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血鑄江山》人物設置暫定

《血鑄江山》人物暫定:袁崇煥、祖大壽、程本直、崇禎皇、袁母、袁妻、成基命(明首輔)、錢龍錫(明首輔)、溫體仁(閹黨餘孽,毛文龍同鄉)[溫體仁,字長卿,浙江烏程(今湖州)人。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禮部侍郎。崇禎三年(1630年)六月,為東閣大學士。為人外曲內猛,機深刺骨。崇禎帝殺袁崇煥,事牽錢龍錫,論死。溫體仁與周延儒、王永光主持此事,將興大獄。 溫體仁與毛文龍同鄉,因文龍之死深銜袁崇煥;又曾賄賂崔呈秀,詩頌魏忠賢,被御史毛九華彈劾。當時崇禎帝厭惡黨爭,「體仁揣帝意」,標榜自己為「孤臣」,這使他更加得寵。溫體仁既受到崇禎帝的信任,又得到閹黨餘孽的支持,因此,「魏忠賢遺黨日望體仁翻逆案,攻東林」。他權欲熏心,亟謀入相,所忌惟大學士韓爌與錢龍錫二人。爾後,溫體仁便藉袁崇煥事,擠去韓爌和錢龍錫而居其位。 ]

九月初三日,事下中府九卿科道會議,與會者有吏部尚書王永光、戶部尚書畢自嚴、禮部尚書李騰芳、兵部尚書梁廷棟、刑部尚書胡應台、工部尚書曹珙及都察院等60餘人。議定結果上疏崇禎帝:「斬帥雖龍錫啟其端,而兩次書詞有處得妥當、處得停當之言,意不專在誅戮可知,則殺之自屬崇煥過舉。至講款,倡自崇煥,龍錫雖不敢擔承,而始則答以在汝邊臣酌量為之,繼則答以皇上神武,不宜講款。總之,兩事皆自為商量,自為行止。龍錫以輔弼大臣,事關疆埸(yì)安危,而不能抗疏發奸,何所逃罪。但人在八議,寬嚴當斷之宸衷。」奏疏既肯定錢龍錫的責任,又對其進行開脫。 
  崇禎帝命人把錢龍錫從松江府華亭縣家中逮捕,押到京師,下錦衣衛獄。有關衙門議定:錢龍錫在西市斬立決,連刑場都準備好了。就在千鈞一髮之際,崇禎帝好像有所醒悟,突然降旨:錢龍錫「無逆謀,令長系」。「無逆謀」就是說錢龍錫叛逆沒有證據,「令長系」即下令把他長期監禁起來。這樣,錢龍錫才免於一死。但事情並沒有結束,崇禎四年(1631年)五月,錢龍錫被遣戍浙江定海衛。 
  袁崇煥案牽出錢龍錫案,使東林黨受到閹黨餘孽毀滅性的打擊。崇禎二年(1629年)十一月,孫承宗出鎮山海關;十二月,首輔大學士錢龍錫罷職;三年(1630年)正月,首輔大學士韓爌致仕;三月,大學士李標緻仕;九月,首輔大學士成基命辭職。而在這個過程中,閹黨餘孽周延儒、溫體仁等先後入閣,開始形成以周延儒、溫體仁為首的反東林內閣。這標誌著東林內閣垮台,奸黨餘孽重新掌控內閣和六部。從此,崇禎新政結束,中興之夢破滅。 

第一,五次上疏,加以陷害。機深刺骨的溫體仁,誣奏袁崇煥,「敵逼潞河,即密參崇煥」。潞河,即今北京通州。溫體仁在給其幼弟的書信中就說:「崇煥之擒,吾密疏,實啟其端。」「體仁五疏,請殺崇煥。」(《鷗陂漁話》) 
  第二,安排假證,進行誣陷。下面舉兩個例子。 
  (1)山西人張思棟暗執火片進倉,要燒倉庫,說是袁崇煥家人周彪指使乾的。此時,袁崇煥正在廣渠門外指揮作戰,哪會顧得上這些事情,純屬誣陷。 
  (2)以節鉞(即符節和斧鉞,古代授予將帥,作為加重權力的標誌)為誘餌,讓遼將謝尚政揭發袁崇煥。謝尚政是袁崇煥的同鄉,曾受到袁崇煥的關照、提拔和信用,但他見利忘義,為小人。 
  第三,對申辯者,進行打擊。凡是為袁崇煥申辯的人,都遭到嚴懲。御史羅萬爵為袁崇煥申辯,被削官。布衣程更生被下獄論死。御史毛羽健曾和袁崇煥討論過五年方略,被罷官充軍。 
  溫體仁憑藉阿諛逢迎崇禎帝,陷害忠良,不斷鑽營,由侍郎到尚書,入內閣。前面講到的周延儒也是如此。 

