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人物簡介

中國道教在一千八百餘年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傑出道士和道教學者(大多也是道士)。他們有的是道派的創立者;有的從事道教方術(包括醫藥、養生、煉丹及其他)的研究;有的則致力於道教教理的闡述;有的還是農民起義的領袖。因此,張陵、張魯、張角、寇謙之、陸修靜、陶弘景,邱處機以及魏伯陽、葛洪、孫思邈、司馬承禎、吳筠、成玄英、王玄覽、譚峭、陳摶、俞琰、雷思齊、杜道堅、李道純等,皆名著道教史冊,成為道教史上的中堅人物。中國道教初創時,主要流行於民間,曾同當時的農民起義相結合。東漢靈帝時(168~188),太平道創始人張角,利用太平道教義發動黃巾起義;張魯也利用五斗米道與封建王朝相抗衡,在漢中建立政教合一政權近三十年之久;東晉孫恩、盧循的起義,義軍十餘萬眾,轉戰沿海南北十餘年;都在不同程度上打擊封建王朝的統治。魏晉以後,一部分道教徒因受封建統治階級的扶植和利用,使道教趨於上層化,有時並或多或少地捲入宮遷政治,而使一批道士以見知時主而聞名於當世。如齊梁道士陶弘景是茅山宗的創始人,深受梁武帝蕭衍的尊崇,「國家每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前以諮詢」,「時人謂之山中宰相」。隋唐道士王遠知,以曾向唐高祖李淵密告符命,深得唐高祖和唐太宗的尊禮。其後潘師正、司馬承禎等,亦因受高宗、玄宗的尊禮而名聞天下。宋、元、明各代受尊崇的道士也很多。在道教的發展過程中,又與儒、釋相互鬥爭、相互融合。絕大多數道士皆在不同程度上融合儒、釋,唐宋以後道士更為普遍。但也有少數道士以和佛徒爭論而著稱於世。如齊梁時之顧歡、孟景翼、孟智周,隋唐時之劉進喜、李仲卿、李榮等。他們都在道教理論上有建樹,但又以與佛徒辯論而知名。道士們在進行宗教活動的同時,許多人還致力於研究某些問題(如道教理論、方術等),其實際效果卻超出了道教範圍,而涉及許多學科領域,他們所取得的成就,對那些領域都或多或少地作出了貢獻。舉其大者,有下列幾個方面:(一)中國哲學。道教十分重視《老子》和《易經》,以之作為闡發教義、制定方術的理論基礎。道教的宇宙觀、人生觀和方法論,無不植根於此。故歷代有很多道士致力於此二書的研究與闡發。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所列唐前《老子》註疏六十餘家中,即有道士三十六家。《易》學用作道士煉丹理論,不晚於東漢,被尊為「丹經王」的《周易參同契》,即成書於東漢魏伯陽。五代北宋道士陳摶更將《易》《老》相結合,寫出《無極圖》《太極圖》《先天圖》《正易心法·注》《易龍圖》等易學、丹道著作,使易學得到了發揚。他所建立的先天易學思想體系,不僅為道教南、北二宗及明清內丹各家的理論指導,而且促進了宋明理學的發展。開理學之基的周敦頤《太極圖說》,即是據陳摶《無極圖》衍化而來;邵雍的象數學亦承陳摶《先天圖》而創立。其後二程、朱熹等理學大家無不深受陳摶易學的影響。繼陳摶之後,發明易老學的道教學者代不乏人。其著者如雷思齊作《易圖通變》《易筮通變》《老子本義》,李道純作《道德會元》《三天易髓》,杜道堅作《道德玄經原旨》《玄經原旨發揮》,俞琰著《周易集注》《讀易舉要》《易傳考證》《易外別傳》,劉一明作《周易闡真》《孔易闡真》等。他們對易、老的闡述,都或多或少地為中國古代哲學增添了新的成分。(二)醫藥、養生。為了長生成仙,道教創造了許多鍊形養神的方術,並很注重對古代養生、醫藥學的研究與發揚。許多道士為此付出了畢生的精力。葛玄、葛洪、陶弘景、孫思邈、司馬承禎、吳筠等是其中的傑出者。葛玄以擅長胎息而知名。葛洪主外丹,但又是魏晉諸方術的集大成者,且是醫藥學家,著有《金匱藥方》《肘後備急方》等醫藥書。陶弘景是大醫學家,既作有養生學專著《養性延命錄》,又撰有《本草集注》《陶隱居本草》《葯總訣》《補闕肘後百一方》等醫藥學著作。孫思邈更以醫術高超和作《千金方》《千金翼方》而名聞天下,被後世尊為藥王。司馬承禎作《坐忘論》《修身養氣訣》《服氣精義論》,吳筠作《玄綱論》《形神可固論》等,從理論上對道教方術進行總結。(三)煉丹與化學。為了長生成仙,又有許多道士從事煉丹,企圖通過冶煉礦石製成「不死葯」,用之服食而成仙。從事煉丹的道士很多,最著者有魏伯陽、狐丘、葛洪、陶弘景、孫思邈、陳少微、張果等。魏伯陽作《周易參同契》,被譽為「萬古丹經王」。狐丘作《五金粉圖訣》《出金礦圖錄》《河車經》《玄珠經》。葛洪的《抱朴子》有金丹篇和黃白篇。陶弘景作《合丹藥諸法式節度》《集金丹黃白方》《太清諸丹集要》。孫思邈作《太清丹經要訣》。陳少微作《修伏靈砂妙訣》《九還金丹妙訣》。張果作《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訣》等。儘管煉丹家們的長生不死願望終是幻想,不死葯也未煉成,但他們卻煉出了一批可供內服與外用的頗具療效的丹藥。特別重要的是他們的煉丹活動是在不自覺地進行化學試驗,他們以及許多不知名道士寫出的大批外丹書,實際是中國古化學的原始記錄,為後世研究中國古化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四)氣功與人體科學。同樣為了長生成仙的目的,又發展了古代氣功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道教內丹學。因它是五代以後許多道派專習或兼習的方術,故研究者頗多,最著者有崔希范、陳朴、陳摶、張伯端、王嚞、白玉蟾、李道純、陸西星、伍守陽、柳華陽、李西月、劉一明等。對他們留存的大批內丹書進行研究,有助於發展現代氣功,為人們健身療病服務,甚至有助於人體科學的探討與研究。(五)星曆、地理學。道教從宗教需要出發,對天文、地理亦多涉足。一些道士為此寫出了星曆學和地理學著作。如元代道士趙友欽,曾作有易學著作和兵家書,已亡佚;所作星曆學著作《革象新書》,原為五卷,經王禕刊訂為二卷,已收入四庫全書。宋濂為之作序,謂其「當與《歷經》並行無疑」。元代道士朱思本,從至大四年(1311)到延皊七年(1320)間,利用奉詔代祠名山大川之便,實地考察了河北、山西、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十省的許多地方,花了十年時間,取得大量調查資料,繪成《輿地圖》二卷,刊行於世;又寫有《北海釋》《和寧釋》《西江釋》等地誌考辨文章。至於李志常隨邱處機西覲元太祖後,寫成《長春真人西遊記》二卷,實為當時西北、中亞地誌與民俗的實錄,為後世研究元代中亞史地和中西交通史提供了重要資料。