。在一般人看來,道與非道相對,就像智慧與煩惱是對立的一樣,二者截然不同。然就佛、菩薩等已解脫的人而言,淫怒痴與戒定慧是平等的,因為已經沒有淫怒痴,所以也用不到戒定慧了。這個思想,在禪宗的《六祖壇經》有「煩惱即菩提」的名句。又在《維摩詰經》<不二法門品)講得很清楚。例如善與不善不二,罪與福不二,正與邪不二等,因為已得解脫的人,心中已沒有對立的事物存在,沒有道和非道等的兩種極端。如果認為有道,就有非道的一面。如果認為有智慧,也就還有煩惱。世上若無邪惡,則一切的道德觀念也就用不到了,世上若無煩惱,則用來除煩惱的智慧,也就不必要了。

 

佛道是平等的、解脫的,沒有對立的現象、感受、經驗,是真正的大自在、大自由。一般人如果發生不愉快或不幸的事,能把它當成平常事來看是相當難的,不過我們必須練習著以平常心來待人處世。平常心亦即平等心,不僅煩惱與智慧平等,凡是偏執一端的,均宜知道平等不二,才能不起對立的衝突。

 

.脫離魔網

 

有念墮魔網,無念則得出;

 

心動故非道,不動是法印。

 

——大智度論捲入.釋初品中放光之餘

 

起心動念是一般人在一天當中,幾乎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的事,這個偈子則說,一有念頭就墮入魔網,無念則不被魔網束縛。這對一般人而言,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不過要看如何來解釋有念與無念的意思了。

 

首先要了解「魔」是什麼?魔境擾亂我們的心,使我們自惱惱人。只要有煩惱的念頭生起,便是內心有了魔動,就跟外來的魔境相應,這是物以類聚,常人說心中無鬼,心外的鬼就奈何你不得,心有弱點,外魔便趁虛而入。所以,沒有心魔不會惹魔,此乃邪不敵正,如果心中有邪念,外魔很容易來利用你而做為工具。所謂外魔,也是因為你自己不能把守,受到外境的干擾,如果你能借力使力,、也可將干擾轉為訓練,就不是魔了。

 

可見念頭的有正有邪,心外便有佛有魔,不能說所有的念都會墮入魔網,有正念才能脫離邪念。正念的心念是與智慧與慈悲相應,是與持戒及禪定相應,由正念的過程更進一步,便是無念,無念不等於沒有心理活動,只是不與自私的貪瞋等煩惱心相應,便是無念。一旦提起正念,魔陣雖強,也奈你莫何。一旦無私的智慧現前,煩惱平息,心中清凈,正念也不需要了,即是無念,便也脫離了魔網的範圍。普通人先從正念的功夫著手,哪怕短到僅僅一念保持不受環境干擾,也便是正念。無念雖不容易,總是可以略微體會。

 

在正念之時,外魔已奈何你不得,到了無念的境界,魔根本找不到你了,因為無心可找、無念可著,完全解脫自在。這叫「無念則得出」。邪念、正念都沒有了,才真正出離魔網、離開魔境。

 

「心動故非道」,是說心有念,便是心動,心無念即不動,倘若有念,不論邪念正念,均為妄念,都不是無私的智慧,所以跟解脫道及菩提道不相應。「不動是法印」,所謂法印是指「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三句話,稱為三法印,合乎這三語原則的道理,便是正確的佛法,否則便不算佛法。運用在此處,則是說如果心有妄念,心是動的,那一定沒有體驗到真正的佛法。如果心不動了,你可以體驗到正確而究竟的佛法,佛法也可以證明你已經驗到了無私的智慧。

 

一般人也可以用到這四句話,在危險驚恐的環境中,至少可使心安靜一點,脫險的機會大一些。平常在心理上也較為健康、客觀,不會動不動就情緒失控。縱然無法永遠擺脫魔網的干擾,至少不會經常被籠罩在魔網中頭頭亂轉。

 

此所謂魔,是指內心的邪念,是指助長你邪念生、邪念動,煩惱生、煩惱動的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若對正念者而言,那就不是魔,而是助長你修道得道的因緣。

 

.生活規範

 

大惡病中,戒為良藥;

 

大恐怖中,戒為守護。

 

——大智度論卷十三.釋初品中屍羅波羅蜜

 

戒是生活的規範,故在很多經典中,都可以發現對「戒」的強調和重視。因此,這個偈子說,生了大惡的疾病,戒是良藥;在大恐怖發生時,戒可以保護你。

 

戒律未必是教條的約束,所以並不可怕。戒是勉勵我們當做則做,不當做則不得做。它的精神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大惡病的「病」不一定是生理或心理的病,殺人、竊盜、邪淫、妄語等大惡事本身就是病。身為佛教徒,就該凈化自己的身心,同時凈化眾生的身心,達到自利利他、救人濟世的目的。如果不這樣做,就是害了病。生理不健康的人,明知不該做的事也會去做,明知不該說的話也會說,不該想的念頭也會想。如果受了戒,就像吃了葯一樣,受戒時的決心能使尚未作惡的人不會作惡,已經作惡的人改過遷善,受戒與宣誓相同,就職、入黨、入籍、結婚等的宣誓,便是志願遵守共同的生活規範。

 

受戒是對良心宣誓,對戒師宣誓,對佛菩薩宣誓。在隆重的受戒儀式之後,心向會轉變。好比原來需要天天吸毒的人,被送往煙毒勒戒的醫院:毒品的來源沒有了,想吸食的時候也會提醒自己不應該。所以說戒是惡病的良藥。

 

「大恐怖中,戒為守護」。最大的恐怖是死亡,其次是受傷害,再其次是被人冤枉、誹謗、欺負。換個角度看,做惡事的人老是恐懼被人發現,怕受報復或遭法律制裁,一生都在恐怖之中。如果能受戒,過去已犯的錯誤會直下承當,該受的果報會心甘情願地勇於接受,此外可用持戒的功德來將功贖罪。過去因瞋怨而罵人,現在因持戒而讚歎人,過去因貪慾而偷盜,現在因持戒而作大布施,過去因愚昧而傷害人,現在因慈悲而多做救生護生的工作。這是積極的持戒。由於現在行善持戒,惡報也許不會發生,即使發生了也能坦然地面對。因此,有大恐怖的話,受戒持戒最有用。

 

.瞋為毒根

 

殺瞋心安穩,殺瞋心不悔;

 

瞋為毒之根,瞋滅一切善。

 

——大智度論卷十四.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

 

此偈是說,滅掉了瞋恨,心中就得平安,滅掉了瞋恨,就不再後悔,瞋恨是煩惱毒的根源,所謂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許多人由於喜怒無常,常發脾氣而害人害己;辛苦了一輩子的成績,很可能只因說了一句狠話而前功盡棄。

 

凡夫的煩惱心有三種,貪慾、瞋恨、愚痴,這三種煩惱心當中,以瞋心表現最明顯。貪心往往可以隱藏,不易讓人發現,可是只要心中有瞋有怨有恨,很快就從面色、言辭、行動上表現出來,修行人要得心安穩安定,感到喜悅安樂,一定要把瞋心除掉。有些人沒有表現貪慾,但瞋心很重,他不求名位、利祿、權勢,也不想追求男色、女色,但對很多事情、很多人都看不順眼。既然對任何事都怨忿不平,對任何人都采對立的心態,心中豈能安定?

 

瞋心滅除後就不會有後悔的心,「悔」也是懺悔、悔過。佛經中說「一念無明起,火燒功德林。」無明是煩惱心的潛在力量,有了瞋心,會無緣無故地動怒,用語言、動作或其他方法傷人,後悔的事就來了,這時就要懺悔。

 

貪瞋痴稱為三毒,其中以瞋心的毒最大。因為貪心使自己煩惱重,卻不一定傷人,但瞋心一定會自傷傷人、自害害人,是雙重的罪惡,所以「瞋」是「毒之根」。

 

如果能滅瞋心,就能修行一切善法。當瞋心的火熄滅時,對人會生起慈悲心,會以關懷、原諒、同情的心待人,當瞋心消滅時,對一切事物的決斷,會以純客觀的智慧來處理自己的問題,分析他人的問題,化解一切麻煩的問題。所以說一旦瞋心滅,一切善法生了。

 

.不留痕迹

 

若觀無生法,於生法得離;

 

若觀無為法,於有為得離。

 

——大智度論卷十五.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之餘

 

從這個偈子看來,無生法和無為法是得智慧、斷煩惱的依據。無生法和生法相對,而無為法和有為法也是相對的。若要明白此偈的內容,先要了解這幾個名詞的意思。

 

「生法」是讓人生起種種煩惱的執著心、分別心、 生滅心。前念滅、後念滅,心有所生、心有所滅,叫生滅法,又叫生法。我們在平時無法感覺生滅法,如果安靜下來體會心念的活動,非常頻繁,就會知道念起念滅的心理狀態,為什麼要稱為生滅法了。前一念想到的是某某人的恩德,下一念又想到他雖對你有恩,但也曾經使你很難堪。如此前一念「他是好人」滑過去,後一念又是另一個形像的他,這就是生滅法。

 

「無生法」的意思是又名「無生法忍」,是專門用於已經斷除煩惱的菩薩或阿羅漢。斷盡了自私自利的心理行為,便是斷除了執著、分別的各種煩惱,叫無生法,「忍」是確認、肯定、明了、無疑、可靠、實際如此,即是智慧的功能。有煩惱的心理現象叫生法,脫離煩惱困擾的心理功能,叫「無生法」。一旦悟得無生法忍的人,一樣也有心理現象,且對世間事物,反應得更透徹、更明朗、更客觀,甚至超越於主觀及客觀。故已沒有自我立場的好壞、是非、得失等分別心,事情該怎麼處理就恰如其分地處理掉,心中不留痕迹,但不是不留記憶,而是不留情感上的執著心。

 

「有為」講的也是人心現象,是指有企圖、有期待、有計較、有得失的心理活動。例如希望要得到什麼,丟棄什麼,得不到生瞋恨,丟不掉起怨恨,得到了尚不滿足,盼望計劃獲得更多。通常說:人當有所為,有所不為,似乎有所為是有為,有所不為是無為,其實這兩者都是有為法,因為都是心有所期、心有所寄的。

 

「無為」是指離開了有為的心理狀態,也就是超越了我人、是非、利害、得失的自我立場的價值觀。與人相處時,只有慈悲的行為,面對事情時,只有智慧的功能。這已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心胸了。

 

因此,有為也不一定全是不好,有為的心,可讓人知道好壞、多少、善惡、公私、上下、苦樂等等的心理反應,雖然不得解脫,但是能夠生活下去。若能從有為進步成無為,我們就能體驗到自在解脫的心境,活活潑潑、無拘無束、無牽無掛,雖然時時救人、處處行善,卻能隨時放下隨處放下,正如《金剛經》所說,縱然度盡一切眾生,實無一眾生得度。對眾生而言,他是度了眾生,對他而言,度與未度,都是一樣的無有增減。這樣宏大的胸懷,雖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總也可以學習嚮往的。

 

.慾海回頭

 

著欲不自覺,以何悟其心;

 

當觀老病死,爾乃出四淵。

 

——大智度瓷卷十七.釋初品中禪波羅蜜

 

此偈是說,若有人沉緬於男女的情慾而不自覺,該如何使他醒悟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觀想人生過程的老、病、死的苦狀,才能出離苦海。

 

所謂「著欲不自覺」,是指慾念強烈,房事過多,自己卻不能反省約束,正當盛年時,也許不自覺有什麼不對勁,縱慾的人在年歲稍長時,後遺症就會漸斬出現了。如何提醒自己不沉溺在情慾大海中?則宜首先弄清楚,慾海看起來快樂,事實上沒有節制的性活動,對身心健康、對家庭和樂、對社會安寧,都有不良影響。節制的方法,便是觀老!觀病!觀死!

 

「四淵」是生老病死,也叫四苦。若不超越生老病死的四大深淵,就不得解脫。圓覺經說,眾生(人)之所以有流浪於生死之間的生命,皆由於貪著男女淫慾的關係,因為有兩性的需求,所以一生又一生,生了死死了生,永遠沉淪在生死的大海之中。要求人人斷欲而不婚嫁,乃是不可能的事,節慾少欲而勿縱慾,應該是做得到的,人類號稱萬物之靈,若從兩性關係正常狀態而言,人類的確比其他的動物優勝,如果沒有節制地放縱情慾,便會給當事人帶來災難,所謂衣冠禽獸,其實尚不如禽獸。

 

人生有生老病死的四苦,不過生是苦的開始,不是苦的本身,所以不需要觀,大家認為出生是好事,生命也是好事,見到嬰兒的生出誰都想是可喜的現象,唯有人的老病死的遭遇,一般人都不會喜歡。實際上人的老病死是從生而來的,但要一般人把「生」觀成是苦,便無法了,所以觀其他老病死三種現象就好。

 

淫慾心重的人,觀想縱慾容易衰老,容易罹病,死得快!想想自己老態龍鍾時如何?再觀想自己生病時如何?追求滿足淫慾的念頭就會減少。還有,須明了一個事實:每個人多多少少或隱或顯地潛伏著一些病因,當您想到啟已是個病人時,哪裡還有心情去縱慾?不是找死嗎?想到縱慾會死得快一點,:想到死就在面前等待著時,哪還提得起縱慾的念頭!

 

只要慾念不起,那就出苦海了;慾念的醒悟要從節慾少欲著手做起,到了斷欲的程度,已不是凡夫而是解脫了煩惱的聖人。

 

.懺悔安樂

 

若人罪能悔,已悔則放舍;

 

如是心安樂,不應常念著。

 

——大智度論卷十七.釋初品中禪波羅蜜

 

這個偈子講的是懺悔。對自己的過失一旦懺悔了,就要把已懺悔的事不再掛在心上,這樣才能平靜安樂地過日子,所以悔過,不等於悔恨。

 

懺悔的意思是,反省自己已犯的過失,願意麵對它,承擔起過失的責任,從此改正錯誤,決心不再犯過。通常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重要的是知過當改,所以懺悔的修行,比任何法門都重要。正因為自己還是凡夫,隨時隨地會犯錯誤,所以不但要隨時隨地懺悔,並且要定式定期懺悔。懺悔雖不必拘泥一定的形式,但是犯了重大過失的懺悔,必須面對當事人或幾個與你共同生活的人求懺悔,小過失的懺悔,則是對自己的良心自責即可。

 

當人心受到污染或被罪惡感困擾時,懺悔的方法能有助人脫困的作用,所以《阿含經》及戒律聖典中,教人要懺悔,懺悔則安樂,用懺悔來洗滌罪垢,鼓勵人重新出發。一旦經過懺悔,就把罪惡感放下來,這不是說沒有罪了,而是在認罪之後,心理的牽掛障礙沒有了。如果犯了過失,自己不肯承認也不願讓人知道,這是沒有慚愧心;從表面上看,他似乎不知有因果等著他,但在他的潛意識中,罪惡感的陰影老是籠罩著他。絕大多數作姦犯科的人,在被法律制裁或執行死刑之前,會覺得後悔,往往會叫別人不再學他。可見罪惡不悔改,心中是很痛苦的;懺悔以後,就把不愉快的、恐懼的、不安的心境改善了。所以此偈要說「如是心安樂」了。

 

能知懺悔,則能把犯罪的負擔和壓力減輕,甚至可以擺下,這是使內心安樂最好的辦法。所以要常念著:「小心勿犯罪,犯罪要懺悔,懺悔得安樂」。即使非佛教徒也可以用這個方法幫助自己。懺悔以後不致馬上再犯,即使尚會犯罪,犯罪的機率應當會越來越少,人格便越來越健全了。

 

.精勤無難

 

人有不惜身,智慧心決定;

 

如法行精進,所求事無難。

 

——大智度論卷十五.釋初品中毗梨耶波羅蜜

 

這個偈子的重點在於「精進」兩個字,這是大乘菩薩道的六度之一,用普通話說,就是勤奮不懈怠的意思。

 

「不惜身」和「心決定」都是精進的表現。意思是說,只要是以智慧的抉擇所認定的事業,就當努力不懈,乃至不惜奉獻全部身體的生命,無怨無悔,勇往直前,再接再勵,則任何困難都阻礙不了你的成功。

 

不惜身命的意思,不是不顧一切的犧牲,而是有始有終的決心,如果盲目地犧牲了身命,以後就沒有機會了,而努力投入之後,換得了經驗,成就的還是自己,當然不是犧牲。這是非常積極的實踐精神,不只成就了自己,也利益了他人。

 

六度法門中,布施、持戒、忍辱的三項,都需要精進地去做,否則修行禪定和智慧也得不到力。其中以智慧指導修行,以智慧解脫煩惱,故以智慧為六種自度度人之法門的最高目標。可是,只要缺少精進,其他五項都會落空。由於不惜以身體奉獻給眾生,所以能用精進心成長自我的智力、財力、體力,修大布施、持清凈戒、行大忍辱和入甚深禪定。所以在佛經中說到,捨身修布施、捨身護凈戒、捨身大忍辱、捨身入禪定、捨身慧解脫,也可以說菩薩為了廣度眾生,必須不惜身命,方會難捨能舍,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以必死的肉體生命,修成不壞的金剛法身。天下無難事,只怕無決心,不怕修不成,只怕不精進。