  袁崇煥入獄後,一些正直的人士為他奔走鳴冤。下面講四個真實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錢家修為袁崇煥鳴冤。 
  錢家修是兵科給事中(言官),上《白冤疏》說:袁崇煥「義氣貫天,忠心捧日」,並說袁督師有六大冤屈: 
  崇煥以八閩小吏,報效而東,履歷風霜,備嘗險阻,上無父母、下乏妻孥,夜靜胡笳,徵人淚落,煥獨何心而堪此哉!今奇(原抱奇)等謂煥果有異心,則何不起於當年而在今日也?此煥之冤一。 
  錦州之捷,初襲錦衣,次蔭中書,朝廷報功常典也,崇煥三辭始受,今奇等謂煥子弟冒濫黃蓋五十餘人,臣不知所濫何官、所冒何職?此煥之冤二。 
  都督毛文龍鎮守朝鮮,耗兵虧餉,兼之私通出塞,陽修陰誘,罪本不赦。今奇等謂其忌功故殺,致外敵乘機內入。然當日毛文龍反跡,副都御史朱童蒙已力言之。假令不殺文龍,以伺消息相通,奸生日久,天下事尚忍言哉?此煥之冤三。 
  江西道御史曹永祚捉獲姦細劉文瑞等七人,面語口稱煥附書與伊通敵,原抱奇、姚宗文即宣於朝,謂:「煥構通虜為禍,志在不小。」次日,皇上命諸大臣會鞫明白。臣待罪本科,得隨班末,不謂就日辰刻,文瑞[等]七人走矣。嗟嗟!錦衣何地,姦細何人,竟袖手而七人竟走耶?抑七人具有翼而能上飛耶?此煥之冤四。 
  身居大將,未嘗為子弟求乞一官。臣查袁崇煥自握兵以來,第宅蕭然,衣食如故,猶更加意寒生,恩施井邑,恤貧扶弱,所在有聲。今奇等謂動造聖旨,白晝殺人,非獨所在駭聞,長安士庶無不願以百口相保者也。此煥之冤五。 
  臣思曹谷為御史時嘗對臣言,煥得大將風,士卒同甘苦。皇上前日逮煥下獄時,祖大壽統兵二十餘萬奮激欲叛,何之璧率家四十餘口詣闕代監。今奇等謂減耗軍糧、擅撻兵將,臣不知何以得此人心也。此煥之冤六。(錢家修《白冤疏》) 
  書包網 bookbao.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下面簡單說一下其中的第四件冤屈:閹黨餘孽施刑威逼一個木匠,讓他誣告袁崇煥為姦細。袁崇煥下獄之後,其中一條罪狀說劉文瑞拿了袁崇煥的親筆信,讓他送給皇太極。劉文瑞是個木匠,大家想想看,袁崇煥是堂堂兵部尚書、薊遼督師,即使有這樣絕密的大事,也要找其非常親信的人,怎麼會找個木匠來通信呢?這顯然是誣衊。此事上報崇禎帝,崇禎帝要求調查。就把劉文瑞等七人關在錦衣衛的監獄等候審查。 
  第二天開庭審問劉文瑞等人。錢家修是言官,也隨班參加審問這個案子。將要開庭審訊的時候,劉文瑞等七人突然逃跑了。錢家修就上疏崇禎帝說,錦衣衛是何等地方?劉文瑞等人都是帶著枷鎖的囚犯啊,怎麼會逃走呢?難道他們是長了翅膀從天上飛走的嗎?可見,這些人明顯是在做偽證。為了誣陷袁崇煥,閹黨餘孽不惜利用一切卑鄙手段。姚宗文早在天啟時就依附閹黨,與原抱奇表裡為奸,為打擊袁崇煥而設置政治陷阱。 
  第二個故事:程本直為袁崇煥而死。 
  程本直,史料記載他的身份為布衣。他自稱跟從袁崇煥在隊伍里,親身參加了保衛京師的戰鬥。有人推斷他是袁崇煥的幕僚或侍從。後來,崇禎帝下令將他處死。還有一說,他是在袁督師蒙難後自殺的。《東莞縣誌》記載張次溪寫過《程本直墓記》:今京師袁督師墓右有一塋,無碑碣,相傳為從督師死者,姓名不傳,此當為程本直墓。程本直曾經目睹袁崇煥的英勇行為,所以他寫的為袁崇煥鳴冤的文字《漩聲記》聲淚俱下,十分感人。文曰: 
  猶憶其自言曰:「予何人哉?十年以來父母不得以為子,妻孥不得以為夫,手足不得以為兄弟,交遊不得以為朋友。」……掀翻兩直隸,踏遍一十三省,求其渾身擔荷,徹里承當如袁公者,正恐不可再得也。此所以惟袁公值得程本直一死也。雖然死則死也,竊有願也。願余棄市之後,復有一程本直者,出而收予屍首,並袁公遺骨合而葬之。題其上曰:一對痴心人,兩條潑膽漢! 
  這就是袁崇煥的真正朋友,在最困難的時候肝膽相照,以死相隨。 
  第三個故事:余大成為袁崇煥鳴冤。 
  《東莞縣誌·余大成傳》記載:余大成,字集生,號石衲,江寧人。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進士,官兵部職方司主事。崇禎帝曾親書「清執」二字賜給他。崇禎八年(1635年)被貶謫廣東電白,迂道至東莞,弔祭督師,慷慨嗚咽,見者聲淚俱下。他既是袁崇煥的繼任者,又是袁崇煥的崇拜者。 
  余大成曾氣憤地說道:「奈何使功高勞苦之臣,蒙不白之冤乎?」於是往見兵部尚書梁廷棟。余大成和梁廷棟有下面的對話: 
  余:「兵臨城下,而自壞萬里長城,豈計乎?」 
  梁:「此上意也。」 
  余:「煥非但無罪,實有大功。今日圍城中,舍此,誰堪禦敵者?朝廷置兵部官何用?使功罪倒衡,若此,公宜率合部爭之。」 
  梁:「人皆言煥畜逆。」 
  余:「兵由薊入,煥自遼來,聞報入援,誓死力戰,不知所逆何事?所畜何謀也?」 
  梁:「煥殺文龍與王遵撫(遵化巡撫王元雅),非逆耶?」 
  余:「煥斬文龍是已;王遵撫死於敵者,而謂煥殺之,何以掩天下人之口乎?」 
  梁廷棟不悅。後來,余大成被貶官充軍。 
  紫禁城鳥瞰 
  第四個故事:何之璧願為袁崇煥代坐監獄。何之璧帶著全家老少40多口人到庭闕叩頭,請求代袁督師坐牢。 
  書包網 bookbao.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第三十四講 閹孽翻案(5) 
由於有這樣的大義之士,冒死疏諫;再加上祖大壽在孫承宗的統率下,帶領遼軍陸續收復了關內的失地;而滿桂等遼軍以外的勤王軍則一再戰敗,永定門之戰身死。崇禎帝逐漸冷靜下來,於是又打算任用袁崇煥主遼事。崇禎帝在錢家修的《白冤疏》上旨批:「覽卿奏,具見忠愛,袁崇煥鞫問明白,即著前去邊塞立功,另議擢用。」但崇禎帝後來反覆,決定殺袁崇煥。 
  袁崇煥的磔死,東林內閣的垮台,說明邪惡戰勝正義,烏雲遮住晴空,表明「崇禎新政」的結束。《明史·袁崇煥傳》說:「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征決矣!」在這裡,不能理解為因為袁崇煥死而導致明朝滅亡。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確,袁崇煥死了之後,「邊事益無人」,邊事更加沒有人;同樣,自東林內閣垮台,朝廷也更加沒有人。所以,明朝的滅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那麼,崇禎帝為什麼要殺袁崇煥?袁崇煥死的真正原因又是什麼? 
  書包網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三十五講 崇煥死因(1) 
袁崇煥被判死刑,究竟犯了何罪?他為什麼由論死、到必死、再到磔死?袁崇煥含冤而死,已經300多年。關於他的死因,眾說紛紜。袁崇煥石刻像(拓片) 
  明末清初的文人,多從袁崇煥個人責任去找答案;民國以來的學者,多從崇禎帝、明奸臣和天聰汗的個人恩怨去找答案。這一講我重點剖析袁崇煥悲劇的原因,先從欽定罪狀說起。 
