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4課《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導與練

 

 

重點講解

 

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制度的表現、特點、影響及認識

 

一、表現

 

1.明朝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強化

 

(1)集中央權力於皇帝。具體表現為廢除丞相制,權分六部。宰相在我國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制度內部可發揮雙重作用:既可以輔佐皇帝,幫助皇帝處理政務,決策機要;也可能因權力過重而威脅君權,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明太祖廢除宰相制度徹底解決了君權與相權的矛盾,進一步強化了以皇權為代表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2)明太祖廢除宰相制度後,設置殿閣大學士,收閱奏章,批發文稿,協助皇帝辦理政務。永樂初年,選翰林院講讀、編撰等入閣,參與機務,稱內閣,無官屬。明中葉以後,職權漸重,兼領六部尚書,成為皇帝的最高幕僚兼決策機構。後來內閣地位日益提高,萬曆年間的首輔張居正更是權傾朝野。儘管內閣權力日盛,但只是皇帝的侍從諮詢機構,並無決策權。

 

(3)集中地方權力於中央。具體表現為廢除元朝行省制,在地方設「三司」──布政司、都指揮司、按察司,三司分別掌管軍政、行政和財政,互不統屬,互相牽制,並分別隸屬於中央有關部門。

 

2.清朝軍機處

 

軍機處是清代作為政治中樞影響最廣、起作用最大的一個機構。雍正初年,清廷用兵西北,一切軍政機密大事需要隨時處理「始設軍機處於隆宗門內」。其主要特點是「簡」、「速」、「密」。「簡」就是機構人員十分簡單,只設軍機大臣和軍機章京二職數人;「速」指皇帝有旨得隨時承辦,而且必須當日事當日畢;「密」指軍機處地處內廷,外界干擾少,外官不得擅入,軍國大事完全由皇帝裁決,軍機大臣的作用只是上傳下達。軍政大權完全集中於皇帝手中,君主專制加強,中央集權進一步得到鞏固,並發展到頂峰。

 

二、特點

 

1.既有繼承又有發展。明清時期加強君主專制制度,既繼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礎上實行了新的舉措。

 

2.內容詳盡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監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個方面。

 

3.程度空前強化。主要體現在廢除丞相、軍機處的設置和文字獄的嚴酷等方面。

 

4.體現了時代特徵。君主專制逐漸達到頂峰,並且走向反動,反映了我國封建專制制度漸趨衰落的時代特徵。

 

三、影響

 

1.積極作用:君主專制制度的強化,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有利於多民族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有利於維護祖國統一與領土完整,有利於民族的融合,有利於社會安定和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與繁榮。

 

2.消極作用:經濟上,束縛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明末清初以後,阻礙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政治上,專制統治的空前強化剝奪了人民的政治權利和言論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動受到壓制和打擊。思想文化上,專制統治使知識分子脫離實際,阻礙了科技創新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

 

四、認識

 

當中國的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時,西方世界已經在權力的制約與平衡的基礎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從而從政治上步入近代社會,為生產力的大發展開闢了道路。而中國高度集權的君主制度,嚴重地扼殺了社會的創造力,減緩了社會發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國落後於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難點分析

 

一、為什麼說明清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

 

1.政治:明清的統治者都強化君主專制,如特務統治、大興文字獄等都暴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說明我國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2.經濟:明清時期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和緩慢發展,說明封建社會內部已產生了新的生產關係,根本上標誌著封建制度開始解體,走向衰落。

 

3.文化: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出現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和文學、戲劇,這也能說明封建社會的衰落。

 

4.階級關係:明末農民起義中提出了「均田免糧」口號,觸及到封建土地私有制。

 

5.國際關係:雖然成功地打敗了沙俄、荷蘭、倭寇的入侵,但我國已面臨著荷蘭、葡萄牙、英國等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挑戰,從中也體現出中國封建社會的衰落。

 

二、比較明清時期的中國和當時西方的政治狀況

 

1.明清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空前加強,農業文明逐步走向衰落。明太祖廢丞相、雍正帝設立軍機處標誌著專制主義皇權到達頂峰。另外,中央對地方實行多層次、多渠道的管理,在相互牽制的基礎上,牢牢控制著對官吏的任免、考察、監督權,地方必須服從中央。

 