(六)文學藝術。許多道士出入三教,儒學根柢較深,因而他們中擅長詩文、繪畫、音樂、書法者,代不乏人。以詩文著稱者,僅宋元間即有董嗣杲、馬臻、陳義高、吳全節、朱思本、張雨、薛玄曦等人,尤以張雨、薛玄曦最負盛名。他們皆有詩文集傳世。除亡佚者外,董嗣杲之《廬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西湖百詠》二卷,馬臻之《霞外詩集》十卷,陳義高之《陳秋岩詩集》二卷,張雨之《句曲外史集》(詩)八卷,皆收入《四庫全書》。朱思本之詩文集《貞一稿》被收入《委宛別藏》。以繪畫著稱者,張陵後嗣也大有人在,三十八代張與材善畫龍,三十九代張嗣成除畫龍外,也擅山水,畫有《廬山圖》面世,虞集為之題詞。四十代張嗣德善畫墨竹、禽鳥。龍虎山道士方從義(號方壺)、太一道士張彥輔尤負畫名。方從義畫有《青山白雲圖》,虞集為之題句,《鐘山隱居圖》,宋濂為之題詞,《山庵圖》《仙岩圖》,危素為之作序。張彥輔亦擅山水,曾作《聖井山圖》《江南秋思圖》等,享名當時。入明以後,張陵第四十三代孫張宇初,善畫墨竹,自成一家,又精蘭蕙,兼善山水,有《秋林平遠圖》傳世。四十七代張玄慶善畫蘭蕙、竹石。《無聲詩史》《明畫錄》所收道士畫家即有多人。清代道士傅金銓亦善畫,其《道書十七種》中收《自題詩畫》一卷,為詩畫合璧之作,有詩有畫者,上百,有畫無詩者二百六十以上,可見畫稿之豐。以音樂著稱者,除許多道士擅齋醮音樂外,明初出了一位傑出的道士音樂家冷謙。明太祖聞其知音律、善鼓琴,任為太常寺協律郎,命其考正四廟雅樂,校定音律編鐘,成為明代郊廟音樂的奠基者。他又作琴譜《太古遺音》一卷,《琴聲十六法》一卷,前者已佚,後者仍存。傅金銓亦擅音樂,時人稱其「工詞翰,解聲律、善畫能琴,俊絕一時」。以書法著稱的道士亦不少。《貴溪縣誌》云:張與材「作大字有法,草書亦佳。」張嗣成善草書,方從義善古隸章草。張雨亦工書,姚綬《句曲外史小傳》曰:「飲酣伸紙作大草,尤妙;小楷變率更(歐陽詢)家數,世稱工絕。」總之,道士們不僅創造了一種宗教,也創造了道教文化,其中涉及哲學、科技、文學藝術等方面,當然也包含某些宗教性的內容。但它們仍是祖國古代文化遺產的一個組成部分。老 子老子為春秋時代的思想家。道教將其神化,奉為祖師。相傳著有《老子》,即《道德經》。他生活的時代,先秦時眾說一致。《禮記》和先秦諸子書或稱他「老聃」,或稱他「老子」。《禮記·曾子問》載孔子語「吾聞諸老聃」云云,說明老子與孔子同時但稍前於孔子。但自西漢司馬遷為老子作傳持存疑的態度時起,至今學術界對於老子其人其書的年代以及姓氏等等,看法仍有分歧,茲不細述。至於籍貫也有異說。但漢代以後,一般都認為老子是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並在此地設其廟祀。老子的生平事迹,先秦書僅有零星記述,其中如《莊子》記老子之死,前人以為寓言。比較可信的是有關孔子問禮於老子的記載。《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稱孔子至周問禮於老子,老子答曰:「子之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事後,孔子盛讚老子其人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見周衰,於是離去,至關(函谷關),應關令尹喜之請,著書上下篇五千餘言,言道德之意而去,莫知其所終。大體上說,老子活動於公元前6世紀前後。一般認為老子是道家創始人。他的思想以「恆無名」之「道」為核心,以動反、用弱為法要,以清靜自然、返樸歸淳為旨歸,兼有治國和治身兩大方面內容。不過司馬談《論六家要指》講的「道家」實包括「有法」與「無法」兩大派;《漢書·藝文志》敘道家學說,也區分「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與「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兩種情況。前者指戰國黃老學派,後者則為後人所說老莊道家。老子本反對法令,而申不害、慎到、韓非等皆學黃老道德而主於刑名法術。莊子以放任的態度解說老子的思想,韓非則以權勢的法家觀點闡釋、批評《道德經》,作有《解老》《喻老》篇。戰國時代,由老子的某些思想結合刑名法治觀點而形成黃老之學。西漢初,黃老之學盛行,陳平、張良、蓋公、曹參、吳公、王生、黃子、張釋之、司馬談等人皆治黃老術,統治者也奉行黃老清靜因循之治。西漢時代還出現了專門解說老子思想的著作,見錄於《漢書·藝文志》就有《老子鄰氏經傳》《老子傅氏經說》《老子徐氏經說》和劉向的《說老子》;成帝時蜀隱士庄遵(即嚴君平)著有《老子指歸》,京兆長陵人安丘望之著《老子章句》。道教形成於東漢中期,它主要源於上古巫術神道和戰國秦漢方仙道,但並非與老子毫無關係。道教以老子為祖師,這是因為:第一,老子書中本有清靜寡慾、養神致壽之理。這也是黃老之學的一大特徵,故司馬談特別提到道家的「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必「先定其神」,而後「有以治天下」。①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六經·五正》也說,要「始在於身,中有正度,後及外人」。這在闡發老子思想的《淮南子》等書中有更明顯的體現。庄遵進而指出:「游心於虛靜,結志於微妙,委慮於無欲,歸指於無為,故能達生延命,與道為久。」②《史記》又稱「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表明老子身行其修道致壽思想。即使相信《莊子》所言,非「不知所終」,據今人馬敘倫《老子校詁》考證,「孔子五十一歲見老子,為周敬王十八年(前502),蓋已八九十歲」,也是長壽者。這些都與道教貴生之旨相吻合。《老子》書中又有「穀神不死」等語,極易被作宗教化的解釋:修道成仙。第二,任何比較成熟的宗教都有比較完備的宗教哲學和道德規範,而巫術或神仙方術都缺乏這方面內容,只有老子既具本體論和宇宙論,又有慈善、謙退、儉約、清靜、質樸、寡慾等等道德主張,可以作為道教據以成立的基礎。老子的《道德經》採用極富感染力的韻語形式,又不失其思辨色彩,西漢時就被視為「經」。其文句洗鍊、含蓄,便於作多種解釋。尤其是老子提出那玄奧的、不可言說的「道」是無始無終的、絕對的大全,就給道教修鍊提供了終極的價值目標和精神支柱,它符合追求肉體的或精神的永恆存在的需要。第三,推崇老子並非始於道教,《莊子·天下》篇中尊稱他為「古之博大真人」,而《莊子》對真人的描寫原帶有神化色彩。