  一、欽定罪狀 
  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未刻(13~15時),崇禎帝御平台,召輔臣並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翰林院記注官,吏科等科、河南等道掌印官及總協、錦衣衛堂上等官俱入,宣諭:「以袁崇煥付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種種罪惡,命刑部會官磔示,依律家屬十六以上處斬,十五以下給功臣家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產兄弟於二千里外,余俱釋不問。」(《崇禎長編》卷三七) 
  崇禎皇帝為袁崇煥定下的罪名,共有九條。這九條罪狀,把袁崇煥送上了刑場。對這九條罪狀,袁崇煥本人怎麼看,有沒有進行申訴,到現在還沒有發現史料詳細記載。那麼,讓我們對這九條罪狀逐一分析。 
  1 所謂「付託不效」。是指崇禎皇帝命袁崇煥為薊遼督師,指望他五年復遼;而他辜負了皇帝的囑託,致使後金軍隊長驅直入,攻打京師,給明朝帶來極大的震動和損失。 
  面對後金鐵騎長驅直入,作為兵部尚書、薊遼督師,袁崇煥應當承擔自己的責任。先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俺達兵薄北京,還沒有攻打北京城,嘉靖皇帝就下令將兵部尚書丁汝夔殺了。此次皇太極攻打北京城,崇禎皇帝遷怒於重臣,接連重懲多位重臣,先命將兵部尚書王洽下獄,第二天又諭令將工部尚書張鳳翔下獄,把負責城防工事的官員廷杖八十,有三人斃於杖下。不久,又將總理薊、遼、保定軍務兵部侍郎劉策下獄、棄市。袁崇煥受明帝付託,誠心竭力,任事封疆,於朱明社稷,可謂「義氣貫天,忠心捧日」。他提醒過要重視薊鎮的防守,而且他的防區主要在關外而不在薊鎮。但是,袁督師「付託不效」之責還是有的,而將後金入犯京師全部責任加到他一人身上,以顯示主上聖明,這對袁崇煥則是不公平的。 
  第三十五講崇煥死因|2 所謂「專恃欺隱」。是指責袁崇煥依恃崇禎帝的信任而行欺騙和隱瞞。他欺騙隱瞞了什麼呢?沒有明說。崇禎帝責其「專恃欺隱」,或指袁崇煥「五年復遼」的目標。但是,崇禎帝若以此事指責袁崇煥,實屬不妥。因為:第一,不能實現目標,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不是袁崇煥一個人可以左右的;第二,袁崇煥督遼才一年多的時間,五年期限未到,不應以此相責。或許崇禎帝所謂「專恃欺隱」另有所指。 
  3 所謂「市米資盜」。這件事指的是,崇禎二年(1629年),漠南蒙古東部鬧饑荒:「夷地荒旱,糧食無資,人俱相食,且將為變。」就是說蒙古哈喇慎等部,室如懸罄,聚高台堡,哀求備至,乞請市粟。這件事怎麼辦?在明朝與後金的遼東爭局中,蒙古是雙方都要爭取的力量。袁崇煥堅持團結拉攏蒙古,來對抗後金。袁崇煥先言:「人歸我而不收,委以資敵,臣不敢也。」蒙古各部首領,聞將市粟,指天立誓,不忘朝恩。所以袁崇煥疏言:「臣以是招之來,許其關外高台堡通市度命,但只許布米易柴薪。」奏上,奉旨:「著該督撫,嚴行禁止。」奉旨嚴禁,皆失所望,哈喇慎諸部背離明朝,紛投後金。可見,蒙古諸部台吉,附己不納,委以資彼,其責任在崇禎皇帝。所以,袁督師「市粟」之事有,而「資盜」之罪無!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三十五講 崇煥死因(2) 
4 所謂「謀款誘敵」。是指責袁崇煥以議和來引誘後金攻打北京。其實,謀款即議和之事,袁崇煥任薊遼督師後明確疏言「和為旁著」,目的在於緩其兵攻而爭取時間以固邊防。崇禎帝對此「悉聽便宜從事」,或「優旨許之」。何以「擅主」!崇禎二年即天聰三年(1629年),袁崇煥與皇太極往來書簡凡10封,其中皇太極致袁崇煥6封,袁崇煥致皇太極4封。袁崇煥的第一封複信指出:印璽之事,未降封號,不能妄行。第二封複信又指出:遼東原為明朝土地,且有漢人墳墓,則不應歸其佔有。第三封複信解釋:「使者來時,因在海上航行,而讓其久居。」第四封複信明確表示:戰爭長達10年,不能一朝停止,不是數人所能為,數語所能定。對袁崇煥的4封複信,日本著名滿學家神田信夫教授有一個評價:「它強烈地反映出袁崇煥在與皇太極交涉中忠於明廷的責任感,他強烈地主張議和必須按照中國即明朝所提送的典制方案,並嚴戒其未經降封,不準隨意用印。」所以,袁督師「謀款」之事有,而「誘敵」之罪無! 
  5 所謂「斬帥踐約」。是指責袁崇煥與後金約定而殺毛文龍。史料已經證明,袁崇煥與皇太極書信往來,既無默契,更無議約。倒是毛文龍通款後金,謀降有跡。所謂毛文龍被殺,後金軍才敢南犯之言,實則誇大了毛文龍的作用。至於對毛文龍先斬後奏,因而受到「擅殺」之詰,則應做具體分析。對於袁崇煥計斬毛文龍的「席藁待誅」奏疏,崇禎帝諭旨:「毛文龍懸踞海上,糜餉冒功,朝命頻違,節制不受。近復提兵進登,索餉要挾,跋扈叵測。且通夷有跡,犄角無資,掣肘兼礙。卿能周慮猝圖,聲罪正法。事關封疆安危,閫外原不中制,不必引罪。」所以,袁督師「斬帥」之事有,而「踐約」之罪無! 
  6 所謂「縱敵長驅」。是指責袁崇煥縱容後金鐵騎長驅直薄京師,而不加阻攔。其實,早在天啟六年即天命十一年(1626年)四月,遼東巡撫袁崇煥就上疏:應防禦後金軍從寧、錦以西虛怯之處南犯。兩個月後,袁崇煥再疏:「慮其席捲西虜,遂越遼而攻山海、喜峰諸處。」到崇禎元年即天聰二年(1628年)十月,袁崇煥再疏奏喜峰、古北關隘可虞:蒙古哈喇慎等部「處於我邊外,經道慣熟,若仍誘入犯,則東至寧前,西自喜峰、古北,處處可虞,其為紂更烈」。崇禎二年即天聰三年(1629年)三月,袁督師又上疏:「惟薊門,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萬一夷為嚮導,通奴入犯,禍有不可知者。」他一面諫議——「薊門單弱,宜宿重兵」;一面具疏——濟其市粟糊口,免其導誘入犯。崇禎帝對袁崇煥的諫疏,或拖延因循,或嚴行禁止。己巳事變發生,不出崇煥所料,罪名卻要崇煥獨負。所以,袁督師「縱敵長驅」之罪名,「莫須有」矣! 
  7 所謂「頓兵不戰」。是指責袁崇煥雖然率領遼軍入援京師,但是保留實力,而不與後金軍作戰。曾在袁崇煥部伍中的布衣程本直疏辯道:「自敵人逸薊入京,崇煥心焚膽裂,憤不顧死,士不傳餐,馬不再秣,間道飛抵郊外,方幸敵未近城,得以身翼神京。出營廣渠門外,兩相鏖戰。崇煥躬擐甲胄,以督後勁,自辰至申,轉戰十餘里,衝突十餘合,竟至通惠河,血戰殊勞。遼事以來,所未多有。此前月二十日也。至二十六日,又舍廣渠門而攻左安門,亦時有殺傷。惟是由薊趨京,兩晝夜疾行三百里,隨行營僅得馬兵九千,步兵不能兼進。以故專俟步兵調到,隨地安營,然後儘力死戰。初二、初三,計程可至。不期初一日,再蒙皇上召對,崇煥奉有拿禁之旨矣!時未旬日,經戰兩陣,逗留乎,非逗留乎?可不問而明矣!」所以,袁督師「頓兵不戰」之罪名,「莫須有」矣! 
   

