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的心理原因
孩子叛逆期是什麼時候
人有三個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髮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
1、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
2、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
3、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查看詳情
孩子叛逆期發展特徵
發展特徵一:感受並學習處理更多的情緒
研究發現,1.5-2歲的學步兒會開始試著去控制令他們苦惱的人或物。他們也會透過和同伴說話或玩玩具等策略,因應需要等待點心或禮物的挫折。
發展特徵二:是個追求自主的探險家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認為,1-3歲是人格發展成「活潑自動」或「愧懷疑」的關鍵。這個階段兒童必須學習自主──吃飯、穿衣、大小便等。若無法獨立自主,孩子可能會轉而感覺羞愧、懷疑自我能力。
發展特徵三:變得更為倚賴
這個時期也會發展出另一個極端:更倚賴。在嬰兒時期膽大包天的孩子,可能突然變得黏人、膽小、怕陌生人、怕分離、怕黑或打雷。
發展特徵四:公然挑戰父母,愛說不要
學步期的孩子愛說不,因為孩子突然發現,這個簡單的字竟然可以拒絕大人的指示。弘光科技大學講師李淑如解釋,在小孩心中,大人世界原來是絕對權威的,當他敢挑戰、敢嘗試碰撞原來很權威的大人世界,正是成長的宣示。
發展特徵五:以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
學步兒以為別人所想、所見、所感覺的,理應跟他一樣,無法理解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經常遇到的例子是:玩捉迷藏時,他把頭埋進棉被而露出整個屁股,卻喜孜孜以為自己躲得很好。或把最喜歡的海綿寶寶送給你,以為他喜歡的東西,全世界也都喜歡。
查看詳情
孩子叛逆的心理原因
1、我已經長大了,我能行
一般在孩子2-3歲時會出現孩子的第一反抗期。當孩子能夠熟悉地運用「我」這個詞時,家長應該感到高興,因為孩子的自我意識已經開始萌生,獨立意識也在迅速發展。經常說『不』,是孩子希望自己能夠影響周圍。孩子能力的增長,也讓他急於向別人表現:「我已經長大了,我能行。」
2、為什麼我不能
父母在對孩子平時的教育中,自己也要以身作則。比如要求孩子不能多看電視,家長也不要一坐到電視前就是幾個小時。如果家長本身就存在這樣的缺點或做法,在教育孩子時,自然會遭到反抗和頂撞。家長只有積極地改正這些缺點,才能讓孩子認可並接納家長提出的要求。
3、試探家長的底線
孩子通過這種語言上和行動上的反抗,來測試成人的耐心,他想知道成人對他的頂撞和反抗會有什麼反應,同時也告訴大人:「我已經不是個小屁孩了。」
家長在遇到孩子這種試探底線式的頂撞和反抗時,一定要明確地表明自己的態度,允許或不允許都要徹底地執行。除了危險和有悖原則的事不能讓孩子做主之外,在其他事情上還是要給孩子多一些權利,讓他能夠按自己的意願來做。
4、想受到關注
他可能知道,要是乖乖地把積木收拾好拿到裡屋去,爸爸就會一直和叔叔在客廳里談話,就不會陪伴他了。而此時,他只需要頂個嘴,爸爸的全部注意力就會集中到他身上。如果家長常常陪伴孩子,常帶孩子參加各種親子活動,那麼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受到了重視。
5、我在表達自己的觀點
如果家長屬於權威型,則孩子會處於弱的地位,沒有機會展示自己和得到鍛煉。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有話不敢說,有想法也不敢表露,從而導致其獨立做事能力差,優柔寡斷,缺乏主見,應變能力差。
查看詳情
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
父母一定要記住:反抗行為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只有通過父母的幫助,孩子才能順利度過叛逆期:
1、情緒緊張的孩子更易反抗在孩子疲憊和飢餓的時候,就該讓他們休息或者吃一些平常喜歡的零食,有助於緩解緊張的情緒,而不是教他學習新東西或做事情。
周圍環境的變換也會讓孩子緊張,反抗心理加重。比如,當孩子生病時,通常他們的情緒很低落,容易和父母對著干,這時父母應理解孩子,在他生病的時候不妨多寬容他們一些。
