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猝死三天才被發覺:「喪偶式」婚姻是中國女人心中永遠的痛!
(1)
今天看到一條新聞,很心酸。
遼寧鐵嶺,38歲的媽媽獨自一個人在家帶孩子。
三天前,這位媽媽還在和別人微信聊天,聊到一半突然就沒反應了,大家以為她忙去了就沒在意。
三天後,孩子的親戚發現,她家無論白天黑夜都亮著燈,覺得有問題就上去看看。
敲門沒人開,他就翻牆進去,沒想到媽媽早已經死去多時,屋子也充斥著惡臭味。
孩子還坐在媽媽的身邊看電視,獨自伴著媽媽的屍體三天,屋子裡全是零食包裝,看來孩子這幾天就是靠這些充饑。
孩子被家人抱起
親戚進來後,孩子也沒怎麼說話,反覆說著:「媽媽睡著了!」
經警方鑒定,媽媽死於心梗。據了解她一直有這方面的問題,常年吃藥……
看完這條新聞,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媽媽一個人帶孩子可以累到猝死,這種累有誰能夠體會得到?
孩子又哭又鬧,媽媽是沒有白天黑夜的,24小時都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只能抽空睡點零碎覺,身體和心裡都很累很累,睡眠不好,休息不好,心情不好,這種狀態可以累到虛脫,累到猝死。
而這位丈夫,得知自己的妻子去世還是親戚告知,我無法想像你妻子一個人在家裡帶孩子,你竟然三天一個電話也不打給家裡,何況還知道妻子身體不好,你盡到做丈夫的責任了嗎?
這樣的丈夫有和沒有,有什麼區別?
這才叫真正的「死在家中無人知」啊!
什麼叫喪偶式育兒?這就是!
孩子本應該是夫妻雙方來撫養和教育,但是由於父親的缺席,而媽媽們就像是已經喪偶,不得不獨自帶娃,遇到什麼事情,都只能獨自面對,包括死亡。
絕大部分中國女人的一生要經歷四種不幸: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
直至現在,在許多男人的眼裡,做家務和帶孩子並不需要多少時間,也沒有太多尊嚴。
他們回到家,把包一放,把鞋一脫,往沙發上一躺,當起了大爺,不是玩手機就是打遊戲。
他們認為家裡的地板永遠是乾淨的,飯菜永遠都是自己香的,衣服永遠都是自己洗乾淨碼放整齊的,家裡什麼東西沒有了,或者找不到,只需大叫一聲老婆就可以。
他們不明白每天都要買菜洗衣服做飯到底有多枯燥,他們體會不到無數次夜裡起床給孩子泡奶粉換尿布有多辛苦,他們更不知道每天下班回家還有數不清的家務活是有多煩心!
他們不理解產前抑鬱症、產後抑鬱症,只知道「都是女人作」。
(2)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老師問孩子,什麼叫父愛如山?
孩子回答:父愛如山就是不管平時媽媽有多忙,爸爸永遠坐在那裡一動不動,穩如泰山。
還有孩子直接說爸爸像一個蛤蟆,媽媽戳一下,動一下。
每天孩子回家,就是:
丈夫一回家,就重複孩子的問題:
老婆,晚上(中午)吃什麼?老婆,衣服(鞋子、領帶、遙控)在哪裡?
最後還來一句,孩子,你媽呢?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喪偶式育兒場景的真實還原。
為什麼會這樣?
有一個很奇怪的理由叫「男主外,女主內」,而且還是很多年傳承下來的。
因為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做家務、帶孩子理所當然都是女人的事情,男人只要事業有成就行。
事業有成簡直是一白遮百丑,男人只要事業有成,可以不帶孩子,不做家務,哪怕你在外面花天酒地,不陪老婆不陪小孩,外界對他們的評價永遠都是好男人。
而女人呢?要相夫教子,要家庭幸福,要經濟獨立,為了工作不帶孩子不對,只帶孩子不工作也不對。
當她們回歸家庭的時候,他們說:當家庭主婦帶孩子,沒一點價值!而當她們離開家庭,在職場廝殺的時候,他們又說: 真不負責任!就不能好好在家帶孩子?
這個社會對男人太寬容,對女人太苛刻!
育兒的書比比皆是,有幾個男人看?
婚姻家庭文章那麼多,又有幾個男人看?
這是一個畸形的社會,男人不斷在逃離家庭責任,而女人被家庭責任逼得越來越強大。
武志紅老師有一本書叫《巨嬰國》,說的是許多男人在婚姻中仍把自己當成一個嬰兒,讓妻子繼續延續母親的角色,這就是當媽式擇偶和保姆式妻子。
結婚後,女人努力承擔起母親,妻子,女兒,兒媳的角色,特別在做母親上,她們快速成長,不斷更新觀點,學習新知識,與時俱進。
而許多父親呢?
他們沒有跟隨孩子二次成長,甚至角色缺失,把所有家務和關於孩子的一切都推給同樣在上班的妻子,這就是喪偶式育兒和守寡式婚姻。
有很多男人要麼經常加班,要麼常年出差,打電話不接,發消息不回,事後總喜歡用「忙」來搪塞。
有時候,他們難得出差回家,卻不是跟朋友去聚會,就是躺在沙發玩手機,反正就是沒空陪老婆。
老婆難受了生病了,發簡訊告訴他,隔了好久,回5個冰冷冷的字:「哦,多喝熱水」
有時候終於正常時間回家,你還沒來得及開口,他就說:「我好累,要休息」。
你不樂意了,多嘴幾句,他就像易燃的花炮,一點就燃,發泄完之後就摔門而出,最後又剩下你一人呆在冰冷冷的屋裡,呼吸著冰冷冷的空氣。
為什麼女人在婚姻中越來越孤獨?
喪偶式的婚姻怎麼會不孤獨呢。
電影《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有一段台詞:「曾以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獨終老。其實不是,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
(3)
我有一個朋友,有一次她的兩個孩子發燒感冒快成肺炎了,而她的丈夫卻還在參加公司聚會。
她打電話給老公說:「快回來吧,孩子都病成這樣了,你還有心情吃喝玩樂?」
他說:「我在工作,你送他們去醫院吧,我回去又有什麼用?」
聽著老公的話,她頓時火冒三丈,和老公在電話裡面吵了起來。
當她吵完掛完電話,婆婆竟然對她說:「我兒子又不是醫生,他回來也沒用啊。你別為難他,我兒子在外面掙錢不容易,從小沒受過什麼苦,現在社會壓力這麼大,你看他愁的頭髮都白了。」
她又氣又哭,滿臉淚水。
有什麼奇葩婆婆,就會有什麼渣男兒子!
你只知道別為難兒子,可曾想過別為難兒媳?你心疼兒子不容易,媳婦又何嘗容易?
許多「喪偶式婚姻」要追溯到上一代,因為丈夫從小是在父親角色缺失的家庭背景下成長的,所以和母親的感情很好。
他們長大後雖然有家室,但是心理上仍沒有斷奶,情感和精神都處於未成熟、未獨立的狀態,在育兒方面仍依賴於自己的母親和妻子,逃避責任,拒絕長大。
這就像是一個劫,一波一波的不斷傳下去。
「喪偶式」婚姻是中國女人心中永遠的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