第三十五講 崇煥死因(3) 
8 所謂「遣散援兵」。是指責袁崇煥遣散前來增援京師的明軍。袁崇煥奉諭調度各路援兵。對此,曾在袁崇煥部伍中的布衣程本直疏辯道:「若夫諸路援兵,豈不知多多益善。然兵不練習,器不堅利,望敵即逃,徒寒軍心。故分之則可以壯聲援,合之未必可以作敵愾也。況首回尤世威於昌平,陵寢鞏固;退侯世祿於三河,薊有後應。京營素不習練,易為搖撼,以滿桂邊兵據護京城,萬萬可保無虞。此崇煥千回萬轉之苦心也。以之罪崇煥,曰散遣援兵,不同堵截,冤哉!」所以,袁督師「遣散援兵」之罪名,「莫須有」矣! 
  9 所謂「攜僧入城」。這是指責袁崇煥兵臨城下,又暗中帶著喇嘛,要求進入北京城內。袁督師軍中有喇嘛,他率軍入京,露宿荒郊。袁崇煥「力請援兵入城,不許」。督師又「求外城屯兵,如滿桂例,並請輔臣出援;不許」。崇禎帝之猜疑、惶懼到了何等程度,明朝廷之虛弱、窳敗到了何等地步。袁督師軍中有喇嘛,「攜僧入城」就會當內應嗎?所以,袁督師「攜僧」之事有,而「入城」之事無!其罪名,「莫須有」矣! 
  由上,九款欽定「罪名」,後八款都已被歷史否定。至於第一款「付託不效」,應當說袁崇煥負有一定責任,但罪至「論死」,尚有「八議」或「戴罪立功」等處理辦法,崇禎帝為什麼在經歷八個月猶豫之後,一定要置袁崇煥於死地?這是多種原因而導致的一個結果。二、多因一果 
  袁崇煥之死,究其死因,是當時各種矛盾交錯的結果,可以說是多因一果。 
  天聰汗的反間。天命汗與天聰汗父子,先寧遠之戰、後寧錦之戰,皆敗於袁崇煥堅城洋炮之下,對袁深銜大恨。己巳京師之役中,又在廣渠門與左安門兩敗於袁軍。天聰汗既在軍事上不能戰勝袁督師,便在政治上施反間計以除之。由此而產生了袁督師死於皇太極反間計之說。此說始於《舊滿洲檔》,《滿文老檔》沿襲,意在表明天聰汗計謀之成功。 
  其實,崇禎帝逮捕崇煥,不是因為崇煥一定要造反,而是他有造反的能力與可能。無論如何也要防止崇煥與後金勾結、訂城下之盟,因而不管是誰,也必在此危急之刻將袁的兵權削掉而控制起來。這正是中國古代政治的特點,注重的是一統政治的安定,因而就不必特別計較對一人一事的絕對公允,犧牲少數人,正是維持王朝政局的方法。《明史·袁崇煥傳》未將後金反間與崇煥磔死相聯繫,卻以「擅主和議、專戮大帥」兩端為其死因;而崇禎帝諭定其罪九款,並無「通敵」之詞。由是可證:天聰汗反間計是袁督師落獄之由,而不是其磔死之因。 
  眾小人的誣陷。袁崇煥的每個勝利,都把小人召喚到自己的周圍,而受其攻訐與誣謗。後金騎兵南犯京師,小人攻訐達於頂點。在小人之中,有舊時同僚,有朝廷中貴,更有閹黨餘孽。群小構陷,更加重了袁崇煥的悲劇命運。 
  崇禎帝的昏暴。後金的反間,廷臣的讒陷,只有昏暴之君聽信才能得逞。明代崇禎皇帝,君權高於一切,口含天憲,太阿獨操。群小誣陷,崇禎帝偏信,旨定磔殺袁崇煥,鑄成千古冤案。 
  崇禎帝殺袁崇煥,既不是「誤殺」,也不是「忌殺」,而是「必殺」。 
  何以「必殺」?先是,正統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兵攻北京,兵部尚書于謙後來被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俺達兵薄都城,兵部尚書丁汝夔、提督軍務保定巡撫楊守謙被殺。這次崇禎己巳之變,保衛京師的兵部尚書王洽和薊遼督師袁崇煥,又受到朱由檢的殺害!崇禎帝像他的先祖一樣,把責任完全推給兵部尚書、薊遼督師袁崇煥,稱袁崇煥致「廟社震驚,生靈塗炭,神人共忿,重辟何辭」!可見,崇禎帝殺袁崇煥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原因,所謂聖上英明,崇煥誤我——所以必殺袁崇煥。後來崇禎帝煤山自縊時也說「諸臣誤我」,這些都是在推卸責任。 
  書包網 bookbao.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第三十五講 崇煥死因(4) 
但是,崇禎帝必殺袁崇煥又何至於要磔死呢?這還要分析袁督師與崇禎帝的性格衝突。三、性格衝突 
  袁崇煥的死,前面有兵部尚書王洽,後面也有兵部尚書陳新甲。皇太極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煥的死是難以避免的。《明史·刑法志》規定:死刑有二:一是斬,二是絞。袁崇煥最終被磔死的悲劇,還要從袁督師與崇禎帝的性格衝突來分析。 
  袁崇煥墓碑(拓片) 
  袁崇煥被磔死的原因,從袁督師孤耿廉直品格與崇禎帝剛愎暴戾的性格矛盾,可以找到其內在的解釋。袁崇煥品格具有兩極性:一極為忠君,另一極為個性;二者既相統一,又相對撞。他35歲中進士前,受到系統的儒家教育,以綱常倫理作為思想與行為的規範。他在《三乞給假疏》中言:「生殺去留,惟皇上所命。皇上綱常名教主,尊皇上即所以重倫常。」所以,君為臣綱,絕對忠君,這是袁崇煥性格的一極。他出身於商人家庭,多次順溯兩江而往來兩粵,珠江流域受西方文化影響較早,因而家世、閱歷和社會又陶冶了他的獨立性格。他在《詠獨秀峰》詩中云:「玉筍瑤簪里,茲山獨出群。南天撐一柱,其上有青雲。」他又曾以榕樹自喻:「縱斧摧為薪,一任後人事。」前者表現其卓異的心態,後者則表現其寡合的性情。所以,剛毅卓立,不相苟合,這是袁崇煥性格的另一極。袁崇煥這一獨立品格,是其區別於同時代諸多官員的一個明顯的性格特徵。由是,他具有獨立心態、獨立意志、獨立品格和獨立行為。這是袁督師鑄成英雄形像與扮演悲劇角色的性格因素。袁崇煥的獨立品格,主要表現在: 
  第一,敢走險路。袁崇煥中進士之年,明軍薩爾滸大敗;朝覲之年,明軍失陷廣寧。其時關外形勢,經略王在晉認為已無局可守。但是,袁崇煥不與同僚、家人商量,單騎出閱關內外。回京後,具言關上形勢,曰:「予我軍馬錢穀,我一人足守此。」而當時的「京師各官,言及遼事,皆縮朒不敢任,崇煥獨攘(rànɡ)臂請行」。廷臣稱其才,遂超擢僉事,監關外軍,從此袁崇煥與遼事結下終生不解之緣。時袁崇煥從八閩而至京都,由縣令而升主事,他本來可選走筆直平坦之道,卻擇行崎嶇危險之路。當時作為供職於京的下層官員來說,存在多種選擇的可能性,他完全可以行某種平穩之計而不冒此風險,不擔此重任,擇險而行。特別是千里入援,未奉明旨,不聽勸諫,率軍進京,走著險路。 
  袁崇煥選走險路是由其價值取向與性格特徵所決定的。他出關之後,繼續擇險而行。如受命赴前屯安集流散遼民,史載:「崇煥即夜行荊棘虎豹中,以四鼓入城,將士莫不壯其膽。」又如寧遠以缺餉四月而兵嘩,巡撫畢自肅、總兵朱梅等被縛於譙樓上,尋自肅自經死。督師袁崇煥於到任次日,「單騎出關,至寧遠,未入署即馳入營」,迅即平息兵變,表現出超凡的膽魄。前面講過,袁崇煥任邵武令時,縣衙旁著火,他登牆上屋,奮力救火。袁崇煥令邵武時,童試之後,他絕不閱卷,卻「日呼一老兵習遼事者,與之談兵」,亦屬超越常規,奇異行為。以上諸例,袁崇煥脫常軌、走險路的性格特徵可見一斑。 
  第二,敢犯上司。袁崇煥善待同僚,體恤下屬,「煥得大將風,士卒同甘苦」。但是,袁崇煥不善於「應對」上司。有人說:「舉世所不得避之嫌疑,袁公直不避之而獨行也!」他不愛錢,不惜死,不辭勞怨,不避嫌疑,而秉性耿直,忠於朝廷,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他於經略王在晉:深受其倚重,並被題為兵備僉事;但是,「崇煥薄在晉無遠略,不盡遵其令。及在晉議築重城八里鋪,崇煥以為非策,爭不得,奏記首輔葉向高」。袁崇煥以區區小官,在唯諾成風的官場中,冒犯上司,徑直奏記,是何等剛直,又有何等膽魄!他於大學士孫承宗:深受其器重,並被委任築守寧遠;但是,孫承宗、馬世龍出擊後金,兵敗柳河;他不顧及孫承宗之情面而揭斥道:「前柳河之失,皆緣若輩貪功,自為送死。乃因此而撤城堡,動居民,錦、右動搖,寧、前震驚。」他於經略高第:高第代孫承宗後,謂關外必不可守,令盡撤錦、右將士入關。崇煥抗曰:「我寧前道也,官此,當死此,我必不去!」高第沒有辦法,聽其守寧遠。他於督師王之臣:先是請移滿桂往它鎮,桂被召還,王之臣又奏留桂。「崇煥以之臣奏留桂,又與不協」。他於廠臣魏忠賢:天啟六年即天命十一年(1626年),「內外大權,一歸忠賢」,魏忠賢「矯詔遣其黨太監劉應坤、陶文、紀用鎮山海關,收攬兵柄」。崇煥具抗疏言: 
  書包 網 bookbao.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第三十五講 崇煥死因(5) 
兵,陰謀而詭道也,從來無數人談兵之理。臣故疏裁總兵,心苦矣。戰守之總兵且恐其多,況內臣而六員乎?又所轄之隨行,軍法不得問者,不知幾許乎?昨部臣崔呈秀疏諫廠臣魏忠賢,約束內官,不幹與部事。部事且不令干與,況呼吸存亡之兵事乎? 
  疏上,天啟帝拒納。崇煥雖儘力與忠賢委蛇,卻終不為其所喜,而引疾辭職歸里。袁崇煥一心忠君,以社稷為重,竭力抗禦後金,圖復遼東失地,因而敢於冒犯上司,不太注意與上級的人際關係。正如《天啟朝袁崇煥人際關係的變化》文中所論:「他並不重視向上看的聯繫上級的人際關係,他重視的是同僚關係,以及與下屬的人際關係。他向下看多過向上看,他不急於陞官。」袁崇煥自賦詩句:「杖策只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是其價值取向,也是其孤迂性格的詩詞表達。 
  第三,敢違聖顏。在帝制時代,君威至高,皇權至上。袁崇煥不僅犯上司,而且違聖顏。後者,僅舉講款與斬帥二例。講款,為廟堂之大事。天啟末講款,袁巡撫首疏。遼東巡撫袁崇煥聽聞後金汗努爾哈赤死,遣使弔喪,探其虛實。此事雖由內臣主持,卻未先行奏請聖旨。天啟六年即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二十八,《明熹宗實錄》載督師王之臣和巡撫袁崇煥奏報:「奴酋哈赤死於瀋陽,四子與長子爭繼未定。」第二天即二十九日,袁崇煥復奏:「臣敕內原許便宜行事,嗣有的音,方與在事諸臣會奏。」可見,此奏上報之時,李喇嘛已派出。十二月十三日,《明熹宗實錄》載:李喇嘛返回,袁崇煥奏報,得旨:「夷在,無急款以失中國之體。」此奏報雖優旨許之,後卻頻旨戒諭。「崇煥卻藉是修故疆,持愈力」。而朝鮮被兵,言官謂款議所致。御史智鋌、劉徽、李應薦等交章奏劾,甚至王之臣與袁崇煥緣此而「意見異同,遂成水火」。袁崇煥具疏抗辯,無濟於事,寧錦捷後,引疾歸里。右副都御史霍維華為其疏鳴不平,卻得到「袁崇煥講款一節,所誤非小」的罪名。崇禎初講款,袁督師又議。但是,僅崇禎二年即天聰三年(1629年)間,皇太極與袁崇煥往來書簡12封,《崇禎實錄》和《崇禎長編》均沒有記載袁督師向崇禎帝奏報此事。斬帥,亦為廟堂之大事。袁督師計斬總兵毛文龍,雖同輔臣錢龍錫私商過,卻未先請旨,先斬後奏,以致留下「擅殺」罪名。錢龍錫「悉封上崇煥原書及所答書」,得無死,遭謫戍。特別是朝廷派太監監軍,他上疏反對。 
  袁崇煥墓 
  袁崇煥在奏疏中,陳述自己的性格稱:「臣孤迂耿僻,原不合於邊臣舊格。」孤迂、廉直、耿僻是袁崇煥重要的性格特徵。因其孤迂,則是其所是,而行險路;因其廉直,則非其所非,而冒犯上司;因其耿僻,則不工阿附,而觸違聖顏。由是,袁崇煥的孤迂耿僻性格與崇禎帝的剛愎暴戾性格發生了衝突。袁督師的歷史悲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從心理史學視角看,是袁崇煥孤迂耿僻性格與崇禎帝剛愎暴戾性格之間衝撞的結果。在帝制時代,正人君子,名節清流,仕途坎坷,難得通達,主昏政暗,尤其如是。檢《明史》宦官、閹黨、佞幸、奸臣,或憸(xiān)邪,或陰狡,或善伺旨意、或惡正丑直。閹黨如魏廣微「由奉忠賢,如奴役然」;閻鳴泰則「專事諂諛,虛詞罔上」;奸臣如周延儒「善伺意指」;溫體仁則「機深刺骨」。至於此前的嚴嵩,「嵩無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伺旨、諂諛、結納、通賄和陰險,這是歷史上一切奸佞之臣的共同特點。袁崇煥剛正、孤迂、清廉和忠耿的品格,自為明季昏君和姦臣所不容。在明末官場中,君子之清流與小人之渾濁,涇渭分明,勢同水火。但是,小人必逢君惡,方能讒構售奸,這就是《明史·宦官傳》所說的「逢君作奸」。所以,袁崇煥孤耿剛廉的品格,不僅同諸奸臣諂附媚上的奴性相衝突,而且與崇禎帝剛愎昏暴的個性相衝突。在君為臣綱、君視臣如草芥的帝制時代,袁崇煥性格與崇禎帝個性相對撞的結局,袁督師只能以悲劇結束自己的一生。 
   