2.同時期的西方,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資產階級革命蓬勃興起。在歐洲中世紀晚期以前,西方經歷了由等級君主制到有限君主專制的演變,君主權力受到教權和一些地方割據勢力的控制。當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興起以後,西方的主要強國相繼建立起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作為國家元首的國王或總統的權力在不同程度上均受到法律的限制。同時,中央在鞏固統治的同時,給予地方一定的自治權。

 

3.中國與西方政治制度的影響不同。中國皇帝是最高立法者、最高行政者、最高司法者,其決策有獨斷性和隨意性,地方對中央唯命是從,難免會出現人浮於事,缺乏創造性的局面,這一切都極大地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使中國逐步落後於西方。西方逐步建立起資產階級統治,實行行政、司法、立法三權分立以及資產階級代議制度,有利於防止君主或總統的權力濫用,有效地防止了專制獨裁的出現。地方擁有一定的自治權,有利於地方創造性的發揮,從而促進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易混知識

 

一、明朝內閣與西方內閣制度區別

 

1.產生背景不同

 

(1)明朝內閣的產生是丞相制度廢除後,由於行政量巨大,皇帝精力、才能有限而設立的。(2)西方內閣作為政府機構始於英國,是由英國國王的最高諮詢機關──樞密院外交委員會演變而來的。

 

2.產生方式不同

 

(1)明朝內閣首輔及成員由皇帝任命。

 

(2)近代西方內閣是以議會為基礎產生的,內閣首相通常由議會中占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的領袖擔任。

 

3.權力大小不同

 

(1)明朝內閣雖是國家中樞機構,但內閣的職責只備顧問無決策權。

 

(2)西方內閣總攬國家行政權力並對議會負責。

 

4.性質不同

 

(1)明朝內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它的設置突出體現的是皇權進一步加強。

 

(2)近代西方內閣則是資產階級專政的行政機關,體現了近代民主政治的發展。

 

二、內閣制與宰相制度的比較

 

內閣閣臣和宰相都是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但其性質和地位各不相同。

 

(1)宰相制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或決策機構;宰相被制度賦予決策大權,其地位十分鞏固,對皇權有制約作用。

 

(2)內閣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或決策機構,它只是皇帝的侍從諮詢機構,本身並無決策權。雖有內閣大學士大權在握的現象發生,但其權力並不來自於制度及其職位,而來自於最高統治者的個人支持與信任。一旦失寵,其地位便會一落千丈。因此,閣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儘管有人認為明代的首輔即變相重設的宰相,但其權力與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語,更談不上制約皇權。相反是進一步鞏固了皇權至上的地位。

 

三、軍機處與議政王大臣會議的不同

 

軍機處沒有議政王大臣會議那樣的決定權。軍機處實際上只是皇帝的一個親信秘書班子,軍國大事全憑皇帝裁決,軍機大臣只能惟命是從,負責往下傳達,連建議的權力也沒有。

 

這樣從中央各部到地方軍政首腦,實際上都直接聽從皇帝的指揮。至此,不僅內閣形同虛設,議政王大臣會議也名存實亡,皇權得以大大加強。這標誌著我國的封建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頂峰。

 

學法導航

 

1.注意掌握重要的歷史概念,深刻把握其內涵與外延。如內閣制,軍機處,密折制度,理藩院,「改土歸流」,票擬與批紅等,並能結合具體的歷史背景和歷史階段加以評價和分析。

 

2.注意總結,學完本節課後,注意整理線索,理清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變,形成知識體系。

 

3.注意對重點知識和概念加以縱橫比較,如明朝內閣與英國內閣的比較,軍機處與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比較等。

 

4.注意歷史與現實之間的互動,要通過現實透袒歷史,通過理解現實社會的歷史遺存,把握古代政治制度演變的脈搏,在融入歷史的同時感受歷史。如從政治制度的演變和創新中認識加強制度建設與創新,建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結合封建社會專制統治的利弊,聯繫當今中國政府的機構改革和推進民主化進程的內容,以史為鑒吸取經驗教訓等。

 

5.結合已學知識,歸納、總結我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特點及其演變趨勢,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對中國社會進步產生的影響,並與同一時期世界政治制度發展的潮流相對比,正確地認識中國歷史的發展。

 

小資料

 

胡惟庸案」

 

洪武十三年(1380年)五月初二,朱元璋從京城西華門擺駕出皇宮,要到皇宮附近的中書省左丞相(權力僅次於皇帝的最高行政長官)胡惟庸家去。正行走間,路上忽然有一個人迎著皇帝的車駕直衝了過來,攔住御駕車馬,由於緊張,一下子說不出話來,但手一直拚命指著胡惟庸的家。朱元璋派人探查,發現胡惟庸家裡有大量士兵裹甲持械埋伏於屏壁間。於是,馬上調髮禁兵,逮捕了胡惟庸,並處以極刑。

