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名句(下)
147、不侈於後世,不靡於萬物,不暉於數度,以繩墨自矯而備世之急。(《莊子雜篇·天下》)
【譯文】不使後世奢侈,不浪費萬物,不炫耀禮儀法度,用規矩來勉勵自己,以備擔當世間的急難。
148、君子不為苛察,不以身假物。(《莊子雜篇·天下》)
【譯文】君子不求苛刻計較,不使自己為外物所役。
149、知不知,將薄知而後鄰傷之者也。(《莊子雜篇·天下》)
【譯文】強求知其不知,就會為知所迫而結果損傷自己。
150、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薰然慈仁,謂之君子。(《莊子雜篇·天下》)
【譯文】以仁來施行恩惠,以義來建立條理,以禮來規範行動,以樂來調和性情,表現溫和仁慈,稱為君子。
151、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孟子·梁惠王上》)
【譯文】從沒有講仁義卻遺棄自己父母的,也沒有講義卻輕慢自己君王的。
152、以五十步笑百步,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譯文】逃跑了五十步的人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人,(前者)只不過還沒跑到一百步,但也是逃跑啊。
15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譯文】尊敬自己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小孩,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小孩。
154、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孟子·梁惠王上》)
【譯文】稱一稱,才知道輕重;量一量,才知道長短。凡事都是這樣,人心更是如此。
155、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譯文】為老百姓的快樂而快樂,老百姓也為他的快樂而快樂;為老百姓的憂愁而憂愁,老百姓也為他的憂愁而憂愁。
156、曾子曰:「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譯文】曾子說:「你怎樣對別人,別人就怎樣回報你」。
157、君子創業垂統,為可繼也。若夫成功,則天也。(《孟子·梁惠王下》)
【譯文】君子創立基業,奠定傳統,正是為了可以被繼承下去。至於成功與否,還要看天命。
158、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子貢說:「學習而不知滿足,是明智;教育而不知疲倦,是仁愛」。
159、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孟子說:「我懂得辨析言辭,我善於培養我的浩然之氣」。
160、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突出於所屬的類,超拔於所屬的群,自從有人類以來,還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
161、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倚仗力量來使人服從的,並不是真心服從,只不過力量不足相敵罷了;依靠道德來使人服從的,卻是心悅誠服。
162、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天降的災難還可以躲避,自找的災難那可就活不了。
163、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羞恥之心,是義的萌芽;退讓之心,是禮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
164、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吸取別人的優點來完善自己,這就是同別人一起行善。所以君子最了不起的就是同別人一起行善。
165、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實行仁,就好比射箭,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勢然後才發射;發射而沒有射中,不埋怨勝過自己的人,只要反過來找自己的問題就行了。
16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譯文】佔據道義者幫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義者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連親戚都背叛他;幫助的人多到極點,全天下都順從他。
167、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公孫丑下》)
【譯文】古時候的君子,他的錯誤呢,就像日食和月食一般,別人都看得見;等他改正了,別人都抬頭仰望。
168、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孟子·滕文公上》)
【譯文】孟子講人性本善的道理,言語之間不離堯、舜。
169、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譯文】父子之間有慈愛,君臣之間有禮義,夫婦之間有區別,老少之間有等級,朋友之間有誠信。
170、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孟子·滕文公上》)
【譯文】把錢財送給別人叫做惠,把善良教給別人叫做忠,為天下找到人才叫做仁。
171、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譯文】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中正的位置——禮上,走在天下最開闊的大路——義上;得志的時候,和老百姓一道走;不得志的時候,自己走自己的路。
17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譯文】富貴不能使他驕狂,貧賤不能改變他的心志,威武不能使他屈服,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173、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孟子·離婁上》)
【譯文】愛別人,別人卻不親近自己,那就反過來檢討自己是否夠仁愛;管理別人,卻管理不好,那就反過來檢討自己是否夠明智;對別人有禮,別人卻不回應,那就反過來檢討自己是否夠恭敬。
174、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孟子·離婁上》)
【譯文】凡是行為有達不到預期效果的,都反過來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歸向他。
175、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孟子·離婁上》)
【譯文】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有辦法:得民心,就能得到老百姓支持。得民心有辦法:他們想要的,就為他們聚積,他們所厭惡的,不要強加給他們。
176、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孟子·離婁上》)
【譯文】自己殘害自己的人,不可能同他有所談論;自己拋棄自己的人,不可能同他有所作為。
177、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離婁上》)
【譯文】仁,是人最安穩的住宅;義,是人最中正的道路。空著安穩的住宅而不住,捨棄中正的道路而不走,可悲啊!
178、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孟子·離婁上》)
【譯文】仁的實質,就是侍奉雙親;義的實質,就是服從兄長;智慧的實質,就是懂得這二者的道理而不可離棄。
179、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孟子·離婁下》)
【譯文】孟子說:「有德行的人,說話不一定都講信用,做事不一定都果斷,只看是否合乎義。」
180、孟子曰:「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孟子·離婁下》)
【譯文】孟子說:「廣博地學習,詳細地解說,最終還是要回到簡略地陳述大義的境界。」
181、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孟子·萬章上》)
【譯文】上天生育老百姓,就是要使先知者喚醒後知者,使先覺者喚醒後覺者。
182、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挾也。(《孟子·萬章下》)
【譯文】不倚仗自己的年長,不倚仗自己的顯貴,也不倚仗兄弟的勢力來交朋友。所謂友,是以對方的品德為友,不可有所倚仗。
183、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譯文】人性的善良,就像水性趨向下流。人的本性沒有不善良的,水的本性沒有不向下流的。
184、《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孟子·告子上》)
【譯文】《詩經》說:「上天生養萬民,事物都有法則。百姓把握常規,喜愛美好品德。」
185、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譯文】生命是我所喜愛的,大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二者不能兼得,那麼救犧牲生命而去取義。
186、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
【譯文】仁指的是人心,義指的是人走的路,放棄那正道不走,喪失了善良的本性而不知道去尋找,可悲啊!
187、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譯文】人們有雞狗走丟了,便知道去找回來;有喪失了善心的,卻不知道去尋找。學問之道沒有別的,就是找回來那喪失了的善心罷了。
188、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譯文】五穀是莊稼中好的東西,可是如果沒有成熟,還不如稗子之類的雜草。仁也是這樣,關鍵在於使它成熟罷了。
189、學者必志於彀。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孟子·告子上》)
【譯文】學習的人一定要努力把弓拉滿。技藝高超的木工教導人,一定要遵循規矩,學習的人也一定要遵循規矩。
190、君子之事君也,務引其君以當道,志於仁而已。(《孟子·告子下》)
【譯文】君子侍奉君主,應一心一意地引導君王走正路,用心於仁罷了。
191、先名實者,為人也;後名實者,自為也。(《孟子·告子下》)
【譯文】把名聲看得很重的人,是為了濟世救民;不很看重名聲功業的人,是為了獨善其身。
192、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孟子·告子下》)
【譯文】人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心中困苦,思慮阻塞,然後才能有所奮發;體現在神情上,生髮在言語中,然後才能被人明白。
193、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譯文】天打算把重要任務落實到某個人身上時,一定會先使他的心意苦惱,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的所作所為都受到干擾而不能如意,用這種方式去觸動他的心靈,堅韌他的性格,增加他的才能。
194、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譯文】教育的方式也有很多,我不屑去教誨他,這也是教誨的一種方式呢。
195、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盡心上》)
【譯文】充分發揮人的善良的本心,就是知曉了人的本性。知曉人的本性,就知曉天命了。
196、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盡心上》)
【譯文】尋求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卻取決於命運,這是無益於收穫的尋求,因為所尋求的存在於我自身以外。
197、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盡心上》)
【譯文】反省自身發現自己是誠實的,這是最大的快樂。勉勵自己依從推己及人的恕道行事,這是最近的求仁之路了。
198、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
【譯文】孟子說:「人不可以沒有羞恥,不知羞恥的羞恥,是真正的羞恥啊。」
199、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孟子·盡心上》)
【譯文】孟子說:「羞恥對於人來說是很重要的,行巧詐之事的人沒有地方用得著羞恥。」
201、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孟子·盡心上》)
【譯文】良好的政治,百姓畏懼它;良好的教化,百姓熱愛它。良好的政治可以得到百姓的財富,良好的教化可以得到百姓的心。
202、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孟子·盡心上》)
【譯文】流水這種東西,不把小的坑窪灌滿,就不會繼續向前流動。君子有志於追求大道,不達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達。
203、孟子曰:「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孟子·盡心上》)
【譯文】孟子說:「做事情好比挖井,挖得很深還見不到泉水,仍是一口廢井。」
204、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孟子·盡心上》)
【譯文】殺死一個無罪的人就是不仁;不是自己的東西卻強行拿來就是不義。
205、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孟子·盡心上》)
【譯文】居所在哪裡?仁就是;道路在哪裡?義就是。居住於仁,行走由義,大人所做的事就齊備了。
206、恭敬者,幣之未將者也。恭敬而無實,君子不可虛拘。(《孟子·盡心上》)
【譯文】恭敬之心,應該是在送出禮物之前就有的。只有表面的恭敬,而並非實心實意,君子便不可以被虛假的禮節所束縛。
207、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孟子·盡心上》)
【譯文】天下政治清明,就終身行道;天下統治黑暗,就為道獻身;還沒聽說過犧牲道來迎合人的。
208、於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於所厚者薄,無所不薄也。(《孟子·盡心上》)
【譯文】對於不該停止的事卻停止了,那麼就沒什麼不可以停止的了。對於本該厚待的人而薄待,那麼沒有誰不可薄待了。
209、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孟子·盡心上》)
【譯文】智者沒有什麼不想知道的,但急於知道當前該做的緊要事情;仁者沒有什麼不愛惜的,但急於先愛親人和賢人。
210、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不仁者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孟子·盡心下》)
【譯文】仁人把施與他所愛人的仁德推及到他所不愛的人身上;不仁者把加給他所不愛的人的禍害推及到他所愛人的身上。
211、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孟子·盡心下》)
【譯文】不施行仁德卻能得到一個國家的,有這樣的事;不施行仁德,卻能得到天下,這樣的事不曾有過。
212、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孟子·盡心下》)
【譯文】值得人喜歡便是好;好處確實存在於他自身,便是實在;使那些好處充滿他全身便是美;不但充滿而且能夠光彩奪目地表現出來,便是大;大而又能化育萬物便是聖;聖達到不可測度的境界,便是神。
213、人皆有所不忍,達之於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為,達之於其所為,義也。(《孟子·盡心下》)
【譯文】人人都有不忍心做的事,把這種心推及到他所忍心做的事上,就是仁。人人都有不願做的事,推及到他所想做的事上,就是義。
214、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盡心下》)
【譯文】言語淺顯但意義深遠的,是『善言』;所操持的簡約,但成效廣大的,是『善道』。
215、君子之守,脩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於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孟子·盡心下》)
【譯文】君子的操守,從修養自身開始,進而使天下太平。人們的毛病在於捨棄自己的田地,而去耕種別人的田地——要求他人的太多,而對自己的要求卻很少。
216、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孟子·盡心下》)
【譯文】修養心性沒有比減少慾望更好的辦法。為人如果慾望少,即使善性有所缺失,也不會失去很多;為人如果慾望很多,即使善性有所保存,保留的也不會很多。
217、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荀子·勸學篇》)
【譯文】君子定居時一定要選擇鄉鄰,出遊時一定要親近有品學之士,用來防止沾染邪惡的東西、接近正確恰當的思想。
218、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荀子·勸學篇》)
【譯文】凡一種事物的興起,一定有它的根源。榮耀和屈辱的到來,一定同一個人的思想品德有對應的關係。肉腐爛後就會生蛆,魚枯死後就會生蛀,懈怠散漫,忘乎所以,災禍就要發生了。
219、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荀子·勸學篇》)
【譯文】君子為學,聽在耳里,記在心上,外散於身體儀態之中,而表現於一舉一動之間。即使是極細小的一言一行,都可以作為人的楷模。
220、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荀子·勸學篇》)
【譯文】學習從哪裡開始?在哪裡結束?答曰:學習的方法,應當以誦讀經文為起始,以研究禮法為目的。學習的意義,以做有志之士為起始,以成聖人為目的。
221、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荀子·勸學篇》)
【譯文】山裡有玉,連草木都會潤澤,深淵有珠,連崖岸都不會幹枯。為善而不積的人有,若積善,哪裡有不為人知的道理?