神仙家最早託名黃帝。老子素與傳說中的黃帝並列,合稱「黃老」,威信極高,其地位在孔子之上。故至晚在兩漢之交,老子也被仙化和宗教化。例如,《莊子·寓言》篇說「老聃西遊於秦」,西漢末劉向把老子收入神仙傳記,說:「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③云云,實為後世「化胡」說張本。至東漢初,桓譚《新論·祛蔽》又有「老子用恬談養性,致壽數百歲」這種誇張之說。明帝、章帝之際,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聖母碑》,又說:「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游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別,窺清濁之未分」④,將老子等同為先天地而生的神靈之「道」。與此幾乎同時,讖緯書中有《老子讖》,表明已將老子視為宗教預言家。就歷史的連續性而言,道教乃順應這種仙化和神化老子的趨勢,故東漢早期道教概稱「黃老道」。其時,崇尚神仙道術之人,均將老子當作神仙。桓帝延熹八年(165),陳相邊韶作《老子銘》,謂老子「當幽王時三川實震,以夏殷之季陰陽之事鑒喻時王」。「世之好道者觸類而長之,以老子離合於混沌之氣,與三光為終始,觀天作讖,P(升)降升(斗)星,隨日九變,與時消息,規矩三光,四靈在旁,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成身化,蟬蛻渡世。自犧、農以來,世為聖者作師」。⑤儒家尊崇孔子,道教自創教始便祖述老子,主要是為了跟儒家相抗爭。例如,據信為張魯所作的《老子想爾注》貶斥儒家為「大偽」,「其《五經》半入邪」。又注「孔德之容,唯道是從」說:「道甚大,教孔丘為知;後世不信道文,但上孔書,以為無上;道故明之,告後賢。」正如前輩學者所指出的那樣,佛教初入中國,常自附於黃老神仙方術,當時社會上流傳「老子入夷狄為浮屠」⑥之說,原非道士有意貶抑佛教。但晉代以後佛教大盛,道教徒堅執「老子化胡」說,則是為了同佛教相抗衡。道教奉老子《道德經》為主要經典,其教法或經書多託言太上老君降授,對於老子也有種種神奇的傳說。《老子想爾注》稱「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抱朴子內篇·雜應》繼說:「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聃,字伯陽,身長九尺,黃色,鳥喙,隆鼻,秀眉長五寸,耳長七寸,額有三理上下徹,足有八卦,以神龜為床,金樓玉堂,白銀為階,五色云為衣,重疊之冠,鋒鋋之劍,從黃童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三)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後有七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窮奇,後從三十六辟邪,雷電在上,晃晃昱昱,此事出於仙經也。見老君則年命延長,心如日月,無事不知也。」《神仙傳》《玄妙內篇》《高上老君內傳》等並雲老子從李母左腋而生。諸如此類,不一而足。神化老子的經書、仙傳不少,經書以《太上老君開天經》《天尊老君名號歷劫經》《老子化胡經》等為代表;紀傳中影響較大者有託名尹喜作的《高上老君內傳》、唐尹文操撰《太上老君玄元皇帝聖紀》、北宋賈善翔撰《猶龍傳》、南宋謝守灝撰《混元聖紀》等。當然,老子雖為道士所共奉,但在道教各派中的地位卻略有等差。例如,在南天師道的神仙系統中,太上老君僅次於太清玄元無上三天無極大道,而上清、靈寶派則將太上老君排名於元始天尊(上清派稱「元始天王」)和太上道君(即靈寶天尊,上清派稱「太上高聖玉晨大道君」)之後。上清派還有一位上清金闕後聖九玄帝君(上清派道書《靈書紫文》即全稱《皇天上清金闕帝君靈書紫文上經》),姓李,簡稱「後聖李君」。在陶弘景《真靈位業圖》中,這位金闕帝君排在第三中位,謂「壬辰下教太平主」。另有老聃,排在太極右邊後位。而太清太上老君則降在第四中位,為太清道主(上清派稱舊天師道為「太清家」)。北魏道士寇謙之也聲稱太上老君授其道經而創北天師道。諸派之中,樓觀道尤推崇老子,大倡「化胡」說,對老子在唐代地位的上升起了推進作用。歷代帝王崇奉老子,初立廟祠祀,後又專設道宮,加號冊封。漢代始立祠(一說始於秦)。東漢延熹八年(165),桓帝派遣中常侍管霸到苦縣祠老子,次年又親祠老子於濯龍宮,設華蓋之坐,用郊天樂。至唐代,對老子尤加崇奉。武德三年(620)五月,晉州人吉善行聲稱曾於羊角山面見老子,並要他:「語唐天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賊後,子孫享國千歲」。⑦高祖乃立廟於其地。太宗即位後,詔稱:「朕之本系,起自柱史」⑧,奉老子為其祖先。高宗乾封元年(666)二月至亳州謁老君廟,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其後,玄宗又於天寶年間一再加號為「大聖祖玄元皇帝」、「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大聖祖高上金闕玄元天皇大帝」,並於西京、亳州升設太清宮。宋真宗為避宋室聖祖趙玄朗諱,改稱老子「真元皇帝」。大中祥符六年(1013)八月,詔加號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次年親至亳州真源縣朝謁太清宮,奉上冊寶。此封號在道教中沿用至今。唐玄宗時以二月十五日為老子誕辰,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四月,又詔以混元皇帝二月十五日生辰為貞元節(一作「真元節」)。此日至今為道教重大節日。劉德仁劉德仁(1122~1180)為金初大道教(後改名真大道)創始人。號無憂子,滄州樂陵(今屬山東)人,後徙河北鹽山。早年喪父,事母克盡孝道。讀書稍通大義。據稱,一日晨起,見一鬚眉皓白之老叟乘青犢車過其家門,摭《道德經》要言授之曰:「善識之,可以修身,可以化人。」投筆一支而去。實借乘青牛老叟,以喻老子,作為其創立道派製造神授根據。後來他根據《道德經》意旨,加以演繹,訂出大道教的教義和規戒九條,並以此傳教收徒,創立大道教。他在傳教過程中,常以召神劾鬼之術為人除妖治病,深得群眾信仰,教徒發展甚快,「一時州里田野,各以其所近而從之。受其教戒者,風靡水流,散在郡縣」。