第三十五講 崇煥死因(6) 
就心理史學而言,從後來崇禎帝親手用寶劍砍傷自己的女兒、砍死自己的妃子,可以看出他心理與性格的殘忍性。崇禎帝剛愎暴戾的性格,袁崇煥孤迂耿僻的性格,矛盾衝突,君為臣綱,而演出袁督師被磔死的歷史悲劇就不難理解了。 
  袁崇煥之死,有著多層面的、極複雜的原因,可以說是多因而一果,主要的則是政治原因。後金的反間是其誘因,閹黨的排構是其外因,崇禎帝的昏暴則是其主因。袁崇煥之死,是個人的悲劇,是社會的悲劇,是歷史的悲劇,更是文明的悲劇——「衣冠填於狴犴,善類殞於刀鋸」,正義被褻瀆,文明遭玷污! 
  殺袁崇煥,崇禎皇帝自以為很聰明,其實他做了一件蠢事。「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征決矣」。但是,袁崇煥雖然死了,他的精神卻是永存的。 

第三十六講 崇煥精神(1) 
袁崇煥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既是他的輝煌業績,更是他的崇高精神。 
  袁崇煥的崇高精神是什麼?有言者說是「忠」,也有言者說是「義」。於前者,「忠」就是忠君。袁崇煥作為明朝萬曆的進士,身受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朝的國恩,任泰昌、天啟、崇禎三朝的官員,受過系統完整的儒家教育,自然要忠於國君。因此,袁崇煥必定有忠君的思想。於後者,「義」如《禮記·中庸》曰:「義者,宜也。」韓愈《原道》引申說:「行而宜之之謂義。」北京龍潭湖畔袁督師廟舊址人們通常以「義」來規範朋友之間的關係。袁崇煥深通「四書」、「五經」,自然理解《孟子·離婁上》對「義」的闡釋:「義,人之正路也。」因此,袁崇煥講「義」是沒有爭議的。所以,袁崇煥有「君」與「義」的理念,是沒有問題的,也是沒有爭議的。他在寧遠大戰的臨戰之前,對守城官兵「刺血為書,激以忠義,為之下拜,將士咸請效死」(《明史·袁崇煥傳》),就是很好的例證。然而,「忠」與「義」不是袁崇煥精神的根本,也不是袁崇煥精神的靈髓。 
  袁崇煥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是什麼?我認為是「正氣」和「精神」,就是浩然正氣和愛國精神。袁崇煥的浩然正氣和愛國精神,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靈髓。一、勇敢拼搏 
  袁崇煥有著過人的事功,而這源於他過人的勇氣——勇敢拼搏。在困難面前,是勇敢拼搏,還是萎靡退縮?這是強者與懦者、英雄與凡夫的一個重要區別。 
  袁崇煥有大勇,敢拼搏。他出山海關擔任遼東官職時,明朝丟城失地,敗報頻傳——一失撫順、二失清河、三失開原、四失鐵嶺、五失瀋陽、六失遼陽、七失廣寧、八失義州,還有薩爾滸大敗,上下沮喪,局勢危急。《明史》記載:自遼左軍興,明朝總兵陣亡者凡14員:撫順則張承胤,薩爾滸之戰則杜松、劉綎、王宣、趙夢麟,開原則馬林,瀋陽則賀世賢、尤世功,渾河則童仲揆、陳策,遼陽則楊宗業、梁仲善,廣寧則劉渠、祁秉忠。還有因戰敗自裁的總兵李如柏(明初定製總兵官為21員)。同期還有遼東經略、巡撫楊鎬、袁應泰、熊廷弼、王化貞因此而被殺,或自盡。京師朝野官員,可謂談遼色變:「時廣寧失守,王化貞與熊廷弼逃歸,畫山海關為守。京師各官,言及遼事,皆縮朒不敢任。崇煥獨攘臂請行。」(《明史·袁崇煥傳》) 
  第三十六講崇煥精神|袁崇煥出任關外,要到前屯衛安置失業的遼人,《明史·袁崇煥傳》記載:「崇煥即夜行荊棘虎豹中,以四鼓入城,將士莫不壯其膽。」後明遼東總兵高第下令盡撤山海關外右屯、大凌河、錦州、松山、杏山、塔山、寧遠、前屯等八城軍民到山海關內,惟獨寧前道袁崇煥堅決拒撤,他說:「我寧前道也!官此,當死此,我必不去!」(《明史·袁崇煥傳》)甚至發出「獨卧孤城以當虜耳」的豪言壯語。這是何等膽量、何等氣魄。《袁督師廟記》拓片(康有為撰書,1917年刻) 
  至於袁崇煥殺東江總兵毛文龍,雖有其越制之失,但梁啟超在《袁督師傳》中說道:「夫以舉國不能殺、不敢殺之人,而督師毅然去之,若縛一雞而探一鷇(ɡòu)也。指揮若定,聲色不驚。嗚呼,非天下之大勇,其孰能與之斯?」袁崇煥既有虎豹在山的氣勢,又有飛龍騰空的雄風。他在北京保衛戰當中,身先士卒,進行拼殺,矢林鏃雨,馬頸相交。他在魏忠賢當權、閹黨專政的惡劣政治局面下,對朝廷向關外派太監監軍的決定,竟然上疏,表示反對。 
   

第三十六講 崇煥精神(2) 
所以,袁崇煥的性格特點,凸現一個「敢」字——敢走險路,敢擔責任,敢犯上司,敢違聖顏。二、進取求新 
  袁崇煥取得過人的事功,還源於他有過人的思想——進取求新。 
  袁崇煥到山海關外任職,遼東經略王在晉要在山海關外八里鋪建一座新城,守護山海關。袁崇煥不同意築八里鋪重城,反對遼東經略王在晉的消極防禦兵略。他提出在山海關外200里修築寧遠城(今遼寧興城)的新見。但因人微言輕,遭王在晉拒絕,便越級奏告首輔葉向高,後被採納。後來寧遠這座重城,成為明軍抵禦後金軍南進的中堅堡壘。直至明朝滅亡,清朝也沒有奪取這座堅城。袁崇煥又在孫承宗支持下,提出在山海關外400里修築從山海關、經寧遠、到錦州的關寧錦防線。後來這道關(山海關)寧(寧遠)錦(錦州)防線,成為阻擋後金軍南進的堅固長城。 
  袁崇煥於戰略策略原則,有所創新,有所發明。不同於王在晉的消極「防守」、王化貞的冒險「進攻」、王之臣的拒絕「議和」等片面僵化原則,他提出「守為正著、戰為奇著、款為旁著」的策略原則,就是打仗的時候該守就守,該戰就戰,該講和時就講和,靈活運用。他總結明軍自遼事以來撫順、清河、開原、鐵嶺、瀋陽、遼陽、廣寧、義州失守的慘痛教訓,提出抵禦後金進攻的法寶是「憑堅城、用大炮」。特別是他第一次將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西方火炮——紅夷大炮,用於寧遠實戰,抵禦後金天命汗的進攻,取得寧遠大捷;隨後打退皇太極的進攻,又取得寧錦大捷。崇禎二年即天聰三年(1629年),北京危急之時,他率領九千騎兵,「士不傳餐,馬不再秣」,日夜兼馳,入援北京,再取得京師大捷。 
  袁崇煥比其前任楊鎬、袁應泰、熊廷弼、王化貞、王在晉、高第等人的高明之處,在於進取求新,諸如憑堅城、用大炮,守為正著、戰為奇著、款為旁著等,都是戰略戰術的重大創新。就某種意義說,袁崇煥取得寧遠、寧錦、北京三次大捷,是袁崇煥求新進取的勝利。三、清正廉潔 
  袁崇煥是一位廉潔的清官。他在邵武知縣任上的清廉事迹,據乾隆《邵武府志》記載: 
  天啟初,知邵武縣。明決有膽略,盡心民事,冤抑無不伸。素趫捷有力,嘗出救火,著靴上牆屋,如履平地。 
  上面記載的兩件小事:盡心民事,平反冤獄;穿靴上房,幫民救火——清楚生動地記述了袁崇煥這位清正廉潔知縣的形象。 
  他做官不貪。張岱在《石匱(ɡuì)書後集·袁崇煥傳》中說:「此臣作法自別,向為縣令,不取一錢,天生此臣,以為社稷。」查繼佐在《罪惟錄·袁崇煥傳》中也記載袁崇煥為官清廉:「此臣作縣官,不入一錢。」「袁督師廟」額(康有為題) 
  袁崇煥父親死後,他在請求回鄉料理喪事的《三乞給假疏》中說:「臣自為令至今,未嘗餘一錢,以負陛下。昨聞訃之日,諸臣憐臣之不能為行李,自閣、督、撫以下,俱醵(jù)金為賻(fù)。臣擇而受之,束裝遄(chuàn)歸,以襄臣父大事。」袁崇煥請假回去給父親辦理喪事,但他連回家的盤纏都沒有,再說料理喪事還需要花錢,這些錢都是其同事、朋友等湊錢資助的。袁崇煥一生,「浮沉宦途,家無子息」。死後,《明史·袁崇煥傳》記載:袁崇煥死,籍其家產,「家亦無餘貲」。在「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封建皇朝時代,做官「分文不貪」,確實是出類拔萃的。袁崇煥和岳飛一樣,都能做到如《宋史·岳飛傳》所說的「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這既是天下文官的典範,也是天下武官的楷模。 
   