222、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荀子·勸學篇》)
【譯文】過去瓠巴鼓瑟,水中的魚也會浮到水面來聽;伯牙鼓琴,六馬仰首而聽。所以聲音不會因為小而聽不見,行為不會因為隱蔽而不被看見。
223、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荀子·勸學篇》)
【譯文】凡所問非關禮者,不必告訴他。所告非關禮者,不要再去多問。有人說到與禮無關的事,也不必聽。有意氣求勝而無意者,不要同他辯論。所以抱著求道之心而來的,才能與之交往,不是為求道的就迴避他。
224、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荀子·勸學篇》)
【譯文】古代的人學習是為了修養自身,現在的人學習則是為了獲取其他東西。君子學習,是為了完善身心;小人學習,只是想用所學的東西向他人顯示。
225、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荀子·勸學篇》)
【譯文】射一百支箭,有一支沒射中就不能叫善射。駕車行千里,而差半步不到,就不能叫善御。學者為學,而不能盡知其倫類,不能專一於仁義,就不能叫善學。
226、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荀子·勸學篇》)
【譯文】有德操就有定力,有定力才能應變外來事物。內有應,外有定,才可稱為全人。天之所貴在其大,地之所貴在其廣,君子所貴就在其全啊。
227、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荀子·勸學篇》)
【譯文】君子知道不全不純不足以為美,所以誦說經典,以求貫穿其大義,研讀思索以求其精旨,設身處地,以古人所做的事情為楷模,而求其所處之法,根除害道之事,以保持學之所得。
228、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災然必以自惡也。(《荀子·修身篇》)
【譯文】見有善行,一定要恭謹自查,自己是否也有此善行;見到不善的行為,一定要驚心警惕,反省自己是否也有此不善。自己身上的善,一定要固守;身上的不善,一定要畏惡它如同災禍。
229、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荀子·修身篇》)
【譯文】批評我而所言恰當的人,是我的老師;讚譽我而所言恰當的人,是我的朋友;獻媚阿諛我的人,是害我的讒賊。所以君子尊崇老師而親近朋友,對於讒賊而深惡痛絕。
230、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荀子·修身篇》)
【譯文】用善引導人的是教誨,用善響應人的是和順,用不善引導人的是諂佞,用不善附和人的是阿諛。
231、人無法,則倀倀然;有法而無志其義,則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類,然後溫溫然。(《荀子·修身篇》)
【譯文】人沒有禮法,則無所適從;有法而不知其深義,則茫然無所遵從;依據禮法,又能深明其統類,然後才能優遊不迫。
232、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荀子·修身篇》)
【譯文】禮,是用來端正身心的;老師,是用來端正禮法的。沒有禮,用什麼來修正自己的行為?沒有老師,我怎麼知道禮是這樣的?
233、形不勝心,心不勝術。術正而心順之,則形相雖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也;形相雖善而心術惡,無害為小人也。(《荀子·非相篇》)
【譯文】相人的形貌不如觀察人的立心,觀察他的立心不如研究他的所行所學。相貌不能決定人的內心,而內心又受到所行所學的影響。所學所行正,心也順著它,那麼形貌雖然醜惡心術也會善,不妨礙成為君子。所學所行不正,那麼形貌雖好心術也會惡,終究還是小人。
234、類不悖,雖久同理,故鄉乎邪曲而不迷,觀乎雜物而不惑,以此度之。(《荀子·非相篇》)
【譯文】只要同類事物不相背離,即使時間相隔很長,道理還是一樣的,所以面對邪說歪理也不會迷亂,看到雜亂無章的事物也不會困惑,這就是因為按照正確的道理推測一切事物的緣故。
235、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為甚。故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觀人以言,美於黼黻文章;聽人以言,樂於鍾鼓琴瑟。故君子之於言無厭。(《荀子·非相篇》)
【譯文】人都喜歡談說自己崇尚的東西,君子尤其如此。所以贈人以善言,比金石珠玉更有價值;用善言勸勉人,比華麗的衣服色彩更美好;聽從善言,比聽鐘鼓琴瑟之音還快樂。所以君子對於善言,津津樂道而從不厭倦。
236、君子之度己則以繩,接人則用曳。度己以繩,故足以為天下法則矣。接人用曳,故能寬容,因求以成天下之大事矣。(《荀子·非相篇》)
【譯文】君子嚴於律己,好像用繩墨量木材,對待別人,就應該用引導的方法,這就像用舟楫接引人上船,這樣才能做到寬廣包容,依靠眾人而成天下之大事。
237、小辯不如見端,見端不如見本分。小辯而察,見端而明,本分而理。(《荀子·非相篇》)
【譯文】辯說小事,不如把握好事情的頭緒,把握好事情的頭緒,不如抓住根本。辯說小事能夠精察,抓住頭緒能夠明白,抓住了根本就能得到辯說的根本意義。
239、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夫是之謂兼術。(《荀子·非相篇》)
【譯文】君子自己賢能卻能包容才劣之人,自己智慧卻能包容愚鈍之人,自己廣博卻能包容淺陋之人,自己專精卻能包容只是駁雜之人,這就是兼容之道。
240、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使有貧富貴賤之等,足以相兼臨者,是養天下之本也。《書》曰:「維齊非齊。」此之謂也。(《荀子·王制篇》)
【譯文】古代的君主痛恨混亂,所以指定了禮儀來加以區分,使人們有貧窮與富裕、高貴與卑賤的差別,使自己能夠憑藉這些差別來全面統治他們,這是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則。《尚書》上說:「要做到整齊劃一,關鍵在於不整齊劃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241、選賢良,舉篤敬,興孝弟,收孤寡,補貧窮,如是,則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荀子·王制篇》)
【譯文】選用賢良之人,提拔忠厚恭謹之人,提倡孝順父母,敬愛兄長,收養孤兒寡母,資助貧窮的人,像這樣,百姓就服從統治了。百姓服從統治,然後君王的統治地位才能穩固。古書上說:「君王好比船;百姓好比水。水能浮起船,也能掀翻船。」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242、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親也;義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貴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敵也。(《荀子·王制篇》)
【譯文】仁德高於天下,所以天下沒有人不親近他。道義高於天下,所以天下沒有人不尊重他。威嚴高於天下,所以天下沒有誰敢與其為敵。
243、天地者,生之始也;禮義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禮義之始也。為之,貫之,積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荀子·王制篇》)
【譯文】天地是生命的本源,禮儀是治國的本源,君子是禮儀的本源。制定禮儀,推行禮儀,培養禮儀,到達愛好禮儀的地步,是成為君子的本源。所以天地生養君子,君子治理天地。
244、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篇》)
【譯文】人有氣、有生命、有知覺,而且講究義氣,所以人在天下萬物中最為尊貴。人的力氣不如牛大,奔跑不如馬快,但牛、馬卻被人役使,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人能結成社會群體,而它們不能。
245、能以事親謂之孝,能以事兄謂之弟,能以事上謂之順,能以使下謂之君。(《荀子·王制篇》)
【譯文】能夠按禮儀來侍奉父母的叫做孝,能夠按禮儀來侍奉兄長的叫做悌,能夠按禮儀來侍奉君主的叫做順,能夠按禮儀來差使臣民的叫做君。
246、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無形,夫是之謂天。唯聖人為不求知天。(《荀子·天論篇》)
【譯文】萬物都得其(天)調和以生,都得其長養以成,看不見它化生萬物的痕迹,只見到它的功效,這就是大自然的神妙啊。人們都看得見大自然所生成的萬物,卻不知道它生成萬物的那種無形過程,這就是稱其為天的原因。天道難測,所以只有聖人才知道只盡人事,而不費力氣去尋求了解天的道理。
247、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錯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小人錯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荀子·天論篇》)
