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楊式85式太極拳傅鍾文傳系教學講解

傳統楊式85式太極拳傅鍾文系教學講解

1,預備式

2,起勢               23,扇通臂                44,進步搬攔捶

3,攬雀尾          24, 翻身撇身捶          45,如封似閉

4,單鞭               25,進步搬攔捶       46,十字手—二段完

5,提手上勢       26,上步攬雀尾        47,抱虎推山 

6,白鶴亮翅       27,單鞭                   48,斜單鞭

7,左摟膝拗步   28,  雲手                   49,左右野馬分鬃

8,手揮琵琶       29,單鞭                  50,進步攬雀尾

9,左右摟膝拗步   30,高探馬            51,左單鞭

10,手揮琵琶         31,左右分腳        52, 玉女穿梭

11,左摟膝拗步     32,轉身蹬腳        53,進步攬雀尾

12,進步搬攔捶     33,左右摟膝拗步  54,單鞭

13,如封似閉         34,進步栽捶         55,雲手

14,十字手 一段完  35,翻身撇身捶     56,單鞭

15,抱虎推山        36,進步搬攔捶      57,下勢

16,肘底捶             37,右蹬腳             58,金雞獨立

17,左右倒輦猴     38,左打虎勢         59,倒輦猴

18,斜飛勢            39,右打虎勢          60,斜飛勢

19,提手上勢        40,回身右蹬腳      61, 提手上勢

20,白鶴亮翅       41,  雙峰貫耳           62,白鶴亮翅

21,摟膝拗步       42,左蹬腳              63,左摟膝拗步

22,海底針           43,轉身右蹬腳       64,海底針

65,扇通臂                 73,十字腿             81,彎弓射虎

66,轉身白蛇吐信      74,進步指襠捶     82, 上步搬攔捶

67,進步搬攔捶         75, 上步攬雀尾       83,如封似閉

68,上步攬雀尾         76,單鞭                 84,十字手

69,單鞭                      77,下勢                85,合太極

70,雲手                      78,上步七星      

71,單鞭                      79,退步跨虎      

72,高探馬帶穿掌       80,轉腳擺蓮         ---完---

講解:

1,         預備勢;動作要求:兩腳平行站立與肩同寬,腳尖為正方向,不可出現八字腳。身體自然站直,含胸拔背虛領頂勁。不可弓背,也不可挺胸。要松肩站立,頭要正,不仰不低,兩臂放在身體的兩側。

2,         起勢;抬起雙臂,以手腕領勁,與肩同高,然後沉肩墜肘,坐腕下按。要注意松肩,以腕領勁,手臂微傾斜,以保證肘的下垂。下按時要節節貫通;按下後掌稍傾斜(不能按平,按平會使肘向外凸出),掌指向前,腋下微空。

3,         攬雀尾;左掤:重心右移,右腳以腳跟為軸,右腳尖外擺45o,兩手相合於胸前;提左腳向前左上步,腳跟著地,腳尖60o,左掤;然後兩臂打開,右腳尖外擺成90o。要注意:左掤時右腳外擺是45o;左腳上步時不要抬得太高,自然離地,向左側前方邁步,腳跟著地,腳尖60o。弓步轉腰,右腳外擺成90o。定勢時左腳尖是60o,右腳尖是90o。左腳在右腳的後邊,不要站成一條線,重心在左腿;兩手自然直接向右擺動;右手高於左手,然後兩手相合於胸前,手心相對;左手掤,右手輔助,不要碰到左手臂(掤至肩高),轉腰,右手向下擺。左手掤的動作不是很大,利用轉身自然的掤出,右手往下擺,兩手平,不能一前一後,要平衡;左手腕與肩同高,右手與胯高。(2)右掤:重心不變,轉腰體右腳,向右前上步(西)邁出,兩手相合向前掤去,前弓後蹬(碾左腳跟)。注:右腳提起不要太高,不劃弧,直接前邁,腳跟著地,然後弓腿,後蹬腳;身體要稍偏一點,不要太正。左手隨轉腰時後撤,右手慢慢地向下劃弧,再向右前抄,左手放在右臂內側不碰上;雙手一定要放在胸前(正方),不能偏,同肩高,眼看正前方。捋,擠:轉腰,兩手,右手向外,左手心向內往左側平帶,轉腰,然後弓步翻腕往前擠出,成右弓步。平帶不要往下低,平帶後翻腕,轉腰弓腿,前弓後蹬,擠出(左腳是腳掌為軸轉動),手指稍斜。按:兩手慢慢平抹,手心向下,坐腿松腰胯,兩手回收到胸前,然後坐腕弓步向前按(指尖平鼻高)。腿是從弓步後坐成虛步,左膝蓋對腳尖;然後轉腰前弓按掌,蹬左腳跟。注意:手平抹開不要寬過肩,不往下,是平著往回抽拉;墜肘時兩掌大約肩寬再弓步向前按出時,又變成當初回拉時窄於肩的寬度;肘不能直,要稍微低一點。