①「金大定(1161~1189)初,詔居京城天長觀,賜號東嶽真人,傳其道者,幾遍國中」。②劉德仁「行教三十八年,住世五十九載,以法傳付二祖大通真人陳君(陳師正)」。③卒後被追封為無憂普濟開明洞微真人。************************蕭抱珍蕭抱珍(?~1166)為金初太一道創始人。衛州(今河南汲縣)人。生年及創教事迹皆未見記載。元王鶚《重修大一廣福萬壽宮碑》據金王若虛《一悟真人傳》,僅記其創教後之簡略事迹。該碑略云:初,蕭抱珍既得道,即以仙聖所授秘籙濟人,祈禳訶禁,罔不立驗。金天眷(1138~1140)初,其法大行,因名之曰太一教。蓋取元氣渾淪,太極剖判,至理純一之義也。尋以所居湫隘,乃於衛州東三清院故址,改建太一庵堂。王惲《故太一二代度師先考韓君墓碣銘》亦謂:「天眷初,太一始祖真人,以神道設教,遠邇響風,受籙為門徒者,歲無慮千數。」不久,太一道由汲縣傳播到趙州、真定一帶。皇統八年(1148),熙宗聞其名,召赴闕,受到禮遇,賜名所居之庵為「太一萬壽觀」。金大定六年(1166)逝世,曾封微妙大師。入元,忽必烈追贈其為太一一悟傳教真人,改其所居太一萬壽觀為太一廣福萬壽宮。所創太一道流播於金、元。**********************謝守灝謝守灝(1134~1212)為南宋道士。字懷英,紹熙初朝廷賜號「觀復大師」。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年少時,博覽群書,勵精儒業。上庠後,館於曹忠靖公府。時遇清虛皇甫真人(即皇甫坦,《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編有傳),因仰慕真人道德,遂脫儒冠參禮真人,為入室弟子。後游江海,歷名山,嘗遇道士沈若水,授以《許真君石函記》(或稱《許真君石函秘文》),前有序云:「西山玉隆高士謝觀復,洎高弟清虛羽衣朱明叔,東嘉鄭道全等,遞相授受傳至於今。」游天台,從皇甫坦十餘年,隨坦入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領西山玉龍萬壽宮,紹熙初任壽寧觀管轄高士。紹熙四年(1193)再任玉隆萬壽宮住持。嘉泰元年(1201)復任焚修,管轄宮事。他認為:「天下無二道,萬殊同一初,至理昭然,何疑之有?」對金丹之理,愈造妙門,內焉養真,外焉混俗。光宗與寧宗兩朝(1190~1224)眷遇優渥,平生交友,皆當代大賢,超群拔俗,人莫能逮。曾居廬山清虛庵。於紹熙二年著《太上老君混元聖紀》(當時亦名《太上老君混元皇帝實錄》),陳傅良為之作序,稱「脫儒冠去為道士,以推尊孔氏者尊老,於是為書若干卷」。並著有《太上老君年譜要略》《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後門人私謚修文輔教觀復先生。《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編和《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方士部》皆有傳。***********************邱處機邱處機(1148~1227)為金、元之際著名道士,金真道北七真之一。龍門派尊奉之祖師。字通密,號長春子,世稱長春真人。登州棲霞(今屬山東)人。金世宗大定六年(1166)入道,次年拜王嚞為師,為其七大弟子之一。大定八年,隨師及馬鈺、譚處端等在寧海、福山、登州、萊州等地傳道,創立全真道。大定九年,與馬鈺、譚處端、劉處玄等隨王嚞返陝西終南,至開封,王嚞染病,次年逝於旅舍。大定十二年,與馬、譚、劉等扶柩歸葬終南故地,廬墓三年。大定十四年,與馬、劉分手,西入陝西磻溪,隱居六年。大定二十年又去隴州龍門山,隱居潛修七年。「道既成,遠方學者咸依之」。①大定二十八年,奉金世宗詔,至燕京(今北京市)主持「萬春節」醮事。未幾,仍回陝西。明昌元年(1190),金章宗以「惑眾亂民」為名,下詔禁罷全真道等,處機即回棲霞,建太虛觀以居。貞皊二年(1214)秋,請命招安山東楊安兒義軍成功,名噪一時。興定三年(1219),居萊州(今山東掖縣)昊天觀,南宋及金先後遣使來召,均未應命。他審時度勢,唯應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請,於次年正月,率弟子十八人從萊州出發,於元太祖十七年(1222)到達西域大雪山,行程萬餘里。《元史·釋老志》稱:「太祖時西征,日事攻戰,處機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人。及問為治之方,則對以敬天愛民為本。問長生久視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欲為要。」元太祖待之甚厚,尊其為神仙。請准東歸時,元太祖賜以虎符、璽書,命其掌管天下道教,詔免道院和道人一切賦稅差役。回燕京後,居太極觀(後改名長春宮)。從此邱處機成為北方道教風雲人物,長春宮成為北方道教中心:「由是玄風大振,四方翕然,道俗景仰,學徒雲集。」②士庶之託跡,「四方道侶之來歸依者,不啻千數,宮中為之嗔咽。」③全真道成為北方道教最大之派別。邱處機開創全真道鼎盛局面四年後逝世。元世祖至元六年(1296)詔贈「長春演道主教真人」。至大三年(1310)又加封為「長春全德神化明應真君」。邱處機對傳播全真道功績甚著,道教中人常將他與王重陽相提並論,謂「是教也,源於東華,流於重陽,派於長春,而今而後,滔滔溢溢,未可得而知其極也。」④全真七子死後,亦以邱處機門徒最盛,以他為祖師的龍門派,在明清至近代,一直是全真道之主流。邱處機的修鍊思想以斷情絕欲為修道的前提,以清靜無為為修鍊要旨。認為「一念無生即自由,心頭無物即仙佛。」主張性命雙修,但與金丹派南宗相反,倡先性後命,以性為主,謂「吾宗惟貴見性,水火配合其次也。」其著作有《大丹直指》《攝生消息論》《磻溪集》等,均收入《正統道藏》。*******************************尹志平尹志平(1169~1251)為元初著名全真道士。字太和,祖籍河北滄州,宋時徙居萊州(今山東掖縣)。生於金大定九年(1169)。幼穎悟,讀書日記千餘言。年十四遇馬鈺,遽欲棄家入道,父不允,遂伺機潛往。後被追還,鎖閉靜室。無何,復遁去。逃之再三,父始從之。初住昌邑(今屬山東)之西庵。金明昌二年(1191),參邱處機於棲霞(今屬山東),遂執弟子禮。久之,盡得邱之「玄妙」。此後,又問《易》於郝大通,受籙法於王處一。於是道名四播,遠近尊禮,參道者不絕。繼住濰州(今山東濰坊市)之玉清觀,主盟齊東者二十年。元太祖十四年(1219),成吉思汗自乃蠻派使臣劉仲祿徵召邱處機,聞志平為處機之上足,乃假道濰州,偕同志平去萊州昊天觀見處機。