【譯文】君子尊重自己的努力,而不羨慕那些由上天決定的事;小人放棄了自己的努力,而羨慕由上天決定的事情。所以君子日益精進,小人每日退步。248、淺不足與測深,愚不足與謀知,坎井之蛙不可與語東海之樂。(《荀子·正論篇》)
【譯文】淺的東西不足以測量深的東西,愚昧的人不足以與智慧的人相謀,壞井裡青蛙無法和它談論遨遊東海的樂趣。
249、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荀子·禮論篇》)
【譯文】禮,上是用來祭祀天的,下是用來祭祀地的,也是表示對祖先和君師的尊重,這是禮儀的三個根本。
250、厚者,禮之積也;大者,禮之廣也;高者,禮之隆也;明者,禮之盡也。(《荀子·禮論篇》)
【譯文】厚重的德行,是積累禮儀所致;君子博大的精神,是處處遵循禮儀所致;君子高尚的品德,是推崇禮的結果;君子能夠明察,是因為完全做到了禮的要求。
251、禮者,謹於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終,終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禮義之文也。(《荀子·禮論篇》)
【譯文】禮,對於生死之事的辦理最為慎重。活著,是生命的開始;死亡,是人生的終結,生與死都能按照禮處理得十分妥善,人道就全了。所以君子敬畏生命而慎重對待死亡,態度如一,這就是禮義文理了。
252、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者也。故文飾、粗惡、聲樂、哭泣,恬愉、憂戚,是反也,然而禮兼而用之,時舉而代御。(《荀子·禮論篇》)
【譯文】禮,就是用來取長補短,減少多出的,彌補不足的,既要達到愛慕崇敬死者的禮節目的,又能養成按照禮的規則去做的美德。所以文飾與粗惡、聲樂與哭泣、恬愉與憂愁,這些情感是對立的;然而禮都能兼用,隨時變換使用。
253、故曰:性者,本始材朴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荀子·禮論篇》)
【譯文】所以說:本性,是人天生的材質;人為,是盛大的禮法文理。沒有本性,那麼禮法文理就沒有地方施加,沒有人為,人本始的天性就不能自己變得美起來。
254、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性偽合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聖人然後分也。(《荀子·禮論篇》)
【譯文】天地和諧,萬物才能生長,陰陽相接,世界才能變化,人的天性和後天的禮義結合,天下才能能到治理。天能產生萬物,卻不能治理它;地能養育人,卻不能治理人;世界上的萬物和人類,必須依靠聖人制定禮法,然後才能各得其位。
255、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終始一也。(《荀子·禮論篇》)
【譯文】喪禮,就是用生前的樣子去裝飾死者,大致模仿他活著的時候的樣子把死者送走。 所以侍奉死者如同生者,侍奉死去的人如同他活著的時候,對於生死存亡都能按照禮的規定來做。
256、刻死而附生謂之墨,刻生而附死謂之惑,殺生而送死謂之賊。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使死生終始莫不稱宜而好善,是禮義之法式也,儒者是矣。(《荀子·禮論篇》)
【譯文】刻薄死者而厚待活著的人,這是墨家的主張,刻薄活著的人而厚葬死去的人,這是糊塗,殺死活著的人去陪葬死者,這是害人。大致模仿一個人活著時候的情形去為他送死,使得生死始終無不合宜完善,這是禮義的法則儀式,是儒家的主張。
257、上取象於天,下取象於地,中取則於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盡矣。(《荀子·禮論篇》)
【譯文】禮的制定,上取法於天,下取法於地,中間取法於人,人們共同居住、和諧統一的道理全在這裡了。
258、人不能不樂,樂則不能無形,形而不為道,則不能無亂。先王惡其亂也,故制《雅》、《頌》之聲以道之。(《荀子·樂論篇》)
【譯文】人不可能沒有快樂,有快樂就不能不有所表現,有所表現而不去引導,就會流於亂。先王憎惡這種亂,所以製作了雅、頌的音樂以引導它。
260、夫聲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謹為之文。樂中平則民和而不流,樂肅庄則民齊而不亂。(《荀子·樂論篇》)
【譯文】音樂生於人心,感人的力量最深,改變人的情感也最快,所以先王非常謹慎地制定音樂。音樂中正平和,百姓就和睦而不至於淫放,音樂嚴肅莊重,百姓就整齊而不陷於紛亂。
261、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荀子·樂論篇》)
【譯文】音樂,是聖人所喜歡的,它可以改善人心,它的聲音感人至深,容易移風易俗,所以先王用禮樂來引導百姓而使其和睦。
262、故樂者,所以道樂也,金石絲竹,所以道德也。樂行而民鄉方矣。(《荀子·樂論篇》)
【譯文】所以音樂是用來引導快樂的,金石絲竹之聲,是用來引導道德的。音樂得到推行人們就會朝著正確的方向走。
263、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荀子·樂論篇》)
【譯文】君子喜歡音樂是為了提高道德修養,小人喜歡音樂是為了滿足個人慾望。用道來控制慾望,就會喜樂而不悖亂;慾望過分而忘記了道,就會迷惑而不快樂。
264、禮樂之統,管乎人心矣。窮本極變,樂之情也;著誠去偽,禮之經也。(《荀子·樂論篇》)
【譯文】禮樂的關鍵是能約束人心。源於人心,極盡情感之變化,是樂的本質;表達誠心,去掉虛偽,是禮的原則。
265、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治則復經,兩疑則惑矣。(《荀子·解蔽篇》)
【譯文】大凡人的通病,是被片面的認識所局限,而不明白全面正確的道路。糾正了片面的認識,才能使認識符合正道,對正道三心二意則必然產生疑惑。
266、遠為蔽,近為蔽,博為蔽,淺為蔽,古為蔽,今為蔽。凡萬物異則莫不相為蔽,此心術之公患也。(《荀子·解蔽篇》)
【譯文】只看到遠處能成為蔽,只看到近處能成為蔽,博學能成為蔽,淺薄能成為蔽,泥古不化是蔽,知今不知古也是蔽。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差異,有差異就會互相形成蔽塞,這是人思想方法上的通病。
267、「知賢之為明,輔賢之謂能,勉之彊之,其福必長。」此之謂也。此不蔽之福也。(《荀子·解蔽篇》)
【譯文】「能夠識別賢良的叫做明,能夠輔助賢良的叫做能,在這方面勤奮努力,他的幸福一定長久。」這就是不被蒙蔽的福氣。
268、聖人知心術之患,見蔽塞之禍,故無欲無惡,無始無終,無近無遠,無博無淺,無古無今。(《荀子·解蔽篇》)
【譯文】聖人知道思想方法偏頗的壞處,看到了蔽塞的禍害,所以不特別喜好一樣東西,也不特別憎惡一樣東西,不過分強調開始,也不過分強調結局,不偏重近,也不偏重遠,不過分博大,也不過分淺近,不泥古,也不薄今。
269、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謂虛,不以所已臧害所將受謂之虛。(《荀子·解蔽篇》)
【譯文】人天生有認識的能力,有認識能力就有記憶。有記憶就是貯藏,然而也有所謂虛,所謂虛,就是不因為已經獲得的去妨礙將要接受的。
270、心枝則無知,傾則不精,貳則疑惑。以贊稽之,萬物可兼知也。身盡其故則美,類不可兩也,故知者擇一而壹焉。(《荀子·解蔽篇》)
【譯文】思想分散就不能獲得對事物的了解,心思不專一認識就不精深,三心二意就會疑惑。專一於道,並用來幫助考察萬物,那麼萬物都可以被認識了。一個人只要明白其中的道理,並儘力去做了,就能做到身美,凡萬事萬物的道理,都不能執兩端而得,所以明智之人選擇一端而專心以赴。
271、虛壹而靜,謂之大清明。萬物莫形而不見,莫見而不論,莫論而失位。(《荀子·解蔽篇》)
【譯文】虛心、專一,安靜,才能達到認識上的極其透徹、沒有遮蔽的境界。進入這種境界,世界萬物沒有不顯現出來的,顯現出來的都能加以歸類、排列次序,能排列次序的都會讓其各得其位。
272、精於物者以物物,精於道者兼物物。故君子壹於道而以贊稽物。壹於道則正,以贊稽物則察,以正志行察論,則萬物官矣。(《荀子·解蔽篇》)
【譯文】精通於某種具體事物的人,可以讓他來治理這一類事物,精通於道的人,卻可以治理各種事物,所以君子專一於道,能夠用道幫助考察萬物。專心於道,心志就純正不偏,用它來幫助考察萬物,就能明察,用純正的思想,明察的行為去對待萬物,那麼萬物都可以得到治理了。
273、仁者之行道也,無為也;聖人之行道也,無強也。仁者之思也恭,聖人之思也樂。此治心之道也。(《荀子·解蔽篇》)
【譯文】仁者推行道,並不刻意去做;聖人推行道,不必勉強去做。仁者在思慮道時,是恭敬的,聖人在思慮道時,是樂在其中的。這就是治心的根本方法。
274、不慕往,不閔來,無邑憐之心,當時則動,物至而應,事起而辨,治亂可否,昭然明矣。(《荀子·解蔽篇》)
【譯文】不羨慕過去,不憂念未來。沒有憂愁或憐憫的心情,時機合適就行動,事物來了就應對,事情發生了就處理,這樣什麼是治,什麼是亂,什麼要肯定,什麼要否定,就一清二楚了。
275、為之無益於成也,求之無益於得也,憂戚之無益於幾也,則廣焉能棄之矣。不以自妨也,不少頃干之胸中。(《荀子·解蔽篇》)
【譯文】做了卻無益於成功,追求卻無益於得到,憂愁卻無益於解決危機,對於這樣的事,就應當將它拋棄得遠遠的。不因為它而妨礙自己,也不讓它對心有片刻干擾。
276、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治則復經,兩疑則惑矣。(《荀子·解蔽篇》)