4,         單鞭;動作要求:重心不變,右腳內扣成90o,雙手往左平抹(左腳以掌為軸,碾轉成腳尖向南,右腳尖也是向南)到左腳的垂直上方,同肩高;向下劃弧同肋高再向右推擺至肩高;右手變勾,左手翻掌,收左腳(腳尖虛點地過渡)復往左側前方踏出(腳跟先著地),弓步打開左掌向前按出,掌心斜向前,指尖同鼻高。注意:右腳是實步扣腳,膝蓋對著腳尖;雙手與腰胯同時轉動。弓步打成單鞭時一定要蹬後腳跟撇腳,成正方向弓步;兩腳不要站在同一條線上,要打開。雙手要向左平抹,然後屈肘收回再擺出,眼隨手動。左手翻掌後,斜著向左擺動,兩手同時隨腰轉到中間,再向兩側打開,成135o角。左手是隨走隨翻,然後稍斜前按,右手在後斜45o,左手在左胸前,約成135o;勾手要沉肩墜肘,不要太直,與肩平高,自然伸直。

5,         提手上勢;左腳內扣15o,右手變掌,提腳往前邁出,同時右手上掤前送,成虛步。注意:左腳在重心不變下,腳尖內扣15o,不後坐,身體不要起伏,要平衡,提右腳(劃一個小弧)向前邁出,腳跟著地,腳尖微翹,膝蓋微屈,身體稍斜不要正,松肩坐胯。手的動作是;右手變掌,雙手下落,要以肩帶肘,以肘帶手緩慢下落至腰高,提起往前送出,左手在右肘的旁邊,是一個合勁,手形斜向上,右掌心斜向前。

6,   白鶴亮翅;動作要求:重心不變,起右腳,右手下落,然後兩手相合於胸前(胸向南微有一點斜),右腳收回復向前邁出,腳跟著地,腳尖成60o,成弓步,身體從正方向轉移到斜方向;然後繼續轉腰提左腳,兩手打開,右手上掤,左手下擺;右掌心向前,比頭略高;左掌下擺同腰高,指尖向前,掌心向下,成一個右虛步,腳跟稍微抬起,腳尖點地。注意:兩手要自然交合不要夾臂,要成弧形,沉肩墜肘。右手是翻腕上撩,左手是下撩,微斜,掌心向下,在左膝的正上方 

7,  左摟膝坳步;重心不變,坐腿轉腰,右手沉肩墜肘下落,左手向上平帶,再往上往右;提左腳向前上步,腳跟著地,身左轉向前弓步,左摟膝,右推掌。注意:左腳是活一下步再上步,弓步踏實時推出右掌,指尖同鼻高。右手摺臂時,左手下壓,然後左摟膝右推掌。摟膝要至左膝前上方,不要太高;右推掌,先摺疊再從耳邊向前,利用轉腰把右掌帶到前面,推出;從胸前推出去,坐腕。定勢後在胸前中間。

8,  手揮琵琶;提右腳上半步(跟步),右手放鬆坐腿轉腰,右手翻掌下捋;右手下,左手上,虛步,左腳跟著地。注意:左腳尖是微翹的,身體不要起伏,要松胯。右手是隨轉腰弧形下落,左手是弧形上提。然後雙臂微向下沉。

9,  左右摟膝拗步;左摟膝拗步同前勢,左腳活步上步,弓步右手推掌。接下來是,左腳尖外擺,左手心向上翻,轉腰,左手到左後面,右腳向前上一步,右手摟膝,左手推掌,成右摟膝坳步。注意;轉換時實腿轉換,不能有後坐,後腳向前上步是直線的;摟膝要沉肩坐腕。下邊再接一個左摟膝坳步。

10, 手揮琵琶;同前勢。

11,左摟膝坳步;同前勢。

12,進步搬攔捶;左腳外擺,左手翻掌;右手向左下劃弧,右腳上步,右手變拳與左手相合勁,向前劃弧搬出;雙手分開,右拳收到右腰間,拳心向上;左拳心向下劃弧向左下抹;再左腳上步,腳跟先著地,踏實後左弓步,左掌劃弧攔出;右拳衝出,左掌至右肘部,不碰上。注意:搬拳是向右斜角,(攔是向正前方,沖拳也是正前方)。

13,  如封似閉;左手翻掌倒右手下,先手心向下,接著轉成手心向上,從右手腕下抹出,同時坐迴轉腰打開雙臂,松腰胯,然後弓步轉腰前按,坐腕。注意:腳步不要移動,就是坐腿轉腰,然後再做弓步到位。主要是在手上,先是左手心向下穿到右臂,順臂前移,邊移邊翻掌到右腕,變成手心向上,自然的打開,邊打開邊回收後坐;打開不同於以前的按勢,這是一個開合勢,弧形順後坐打開,不能開得太寬,開後即合,其實是一個開合。坐腿造成的手臂後移,弓步又造成一個按出;腰胯是稍轉,身體稍外移,一氣呵成。