對於邱處機之絕金、宋就元聘,起了贊畫的作用。第二年,隨邱處機北上燕京,西覲成吉思汗於大雪山,為處機十八隨行弟子之冠。元太祖十九年,隨處機返燕京,居長春宮。當是時,全真道聲名遠播,四方尊禮者雲合。志平曰:「我無功德,敢與享此供奉乎!」乃退居德興(府治今河北涿鹿)之龍陽觀,尋隱煙霞觀。邱處機卒時遺命志平嗣教(或雲遺命宋道安嗣教。待處機喪事終,宋以年老請志平代),是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師。尹志平掌教後,元統治者之支持如故。全真道的鼎盛局面得以繼續發展。太宗四年(1232),窩闊台南征還燕京,志平迎見於順天,帝令皇后代祀香於長春宮。太宗六年,皇后遣使勞問,賜道經一藏。太宗七年春,去沁州(今山西沁源)主黃籙醮事。九月,達平陽(今山西臨汾),命宋德方率眾編纂《大元玄都寶藏》,志平為之請旨並籌措經費。同年,為尊顯其祖師,又去陝西興復佑德、雲台二觀,太平、宗聖、太一、華清四宮,以翼祖庭。「時陝右甫定,遺民猶有保柵未下者,聞師至,相先歸附,師為撫慰,皆按堵如故。」①太宗八年秋,奉旨試經雲中,度千人為道士。返燕京途中,「道經太行,山間群盜羅拜受教,悉為良民。出井?,歷趙魏齊魯,請命者皆謝遣,原野道路設香花,望塵迎拜者,日千萬計,貢物山積」。②以上所記,難免有所誇大,但表明尹志平掌教時期,全真道的影響是很大的。姬志真《南昌觀碑》云:「長春真人應召之後,大闡門庭,室中之席不虛,戶外之屨常滿。及嗣教清和真人(指尹志平--引者注)作大宗師,寵膺上命,簪裳接跡,宮觀相望,雖遐方遠裔,深山大澤,皆有其人。」③太宗十年春,尹志平年屆七十,將教事付李志常,而歸隱於大房山之清和宮。定宗三年(1249)春,特旨賜「清和演道玄德真人」號,又賜金冠法服。憲宗元年(1251)春逝世。中統二年(1261),詔贈「清和妙道廣化真人」。至大三年(1310),加贈「清和妙道廣化崇教大真人」。他平生所作詠懷、遣興、唱和、勸戒等詩詞歌頌甚多,結為《葆光集》三卷。其弟子段志堅編輯《清和真人北游語錄》四卷,為其平時與弟子講道之言論。其中多勉勵弟子忍讓謙恭、苦己利人、行善遠惡、積行累功之語。告誡弟子於教門興盛之際,尤須努力修行,不能安享其成而無所作為。他認為聖人設教,是為誘人為善,修道者唯有積行累功,克己濟人,方能得道,勿以「小善為無多益而不為,見小惡為無甚傷而不去。」他勤於誨人,嚴於律己。一生不慕榮利,甘居淡泊,連當時人所共慕之掌教職位,亦持謙讓態度。當邱處機居長春宮,四方請謁不絕之時,以「我無功德」,不敢享此供奉為辭,而退隱於僻處;當邱處機逝世,遺命其繼任掌教時,則欲絕跡遠遁,只因眾人敦請,始勉從之;當掌教十一年後,又以年老為辭,請李志常代主教席,而隱居修鍊。這在元代「二教」(指佛、道--引者注)設官如有司「,」道官出入,騶從甚都,前訶後殿,行人辟易,視都刺史、郡太守無辨「④之時,尤為難得。*****************************李志常李志常(1193~1256)為元初著名全真道士。字浩然,其先洺州(治所在今河北永平)人,宋季徙居開州觀城(今山東范縣)。幼孤,養於伯父家。年十九,不從伯父為之議婚,負書曳杖作雲水游。初隱東萊之牢山,復徙天柱山之仙人宮,宮之主者囑其往從邱處機。元太祖十三年(1218),聞邱處機自登州(今山東牟平縣)轉居萊州(今山東掖縣),乃束裝往拜席下,賜號真常子。次年,邱處機應召西覲元太祖,被選為十八隨行弟子之一。迨處機東返,隨師居燕京長春宮。」凡教門公事,必與聞之。「①元太祖二十二年處機逝世,尹志平嗣教,委之為都道錄兼領長春宮事。太宗元年(1229)七月,」見上於乾樓輦。時方詔通經之士教太子,公進《易》《詩》《書》《道德》《孝經》,且具陳大義,上嘉之。冬十一月,得旨方還「。②次年冬,」有誣告處順堂(邱處機埋骨處--引者注)繪事有不應者,清和(指尹志平--引者注)即日被執,眾皆駭散,公(指李志常--引者注)獨請代之,曰:』清和,宗師也,職在傳道,教門一切,我悉主之,罪則在我,他人無及焉"。使者高其節,特免扭械,鎖之入獄「。③不久,訟事息,乃還。太宗(窩闊台汗)時期(1229~1241),汗庭鮮有儒家士人,太宗知李志常博通儒學,遂命創建國子學,選漢族教師以教蒙古貴官子弟。時在太宗五年(1233)。志常承旨後,薦馮志亨(亦是邱處機弟子)佐其事。志亨乃於蒙古貴官子弟中選十八人為學員,課讀《孝經》《論語》《孟子》《中庸》《大學》等書;其後又令添選漢人子弟習蒙古語言和騎射。當時京城殘破,國子學即設於長春宮內。太宗曾為此事頒發過兩通」宣諭「聖旨,後立碑於國子學內,稱《宣諭奪羅?等聖旨碑》《通諭夏學子弟員等聖旨碑》,④文中除具列蒙、漢學員名(蒙人十九,漢人二十八)外,即列有:宣授蒙必闍赤(意為書生)四牌子總教馮志亨,宣授金牌提舉國子學事中書楊維中,御前宣議國子學事仙孔八合識(意為師傅)李志常。說明蒙古貴族入主中原,亟須學習」漢法「以治漢地,全真道首領適逢其會,成為蒙古族學習」漢法「之師。這無疑是全真道獲得統治者支持而取得很大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李志常也因此受到太宗的殊遇。元太宗十年(1238)春,尹志平以年老薦李志常繼任掌教,同年三月,奉朝命加封為」玄門正派嗣法演教真常真人「。四月赴闕,奏請擴建其祖師王重陽修真之所終南山靈虛觀,得旨賜重陽宮號,命大為營建。海迷失後二年(1250),李志常及隨邱處機赴西域的其餘十七人,皆奉旨封大師。憲宗元年(1251),奉命遍祭岳瀆。三年,受命作金籙大齋,並隨路給散道士、女冠普度戒牒。五年,憲宗數次召見,咨以治國保民之術。問曰:「朕欲天下百姓安生樂業,然與我同此心者,未見其人,何如?」志常答稱:「自古聖君有愛民之心,則才德之士必應誠而至。因歷舉勛賢並用,可成國泰民安之效。」⑤憲宗稱是。李志常掌教期間,不少士大夫因金亡之後流離失所,或淪為賤隸,或凍餓街頭。李志常則「委曲招延,飯於齋堂,日數十人。或者厭其煩,公(指李志常--引者注)不恤也」。⑥其中不少人因此去儒為道。此舉深得士大夫們的稱讚,王惲說:「全真教倡於重陽王尊師,道行於邱仙翁(指邱處機--引者注),逮真常李公,體含妙用,動應玄機,通明中正,價重一時,可謂成全光大矣!」⑦李志常掌教十八年,全真道仍方興未艾。但到晚年,因佛道矛盾激化,憲宗五年爆發了關於《化胡經》和《老子八十一化圖》之爭,全真道在辯論中失敗,被勒令焚毀道經,全真道遭到嚴重打擊,其鼎盛局面從此結束;李志常在感到屈辱與憤懣中,於次年六月將教事付張志敬後去世。中統二年(1261),追贈「真常上德宣教真人」。至大三年(1310),加封「真常妙應顯文弘濟大真人」。著作有《又玄集》二十卷,已佚。