【譯文】大凡人的通病,是被片面的認識所局限,而不明白全面正確的道理。糾正了片面的認識,才能使認識符合正道,對正道三心二意則必然產生疑惑。
277、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情然而心為之擇謂之慮。心慮而能為之動謂之偽。慮積焉、能習焉而後成謂之偽。(《荀子·正名篇》)
【譯文】天性中所表現出的好、惡、喜、怒、哀、樂的情感叫情。情有所欲,心對它進行選擇判斷就叫思慮。思慮以後,人體官能照著去做就叫人為。思慮長期積累,官能反覆去做,然後所形成的言行規範叫作偽。
278、正利而為謂之事,正義而為謂之行。所以知之在人者謂之知。知有所合謂之智。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謂之能。能有所合謂之能。(《荀子·正名篇》)
【譯文】出於利的目的而又不失其正去做的,叫做事;符合義的標準而去做的,叫做德行。人固有的認識客觀事物的本能叫做知,這種本能與客觀萬物相合就叫智慧。人固有的掌握外物的能力叫做本能,本能與外物相合的叫做才能。
279、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質也;欲者,情之應也。以所欲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以為可而道之,知所必出也。(《荀子·正名篇》)
【譯文】天性,是人天生的東西;情,是天性的實質內容;慾望,是情的感應。以為自己的願望是可以達到的,而去追求它,這是人之常情所不可避免的;以為是可以做的而去做它,這是人的智慧所要求的必然選擇。
280、所欲雖不可盡,求者猶近盡;欲雖不可去,所求不得,慮者欲節求也。道者,進則近盡,退則節求,天下莫之若也。(《荀子·正名篇》)
【譯文】慾望雖然不可完全滿足,追求的人有時候依然會接近於完全的滿足,慾望雖然不可以完全去除,所求也有所不得的時候,智者之士則懂得節制慾望的追求。按照道來行事,能夠滿足慾望的時候就盡量滿足,不能滿足的時候就節制慾望,天下沒比這更好的原則了。
281、凡人之取也,所欲未嘗粹而來也;其去也,所惡未嘗粹而往也。故人無動而不可以不與權俱。(《荀子·正名篇》)
【譯文】大凡人想要求得某件東西,所想的未必都能得到;而他不喜歡的,也未必都會離開他。所以人的一舉一動,沒有什麼能離開權的標準。
282、權不正,則禍托於欲而人以為福,福托於惡而人以為禍,此亦人所以惑於禍福也。(《荀子·正名篇》)【譯文】標準不正確,那麼災禍已經蘊含在他所希望的事情中,人卻誤以為是福,福氣已經蘊含在他所希望的事情中,人卻以為是禍,這是人對災禍產生迷惑的原因。
283、無稽之言,不見之行,不聞之謀,君子慎之。(《荀子·正名篇》)
【譯文】沒有根據的話,沒見人做過的事,沒聽人說過的謀略,君子一定要慎重地對待。
284、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荀子·性惡篇》)
【譯文】一定要有老師和法制的教化,禮儀的引導,然後才能出現謙讓,才能與禮儀秩序符合,達到社會安定。
285、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荀子·性惡篇》)
【譯文】所謂本性,就是天生的東西,不可以通過學習得到,不可以經過努力從事而做成;禮義,則是聖人制定出的,可以通過學習而得到,可以通過努力從事而做成。
286、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荀子·性惡篇》)
【譯文】不可以學習、不可以經過努力而做成,出於天生的,叫做天性,可以學習、可以通過人為努力而做到,取決於人自己的,叫做偽,這就是天性和人為的區分。
287、然則生而已,則人無禮義,不知禮義。人無禮義則亂,不知禮義則悖。(《荀子·性惡篇》)
【譯文】如果只憑著本性,那麼人就沒有禮儀,不知禮儀。人沒有禮儀就會混亂,不知禮儀就會悖謬。
288、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善言天者必有徵於人。凡論者,貴其有辨合,有符驗,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荀子·性惡篇》)
【譯文】善於談論古代的人,一定能在當今得到驗證,善於談論天道的人,一定能在人間得到驗證。大凡建言立說,重要的是要有證明、有根據。所以坐而論道,站起來就應該能夠張設,張設了要能施行。
289、今人之性惡,必將待聖王之治、禮義之化,然後皆出於治,合於善也。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篇》)
【譯文】現在人性的惡,一定要經過聖王的治理,禮義的教化,之後才能夠得到治理,符合善的標準。由此看來,人性惡是很明明白白的了,人性之善只是後天人為的東西。
290、凡所貴堯、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然則聖人之於禮義積偽也,亦猶陶埏而為之也。(《荀子·性惡篇》)
【譯文】人之所以推崇堯、禹、推崇君子,是因為他們能變化天性中的惡,能興起後天的善,興起後天的善就產生了禮義。所以說,聖人與禮、義、積、偽的關係,就好像陶人用水和泥製作陶器一樣。
291、今使塗之人伏術為學,專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縣久,積善而不息,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矣。(《荀子·性惡篇》)
【譯文】如果讓普通人掌握道術的方法,努力學習,專心致志,認真思索,仔細考察,日積月累,積累善行而不停息,就會達到神明的境界,與天地相參。
292、仁之所在無貧窮,仁之所亡無富貴;天下知之,則欲與天下同苦樂之;天下不知之,則傀然獨立天地之間而不畏。(《荀子·性惡篇》)
【譯文】仁之所在,雖貧窮,不以為苦,仁之所無,雖富貴,不以為樂;天下人知道他,則願與天下人共樂;天下人不知道他,則巋然獨立於天地之間而無所懼。
293、得賢師而事之,則所聞者堯、舜、禹、湯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則所見者忠信敬讓之行也。身日進於仁義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荀子·性惡篇》)
【譯文】得到賢師並師從他,那聽到的都是堯、舜、禹、湯之道,得良友並結交他,那麼所見到的都是忠、信、敬、讓的行為。自己在不知不覺中一天天懂得了「仁義」,這都是環境的力量所造成的。
295、言之千舉萬變,其統類一也:是聖人之知也。少言則徑而省,論而法,若佚之以繩,是士君子之知也。(《荀子·性惡篇》)
【譯文】言語多,但文雅而有條理,終日議論其所以如此主張的道理。言語少,簡潔直接,有條例有章法,就好像用繩墨量過一樣,這是士君子的智慧。
296、驊騮、騹、驥、纖離、綠耳,此皆古之良馬也,然而前必有銜轡之制,後有鞭策之威,加之以造父之馭,然後一日而致千里也。夫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辯知,必將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荀子·性惡篇》)
【譯文】驊騮、騏驥、纖離、綠耳,這都是古代的良馬,然後一定要前面加上轡頭制約它,後有鞭策的威懾,加上造父精良的駕車術,然後才能日行千里。一個人雖有好的素質,又有較好的辨別能力,但一定還要找到賢師並師從他,選擇良友並結交他。
297、今之人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者為君子;縱性情,安恣睢,而違禮義者為小人。(《荀子·性惡篇》)
【譯文】現在的人,受到了師法的教化,積累了文化知識,行為出於道義的,就是君子;放縱本性,任意胡作非為,違背禮儀的,就是小人。
298、「塗之人可以為禹」,曷謂也?曰:凡禹之所以為禹者,以其為仁義法正也。然則仁義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塗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荀子·性惡篇》)
【譯文】「路上的普通人也可以成為大禹。」為什麼這麼說呢?答:禹之所以為禹,因為他能實行「仁義法正」的緣故。這樣說來,仁義法正就有可以知道,可以做到的道理,這樣說來,普通人都有能夠知道仁義法正的材質,都有能做到仁義法正的條件,所以他能成為禹的道理是很明顯的。
299、天非私曾、騫、孝己而外眾人也,然而曾、騫、孝己獨厚於孝之實而全於孝之名者,何也?以綦於禮義故也。(《荀子·性惡篇》)
【譯文】老天並不是偏愛曾參、閔子騫、孝己而嫌棄眾人,然而只有曾參、閔子騫、孝己注重孝的實踐,而完全獲得了孝的美名,為什麼?這是因為他們能儘力於禮儀的緣故。
300、凡所貴堯、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偽,偽起而生禮義。(《荀子·性惡篇》)
【譯文】人們之所以推崇堯、禹,推崇君子,是因為他們能變化天性中的惡,能興起後天的善,興起後天的善就產生了禮儀。
301、可以為,未必能也;雖不能,無害可以為。然則能不能之與可不可,其不同遠矣,其不可以相為明矣。(《荀子·性惡篇》)
【譯文】有可能做,但未必一定能做到;雖然不一定能做到,但不妨礙有可能做。如此,則能不能做到與有沒有可能做,期間差別太大了。它們之間不能等同看待是很明顯的。
302、直木不待隱栝而直者,其性直也;枸木必將待隱栝、烝、矯然後直者,以其性不直也。今人之性惡,必將待聖王之治、禮義之化,然後皆出於治,合於善也。(《荀子·性惡篇》)