14,十字手;重心不變扣腳90o,雙手稍向上平移至額前上方,寬度同頭寬,指稍斜向上,慢慢打開雙臂,沉肩墜肘,以肩帶肘,以肘帶腕(劃弧下落,抄起),然後慢慢提起右腳回收,腳掌落地左腳尖微翹。注意:下落腕平肩時開始小臂以肘為中點,劃弧下落,要腋下空,上抄起時不是平面的,是向上向前劃弧,交叉時右外左內,指同眼高。(第一段完)

15,抱虎推山;重心左移,左腳尖內扣,左手弧形下落,沉肩墜肘,左手往斜下再往斜上,向左上擺,右手往下壓,右腳向後腳跟著地,45o(西北)踏出,右手心向下摟腰,推掌,然後捋回,再擠出,再按出。注意:左腳一定要撇腳,就是腳跟往後蹬腳轉(即碾腳跟)。(此勢同摟膝拗步的區別在右摟掌上:摟膝拗步是從膝前略上摟過,架勢低;抱虎推山的摟是同腰高。)左手推掌後,右手直接出去,出手和坐腿同時進行,邊坐腿邊後捋,然後再弓步擠出。

16,  肘底看捶;重心不變,右腳內扣90o到西南方向,雙手平抹到左胸前,弧形平帶,推出雙掌,回正方向;翻左掌,慢慢的提左腳;左掌心向內,右掌心向外;左掌橫,右掌立,是按;向左平帶雙掌時,提左腳往左後踏出,腳跟著地;左腳要過右腳,兩腳不能在一條線上。然後弓步轉腰,同時右腳跟自然調整,碾腳跟(左腳跟著地時,右腳尖是向原西南方向,在這個瞬間兩腳跟幾乎是相對的,只是不在一條線上。),雙手擺正;然後右腳跟步上半步,腳尖落地,坐腿轉腰,提左腳活步;左手弧形下落,上提的同時,右手握拳,左手翻掌,右拳在左肘下。左掌翻掌後在正前方伸直。左腳活步是,腳跟落地,腳尖微翹,成虛步。注意:松腰胯,松肩,含胸,不要挺胸,不要拔腰。

17, 左右倒攆猴;(1)右手後展,自然弧形上提;撤左步,右手摺疊,左手下落,同時坐腿轉腰,回抽左手(同右手的推掌成對拉勁)腳尖內收。(2)提左手,右手舒指放鬆,撤右步,左手摺疊,推左掌抽右掌,同時轉腰,腳尖內收。左右共五組。注意:後手提掌是斜45o方向,摺疊的同時,前手心向下下按,上手前推時,下手回抽,手心向下,至膝上時,慢慢翻轉手心變向上抽回胯旁;後坐與此是同步的,前腳尖內扣擺正。後撤是腳掌著地,腳跟碾轉回收,定勢時是斜45o的。腳的動作:不能晃動,慢慢提起左腳,往後自然斜著撤步(不能斜太大),腳掌落地,腳跟回收,坐腿轉腰;轉腰的同時右腳尖回收(以腳跟為軸成90 o正方向),腳尖微翹,膝蓋微屈(兩腳不能成一條線,要有一定寬,不能提得過高,要自然提起一點)。手的動作:從肘底捶起;(1)後轉,右手自然下落劃弧上挑,同時左手要放鬆舒指。(2)右手摺疊,是手的側面(虎口與拇指面摺疊向耳旁)向肩的方向屈肘,左手下落,下沉弧形下按,轉腰,右手推掌,左手回抽,隨走隨翻,變成掌心向上,落在胯旁,不要貼上,稍微向上一些,指向前(左右是相同的)。推掌的掌指微坐腕斜向上。

18,    斜飛勢;(1)兩手合於胸前,兩臂交叉,同時提右腳。(2)往後側跨出一步腳尖要正。(3)弓步扣腳轉腰,打開雙臂(右掌手心,指尖稍斜向上,食指正向雙眼時基本上是在膝的正上方,左手在胯外,屈肘,掌心向下,指微斜向前)。斜飛勢的要點是從(低到高)一點到另一點走一個斜方向,是斜的。腳的動作:(1)提腳要自然,身體不要起伏。(2)腳往後前方跨出,弓步的同時轉腰,轉腰時同時扣左腳尖,成左弓步定勢。前腳正方向,後腳尖是45o。手的動作:接倒攆猴起,兩手劃弧相合成左上右下,劃弧不要很大,交叉是小臂交叉,不是手心相對;含胸拔背,不要拔肩,慢慢打開。右手是挒,左手是採到身體旁邊,右手放到胸前在下巴的下面高度,斜飛是手心45o向上傾斜。

19,    提手上勢;基本上是同前勢的,只是連接的方式不同:左腳跟步,同時右手放鬆下沉,然後提手和以前的完全一樣(從單鞭接的是扣腳提手上勢),這裡是跟步上半步腳掌落地,腳跟踏實,坐腿,提起右腳向前微上步。手的動作是:左手基本不動,右手慢慢翻掌下落,以肩帶肘,以肘帶手,然後一起,提手向前。