第三十六講 崇煥精神(3) 
崇煥精神,程本直在《漩聲記》中,說了如下一段概括的話: 
  舉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痴漢也。惟其痴,故舉世最愛者錢,袁公不知愛也;惟其痴,故舉世最惜者死,袁公不知惜也。於是乎舉世所不敢任之勞怨,袁公直任之而弗(fú)辭也;於是乎舉世所不得避之嫌疑,袁公直不避之而獨行也;而且舉世所不能耐之饑寒,袁公直耐之以為士卒先也;而且舉世所不肯破之體貌,袁公力破之,以與諸將吏推心而置腹也。猶憶其言曰:「予何人哉?十年以來,父母不得以為子,妻孥(nú)不得以為夫,手足不得以為兄弟,交遊不得以為朋友。」……即今聖明在上,宵旰撫髀,無非思得一真心實意之人,任此社稷封疆之事。予則謂:「掀翻兩直隸,踏遍一十三省,求其渾身擔荷,徹里承當如袁公者,正恐不可再得也!」 
  布衣程本直以血與淚的文字,以生命棄市的代價,樸素地評價並頌揚了袁督師在明末官場污濁、物慾饕餮的邪氣中,表現出的浩然正氣與愛國精神。 
  前面講的袁崇煥勇敢拼搏、進取求新、清正廉潔的高尚品格,源於其高尚的愛國精神。袁崇煥的精神與靈魂,主要是「愛國」。有學者認為,袁崇煥生活在明代,當時只有忠君的意識,沒有愛國的思想。這是既不了解歷史,也不符合事實的論斷。《說文解字·國》字釋曰:「國,邦也,從囗,從或。」儒家經典《十三經註疏》中,「國」字為首的片語,共出現266次。《左傳》曰:「國將興,聽於民。」這裡的「國」是指政治實體的國。在皇朝時代,忠君與愛國,二者有同、也不盡同。「國」比「君」的含義更寬泛,國包括歷史、國君、社稷、山河、民眾。袁崇煥的愛國,既有忠君的思想,更有忠於歷史、社稷、山河、人民的思想。傳說他小時候每當放學回家路經土地廟時,總要在廟前駐足,面對著土地神,念念有詞地說:「土地公,土地公,為何不去守遼東!」這條材料雖然得不到文獻的佐證,但透露出袁崇煥所愛的是社稷、是土地、是民眾。袁崇煥在《邊中送別》詩中的金玉詩句,抒發了他的高遠志向,展現了他的愛國親民情懷: 
  五載離家別路悠,送君寒浸寶刀頭。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問去留。 
  杖策只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 
  故園親侶如相問,愧我邊塵尚未收。 
  袁崇煥的抱負是國家、是社稷、是人民。夏允彝在《倖存錄》中說:袁崇煥「少好談兵,見人輒結為同盟,肝腸頗熱。為邵武縣令,分校闈中,日呼一老兵習遼事者與談兵,絕不閱卷」。因此,他知曉厄塞情形,嘗以邊才自許。這說明袁崇煥雖身在東南八閩,卻心系遼東邊疆;雖身為南國文官,卻關心北塞武事。愛國必親民。袁崇煥身為七品知縣,而登房為百姓救火的壯舉,是他親民精神的體現。愛國親民是袁崇煥最為寶貴的精神。梁啟超在《新史學》中說:歷史是愛國心之源泉。袁崇煥那股剛毅奇偉、熾熱強烈的愛國精神,給當時凡俗怯懦之人以深刻的教育。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有許多仁者、智者、勇者、廉者,他們是中華豪傑的精英,也是中華民族的脊樑。袁崇煥就是其中的一位。一位傑出人物的魂魄,一段重大歷史的背後,必有一種優秀的精神。袁崇煥經歷寧遠、寧錦、京師三次重大歷史事變之後,他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凝晶與體現,具有穿越時空的震撼力,值得我們梳理、研究和弘揚。 
  書包網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三十六講 崇煥精神(4) 
《袁公祠記》(拓片) 
  我認為:袁崇煥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大仁、大智、大勇、大廉者。袁崇煥的仁與智,令人讚頌;勇與廉,令人敬佩。這種愛國精神,同他的浩然正氣密切相連。袁崇煥留給後人熠熠永輝的思想、薪火永傳的精髓,是「正氣」,就是「浩然正氣」。什麼叫「浩然正氣」?《孟子·公孫丑上》說:「浩然之氣」就是「至大至剛」、「配義與道」、「塞於天地之間」。通俗地說,「浩然正氣」就是正大剛直、合乎道義、充滿天地、超越時空之氣。袁崇煥身上的這種「浩然正氣」,主要表現為愛國的精神、勇敢的品格、求新的旨趣和廉潔的風範。 
  袁崇煥的死是一場悲劇。從哲理來說,生死是一個大關節,也是一個大境界。岳飛如此,文天祥如此,于謙如此,袁崇煥也如此。袁崇煥之死,喚起萬千人奮起,笑灑碧血振乾坤。如魯迅所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誠然,既要知世論人,也要知人論世。袁崇煥的時世與為人,有著密切的關係。袁崇煥是一位歷史人物,有其歷史的、社會的、民族的與性格的局限性,也有其軍事失誤和舉措失當之處,且成為他罹禍的「口實」。然而,瑕不掩瑜。袁崇煥作為明代傑出的軍事家和著名的愛國英雄而永垂史冊,萬古流芳。正如明末楊繼盛《臨行詩》云:「浩氣還太虛,丹心照萬古。」時代呼喚袁崇煥的浩然正氣與愛國精神,時代需要袁崇煥的浩然正氣與愛國精神。人們透過袁崇煥的正氣與精神、仁智與勇廉、品格與事功、喜悅與悲哀,了解先賢,景仰英豪,知榮明恥,激勵來者。 
   

第三十七講 大壽降清(1) 
大家知道,袁崇煥手下原有三員大將:總兵趙率教在遵化之戰中陣亡;總兵滿桂在北京永定門之戰中陣亡;只剩下一個總兵祖大壽,後來兩次降清(後金),先在大凌河之戰中一降,又在松錦之戰中再降。大壽降清這件事情影響很大,是明亡清興的又一個標誌。我們先看一下祖大壽其人。 
  一、大壽其人 
  祖大壽,生年不詳,死於順治十三年(1656年),遼東寧遠(今遼寧興城)人。他的祖居、墳墓、牌坊現在興城還有遺迹。順治帝入關以後,祖大壽到了北京,他死後,原來居住的地方變成祖家祠堂(現在是北京市第三中學的校址),所在的那條街就叫祖家街。所以,祖大壽跟北京也有密切關係。民國初年的祖氏牌坊 
  祖家在寧遠是一個豪門望族,祖大壽的先祖世代守衛寧遠。祖大壽早年的經歷,史料記載很少。總兵吳襄娶祖大壽的妹妹為妻。吳襄之子吳三桂,小時候跟隨舅舅祖大壽和父親吳襄在軍隊中滾打磨練,後來也成了總兵。這個我們以後再說。祖大壽在泰昌元年即天命五年(1620年),初為明軍靖東營的游擊,就是個中級武官。在熊廷弼經略遼東的時候,祖大壽因為表現「忠」與「勤」,受到朝廷獎勵。天啟二年即天命七年(1622年),祖大壽為廣寧巡撫王化貞中軍游擊,守廣寧城。在廣寧之戰中,努爾哈赤率軍攻打西平堡,祖大壽同游擊孫得功受王化貞令為前鋒赴援。大壽戰敗,卻走平陽橋堡。此役,明總兵劉渠、祁秉忠,副將劉征、參將黑雲鶴等陣亡,王化貞棄廣寧逃遁,孫得功投降,祖大壽率所部逃到覺華島。大學士、督師孫承宗出鎮遼東,沒有處罰祖大壽,而讓他幫助參將金冠駐守覺華島。 
  第三十七講大壽降清|當時有一個退職的御史,叫方震孺,跟祖大壽說:「祖將軍,遼西接連失地,你卻駐兵在覺華島,你應該帶兵收復失地呀。」此時祖大壽還有點猶豫。方震孺慷慨激昂地跟他說:「祖將軍,你如果答應我,我會以御史身份上奏朝廷,為你請功,幫你陞官;你要不答應我,今天就用我的鮮血,濺到你的身上。」方震孺以死相諫,祖大壽很受感動,說:「好!我到寧遠重整部伍,恢復士氣。」 
  北京祖大壽府邸原址 
  祖大壽負責寧遠城的營築工程。但是,起初他認為寧遠不能久守,因而在施工過程中監督不嚴,草率馬虎。後袁崇煥又重新定城牆規制,由副將滿桂、參將高見、賀謙,與大壽分督改築,工程順利竣工。後來,祖大壽在守寧遠時立功,在寧錦之戰中也立了功。 
  我總結了一下,祖大壽共有四功四過。先說四功: 
  第一功,寧遠大捷。天啟六年即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率軍圍攻寧遠,祖大壽守南城。後金軍挖地道攻城。祖大壽和袁崇煥等嬰城固守,發西洋大炮傷數百人。祖大壽在寧遠大捷中立功。 
  第二功,寧錦大捷。第二年五月,皇太極率軍攻寧、錦。祖大壽同總兵滿桂、尤世祿等率軍,在寧遠城外同後金騎兵拼殺,打退進攻,取得勝利。 
  第三功,保衛京師。崇禎元年即天聰二年(1628年),袁崇煥任薊遼督師,祖大壽任前鋒總兵官,掛征遼前鋒將軍印,駐錦州。崇禎二年(1629年),在北京保衛戰中,祖大壽跟隨袁崇煥千里入援,勤王京師。在廣渠門、左安門兩戰中,祖大壽率軍拼殺,立下功勞。 
  但是,十二月初一日,祖大壽親眼見到袁崇煥在平台被捕下獄,「股慄懼」(《清史列傳·祖大壽》),既傷心又害怕。出皇宮後,朝廷命滿桂總統關寧將卒,大壽不肯受其節制;又因遼軍受到排擠與歧視,便帶所部官兵掠山海而出關。 
   