【譯文】不依靠隱栝而直,因為它天生是直的;曲木必須要經過隱栝、加熱矯正之後才直,是因為其天性不直。現在人性的惡,一定要經過聖王的治理,禮儀的教化,之後才能夠得到治理,符合善的標準。
303、 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故樂者,所以道樂也,金石絲竹,所以道德也。(《荀子·樂論篇》)
【譯文】君子喜歡音樂是為了提高道德修養,小人喜歡音樂是為了滿足個人慾望。用道來控制慾望,就會喜樂而不悖亂;慾望過分而忘記了道,就會迷惑而不快樂。所以,音樂是用來引導快樂的,金石絲竹之聲,是用來引導道德的。
304、且樂也者,和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合同,禮別異。禮樂之統,管乎人心矣。窮本極變,樂之情也;著誠去偽,禮之經也。(《荀子·樂論篇》)
【譯文】樂,是和諧人心的根本;禮,是區分上下等級的原則。音樂使人心達到和諧,禮使人們區分上下等級。禮樂的關鍵是能約束人心。源於人心,極盡情感之變化,是樂的本質;表達誠心,去掉虛偽,是禮的原則。
305、樂者,天下之大齊也,中和之紀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荀子·樂論篇》)
【譯文】音樂是統一天下人的重要東西,是和順人性情的綱要,是人情所不能沒有的。
306、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學亂術,足以為先王者也。一家得周道,舉而用之,不蔽於成積也。(《荀子·解蔽篇》)
【譯文】孔子仁愛智慧而且無所蔽,所以他的學術和治理天下之道,足以與先王媲美。孔子得到道的全體,按照它去做,就不會蔽於平時所積累的成見。
307、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無所疑止之,則沒世窮年不能遍也。(《荀子·解蔽篇》)
【譯文】能夠認識事物,是人的本性;可以被認識,是事物的自然之理。以人的認識的本性,去探求可知的事物的道理,如果沒有一定的目標所止,那就會終身辛苦,甚至到死也不能窮盡事物的道理。
308、心知道,然後可道;可道,然後能守道以禁非道。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則合於道人,而不合於不道之人矣。(《荀子·解蔽篇》)
【譯文】心要了解道,才能贊同道,贊同道,才能堅守道而不做不合於道的事。用合於道的心選取人才,那一定會選擇有道之人,而不選擇不守道的人。
309、仁者之行道也,無為也;聖人之行道也,無強也。仁者之思也恭,聖人之思也樂。此治心之道也。(《荀子·解蔽篇》)
【譯文】仁者推行道,並不刻意去做;聖人推行道,不必勉強去做。仁者在思慮道時,是恭敬的,聖人在思慮道時,是樂在其中的。這就是治心的根本方法。
310、瞽者仰視而不見星,人不以定有無,用精惑也。有人焉,以此時定物,則世之愚者也。彼愚者之定物,以疑決疑,決必不當。(《荀子·解蔽篇》)
【譯文】盲人抬頭看不見星星,人們並不因此判定天空沒有星星,因為知道這是視力不清造成的。如果有人用此時的情況來判斷事物,那就是世上最愚蠢的人。那些愚蠢的人,用不清楚來判定不清楚,其判斷肯定不會恰當。
311、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質也;欲者,情之應也。以所欲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以為可而道之,知所必出也。(《荀子·正名》)
【譯文】天性,是人天生的東西;情,是天性的實質內容;慾望,是情的感應。以為自己的願望是可以達到的,而去追求它,這是人之常情所不可避免的;以為是可以做的而去做它,這是人的智慧所要求的必然選擇。
312、凡人莫不從其所可,而去其所不可。知道之莫之若也,而不從道者,無之有也。假之有人而欲南無多,而惡北無寡。(《荀子·正名》)
【譯文】大凡人,沒有不順從自己所認可的,而捨棄自己所不認可的。知道世界上沒有比道更好的了,卻不跟從道,這樣的人是沒有的。假如有人想向南走,那麼無論路程多遠,他都願意;假如他討厭北邊,那麼無論路程多近,他都不會去。
313、凡人之取也,所欲未嘗粹而來也;其去也,所惡未嘗粹而往也。故人無動而不可以不與權俱。(《荀子·正名》)
【譯文】大凡人想要求得某件東西,所想的未必都能得到;而他不喜歡的,也未必會離開他。所以人的一舉一動,沒有什麼能離得開權的標準。
314、易者以一易一,人曰無得亦無喪也;以一易兩,人曰無喪而有得也;以兩易一,人曰無得而有喪也。計者取所多,謀者從所可。(《荀子·正名》)
【譯文】交換,就是以一個換另一個,人們會說這是沒得到也沒損失;用一個換兩個,人們會說這是沒有損失而有所得;用兩個換一個。人們會說這是損失了而沒有得到。會計算的人願意以少換多,會謀劃的人能照有利自己的方面去做。
315、以兩易一,人莫之為,明其數也。從道而出,猶以一易兩也,奚喪!離道而內自擇,是猶以兩易一也,奚得!其累百年之欲,易一時之嫌,然且為之,不明其數也。(《荀子·正名》)
【譯文】用兩個換一個,誰都不會做這種事,因為明白其中多寡之數的道理。依照道去做,這就好像用一個換兩個,怎麼會有損失!背離道而由自己任意選擇,這就好像用兩個換一個,怎麼會有所得!累積了很長時間想得到,卻換來了自己討厭的,然而卻會去做,這就是不明白得失間的數量關係。
316、有嘗試深觀其隱而難其察者,志輕理而不重物者,無之有也;外重物而不內憂者,無之有也。行離理而不外危者,無之有也;外危而不內恐者,無之有也。(《荀子·正名》)
【譯文】又曾經試著深入觀察一個隱蔽而難以覺察的道理,內心輕視道而不重視物質慾望的人,是沒有的;重視物質慾望而內心不憂慮的人,是沒有的;行為背離大道而不遭遇危險的人,是沒有的;遭遇危險而內心不恐懼的人,是沒有的。
317、故欲養其欲而縱其情,欲養其性而危其形,欲養其樂而攻其心,欲養其名而亂其行。如此者,雖封侯稱君,其與夫盜無以異;乘軒戴絻,其與無足無以異。(《荀子·正名》)
【譯文】所以本來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卻放縱了自己的情慾,本來是為了保養自己的生命,卻危害了自己的身體,本來是培養快樂的心情,卻傷害了自己的心,本來是為了建立名望,卻擾亂了自己的行為。像這樣的人,就算是封侯稱君,其實與盜賊無異;乘車戴冕,其實與衣食不足的百姓沒有什麼兩樣。
318、心平愉,則色不及佣而可以養目,聲不及佣而可以養耳,蔬食菜羹而可以養口,粗布之衣、粗紃之履而可以養體,屋室、蘆庾、葭稾蓐、尚機筵而可以養形。(《荀子·正名》)
【譯文】心情平靜愉快,那麼所視之物不如平常之物也可以使眼睛舒服,音樂不如平常之聲也可以使耳朵愉悅,粗食淡飯也可以滿足口欲,粗布的衣服、粗麻的鞋子也能保養身體,狹窄的屋子、蘆葦做的帘子、草做的褥子、破舊的桌几,也可以滿足形體的需要。
319、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親也;義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貴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敵也。(《荀子·王制》)
【譯文】仁德高於天下,所以天下沒有人不親近他。道義高於天下,所以天下沒有人不尊重他。威嚴高於天下,所以天下沒有誰敢與其為敵。
320、上取象於天,下取象於地,中取則於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盡矣。(《荀子·禮論》)
【譯文】禮的制定,上取法於天,下取法於地,中間取法於人,人們共同居住、和諧統一的道理全在這裡了。
321、遠為蔽,近為蔽,博為蔽,淺為蔽,古為蔽,今為蔽。凡萬物異則莫不相為蔽,此心術之公患也。(《荀子·解蔽》)
【譯文】只看到遠處能成為蔽,只看到近處能成為蔽,博學能成為蔽,淺薄能成為蔽,泥古不化是蔽,知今不知古也是蔽。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差異,有差異就會互相形成蔽塞,這是人思想方法上的通病。
322、聲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謹為之文。樂中平則民和而不流,樂肅庄則民齊而不亂。(《荀子·樂論》)
【譯文】音樂生於人心,感人的力量最深,改變人的情感也最快,所以先王非常謹慎地制定音樂。音樂中正平和,百姓就和睦而不至於淫放,音樂嚴肅莊重,百姓就整齊而不陷於紛亂。
323、佚而不惰,勞而不僈,宗原應變,曲得其宜,如是,然後聖人也。(《荀子·非十二子》)
【譯文】安逸而不懶惰,勞作而不懈怠,遵守著根本原則來應對各種情況的變化,各方面都做得恰當,這樣才能成為聖人。
324、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長,賤而不肯事貴,不肖而不肯事賢,是人之三不祥也。(《荀子·非相》)
【譯文】人有三件不祥之事:年輕而不肯侍奉年長的,地位低而不肯侍奉地位高的,才智駑鈍而不肯侍奉賢能之士,這是人的三種不祥。
325、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荀子·修身》)
【譯文】用善引導人的是教誨,用善響應人的是和順;用不善引導人的是諂佞,用不善附和人的是阿諛。
326、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荀子·修身》)
【譯文】禮,是用來端正身心的;老師,是用來端正禮法的。沒有禮,用什麼來修正自己的行為?沒有老師,我怎麼知道禮是這樣的?