20,     白鶴亮翅;跟以前的完全一樣。

21,     左摟膝坳步;動作同前。

22,     海底針;接上勢,(1)提右腳跟半步。(2)左腳微提起(腳尖微下垂),轉腰。(3)落左腳以後下蹲插手,不能低頭貓腰,眼視斜前下方。手的動作(1)右手自然下落以後提腕,在太陽穴的旁邊,不能太高也不要太低,同時要轉腰作提腕。(2)一轉腰以後,就要撇掌,力點移到下面撇下去,到下面以後插掌,是切腕下插手。左手的動作,從胯旁一直自然成斜坡往上,提以後再往下劃弧按,然後摟膝。

23,     扇通臂;接上勢,身體自然直立起來,同時右轉腰,左腿往回收提,再向前邁出,腳跟落地,然後弓步轉腰,右腳後蹬撇腳,成左弓步;同時手向上提,兩手交叉,左手心向外,右手心向內,交叉提至肩平,轉腰的同時右手往外翻掌,至太陽穴外上,坐腕上撐架,要高於太陽穴,左掌翻轉向前推按。

24,     轉身撇身捶;左腳內扣(重心在左腿),右手握拳往下,左手弧形往上移至額前往上,掌心斜向上,右拳在腹前;右腳抬起往右前方跨出,同時弓步轉腰右拳弧形往上掄臂;左手往下按在左胯旁,然後左手向上推掌,指尖與鼻高,右拳心向上收到右胯旁(弓步,轉腰,撇腳)。注意:右手變拳直接下到腹前,正身時落下的,同時左手提到額上方。(腳,腰,拳,掄臂撇同步)左掌的運動是在腹前有一個小立圓弧後推掌按出。

25,     進步搬攔捶;同前勢,坐腿轉腰,左手翻掌,同時右拳前沖,拳心向下,微坐腕。然後提右腳略斜一點活步搬拳,再向正前方上左步,攔掌(重心在左腿),弓左腿,再沖右拳,拳眼向上微內傾。

26,     上步攬雀尾;左腳外擺,雙手打開,左手掤,右手採,轉腰上右步,掤,捋,擠,按同前勢。

27,     單鞭;還是同步的,雙手提腕變平,扣腳擺掌轉腰,雙手微微一按,屈肘向右肩前擺出,右勾手,左翻掌打開雙臂,弓步前摟,左腳回收活步,再踏出一步,腳跟著地,腳掌落實,左擺掌,右擺勾(重心基本沒變,在右腿上)。

28,     雲手;左腳內扣,右勾變掌,雙掌微回收(雙手屈肘,掌心向前,指向上,指尖與鼻同高,重心在左腿上,左腿屈膝),身體轉向右側,右掌往左側弧形下落;提右腳,落腳,右掌上擺,左掌下擺,向左側隨要運動。雙手劃的是立圓。再提左腳往左跨一橫步,雙手左上右下,提右腳腳掌落地;身體再慢慢轉向右側,右手上左手下,提;再往左側跨出左腳,腳掌落地,左手上右手下,提右腳,往左並步,右上左下。雲手是橫跨的步法叫側行步,也叫開襠步,在前面講過。步法:由弓步開始;(1)扣左腳,右腳慢慢提向左腳內側落下,腳尖要齊,兩腳要平行,距離稍小於肩寬;然後提左腳往左側落步,腳掌落地,慢慢移動重心到左腳,同時提右腳向左腳內側落步。重複四步,是五個雲手。最後一個步法是弓步,下接單鞭。注意:在雲手中腰是豎直,左右轉動的,很重要。重心在左右腿間轉換,不是左右晃動。手的動作:是以掤和採的動作組成,上手掤,下手採,即左掤右採,右掤左採的變換。採的臂腋下要空,不要夾肩;力點在掌根,指斜向前,虎口向側方移動;弧形向上掤轉,變成斜前掤走。指尖斜向上,手心向內,有翻掌的動作。

29,     單鞭;右勾手翻左掌,打開成單鞭(左腳向左前上一步,雙手打開,勾手,翻掌,轉腰出左腳上步,打開雙臂。)。單鞭同前。

30,     高探馬;坐腿轉腰,右手變掌,然後右手摺疊的同時,左手慢慢的翻掌,抽掌,收腳,身體起來,右掌稍斜向前切出,左掌撤抽到左胯外,重心在右腿上,右掌高度同下頦高(橫切掌前面講過)。步法:是弓步變虛步,要轉腰胯 ,用右腿的力和腰把左腿抽帶起來。腳跟微抬輕盈的回收,腳前掌著地,右膝蓋微屈站立起來。身體高起來。手的動作:右手變掌,掌心向里摺疊(不同於摟膝拗步的摺疊),自然摺疊,轉腰從耳根邊橫切的同時,左手邊落邊轉,邊落邊轉一前一後,右掌橫切向前。沉肩墜肘,平掌微傾,同下巴高度(左手是把對方的手拉到左胯旁,不是前邊。拉到前邊,交手時會打到自己腹部)。