2、保護孩子的安全孩子的危險意識不強,因此,他們會做出一些可能會產生危險後果的行為,發現後,父母應立即制止,然後你要好好地和孩子溝通,讓他了解自己行為的後果。比如說,孩子在大街上跑得非常高興,但可能被車子撞倒。你要告訴他:「媽媽不能讓你在大街上跑,因為這裡車子很多,如果被車子撞到,會受傷,非常疼。」
3、讓孩子學會與人合作舉例告訴孩子,詢問與命令產生的效果截然不同,比如「把書拿給我,好嗎?」和「把書拿給我!」。還有,告訴孩子做什麼而不是不要做什麼。例如你想要孩子小心一點,你可以說「輕輕地拿起那個杯子」,不要說「不要把杯子打壞!」
4、父母的要求應合理對小孩子來說,讓他跟小朋友交換玩具比讓他無償地把自己的玩具給小朋友更容易。讓孩子用語言表達要求,但不能縱容他的不良習慣。如果你遇到孩子在超市裡大吵大鬧地要蛋糕,不要因為周圍人的目光讓他得逞。你可以把他帶出來,用平靜的語言告訴他:「因為你的表現很差,所以媽媽不能給你買蛋糕。如果你想吃蛋糕應該對媽媽說。」慢慢地孩子就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5、做好孩子的榜樣父母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因此,父母要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要讓抵觸情緒控制自己,特別是在孩子面前。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確實毫無原因地產生抵抗行為,不要因為覺得煩而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這樣做對孩子、對你自己都是很好的選擇。
查看詳情
七個措施應對孩子叛逆期
措施1:激將法,利用孩子唱反調的心理,想要孩子做什麼,就偏偏不讓孩子做什麼。
運用示例:父母讓孩子吃飯,孩子偏不吃。父母可採取激將法,要求孩子不吃飯,孩子反而拚命要求吃飯。不讓孩子關燈,孩子反而要求關燈。注意:使用這一方法時語氣盡量真實平靜,要根據孩子情緒適當調整。此外相反的「你去做XX」的激將法並不有效。
措施2:冷處理,裝作沒看見。
運用示例:孩子到處扔東西以吸引父母注意力,裝作沒看見,繼續和爸爸聊天。孩子看見沒引起她想要的效果,就自動停止。
措施3:把問題交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
運用示例:孩子吃蘋果是故意亂扔蘋果皮,就是不肯扔到垃圾箱。父母可以等蘋果吃完,裝作才看見的樣子,大吃一驚問孩子:怎麼亂七八糟的,怎麼辦?讓孩子想辦法,孩子多半會主動扔到垃圾箱,注意不要問是誰弄得亂七八糟。
措施4:傳遞正面信息,明確告訴孩子要怎麼做,不要說不能怎麼做。
運用示例:孩子到處亂寫亂畫,把牆壁弄的一團糟。這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畫畫要在畫板上。注意不要指責孩子亂畫。
措施5:藉助權威,通過孩子特別喜歡或佩服的人,告訴孩子怎麼做。
運用示例:去幼兒園上課的時間快到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但孩子在公園玩沙,就是不走。這時按響手機鈴聲,假裝幼兒園老師打電話來:幼兒園老師打電話讓你快去幼兒園,孩子會立刻起身離開。
措施6:運動發泄法,精力旺盛的孩子逆反行為越強,通過運動遊玩,使孩子精力有發泄的渠道。
運用示例:孩子在家,一會要吃零食,一會要看電視,到處搞破壞,就是不肯乖乖玩。可帶孩子去公園或遊樂場,或與孩子一起玩一些消耗精力的遊戲。
措施7:父母要言傳身教,做孩子的榜樣。
運用示例:孩子愛打人,打過許多小朋友,甚至家裡人也打過。這種情況下,父母若用「打」來教育孩子,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
查看詳情
孩子叛逆的影響危害
叛逆是一種「長大了」的感覺,是一種強烈的自我表現欲,在思維形式上屬於「求異思維」,是標新立異,希望引起別人注意的表現。如果家長在孩子叛逆期處理不當,或可能造成下面的不良影響:
1、叛逆心理增強
在叛逆期,如果家長一味壓制,或是想通過高高在上的「權威」來迫使孩子聽話,那麼,十有八九會使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加增強。
2、影響孩子性格
家長如果一味訓斥、打罵,就會使他們產生不良後果:遇事唯唯諾諾,膽小怯懦;或是執拗任性,膽大妄為。
查看詳情
推薦閱讀:
※99%的簡歷活不過10秒鐘,原因在此
※短板理論廣為人知,長板理論無人問津的原因?
※家庭不和睦風水是何原因
※老婆不知道老公已出軌的六大原因
※大般涅槃經:佛為什麼不一次性制定完整戒律?「隨事漸制」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