327、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其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遠矣。(《荀子·修身》)
【譯文】道路雖近,不走就不可能到達;事情雖小,不做就不會成功。那些整日遊手好閒的人,他的成就就不會超出常人多遠了。
328、人無法,則倀倀然;有法而無志其義,則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類,然後溫溫然。(《荀子·修身》)
【譯文】人沒有禮法,則無所適從;有法而不知其深義,則茫然無所遵從;依據禮法,又能深明其統類,然後才能優遊不迫啊。
329、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災然必以自惡也。(《荀子·修身》)
【譯文】見有善行,一定要恭謹自查,自己是否也有此善行;見到不善的行為,一定要驚心警惕,反省自己是否也有此不善。自己身上的善,一定要固守;身上的不善,一定要畏惡它如同災禍。
330、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荀子·修身》)
【譯文】批評我而所言恰當的人,是我的老師;讚譽我而所言恰當的人,是我的朋友;獻媚阿諛我的人,是害我的讒賊。所以君子尊崇老師而親近朋友,對於讒賊則深惡痛絕。
331、扁善之度,以治氣養生則後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禹。宜於時通,利以處窮,禮信是也。(《荀子·修身》)
【譯文】君子有無往而不善之道,用它來治氣養生,則壽命可追隨彭祖;用它來修養品德,那名聲就可同堯、禹相比。既適宜於通達之時,也適宜於窘困之時的,只有禮和信。
332、竊貨曰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趣舍無定謂之無常,保利棄義謂之至賊。多聞曰博,少聞曰淺;多見曰閑,少見曰陋。(《荀子·修身》)
【譯文】偷東西的是盜賊,隱瞞自己行為的是欺詐,輕率亂言的是放誕。取捨沒有定準的叫做無常,為了利益放棄道義的叫做至賊。多聞者為廣博,少聞者為淺陋;多見者則嫻雅,少見者則孤陋。
333、扁善之度,以治氣養生則後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禹。宜於時通,利以處窮,禮信是也。(《荀子·修身》)
【譯文】君子有無往而不善之道,用它來治氣養生,則壽命可追隨彭祖;用它來修養品德,那名聲就可同堯、禹相比。既適宜於通達之時,也適宜於窘困之時的,只有禮和信。
334、容貌、態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庸眾而野。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修身》)
【譯文】容貌、儀態、進退、疾走、慢走,有禮就雍容儒雅,無禮則倨傲偏邪、庸俗粗野。所以人不守禮就沒法生存,做事沒有禮就不能成功,國家沒有禮則不安寧。
335、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荀子·勸學》)
【譯文】藉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到達千里之外;藉助舟船的人,並不是水性特別好,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天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善於藉助外物罷了。
336、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荀子·勸學》)
【譯文】我曾經整天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的廣闊。登到高處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遠處的人卻看到;順著風呼叫,聲音並沒有加大,聞者卻聽得很清楚。
33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荀子·勸學》)
【譯文】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又多高;不親臨深澗,就不知道地有多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遺教,就不知道學問有多麼博大。
338、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荀子·勸學》)
【譯文】君子為學,聽在耳里,記在心上,外散於身體儀態之中,而表現於一舉一動之間。即使是極細小的一言一行,都可以作為人的楷模。
339、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荀子·勸學》)
【譯文】土堆起來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裡興起;水流匯積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誕生;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自然就會達到最高的智慧,具備聖人的精神境界。
340、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荀子·勸學》)
【譯文】凡一種事物的興起,一定有它的根源。榮耀和屈辱的到來,一定同一個人的思想品德有對應的關係。肉腐爛後就會生蛆,魚枯死後就會生蛀,懈怠散漫,忘乎所以,災禍就要發生了。
341、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荀子·勸學》)
【譯文】刻一下就停下來,腐爛的木頭也不能斷;堅持不斷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成形。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上能吃到泥土,下能喝到黃泉,原因就在於它用心專一。
342、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譯文】木材經過墨線量過才能取直,刀劍經過磨礪才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每天多多反省自己,就會聰明智慧,行為沒有過錯了。
343、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荀子·勸學》)
【譯文】聲音不會因為小而不被聽見,行為不會因為隱蔽而不被看見。山裡有玉,連草木都會潤澤,深淵有珠,連崖岸都不會幹枯。為善而不積的人有,若積累,哪裡有不為人知的道理?
344、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荀子·勸學》)
【譯文】學習從哪裡開始?在哪裡結束?答曰:學習的方法,應當以誦讀經文為起始,以研究禮法為目的。學習的意義,以做有志之士為起始,以成為聖人為目標。果真能持久努力不懈就能深入進去,一直到身死才可以停止學習。
345、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荀子·勸學》)
【譯文】射一百之箭,有一支沒射中就不能叫善射。駕車行千里,而差半步不到,就不能叫善御。學者為學,而不能盡知其倫類,不能專一於仁義,就不能叫善學。
346、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荀子·勸學》)
【譯文】君子為學,聽在耳里,記在心上,外散於儀態之中,而表現於一舉一動之間。即使極細小的一言一行,都可以作為人的楷模。
347、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荀子·勸學》)
【譯文】有德操就有定力,有定力才能應變外來事物。內有定,外有應,才可稱為全人。天之所貴在其大,地之所貴在其廣,君子所貴就在其全。348、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
【譯文】沒有專一精誠的精神,就沒有清明的智慧;沒有堅定不移的行為,就不會有巨大的成就。彷徨於歧路的人到達不了目的地,同時事奉兩個君主的人,會被兩者不容。眼睛不能同時看清楚兩樣東西,耳朵不能同時聽清楚兩種聲音。
349、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荀子·勸學》)
【譯文】不可以和他說卻和他說叫急躁,可以同他說卻不同他說叫隱瞞,不看臉色而說叫盲目。所以君子不急躁、不隱瞞、不盲目,順其人之可與言否,小心謹慎地言說。
350、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盪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荀子·勸學》)
【譯文】權力和利益不能打動他,眾人不能改變他,天下之大也不足以動搖他的心志。生執於此,死由於此,這就叫道德操守。
351、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荀子·勸學》)
【譯文】箭靶樹起來,弓箭才會射到那兒,林木長得茂盛,才會招來斧頭的砍伐。樹林成蔭,鳥雀才會棲居其上。醋變質後蚊蟲才會聚生其中。所以言語有時會招來禍患,行為有時會招致侮辱,君子於自立之所一定要慎重選擇。
352、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荀子·勸學》)
【譯文】凡一種事物的興起,一定有它的根源。榮耀和屈辱的到來,一定同一個人的思想品德有對應的關係。肉腐爛後就會生蛆,魚枯死後就會生蛀,懈怠散漫,忘乎所以,災禍就要發生了。
353、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愛敬之至矣,禮節文貌之盛矣,苟非聖人,莫之能知也。聖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為守,百姓以成俗。(《荀子·禮論》)
【譯文】祭祀,是表達人們對死者思慕之情的方式,是忠信愛敬之德的極致,是禮節文飾的極盛,如果不是聖人,是不能理解其中的精義所在的。聖人明白其中的意思,士君子安心去實行它,祭祀之官則以之為職守,百姓則以之為習俗。
354、學也者,固學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塗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荀子·勸學》)
【譯文】學,就是求其專一。一會兒出,一會兒進,那就不過是一般人了。從善者少,從不善者多,就是桀、紂、盜跖之流了。完全、徹底地學善,才可以稱得上是學者。
355、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經·開宗明義》)
【譯文】孝,是德行的根本,王道教化就是由孝產生的。身體毛髮皮膚,都是受父母所賜,不敢毀傷父母賜予的身體髮膚,這是孝的起點。以孝道立身處世,名揚後世,使父母榮耀,這是孝的終點。
356、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孝經·天子章》)
【譯文】愛父母的人不敢厭惡他人,敬父母的人不敢侮慢他人。先將愛心與敬心全部用來侍奉父母,再把這種孝道的德教施加給天下百姓,為四海人民做出典範,這就是天子之孝。