 

為了求福報求智慧,必須先要付出努力以赴的決心。如果虎頭蛇尾,或者做一天休息三天,不能趁熱打鐵,這種心態只能做些零碎的小事,無法成就艱巨

 

的大業。許多人,過分地保護身體,捨不得用,養尊處優的結果,是體能衰退,心力不濟,無病有病,都是懶洋洋慵落落地,真是浪費了天生的本錢。身體的好壞,可以用心來調,心調好了,身體就不是問題。所以我主張「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只要我們不去糟蹋身體,也不用過分疼惜身體,便能難得能得,難成能成了:只要精進,佛道易成,何況是一般的事呢?世人能夠成功,條件很多,其中必然有一項因素是精勤。

 

.心中佛國

 

或有佛剎地,垢穢不平正,

 

眾生煩惱故,起如是佛剎。

 

——華嚴經卷四.盧舍那佛品

 

有的佛國髒亂污穢、高低不平,這是因為該佛國的眾生煩惱多,才形成這樣的國土。這個偈子是在形容我們這個世界。

 

佛剎就是諸佛所居的國土、諸佛用來度眾生的舞台。佛國應該是無染清凈的,是平平整整的,那是以佛的功德福報所完成的世界。我們眾生雖與諸佛住在同一個世界,由於心中有煩惱,所感受的環境便是髒亂不清凈的,也是崎嶇不平、參差不整的,故叫「垢穢世界」。釋迦牟尼佛說這個世界對於眾生而言是五濁惡世,但他不論在《法華經》或《華嚴經》都說,他的佛國凈土,就是這個世界,在他心目中的眾生,也是跟他一樣,具有佛的智慧、功德、福報。所不同的是,佛已體驗到眾生跟他無差別,但眾生不知道自己也能跟佛一樣,不能體會凈土就在面前,不曉得福報也無量。只因眾生在醉生夢死中自我作繭,受苦受難,並且繼續為自己製造更多苦難的原因,也為他人帶來許多苦難的事實。這樣一來,越來越覺得所處的環境不安定、不安全、不清凈。

 

有人問我;「佛國凈土是什麼情況?」我說:「根據經典介紹,佛國凈土實在太好了,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無有煩惱,不愁生死。」「如果有一個人在我們這個世界煩惱很重、滿眼仇人、凡事抱怨,能不能去佛國凈土?」我說;「他不能去。即使佛國凈土就在他眼前,他所看到的也是眾苦交煎的眾生世界。」所以一定要放下怨恨、不平;貪念,才能體驗到佛國凈土的狀況。也可以說,十方的佛國,不外乎內心的世界。

 

.似有實無

 

眾生心不同,隨起諸妄想;

 

如是諸佛剎,一切皆如化。

 

——華嚴經卷四.盧合那佛品

 

此偈是說,因為眾生的心彼此不同,由心生起的妄想也各形各色,因此十方諸佛的凈土,也是如幻如化並非真實的。

 

一般人認為,現實的世界是真的,不信佛教的人,認為佛國凈土是人類想像中的虛幻世界。一般信仰佛教的,知道現實世界是虛幻的臨時的,諸佛的凈土是真實的永久的。此偈則說,諸佛凈土也是由於眾生的妄想而有,其實如幻如化,並非實有凈土。這是因為《金剛經》也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說有十方佛土,是對凡夫方便說,凡有方位時段,都不是究竟的凈土。究竟凈土遍於一切處,互於一切時,處處是凈土,時時見凈土,只要體驗到實相是無相,無相也不離一切現象,處處有佛土,樣樣都是佛。但因眾生的心動亂不定,妄想心尚未消滅,煩惱執著,起起落落,所以不知佛國何處,不識佛是何人。因此諸佛不得不順應眾生的所喜所求,運用悲智願力,化現出種種佛國凈土。

 

希望求生佛國凈土的人,一定是還帶著煩惱積習的凡夫眾生,這些眾生在人間本來就看不到佛和凈土,只聽說有佛國凈土,尚未覺察到人生有多苦,還沒有意願要去什麼佛國凈土,也懷疑是不是真有佛國凈土,如果已有往生佛國的願望,那是從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典中獲得的消息。根據古來有些祖師們的介紹分析,凡是容受凡夫往生的佛土,尚不是真實的。諸佛自己的凈土,只有佛與佛之間可以體會到,別人無法揣摩也無法進入:那是遍於一切時空的存在,也超越於一切時空的存在。

 

由於眾生的心不同,因妄想而起種種佛剎,所以種種佛國凈土也是如幻如化。如幻如化的佛剎,是有形象、有方位乃至也有時限的,是一種方便的接引,不是究竟的佛土。但我們也一定要相信,諸佛各有國土,用以度化各類有緣的眾生。例如跟釋迦牟尼佛有緣,就生到這個娑婆世界來;跟阿彌陀佛有緣,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眾生在不同的佛國中修行佛法,稱為夢中的佛事,所以佛國是似有而實無的。

 

.眾生成佛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發無上意。

 

——華嚴經卷六.凈行品

 

此偈是說,當自己認識了佛的精神,知道了佛的意思,接受了各人自己也能成佛的理念,就會盼望一切眾生,都能理解佛的道理,並願人人都能成佛。

 

佛是自己徹悟,又能覺悟眾生、安慰眾生、鼓勵眾生的大覺智者、大慈悲者。佛是由眾生之中產生的,是在斷盡煩惱,又能常度眾生而福德智慧究竟圓滿了的人。

 

一般的佛教徒,只知道在苦難緊急的時候,才求助於佛,等待佛的救濟,沒有錯,佛度有緣人,有求有應。可是此偈的「自歸於佛」,是自動地向佛的偉大人格致敬,但願自己也能具備成佛的條件。不僅自求成佛,也願所有一切眾生,將來都能發起成佛的大心,走向成佛的大道。

 

然而,成佛之道有頓有漸。說頓,就是在一念善心起,一念煩惱斷,便能親自體驗到佛的智慧和慈悲,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便是這樣的道理,但他尚不是福智圓滿的佛,必得繼續修行。說漸,就是要從高處著眼,先從低處起步,成佛當從做人開始,然後具備生天的條件、解脫煩惱的功力、廣度眾生的悲願,最後才能成為圓滿的佛。

 

有的人開始信佛,就發願成佛;有的人只是迷迷糊糊地希望成佛,但不知如何修行才能成佛,也有的人聽說從初發心到真正成佛,需要歷劫的修行自利利人的菩薩道,就心生氣餒而畏縮不前了。

 

其實,所謂歷劫成佛,目的是勉勵我們,不要老是在期待成佛的結果,切實的努力,無限期地來做自利利人的修行工作,是最重要的。否則,經常指望著成佛的結果出現,本身就是一種煩惱,不僅不能成佛,也就不能解脫了。最好是先學菩薩精神,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成佛是努力耕耘的事,不是計時計日的事。

 

這麼說來,發願成佛豈不是遙遙無期的事嗎?這倒未必如此,當煩惱重的時候,時間才長,如果心中的煩惱少些,時間就過得容易,如果沒有了煩惱,至於自己何時成佛已不是問題,你的目標是在使得一切眾生都能成佛。

 

.開啟智慧

 

自歸於法,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華嚴經卷六.凈行品

 

此偈是說,自己認識了字宙人生的道理和自利利人的方法,就要拳拳服膺地照著去實踐和體驗,同時也希望把自己覺得是最好的哲理,分享與一切需要它的人。更要緊的是希望大家都能自己來向佛法的寶庫中探索,才能啟發出你自性中深廣得像大海一般的智慧。

 

此處的「法」,是宇宙人生的原理,也是規範人生修養的方法,它更是指導人類離苦得樂的觀念。有屬於思辨的部分,有屬於實踐的部分,有屬於內心世界的經驗部分。

 

佛所說的「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也不以為有一種永遠的真理叫做法。佛說法四十多年,在他肉體死亡之前,卻對大眾宣布說:「我說法四十九年,未曾說著一字。」甚至在《金剛經》中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因為佛是應機說法,隨緣應化。佛沒有一定想說什麼,只是為了適應各種層次的對象需要,而說離苦得樂的慈悲法及智慧法,隨著不同時代環境的需要,而為人間留下慈悲和智慧的語言。

 

佛是一位具有高度智慧的人,他不希望人間大眾把他當作個人崇拜的對象,所以提出「依法不依人」的主張。若僅信人,是主觀的、會有變動的,若僅依靠佛這個人來救濟,在時空之中,都有其極限,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廣大。如果以佛所說的法,也就是以慈悲和智慧的理念,作為信仰和實踐的重點,情況就不一樣了。

 

因此,一般的佛教徒,在他們尚未知道佛法的重要之前,是以佛的人格為信仰崇拜的對象,一旦理解了佛法,便會以學佛求法為信仰佛教的目的了。所以鼓勵大家「深入經藏」,開發智慧。

 

.安眾和眾

 

自歸於僧,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華嚴經卷六.凈行品

 

這一偈子是說,自己認同了這個和樂融洽的團體,也希望所有的人都來信賴它、維護它、尊重它、尊敬它,彼此間相互關懷照顧,不為私利爭執,便能夠和眾、安眾,沒有任何障礙。

 

此所謂「僧」,是梵文「僧伽」的簡譯,是有組織規範及倫理體系的社團。佛教分有出家眾及在家眾,又分大眾及小眾、男眾及女眾。也分聖賢眾及凡夫眾,沙門眾及菩薩眾。而在佛教聖典中所稱的「皈依僧」,必定是指出家的沙門眾,它是象徵著:

 

(一).少欲知足,

 

(二).清凈無私,

 

(三).和諧無爭的精神。

 

僧是學法、弘法、護法、依法共同修行、依律共同生活的團體及其成員。在佛的時代,主張全民民主,財物屬於團體共享,個人也屬於團體共有,個人在團體中有接受培育照顧及發表意見的權利,也有愛護團體、維繫團體、以及遵守團體紀律、認同大眾利益的責任。

 

佛也尊重團體,並且主張「佛不領眾,佛也在僧中。」佛是指導人生方向的導師,至於大眾之間的各種問題,均交由團體的會議來處理。佛是至高無上的智者,不是至高無上的權力中心。

 

佛教重視的三寶,就是因為要依「僧」學「法」,法由「佛」說,以佛為法的源頭,以僧為體驗佛法、弘傳佛法的老師。所謂高僧,就是團體中的高明之士,能為大眾以身作則,使大眾安定和諧,給大眾解惑釋疑,異中求同,是為大家排除障礙困難的人。

 

「皈依」是尊敬、認同、接受、信賴的意思。如果僅皈依佛而不皈依法與僧,只是一種神格崇拜,不能接受到提升自我精神領域的訊息。若只皈依法而不皈依佛與僧,則僅相當於學問的探究,不能接受到經驗的傳承。如果只皈依僧而不要佛也不要法,就好比結拜義兄義弟,或認義父義母,那僅是世俗感情的結合,而與平等超越的佛法不相關了。因此,皈依僧並不僅僅等於拜一個師父,而是以一個安眾和眾的清凈團體,為修習智慧之學的依止及榜樣。

 

.佛在眼前

 

法身非變化,亦非非變化;

 

諸法無變化,示現有變化。

 

——華嚴經卷十四.兜率天宮菩薩雲集贊佛品

 

此偈是說,佛的肉體,也有生老病死,佛的法身是永不變化的,但是一切變化的現象也並未離開法身,一切有形無形的本性雖沒有變化,但在顯現作用之時有很多變化。

 

「法身」有兩個意思,一是以法為身,法是現象,以一切現象作為他的身體,只要有現象,就是法身。二是以法性為身,諸法以空為本性,叫作空性,既是空性就沒有變化:相反地,正因為是空,所以不妨礙種種的變化。

 

請不要把佛的法身,想像得那般的神秘,只要心中無私、無憂、無牽掛,就會發現佛的法身,根本未曾離開過現實的世界,不論是山色水聲、鳥語花香,不論是春夏秋冬、風雪雨露,不論是人是物,乃至一塊頑石、一粒泥沙,都是佛的法身在現身說法。所以可說,處處有佛,樣樣是佛,只因眾生愚痴,見到心愛的就想佔有它,遇到討厭的就想排斥它,結果是佛在眼前不見佛。

 

禪宗的傳記中,常常可以看到,學生的問話問得非常高深,老師的回答,總是平易近人,把日常最普遍的事物說給你聽,讓你發現,原來踏破鐵鞋尋找不到的東西,竟然是唾手可得的現成事。

 

一般人總是迷信,總以為佛是神聖不可捉摸的,佛是神秘不可想像的,那是誤解了佛。佛的人格,的確非常人所能相比,佛的愛心與佛的智慧也非一般人所能衡量,但是佛的人格人人可以學習,佛的法身遍於一切時空的一切現象。

 

我們每一個人,根本就與佛的法身同穿一件衣服,同吃一碗飯;甚至有一位禪師說;「每天吃飯未咬著一粒米,每天走路來踩著一片地」。-內內外外都是佛的法身,無分彼此。因為它是空性,它無變化;因為它有現象,它也有變化。不論變與不變,均未離開法身。

 

.信心基礎

 

信為道元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法,

 

除滅一切諸疑惑,示現開發無上道。

 

——華嚴經卷六.賢首菩薩品

 

正確堅定的信心,是成就佛道的起步點,是成就功德的基礎,可以增長一切美好的事業,可以滅除一切疑難及困惑,可以展現開發成佛之道的因緣。也就是說,要想得到學佛的利益,一定要從正確的信仰開始。

 

不論何人,凡是跟人相處,都得把彼此間的關係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凡是交一個朋友或聘用一個人,首先要相信他是可以信賴的人,即使他不是那麼可靠,如果你還是希望結交他這個朋友,或者你必須用他這個人,你仍得相信他是尚算可靠的人,否則你就很痛苦了。

 

不論讀哪一類的書,首先要相信它至少不會對你有害,即使人人都說那是一本壞書,你也要相信對你不致有什麼損害,否則你讀那本書就很痛苦了。

 

不論從事什麼行業的什麼工作,首先你要相信,對你增加收入、成長經驗等有些幫助,即使不是理想中的工作,你也得相信有勝於無,有錢賺當然好,沒有錢賺可以換取經驗;縱然連經驗也談不上,能有機會用手用腳用頭腦,也是健康人生的表現。

 

此偈的內容就是說,若求成佛,必須斷疑起信)滅惡興善,所以信心是一切源頭的根本。在茫茫的人生大海中,信心就像指北針,又像船錨,它能給我們方向感和安定力。

 

.真知灼見

 

無見乃能見,一切真實法;

 

於法有所見,彼則無所見。

 

——華嚴經卷八.菩薩雲集妙勝殿上說偈品

 

不要存著想見什麼的主觀態度,你才能見到純客觀的事實真相。但是如果你認為自己對事實真相確有所見,實際上又偏離了佛說實相無相的原則。

 

在所有的佛教聖典中,都叫我們要努力,又叫我們要放下,叫我們要上進,又叫我們不要期待;叫我們要肯定,又叫我們不要執著。這就是佛法的優越處和高明點。

 

我們一定要有著力點才能努力,但抓住著力點之後要能放下,亦即提得起也要放得下。提得起是方法,是著力的開始,放得下是為了進步,級級上升,就像登山的人,由懸崖絕壁向上攀登,必須步步扎穩、步步放下,否則就不上不下了。所以在全力提起之後,必得徹底放下,才能有大擔當,才會有大遠景;唯有能夠徹底放下自我私利的人,才能把一切眾人的責任擔得起來。

 

這個偈子的意思是說,沒有可見,乃能見到一切的真實,不得有先入為主的成見,你的觀察判斷才會客觀。人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從自己的立場看景色,從自己的角度看方位,從自己的興趣看人、物、世界。這都是已經有了主觀立場的見解。凡不是客觀的,就很可能是不公平不正確的。只要設定了立場,看什麼都不是完整的。從東面看到你的臉孔,從西面看到你的背影,即使從四面八方的全方位來看你,也看不到你的內臟結構。若把內部剖析出來看,整體的你又不見了。只可說你於某一時段看到某一現象,不要據以判斷說你已看到全體事實的真相。

 

因此,對待一切現象,須要全心全力,卻也要堅守不執著、無定所、無定向、無定法的原則,這才是叫做見到了「實法」。放下主觀意識、也要放下客觀意識,超越了主觀及客觀的看法,就能體驗到正確的、真正的宇宙人生的真相。

 

.菩薩的心

 

菩薩未曾染著色,受想行識亦如是;

 

不住一切諸三昧,所有功德悉迴向。

 

——華嚴經卷十五.金剛幢菩薩迴向品

 

