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勝利:祭屈子投江2293年
與失敗的政治業績相比,屈原在詩歌方面舉世無雙的成就更值得我們永遠懷念他。屈原創立了「楚辭」文體(也稱「騷體」),《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被譽為「衣被詞人,非一代也」。從他開始,中華才有了以文學著名於世的作家。他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以至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閃耀著鮮明的個性光輝。 《楚辭》運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帶)的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黃伯思所說,「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東觀餘論》)。全書感情奔放,想像奇特。與《詩經》古樸的四言體詩相比,楚辭的句式較活潑,在節奏和韻律上獨具特色,更適合表現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秦始皇一統中國,將霸業傳到了二世手中,此時趙高專政,李斯開始貫徹重刑主義,強調「深督輕罪」。他認為君主只有使用煩苛的刑罰來監督臣民,才能行使自己的絕對權威,就沒有人敢欺君犯上了。李斯的法律思想和實踐對晚秦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商君之法,刑棄灰於街者。夫棄灰,薄罪也,而被刑,重罰也。彼為明主而能深督輕罪。夫罪輕且督深,而況有重罪乎?故民不敢犯也。」李斯為重刑而用重刑,基本背離了法家的初衷,於秦始皇時期的法治相去甚遠,秦律開始走入歧途,重刑主義讓各地反抗運動風起雲湧。前207年,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隨後項羽入關,秦朝滅亡。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秦從孝公變法到始皇統一中國,用了將近140年;而從始皇到子嬰秦亡,卻只用了14年。成也秦律,敗也秦律。
陌上花開,不負韶華,當年護佑大秦的律令早已灰飛煙滅,除了偶爾考古時從地下刨出的成堆秦簡,和排列著整齊軍陣的陶佣,還顯示著這個強大帝國的無上榮光。經歷了數千年戰爭與和平、歡樂與悲傷的華夏子民,今天依然還一代代誦讀著屈原留下的美好詩篇,用以呵護心底里那一片最原始最柔弱最嬌嫩的,再也回不去的心靈家園。這些「宏才艷發」的詩篇,華麗絕倫,充滿惻隱之美;這些詩篇凄絕而神秘、浪漫而自由,哀怨嘆惋,惆悵盤旋;似楚天之雲朵,若楚地之草木,「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最終,巨石輸給了流水,陽剛輸給了陰柔,最強大的輸給了最美好的。如山的律令和金戈鐵馬般的暴力在歲月面前不堪一擊,而朝飲木蘭夕餐秋菊般的悠然與平和才是光陰的真正馭手。一個偉大的民族,可以沒有律令,但不能沒有詩歌,不能沒有偉大的詩人。三閭大夫,你贏了。僅以此文紀念屈原投江2293年。
推薦閱讀:
※宋詞《釵頭鳳·世情薄》寫出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
※詩人小傳--「黑暗詩人」特拉克爾
TAG:詩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