31,     左右分腳;(1)兩手平抹,左腳活步再向左前方跨去,右手從左手上平抹向右前,眼隨即看向右前方,右掌稍斜,指斜向上。(2)兩手往左掤,提右膝,分腳,雙掌弧形打開;腳跟落地 (向右前)右腳往右側跨出,弓步,兩手平抹於胸前;左手從右手上抹向左前方,同時身體向右側,兩手劃弧往右掤出,提左膝,打開雙臂分左腳。是獨立步。腳的動作:(1)首先往左前方跨出,腳跟落地,右腳碾腳跟,身體面向左前方;要正身向左前,不能側轉,只有眼看右側。(2)提膝分腳,往斜的方向分出去;然後;腳跟著地,身向斜的方向,再右斜弓步,頭轉向左側,眼左視;然後提起左腳,往左分腳。這是一個步法,腳不要太高,不要過膝,膝要平,以腳尖,腳面為攻擊力點。分腳不同於蹬腳,它是由下往上分出。兩手的動作:兩手順時針抹,左手心朝上,右手心朝下;右手過左肘,左手過右肘,是一個平抹;身體要往左,但眼神和手要顧右,好像一個捋的動作。接下來是掤出去,往左側掤去手心向內。然後再分腳,打開雙臂。第二組左分腳(1)首先右手翻掌,左手過右肘,右手過左肘,逆時針方向,眼視左斜前方。(2)兩手往右側掤去,臉轉過來向右。(3)分腳打開雙臂。要注意;眼,手,腳是一個方向(在一條線上),是側身分腳,不是正身的分腳。這個動作用腰很多,所以要仔細的轉腰,一定要做到「左顧右盼」。還應注意;兩手打開是一個弧形的運動,完成時是一個在腳的上方,另一個掌在身體另一側,兩掌與腰柱是對稱的,肘是微屈的;掌高,指尖高同眼高。打開前的掤出,雙手一定要圓滿,不能癟了。

32,     轉身蹬腳;(1) 以右腳跟為軸,左轉身,同時左蹬腳,是提膝的,雙手是打開的。(2)邊轉身,雙手邊向下劃弧,交叉攏起(左腳轉身後也沒落地)。(3)雙手打開蹬腳。腳的動作是:首先收左小腿,然後以左腳為慣性,右腳跟往裡扣,(軸力點應是在右腳跟里側部位)腳跟為軸往裡扣,轉大約180o的感覺,轉的時候不要跳著轉,是一轉順下來,從高的慢慢的轉到低的,好像螺絲帽下轉。左腳起一定的慣性作用,要兩個腳同時配合。手的動作:是由分手,然後旋轉合攏,是邊轉邊合攏,一邊沉身,左手在外不;轉身後雙手打開蹬出左腳,同胯高,力點在腳跟。

33,     左右摟膝拗步;本勢同前。接的方法是:左腳收回屈膝提著右掌,左手到右肩前,右手指挺腕下插掌;身體向下一沉,右掌摺疊出左步,摟膝。以下同前。

34,     進步栽捶;右腳外擺,同時右手翻掌握拳往回抽,同時上左腳右手回至腰部;上左步,弓步左摟膝右栽捶。注意:拳是往下打(拳眼向內),眼視前斜下方,身體微前傾。右拳直向前下斜擊,微過膝即可;額頭和膝蓋腳尖在一條垂線上。右手是翻掌握拳,直接抽回腰邊,用腰胯帶動,摟膝栽捶。

35,     翻身撇身捶;翻身,轉腰,左手上提至額前,右手抽回腹前。右腳活一下步,向右後側跨出,弓步,轉腰撇身捶。然後抽拳推掌同前基本一致,但翻的身要身體正直再轉腰。

36,     進步搬攔捶;坐腿轉腰,右腳活步,進步搬捶,45o斜方。注意沉肩墜肘,攔掌,上步,攔掌擊拳。平肩肘微屈,左掌在肘彎處。

37,     右蹬腳;左腳外擺,拳變掌,兩手臂自然打開,下劃弧合手提膝;雙手微斜劃弧打開,右蹬腳。注意:雙手打開不要太大,就是在胸前,然後一合就抄手,提膝蹬腳。眼,右手,右腳在一條線上。

38,     左打虎勢;(1)右腳落到左腳內側,向左後上步。(2)雙手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由右肩前向左膝下擺;右手蓋拳,左手側擊拳。

39,     右打虎勢;(3)轉腰,右腳活步,向右前方上步,左手蓋拳,右手側擊拳。注意:兩個打虎是西北和東南方向;上拳眼向下,拳心向外;下拳心向下,拳眼向內。都是斜方向。腳步的動作:落腳,並步,一定要並在旁邊。然後左腳向左後側跨出,腳跟著地,腳尖45o,然後撇右腳跟,左弓步。完成後重心不變,扣左腳活右步,然後慢慢的提起右腳,身體暫不轉過來,就是腳先運動。然後弓步,轉腰撇左腳跟。也是斜方向。手的動作:它是一個蓋拳,掌邊走邊變拳,拳心向下蓋;上面拳是側擊打的動作,與頭高,拳面稍斜向上。