 

胡惟庸位高權重,為什麼還要謀逆呢?據說,胡惟庸權力大了,逐漸驕恣不法。後來,他老家井裡忽然長出了石筍,井水無緣無故湧起數尺,祖墳上又紅光衝天。他以為這是天降吉兆,預示他將大貴,於是有了非分之想。一次,他的兒子在大街上跑馬踩死了人,朱元璋要將其治罪。胡惟庸感到,與其待罪接受處罰,不如先動手,以求一逞。於是,他就串通了一些人,圖謀造反。

 

《明史·胡惟庸傳》記載,「惟庸既死,其反狀猶未盡露。」就是說,胡惟庸被處死的時候,他謀反的罪行還不清楚。胡惟庸的罪狀像故事一樣,逐步添枝加葉,越到後來越顯得完整。《明史》記載他的罪狀包括:謀刺徐達;毒死劉基;與李善長勾結往來謀逆;通倭,欲借兵為助(1386年發現);通蒙古(稱臣於元嗣君,1390年發現)等等。經過後來史家考證,這些罪狀多屬捕風捉影之詞。

 

朱元璋處死了胡惟庸之後,並沒有按常規再選擇一個人做丞相,而是決定從此不再設立丞相。可見,在朱元璋看來,胡惟庸案不是丞相的人選有問題,而是設立丞相這一制度有問題。

 

同步訓練

 

1.「以後子孫做皇帝時,並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將犯人凌遲,全家處死。」明太祖制定這一規定主要是為了

 

A.讓「群臣」監督皇帝                     B.精簡政府機構

 

C.加強君主專制                           D.讓子孫後代有章可循

 

2.某一本歷史著作有這樣的敘述:「在萬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學士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對其中的一人諮詢較為頻繁,但從名義上說,他和另外的幾位大學士仍處於平等的地位。這以後的情況發生了變化,張居正名為首輔或稱元輔,其他大學士的任命則出於他的推薦。」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A.漢代內外朝                             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內閣制                             D.清代軍機處

 

3.萬曆初年,首輔張居正當權時,「部權盡歸內閣」,六部幾乎變成內閣的下屬機構了。對此評述正確的是

 

A.說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屍還魂」     

 

B.張居正擅權專恣,加重明朝政治腐敗

 

C.明朝中期,六部成為內閣的下屬機構      

 

D.內閣設立後,地位日益提高,權力日益增大

 

4.14世紀晚期,中國一位大臣散朝回家,吟詩道:「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第二天上朝,皇帝問他:「你昨日的詩作得好,不過我並沒有『嫌』遲啊,改作『憂』如何?」該大臣嚇得連忙磕頭請罪。這種歷史現象反映的趨勢是

 

A.君臣關係和睦                           B.君權與相權矛盾尖銳

 

C.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D.封建國家走向強盛

 

5.下列兩位君主所採取的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的相同之處是

 

宋太祖

明太祖

 

A.極大地削弱相權                         B.分化中央和地方事權

 

C.地方上設三司分權                       D.分割宰相權力

 

6.據史料記載,從漢到明清,文臣武將的上朝禮儀經歷了由坐到站、再到跪的變化,這一現象本質上反映了

 

A.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B.中國禮儀不斷等級化

 

C.君臣關係不斷惡化                       D.君主專制不斷加強

 

7.下面四幅中國歷史上關於皇權和相權勢力的消長圖,正確的一幅是

                             

 

8.我國古代中央機構不斷變革,曾先後出現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內閣、軍機處等制度。這些變革反映的趨勢是不斷強化

 

A.專制皇權                                 B.中央集權

 

C.監察權力                                 D.對農民的控制

 

9.下列歷史小論文題目存在史實錯誤的是

 

A.《淺談秦始皇與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B.《試論西漢刺史與郡國的監察》

 

C.《三省六部制與中央集權制度的完善》

 

D.《簡析清代皇權與相權的關係》

 

10.明代大學士葉向高說:「我朝閣臣,只備論思顧問之職……中有一二權勢稍重者,皆上竊君上之威靈,下侵六曹之職掌,終以取禍。」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明代的閣臣

 