357、子曰:「夫孝,天之經,地之義,而民之行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曾子·仲尼閑居》)
【譯文】孔子說:「孝,是天地的常道,是人民行為的準則。天地顯示它的常道,而為人所效法。君子效法上天的光明,順應大地的利義,用來和順天下。所以君子的教化不待嚴肅而自然成功,為政不需威嚴而自然得到治理」。
358、子曰:「 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丑不爭。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丑而爭則兵。」(《曾子·仲尼閑居》)
【譯文】孔子說:「侍奉父母的人,居於上位不驕傲,處於下位不作亂,在眾人中不忿爭。居上位驕傲就會危亡,在下位作亂就會招致刑罰,在眾人之中忿爭就會導致兵刃加身。」
360、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曾子·仲尼閑居》)
【譯文】孔子說:「墨、劓、剕、宮、大辟五刑之類律令有三千條,其中最大的罪是不孝。要挾君主的人目中無上,非議聖人的人目無法紀,否定孝道的人目無親情,無上、無法、無親就是社會大亂之道」。
36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大學》)
【譯文】大學之道,在於彰顯光明的德行,在於親愛人民,在於使人們達到至善的道德境界。之道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然後才能有定力;有定力,然後才能心靜;心靜下來,然後才能精神安穩;精神安穩,然後才能展開思慮;展開思慮,然後才能有獨到的心得。
362、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大學》)
【譯文】研究事物原理而後獲得知識,獲得知識而後意念誠實,意念誠實而後心志端正,心志端正而後提高自身修養,提高自身修養而後整頓好家庭,整頓好家庭而後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而後天下太平。
363、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大學》)
【譯文】做人君的要止於仁愛,做人臣的要止於恭敬,做人子的要止於孝道,做人父的要止於慈祥,與國人交往要止於誠信。
364、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大學》)
【譯文】人們對自己親愛的人往往過分偏愛,對自己輕賤厭惡的人往往過分輕賤厭惡,對自己畏敬的人往往過分畏敬,對自己同情的人往往過分同情,對自己傲視怠慢的人往往過分傲視怠慢。因此,能夠做到喜愛某人而能知道他的缺點,厭惡某人而能知道他的優點,這在天下是少有的。
365、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大學》)
【譯文】君子應該首先注重德行。君主有德行才有人擁護,有人擁護才會有國土,有國土才會有財富,有財富才能供使用。德行是根本,財富是末事。如果輕根本而重末事,那就會與民爭利。
366、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樂其耳目,安其寢處,以其飲食忠養之,孝子之身終,終身也者,非終父母之身,終其身也。(《禮記》)
【譯文】孝子的養老,讓父母的心情快樂,不違背父母的意志;讓父母的耳目快樂,休息起居安逸,提供飲食奉養父母,直到孝子生命結束。這裡所說的終身,不是終父母之身,而是終孝子之身。
367、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勞,大孝不匱。思慈愛忘勞,可謂用力矣。尊仁安義,可謂用勞矣。博施備物,可謂不匱矣。(《禮記》)
【譯文】孝有三種情形:小孝奉獻氣力,中孝建立功勞,大孝無窮無盡。慈幼愛長,忘記勞苦,可以算是小孝的用力;尊重仁者,安頓義者,可以算是中孝的建立功勞;廣泛施惠,備其物用,可以算是大孝的無窮無盡。
368、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惡言不出於口,憤言不反於身,不辱其身,不羞其親,可謂孝矣。(《禮記》)
【譯文】一開口說話而不敢忘記父母,因而惡言不出口,怨憤之言與自己無關,然後才能做到不辱身體,不讓父母蒙羞,這樣做可是說是孝了。
369、曾子曰:「孝子善事君,悌弟善事長。君子一孝一悌,可謂知終矣。」(《曾子·養老》)
【譯文】曾子說:「孝敬父母的人善於侍奉君主,尊敬哥哥的人善於侍奉官長。君子一孝一悌,可以說是自己修養的終點了。」
370、曾子曰:「儘力而有禮,莊敬而安之;微諫不倦,聽從而不怠,歡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謂孝矣。」(《曾子》)
【譯文】盡自己的努力,對父母有禮,以端莊、恭敬的態度使父母安享晚年,父母有了過錯,就不倦地委婉勸諫父母,繼續聽從父母之命而不敢稍加怠慢,快樂地履行忠信之道,禍咎也就不會發生,這可以說是孝了。
371、曾子曰:「往而不可還者,親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孝子欲養而親不逮也。木欲直而時不待也。」(《曾子》)
【譯文】曾子說:「一去而不復返的是父母。節限到了而不能增加的是年壽。所以,孝子雖然想多奉養父母幾年,但父母年壽卻不等人,如同樹木想長得更直一些,但成長時機已過而不再回來。」
372、曾子曰:「狎甚則相簡,庄甚則不親,是故君子之狎足以交歡,其庄足以成禮。」(《曾子》)
【譯文】曾子說:「親昵過分就相互怠慢,莊重過分就沒有親切感,因此,君子的親昵到足以快樂交往的程度就行,君子的莊重到足以成禮的程度即可。」
373、子思曰:「先王之制禮也,過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故君子之執親之喪也,水漿不入於口者三日,杖而後能起。」 (《禮記》)
【譯文】子思說:「先王製作禮儀,為的是讓感情過重的人俯下身子遷就一下,讓感情過淡的人踮起腳能夠上標準。君子替父親守喪,三天不喝水和米湯,扶著喪杖才能站起來。」
374、曾子曰:「言不遠身,言之主也;行不遠身,行之本也。言有主,行有本,謂之有聞矣。」(《曾子·子思子》)
【譯文】說話不離修身,這是說話的關鍵;行動不離修身,這是行動的根本。說話抓住了關鍵,行動抓住了根本,這就可以稱得上對大道有所知聞了。
375、與君子游苾乎,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與小人游貸乎,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曾子全書》)
【譯文】和君子交遊,如同進入馨香的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就漸漸與之同化了。與小人交遊,如同把自己賣到臭烘烘的鮑魚店一樣,久而不聞其臭,也就與之同化了。
376、曾子曰:「君子愛日以學,及時以行,難者弗辟,易者弗從,唯義所在,日旦就業,夕而自省思,以歿其身,亦可謂守業矣。」(《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君子愛惜時光以便學習,抓緊時機將所學付諸行動,困難的事不逃避,容易的事不隨從,只看義在哪裡,每天早晨就開始攻治學業,晚上自我反省思考,一直堅持到死的那一天,這樣做可以說是守住自己的學業了」。
377、曾子曰:「君子博學而孱守之,微言而篤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後人,君子終身守此悒悒。」(《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君子廣博地學習,謹小慎微地守持學業,少說話,篤厚地行動,行動一定要在他人之先,說話一定要在他人之後。君子應該終身以憂患意識恪守這些信念。」
378、曾子曰:「行無求數有名,事無求數有成;身言之,後人揚之;身行之,後人秉之;君子終身守此憚憚。」(《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行動不要追求立即有名聲,做事不要追求立即成功。自身說了話,為後人所稱頌;自身做了事,為後人所秉持。君子應該終身誠惶誠恐地恪守這些信念。」
379、曾子曰:「君子不絕小不殄微也,行自微也不微人,人知之則願也,人不知苟吾自知也,君子終身守此勿勿也。」(《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君子不因為善事微小就不做。自己的善行應該隱匿,但不要隱匿別人的善行。別人知道你的善行,就隨別人所願;如果別人不知道你的善行,那就只要自己知道就行了。君子終身以憂患意識恪守這些信念。」
380、曾子曰:「君子禍之為患,辱之為畏,見善恐不得與焉,見不善恐其及己也。」(《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君子把災禍看做可怕的事,把侮辱看做是可畏的事。看到善事,怕的是自己不能參與;看到不善的事,唯恐自己也會做同樣的事。」
381、曾子曰:「君子慮勝氣,思而後動,論而後行,行必言思之,言之必思復之,思復之必思無悔言,亦可謂慎矣。」(《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君子要用思慮戰勝血氣衝動,先思考而後行動,先討論而後踐行,既然踐行就一定要想到此事可以對人說,既然對人說了就一定要想到此語能夠兌現,既然兌現就一定要想到沒有後悔之言,這樣做可以說是慎重了。」
382、曾子曰:「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己能,亦樂人之能也;己雖不能,亦不以援人。」(《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君子自己善良,也喜歡別人善良;自己能幹,也喜歡別人能幹。自己雖不能幹,也不要攀求別人援助。」
383、曾子曰:「君子好人之為善,而弗趣也,惡人之為不善,而弗疾也;疾其過而不補也,飾其美而不伐也,伐則不益,補則不改矣。」(《曾子·子思子》)【譯文】曾子說:「君子喜歡別人為善,但不要趨炎附勢;討厭別人為不善,但也不要嫉惡如仇。君子討厭有過錯而不要去小修小補,裝飾自己美德而不自我誇耀,自我誇耀就不會再有進步了,小修小補過錯就不會改正了。」
384、曾子曰:「君子不先人以惡,不疑人以不信,不說人之過,而成人之美。存往者,在來者,朝有過夕改則與之,夕有過朝改則與之。」(《曾子·子思子》)【譯文】曾子說:「君子不預言別人之惡,不因失信而使別人疑惑,不講別人過錯,而要成全他人之美。既往不咎,以觀後效,別人早晨有過錯晚上改正就給予讚許,晚上有錯早晨改正就給予讚許。」
385、曾子曰:「君子義則有常,善則有鄰;見其一,冀其二;見其小,冀其大;苟有德焉,亦不求盈於人也。」(《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君子行義就能持之以恆,為善就會有親鄰。君子看到別人有一善,就希望別人有二善;看到別人有小善,就希望看到別人有大善;只要別人有一些美德,就不求別人十全十美。」
386、曾子曰:「君子入人之國,不稱其諱,不犯其禁,不服華色之服,不稱懼惕之言。故曰:與其奢也,寧儉;與其倨也,寧句;可言而不信,寧無言也。」(《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君子進入他國,不說該國的名諱,不犯該國的禁令,不穿華麗的衣服,不說讓人恐懼警惕的話。所以說,與其奢侈,寧願儉樸;與其倨傲,寧願拘束;與其說話不被人相信,寧願閉口不說。」