《長春真人西遊記》二卷,現存於《正統道藏》中。該書對研究我國西北和西亞史地以及中外交通史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白玉蟾白玉蟾(1194~?)為南宋道士。本名葛長庚,字如晦,又字白叟,號海瓊子,又號海南翁、瓊山道人、武夷散人、神霄散史。祖籍福建閩清,生於瓊州(今海南瓊山)。少年即諳九經,能詩賦,且長於書畫。幼舉童子科,因「任俠殺人,亡命之武夷」。及長,遊方外,師事陳楠,學內丹,並相從浪遊各地。陳楠死後,又遊歷於羅浮、武夷、龍虎、天台諸山。時而蓬頭赤足,時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鎮日酣睡,或長夜獨立,或哭或笑,狀如瘋顛」。①嘉定十年(1217),收彭耜與留元長為弟子。次年寧宗降御香,建醮於洪州玉隆宮,玉蟾「為國升座」,後又於九宮山瑞慶宮主國醮。嘉定十五年四月,赴臨安(今浙江杭州)伏闕上書,「沮不得達,因醉執逮京尹,一宿乃釋」。此後隱居著述。其著作甚多,生前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行世。後由彭耜纂輯為《海瓊玉蟾先生文集》。又有謝顯道等編《海瓊白真人語錄》、彭耜編《海瓊問道集》等。另據俞琰《席上腐談》稱,張紫陽《金丹四百字》、石泰《還源篇》、薛式《復命篇》、陳楠《翠虛篇》等,皆為白玉蟾託名之作。白玉蟾為金丹派南宗五祖之一,是內丹理論家。其內丹學說的中心為「精、氣、神」說。據稱:「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與氣常保全。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氣即非呼吸氣,乃知卻是太素煙。其神即非思慮神,可與元始相比肩。……豈知此精此神氣,根於父母未生前。三者未嘗相返離,結為一塊大無邊。」②他主張性命雙修,先命後性。其理論多融佛家與理學思想。他在《無極圖說》中謂:「道也,性與命而已。性無生也,命有生也。無物萬物之始也,有者萬物之母也。一陰一陽之謂道,生生不窮之謂易。易即道也。」此即納儒家《易》學以闡丹法。又稱「聖即仙之道」,「心即佛之道」,前者指道教修命之術,後者指佛教養神之方,欲將佛教的養神之術納入內丹修鍊中。故人稱其「心通三教,學貫九流,多覽佛書,研究禪學。」③白玉蟾師承陳楠,兼行神霄雷法,人稱「能呼召雷雨,馘攝精魔」。④他主張以內煉為基礎,實行雷法與內丹術相結合。認為雷法符咒的靈驗與否,主要以行法者之內煉工夫高下而定,而內煉工夫,全賴心之作用。他稱「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無疑則心正,心正則法靈,守一則心專,心專則法驗,非法之靈驗,蓋汝心所以。」⑤且認為符咒召役的神靈實為行法者的精氣所化。*************************************雷時中雷時中(1221~1295)為元代天心派的重要傳人。字可權,號默庵。其先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後家於湖廣(今湖北)之武昌金牛鎮,所居溪水,迴環東西二橋,故又號雙橋老人。幼習詞賦,後通詩、經,三領鄉薦,精心道學,專務性理。後絕念功名,專註道法。於金牛鎮置壇祀事。據道教傳說,在咸淳六年(1270)三月三日玄帝(玄武神)誕辰之日,他正具表焚香,朗誦《度人經》之際,忽有相貌異常之道人,自外而入,口稱「貧道有一階道法,特來授汝。」乃出袖中書一卷授之。道人去後,焚香啟視,乃「混元六天如意道法」。隨後,辛天君來告:「前日授卿之文者,乃祖師路真君也。」又稱:「吾奉昊天敕命,付卿開闡雷霆之教,普濟眾生」。「卿名在仙籍,七世為儒,三世行法,並無纖過,當大興吾教」。據稱所謂路祖師乃晉時親遇太上老君授此法之路大安,而非宋人路時中。教內傳說之神話故事,意在藉以宣揚雷時中之道法來自神仙所授,以擴大其影響。同時也反映出雷時中所傳的天心道法,已與宋代不同:第一,不再祖述宋人饒洞天,而是以晉人路大安為祖師;第二,不稱所傳之法為「天心正法」,而稱「混元六天如意道法」,且要「開闡雷霆之教」;第三,專以《度人經》為主。可見雷時中編造上述神話,是意欲獨樹一幟,別開門戶。果然,此舉影響甚大,「四方聞其道行卓異,及其門者日眾」。他亦遵行以《度人經》為主之宗旨,「每化導世人及開度弟子,皆先令其精心誦經,各獲果報。且嘗論《度人經》旨,以開後學」。並且博採儒釋二家,「貫徹混融歸於一致」。據稱,經此努力後,傳有「弟子數千人,分東南、西蜀二派。首度盧、李二宗師及南康查泰宇。由是盧、李之道行乎四蜀,泰宇之道行乎東南,混元之教,大行於世」。可見雷時中是宋末元初天心派的重要傳人。著有《心法序要》《道法直指》《原道歌》等。********************************黃舜申黃舜申(1224~?)為宋末元初清微派主要傳人。俗名應炎,字晦伯,舜申為其法名。福建建寧人。出身閩中世家,少通經史百家之學。年十六,侍父於廣西幕府,遇官於廣西的清微派一代宗師南畢道,授以清微雷法。南宋寶皊(1253~1258)中出任檢閱,以清微雷法名世。理宗召見,御書「雷淵真人」四字賜之。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應詔赴闕,奏對明敏。未幾,乞請還山,制授「雷淵廣福普化真人」。弟子甚眾。分南、北兩支傳播清微雷法。一支以福建建寧為中心,由其弟子熊道輝傳彭汝勵,再傳曾貴寬,再傳趙宜真,傳行於南。一支以湖北武當山為中心,傳行於北,由其弟子張道貴、葉雲萊、劉道明傳張守清,再傳張悌、彭通微等。這一支實為全真道士兼行清微法者。黃舜申既是宋末元初清微雷法的主要傳人,又是清微雷法之集大成者和理論大師。陳采《清微仙譜》序云:黃舜申「覃思著述,闡揚宗旨,而其書始大備。」張宇初《道門十規》也說:「清微自魏(華存)、祖(舒)二師而下,則有朱(洞元)、李(少微)、南(畢道)、黃(舜申)諸師,傳衍猶盛,凡符章經道齋法雷法之文,率多黃師(舜申)所衍。」《正統道藏》中所存的清微雷法著作,如《清微天降大法》《清微神烈秘法》《清微齋法》《清微丹法》《清微玄樞奏告儀》等,蓋皆出於黃舜申及其門人之手。其基本理論是主張天人合一,內煉與外法相結合,而以內煉為主。認為誠於中,方能感於天;修於內,方能發於外。只有精於內煉,才能此感彼應,才能呼召風雷,役使神明。故主張修習法術以修鍊精、氣、神為基礎,《清微丹法》即是專談內煉之書。*************************************莫月鼎莫月鼎為元代神霄派主要傳人。關於他之名、字、籍貫和生卒年,諸書記載不一。