第三十七講 大壽降清(2) 
祖大壽曾因敗逃而依法當斬,孫承宗愛其才,密令袁崇煥救解,沒有追究。祖大壽對孫、袁二人感恩戴德。至是,孫承宗再督師,派人撫慰,而且以袁崇煥獄中手書招之,大壽乃斂兵聽令。 
  第四功,收復四城。崇禎三年(1630年)正月,後金軍攻佔永平、遷安、灤州、遵化四城,各留兵鎮守。孫承宗檄祖大壽率兵入關。四月,祖大壽同總兵馬世龍、楊肇基,副將祖大樂、祖可法等襲灤州,以巨炮擊毀城樓。後金兵不能守,棄城出關。祖大壽在收復四城中立功,後仍駐鎮錦州。 
  以上為四功,祖大壽還有四過: 
  一過,廣寧之戰敗逃。 
  二過,寧遠築城失職。 
  三過,殺副將何可綱(下面要講)。 
  四過,兩次失節降清。 
  祖大壽為什麼要降清呢?這還要從大凌河之戰說起。二、大凌被圍 
  崇禎四年即天聰五年(1631年)七月,祖大壽督關外八城兵夫,築大凌河城,以護衛錦州城,但未完工,皇太極就率軍包圍大凌河城。 
  皇太極為什麼要攻打大凌河城呢?因為他先攻北京不克,復占京東四城——永平、遷安、灤州、遵化,也沒有守住。下一步的軍事進攻目標定在哪裡?攻關寧錦防線,他心有餘悸。再進攻北京,他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皇太極選擇一個離瀋陽最近、而又是明軍防守最為薄弱的環節——大凌河城。 
  大凌河城在錦州北面,是錦州前衛屏障,因臨大凌河而得名。大凌河城東距瀋陽440里,西至松山堡40里,至寧遠140里,距山海關340里。這時大凌河城已經是三建三毀。崇禎四年(1631年)七月,明前鋒總兵祖大壽,以孫定遼、祖可法、何可綱等為其副將,率軍運糧建舍,版築大凌河城。 
  明軍修築大凌河城,受到後金的密切注視。後金不斷派遣哨探,前去打探消息。經過3個月,14次偵察,皇太極才下決心進兵,乘工程未竣工之機攻打大凌河城。他說:「聞明總兵祖大壽與何可剛(綱)等副將十四員,率山海關外八城兵,並修城夫役,興築大凌河城。欲乘我兵未至時竣工,晝夜催督甚力,因統大軍往征之。」(《清太宗實錄》卷九) 
  崇禎四年即天聰五年(1631年)七月二十七日,皇太極派兵從瀋陽出發,向大凌河城進軍。此時明大凌河城駐軍,有官兵萬人,夫役商民約1萬多人,全城共計約有3萬餘人。守將祖大壽所部皆精銳,配備大炮,防守甚堅。但該城動工興建時間較短,雉堞僅修完一半,城中糧秣儲備不足,後金大軍驟至,倉促閉門御守。 
  八月初六日,後金軍分兩路:一路由貝勒德格類、岳託、阿濟格等率兵2萬,經義州,屯駐於錦州與大凌河之間;一路由皇太極親率主力,經白土廠(場),趨廣寧大道,兵臨大凌河城下。同時,將新鑄40位紅衣大炮運往大凌河。 
  半年之前,即天聰五年(1631年)正月,後金仿造明朝從西洋引進的紅夷大炮,第一批共40門,在瀋陽造成,皇太極定名號為「天祐助威大將軍」,並將紅夷大炮改稱「紅衣大炮」。滿洲從此開始造炮。 
  皇太極鑒於寧遠、錦州攻城失敗的慘痛教訓,不再馳騎攻堅,而是施行「圍城打援」的作戰方略:「攻城恐士卒被傷,不若掘壕築牆以圍之。彼兵若出,我則與戰;外援若至,我則迎擊。」(《清太宗實錄》卷九) 
  皇太極命環繞大凌河城四面掘壕築牆:第一道,掘壕深寬各丈許,壕外築牆,高丈許,牆上加以垛口;第二道,在牆內距五丈餘地掘壕,寬五尺,深七尺五寸,壕上鋪秣秸,覆土;第三道,在各旗營外周圍挖掘深寬各五尺的攔馬小壕。層層包圍,嚴密布防,大凌河城與外界完全隔絕。 
   

第三十七講 大壽降清(3) 
在這種情況下,祖大壽不肯束手待斃,於是組織突圍。皇太極率軍四面包圍大凌河城,部署兩黃旗在北面,兩藍旗在南面,兩白旗在東面,兩紅旗在西面。南城的戰鬥打得最激烈,為什麼呢?因祖大壽企圖從南面突圍,以回錦州;明朝援軍也是從南面來增援。皇太極派他的哥哥莽古爾泰,還有濟爾哈朗守南城。因部眾損失最大,莽古爾泰大發牢騷,請求皇太極予以調換。皇太極很不高興,莽古爾泰也非常生氣,竟然沖著皇太極就要拔刀,後被眾貝勒制止。事後莽古爾泰也覺得失禮,晚上來到皇太極大營,以白天飲酒過量狂言失態向皇太極請罪,遭到拒絕。不久,皇太極借故把莽古爾泰囚禁起來,後來莽古爾泰暴死。這樣,「四大貝勒」就少了一個。 
  從八月初十日到九月十九日,祖大壽先後組織了四次突圍,均失敗。同時,後金軍用紅衣大炮轟擊大凌河城,摧毀城上雉堞、敵樓。祖大壽閉門待援,不再突圍。這時,大凌河城已經被圍困一個多月了。 
  大凌河的緊急軍報,報到錦州。大學士、督師孫承宗抱病馳赴錦州,派遣團練總兵吳襄、山海總兵宋偉與遼東巡撫丘禾嘉合兵前往救援大凌河城。而後金軍在圍困大凌河城的同時,早已分兵設伏,阻截援兵。明軍曾四次救援,後金軍則四次打援。在大凌河城外,增援與打援,雙方戰鬥,異常激烈。其中,戰鬥規模最大的、最激烈的是第四次。 
  九月二十四日,明軍第四次增援大凌河城。明太僕寺卿、監軍張春,山海總兵宋偉,團練總兵吳襄,率4萬多馬步兵,由錦州城出發,往援大凌河城。二十七日,兩軍接觸,明總兵宋偉、吳襄見後金軍不戰而退,以為怯懦,更由於急著增援,於是命令四更起營,直趨大凌河。兩軍交戰,「火器齊發,聲震天地,鉛子如雹,矢下如雨」。後金軍縱騎衝鋒,前鋒兵多死傷。宋偉與吳襄不能配合,各自為戰。皇太極指揮左翼軍逼攻吳襄大營;並以佟養性炮兵發大炮,放火箭,轟擊其營。吳襄營毀,失利先走。宋偉營勢孤。後金右翼軍來攻,沖入宋偉軍營壘,明軍遂敗,兵潰逃遁。後金軍預設伏兵,截住吳襄軍與宋偉軍的歸路,明4萬援軍盡被殲滅。監軍張春、副將張弘謨等33人被擒。 
  皇太極打敗明援軍後,集中心思,加緊逼誘,逼迫祖大壽投降。 
  三、大壽降清 
  皇太極發動大凌河之戰的目的是:招降祖大壽,摧毀大凌河城。後金打敗明增援大凌河城的4萬大軍,為實現其上述目標準備了重要條件。 
  皇太極從八月十一日開始,先後五次發出招降書,勸祖大壽投降,都遭到祖大壽拒絕。他說:「爾不必再來,我寧死於此城,不降也!」(《清太宗實錄》卷十) 
  大凌河城中的軍民,從八月初六日被圍,到十一月初九日皇太極進城,其間被圍三個多月。本來,大凌河城正在築城之中,並未正式部署固守,城中糧秣、柴薪、槍械、火藥等,都沒有做長期儲存準備。因此,大凌河城內的官兵、夫役、商人、軍馬等,碰到的最大困難是糧秣與柴薪奇缺。 
  祖大壽的解決辦法:一是突圍,但四次突圍,均遭失敗;二是待援,但四次增援,也遭失敗。祖大壽麵臨的困境是:突圍不成,援兵不至,彈盡糧絕,戰馬倒斃。出城採薪者,餓得走不動路,被後金軍抓獲,說城裡原有馬7000匹,現剩下不到200匹,能騎的不到70匹。祖大壽疏奏:「被圍將及三月,城中食盡,殺人相食。」(《崇禎長編》卷五二)後金也記載:「明大凌河城內,糧絕薪盡。軍士飢甚,殺其修城夫役及商賈平民為食,析骸而炊。又執軍士之羸(léi)弱者,殺而食之。」(《清太宗實錄》卷十)到最後,大凌河是什麼局面呢?史書記載說:「大凌自八月初六日受圍,直至十一月初九日始潰,百日之厄,炊骨析骸,古所沒有。」(「明宮檔案」)百日之間人肉幾乎吃光,用骨頭點火做飯,這種困難的局面自古無有。 
  書包網 www.bookbao.com 