此偈是說,菩薩在人間,也和我們一樣,有色受想行識等五陰所構成的肉體生命,但卻不像凡夫那樣地貪戀執著;菩薩雖已修成一切禪定的三昧境界,但也不會耽著那些禪定境界的享受,而把他們所有的成就,都奉獻給廣大的眾生。

 

菩薩有兩類:

 

(一)是初發心凡夫菩薩,不論是誰,任何人只要有心學習菩薩的精神,並且發願將來成佛,便是菩薩。

 

(二)是已證無生法忍的聖者大菩薩,無生法忍是不再有煩惱生起的意思,也就是只有慈悲而沒有情緒的智者。最具代表性的,如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等。

 

這兩種菩薩,前者必要來世間受生為人,後者在有必要的情況下,也會接受人身,以人間身來度化人間的有緣眾生。一般凡夫是以所造的業力受生,菩薩則是以所發的慈悲願力受生。同樣都有五陰組成的生命,一般人迷戀貪著生命,菩薩則將生命當作自度度人的工具,使用工具、珍惜工具,但不會把此工具當做捨不得放不下的自我來執著。菩薩不戀生死,不畏生死,這叫自由生死的大解脫者,他們沒有一定要活多久或不活多久,沒有一定要活得如何的風光或不風光;盡心儘力,一切隨緣。

 

三昧是智慧與禪定的相加,即是安穩及解脫的功能。一般人在努力得到成果之後,通常是擁有它、享用它,而菩薩在獲得解脫的成果之後,卻不住於解脫,而用智慧將慈悲的愛心奉獻給需要他們幫助的眾生。

 

請不要把菩薩想像成那樣地高不可攀,只要有心學習菩薩精神,你就是菩薩的化現。

 

.滿月清涼

 

映蔽於二乘,小智螢火花;

 

菩薩清涼月,游於畢竟空。

 

——華嚴經卷四四.離世間品

 

被小乘的聲聞乘和緣覺乘所掩蓋的人,雖然已得解脫智,卻像螢火蟲的光,是屬於小智小慧的層次。不如菩薩的智慧,就像清涼皎潔的月亮,游遍於無限廣的虛空。這四句話是用光的大小來比喻大乘和小乘的智慧,深淺廣狹,非常地不同。

 

「映蔽於二乘,小智螢火花」,是說聲聞和緣覺的小乘聖人看起來似乎有智慧,其實已經把他們應該可以顯現出來的大智慧蓋住了。他們僅有點小智慧,然而得少為足。所以大乘經典常批評小乘的人是自了漢。

 

小乘的人自求自了、自斷煩惱。他們覺得在世間非常痛苦,視世間環境如毒蛇猛獸那麼可怕,如洪水火宅那麼恐怖,因此從二乘佛法中找到避風港,從此出離生死,不想回到生死之中度眾生了。

 

大乘菩薩則是著重「心」的解脫。面對苦難的眾生和本身的煩惱現象,知道有煩惱,其實不存在;只因自己不能掌控自己,所以經常受環境誘惑而造惡業,故起種種煩惱。知道這個原因之後,就能不受煩惱所困所轉,當下即不是煩惱。他知道眾生為什麼煩惱,能夠放下就沒有煩惱。煩惱本空,生死如幻;這些都是臨時的現象,不是真有那個東西。了解之後心中就沒有恐懼也沒有苦惱;現象歸現象,但那並非煩惱。

 

二乘已經體驗到,煩惱是由心造業,而得苦難的果報,所以修行解脫之法,自己離開煩惱,這也算是一種智慧!不過大乘菩薩不為自身求安樂,但使眾生得離苦。拿個比喻來形容:菩薩的智慧如八月中秋夜晚的月亮,清涼圓滿,輝映蒼穹;小乘的智慧如田間水邊的螢火蟲,光度微弱,忽隱忽現,勉強自照,不足以利人。所以菩薩的智慧是自立立人,自己能離煩惱也幫助他人離煩惱,自己得大智慧也幫助他人得大智慧。這就是關懷一切眾生的大慈悲心。

 

「畢竟空」可解釋為虛空,也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自己沒有煩惱,但不離開有煩惱的眾生世界中,自己不受煩惱困擾。心如虛空包容一切眾生,在有如虛空的無量空間中廣度眾生,永遠無罣無礙。故名為畢竟空

第三篇 假戲真演

 

.小道放蕩

 

莫學小道,以信邪見;

 

莫習放蕩,令增欲意。

 

——法句經.教學品

 

這四句話內容相當豐富。

 

「小道」是指看似有趣其實沒有大用處的雜技、藝能、命相、方術等,可以謀生及消遣,但是對於經國濟世、廣度眾生的偉大人格沒有多少幫助,也不能提供真正的幸福人生。

 

「邪見」也叫不正見,又名愚痴。比如不以正當的、正常的方式規劃人生,卻用投機取巧、走捷徑、抄小路的方法佔便宜,得利益:自己不努力付出,卻希望坐享其成。凡此等與因果相違的都叫邪見。

 

「放蕩」是語言的行為浪漫,和身體的行為不受約束,沒有規矩,在生活中不受團體的、風俗的,甚至道德的規範。獨處時是如此,在與人相處時也一樣,可謂害群之馬。凡以非正規方式生活而追求刺激,戕害身心,對他人有所損害者,皆屬放蕩。

 

「欲意」是指奢侈的、過分的追求,又叫貪慾。我常說:「人需要的東西並不多,但想要的東西非常多。」必需晶的取得,雖然是欲,但那是正常的需要。所需的東西用正當的方式獲得,是為每個人生存的依據,不致造成他人的傷害或社會混亂。「想要」則是貪得無厭的追求,不但使自己非常疲累,非常煩惱,非常痛苦,也會對別人造成困擾。即使得到一時的滿足,事實上是永遠不能滿足。

 

.不愛不憂

 

不當趣所愛,亦莫有不愛;

 

愛之不見憂,不愛見亦憂。

 

——法句經.好喜品

 

這首偈是說,不要拚命追求所喜愛的東西,也不要對迎面而來的事物有所厭惡。對凡夫而言,喜愛的東西不見了會憂愁,討厭的東西出現了也會憂愁。這是討論欣喜與厭惡的統一和對立。教我們不要在愛恨好惡之間掙扎,陷自己於矛盾痛苦之中。

 

人如果希望生活得快樂,對於所愛的東西盡量少一點,乃是沒有偏愛;最好也沒有不愛的東西。《六祖壇經》也勸人學習著「瞋愛不關心」的心境,不要讓自己有瞋有愛,否則就是煩惱。瞋愛是相互關聯的,沒得到的想得到,追求時擔心得不到,得到了的又愁著會失去。心裡永遠有負擔,永遠沒有安定感。凡有所喜愛、有所厭惡,就是有所困擾、有所束縛,不得解脫。換句話說,只要世上有一樣東西是你所喜歡的,便是痛苦的人生。

 

心胸豁達的人,應該養成超越于欣厭及愛憂的觀念,沒有非要追求到手不可的東西,也沒有什麼已討厭到非得除去而後快的事物。看到喜歡的東西遇到喜歡的事物,要問一問為什麼喜歡?是跟自私的自我有關呢?還是與大眾的幸福有關?事實上,有的所謂喜愛及憂慮,根本沒有意義,也沒有道理,只是一時的風氣,或者是一時的興趣使然。因此,希望活得幸福的人,最好不要有愛或不愛的東西,也不要有或喜或憂的事物,應當練習隨遇而安、隨緣而動的修養功夫,環境需要自己怎麼樣,就怎麼樣去面對它、因應它,就可到處安心和安身了。否則對所愛的東西拚命追求而到不了手,對不愛的東西拚命排斥又揮之不去,都是很煩惱的事。

 

.身心言行

 

節身慎言,守攝其心;

 

舍恚行道,忍辱最強。

 

——法句經.忿怒品

 

此偈是說,把身、口、意的三類行為都好好照顧,對外來的刺激或攻擊都不起瞋恨心,就是行的正道,也就是忍辱產生的力量。「忍辱」是柔韌的表現,因為柔能克剛,所以是「最強」。

 

這四句話,把人的行為都點出來了,包括身體的、語言的、心理的行為。其中的心理行為最難約束,但 也最需加以注意。心理行為收斂之後,身體及語言的行為也會隨之受到規範。

 

「節」是有分寸,有節制,「節身」是對人要有禮貌節度,不得有打殺、竊盜、邪淫等三種行為。

 

「慎言」是謹防口過,俗語說禍從口出,不可不小心,語言是用來做為人與人之間溝通、協調、交換意見等的工具。不該有的語言行為,便是以謊言騙人,以毒口傷人,挑撥離間,閑言穢語。

 

「守心攝心」是守住自己的心,不讓心念散亂,不僅不起邪念,同時要練習做到心口一致,身心一致,不論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都把心放在那些事情上,把心放在那些語言上,即使在散步時,也不胡思亂想,或者專心走路,或者專心欣賞風光。那就不會有雜念、惡念生起了。心中經常保持清凈寧靜,遇到人時,你的身體及口頭也會隨之彬彬有禮了。

 

「舍恚」也是心理行為。「恚」是瞋恚、難過、憤恨、討厭、敵視。瞋恨心強的人,心理不平衡,理智也降低,發怒時不清明、不客觀,所認知的環境和所做的判斷可能是錯誤的,這種情況要靠容忍的修養來幫助。所以,調治瞋怒的最好方法是從忍辱下手,在有人故意激怒你時,最好專註於自己的呼吸,體驗呼吸在鼻孔出入的感覺。

 

古人說;「小不忍則亂大謀」,能忍一時之氣,可保百年之身,能佔到很多的便宜,得到很多利益。至少可以免了血壓上升,不致當場中風,省得自己那麼憤懣,可以保持健康的身心,同時也不會用惡劣的言行回應對方,就不致遭到更多的侮辱和更大的損失。忍辱者必多福,原因就是能忍的人彈性最大,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柔韌的人比剛強的人有更多的迴旋空間。表面看來忍辱是受委屈,其實那才是真正的勇者。

 

.勿出惡言

 

夫士之生,斧在口中,

 

所以斬身,由其惡言。

 

——法句經.言語品

 

偈子中的「士」字,是指一般人士、普通人士。言語用之不當,就如斧在口中,佛經里往往形容惡毒的言詞為「口出刀劍」,凡是邪惡的、銳利的、譏諷的、刺激的、刻薄的、中傷的、得理不饒人的言語,都是殺人不見血的刀劍斧鉞。

 

許多人好逞口舌之能,享受快意直言之樂,但是有沒有想過:一句話就能使人受傷一輩子,一句話就能使人喪失自信心,一句話就能斷送一個人的前途………。有人說謊說得異常巧妙俐落,結果使他人蒙受損失,甚至要人喪家失命。惡語毒言的力量實在太強了!

 

「惡言」又名為妄語,是十惡中的大惡之一,有幾種類別:第一、說謊、欺騙。第二,惡口、罵人。第三,挑撥離間。第四,無意義的、無聊的、挑逗的、唆使人做壞事的話。這些惡行,不僅佛教徒要避免,普通人也不能有,否則自招禍殃,也可能有人因你的言語而遭受損失災難,於心何忍?再者,凡是尖酸刻薄、隨口傷人的人,誰都會回懼他,因為大家都不希望受到傷害。

 

在人的生命過程中,如果多積一點口德,少造一點口過,實在是培福求福的大功德。常使用柔軟語、關懷語、慈悲語,以欣賞的、讚歎的、勸慰的、勉勵的口吻對待人,雙方皆得利益。當然,在必要的時候以毒攻毒,用強有力的話才能驚醒夢中人。這是出於關愛心、慈悲心的作法。但必須考慮自己的身份、地位、雙方的關係,以及對方對你的信心夠不夠深切,萬勿隨便使用,正如非高明的醫生不能使用毒藥治病是同一個道理。

 

.語言藝術

 

是以言語者,必使己無患,

 

亦不剋眾人,是為能善言。

 

——法句經.言語品

 

此偈勸誡我們不僅不用惡言,更應常用善言。善言,就是慈悲語、智慧語;而弘揚佛法、代佛說法、復誦佛法,來幫助他人,也都是善言。善言必須是用言語助人,並且使被助的人不再用言語害人害己。這樣衍生出去,一人幫助二人,十人幫助百人,都是用慈悲語、智慧語來利益自己和眾生。所以說「必使己無患,亦不剋眾人」。

 

當自己使用粗暴的、中傷的、譏刺的、攻擊的語言時,好像在發泄,感覺很痛快。其實那就是憤怒心、嫉妒心、失衡心的表現,本身就是煩惱。在這種心情下,自己已經遭受損失;何況對方可能會報復,導致相互用語言殺伐。所以使用如刀似劍的言語,既害人又害己,非常不理智。我們該用禮貌的、尊敬的、讚歎的、輕柔的言語,對待所有的,甚至包括仇人和敵手。古人說君子反目不出惡言,君子絕交好聚好散,絕不謾罵攻訐。這是一般人該有的基本修養,何況是佛教徒呢?

 

語言是道德行為,也是藝術的表現,用之得體,可以提升人品,也可以受人欣賞。所以最好不用粗俗語、低俗語、流俗語,以免形成俗不可耐,那就違背了道德也遠離了藝術。

 

.善言淑世

 

出言以善,如叩鐘磬;

 

身無論議,度世則易。

 

——法句經.刀杖品

 

此偈的大意是我們說話要柔軟、慈悲,並且不要論人是非。這應該是待人處世的基本原則,很遺憾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相反的情形發生。

 

「鍾」和「磬」都是打擊樂器,是在廟堂、寺院、佛殿上,用來集合大眾,用來隆重氣氛,用來肅穆儀禮,用來莊嚴會場,用來震攝人心安定人心。鐘磬之聲雖然洪亮,但有穩定平和的功能,入耳有安心定神的作用,而且可以聲傳數里,能使很多人聽到,發人深省,使人對自己的內心更加清楚平靜。所以,形容賢者的善言善語,如鍾如磬。不論什麼身份,待人應該用欣賞的、勉勵的、讚歎的態度,對方才會感激、會認同,有錯會改善、好的會更好。

 

相反地,人身攻擊或議論臧否,常引起爭端是非,以至傷害別人製造敵人。很少人沒有論人長短的毛病,人前說好話,人後作批評。有的出於嫉妒心,有的出於莫名其妙的無聊心態,不一定是誹滂,但就是喜歡談論是非。「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是做人的基本修養。僅僅不論人是非、不作人身攻擊還不夠,應該更進一步用柔軟語、慈悲語、讚美語、勉勵語、安慰語等與人廣結善緣。

 

最後一句「度世則易」,即是善言淑世,有兩層意思(一)如果以善意出善言,這種人容易被他人接受,(二)如果不攻擊人而成就他人,不誹謗人而讚歎他人,不打倒人而幫助他人,這種人能使社會安定世界祥和。

 

民主社會,每到選舉期間,常見參選的人彼此之間,各人為了凸顯自己的聲望而把對方說得一文不值,甚至豈有此理。如果選舉遊戲非有不可,為什麼不用卓越的施政方案來爭取選票,而要用人身攻擊的批評謾罵來羞辱政敵呢?