40,     回身右蹬腳;左腳跟內收,左手,右手同時變掌,然後回身提右膝,雙手打開右蹬腳。注意:是腳掌為軸腳跟內收。

41,     雙峰貫耳;接上勢:(1)提膝。(2)轉。(3)腳跟落地,弓步,兩手握拳,弧形上擊拳。腳的動作:首先提膝。(2)轉,以腳掌為軸轉;然後以腳跟著地,斜方向弓步到位。手的動作:身一轉就雙手弧形下落,掌心向上,腳跟落地的同時,雙手往上弧形上移,邊移邊擊。平胸以下是走個弧,平胸往上是走直線斜打;有點像個圓錐形,這樣更有力。雙臂是彎屈的。

42,     左蹬腳;動作同前。兩臂下沉以後,抄至胸前,提膝,雙手打開,往正前方蹬腳。注意;這個動作弧形不能太大;雙手自然打開,抄至胸前。

43,     轉身右蹬腳;提左膝以右腳掌為軸,向右轉身,然後左腳尖落地,慢慢並步屈膝落下;同時兩手自然下落抄起至胸前,提右腳蹬腿。和以前右蹬腳要求一樣。注意:這一動作轉的時候是以腳掌為軸左腳圍股柱轉,轉過來的時候,左腳慢慢的落下,落下腳尖有點斜。然後沉身,雙手抄起,打開蹬腳。這樣做腳部就比較放鬆。手的動作:轉過來不用合,雙手是抄起來,起來,打開,蹬右腳。

44,   進步搬攔捶;右手慢慢打開,左腿下蹲,兩手一合,右弓步搬出,攔手同時上左步,左弓步打出有拳。

45, 如封似閉;左手從右臂下向前穿,翻,掌心向上抹出,後坐下採,邊合變向前按出。

46,   十字手;動作同前。

47, 抱虎推山;動作同前。

48, 斜單鞭;動作過程一樣,只是方向是斜的(東南方),從斜方開始到斜方定勢。

49, 左右野馬分鬃;首先左腳內扣,雙手合於胸前,右腳活步邁出上步,弓步右手挒掌,左手採。這個動作連續左右五組。腳步動作:內扣腳,邁出右腳,腳跟著地,弓步。右腳外擺,同時轉腰胯 ,邁出左腳,腳跟著地,弓步。左腳外擺,轉腰胯,同時邁出右腳。連續左右五組動作。手的動作:右手自然變掌,然後兩手相合於胸,交叉不是手心交叉,而是手臂和手臂交叉。打開是斜方向。上邊是一個挒掌,向下是一個採掌;右挒,左採。反之是左挒右採。有點相似於斜飛勢。斜飛勢是從一點到另一點,斜的向上。共同點是從下到上。不同點是,野馬分鬃是一個筆直的斜坡;是往前走斜直線挒出之後,再往外擺。斜飛勢是直接斜走。

50,   上步攬雀尾;基本與前相同。左掤,提左腳向左前上步掤出左臂,提腳上右步,弓步右掤,左掌在右小臂處,不碰上。然後捋,擠,按同前。

51,   單鞭;動作同前。

52, 玉女穿梭;(1)首先左腳內扣,右手變掌,同時右手首先下落,      弧形上   勢; 同時提右腳,往右側斜方踏出,腳跟落地。同時左手劃弧,身體往右轉,然後提左腳,兩手臂斜著相對,左腳往斜方踏出,抽掌,上撩,推掌。(2)扣腳,(轉身上右步)右腳跟著地,(這時兩腳跟相對略有一點斜,幾乎成180o的直線),弓右步(左腳掌為軸碾轉左腳跟成45o),先撩右掌,再撩左掌。(3)兩手相交,左腳跨出斜的方向,上撩再推掌。(4)扣腳兩手交叉於胸前(兩腳又是腳跟相對大約成一條線),右腳往後側跨出,斜的方向,弓右步,碾左腳,撩掌,推掌。步法的動作:從正單鞭接;扣左腳,提起右腳往右側後跨出,弓步;然後上左腳,往斜方向跨出,弓步,後邊撇腳(即碾腳)。然後重心不變內扣左腳(約90o),然後提右腳,首先腳到位,然後轉腰胯,弓步撇腳。然後再到斜方向踏出,弓步,撇腳。第四個同第二組一樣。玉女穿梭動作的難點是;第二組和第四組扣腳後,一定要保持中定,然後重心不變下先踏出到斜角,轉腰,弓步,撇腳一氣呵成,保持中定。定勢兩腳不能在一條線上。手的動作:右手變掌,自然下落,手心向內,弧形上掤;等右手要掤起的時候,左手下去,跟著身體的轉動到右側;然後右手停了,左手往右手合攏。含胸拔背,左手心微向下,不是完全的,右手是斜的,手背對手背是斜的。底下手微斜,上手斜,手心向內。左手翻掌手心向上攬的時候,右手抽掌,手心向上,然後是上攬,下手推掌。本動作一定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抽掌,拉開走的都是弧線。上撩後,當下手前推掌時,上手稍往後拉一下,形成對拉勁;上手掌指斜向上,掌心斜向前。同時形成一個合勁。右推掌是在右胸前,左推掌是在左胸前;撩上手在額前方,推掌在下巴高度。上防,下攻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

