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嶗山春秋》文選】藍水先生與嶗山

即墨尋根之旅,方知 藍水 先生其人其事其文其詩,遂獨為其身世命運而感嘆,為其才華學識而敬佩。身處社會最底層,溫飽難計,詩詠家鄉嶗山山水,情傾終生,詩傳後世;坎坷一生,廝守中華傳統文化,不舍不棄,著書立說。「一生顛沛志未減」,九十四歲尚吟詩。「《嶗山古今談》縱橫」,《嶗山百詠》見赤誠。「文苑志林留芳名」,尤使晚輩肅然起敬!頓生寫一點紀念老人文字的衝動。

藍水先生原名藍楨之,又名藍水、夫水,字山泉,號東厓。即墨市西障村人,生於1911年,卒於2004年,享年94歲。青年時曾書館教書,大半生為農。藍水 先生其父親藍恆矩,為晚清即墨廩生,工詩賦,善書法,享受官府廩食,可謂正途儒士。1907年廢科舉,即墨藍氏家族400餘年,兩朝代有科舉成名入仕郎,即墨街頭牌坊盡為藍家樹的時代過去了。糨褓中先生跨過了兩千年封建社會與民國時代的分水嶺。幼年藍水聰穎慧敏,先是從父習書,後投名儒王錫極門下學習詩詞書法,學業大進。17歲替父課徒教學,刻苦讀書,潛心自學,早晚詩賦文章,日頌四書五經,為日後著述打下雄厚基礎。

世代書香門第,祖輩代代與嶗山的深厚情感,幾千年來嶗山山水間留下的秦始皇、李白、丘處機、顧炎武、黃宗昌等前人的足跡,嶗山「海上第一名山」的聲名,山海毗連,峰雄壑險,水秀山奇,丰姿獨特的景色,還有難以盡數的文化古迹、人文情懷,都無一不誘惑著藍水這位曾經的少年。藍信寧在《憶先祖父藍水》文中,對祖父藍水與嶗山之情緣,寫下了以下大段文字:「1926年春,祖父與知友周至元第一次遊覽嶗山,便為嶗山勝景所吸引。自此每歲數游之,與嶗山結下了終生不解之緣。祖父游嶗山不在遊山玩水,而是久歷名山思著書,『我家即居東海濱,自幼山水癖懷抱』。祖父自十五歲開始遊覽嶗山,深入嶗山數十次,每次進山,少則十餘日,多則逾月,足跡遍及嶗山全境。攀危岩,歷邃谷,涉險川,探幽河,海山勝跡探索殆遍。覽游之際,將所見所聞隨手整理成篇,然後對照前人所記一一核對,發現有誤時,反覆核查後,予以糾正。新發現的景觀和古迹詳細記下,整理成篇。1935年,祖父二十五歲時,即撰成《嶗乘》,因時局動亂,未能付印成書。祖父考察嶗山,歷盡艱難,不畏岩陡壑深,蛇蠍蟲獸。凡是新發現的有價值的資料,他都親臨考察,審慎求證,力求言而有據。每次歸家,衣襟盡殘,傷痕纍纍。他不顧奔波勞累,伏案撰稿,幾經滄桑,宿志未衰。前後積五十餘年心血,於1984年撰寫成《我與嶗山》。1985年,嶗山縣誌辦公室為祖父出版《嶗山古今談》 。是志全面介紹了嶗山的山川、人物、風土民情及名勝古迹、文物、掌故、土特名產等。其獨到之處,在於突出時代特色。在記述嶗山自然地理的基礎上,著重收錄人文地理,尤重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資料記錄。在《名賢》篇中記載有抗德義士宮中栶的事迹。在《嶗山瑣談》篇記有『白雲洞之劫』,記敘1939年日寇在嶗山白雲洞戮殺道人焚屍毀廟的暴行。並有《雕龍嘴吊王振武道人》詩吊之:『嶗山東望田橫島,義士英明垂千年,道人今茲死亦重,期與五百名俱傳』。祖父的愛國之情,於其書中字裡行間,隨處可見」。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熱淚?是因為我深深地愛著這片土地!不幸藍水先生不擅自由體,他張口平平仄仄平,提筆仄仄平平仄,所詠嶗山詩六百餘首,凡嶗山之景觀、特產、人物;從巨峰到九水,從嶗山杖到天女花,從足跡留在嶗山的秦始皇、李白到康有為,「俱加品題」,無不題詠。像母親撫摸懷抱的嬰兒般慈愛;像熱戀的情侶熾熱的親吻,又像孝子伺侯衰老爹娘於床前,為父撰寫平生功業,為母記述一世賢德。自古詠嶗山者無其數,如藍水先生般痴情只一人!「生有山水癖,居近東海嶗」,「乘興二嶗去,探奇大海東」,「盡多詩句苦吟得,用盡功夫在二嶗」,情有獨鍾,厚愛深情,其顏足可面對蒼天!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熱淚?是因為我深深地眷戀著這裡的人民!先生有幸終生未曾騰達,大半生桑麻田園,與引車賣漿者為伍。他悼鄰人王叟,哀軍閥屠刀下濼源幼女;斥酷吏,鞭撻望奎不孝陳打爹;憶舊友《懷周至元》,《哭王悟禪道人》,還有紀念書畫名家、好友張伏山之「一場大夢君先覺,白玉樓頭我後登」。