 

.貪為苦本

 

諸苦所因,貪慾為本;

 

若滅貪慾,無所依止。

 

——法華經.譬喻品

 

此偈是說,各種痛苦煩惱的根源是貪慾,如果把貪慾的問題解決,就等於拔除了苦果根源。可見「貪」是眾生眾苦之本,若不先治此病,便永遠在苦海中浮沉。

 

此偈點出,貪慾是一切痛苦的原因。貪慾的意思是人家有的,渴望著自己也有,已經有了的,還想要得更多。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取得基本的生活所需,不名為貪慾,只是想要而超過需要,便叫做貪慾。人的慾壑難填,不僅追求五欲的當下享受,還想擁有更多五欲的資產,以備永遠享受,那就會產生患得患失的痛苦了。比如一男一女的婚姻組合是需要,不會造成太多問題,兩男一女的感情會有麻煩,兩女一男的感情也會有糾紛。在物慾方面,凡是過了分的追求和佔有,都是貪慾,不僅造成心理的負擔,也為人間的倫理所不許,不但造成他人的不便,也為自己帶來痛苦。

 

許多人覺得,為自己謀取名利、財產和愛情的滿足,是人人都有的基本權利,也是鼓勵人力爭上遊的動力。所以人的貪慾,能給自己帶來享受以及安全的保障。其實貪慾心越重的人,越沒有安全保障,為自己帶來的不是安樂,而是不安和痛苦。擁有的越多,越需種種的安全設施,安全設施的需要越多,即表示著沒有安全。所以物質方面的少欲知足,能為你營構安定的心境和安全的處境。少欲不是什麼也不要,而是有的多也知足,有的少也知足。知足不是懈怠懶惰不事生產,而是安於自己能得到的和所得到的,並且常常有餘裕,分享給他人。

 

若把貪慾的念頭及行為,從少欲知足而進步到離欲無欲,苦的原因就沒有依止了,也不會為自己製造苦惱,為他人帶來困擾了。好比樹倒了,棲息於樹上的猢猻就散了;蜂房廢棄了,蜜蜂也不見了。古代的智者賢者,安貧樂道,而且還能濟世利人,便是少欲知足的結果。乞丐武訓,一無所有,卻能創辦義學。出家人一切屬於十方,沒有私人財產,但在自修自利之外還能利益他人。多貪多欲的人,縱然富甲天下,還是無法滿足,等於是個窮人;經常少欲知足的人,才是無虞匱乏的富人。貪慾重的人,表面上可能擁有很多的財富,其實他們擁有的是痛苦的根源而非幸福的靠山。

 

當然,擁有名位財富,並不即是痛苦的根源,如果貪慾不已不擇手段而唯利是圖,便是諸苦的原因。

 

.有子有財

 

有子有財,愚惟汲汲;

 

我且非我,何憂子財。

 

——法句經.愚暗品

 

許多人有了子孫、有了財富,整天還是汲汲營營放下下,其實,這個「我」都不是永久屬於自己的了,又何必為子孫、財富憂慮?這種情況大概是很多人想不通的。

 

這四句話所表示的,跟一般人所追求的,所認為最可靠的東西,正好形成對比。「養兒防老,積穀防饑」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希望老了有兒女奉養,死了有兒孫祭祀,並且傳宗接代,香火不絕。財產則是生活的保障、安全的倚靠,俗語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有了財富即有權勢,因此,不僅今天要有財產過日子,明天也要有財產過日子,不但自己活著要財富,兒孫也要靠財富活下去。尤其是有吃有穿有房子住仍不夠,還要吃得精細、穿得漂亮、住得豪華。所以「多子多孫多發財」的吉祥話,人人愛聽。

 

但兒孫是不是可靠?財產是不是有用?所謂「富貴不過三代」,財產多了,雖讓後代子孫,無凍餒之虞、無後顧之憂,卻往往養成揮霍無度、懈怠放逸的習性,把財產用來做糟塌自己又無益於他人的壞事,成為敗家子。

 

若從整體社會的觀點看,人的財產應該積蓄在眾人之中,也就是能為大眾作貢獻謀福利。中國古人主張,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了陰德,後代子孫也可受益。祖上積德在人群之中,世世代代的後人,都會感懷追念,一般人對其子孫也會起感謝、尊敬之心。佛法相信永遠的三世因果,若將財產做布施功德,便成無盡。所以積財不是只為自己的房屋、土地、存款、股票,汲汲營營,而是要盡自己之所能所有,積蓄在社會大眾的公益公德之中。子孫及財富,生不曾帶來,死無法帶走,雖有功德,無人爭奪,無法破壞。

 

「我且非我」是指「我」的存在,不出於生命現象所擁的價值觀念,當你一旦面臨生離死別之時,便會發現這個自我是非常虛幻的,生命及財產都不屬於永恆的自我,兒孫亦非屬於自我的支配,既然終究無法支配,那又何必為了財富及兒孫擔憂!

 

不是不要財富,財富經營得當,能夠莊嚴福德;不是不要兒女,兒女教養得當,能使父母成長。善於理財者不為財累,優於育子者不為子苦。

 

.學習觀音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

 

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很多佛教徒在遇到災厄時,會祈求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來解救,其實,我們自己平常也應該效法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精神,這才是更積極的離苦方法。

 

根據佛教經典記載,讓我們知道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而且無一處不往,無一人不救,他隨時隨地會予眾生幫助。如果眾生自己忘了念觀世音菩薩,他當然不會現前,你的心中一定要有祈求,觀世音菩薩才會因應前來。有一個譬喻是這麼說的,眾生與佛菩薩的關係,就如叩鐘的人與鐘的關係相同。叩鐘的人用的力量越強,鐘的聲音越響,如果那口鐘沒有人去叩撞它,不論它有多大,什麼聲音也不會發出來,這是感應之間的關係;所以一定要對觀世音菩薩有信心,時時處處要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如果要等到苦難臨頭時才想到祈求觀世音,可能也有用處,這叫臨時抱佛腳,會有它的功能。不過若是平時不修行觀音的慈悲法門,等到情況非常危急之時,恐怕已想不到要念菩薩名號了。

 

因此,對觀世音菩薩的信仰,不能僅僅於災變、疾病、急難之際,求觀世音菩薩幫忙,也該效法觀世音菩薩,學習著變成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代表,去幫助苦難中的眾生。如果自己經常學習觀世音菩薩,雖然尚不是大菩薩,也能夠為他人做消災免難的救濟工作。若能為他人救苦救難,自己的苦難也就不成為苦難了。唯有身體力行,才能體會出菩薩的智慧卓越,菩薩的慈悲偉大,由此也能逐漸增養自己的慈悲心,增長自己的智慧心。當你體會著菩薩的智慧和慈悲的時候,不僅能為他人解救苦難,跟自己過不去的事也少了,為自己造成的困難危險的因素也少了,即使發生困厄或生命危機,也會用觀世音菩薩慈悲的力量和智慧的觀點來解決問題。

 

這是雙重救濟,一方面用觀世音菩薩的精神來幫助他人,同時學習著用觀世音菩薩的智慧協助自己,接下來不需要觀世音菩薩幫忙了,自己可以解決困難,最後不僅自己沒有困難,而且能夠專門幫別人解決困難。

 

.做人原則

 

貴而無智則為衰,智而驕慢亦為衰;

 

持戒之人而毀戒,今世後世一切衰。

 

——犬智度論卷十三.釋初品中屍羅波羅蜜

 

這個偈中為我們指出:權貴中人沒有智慧,智慧之人心生驕慢,持戒之人不守戒律,這三種人的下場不會好,這也可以看作是做人的原則。

 

「貴」是身份高貴、地位高貴。有人出身名門,因祖上餘蔭而貴,有人後台可靠,藉他人之勢而貴;也有人因財富而貴,因權勢而貴;也有人因為助人脫離苦難危險而被尊為貴人。不論這高貴的身價是由於自己努力得來或憑藉他人靠山而有,如果貴而無智便不算貴人。擁有財富權勢而沒有智慧來善用財富權勢,為天下人營造幸福,便成土豪劣紳,便成守財奴,便成為富不仁,便成惡官行惡政。智慧是公而忘私,是舍己而從人,是對是非曲直、利害得失、公私內外、上下左右都分得很清楚,且能當機立斷、明察秋毫。如果有財勢權勢而無智慧,則被人瞧不起,高貴的地位也可能保持不久,縱然此生可以保住,身後英名不保,前途多苦,甚至遺禍子孫,遭人不齒。這是衰的意思。

 

「智而驕慢亦為衰」,這跟貴而無智不同。有人得少為足,有些小悟境,便起增上慢;有人恃才傲物,認為自己才氣縱橫、高人一等,在任何場合都覺得是鶴立雞群而自高自大。驕慢是驕恣傲慢、目中無人。其實這種人僅有小聰明而不能謙虛,不會受到尊敬和擁戴,以致懷才莫遇,覺得世人皆醉我獨醒。他不能接受社會,社會也不能接受他:往往消沉悒鬱或憤世嫉俗,最糟的可能走上玉石俱焚自毀毀人的絕路。

 

倘若「持戒之人而毀戒」,對一個修道人而言,他的今世後世一切都不必談了。這是告誡佛教徒一定要有行為的準則,不可做的不能做,必須做的非做不可。

 

這叫持戒,否則,不僅現在受人輕視和批評,來世也將受惡報。一般人也可用到這個準則,在任何團體中,必須遵守該團體的規則和倫理。若該負的責任不負,所行之事有損團體的形象和榮譽,當時固然得不到好的結果,甚且由於因果的關係,在未來的生涯中也可能會受到很多的影響。

 

.目不邪視

 

寧以赤鐵,宛轉眼中;

 

不以散心,邪視女色。

 

——大智度論卷十四.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

 

從字面看,這是說寧可把火熱的鐵塊放在眼睛裡,也不要以邪念去看女色,似乎是把女色看成極可怕的事物。佛教對女性如何定位,對兩性關係是否重男輕女呢?

 

這是對出家比丘的教誡,因為出家人最重要的生活守則,便是禁絕男女的性行為,所以非關重男輕女的觀點。不過,如果已對佛法有了相當認識的一般人,已對菩薩精神能夠體會的在家居士,也會養成這樣的人格修養。此處最要緊的是說,不應邪視女色,未說必須厭惡女性。

 

一般人的經驗,眼中進入一粒砂子,都會痛苦不堪,更何況此偈是用燒紅了的鐵塊,在眼中轉來轉去,這種痛苦可想而知;而用散心邪念去看美麗的女人,其結果所受果報,可能更比赤鐵在眼中宛轉來得嚴重。這不是講女人不好,不是講女色罪惡,而是因為自己是修道的人,如果念頭不是放在利益眾生或關懷眾生的立足點,卻以邪念去看面前的美色,這是犯戒的行為,跟著來的可能發展出更可怕的結果,為了堅定持戒的誓願,所以要下如此的決心。

 

同時,任何人若以神不守舍的心情,再以邪惡的眼光看人,便是不尊重自己的品格,也是對於對方的不敬,女性也是人,豈可以邪念邪視她們。倘若以邪念看女性,接下來可能對於當前的女性,造成更大的傷害,一個出家的比丘,到了這一地步,不僅他自己失去了出家人的身份,也對全體出家人的形象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

 

即使是在家的男性,如果是有教養的君子,也不應以散心邪視女性,不論美醜,當以莊重禮貌的態度相待。為了防止慾念的衝動,在與美艷的女性相遇之時,不妨把年長於己者視作母親或胞姐,年少於已者視作女兒或胞妹,乃至將之看作是來救助自己的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那就不致有邪思綺想了。

 

其實,女人也愛看美色,不僅愛看俊男,也愛看美女。也有女性會以挑逗的眼神看男人。因此,如果釋迦牟尼佛教誡女性的出家弟子,應該也會說:「不以散心,邪視男色」了。問題不在於女色與男色,乃在於邪視與正視。

 

.蓮華功德

 

柔軟慈心根,無上大悲莖;

 

功德葉智華,持戒為妙香。

 

——華嚴經卷四四.離世間品

 

以大慈為根。以太悲為莖,以功德為吐:以智慧為花,持戒則發出微妙的香氣。《華嚴經》以植物比喻菩薩,具體而生動,一般人也都可以自我期許的。

 

這個偈子是用蓮花作比喻。佛經中說,諸佛菩薩的世界叫蓮池,並且形容諸佛菩薩的出生是蓮花化生。一般凡夫是父母所生,是血肉之軀。這四句偈,也是形容佛和菩薩的心境、智慧及其行為所產生的影響力,給人美好、可親的感受。

 

什麼樣的人會受到眾生熱忱的歡迎呢?是佛與菩薩。人間有沒有這種人呢?有!有的在片段的時間會表現出來,有的在一生之中一直默默奉獻而未張揚。有的名氣大,有的籍籍無名,直到他做完了、離開了或過世了,影響力依然存在,才讓人發現他的偉大。這些人,都可以被看成是佛菩薩的化身,或者在學習佛菩薩的精神。

 

「柔軟慈心根」,柔軟與剛強相反,佛法說柔軟比剛強好,慈悲比忿怒好。柔軟能動人、感化人,而且本身不會受傷,剛強的人一時可能佔到便宜,但時間一久必傷己傷人。我們學習佛菩薩,以柔軟態度、慈悲的心腸做為處世待人的根本,必能廣結人緣,博得社會的依賴。

 

「無上大悲莖」,莖是蓮花從根部到花葉之間的幹部。根在水底泥下,不顯現於外,莖則在泥上,從水中伸出水面。也就是形容菩薩的慈心蘊於內而悲心現於外,故以大悲來稱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

 

「功德葉智華」,這裡講的功德,主要是作布施,即是以慈悲心結眾生緣,幫眾生忙,做一切對眾人有益的事。好比紅花當以綠葉相配,蓮葉出了水面,是為了與蓮華相配,慈悲功德,是從無我的智慧產生,智慧燦爛鮮美,功德莊嚴殊勝。蓮花不能離開根、莖、葉而單獨存在,象徵著悲智必然是相輔相成。

 

「持戒為妙香」,蓮華代表佛菩薩利益眾生的功德莊嚴,那就是慈悲及智慧的功能,對於他人的影響,就像是蓮華的芳香。而此微妙的芳香,是從諸佛菩薩的威儀戒行中表達出來。菩薩持戒有兩層意思;(一)應該做的一定做,(二)不該做的絕對不做。這種人是大善知識,是人間的善友,為大眾所喜親近。

 

一般人雖不是大菩薩,但是這種悲智及持戒的心行,是可以學習的。

 

.做人本分

 

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

 

悔惱火所燒,後世墮惡道。

 

——大智度論卷十七.釋初品中禪波羅蜜

 

此偈是說,不該作的去作了,應該作的卻不去作,這兩種情況都會使人後悔,若犯了嚴重的錯誤,今生後世都會面對惡劣的環境。可見謹守做人的本分是很要緊的。而什麼是該作,什麼是不該作,一定有其準則。

 

如果沒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沒有一定的信仰和方向,就不知道什麼是該作、什麼是不該作。但什麼該作、什麼不該作,不能由主觀立場作決定,需要智慧作客觀的判斷。如果僅憑主觀立場,不該作而作,該作而不作,則很可能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行為。其實自私而不損人的話也不算壞,自私是為保護自己、成長自己、為自己作種種安全措施打算,自己才有生存發展的空間。但僅從主觀決定應作或不應作,對他人而言,並不一定公平。若為全體所需要而作,或為全體的利益著想不應該作就不作,那便是客觀的標準。但在個人判斷之下,認為什麼是大家所需或什麼是大眾所不需,也是主觀,雖然自己覺得在為大眾設想,其實還是出於個人的成見而已。存心是為大眾設想,做出來的事卻可能損害大家,所以個人的判斷不一定可靠,必須參考大眾的意見,才可得到比較客觀的標準。

 

社會團體共同的規章制度、風俗民情,許可我們做的、要求我們做的,叫做該作,而且必須要去作;否則叫做不該作,而且不能作。例如佛教的戒律,在佛的時代就是因人因事因地而有不斷地改動,但有一個不變的原則,便是保護身、口、意行為的清凈健康,便是順應化導當時當地的制度規章及民情風俗。

 

如果應作而不作,不應作而作,會使你於事後生悔恨起煩惱,可能因此而把功德燃燒了,把前途毀滅了。今生受苦難,後世墮惡道。如果堅守原則,應作而作,不應作不作,便是行的菩薩道,不僅不墮惡道,而且永遠在人間,是現成的菩薩。

 

.勇猛向前

 

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惡;

 

應當一切時,勇猛大精進。

 

——華嚴經卷六.菩薩明難品

 

此偈是說,我們在任何時間,都應當以勇往直前的信念和毅力,儘可能地避免隨時都可能發生的無量過失。

 

儒家的聖賢君子,聞過則喜,知過必改。人生在世,有功有過,只是每一個人往往記得自己有功,很少反省有過。此偈認為人之有功是應該的,人如犯過,必須要改,否則就要愧對於人之所以為人的本分了。卻有不少人以為;「人人都犯過,自己也犯一點過,沒有什麼了不起。」那是自甘墮落的心態,很不健康。一想到自己做為一個人的責任,就應產生精進心,這不是因為恐懼犯了罪過要受懲罰的關係,而是珍惜可貴的人生,珍惜現在的因緣:錯過了機會,就很難說什麼時候再有這種努力改進自我、成長自我的因緣了。

 

有人說,做學問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事實上,無論做什麼事,不能進步,便是退步,縱然保持原地踏步,若跟繼續前進的人相比,你已成了落伍。一個人的體力、財力,以及所能運用的各項資源,一定有其極限,一個人的信心和願心,則可以是無限。所以不能由於生命的資源有限,便放棄了努力,特別是在人格的修養方面,只要有一天尚有煩惱,乃至極其微細的妄想雜念未除,總得繼續精進。凡是發覺自己,往往心不由己,甚至身不由己地輕舉妄動,就該生大慚愧,起精進心。雖不能做到一切時中都能勇猛精進,至少要比完全不想自我檢點的好。

 

.不計功德

 

善分別眾生,而無眾生想;

 

善解一切語,而無言語想。

 

——華嚴經卷九.初發心菩薩功德品

 

菩薩善於了解一切眾生的各有所需,但在菩薩心中,並沒有「我度眾生」的想法;菩薩明了一切言語的語意所指,但在菩薩心中並沒有「我有話說」的想法。

 

一般人能夠為社會大眾服務,為國家民族獻身,已是難能可貴的事。功成名就而不居功不念功的人,表面上會有,打內心起則極少。建功而未獲得適當的酬勞褒獎,甚至像岳武穆那樣精忠報國,反遭殺身之禍,不僅當事人的心有不平,旁觀者也會覺得遺憾。當作戲劇欣賞,能夠動人心弦;當作人生的現實來看,毋寧是痛苦的災難了。因此,人間的不平,需要用佛法來撫慰疏導。

 

因為諸佛菩薩,必先受苦受難,才能為眾生救苦救難,他們不論是受苦受難或者救苦救難,都是出於心甘情願。不要以為諸佛菩薩廣度眾生是無往不利的,就像父母照顧兒女成長的過程,樣樣乖巧,事事孝順的兒女是極其難得的,若想做個稱職的父母,必須付出千辛萬苦的耐心和愛心。若想做個夠好的父母,是不能期待兒女回饋什麼的,只有一心盼望兒女的成就比自己更高更好,那就心滿意足了,萬一生了幾個怎麼愛護培養也不能成器的兒女,就會牽腸掛肚一輩子,一直到死為止,還是放心不下。那就最好來看看佛法是怎麼說的吧!