53,   上步攬雀尾;動作同前。(1)左掤,提左腳,同時右手下落於胸前, 然          後右手變立掌,左手變掤掌,轉腰胯往左側跨出,腳跟落地,腳尖60o, 往 左側掤去;然後轉腰打開雙臂,手的動作和身體的動作同以前完全一致。      右腳尖是45o,因為開始時是45o,在結束時還是45o(西北方向)。45o是        一個開胯的習練方法。然後是上步,右掤,捋,擠,按都與前相同。

54,   單鞭;動作同前。(腳是重心在右腿上,左腳掌為軸,右腳跟為軸,同    時轉成正南方向,左掌右勾打開成單鞭。) 

55,   雲手;動作同前。是五組。

56,   單鞭;動作同前。

57,   下勢;是新動作,前面沒出現過。首先重心後移,同時右腳尖外擺;左手變成了橫掌,自然弧形下落(在大腿中部),右手勾手不變。下勢是幅度往下越低越好(可根據身體情況控制高度)。步法:弓步,右腳外擺 ,外擺的目的是為了開胯;然後往下坐腿;右膝蓋對著腳尖前面,左腳不變,還是腳尖向前(東),綳起。整個動作要一氣呵成。手法:左手有一個立圓弧形,右勾手是抬著的,左手是由指尖向斜上的立掌,變成指尖向前的橫掌;然後再劃一個立圓(掌指有稍微的變化)前穿。

58,   金雞獨立;首先重心前移,同時左腳尖外擺,左手上,右手下,,轉腰提起右腳,成左金雞獨立步。然後腳尖落地換腳,成右金雞獨立步。動作有一定難度,要從下面到上面,關鍵是左腳尖外擺的慣性,帶動身體直立起來。注意:左腳尖外擺,右腳尖不能跟著也往裡擺,不然就沒有了腰勁的起身。要用腰勁,以膝蓋去攻擊對方的襠部。本動作要一氣呵成,用腰胯,用腰把後面的腿帶起來。右腳尖不能有內扣,腳尖可稍有碾動。

59,   倒攆猴;動作同前。首先右手後擺,斜的方向,同時坐腿(退左步)。倒攆猴是五組動作。

60,   斜飛勢;

61,   提手上勢;

62,   白鶴亮翅;

63,   左摟膝拗步;

64,   海底針;

65,   扇通臂;以上六勢動作同前。

66,   轉身白蛇吐信;動作基本和撇身捶一樣,只是撇出是右(反)掌,手心向上。右腳活步上去,右掌撇到;左掌推出。

67,   進步搬攔捶;緊接上勢的左掌推出,同時右手心向上抽回到右胯旁,慢慢的右掌變拳。收右腳進步搬攔捶,動作同提前。

68,   上步攬雀尾;接上勢,重心不變左腳尖外擺,左掤,上步右掤,捋擠,按。

69,   單鞭;動作同前。

70,   雲手;內扣左腳尖,並右腳到左腳旁,向左雲手。共五組。

71,   單鞭;動作同前,勾手,單鞭。

72,   高探馬帶穿掌;動作同前。右腳跟向里碾動,左腳稍離地面撤回,做高探馬。屈蹲膝,左腳向前邁出上步,腳跟落地成左弓步;由虛步往下變成了弓步。右手翻掌,同時左手從右手心上方,往上往前穿出。是稍往上提起再向前穿出的,不是反手背的拍擊;是手心向上向前穿擊,平穿出的。右手從左手臂下過,帶回來過肘後手心翻到向下時,正好帶到腋下附近。

73,   十字蹬腿;扣左腳(重心沒變,在左腳上)一扣腳就變成十字手,雙手心都向內,手指斜向上。(身形向南)起身蹬腿。

74,   進步摟膝指襠捶;首先左腿微屈,兩手回到左胯旁。然後落步重心前移。右腳尖外擺的同時(兩手心向下)橫掃於胸前;左手同時翻掌握拳。左腳上步,腳跟著地(踏實),左手摟膝右手擊拳(拳眼向上)指對方襠部。步法的要求:首先屈膝,兩腿同時屈膝,回收左腳,然後再右腳跟著地,踏出一步,連貫著做腳尖外白;重心前移的同時右腳尖外擺,轉腰上左步。成左弓步。手的動作:先是手心向下回到左腰旁,接著橫掃於胯前,當兩手到中間的時候,右手慢慢變拳;翻回抽到右胯旁,拳心向上;左手同時也到右胯旁。摟左掌擊出右拳,同襠高。