387、曾子曰:「君子恭而不難,安而不舒,遜而不諂,寬而不縱,惠而不儉,直而不徑,亦可謂無私矣。」(《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君子恭敬而不畏懼,安逸而不發舒,謙遜而不諂媚,寬容而不放縱,施惠而不儉約,正直而不走捷徑,這樣做可以說是無私了。」
388、曾子曰:「君子不絕人之歡,不盡人之禮,來者不豫,往者不慎也,去之不謗,就之不賂。」(《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君子不斷絕朋友的歡心,不要求他人對自己盡禮,有來依附者不為之快樂,有離去者不為之生氣,別人離你而去不要惡言誹謗,別人接近你也不要用財物賄賂。」
389、曾子曰:「言必有主,行必有法,親人必有方。多知而無親,博學而無方,好多而無定者, 君子弗與也。」(《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說話一定有主心骨,行動一定有所取法,親近他人一定要有正確的方法。知識多而不能親自踐行,學問廣博而沒有常道,愛好眾多而不能專精,這些都是君子不贊成的。」
390、曾子曰:「君子多知而擇焉,博學而算焉,多言而慎焉。博學而無行,進給而不讓,好直而儉,徑而好塞者,君子不與也。」(《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君子應該多知人而能從中擇善,廣博學習而能從中選擇真知,多說話而能謹慎。博學而不能付出行動,進取便捷而不能禮讓,愛好正直而過於儉約,徑自行事而好閉塞,君子是不贊成的。」
391、曾子曰:「誇而無恥,強而無憚,好勇而忍人者,君子不與也。亟達而無守,好名而無體,忿怒而為惡,足恭而口聖,而無常位者,君子弗與也。」(《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自我誇耀而不知羞恥,強悍而無所畏懼,愛好勇敢而對人殘忍,這些是君子所不贊成的。急於求通達而不講操守,愛好虛名而無實體,忿怒而作惡,十足的恭順,口誦聖人之言而沒有恆常之德,這些是君子所不贊成的。」
392、曾子曰:「出入不時,言語不序,安易而樂暴,懼之而不恐,說之而不聽,雖有聖人,亦無若何矣。」(《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出入不講時機,說話語無倫次,安於簡易而樂於殘暴,嚇唬他也不怕,勸說他不聽,即使有聖人在,也拿他沒有辦法。」
393、曾子曰:「少稱不悌焉,恥也。壯稱不德焉,辱也。老稱無禮焉,罪也。過而不能改,倦也。行而不能遂,恥也。慕善人而不能與焉,辱也。」(《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少年時被人稱為不尊敬兄長,這是做人的恥辱。壯年時代被人稱為不道德,這是做人的恥辱。老年時代被人稱為無禮,這是做人的罪過。有過錯而不能改正,這是懈怠。行動而不能成功,這是羞恥。仰慕善人而不能和他在一起,這是恥辱。」394、曾子曰:「以其見者占其隱者。故曰:聽其言也,可以知其所好矣。觀說之流,可以知其術也;久而復之,可以知其信矣;觀其所愛親,可以知其人矣。」(《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憑藉外現的東西,可以預測隱蔽的東西。聽一個人說話,可以知道他的愛好。觀察一個人言論,可以知道他的心術。長時間觀察他能否兌現其言,可以知道他的誠信。觀察一個人所親所愛,可以知道他的為人。」395、曾子曰:「太上樂善,其次安之,其下亦能自強。仁者樂道,智者利道,愚者從,弱者畏。不愚不弱,執誣以強,亦可謂棄民矣。」(《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最上的境界是樂於行善,其次是安於行善,其下是在行善中自強。仁者以大道為樂,智者從大道中獲利。愚者隨從大道,弱者畏懼大道。既不是愚者也不是弱者,卻要背棄大道強行,這種人可以說是為人所棄之人。」396、曾子曰:「臨事而栗者,鮮不濟矣。君子之於子也,愛而勿面也,使而勿貌也,導之以道而勿強也。宮中雍雍,外焉肅肅,兄弟僖僖,朋友切切,遠者以貌,近者以情。」(《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遇事而心懷畏懼的人,很少有不成功的。君子對自己的兒子,雖然疼愛但不要流露在臉上,使喚時不要在容貌上心疼,用大道引導兒子而不能強迫。在家和諧,在外恭敬,兄弟和樂,朋友之間互相勸勉,用恭敬的禮貌對待遠方的人,用忠誠之情對待近處的人。」39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剛強而有毅力,這是因為士的責任重大而道路遙遠。以仁愛為己任,這不是責任重大嗎?死亡之後方才停止努力,這不是道路遙遠嗎?」398、曾子曰:「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自我反省,覺得是我理屈,即使對方是穿粗衣的卑賤之人,我也不會嚇唬他。自我反省,覺得理直,即使對方有千萬人之眾,我一定要前去和他們論個是非曲直。」399、曾子曰:「夫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後也;忠,德之正也。」(《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孝,是道德修養的起點;悌,是繼孝之後的道德修養次序;信,是體現道德的敦厚;忠,是體現道德的純正。」400、曾子曰:「響不辭聲,鑒不辭形,君子正一而萬物皆成。夫行非為影也,而影隨之;呼非為響也,而響和之。故君子功先成而名隨之。」(《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音響不會拒絕發出聲音,鏡子不會拒絕鑒照事物形體。君子端正一個根本而萬物都會隨之成功。人的行動不是為了留下影子,而影子卻始終隨著人的行動。呼喊不是單純為了發出聲響,而聲響卻伴隨著人的呼喊。因此,君子先成就功勞,名聲會隨之而來。」401、曾子曰:「君子有三言可貫而佩之:一曰無內疏而外親,二曰身不善而怨他人,三曰患至而後呼天。」(《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君子有三句話可以貫穿起來佩戴在身上:第一句話是不要對內疏遠而對外親近;第二句話是不要自身不善而埋怨他人,第三句話是不要等到禍患到了而後呼叫上天。」402、曾子曰:「 君子修禮以立志,則貪慾之心不來;君子思禮以集身,則怠惰慢易之節不至;君子修禮以仁義,則忿爭暴亂之辭遠。」(《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君子習禮而確立志向,貪慾之心就就不會萌生;君子時刻想到用禮修身,怠慢、懶惰、侮慢、輕易的事不會發生;君子習禮以講求仁義,就會遠離忿恨、爭奪、殘暴、作亂的言辭。」403、仲尼曰:「以富貴下人,何人不尊?以富貴而愛人,何人不親?眾言不逆,可謂知言矣。言而眾向之,可謂知時矣。」(《曾子·子思子》)
【譯文】仲尼說:「以富貴的身份禮賢下士,誰不尊重你?以富貴的身份仁愛他人,誰不親近你?不對抗大眾的言論,可以說是知言了。說話而大眾響應,可以說是知道把握時機了。」404、晏子曰:「君子居必擇處,游必擇方,仕必擇君。擇君所以求仕,擇方所以修道。吾聞反常移性者欲也,故不可不慎也。」(《曾子·子思子》)
【譯文】晏子說:「君子居住一定要選擇處所,遊歷一定要選擇方向,做官一定要選擇君主。選擇君主是為了求得做官的機會,選擇遊歷方向是為了修鍊道行。我聽說違反常道、移易本性,是因為人有私慾,所以不可不慎重。」405、曾子曰:「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曾子·子思子》)
【譯文】曾子說:「君子所重視的正道有三個方面:嚴肅自己的容貌,就會遠離粗暴怠慢;端正自己的臉色,就可以使人相信;說話注意言辭語氣,就會遠離粗鄙無禮。」406、濂溪先生曰:「聖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蘊之為德行,行之為事業。彼以文辭而已者,陋矣。」(《近思錄》)
【譯文】濂溪先生(周敦頤)說:「聖人講得道理,聽到之後就會積蓄在心中,內蘊則為個人品德,施行就是(治國、平天下的)事業。那些僅僅以聖人之道為言辭的人,也太鄙陋了。」407、濂溪先生曰:「伊尹恥其君不為堯、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撻於市;顏淵不遷怒,不貳過,三月不違仁。志伊尹之所志,學顏子之所學,過則聖,及則賢,不及則亦不失於令名。」(《近思錄》)
【譯文】濂溪先生(周敦頤)說:「伊尹以其君上不能成為堯舜一般的聖王為自己的恥辱,只要有一個人不得盡其才、得其位,身為宰輔的伊尹就引為莫大的恥辱,就好像在市井被人公然鞭撻一樣;顏淵不遷怒於人,不犯同樣的錯誤,長時間不背離仁德。學者以伊尹之志為志,學習顏淵的學問,極盡了全力可以成為聖人,用力足夠可以成為賢人。只要用了力,就算未盡己之所能,也可不失於努力為善的美名。」408、明道先生曰:「所謂定者,動亦定,靜亦定,無將迎,無內外。苟以外物為外,牽己而從之,是以己性為有內外也。」(《近思錄》)
【譯文】明道先生(程顥)說:「所謂的定,並不是使心念不動,也不是離動而後才叫定,只要順理而動,動也是定。順理當靜,靜就是定。天下沒有性以外的物,無所送於事之往,也無所迎於事之來。如果以外物為外,與吾人毫不相干,當與外物接觸時,就把自己帶出去跟從它,這就是己性為內外之分了。」409、《近思錄》:「人之蘊蓄,由學而大,在多聞前古聖賢之言與行。考跡以觀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識而得之,以蓄成其德。」
【譯文】《近思錄》:「人要蘊蓄才德,只有堅持不懈地學習古聖先賢的言、行才能成其大。從聖賢偉大的事迹,以觀其利用之道;藉聖賢不朽的言論,以求其立言之意。默識古聖先賢的言行而實得之,並融會貫通,以蓄成其善德。」410、《近思錄》:「君子之遇艱阻,必思自省於身,有失而致之乎?有所未善則改之,無歉於心則加勉,乃自修其德也。」
【譯文】《近思錄》:「君子遇到艱難險阻時必先反身自省,是否有過失而導致蹇難。若有不善則當從速改掉;若問心無愧,則當益加自勉,這是自修其德的處蹇之道。」411、《近思錄》:「所見所期,不可不遠且大。然行之亦須量力有漸。志大心勞,力小任重,恐終敗事。」
【譯文】《近思錄》:「見識不可不深遠,期許不可不宏大,但要篤行實踐也須量力而為,循序漸進。否則立志雖大而勞苦其心,力量既小而承艱重之任,不切實際,恐終敗事。」412、《近思錄》:「學者為氣所勝,習所奪,只可責志。內重則可以勝外之輕,得深則可以見誘之小。」
【譯文】《近思錄》:「如果理不足,人就易為血氣所支使。如果性不定,則習俗就會有很強的感染力,而本性就為習染所剝奪了,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寄望於立志了。大凡人的內里有所不足,才會出現外在之餘;心中無主,才覺紛華的可愛。若能以修身養性為重,則富貴利達皆在所輕。所得於學問愈深,則外物的誘惑也就愈小。」413、《近思錄》:「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
【譯文】《近思錄》:「涵養德行需要用敬禮,沒事的時候需要用敬將心存養在這裡,提高警覺,不使放肆。要是學問有所進境就要致知窮理。涵養與致知不可偏廢,《中庸》談到『尊德行而道問學",也是這個道理。雖然說自幼教育都是先誠敬涵養其德性,其次再教以讀書,認識義理。但是如果要等到涵養好了德行,才去理會致知,那就遙遙無期了。需是涵養和致知同時用功方才好。」推薦閱讀:
※《大學》求義:第四章 親民
※逍遙遊4-以藝進道
※魯班尺
※姓名與運勢:你的名字,是吉是凶?(6)
※易經智慧:何為天地之心?如何為天地立心?