 

學習佛菩薩的態度,恰到好處的幫助眾生,這是應該做的;盡心儘力去做之後,有的眾生會感恩圖報,有的改善了情況,有的於事後又恢復原狀,而且一再地扶起來又自己跌倒了,有的眾生不僅不領你的恩情,甚至反過來恩將仇報。而佛菩薩因為早已對於眾生的習性,了解得非常清楚,所以不會介意眾生的反應,不論是正是負,或有或無,都可以一概不放在心上。

 

至於「言語」,是用來作為與人溝通的工具,智者為了利人,必須學習,必須精通。但是言語畢竟不是它所表達的那些事實真相。連帶著凡是用言語的符號所組成邏輯理論,雖然可以幫助我們獲得知性的能力和各種各樣的訊息,但它不是真理的本身,不能執著,否則又可能被言語的觀念所困而當作武器來自害害人了。

 

.發菩提心

 

一切功德中,菩提心為最;

 

能得無礙智,從佛法化生。

 

——華嚴經卷九.初發心菩薩功德品

 

此偈是說,在一切功德中,發菩提心是最大的功德,由此可以得到無礙的智慧,那是從實踐佛法衍生出來的結果。

 

「菩提心」,又被譯為道心,是因為見到眾生受苦而情不自禁地生起一種慈愛心,一種舍己而救人的悲願心。此在一般人之中,也會發現類似的故事,在我的學生之中,曾有一個女孩子,由於母喪父病,便日以繼夜地打工做家教,照顧父親,維持四個弟弟妹妹的生活及學費,一直等到她父親病故,弟弟妹妹都能獨立時,她已是三十多歲,才想起再返學校讀書。

 

菩提心的著力點,是時時刻刻想到許多人的苦難和需求,時時刻刻以成就眾生為他的使命。例如釋迦牟尼佛年輕時,正在王宮裡過著王子的豪華生活,卻發現了人人都有生老病死的四種苦難,又見到眾生界有相鬥相食的殘酷景象,因此生起了要為人類為眾生,尋求離苦得樂的真理,尋求和平相處的方法,便捨棄王宮的生活,到處尋師訪道,最後自悟自證,完成了最高的人格,開發出最高的智慧,接著就用他的智慧,為人間作普遍而平等的救濟。這便是發菩提心的模範和榜樣。無怪乎此處要說,一切功德中,菩提心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功德了。

 

發了菩提心的人,便不敢懈怠,不會傷害眾生,也不會自尋煩惱。因為在他的感情中,眾生的事最要緊,只要尚有眾生在受苦受難,就等於他自己在苦難中掙扎。由於眾生愚昧,不知道用佛法來治療心中的煩惱,以致自我傷害,彼此殘殺,因此需要發了菩提心的人,來讓他們身有所安心有所寄,疏導他們脫離貪慾、怨嗔、恐懼等煩惱的苦海。這種人能以有限的生命發無窮的悲願,常做不求回收成果的功德。

 

有菩提心失能得無礙的智慧,原因是,無私的人,必定是光明磊落的智者。同時,為了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必定要不斷充實知能、開發智慧。

 

.假戲真演

 

眾生虛妄故,是佛是世界;

 

若解真實法,無佛無世界。

 

——華嚴經卷十四.兜率天宮菩薩雲集贊佛品

 

此偈是說,當眾生生活於虛妄之中時,要告訴他們,有諸佛及諸佛度眾生的世界,當眾生明白了什麼是究竟的真實之時,他們就知道,既沒有諸佛也沒有諸佛度眾生的世界。

 

換言之,對於虛妄愚昧的人們而說,是有佛有世界的,對於已開慧眼的人們而說,佛與世界都不是真的。

 

這觀念的正反兩面,都不是真實的存在,如果不了解的話,以為是消極,了解的話,便是積極,誤解的話,就會覺得這樣的人生太沒意思了。

 

「虛妄」如戲劇,不論是演戲或看戲,都知道那是在表演,不是事實。所以演員出場時演得非常逼真,到台後他的心情便不是台上的那個人,看戲的人欣賞演出時可能會被劇情感動得熱淚盈眶,離開戲院後,也會清楚那是一場精彩的表演,而且知道自己根本就是那一齣戲的局外人。因此,不論是演戲或看戲,都不會被戲中的情節困擾。

 

常常有人說「人生如戲」,這也是看出人在生命的舞台上,歷盡悲歡離合,嘗遍喜怒哀樂,到頭來曲終人散,便從舞台上淡出。可惜人生的舞台,沒有前台後台,演戲的人就不知道自己是個演員,因為既不知是怎麼出場上台的,也不知道何時退出舞台,更不知道後台是在何處以及淡出舞台之後有什麼情況,所以不願意接受人生如戲這樣的事實,也無法承認人生是虛妄這樣的觀念。

 

不管大家怎麼看待我們的人生現象,你、我、他,沒有一個人能夠在舞台上永遠演下去的,再以為那般真實的人生,也無法永久擁有它,這就是說,事實就是虛妄,虛妄才是事實。

 

有你、有我、有他、有佛、有世界,都是虛妄的,無你、無我、無他、無佛、無世界,才是真實的。不過,唯有假戲真演,再以超然的態度欣賞逼真的假戲,才能成為一個積極洒脫而且幸福的人。

 

.善財四德

 

成就直心性,具足智慧性,

 

嚴凈世界性,度脫眾生性。

 

——華嚴經卷五九.入法界品

 

這四句話是彌勒菩薩讚歎年輕的菩薩行者善財童子的功德,說他已成就了直心,具足了智慧,凈化世界,普度眾生。這些功德也正是修菩薩行的每一個人都應努力的項目。

 

在這四句話中都有一個「性」字,既是四德的特性,也指的是由諸佛菩薩的智慧所見到的一切現象的本質,都不離空性。一方面說善財有四種德性,另一方面透過佛菩薩的智慧來觀察,沒有一樣東西是一成不變的,也沒有一樣東西是永遠存在的。這就是「空」。這個空不是相對於「有」的空,不是「有」和「無」對立的空,而是超越空有的空,是不即不離而又不執著任何一邊一點的空。

 

「直心」的意思是事實如此,照實際的情況來判斷。不用猜測,不用想像,不用猶豫,不加入自我中心的各種背景,如生活背景、知識背景、性格背景、利害現實的背景等等的成份。撇開這些東西來看一切現 象,就叫「直心」。一般人會認為這很難得,但也不是做不到的,只要願意學習,便可做到。換言之直心就是無染無私的公正無我的心。若能少一些自我的偏心,就多一些無私的直心。

 

「智慧」是心的反應功能,對自己不起煩惱,對他人絕對客觀,作判斷時超越主觀及客觀。智慧本身也不是一樣可以捉摸的東西,沒有一定要做什麼,沒有一定要表現什麼。大智若愚的人,不會自以為有智慧,他只是恰到好處地應對處理各種需要應對處理的事。

 

用智慧和慈悲的功德來莊嚴世界、凈化世界。即如維摩居士所說「心凈國土凈」,他自己的內心清凈,眾生受其感化而使眾生世界也清凈。莊嚴清凈了世界等於沒有莊嚴清凈世界,也沒有這樣的世界存在。不執著,所以空。

 

前述的「成就直心性」也好,「具足智慧性」也好,「嚴凈世界性」也好,都是為了「度脫眾生」。諸佛菩薩發願永遠度眾生,永遠成就眾生,把環境準備妥當讓眾生受教育、受感化而離苦得樂。度眾生之後,既不覺得自己度了眾生,也不認為有眾生被度,這種精神意境很高,但也不是不能學習成功,因為諸佛菩薩也是由一般人修成的

 

第四篇 不死之葯

 

.生命有限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

 

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法句經.無常品

 

一般人對這四句話的解釋,常常偏向於悲觀與消極,對生命的消逝,充滿了無可奈何。其實不然,佛法所謂的無常,是具有警惕的作用,能讓我們時刻心存危險感,激勵我們要珍惜光陰,並且善用有限的生命,來成就無限的慧命和功德。

 

古人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也就是人的生命,比世間的任何寶物都值得珍惜。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中,如果把每一口呼吸相加起來,即使活到一百歲,也算得出總共有幾口氣,絕非是天文數字,更何況很少人能活到一百歲。由此可知,生命的確是很有限。

 

這個偈子警惕我們,今天已經過了,壽命又減少了,好比魚活在些許的水中,而且水愈來愈少,不久就要乾涸。魚和水相逢是很快樂的,得其所哉是一種享受,一旦水逐漸消失,魚還有什麼歡樂?也就是說,死在眼前,還不珍惜生命!

 

不過,這不是叫我們及時行樂,反而是要趕快精進於智慧和慈悲的增長,並且對他人全心全力奉獻。唯有珍惜生命,才會腳踏實地,才會努力,否則會懶惰、放逸,得過且過,在無聊的狀態下,悠悠忽忽,白白地空過了一生,而當生命結束的時候,還不知道人生是怎麼一回事。因此,修行佛法的人,對自己所擁有的生命是非常寶貴和感恩的,不會輕易浪費。

 

.恭喜發財

 

信財戒財,慚愧亦財,

 

聞財施財,慧為七財。

 

——法句經.篤信品

 

中國人在新年見面時都會說恭喜發財,發的是物質的、有形的、有限的,而且很不可靠的身外之財。

 

所以佛說財產為五家所共有,即是水、火、盜賊、惡政、不肖子,這五種因緣隨時隨地會把身外之物的各種財產,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因此,佛法教人重視的是「七聖財」,即是信、戒、慚、愧、聞、施、慧等七種道德的、心靈的、精神的、永恆財產。

 

「信」是自信,知道自己有所能有所不能;是信人,用人者不疑;取信於人,對人誠實不欺。「信」也是宗教的信仰,一般宗教信仰神或上帝。佛教徒則信仰佛、法、僧三寶,相信三寶能指導我們的人生方向和安身安心的方法。

 

「戒」使我們在生活上不糜爛、不狂亂,維持規律保持健康,在語言行為和身體行為上不自害害人,不當做的不得做,當做的不得不做。

 

「慚」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足,自知當行善而尚未行善,不當作惡而作了惡業,知道自己的行為應該更好而尚未做到,便有慚於己,當力求改善。

 

「愧」是自省對於別人未能盡責負責,而覺得遺憾對不起,因此要提醒自己,全心全力地去關懷人、幫助人、有益於人、感恩於人。

 

「聞」是聽聞佛法和一般學問,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養成隨時隨處博學多聞的習慣,除了專業的學問,也得無限地拓展通識的胸襟視野。

 

「施」是給予,新約曾說「施比受有福」,老子說;「既以予人己亦多」,佛說:「布施功德,第一功德」。有東西可以布施,表示你已有福,想布施而有所不足,就要努力增加物質的、體能的、智慧的財富,因此在布施的過程中,自己先有了財富。

 

世上最可貴的是「智慧」財,最貧窮的是因為愚蠢而貪得無厭。如果有智慧,不但自己不起煩惱,而且能為別人解決問題,所以智慧對修行人和一般人都很重要。再說,用體能賺錢很有限,若用智慧賺錢則是無限的,可以四兩撥千斤,也可以化腐朽為神奇。這不是最好的財產嗎?

 

佛法雖也主張增加物質的財產,但更重視信、戒、慚、愧、聞、施、慧這七種聖潔的財產。

 

.珍重人生

 

得生人道難,生壽亦難得,

 

世間有佛難,佛法難得聞。

 

——法句經.述佛品

 

此偈是說:生而為人不容易,做人而長壽也不簡單,生於世間能遇到佛很難,遇到佛又能聽聞佛法則更難。如果這麼多的難得而得,正好都加在一起,實在很幸運了。這是勉勵我們,應當珍惜難得而已得的機遇,否則稍縱即逝,追悔莫及。

 

這四句話強調人身可貴,壽命無價,有佛難遇,佛智難得。

 

有人認為生命或生存是一種無奈或折磨,也有人主張應當盡情冶遊享樂.這兩種人的人生態度,一是厭世、一是玩世,都不太好。人的生命就是一項福報,若能得到健康的身軀,且能活過一段較長時間,實在是幸福的事。佛看一切動物,都有佛性,都是現在的眾生,未來的諸佛。但在一切眾生之中,唯有人的身心,可以作用修道的器具,其他眾生都不具備修福修慧的條件。唯有人類,有禍有福,有苦有樂。災難及苦難的磨練,所以引起危機感,生起警惕心,改過遷善,悛惡向善之心,也由此而起。因此,人比其他類別的眾生幸運得多。既已獲得人生,便要好好地運用。

 

得生為人而又有長壽,也很難得,長壽即是福,不是用來享福,而當用來培福種福,可比短命的人多積福德,多長智慧,自利利他的機會也相對增加,因此更要以感恩之心來珍惜自己的壽命。

 

世間要有佛出現很難,釋迦牟尼佛住世,已是兩千五百數十年前的事,幸好他留下了佛經,讓我們依舊有佛法可用,但這也不容易,即使有不少人不遺餘力地弘揚佛法,世界上能聽到佛法又願意接受佛法的人仍然不多。有人信了佛但並且了解佛法,不能如法修行,無法以佛法解決煩惱,也無法用佛法幫助別人處理問題。

 

這個偈子是要我們珍重且充分地善用人生,來成長、充實、奉獻自己,用佛法的觀念和方法來凈化自己和凈化人間,才不辜負生而為人的此一人生。

 

.不死之葯

 

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

 

不貪則不死,失道為自喪。

 

——法句經.放逸品

 

這個偈子,是提醒我們要珍惜生命的價值,善用生命,生命的價值便能成為永恆。

 

現代的台灣,流行著一句話:「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是放逸頹廢不負責任的觀念。

 

「甘露」是印度的梵文,中文叫做不死葯。「戒為甘露道」是說:持戒是生路,能使人真正不死;死的是肉身,精神的生命、功德的生命不會死亡,可以帶到永遠的未來,持續地成長,直到成佛為止。

 

不放逸等於持戒,有益於眾人的事必須做,有益於眾人的話必須說,有害於眾人的事不要做,有害於眾人的話不要講;這樣的話,可使自己身心平衡,長保健康。「放逸」是恣意放蕩、行為不檢、狂賭、濫嫖、酗酒、日夜狂歡、男女行為不節制、飲食無節度、生活起居沒有規律、損人害己……。這種人易招致短命早死的橫禍,而且可能死得很慘痛。

 

「貪」是貪得無厭,是為了自己過得更快活、物質享受更多些。貪慾之苦,如飲海水止渴,越飲越渴,所以貪的作用是一切煩惱的根本,貪不到就會瞋,貪與瞋是一體的兩面,有貪有瞋,便有無盡的煩惱跟著發生,如果沒有要貪要瞋的人、事、物,一切煩惱便無從生起,自然得到平安。

 

「死」有兩層意思,一種是因放逸而自掘墳墓,走上死路,另一種是精神生命的腐朽或消失。精勤努力,為眾人作奉獻,永遠活在眾人的心中,活在文化歷史中。就佛法來說,佛教徒藉著佛法的指導,若以無私無我的立場和觀點持戒修善行,能夠成為福智圓滿的佛陀。若以有我的果報觀點,持戒修善行,則能得享安樂的福報。

 

死或不死,並不單指肉體的生命,也包括精神的、功德的生命。持戒不但能使我們現生健康長壽,也使無形的生命不斷延續。相反地,放逸只會使這兩種生命提早毀滅而已。

 

.制意調心

 

輕躁難持,唯欲是從;

 

制意為善,自調則寧。

 

——法句經.心意品

 

若為當前社會把脈,輕率浮躁是一般人的通病,它們所衍生出來的行為,真的是「唯欲是從」』一切向慾望看齊。《法句經》提出了「制意為善,自調則寧」的對治方法。對任何時代任何社會的人,都是一帖很有效的清涼劑。佛法注重心的調柔、調順、調伏,所以叫作調心,其實人心本身是不會動的,是因為人的五官和身體,跟外在的聲色犬馬名利權勢等等環境相應,而使心隨境轉,正所謂隨著魔鬼的音符起舞。

 

人的身體有其本能的需求,但其需要的東西相當有限。比如睡覺只需一張床,衣服只需冬天可以禦寒、夏天可以遮體就行了;飲食只要吃飽止渴,住宿只需遮風蔽雨。人的生活可以非常簡單,但為什麼慾望無止境?是為了滿足虛榮和貪慾,因而不斷向外追求,越追越不知足,越追越想追。欲壑難滿如無底洞,求得越多,越不能滿足,困累不已,結果死路一條,若把貪慾之心放下,就能活得逍遙。

 

人常常忘掉自己的需求只是心理的饑渴,於是輕躁難持,不斷貪取,越享受就越想追求更多的享受,心無法安定下來,這就是煩惱的緣由。貪慾使人失去智慧和慈悲,變得自私自利,越來越露出動物的本能而失去了人性的溫馨,一味自私,別人也不會放過你,因為他們也在追求同樣的東西,或者他們追求的正是你所擁有的,鬥爭在所難免。因此,若希望生活的安全、安寧、安定,最好減少慾望,指揮自己的心,保持穩健和平靜。

 

如果我們的心無法不受外境誘惑,該怎麼辦?可從觀念上告誡自己:為什麼如此愚蠢、自私?為什麼如此不滿足?也可藉念佛、拜佛、打坐等方法,使得心有所寄,心有安置和集中,就能不受外境的影響了。

 

《遺教經》雲。「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只要把心安定在某一點上,慈悲和智慧都會成就,一切好事皆可完成。如果心受到外境的誘惑而不斷在動,人格必不穩定,事業也不會順暢。

 

想做個成功的人或活得平安的人,都可用這個偈子的四句話來幫助自己。但它不是叫我們消極得什麼都不管,而是叫我們不要因慾望的饑渴而輕舉妄動。即使環境很亂,心還是活在安寧之中,這實在是一種福報!