A.位高權重                                 B.是皇帝處理政事的助手

 

C.完全剝奪六部的權力                       D.是明代禍亂的根源

 

1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據元史記載,元代開始確定了以行中書省作為地方常設行政機構的制度,行省成為最高地方行政區劃的名稱。行省在行使權力時,受到中央節制。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務必須呈報中書省,軍政要務則需呈報樞密院。沒有來自中央的詔旨,行省官員不能更改賦稅徵收制度,不得調動軍隊,並要定期覲見皇帝,向皇帝述職。

 

材料二:據史料記載,明太祖曾在八天之內平均每天批閱奏章二百多件,處理國事四百多件,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無輔臣」。

 

材料三:人嘗謂輔臣(內閣大臣)擬旨,幾於擅國柄,乃大不然。見其所擬,帝一一省覽審定,有不留數字者。雖全當帝心,亦必更易數字,以示明斷。有不符意,則駁使再擬。再不符意,則譙讓隨之矣,故閣臣無不惴惴懼者。

──《皇明大政記》

 

請回答:

 

(1)聯繫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為保證行省官員盡職盡責,當時中央還採取了哪些監督措施?

 

(2)材料二中提到的大量奏章送達皇宮的原因是什麼?明永樂帝又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3)結合三則材料,簡述我國中央集權制度的主要特點、基本矛盾和發展趨勢。

 

 

 

提示與答案

 

1.C  明太祖廢除丞相,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強君權,禁止子孫設立丞相,主要是為了加強君主專制。

 

2.C  抓住題干中典型的信息「大學士」「張居正名為首輔或稱元輔」,可由此判斷為明代內閣制。

 

3.D  內閣制是明代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的產物,明代的內閣既無法定的相權與職責,也不可能像宰相那樣真正起到制約皇權的作用。雖然在某些時期閣臣權勢膨脹,但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既不統轄六部,也不能直接干政。

 

4.C  從「14世紀晚期」可以判斷是明朝,在明朝君主專制加強,反映的歷史發展趨勢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5.B  根據兩人所採取的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分析。明太祖時期,廢除丞相制度,所以A、D不符合明太祖;根據所學知識,C不符合宋太祖。

 

6.D  據所學可知,它反映的是君主地位日益提高、君主專制不斷加強。

 

7.B  皇權與相權消長圖的趨勢是皇權逐步加強,相權逐步削弱。

 

8.A  從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內閣、軍機處的出現,逐漸削弱並取消了宰相的權力,得到加強的是專制皇權而非「中央集權」,中央集權是中央對地方而言的。此題關鍵在於是否區分了專制皇權與中央集權這兩個概念的差異。

 

9.D

 

10.B  從材料信息「我朝閣臣,只備論思顧問之職」可知,閣臣是皇帝的助手,故B項正確;由「中有一二權勢稍重者,皆上竊君上之威靈,下侵六曹之職掌,終以取禍」可知,閣臣權力不大,即使有個別位高權重者、剝奪六部職權者,也最終遭殺身之禍,故A、C項錯誤;D項材料無法體現。

 

11.(1)一是中央以監察機構進行監督,二是採取行省官員互遷等形式加以控制。(2)朱元璋廢除丞相職位,使六部直接隸屬皇帝,達到了高度集權的目的,但這一措施也導致繁雜的政務集於皇帝一身的弊端。明永樂帝設內閣,以內閣作為皇帝處理國政的輔助機構,由官位較低的官員擔任。(3)主要特點:權力高度集中,皇權至高無上;帶有濃厚的人治色彩,地方無條件服從中央,中央無條件服從皇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下存在兩對基本矛盾:一是中央與地方的矛盾;二是中央內部皇權與相權的矛盾。發展趨勢: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最後被取消,地方各部門實行分權,相互制約,中央日漸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作者簡介:王笑開,畢業於井岡山大學歷史教育專業,中學歷史高級教師,從事高中歷史教學15年,在《江西教育科研》《考試報》《中學生學習報》《少年智力開發報》《中學生導報》《素質教育報》《高考天地》等10多家報刊發表文章80餘篇。

 


推薦閱讀:

唇槍舌劍:翰林苑諸子激辯「專制」說
李國忠:從開明專制、訓政到新式獨裁
忽必烈朱元璋的專制創新
六,梁啟超的「開明專制」為何失敗?
黎安友、樂安:「韌性專制」可以持續嗎?

TAG:專制 | 明清 | 君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