75,   上步攬雀尾;動作同前。左掤,右掤,捋,擠,按。

76,   單鞭,動作同前。

77,   下勢;動作同前。

78,   上步七星;首先重心前移,同時左腳尖外擺,右手握拳,左手變拳,上步成虛步,上步七星。步法;同以前的金雞獨立有相似之處,在這裡是虛步的。重心前移,左腳尖外擺,轉腰胯,帶動後面的腳上步,腳尖點地成一個左虛步。要連貫,不要出現雙重。手的動作:從下勢開始,左手(劃弧)上,右手下,下的同時勾變拳,拳眼斜向上,很自然的變拳後再往前擊拳;左手也慢慢變拳,兩個手一前一後,右手打出去,左手收回,兩個拳相交於胸前。右拳是直著一拳出去,朝斜的方向打去;左邊還有一拳。兩個拳是立拳,拳面向斜上,腕要坐起來(手腕相對),手要交叉。

79,   退步跨虎;首先拳變掌,右腳往後跨出,轉腰胯;在轉腰胯的同時兩手心相對(兩臂交叉);提左腳活步打開雙臂(轉腰時面斜向東南,定勢時面向東),腳成虛步。步法:從虛步開始,右腳後撤一步,腳掌落地,腳尖成斜的方向;然後轉腰,提,帶左腳;然後腳尖落地,從左虛步變成右虛步。手的動作:從七星開始;首先轉腰,邊轉邊打開竅啊拳,兩手心相對,成交叉的,但臂間有個空間(距離)。不是抱球,是一個交叉(臂交叉),然後右手心往外,邊走邊轉;左手是下採。注意:完全不同於白鶴亮翅;白鶴亮翅是上撩,或叫上掤;而本動作是按,往側按。是邊轉腰邊旋轉右手臂,弧形的上提,按出;左手是往下採,身體不要完全的正,稍側一點(上手高不超頭,下手在腰胯外),這個步子要比白鶴亮翅的大,是退步跨虎。好像騎在虎背上的感覺,步子要稍大一些,不能太小。太小就轉不了腰胯。這個動作比較大氣,手向側面要開的大一點(兩手坐腕,舒指屈肘,含胸拔背,形成一個稍斜一點的斜面大半圓)。

80,   轉腳擺蓮;首先第一組的動作:(1)左手上提,上撩,然後右手回抽以後轉腰推出去,有一點像玉女穿梭的動作,但步法不一樣,左手在裡面,右手向外推掌。然後第二組動作:(2)旋轉,以右腳掌為軸(兩手平掃),下面左腳掃轉,腳跟落地,踏實,身體轉回,正前方向;然後坐腿起右腳雙擺蓮,頭看後面斜的方向,向斜前落,腳跟著地,弓步轉腰捋帶雙手。

81,   彎弓射虎:與上勢緊密連接,按同一順序講解;(3)轉腳擺蓮,彎弓射虎,兩個動作是360o旋轉,所以放在一起講解。步法:第一組動作只是轉腿,腳不動。第二組動作;以右腳掌為軸,同時左腳掌微轉,轉動到位;左腳跟翹起,右腳成斜方向,然後起左腳,弧形(掃轉)腳跟著地,腳尖微微翹起,然後慢慢落下;同時右腳尖斜的方向成右弓步,坐腿然後起右腳,右腳往左側踢去,就勢起腿向右擺蓮,腳跟原地落下,弓步,轉腰,彎弓射虎。這是一個弓步的動作。特別要注意中定,中定好像一把圓規一樣,右腳似圓規的針固定為中定。左腳掃轉約270o弧,右腳擺動約90o。手的動作:第一部分;左手提起轉腰右帶,推出,身體要帶回再推出。左手上撩,右手回抽到胸前,然後再推出去。這個動作是正方向,右手在正前(指高同鼻)。右手不變,左手下落,是微下落,不要落太多,掌根朝外,掌根力點在下,轉一周之後,右手自然向前,左手在後。開始是左手在前,轉完後是右手在前。然後是擺蓮,抹過去,平的;然後是右手心朝上,左手在前手心朝下,接下來往右側捋帶,握拳,彎弓射虎。右拳在右太陽穴的旁邊,左拳在前方,拳眼相對,不是筆直的對,不能像握一根棍樣;要沉肩墜肘,左手的拳眼是斜向上的拳面向外,右拳眼對著左邊,稍向下傾斜。眼神要注意四個斜角,東南,西北,西南,東北。西南是眼神一帶而過,另三點要注重一些。

82,   進步搬攔捶;右手變掌,坐腿轉腰然後活步,上步搬拳。基本在原地。攔,上步直的方向,捶,弓步擊拳。這組動作是同步的,但接的方法不同,左手變掌,往回好象一個捋帶的動作,帶到左邊再搬出去。身法,手型一定要配合好。

83,   如封似閉;動作同前。

84,   十字手;動作同前。

85,   合太極;重心轉到雙腳,是一個太極掤起,然後兩手下落,沉肩墜肘,坐腕到位,然後松下,調息。

 2016年3月7日修改後完成電子文檔,供愛好者鑑賞。

 

 

 

 

 

 

 

 

 

 

 

 

 

 

 

 


推薦閱讀:

三言兩語說太極拳-太極庄 - 功夫傳承 傳統養生
傳統文化的管理智慧
中華傳統節日民俗文化
傳統對聯

TAG:傳統 | 太極拳 | 教學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