 

.大能容小

 

無樂小樂,小辯小慧;

 

觀求大者,乃獲大安。

 

——法句經.安寧品

 

這偈子,是勸我們不要耽於世俗的五欲之樂,同時指出,小辯才、小聰明,也不可靠。要就追求解脫自在的大樂與無我無私的大辯才和大智慧,才能獲得大安定及大安全。

 

這個世界到處有危險,時時有災難,人人有苦惱,故有「火宅」的比喻。縱然也有歡樂的時光,卻是相當的短暫,歡樂是以辛苦的代價而得,歡樂之後,接著又是面臨苦的考驗。人生雖有歡樂,往往是苦中作樂,所以稱為「小樂」。

 

世間並沒有不散的筵席,故也沒有真正的快樂。一般人從物慾的享受,獲取官能的快樂,那是刺激和麻醉,被假想為快樂,但在心靈的深處,並沒有安定喜悅的歡樂。短暫的快樂後,依然生活在身心交瘁的狀態之中。

 

「小辯小慧」是指以世俗的思想知見作辯論,即使能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卻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世間的知識學問有其時代性、地域性、局部性、片面性,一旦過時出局,就不是真理。江山代有才人出,前人的發明固然有用,後人的發現卻可能將之推翻或超越。又說隔行如隔山,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見解。可見世間的任何論辯,都不是究竟的真理,故稱為小辯小慧。

 

佛法並不否定世間的學問,但是教示我們不要把自己之所見當成最高最後最究竟的真理,否則會因執著不同的思想而產生人為的災難,例如宗教戰爭、政治迫害、各種文字獄等,皆由此而起。

 

什麼才是大樂、大辯、大慧?此「大」不是大小相對的大,而是超越絕對的大。不要執著任何一種世間的現象、觀念和思想,這就是「大」。此大能夠容納一切的小,而又不受任何一個小的局部束縛而產生分歧摩擦。「大」是不執著任何東西,所以能容納一切。

 

沒有要堅持什麼立場,只要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做恰到好處的應用和處理,就是好的。不要認為有什麼東西是最高的、最好的、永遠優勢的,否則便無法得到最大的平安和最大的快樂。

 

一般人也可學習這種精神,需為人間開發有用的知識和技能,但不要自認為那是最好的、最高的、最後的、最具權威的,應當隨時隨地從事更新的發現或發明,那不是更好嗎?

 

.解脫自在

 

但離虛妄,名為解脫;

 

其實未得,一切解脫。

 

——法華經.譬喻品

 

此偈在字面上非常淺顯,只要不被虛幻的世象所困,便得名為解脫,但是尚須更進一步,也要不以解脫為實有,才能超越於真妄及縛脫,那才是「一切解脫」。

 

一般人都希望從煩惱的苦海,罪惡的環境,獲得解脫,這應該是正確的觀念,但是還不夠徹底。

 

必須深入了解,從現實生活得到解脫,並不等於逃避現實生活,也不是教你離開這個世界,要在困頓的現實生活中而有自由自在的心境,才是真正的解脫。

 

這個解脫是指內心的經驗,而非身體所受的遭遇和所處的環境。換句話說,旦要內心不被人虛妄的現實境界所困擾,就是解脫。如果處身在虛妄的現實之中,而把現實生活,當作是安全的寄託、當作生命的靠山,向瞬息變動的現實環境,追求安慰,追求保障,就不得解脫。

 

有人以財產為靠山;有人以名位權勢為靠山,有人以某位人物為靠山,有人以某種觀念、某種理想、某種信仰、某種力量,作為最大的救濟或最後的歸宿,從這些皆無法獲得解脫。只要有所期待,有所寄望,有所依賴,就會被所期待、所寄望、所依賴的東西所困、所苦,就不是解脫。因為這些都是幻起幻滅的虛妄現象,只要是現象,都會隨著無法預知的因緣聚散,而變化莫測。有如萬花筒中的圖案,圖案是有的,但只要一轉動就變了樣。如果以為這些不可靠的東西是可靠的話,便是執迷不悟,便會被其困擾。

 

如果有人聽說現實環境都是虛妄不可靠的,便想厭棄它、離開它、逃避它,去做一個遺世獨立,獨善其身的人,這也無法解脫。因為逃避現實的本身,即是執著,是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做繩子,自系自縛自我作繭,豈能得解脫!要來的一定會來,要去的終究會去,唯有凡事都能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便得解脫。

 

真正得解脫要如《六祖壇經》所言:「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不離世間且不執著世間,才是真正解脫。也就是說,不把現實當實有,也不視現實為虛無,才會自由自在,才是真的解脫。

 

.火宅清涼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法華經.譬喻品

 

此偈是說,我們所處的環境,不論好壞,都像是火宅一般,充滿各種危險,實在恐怖可。但是眾生無智,沒有警覺,都活在醉生夢死當中。

 

何謂「三界」?根據人心的體驗、感受和認識,而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種範疇。欲界是五欲或名為七情六慾的層次,色界是禪定的層次,無色界是只有自我執著而已,沒有意識活動的深定層次。欲界耽戀於官能的享受和追求,色界執著於生命的貪戀及對自我價值的追求,無色界已沒有對於身心的貪戀和愛惜,心理活動已終止,但仍有潛在的自我中心,維繫著對於「我」的執著。

 

三界都是水深火熱的環境。

 

若以一般人的判斷,所謂眼不見為凈,耳不聞為凈,到了色界、無色界的程度,應該已是安樂的境界,怎麼說也是火宅?住於定中的人,人間的煩惱、自然的災害、社會的困擾,都不會影響到他,好像已得解脫。事實上凡有自我中心,出定之後,仍在欲界,依舊要接受人間環境的種種干擾,依舊有水深火熱似的煩惱。故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火宅是失火的房子,充滿了危險恐怖,但有幼兒、愚人及盲人,身陷火宅,卻不知失火的危險恐怖。因此在《法華經》中有一寓言,以火宅為喻,是講一群貪玩的稚兒在失火的大宅院中,看見失火了還拍手大笑,看見小動物倉惶逃竄還當成好玩。可憐這些愚痴無知的孩子,站在父母或成年人的立場,要想辦法趕快把他們救出來。佛是眾生的大慈悲父,所以告訴一切眾生不要苦中作樂,趕快離開。

 

其實,一切境界,出於心造,源於心受。心境煩惱,便處於火宅之中;心境清涼,便生於佛國凈土。環境隨心,沒有一定的安危,若是人心浮動,環境即混亂,便成三界火宅,若是人心安定,環境即太平,便見世外桃源。因此,我在訪問祖國名剎五台山時,曾寫了這樣的兩句話:凡夫以煩惱製造了苦樂無常的三界火宅,聖者以慈悲建設了廣度眾生的清涼世界。」

 

.不落兩端

 

無常見有常,是名為顛倒;

 

空中無無常,何處見有常。

 

——大智度論卷一.緣起論

 

此偈是說,若把多變的時空現象,看成永恆的宇宙真理,便叫做顛倒。一般人錯認無常的事實為永恆不變的東西,結果為自己帶來迷失感的苦惱。因此有人便以無常為真理,又為自己帶來虛無感的失望。

 

常是永恆,無常是變異,兩者是相對而言的哲學觀念,常是宗教信仰有神論的思想,無常是平常生活中隨時隨地可以經驗到的事實。生活本身就是無常的現象,只因一般人不想承認,以致視而不見,不願意說這就是無常,所以是顛倒。人的種種苦難和問題都跟這種顛倒的印象相關,錯把無常當做永恆,不希望接受無常的事實,煩惱就出現了。有人希望年年十八歲,可是十八歲只有一年,再過一年決定是十九歲了。天天面對無常而不承認無常,還要遮遮瞞瞞,恐懼年老,怕人老珠黃沒有吸引力、沒有人愛,把生存的價值寄托在隱瞞年齡,而不敢面對事實,不來善用生命,豈不是顛倒!

 

要知道,對於無常的認知,未必是負面的,從有到沒有雖是無常,但從不好,可能變成好也是無常。我們常希望好的永遠好下去,不好的永遠不要來,這也是顛倒。月有陰晴圓缺,水有雨露冰霜,時有春夏秋冬,人有悲歡離合以及生老病死,這些都是無常的註腳,絕非人力所能改變,何不承認事實,樂天知命。

 

無常的認知,固然可使不好的要想辦法讓它變好,至於好的,則當然要有接受發生變化的心理準備,那就不必提心弔膽。保持現狀既然不可能,使現狀繼續成長則是可能的,但是任何事物的成長,必定有其極限,希望永遠成長下去也不可能。成長的過程中有變化,變化之後的危機,其實也就是轉機,自然有另一個景況出現。所以,若把無常當成常,一定苦不堪言。

 

世間既沒有任何東西是永久不變的「常」,也不是把虛無飄渺稱為「無常」。從這個偈子看來,執著世間是常固然不對,執著世間無常也是錯誤,因為無常的涵義是一切現象不斷在變化,在變化之中也有許多新的現象在發生,變化之中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是無常,經常變化的東西雖不是實有,卻不等於沒有,從因緣聚散而言是空,從因果相系而言是有的,切切不可認定了無常的理論,而就否定了因果的事實。所以要說「空中無常」。以此可見,連無常也是假設的名詞,當然更不用說還有不變的常了,所以要說「何處見有常」了。此偈連貫前後的公式是;常等於無常,無常等於無無常。也相當於《心經》所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的意思。

 

此偈給我們透露的訊息,是要我們勇於面對多變的現實環境,觀察它、了解它、改善它,但卻沒有必要為它神魂顛倒地不能自主。既不悲觀失望,也用不著興奮得發狂,學著做一個心胸豁達自由自在的智者。

 

.因緣是空

 

若法因緣生,是法性實空;

 

若此法不空,不從因緣有。

 

——大智度論卷六.釋初品中十喻

 

這個偈子點出了「緣起性空」的道理,是說一切現象,都是依空而緣起,緣散而歸空,空不等於沒有,有也不等於實有。因緣而生起,其實是空的,若說有什麼東西不是從空而有的;那就沒有這樣東西了。

 

如果說,一切現象的任何一法,都是從因緣而生的話,它的實性便是空性,因其既從因緣起,必由因緣滅,沒有真實性。如果一切現象以及佛所說的理論、觀念、修行方法,不是空的,那就不是從因緣生的,但在世上不可能有這樣的東西。

 

因緣生的意思,是一個主要的因素再加上另一個或另幾個次要的因素,也就是促成任何一種現象發生的種種條件。主要的叫因,次要的叫緣。比如我們來到這個世界,自己是因,而父母是緣。又如一個家族的組成,最早出現的父母是因,子女的陸續來到是緣。彼此相成相待的關係,便是互相為因、互相為緣。但在這種關係出現之後,不是永恆不變的,實是幻起幻滅的。因為漸漸地,父母會與世長辭,子女又變成了父母,而且永遠變化下去。從時間上看,本來沒有的生命現象,暫時出現,復歸於消失,從空間上講,父母生子女,子女生孫兒女,那是因緣和合,緣聚時則生,緣散時則滅。若把這些因緣拆散解體,暫時有的現象就無法成為事實。所以一切法都是因緣所成,本身並無不變的法性,如果一定要說它有一種本體的實在性,那就可以給它一個名字叫做「空性」。

 

世間的一切現象皆由因緣而生,又名為緣起,例如人的一生之中,會有種種遭遇,有的人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有才能,越來越有人緣。有的人恰巧相反,經過幾番風浪之後,便再也沒有勇氣面對殘酷的現實世界了。同樣的現實環境,有不同樣的人生體驗,這就是各人的因緣使然。

 

我曾見到一位女士被男友遺棄時,幾乎希望找她的薄情郎拼個同歸於盡,後來知道他的男友早已另有新歡,鐵定不再回頭,便來告訴我說:她已想通了,既然因緣如此,為了自己還能好好地活下去,也不想痛恨他一輩子了。可見「因緣」即是「空」的觀念,能夠助人擺脫痛苦。

 

.疏導人心

 

諸法如芭蕉,一切從心生;

 

若知法無實,是心亦復空。

 

——大智度論卷八?釋初品中放光之餘

 

這個偈子用芭蕉來比喻一切現象,是由心生。其實芭蕉沒有心,可知一切現象並非實有。人人知道人皆有心,如果深入觀察,不僅一切現象的法是虛妄,生出諸法的心也是空的。

 

芭蕉樹粗看似有干,細察則不是實心的,是由一片片的葉子層層包卷而成,如果把它一層層的葉子剝掉之後,就什麼也沒有了;食用的洋蔥也有相同情況。

 

「諸法」的各種現象,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物理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若將諸法透明來看,都是因緣聚散的現象,並無一法有其主體存在。

 

有些人會說,今日社會的主導者是某幾個人,而社會變成這個樣子,癥結在於某個團體,若把他們趕下台,或把某幾個集團消滅掉,就會天下太平了。其實,任何現象都是眾緣和合,沒有孤立的事件,也沒有突發的現象,少數人及少數集團之所以能夠興風作浪,也必有讓他們興風作浪的原因,必須標、本兼顧,始能解決問題。若把一個個現象的成因和助緣拆解之後,裡面就什麼也沒有了。眾生共同的業力促成各種現象,人心的浮動造成環境的不寧,幾天一個風潮,使得人心更加不安。總是有某些人發展某些觀念,帶動風潮,我們要探究這些觀念是怎麼出來的?是從何處吹來的?怎麼會有那許多人隨著附和跟著跑?一定有其原因!若把各種近因及遠因加起來,就促成了動亂的社會現象。若能正本清源,解決了這些動亂的原因就不亂了。那就是先從觀念的疏導做起,先從人心的盲點及偏誤點的糾正做起。

 

所以,一切現象如芭蕉樹,看起來是圍繞著某一個中心點產生,但那個中心,就像芭蕉心,虛妄非實。如果知道沒有一個實在不變的東西在那兒,也就不會覺得有什麼嚴重的問題了,因為一切現象都會隨著因緣而變的,不必害怕,只要努力,不必失望,動亂的現象不會永遠在那兒的。

 

改變環境當然重要,改變人心的偏差,更加重要,人心能帶動環境,環境又能影響人心。知道人心非實,人的想法會變,知道環境隨人心而變好變壞,因此疏導人心,要比改造環境更重要。如果你於一時間無法改變環境,至少自己的心不要去接受環境的影響,環境再壞,你既無從逃避,就面對它,而告訴自己,心是空的,環境亦非實有,正如西哲所說,面臨黑夜時,知道黎明已不遠了。

 

.慾望得失

 

諸欲求時苦,得之多怖畏,

 

失時懷熱惱,一切無樂時。

 

——大智度論卷十七.釋初品中禪波羅蜜

 

此偈是說,慾望並不能帶來快樂,不論是追求的時候、得到的時候或失去的時候,都是苦惱。像這樣的經驗,可以說人人都有,可是大多數人沒有辦法覺悟,老在貪慾之中轉個不停。

 

「諸欲求時苦」,諸欲是指一般所說的七情六慾以及佛經所講的五欲,所謂七情,是喜、怒、哀、懼、愛、惡、欲,六欲是《大智度論》所說:色慾、形貌欲、威儀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想欲。五欲有兩說:(一)財、色、名、食、睡,(二)色、聲、香、味、觸,第二類是對眼、耳、鼻、嘴、身而說的。貪慾永無止境,欲壑永遠無法填滿。有了一個太太還想要第二個第三個,這是貪得無厭,每天晚上只睡一張床鋪卻希望有更多的華屋,以此縱情享受,以此炫耀財富。

 