蓋名起炎、月鼎為其字或號。其籍貫,或謂吳興,或謂歸安,或謂苕溪,或謂霅溪,霅川,皆指吳興,即今之浙江湖州市。或謂山陰人,錢塘人,蓋誤。生卒年,眾說紛紜,莫可考定,大約生於南宋寶慶(1225~1227)間,卒於元世祖至元(1264~1294)末。出身官宦之家,幼習科舉,三試不利,乃棄家為道士。初入四川青城山丈人觀,從徐無極受五雷法。又聞南豐(今屬江西)鄒鐵壁(或作筆)得王文卿斬勘雷書,秘不傳,乃委身童隸事之,終獲受其《九天雷晶隱書》,盡得其術。因此名重當時。南宋寶皊六年(1258),浙河東大旱,其時馬廷鸞方守紹興,迎致月鼎建壇禱之。據稱雨立至。理宗聞之,賜詩一章,謂其為神仙雲。由是道價益隆,求學者甚眾。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遣御史中丞崔彧求異人於江南,得之,遂見帝於灤京內殿。據道書記載,召雷喚雨,莫不立驗。帝大悅而厚加賞賜,月鼎不受。尋有旨令掌道教事,則以老耄辭。遂給驛南旋。自是踵門求授道者日眾。元鼎嘗避世佯狂,日以醉酒遣懷,放浪江湖間。其接門人,多致叱斥,試其誠怠之心而進止之。有疾患求治者,或書符與之,或噓氣授之,「無不立驗」,人常稱之為「莫真官」。莫月鼎所得王文卿秘籍,一遵其師鄒鐵壁之囑,不輕易授人,弟子雖多,據稱得其真傳者,僅王繼華與潘無涯二人。王繼華授張善淵,善淵授步宗浩,宗浩授周玄真。此外,又有金善信、王惟一傳莫月鼎之學。王惟一曾作《明道篇》闡發神霄派之雷法,載《正統道藏》中。***************************俞 琰俞琰為宋末元初道教學者。字玉吾,號全陽子、林屋山人、石澗道人。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其生卒年諸說不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其「生宋寶皊(1253~1258)初……至延皊(1314~1320)初始卒」。余嘉錫據《萬姓統譜》和納蘭成德容若《周易集說》序等分析,認為「非生於寶皊初」,當生於宋端平(1234~1236)前後。其卒年,據《周易集說》干壽道序稱,俞琰在延皊二年(1314)尚在世,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所謂「延皊始初卒」不符。明盧熊《蘇州府志》謂其「卒於元貞(1295~1297)間,年七十」,又與干壽道之說有出入。故現尚難考定。俞琰幼好博覽,聞友人有奇書異傳,必求借抄錄,以致廢寢忘食而成疾。後專業科舉之學。業成而時異事殊,自嘆「平時刻苦竟為畫餅」、「時不我逢,奈之何哉?」入元,隱居不仕,著書立說。以詞賦見稱,尤好鼓琴、作譜。元世祖至元(1264~1294)間曾作《玄牝之門賦》,在道友中傳誦。著作有《周易集說》《易圖纂要》《周易參同契發揮》《易外別傳》《陰符經注》《呂純陽真人沁園春丹詞註解》《爐火監戒錄》以及《林屋山人集》《書齋夜話》《月下偶談》《席上腐談》等。俞琰得其家傳,潛心《周易》,旁及丹道三十餘年。《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其於周易之學「覃精研思,積三四十年,實有冥心獨造,發前人所未發者」。「意所獨契,亦往往超出前人」。其易學本於朱熹《周易本義》,又力圖有所創新。認為易之義理與象數密不可分,他在《周易集說·序》中稱:「夫《易》始作於伏羲,僅有六十四卦之畫,而未有辭。文王作上下經,乃始有辭。孔子作《十翼》,其辭乃備。當知辭本於象,象本於畫;有畫斯有象,有象斯有辭。《易》之理盡在於畫,詎可舍六畫之象而專論辭之理哉?舍畫而玩辭,舍象而窮理,辭雖明,理雖通,非《易》也。」故他每每先釋卦象、爻象,次之明理,由乾、坤父母之象,而震、坎、艮、巽、離、兌六子之象,推之六十四卦,無不如此。《易外別傳·敘》云:「《周易別傳》者,《先天圖》環中之秘,漢魏伯陽《參同契》之學也。人生天地間,首乾腹坤,呼日吸月,與天地同一陰陽。《易》以道明陰陽,故伯陽借《易》以明其說,大要不出先天一圖。是雖《易》道之儲余,然亦君子養生之切務,蓋不可不知也。」他認為,易之大要在《先天圖》,傳自魏伯陽。不明白先天圖環中之秘,就難以究《易》。而《先天圖》中本具太極,故在《易外別傳》中從太極開始,全面介紹《先天圖》,以發其秘;又將其貫穿於《周易參同契發揮》中。《周易參同契發揮·序》云:「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此乃造化之妙,神之所為,道之自然者也。」***************************************雷思齊雷思齊(1231~1303)為宋末元初道士、道教學者。字齊賢。臨川(今江西臨川縣)人。幼業儒,後去儒服為黃冠師,棄家居烏石觀。宋亡,獨居空山,著書立說,人稱「空山先生」。元世祖定江南後,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入朝,未幾,奉旨掌道教,禮請雷思齊為玄學講師。晚年講授於廣信山中。臨終,復歸烏石觀,卒年七十二歲。其著名弟子有吳全節、傅性真、周維和。雷思齊勤奮好學,「於書無不讀」。袁桷稱其著書,「援據切至,感厲奮發,不蹈世俗繩墨,合神以窮變,盡變以翼道,申言廣指」。①他對《老子》、《周易》尤深有造詣。「四方名士大夫慕其人,往往以書疏自通。或聞其學,莫不爽然自失。」當時著名文士吳澄、袁桷、曾子良等皆與之相友善。吳澄「與談《老子》甚契;又稱其詩精深工緻,豪健奇傑有杜韓風。」②他之《易》學自成體系。既有別於清儒,又有別於陳摶之徒范諤昌、劉牧等。劉牧以「五十五數」為「洛書」,而他則反之以為「河圖」,謂聖人作《易》本於河圖,並稱河圖四方四維四十之數為「本數」,「天五地十虛用,以行其四十」。其「圖說」合於「筮法」;其「筮法」亦合於「圖說」。圖中有筮,筮中有圖,圖筮合一,圖為象,象為圖,象中有數,數中有象,象之於數如同形之於影,形影相隨,構成整體,為宋元道教象數學代表之一。著有《易圖筮通變義》《老子本義》《莊子旨義》凡數十卷以及詩文等二十多卷。《正統道藏》中僅存《易圖通變》五卷、《易筮通變》三卷。**************************************杜道堅杜道堅(1237~1318)為元代著名道教學者。字處逸,號南穀子。安徽當塗人。「年十四,得異書於異人,即嗜老氏學,(年)十七,寄跡郡之天慶觀,師蒙庵葛師中。宋淳皊(1241~1252)為御前道士。蒙庵師虛白陳元實,是為陸修靜裔孫」。①趙孟瞓《隆道沖真崇正真人杜公碑》則謂「師石山耿先生」。「繼入茅山,閱道藏,宗師蔣玉海(蔣宗瑛)見而器之,授大洞經法」,②為茅山宗嫡傳弟子。