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推五經、穴位及手法!
媽媽邦:五經即五指上的脾經、肝經、心經、肺經和腎經。
1脾經
位置:脾經位於拇指羅紋面。橫紋中點為相應的點壓穴位。操作:沿順時針方向旋揉拇指羅紋面,或循拇指屈曲的橈側指面向掌根方向直推,稱補脾土;從橈側指面向指尖方向直推,稱清脾土。
次數:每天一至兩次,每次200~300遍。在一般情況下,脾經宜補不宜清。
作用與主治:補脾土能健脾胃,補氣血,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腹瀉痢疾等症;清脾土能清熱利濕,化痰止嘔,用於濕熱熏蒸、皮膚髮黃、噁心嘔吐、便秘、黃疸等症。
很多普通讀者不明白橈側是哪裡,在這裡我說一下,手掌上靠拇指一側即為橈側,靠小指一側則為尺側。2肝經
位置:肝經位於食指羅紋面。橫紋中點為相應的點壓穴位。操作:在食指羅紋面沿順時針方向旋揉為補,稱為補肝木;從指面向指尖方向直推,稱清肝木。
次數:每天一至兩次,每次200~300遍。
作用與主治:清肝木能平肝瀉火,息風鎮驚,解郁除煩。一般煩躁不安、驚風、目赤、五心煩熱、口苦、咽干均用清法,肝經宜清不宜補。
說明:若肝虛則需補後加清,或以補腎經代之,稱為滋腎養肝法。3心經
位置:心經位於中指羅紋面。橫紋中點為相應的點壓穴位。操作:沿順時針方向旋揉為補,稱補心火;從指面向指尖方向直推為清,稱清心火。次數:每天一至兩次,每次200~300遍。作用與主治:高熱、五心煩熱、口舌生瘡、小便赤澀均用清法,清心火能清熱退心火,多與清天河水、清小腸合用;心經宜清不宜補,若氣血不足而見心煩不安、睡卧露睛者,需用補法時,可補後加清,或以補脾土代之。4肺經
位置:肺經位於無名指羅紋面(或橈側指面)。橫紋中點為相應的點壓穴位。操作:沿順時針方向旋揉為補,稱補肺經;從指面向指尖方向直推為清,稱清肺經。
次數:每天一至兩次,每次200~300遍。
作用與主治:肺經可補可清,補肺金能補益肺氣,用於肺氣虛遺、咳嗽、胸悶、氣喘、虛汗怕冷、脫肛等肺經虛寒證;清肺金能宣肺清熱,疏風解表,化痰止咳,用於感冒發熱及咳嗽、胸悶、氣喘、痰鳴等肺經實熱證。
5腎經
位置:腎經位於小指羅紋面。橫紋中點為相應的點壓穴位。操作:從指面向指尖方向直推為補,從指尖向指面方向直推或沿順時針方向旋揉為清。次數:每天一至兩次,每次200~300遍。作用與主治:主治先天不足、久病體虛、腎虛腹瀉、遺尿、虛喘、膀胱蘊熱、小便淋瀝刺痛。補腎水能補腎益腦,溫養下元;清腎水能清利下焦濕熱,用於膀胱蘊熱,小便赤澀等。
說明:腎經宜補不宜清,一般多用補法,需用清法時,也多以清小腸代之。-——學習·就業——-1【全心媽媽邦】小兒推拿媽媽班常年滾動招生,小班型授課,支持家長做寶寶健康的守護神!2【全心媽媽邦】小兒推拿媽媽班、專業班、進修班常年招生,為您解決培訓、就業的後顧之憂。
推薦閱讀:
※小兒推拿,在「清肝經」「清心經」的順序方面非常困惑。到底是從指尖推到指根,還是從指根到指尖?
※臟腑機能調整|臟腑推拿按摩|臟腑圖點穴法
※「未病先防,已病防變」中醫傳統治療小兒經絡推拿
※做整脊推拿要脫鞋,可是腳臭怎麼辦?
※孩子鼻樑青筋到底是怎麼回事?小兒推拿怎樣調理才能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