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為孩子立界限

 

   好多媽媽接受了蒙氏教育,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自由,同時又發現在需要建立並執行原則的時候,無法把握角度與力度,關於這個問題,先講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是前段時間參加李躍兒教育網的一個聚會,在活動中,李躍兒老師講的:一個如何樹立規則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豬和柵欄,這上故事出看《養育兒子》

    一群小豬被圍在柵欄里。第一天主人給柵欄通了電,當小豬想從柵欄鑽出去時,結果被電了回來,很疼。第二天主人沒給柵欄通電,小豬雖然第一天被電過,但它還想嘗試,所以它又嘗試了一次,結果這次順利通過柵欄。第三天主人又給柵欄通電,小豬因為有了昨天成功的經歷,所以小豬又嘗試去穿過柵欄,結果這次又被電了回來,很疼很疼.......

    一會兒通電,一會兒又不通電的柵欄對小豬造成了什麼?如果這個柵欄從第一天起到最後一直是通電的,小豬又會是什麼樣的反應和狀態。。。。。

   這個故事其實講的是在給孩子建立規則時,家長在執行規則時的不堅定的態度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因為這種彈性,孩子不明白規則的界限,他會一直試探原則的底限,當他探索愛傷時,會產生焦慮,反覆探索,反覆受傷,孩子就會變得敏感而不自信,而且他也很難學會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界限。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到底哪些事情一要給孩子立界限,哪些事情是孩子可以自由探索的呢?需要給孩子建的原則,其實只是如下五類:

1)社會群體性原則,比如不可以破壞別人的工作,不可以破壞群體的興緻,學會等待等等。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孩子的作息,飲食,及玩具用品用過歸位等

3)關心和尊重自己,關心和尊重別人,

4)保護美好的事物

5)有同情心,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到的人

    公共環境中,大家都在搶一直玩具,誰先拿到誰先玩,後來的只能等待,這時家長要堅持,不要怕自己孩子受了委屈,因為孩子成長後,一樣是在群體中生活,他越早學會適應這些規則,越能學會生存的根本。

     對於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的行為,要堅決制止,比如不可攀窗戶,不可摸電門等。不要告訴孩子:「媽媽抱著你可以攀窗戶,媽媽沒在時,自己千萬不可以>」這種界限,會讓孩子產生試探的好奇,而決不會按媽媽定好的規則去做。

     為孩子建原則,不是家長隨意想起來的,也不是可以根據孩子的反抗而做改變的,更不是依照家長的情緒而經常改變的。

    今天媽媽買到幾件漂亮衣服,心情很好,回到家,寶寶的玩具亂扔一地,媽媽說:小孩子嘛,不都是這樣的。又一天,媽媽工作不順心,回家看到滿地的玩具,對著寶寶大喊:「和你說多少次了,玩過的玩具要歸位,不許扔得到處都是,你再這樣亂扔,我把有你的玩具全部沒收」孩子很愕然地看著媽媽,不知怎麼回事。這樣的的原則,孩子很難去執行.

   孩子需要愛與自由,也需要在自由的基礎上,給孩設立一個讓他內心更安全的界限。


推薦閱讀:

人生幾十年
說話越早的孩子真的越聰明嗎?
抖音、快手正在毀掉我們的下一代,你怎麼看? 得驥教育
幫孩子有效減壓
為什麼不要嫁給窮人:三十歲了連孩子都不敢生

TAG:孩子 | 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