第三十七講 大壽降清(4) 
皇太極乘大凌河城內危機,加緊連續發動政治攻勢。因不能派使臣進城勸降,就把信捆在箭上射進城。祖大壽為了盡量拖延時間,也有回信,回信也是綁在箭上從城牆射下去,就這樣來回通信。後來,皇太極又派投降的漢官到城下喊降。 
  十月十四日,皇太極再遣俘獲的明參將姜新前往招降祖大壽,是為皇太極第六次招降書。這一次,祖大壽率眾官出城,與姜新揖見。祖大壽遂遣游擊韓棟與姜新同到後金軍大營,覲見皇太極。當晚,皇太極遣巴克什達海、庫爾纏與姜新,復送韓棟入大凌河城。二十三日,皇太極命系書於矢,射入大凌河城內,是為第七次招降書。祖大壽養子祖可法向皇太極請進北京、山海的奏本 
  此書重申:「或因誤聽爾官長誑言,以為降我亦必被殺。夫既降我,即我之臣民,何忍加以誅戮!況誘殺已降,我豈不畏天耶!」祖大壽令張存仁口誦皇太極來書。當夜三更密遣劉毓英約張存仁到南門城樓內,兩個人密談有關事宜。史書沒有留下記載,根據其他材料推斷,兩人談的可能是投降條件。此時祖大壽降志始決,並由張存仁書寫回書。二十五日,祖大壽令他的義子澤潤,把兩函書信系在箭上,自城內射出。請皇太極令副將石廷柱前往親與面議。石廷柱是個漢人,曾為後金造過紅衣大炮。二十六日,後金副將石廷柱、巴克什達海、庫爾纏、覺羅龍什、參將寧完我等到南城下,遣陣獲千總薑桂入城。不久,薑桂同游擊韓棟和一個隨從出來。韓棟說:「我祖總兵欲石副將過壕,親告以心腹之語。」經過一番周折,商定只石廷柱一人入城,與祖大壽相見。祖大壽提出:「惟惜此身命,決意歸順於上。然身雖獲生,妻子不能相見,生亦何益?爾等果不回軍,進圖大事,當先設良策,攻取錦州。倘得錦州,則吾妻子亦得相見。惟爾等圖之。」石廷柱等回去後,諸貝勒問留在後金軍中祖大壽的義子祖可法為何不降。回答道:「永平兵民,若不加屠戮,則天下之民,聞風歸順。因屠戮降民,是以人皆畏縮耳。」雖有歸順之意,但一時難於決斷!且祖總兵表示:「我等寧死城中,何為使妻子罹禍也!」於是後金派石廷柱等,祖大壽派祖可法等,就祖大壽降後「錦州或以力攻,或以計取」事宜,進行密商。二十七日,祖大壽遣使告知皇太極:「我降志已決!至汗之待我,或殺或留,我降後或逃、或叛,俱當誓諸天地。」他還提出:「我欲令一人,潛入錦州,偵吾弟消息,倘被執訊,詰出虛實,為之奈何?我親率兵,詐作逃走之狀何如?」(《清太宗實錄》卷十) 
  二十八日,大凌河城內各官,皆與祖大壽同謀歸降,惟獨副將何可綱不從。祖大壽做了一件對不起生死與共僚友的愧疚之事: 
  大壽執之,令二人掖出城外,於我(後金)諸將前殺之。可剛(綱)顏色不變,不出一言,含笑而死。城內飢人,爭取其肉。(《清太宗實錄》卷十) 
  關於何可綱之死,他們編造假材料奏報:「初未潰前一日,凌城食盡。副總兵何可綱語大壽曰:『子可出慰閣部,我當死此!』自為文以祭,遂死之。」(《崇禎長編》卷五一)後來明廷了解了情況。直隸巡按王道直疏奏:「凌河之困,獨副總兵何可綱,大罵不屈,死無完膚。其正氣萬夫不惴(zhuì),而忠心千古為昭。」(《崇禎長編》卷五三) 
  祖大壽殺副將何可綱後,派人到後金軍大營。雙方盟誓。皇太極等誓曰:「凡此歸降將士,如誑誘誅戮,及得其戶口之後,復離析其妻子,分散其財物、牲畜,天地降譴,奪吾紀算。若歸降將士,懷欺挾詐,或逃或叛,有異心者,天地亦降之譴,奪其紀算。」祖大壽等誓曰:「祖大壽等,率眾築城,遇滿洲國兵,圍困三月,軍餉已盡,率眾出降,傾心歸汗。」(《清太宗實錄》卷十) 
  書包 網 bookbao.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第三十七講 大壽降清(5) 
盟誓天地後,當用何計,以取錦州?當夜,祖大壽親到後金大營,皇太極張燈列炬,出幄迎接。祖大壽要跪,皇太極不讓,雙方行抱見禮。入帳後,祖大壽說他的妻子在錦州,請為內應,裡應外合,共圖錦州。此事,史載:「大壽言妻子在錦州,請歸設計,誘降守者,遂縱歸。」(《清太宗實錄》卷十)皇太極與祖大壽密議計取錦州的對話如下: 
  皇太極問:今令爾至錦州,爾以何計入城,既入又以何策成事? 
  祖大壽答:我但云昨夜潰出,逃避入山,今夜徒步進城。彼未有不令入城者。錦州軍民,俱我所屬,但恐為丘(禾嘉)巡撫所覺耳!若我兵向我,則丘巡撫或擒或殺,亦易事也!如初二日聞炮,則知我已入城。初三、初四日聞炮,則我事已成。皇上可以兵來矣!(《清太宗實錄》卷十) 
  天聰汗皇太極許之。祖大壽許依計獻城投降,留其義子祖可法為人質。 
  二十九日,夜亥時,皇太極命貝勒阿巴泰、德格類、多爾袞官40員、兵4000人,都穿漢裝,偕祖大壽及所屬兵350人,作潰奔狀,襲取錦州。漏下二鼓,大凌河城內,炮聲不絕。祖大壽等從城南門出,率兵起行。阿巴泰等亦率軍前往。時天降大霧,軍皆失伍,遂各收兵,及明而還。是夜,錦州明兵,聞到炮聲,以為大凌河人得脫,分路應援,被後金軍擊敗。祖大壽等出城後,跑到白雲山,時天有大霧。十一月初一日二更,祖大壽帶領從子祖澤遠及從者26人,進入錦州城。 
  後金破大凌河城。先是大凌河明人築城時,騎步兵及工役商賈共3萬餘人,因相繼陣亡、或餓死、或互相食。至是存者止11682人,馬32匹。 
  初二日,後金軍聽到從錦州方向傳來的炮聲。至於初三、初四兩日,皇太極沒有再聽到從錦州城發出的信炮聲。初四日,祖大壽自錦州派人到後金大營傳話:「我前日倉卒起行,攜帶人少。錦州兵甚眾,未及舉事,將從容圖之。」初九日,祖大壽又派人致書皇太極,解釋不能舉事的原因,並期望:「皇上憫恤歸順士卒,善加撫養,眾心既服,大事易成。至我子侄等,尤望皇上垂盼。俟來年相會,再圖此事。」(《清太宗實錄》卷十)祖大壽至錦州後,佯為後金作內應,而實與明軍守錦州。皇太極則答書云:「將軍子弟,我自愛養,不必憂慮。」(《清太宗實錄》卷十)後皇太極向諸貝勒解釋說:「朕思與其留大壽於我國,不如縱入錦州,令其獻城,為我效力。即彼叛而不來,亦非我等意料不及,而誤遣也。彼一身耳,叛亦聽之。」(《清太宗實錄》卷十) 
  十一月初九日,皇太極下令將大凌河城摧毀,降人剃髮,並派軍拆毀大凌河至廣寧一路墩台,攜大小火炮3500位,並鳥槍、火藥、鉛子等戰利品班師。二十四日,皇太極率師回到瀋陽。皇太極熟悉《三國演義》中「七擒七縱孟獲」的故事。他對祖大壽才「一擒一縱」呢! 
  孫承宗以年邁抱病之軀,奔赴錦州,協調戰守,但他遭到戶科給事中呂黃鐘的疏劾。承宗後上疏引疾。尋得請,辭歸里。 
  皇太極一改努爾哈赤殺降、阿敏屠城的錯誤,由屠城變為降城,對剃髮降順的官兵商民,不予殺害。對爾後明軍獻城投降,產生深遠影響。 
  這裡有一個問題需要討論:祖大壽是真降,還是假降?一種意見認為是假降,證據是他到錦州後沒有作內應;另一種意見認為是真降,理由是他到錦州後本想作內應,但由於巡撫丘禾嘉等防範甚嚴而沒有得逞。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史料不足,難以論定。 
   
第三十七講 大壽降清(6) 
祖大壽回錦州後,繼續守錦州。崇禎十三年即崇德五年(1640年),皇太極派軍包圍錦州城。崇禎帝派洪承疇統率8總兵、13萬大軍、8萬匹馬,前往救援。結果洪承疇大敗。翌年,明朝在遼西丟失錦州、松山、杏山、塔山等城。祖大壽錦州被圍,矢盡糧絕,剃髮降清。 
  大壽降清,影響重大。祖大壽是自有遼事以來,第一個降清的總兵。從此,明軍在山海關外,再沒有一員像樣的、敢於同清軍拼搏的總兵。 
推薦閱讀:

課程設置
新手如何輕鬆設置ISO

TAG:人物 | 設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