慾望強的人,一心想得到又怕得不到,拚命追求,越陷越深,以致苦惱重重。對已經到手的東西又怕失去,心中充滿恐懼怖畏。一旦失去則哀痛不已,懊惱不已。明明是多餘的東西,沒有它也不至於無法度日,但是貪慾卻讓凡夫的心永遠不得安穩安定。

 

慾望初得時,可使人當下歡喜,接下來就是不夠滿足的空虛。這種人即使於一時之間有假象的滿足和快樂,但一下子就過去了,心理上馬上出現害怕和憂慮。

 

能少欲知足就能平安無事、快樂自在,但少欲不是不要任何東西,就算是出家人,需要的還是要,當做的還是得做,對自己要少欲要知足,對眾生要奉獻要布施,這才是努力的重點。

 

.時間無限

 

無量無數劫,一念悉觀察;

 

無來亦無去,現在亦不住。

 

——華嚴經卷五.如來光明覺品

 

此偈是說,在一念之中即可觀察到無限長的時間現象,因為時間沒有來也沒有去,連現在也不存在。

 

我們的生活之中,過去、未來和現在的時間感都是,有的。剛才、現在、馬上,昨天、今天、明天,去年、今年、明年,不論或短或長,不能否定時間實有。然而,真的有現在、過去、未來嗎?真有客觀的時間嗎?值得探討。例如一九九五年十月間,美國的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到六千光年距離的宇宙體形成奇景,而我們卻於現在看到,若融通這中間距離來看,便可將過去、未來、現在,合為一體了。

 

此偈的「無量無數劫,一念悉觀察」是《華嚴經》的時間觀。把無限長的時間縮短到一念之間,也可以說,已將一念的時間延伸到無限的綿長。此在一般人是無從想像的,其實,惡夢連連,就覺得夜長漫漫,歡樂終宵,就覺得春宵苦短。人到晚年,如果百無聊賴,就覺得活著好膩:如果興緻勃勃要完成好多有意義的事,就有不知老之將至的感受。有的人在一生之中完成了許多偉大的事業,還有時間輕鬆地休閑,有的人,緊張忙碌一輩子,卻一事無成。究竟是誰的時間更多或更少,更長或更短?由此可知,沒有一定的時間標準,長時間可容納短時間,短時間也可涵攝長時間。

 

佛已超越了時間,所以在一念中,能觀察無限的時間。其實眾生雖無此能力,而眾生現在的一念是從過去無量的時間傳遞過來的,這一念之中根本也攝含著所有過去無量無數劫以來的業力,包括福業和罪業,同時也以此現前一念為基礎,又再向未來展開生命的無限遠景。由於佛的心中沒有時間的執著,沒有煩惱的起滅,所以一念即是無限,這是可以理解的。而

 

以佛的智慧觀察任何一個眾生的任何一個念頭,就能從這個念頭觀察到這個人的無限時間的前因後果,就比較難以理解了。

 

請不要想得那般高深莫測,其實,時間是「無來亦無去,現在亦不住」的。只要看眾生現在這一念,就沒有必要去追究過去,也沒有必要探討未來;這一念本身就已包含過去和未來。而現在的本身,又非得介於過去和未來之間不可,如果過去已去,未來尚未來,則現在也無著落之點。可見,雖僅一念,也無蹤跡可求,哪兒還有什麼時間。

 

.處處如來

 

十方空無異,眾生起分別;

 

如是取如來,虛妄不見佛。

 

——華嚴經卷十一.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

 

此偈是說,遍宇宙的空間,到處都是一樣,人類心量小眼光淺,所以有四面八方上下前後的界定差別;如來的智慧廣大如虛空,如果也用一般人的心量去認識如來,根本就見不到如來。

 

《金剛經》中也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是說,如來的功德作用,遍於一切時空,也超越於時空,有智慧的人隨時隨處見得到他,沒有智慧的愚人,僅把如來的肉體、形貌、音容,當作是佛,那就是認錯了對象走錯了路,當然也無法見到佛了。

 

此所謂「十方」,涵有虛空和空間兩種意義。虛空之中不留一物,八方上下,沒有任何阻隔障礙,而空間是由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間距所形成。此二者名異、義異而實同。空間不離虛空,虛空之中含有空間的事物;萬物由虛空幻現而成空間,又必幻滅而復歸於虛空。任何現象都是變化無常的,就像天邊的晚霞,一下子像許多動物,一下子又像群山疊翠;形形色色,幻化莫測。其實這些形象都是出於人的想像罷了。晚霞僅是雲層而已,並沒有一定要變成什麼,由於人的感情豐富,可以美化這種幻景,也可以醜化這種幻景,那與幻景的本身毫不相干。

 

可見空間本身就是虛空,活動在空間中的人類,也不過是幻起幻滅的景象,人人認為自己是真實的存在,其實本來不存在,最終也不存在,並非真正的有,所以人人都會說「兩手空空地來,兩手空空地去。」只是為了現實的生活,為了本能的需求,人是不能不爭取生存空間的。如果能在生存的過程中,多一些為他人設想的心,少一些為私利打算的心,多一些慈悲心,少一些怨恨心,自己的生存空間會更大一些。如果遇到無法突破的困境時,就告訴你自己;「虛空廣大,何必分別。」你就覺得是處身於海闊天空的內心世界了。

 

此時,縱然沒有見到如來佛,也不要緊了。其實,當你心中已放下了痛苦的感情世界,還需要佛來幫你什麼忙呢?

 

.宇宙真理

 

世間非自作,亦復非他作;

 

不知真實性,生死輪常轉。

 

——華嚴經卷十一.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

 

此偈是說,這個宇宙中的各種事物,是怎麼形成的呢?依據佛的智慧來說明的話,既不是自己產生的,也不是由什麼人或什麼神創造出來的,如果不知道這是從因緣而產生的真實性,就無法從生死之中解脫出來了。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自從有了人類的思想及文化以來,總會有人追問:這個世間的一切現象,是怎麼出現的?最早是怎麼開始的?一直到現在、到最後的未來,是由什麼力量在掌控支配?

 

從哲學家及宗教家的角度而言,對世間現象的產生,有兩種看法;(一)一切現象是自然形成的,是現象本身自己發展出來的,也就是「自作」。比如一口水塘,乾涸的時候不會有魚蝦,下雨積水之後不久,便出現了小魚、小蝦、逐漸又有泥鰍等比較大的水族生物了。那肯定不是任何人去放養的。(二)一切現象的發生,都有它的創作者,智慧能力強的人,能夠生產生活及生存所需的各項物品,至於那些不屬於人力所能創造和掌控的現象,一定是有一位大能的造物主在作主宰了,這是「他作」。這兩種觀點,都給人類帶來了生活的智慧及生存的勇氣。

 

如果用佛的智慧來看這個世間的現象,任何一樣東西只能是因緣促成,不可能無中生有,也不可能憑空創造,即使是大發明家,也需要有各種主觀及客觀條件的配合,才能有發明的成果產生。

 

釋迦牟尼提出的論點,是請大家不必堅持己見,因為各有各的道理,只是不可能有一種觀點是最後最高的真理。客觀的環境和主觀的自我,互相影響,彼此牽連,小至個人的一個念頭,大至全體宇宙,都是息息相關的存在,沒有獨立及孤立的事物。

 

用這種觀點,生活於人間,便會尊重他人、欣賞他人、諒解他人、愛護他人。因各有各的因緣,便會努力於每一個現在;因為只要努力,因緣的結果是可以改善的,便不致於沒有希望,也不致於感到失望。不論主風及客觀的因緣,往往是無法預料的。這就是宇宙的真理。

 

.生命奧秘

 

一切眾生類,悉皆三世攝;

 

一世諸眾生,皆為五陰攝。

 

——華嚴經卷十一.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

 

此偈是說,一切的生命現象,都離不開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過程,而在這時間過程中活動的生命現象,又都擺脫不了色、受、想、行、識等組合成生命現象的五種要素。

 

所謂「眾生」,雖有許多層次的許多類別,那是指一切動物,乃至無形的靈體,但主要是就人的立場,討論人的問題。即使僅在人類之中,也有許多族類,許多族群,各有所喜,各有所不喜。

 

所謂「三世」,是時間距離,有長有短;長時間的三世,有無量久遠的過去,也有無量永遠的未來;短時間的三世,可以把一秒鐘分成前、中、後的三個段落,也可以把每一個念頭的起伏,分作念前、現念、念後,亦稱作前念、現念、後念。人心除了入定時及熟睡時,暫時不浮動之外,其餘時間,都在活動。所以也離開不了三世,被稱為世間現象。

 

五陰又叫五蘊,前者是唐玄奘以前的舊譯,後者是唐玄奘開始的新譯。五蘊是如雲層遮住了天空的日月光明那樣,遮住了智慧心光的功能。超越了五陰的障礙,便可透露出解脫自在的慧心。五陰中的色陰,是指人體的物質部分,其餘四陰,是指心理的運作,是受、想、行、識,當過程完整的一個心理反應發生時,它們四陰就會依次連貫出現,構成自我中心的運作。「受」是感受,「想」是判斷所感受的;「行」是判斷之後採取行動;「識」是身心活動之後的另一種堅持自我及延續自我的功能,它是生命的連接體。我們昨晚睡著了今晨又起來,這一生的肉體死亡了,另一生的生命又出現,也是這個「識」的功能,

 

.心的畫家

 

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

 

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

 

——華嚴經卷十一.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

 

此偈是說,我們的心,就像一個非常高明的畫家,能夠極其細膩地畫出身心活動的一切現象,甚至於我們的環境世界,也都是由這個內心的畫家,創造出來的。五陰是人生現象,世界是宇宙現象。

 

這是一種唯心論的觀念,粗看不容易理解。例如說,人在心情煩悶時感受到身體狀況不會爽快,接觸到的各種環境現象,也不會舒服。如果心情愉快時,就覺得一切都是這麼美好。不過,若說我們的身體、家族、乃至整個世界,都是由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所造,恐怕就很難體會出來了。

 

所以必得說明,這不僅僅是從心理現象來解釋的,即如「我思故我在」的理論,是由自己的心理活動,感受到自我存在於這個世界,心理先有活動、有主宰、有計劃,因而才有外在世界的活動出現。這樣的唯心論,不曾考慮到每一個人所處的全宇宙,也是自己內心創造的。因為無法想像這個環境是他所造,何況人生短短數十年,怎麼可能造出已有幾十億年乃至千百億年壽命的宇宙世界?

 

若以佛的智慧,說明人生宇宙,每一個人的人生宇宙是各有因緣的,而且是隨著時空的變遷及其心念的變動,經常都在變化。生活在同一個世界的同一個時段,每一個人的環境世界,也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卻絕對不會完全相同。

 

宇宙世界及人生的際遇,每一個人都是由心所造,由心感受,處身同一個時空的許多人,各有各自的宇宙人生,當你出生的時候,你的世界為你自己所有,若不珍惜它、愛護它、美化它,你的世界就可能是人間地獄,如果你能全心努力於身心世界的保健培養,你的世界就是人間的凈土。當你這一期生命終了之後,你的這個宇宙人生也就隨著你消失。雖然其他的人還在照常生活,但那已不是你的世界了。

 

.即心即佛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

 

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華嚴經卷十一.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

 

此偈是說,只要你的心態像佛,你就是佛;你的心已和佛相同之時,就會發現眾生跟你也是一樣。因此要說:你的心、佛的心、眾生的心,這三者之間並沒有什麼差別。

 

一般人只知道把佛供起來焚香膜拜,認為佛是高不可攀的。其實人與佛的不同之處,不在於外表的形象,乃在於內心的態度,如果體會到佛的智慧心及慈悲心,你就認識了佛,如果學習著以佛的心態照顧自己關懷他人,佛已住到你心中了,你也能以佛那樣的心情看待眾生了。

 

若說對於佛、對於眾生,做到完全無差別的態度,那人必定已經成佛,要不然,他還不知道佛是什麼?

 

不過,現代人多半已能接受,人人有立足點平等的人權觀念,諸如居住、工作、受教育、參與選舉投票等的權利,都是平等的;至於各人能受多高的教育、得到多少的工作待遇、享受有多好的生活條件、贏取多大的社會榮譽,那是要看各人本身的問題了。

 

佛看眾生平等,是說眾生都有成為佛的可能性,只要學佛就有機會成佛。並不是說眾生都已是佛。正因為眾生不自覺也可以學習佛的智慧和慈悲,佛才不辭辛勞地廣度眾生。

 

不過,站在眾生的立場,縱然已經知道,佛、眾生、我,都是平等的,還是要從差別的立足點開始做起。否則,佛不必度眾生,我們不必學佛,眾生也不用去度化了,那就不是佛的心態了。因為佛畢竟已經成佛,我畢竟還沒有成佛,眾生畢竟尚在苦難之中掙扎;許多眾生還在茫茫然地,不知道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也不知道生存的目的是什麼?更不知道在生活之中是苦是樂是憂是喜的感受就是煩惱。因此我們要以佛的平等心出發,經過差別,再回到平等。

 

.不即不離

 

雖聞如來聲,音聲非如來;

 

離聲復不知,如來等正覺。

 

——華嚴經卷十一.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

 

此偈是說,人們雖然聽到了如來說法的聲音,但那個聲音並不就是如來,可是,離開了如來說法的聲音,也無從知道如來便是已經成正等正覺的佛。

 

如來的聲音是指佛在說法。釋迦牟尼佛當時並未寫書,每講一段話或連續幾天講同一主題的話,皆以口耳相傳,後來才記錄下來。當時記憶力特彆強的人,能把佛所說的內容記得很清楚,然後傳誦給他人。所以每部經典一開始往往是「如是我聞」,表示這是他親耳聽釋迦牟尼這樣說的。

 

有人迷信特定的聲音,具有神秘的威力,佛是不贊成的。聲音言語,僅是表達及溝通的工具,甚至佛也不主張對他個人當作神來崇拜,不以為唯有佛說的話才是真理。佛的聲音不是佛,也不是法。對於聲音語言所表達的內容,必須用心去領會,照著去實踐及體悟,才能知道如來是什麼。

 

因此,我們也不能不要如來的聲音,不能不聽如來所說的法,不能不通過佛經看如來,否則無法知道如來的名稱,也無從知道佛是怎麼覺悟的?為何覺悟?覺什麼悟?

 

許多人看偉人及名人的傳記,許多人愛讀時人的醜聞。如果是為求知、是為益智、是為勵志,非為消磨時間,非為尋求刺激,那就把書本當作鏡子來看,才算是懂得看書的人。否則看書被書騙,豈非上了當!

 

.救人救心

 

無量無數劫,常行無上施;

 

若能化一人,功德超於彼。

 

——華嚴經卷十四.兜率天宮菩薩雲集贊佛品

 

此偈是說,累世累生不斷地做大布施,當然是大功德了,但還比不上化度一個人脫離苦海的功德大。

 

在中國舊小說中會讀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話,救人的命比造七層佛塔還有功德。但救命可分成兩個層次,一是救人身體的命,另一是救人智慧的命。救人的身體免於死亡,當然是大功德,如果搶救人心免處於罪惡的深淵之中,不僅使此人暫時脫困,永遠自在,也能使得此人改頭換面成為一救人的人。

 

救人身體的命有幾種方式,比如飢餓的給他飯吃,受凍的給他衣穿,貧病交加的給他醫療診治,當有人畏遇到強盜劫匪等恐怖或水深火熱等災難,把他們從怖輔助困境中拯救出來。這些救人方式都有功德,也叫布施。凡施衣、施食、施錢財、施醫藥、施種種安全、教育、社會的設施,都叫布施。

 

救人的慧命,是用佛法的智慧及慈悲的精神幫助人,使人從煩惱苦海中獲得自在解脫。

 

但是第一種容易,第二種困難。有的人願意接受但沒有恆心,他來聽過一兩次經,有困難痛苦時來找你,把你的一句話奉為圭臬,等當前問題解決了,壓迫感沒有了,他又把你的忠告忘掉了。有更多的人,僅想接受你的經濟幫助,無意聽你什麼智慧和慈悲的大道理。

 

遇到這種人時,你必須付出愛心耐心和時間,千辛萬苦以種種方式去幫助他,一旦受到你感動,那就是浪子回頭金不換的菩薩了。所以僅僅度化一人,也是功德無量。但請勿誤解,度化不是僅靠語言,更重要的是你的行為、你的真誠感動了他。

 

.心不在焉

 

心不在內外,心亦無所有;

 

妄取故有法,不取則寂滅。

 

——華嚴經卷廿一.金剛幢菩薩迴向品

 

此偈是說,我們的認知分別心,既不在身內也不在身外,說穿了,根本也沒有心這個東西。如果把心當作真實不變的東西,就有各種虛妄的現象出現;如果能夠不把心的現象當作自我,你就沒有種種煩惱了。

 

人人都有心,用心、談心,而把它形容成良心、忠心,黑心、壞心等許多名稱,但是心是何物?心在何處?感覺上既是實在的,也是抽象的,因此大家見仁見智,各說各話。禪師們乾脆說:「無心」。可是還有心的功能和心的現象,因此,永嘉禪師的描述是:「無心恰恰用,用心恰恰無。」心這樣東西,運用它的時候不能說沒有,捕捉它的時候又不知它是什麼了。

 

許多人認為心屬於精神層面,是內在的力量、境界、體驗或活動的根源。如果說心不在內而在外,身體之外有心所寄託的地方,這是說不通的。但如果說心在內,「內」又在哪裡?頭腦里有心嗎?心臟里有心嗎?神經系統里有心嗎?肉體任何一部位都不是心,否則人在死亡後肉體還在,心的功能怎麼沒有了呢?