藍水先生怎樣寫嶗山?聽聽先生《嶗山歌》:「北方海上山第一,惟有二嶗鎮齊東。萬朵芙蓉出水底,一氣蒼茫接長空。就中秀出巨峰頂,登高望遠豁心胸。環顧一一可指數,九點齊煙各不同。蓬瀛漂渺隨波去,扶桑不遠日出紅。我聞宇內福地七十二洞天三十六,不如此中山光海色千岩萬壑奇峰飛瀑琪花瑤草游觀欣賞無終窮。」藍水先生怎樣寫山水?看看先生《龍潭瀑》:「百尺峭崖高無己,左右青山近相比。一練曳白削壁間,玉龍長噓西江水。疑是藍橋傾瓊江,誰向瑤台挾石髓。餘波流沫隨風飄,如拋珍珠墜還起。只應泉源直上通銀河,不然何從仰視去天不違咫?」龍潭瀑布直瀉而下,水花四濺,讀之如臨其境,似淋濕周身一般。盡顯先生筆力之雄健,贊有太白之遺風,當不枉言。

藍水先生對李白是敬仰有加的。從小讀李白詩歌,以詩仙風骨為楷模自不待言,日後還專門考證,寫下<<李白籍貫>>文與《李白》一詩。詠李白句有:「詠出勞山句有神,餐霞從此遠來頻。」「千百二年若駒過,永留佳句在人間。」在《李白論》中,對令高力士脫靴一事,先生寫道:「吾故謂其詩絕千古,反不若此事之光明壘落,為文人吐氣也」。歲月千年,文人之氣相通。思古之幽,亦顯先生真性情。

「千難萬難,不離嶗山」是嶗山人的一句老話。乙亥年,那是怎樣艱難的歲月, 藍水 先生挺住了,他沒離開嶗山。二年後的深秋,先生面對妻兒幼女只能一步三回頭舉家北上,沿著千百萬齊魯兒女的腳印,離開祖祖輩輩廝守了600年的土地,這一去就是13年。縱使是在暫得溫飽的北國望奎做「盲流」,先生仍惦記著嶗山,「回憶餐霞處,茫茫如隔生。」1973年,先生回來了!1978年,68歲的藍水 先生以臨時工身份就職即墨圖書館,整理館藏圖書文物,1982年起,先生接連當選兩屆即墨縣政協委員。1983年, 藍水 先生與闊別多年的嶗山三度謀面,1984年,先生最後一次游嶗山。「青山依舊人白頭」,藍水 先生此刻在想什麼?想那60年與嶗山的不解情緣?想少年時同游嶗山的至元同窗?想起嶗山見證的蒼桑歲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詩仙少年豪情足可誇,老來窮困也知一生顛沛無錢難沽酒。藍水先生實際得多,他也曾夢想游遍四面八方,但先生只是一介村翁。但先生有《夢遊草 》,「因將所見圖像與涉想所及,各為賦詩,月余得百餘首 」。這就是藍水先生!像老至的蒼鷹,雙翅不展雄心在,一首首遊覽祖國的山水詩,恰似難遂雄心的企盼一聲聲。

2004年,94歲的藍水先生仍筆耕不綴,著《返光集》,詩集《隨筆》。作《自挽》《鵲》《行年》等詩。陰曆十月初一,先生走了!帶著他對家鄉深情的眷戀,永遠歸還嶗山的懷抱。「贏得他年墓碑上,大書某某一詩人」。先生的平生願望當無疑義,身後事自有後人評說。正是:不道詩仙怨,凡夫俗子情。大嶗真兒女,忠貞豈在名。

2005年於通化藍秀全謹撰

 

推薦閱讀:

克夫女人究竟長什麼樣?先生全面分析面相!
【gou】勾溝苟狗垢遘雊:是三行先生金石文、篆體字形彙編
轉盧昭源先生擇日名課
包先生的包包投資經|經典款包包大全:第四期 有些設計,萬古流芳
安子介先生生平(1912—2000)

TAG: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