時當南宋寶皊末至開慶年間(1258~1259)。繼而遠遊各地,至宜興隱居三年。宋度宗時(1265~1274),賜號輔教大師。後至錢塘,「楊和武恭王孫穎(應為」頻「--引者注)祖延主吳興(今湖州市)計籌山升玄報德觀。興玄學,飭軌範,舉廢墜」,③徒眾悅服。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元兵南渡、所至震懾,道堅冒石矢,叩軍門見太傅淮南王巴延(即伯顏),為民請命,以不殺無辜相請。王悅其言,禁將士下未附者勿劫掠。時人深感之。江南既平,有詔命太傅選用人才。明年,太傅朝上都,偕道堅入覲。道堅首陳當務之急,在於求賢、養賢與用賢,疏上,帝嘉納之。屢次召對便殿,莫不稱旨。所舉將相之才,後皆為名臣。帝欲委道堅以執政,力辭不拜。詔乘傳江南求有道之士,事竣還京。至元十七年冬,被璽書冬還,凡杭州之宗陽宮、純真觀、湖州之升玄報德觀,皆歸其住持。大德七年(1303),授杭州路道錄、教門高士。復有旨改其所建披雲庵為通玄觀,聽其徒甲乙主之。玄教大宗師張留孫又疏請其主杭州四聖延祥觀。所至創立制度,修飭宮宇,咸為改觀。平時博覽群書,曾於升玄、宗陽二山築二真館,儲書數萬卷,歲時往來其間。④趙孟瞓《杜公碑》則謂「作攬古之樓於通玄(觀),聚書數萬卷,《道德》註疏何啻千家」。皇慶元年(1312),宣授「隆道沖真崇正真人」,依舊住持杭州宗陽宮,兼領湖州計籌山升玄報德觀、白石通玄觀事。不久,告老,奉璽書以弟子姚志恭為升玄觀提點,徒孫孫拱真為提舉,以弟子薛志亨、林德芳先後主持通玄觀。杜道堅深於玄理、晚年所著《道德玄經原旨》四卷為其主要著作。該書對《老子》的注釋與發揮,不是以方術解《老子》,而是糅合儒家思想以闡發《老子》的政治思想。謂「玄經之旨,本為君上告。」「老聖作玄經,所以明皇道帝德也」。⑤即《老子》立論之主旨為「皇道帝德」,是總結古代君主之統治經驗,即君人南面之術。他認為,中國上下幾千年的天道和人道,已被《老子》包羅無遺。稱「道德五千餘言,包絡天地,玄同造化,君臣民物,罔不賅備」。又稱「老聖之言,紀無始有始開天立極之道,太古上古皇道帝德之風,下至王之功,伯之力,見之五千文,囊括天人之道,上下幾千百代,歷歷可推。」⑥他認為:「古之君天下者,太上無為,其次有為。是故皇以道化,帝以德教,王以功勸,伯以力率,四者之治若四時焉。天道流行,固非人力之能強,然則時有行,道無終否。」⑦他多方調和儒、道。指出老子輕仁義,並非否認忠孝仁義,只是以道德為主,而反對巧詐。「親和則孝之名隱,而孝未嘗不在也;世治則忠之名晦,而忠未嘗不在也」;「聖智仁義,天下之大本也,其可絕棄乎?」⑧又用孟子之「仁政」解《老子》,認為《老子》所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實與孟子「仁政」合。「孟子謂殺人以刃與政,亦此意。」⑨又將《大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與《老子》相比附:「蓋自天子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修之身,其德乃真,慎厥身,修思永,真其在矣。修之家,其德乃余,能克家,則善有餘慶也。修之鄉,其德乃長,斯友一鄉之善士也。修之國,其德乃豐,國人皆好之也。修之天下,其德乃普,天下慕之也。」⑩綜上可見,杜道堅在闡發《老子》思想時,雖無多大創見,但他強調儒道融合的傾向卻顯而易見。因此獲得不少儒家學者的讚賞。如牟巘為《道德玄經原旨》作序時稱:「自司馬子長以老、韓(非)同傳,千載不滿。河上公注《老子》,頗及導引吐納之類;其後孫登、陶弘景、松靈仙人,唐道士成玄英、張君相輩,亦皆注《老子》,又近神仙家;王輔嗣以《老子》解《易》,人或非之,然其解《老子》,則初不及《易》;至蘇子由直以是謂襲明為釋氏之傳燈,老子亦豈意其末流之至此也!今杜君乃求之以帝王之書,參之以帝王之事,譬如披蒙昧,出幽深,明白正大,氣象頓殊,豈不甚韙!」徐天皊也在該書序中稱:「南谷杜君之為是學也,不以道家說訓老氏書,獨援儒以明之,章研句析,而前後相蒙,不喜為破碎引類比義,悉舉五三帝王、孔孟之道傳諸其說,……諸微言眇旨,與六經合者,不可一二舉。」著作除《道德玄經原旨》外,尚有《玄經原旨發揮》二卷,《關令闡玄》三卷,《文子贊義》十二卷等。另有詩苦幹卷,藏於白石山中。《文子贊義》收入《正統道藏》,名《通玄真經贊義》。屬性結構數學河圖是幻圓卐,洛書是幻方卍(福壽籌:時令周期演變和交易,福是容器欹器太虛,存儲和轉譯三焦之氣)楊輝挖掘出了古代的幻方與圓,這是一種數學結構平衡。是包括了排列的屬性結構組合,當然三角中已經體現到了(有序)排列與(無序)組合(且有一種屬性樹和路由選擇構建)。而河洛,及攢九,八陣圖,連環圖,聚五圖,聚六圖,聚八圖等走入了屬性結構的空間序列。而卦六爻也是一種空間結構的自適應。不同時空不同結構。當然這種思想也造就了漢字的空間結構特點。 物質(形)能量(性)信息(數)(七衡<1,6,15,20,15,6,1> 7種組合緯度64種排列)太乙,六壬,奇門,紫微斗數等都是屬性結構古代軍事需要陣列布局,現代如此,這是利用了一種群結構效應,美國X波段及衛星的布局也是如此中醫的方葯君臣佐使配伍也是如此自然聲音組合,顏色組合,姿態組合都潛在與人類有一種適應性或者稱之為文化,也有底層的文化之間的共通性(三分損益、黃金分割率及左右的美學自然效應)結構平衡故氣可交易變寓(猶如欹器編碼式變數)40241451452957巽 919離4652坤485635301361254162320364832402449震157兌91664856173325413822758473159艮1126坎3950乾26544223156327435510183456837017232 4134 3936 3742314033383567669471218551657145919 5421 5223 50532051224924561758156013116296476626 4728 4530 4348254627442961126310658

屬性與結構關係。屬性與關係都是可以變換(易),(進位可一進位二進位三進位等這是屬性內部變易,而結構關係開關轉換變化是外部變易)目的是達到整體自適應平衡


推薦閱讀:

做虛無的世俗標籤 還是真實的理想主義 | 漫談高更和梵高
撲克專訪 | 吳衡:螺紋趨勢仍未明朗 逢高空鐵礦才是上籤
專訪歐陽保坤,和他的全民美妝夢!
高倉健去世,他的演藝生涯有什麼值得述說的故事?

TAG:中國 | 人物 | 道教 | 國道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