 

活著之時,心臟停止跳動,也不等於無心;全身麻醉時,亦不就是無心;熟睡時、沉醉時,頭腦不起作用時,也不等於心已死了。可見,心雖與肉體有關,卻並不就是肉體的任何一點。

 

人心是什麼?是一種維繫自我中心及自我價值的力量,如財富、地位、權勢、名譽等,乃是身體、心靈和外在環境的三結合。換句話說,心是叫他人給你肯定及注意的自我價值,也是你追求滿足及對抗外力的各式念頭。它不是一個固定的實體。

 

一般人不了解心在哪裡,也不知道心是起於虛妄的執著,所以常常看不開、想不通、鬧情緒、起煩惱,傷害了他人,又糟蹋了自己。如果你有智慧,認識了心的本質,只是從虛幻的自我價值而起,並不是真有一樣東西叫做心,你就是一個能夠生活得非常快樂的人了。

 

.要走正路

 

生死為曠野,煩惱諸惡道;

 

邊見為賊難,痴盲迷正路。

 

一—華嚴經卷四四.離世間品

 

有生有死的眾生,如同曠野中的流浪漢;在煩惱中生活的人,已經像是在惡道受苦的眾生;不論說有永恆說無永恆的生命,都像是在旅途中遇到了盜賊,把他們的功德財產搶光;這一些人都是因為愚昧無智而像盲人一樣地迷失了正確的前程方向。

 

「生死為曠野」,曠野是沒有人煙、沒有文明的地方,一片草莽密林,野獸、盜匪出沒,隨時會遇到危險。這裡把生死形容為曠野,因為從生到死之間經常活在恐慌、畏懼、憂慮、焦急、無奈之中,生不知何來死不知何往。

 

「煩惱諸惡道」,惡道是險惡的路途,古代的印度交通不發達,一般人只走大道,不願走小路、險路;只有邪惡的人能從這種路得到好處,在犯罪的路上冒險。此處用惡道形容煩惱,因為煩惱促使人們冒險、造惡業,做自害害人的事。

 

「邊見為賊難」,邊見包括常見和斷見,這兩種見解不是正見,不是中道見,而是旁門左道,流於獨斷、偏激或特別消極。「常見」認為神、靈魂、我是永恆的。這種見解的好處在於認為「我」永遠是我,永遠存在;壞處在於「我」既永遠存在,做好做壞都一樣。做了壞事,一時挨人咒罵;做了好事,一時受人讚歎。咒罵也好、稱頌也好,都沒關係,「我」還是好好的。古代中國臨刑殺頭的黑道漢子會說:「砍頭沒什麼不得了,十八年後又是好漢一條。」這就是常見。

 

「常見」蠻可怕,「斷見」更危險。「斷見」是不信有生前,也不信有死後,沒有過去生、沒有未來世。這輩子想怎麼過就怎麼過,不必講過去,也不相信未來。想搞錢圖享受的人不擇手段,只要能弄得到就好,不必考慮未來有沒有惡報,反正沒有未來,這就是斷見。佛教講因果,一定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現在的行為必然逃不掉將來的果報。否則就像是走錯了路,遇到了強盜土匪,把一切功德都搶劫掉了,把未來的好路全給阻絕了。

 

「痴盲迷正路」,這一句與上一句相關。不信因果是斷見,不信因緣是常見,都叫痴盲。邪見之人沒有正路可走,遑論成佛度眾生!這四句話是叫我們不要墮入生死曠野,不要步上煩惱惡道,不要落入邊見賊難,以免迷失正確的成佛之道。

 

.風游虛空

 

不離於世間,亦不著世間;

 

行世無障礙,如風游虛空。

 

——華嚴經卷五六.入法界品

 

菩薩不離開煩擾的世間,也不貪戀繁華的世間;游化世間,沒有障礙,猶如風游虛空,不牽不掛。

 

這個偈子講到不離世間和不著世間,反過來說,也有一些人是逃離世間,那是還對世間有所執著。就像怕火而避火,雖已離火,仍在厭火,豈非執著!厭離世間的人是小乘,貪戀世間的人是凡夫,這兩類人都是執著。唯有大乘菩薩是既不離開世間也不貪戀世

 

間。菩薩在世間到處游化、時時游化而不為世間的罪惡及煩惱等所困。大乘菩薩住於世間是為救度眾生,一般凡夫住於世間,卻是自惱惱人。可知智者到人間是為入世救世,愚者在人間是為混世。

 

《六祖壇經》說:「佛法出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因眾生而有,有眾生才需要佛法;唯世間才有眾生,唯世間才需要佛法,所以,離開世間不需要佛法。

 

有人以為,入山求法求道,得道之後就要離開世間。這不是正確的觀念。釋迦牟尼佛為度眾生而修行,成佛之後,四十多年中都在人間辛苦忙碌救濟眾生。若無眾生可度就不需要佛,佛也不需在這個世間出現。修道應該從世間的立場出發,得道之後依然在世間行道,這才是真正的佛教。

 

一般人在有所表現、有所貢獻時,多半躊躇滿志,自認有功勞、有功德,這就是執著,把成就當成是自己擁有的東西。

 

大乘菩薩的精神是,雖然做了功德,幫助了人,卻以為眾生是自己成長、自己成熟、自己自助,憑的是他們自己的善根。當眾生沉溺於醉夢之中時,菩薩仍要努力讓他接觸,盡量給予幫助。但有一些人既不主動接觸也不被動接觸。你要幫他,他也拒絕。菩薩對這種人不會失望,不會怨恨,不會認為他是魔、是鬼。菩薩不會強求,卻願以耐心和悲願來等待因緣成熟,在因緣未成熟時,不會認為那些人是無可救藥、沒有希望的。因此,菩薩心中沒有怨懟,沒有仇恨,也沒有永遠不得救的人。誰是菩薩呢?只要願意作如此學習的人,你、我、他都可以是菩薩。

 

「行事無障礙,如風游虛空」。世間不可能沒有障礙,時間、空間、人際、心理、身體皆有障礙。但菩薩不離世間也不著世間,不論因緣成熟與否都同樣努力。他知道要使因緣成熟,必須有主觀條件配合客觀因素,因此既不失望也不視之為障礙。若有任何情況發生,那是因緣不成熟之故,繼續努力便可了無障礙。「虛空」有二義。(一)空中什麼也沒有,風可自由吹拂。(二)空間有物,風遇物體會轉彎,不覺得那是阻礙,高吹低掠只是在運動而已。若學習到了這樣的心態,保證天天都會過得非常自在。

 

.自投火焰

 

開發猶如焰,妄想取世間;

 

能斷世間想,則離三種倒。

 

——華嚴經卷三十.十忍品

 

世間好比火焰,眾生的妄想顛倒,就像飛蛾投火,誤把這烈焰火堆當作是光明的樂園,若能切斷對世間的執著妄想,就可以擺脫想、見、心的三種顛倒,就可避免火焰了。

 

對佛菩薩來講,因為已離顛倒,世間等於虛空,也可以說,凡夫的世間等於佛國的凈土。但從佛菩薩的角度,所見的凡夫眾生,處身於火焰世間,竟不自知世間的環境猶如火焰。焰不是火,但它比火的燃燒力更強,焰是因火而有,一旦火熄滅了,焰也就沒有了。眾生在世間生生滅滅、恩恩怨怨、愛恨交錯、你爭我奪,產生種種苦惱,就像在焰中接受火灼。這是因為妄想執著,把世間的幻象當成永恆的富有,所以苦難連連。

 

凡夫眾生為什麼有妄想執著呢?因為我們有身體,身體有渴求的需要,也有不安定和不安全的恐懼,所以就有種種爭取和種種排斥。對於喜愛的,貪得無厭,得到之後,又怕失去;對於不喜愛的,拚命躲避,卻又揮之不去,因此惹出種種的煩惱。這好比把自己放在熱鍋上,釜底添柴加油,看似一個無辜者,在火焰中被煎熬,其實是自作自受。

 

若能斷除對「世間相」的妄想執著,就能離開三種顛倒。也就是對於世間的社會現象、心理現象、物質現象、生理現象,不過分貪戀,也不逃避厭離,就可以離開想、見、心的三種顛倒。

 

想顛倒是妄想,不該思想的問題思想了,不該想到的念頭產生了。見顛倒是邪見,又稱為不正見,那就是以無常為永恆,以人死如燈滅,不明因緣的道理,不信因果的原則,便是顛倒。

 

心顛倒是隨著環境威協利誘,而失去自我主宰的理智,如能無欲、無瞋;、無怨、無悔,便是智者。普通人雖不易做到,但不妨練習;能做到多少,被火焰煎熬的感受就會減少多少。

 

.菩薩的夢

 

菩薩所行行,一切諸妙願;

 

明解悉如夢,於彼無所著。

 

——華嚴經卷三十.十忍品

 

菩薩明白,自己的所作所為,以及所發的一切偉大的悲願,無非都是夢境,所以對於這些了無執著。

 

菩薩有智慧。,所以他們已沒有煩惱;菩薩有慈悲,所以他們永遠地、不斷地、無限地幫助眾生解除苦難。因此,菩薩行就是智慧行與慈悲行。

 

菩薩行有六度萬行;六度是總綱,萬行是凡為菩薩該做的事都要做。該做的事太多太多了,不同的情況、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不同的眾生,都需用不同的法門、方式、形態來協助眾生離苦得樂。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看起來似乎只有布施是度眾生,其實不然!如果該度眾生而不度,就是犯戒,所以持戒也是度眾生。精進是繼續不斷地布施、持戒。忍辱是對一切眾生所加於菩薩行者的打擊或讚歎、服從或挑釁等等,不起任何愛恨等的煩惱。禪定是心不動搖,在幫助眾生時,即使得到負面的反應,也不因此而灰心氣餒,遇到恩將仇報的眾生,菩薩行者也當以平常心看待。智慧是對不同的眾生給予恰到好處的幫助、安慰、勉勵,自己亦不因挫折而產生心理上的障礙。

 

因此,所謂六度,無一不是為了度眾生,而萬行不僅是一萬行,更可以是千萬行,人有千千萬萬不同的性格、需求、層次,佛菩薩會很有耐心地滿他們的願,菩薩所發的基本宏願是:度一切眾生,斷一切煩惱,學一切佛法,成無上佛道。除此之外,時時要有無量的心愿,願願都是願助眾生離苦難得安樂,要到第八地以上或成佛之後才不再發願,不用發願,自然而然都在大願海中。所以,菩薩的『一切諸妙願」可以用另兩句話來表達,那便是「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然而,發了這麼多的大願,幫助了這麼多的眾生,自己都很清楚這些願行,都像空中的花、水底的月、夢中的情景一樣,不會沾沾自喜地認為自己真的做了多少好事,積了多少功德。菩薩進入眾生的夢中,與眾生一同做夢,所不同的是,菩薩在夢中知是夢,眾生做夢時常不知是夢。一旦明心見性,大夢醒時,便知什麼也沒發生。不過,菩薩明知是夢,菩薩一定要進入眾生的夢境才能把眾生喚醒。

 

這是非常積極的奉獻,又不以為自己度了任何眾生。一般人雖不是佛菩薩,也該學習這種菩薩的胸襟,就會發現人世間跟佛國凈土是沒有距離的。

 

.水中電光

 

眾生無縛無解脫,一切世間不可說;

 

世間非內亦非外,如彼水中電光像。

 

——華嚴烴卷三十.十忍品

 

此偈的意思是說,眾生本來無所謂束縛也無所謂解脫,一切的世間現象也都沒有什麼好議論的,而且世間也沒有心內和心外之分,這些就像打雷時映在水中的電光那樣,看來似有,其實是幻非真。

 

這是在表達空的觀念,同時也在形容大菩薩的心胸襟懷及其無邊的智慧。

 

佛和菩薩已得解脫,眾生既不在他們的心外也不在他們的心內,由他們看眾生,眾生同於佛,但他們還是要那麼忙碌地度化眾生,何苦來哉寧?既然知道世界是虛妄的,何必來來去去度眾生?然而,只要多一點修行的功夫,努力持戒、修定,多看佛經,自然而然會體驗到;世界與眾生固然虛妄,可憐的眾生,卻不知世間虛妄,惹來無盡的苦惱,佛菩薩就自然而然地要努力度眾生了。

 

智慧越高的人,自私自利自求安樂的心越少,慈悲利他的,如越強;好比一口水井,挖得越深井越空,出水量也越大,而為供給更多,就挖得更探更大,出水也就越來越多。所以,空和有之間的關係,不是凡夫能夠想像得到的。

 

「眾生無縛無解脫」,眾生本來不被煩惱所縛,也沒有需要解脫的問題,佛菩薩還有什麼事好做呢?「一切世間」既然「不可說」,釋迦牟尼佛為什麼還要講那麼多佛法?世間既不在心內也不在心外,又在哪裡?一般人認為,眾生被煩惱束縛,所以需要用佛法來修行解脫,也認為世間現象是可以觀察、說明、理解的,又認為內心世界和心外環境是歷歷分明的。如果明白了第四句話「如彼水中電光像」,就能體會到前三句話的含意了。

 

第四句話點出了主格的眾生及賓格的世間,事實如光如影,如幻如化,眾生不明真相,所以有煩惱有痛苦的束縛,一旦明白了真相,便與諸佛菩薩相同,當下便知本無煩惱困擾,又何須求取解脫。

 

上述這些都在世間發生,就眾生而言,一切都是有的,從佛菩薩來看,夢裡明明有六趣眾生,覺後空空無大幹世界。沒有眾生的演員,沒有世間的舞台,那還有什麼心內心外。不過,映在水中的電光,還是讓你看得清清楚楚,只是少了一個看得眼花繚亂的人。

 

.自我圓融

 

若有諸菩薩,不厭生死苦;

 

具足普賢行,一切莫能壞。

 

——華嚴經卷四六.入法界品

 

此偈是說,如果有人發了要學做菩薩的心愿,便不該厭離生死之苦,應當學習普賢菩薩那樣,一邊常隨佛學,一邊恆順眾生。不論有多艱難的逆境困擾,也不會讓他退失救度眾生的大菩提心。這是描述菩薩行者的信願堅貞,難捨能舍,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一般人如果厭苦離苦,便想逃避現實世界,菩薩行者則是知苦、耐苦,救度眾生脫離苦難,所謂「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所以菩薩不厭生死之苦。

 

有一對老夫婦,移民到美國紐約,依靠一位做護士的女兒生活,住在醫院附近,隔鄰是教堂,教堂的後院是一大片墓場。因此逢人就說,他們的家是在生老病死的娑婆世界,精神上相當困擾,很希望搬出那個環境。他們的女兒卻持不同的意思說;生老病死,正是她所服務的工作項目和工作場所。這兩種心態,正好反映出厭離和不厭離的兩種想法。很多人希望後世再來做人再來相會,也有好多人希望這一生過了之後不再來到人間受苦,也有很多人希望活久一點,以為好死不如歹活,活著雖然有許多麻煩,還是不希望死亡。

 

但是發了大願的菩薩,不貪戀生死也不厭離生死。他們為眾生而來,在生死的世間幫助在生死中受苦受難的眾生。他們好比進入監獄幫助受刑人,『跟他們一起生活,同甘苦共患難。這樣才能使眾生親近、信賴、接受,才能對眾生有所幫助。

 

「具足普賢行」,普賢菩薩具足萬行,發了十個大願,願學佛法願成佛道的目的,乃是為願一切眾生,同出苦海,同成佛道。凡是開始信佛學法的人,就是初發心的菩薩,就當學習普賢菩薩廣度眾生的大悲願行。

 

「一切莫能壞」,是由於菩薩有信願行三種心的堅貞不拔,所以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使他們失望、退卻、後悔、中止,他們會繼續地再接再勵。如何才辦得到呢?必須一次又一次地發願要學習普賢菩薩,不戀生死,也不厭生死,便能做到。如果迷戀生命,就會貪生怕死,如果厭倦生命,就會逃避責任;生命的可貴,不在於貪求一時的享受;死亡的價值是在於完成了奉獻的任務。就在一生又一生的生死過程中,成長了自我的悲智,消融了自我的得失,便是生命的大圓滿及大圓融

 

 

 

 


推薦閱讀:

【 忍的智慧 】
二月初三拜文昌,自有聰明智慧來
曾仕強《易經》智慧寶藏:易經的智慧(八卦定乾坤)
附:釋迦牟尼佛藏有神通智慧的腳印,見者大福報!
《長短經智慧》(上)

TAG: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